首页 > 文章中心 > 凿壁偷光的启示

凿壁偷光的启示

凿壁偷光的启示

凿壁偷光的启示范文第1篇

2、与悬梁刺股相似的典故有哪些:

(1)凿壁偷光

匡衡,西汉经学家。家境平穷,他的邻居比较富裕,为了学习, 匡衡便将墙壁掏个洞,引来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2)囊萤映雪

晋代车胤家境平穷,没钱买灯油,但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经过他夜夜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3)韦编三绝

出于《史记·孔子世家》的典故,原为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

(4)闻鸡起舞

凿壁偷光的启示范文第2篇

1、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2、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3、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0、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11、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14、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5、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16、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7、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8、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19、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20、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1、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22、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3、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4、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5、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2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7、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8、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29、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30、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31、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32、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33、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34、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35、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36、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37、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38、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9、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40、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41、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42、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43、才贯二酉: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44、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45、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46、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47、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48、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49、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50、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51、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52、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53、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54、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55、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56、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57、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58、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59、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60、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61、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62、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63、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64、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65、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66、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67、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68、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

69、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70、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71、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72、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73、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74、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75、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76、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77、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78、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79、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80、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81、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82、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83、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84、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85、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8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87、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88、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89、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90、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91、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92、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93、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94、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95、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96、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凿壁偷光的启示范文第3篇

威尔逊曾说过:“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的确,书籍,可以让我们后人了解千万年前的各大史诗,可以让我们为自己饱满精神的食粮同时也并证明自己是个智慧的人民。”

高尔基也曾说过:“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的一种宝贵的习惯。 ”是的,对于热爱读书,热爱文化的人,这是一种高尚的享受。因为书,就像是开启你人生紧闭门的智慧之匙,它会带给你无尽的惊喜与欢乐。

《凿壁偷光》: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这篇故事讲述了匡衡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发奋用功,刻苦学习的故事。

《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囊萤映雪》: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以上几则流传千古的事迹,都是讲述了古代勤奋好学的学者们怎样刻苦读书。但是,当每个人看到这些故事时,相信大部分的人只是略略体会到他们刻苦读书的精神品质。可是,试问,又有多少个人会思考这些学者们为什么这么认真的去读书呢?没有多少人对不对?我觉得那正是因为他们好学,爱读书。这些事正好应了高尔基的话: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的一种宝贵的习惯。 没错,对于那些勤奋好学的学者们来说,他们爱读书,所以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美好而高尚的享受。

书籍,带有浓厚的文化千古。它就像是人生中的一列火车,中途有秀色可餐的美丽风光供我们慢慢欣赏,假如你累了,就放轻松,闭上眼睛,在书的世界中翱翔。不仅仅是这样,每到一站,它都会有无限的惊喜等着你,带你揭晓奥秘……

凿壁偷光的启示范文第4篇

一、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方法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门艺术,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蒙着头苦教苦学必然要走很多弯路。古往今来,有不少人用“囊简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办法学习,虽精神可佳,扔少有作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启示并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抓住当前新课改这一契机,尽快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行为,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研究,要自觉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

二、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有的人喜欢一个人独自静静地学习,有的人喜欢在争论中学习,有的人喜欢在音乐伴奏中学习,有的人喜欢坐着学习,有的人喜欢躺着学习。学习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对一个学生来说,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要因人而异根据其学习类型、思维类型、……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评定,只有领悟到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还的学习方法。

作为教师,应该将学法指导渗透、交织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应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倾向于何种学习类型。然后再按其学习类型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是观察法。可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睛去判断其学习类型。二是感悟法。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去同时学习。

三、让学生运用好学习方法

教师可通过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和结合学科教学等方式,不仅要指导学生懂得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懂的怎样根据自己的学习类型、思维类型、心理类型和智力类型等因素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等各种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去领悟、选择、借鉴和综合运用好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凿壁偷光的启示范文第5篇

去岁十一月初,本组曾以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先生河北古建筑调查线路为主要线索进行建筑文化遗存考察,今年3月24~26日,建筑文化考察组再次以1936年5~6月问刘敦桢先生率陈明达、赵正之等河南地区古建筑考察路线为线索,对豫北地区部分古代建筑遗存进行初步的考察。

河南与陕西、山西、河北、山东诸省同为中国之文物大省,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就建筑文化而论,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合称东西方建筑学典籍双璧的宋《营造法式》即在河南开封(北宋之东京汴梁编纂刊行,而其作者李诫(?~1110年)亦为河南管城县(今河南郑州管城区)人氏。有人查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英百科全书》,其中收录中国建筑师仅有二人,一为李诫,一为以研究《营造法式》为毕生事业的梁思成。或可以说,对《营造法式》的研究与探索,成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重要原点之一。自上世纪初以来,《营造法式》之发现、校勘、释读是促成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重要契机,而学社成员最初的学术活动也主要是围绕《营造法式》所展开。自此之后,对于《营造法式》的解读和研究就成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建筑学体系根基的永恒话题。

今年,适逢刘敦桢先生110周年华诞,而其得意门生、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业已逝世十周年了,故本组怀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心情重走此条路线,也可以说是为宋《营造法式》及其作者之诞生地朝圣而来的。

参加此次考察活动的有:金磊、刘锦标、傅忠庆、陈鹤、殷力欣、温玉清等六人,以下为此行考察纪略。

北京――安阳

2007年3月24日,雾转晴。本日计划须行车500km以上,晨六时半即启程,车窗外晨光微曦,可谓“披星”而出。出城不久,道中大雾时起时散,车行驶在高速公路,约午后二时许,入河南省界,继续前行约30km,转道自东向西入安阳旧城内。

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先生一行,曾于1936~1937年问二度踏访调查安阳旧城内的天宁寺等史迹。而今天宁寺内文峰塔、弥勒殿、大雄殿等遗构犹存,但全寺已为浮华喧闹的步行街及大规模的现代商业设施层层包围,旧时彰德府及安阳城的格局早已是杳若黄鹤了。

1.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安阳旧城西隅,俗呼为“大寺”。史籍载,寺“在府治西北周广顺初建”(《明一统志》卷二十八):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亦载:“寺在府治西北,北周广顺二年(952年)始建,元延佑二年(1315年)修,明洪武初置僧纲司于其内,成化十五年(1479年)重修”。刘敦桢先生1936年《河北、河南、山东古建筑调查日记》载:“(天宁寺)山门已毁,现改建照壁,题中山公园,然实无园也。次弥勒佛殿,殿三间,单檐悬山。次大雄殿,五间歇山。”而本组今日所见面阔三间、重檐歇山的山门及天王殿,观其形制及泛新外观,应为近年之复建新构。

2.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亦名为文峰塔,位于寺内弥勒殿之西,平面为八角形,塔基及首层之上施密檐五级,通高约40m。此塔形制甚为特殊,各层出檐长度,自上至下逐层缩减,乃为密檐古塔中奇特之例。塔基为八边形之须弥座,次为圆形平面之莲座,再上即为塔身首层,并于东、南,西、北四面辟券门,南面所辟券门则为塔之惟一入口,塔身其余四面雕成直棂窗:塔身首层八隅角柱及门窗之上,饰以砖雕佛像、祥云、龙凤、建筑等,美轮美奂;惟观其雕刻手法及题材,推测应为明清时期之新饰者。首层檐部为砖制仿木结构,阑额之上补间为五铺作重计心,双抄承撩檐枋及出卷头,出跳双抄两侧各另出45°斜;转角铺作亦为五铺作重计心,角栌斗及附角栌斗之上出双抄,承撩檐枋及卷头;其上诸层,亦复相同,刘敦桢先生认为此塔身最晚亦为元代所构。而塔顶另置喇嘛塔式一座,则应为明清时期所加。塔之内部亦分为五层,俱可登临,塔内于南门内设梯级多至北端折西,再转南,至第二层之八角小室。室之上部,饰以简单斗,天花中央则覆以木制楼板。因时间仓促,未及登至塔顶。

3.殷墟遗址

下午三时,出天宁寺,踏查安阳市区西北郊之殷墟遗址保护区。去岁殷墟已增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因考古学调查非本组专擅,仅是匆匆浏览而过。惟借此以向主持1928年起的十五次殷墟发掘以及殷墟研究的先驱董作宾、李济之二先生,以及傅斯年、梁思永等诸先生聊示本组的崇敬之情。无论做地下考古发掘抑或地面古代建筑遗存考察,都不应忘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也正是有感于殷墟考古对重新认识中华文明史的重大意义,傅斯年先生曾不失幽默地形容田野考察工作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多少年后,提起这一著名集句,中国营造学社的陈明达先生曾微笑着补充道:“若在冬天,就是要‘冻手冻脚’找东西了。”

4.袁世凯墓园

告别殷墟,驱车出城,至安阳北郊,途经袁世凯墓园(俗称“袁林”),仅作短暂逗留。袁世凯本也算是乱世枭雄、治世能臣,自有了那一出复辟闹剧,就只能算是“跳梁小丑”了。其墓园乃为民国初年仓促所建,平面布局由照壁向北依次为石桥、棂星门、石像生、碑亭、享堂、角门、墓冢等,多为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式样,从格局到附属建筑均无足称道。惟可留意者,墓前神道之棂星门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制,六根立柱顶端仿按旧制神道望柱亦作蹲龙雕像,概因施工过于仓促,此六尊蹲龙“望天吼”之造型粗率,称“望天狗”似乎更为恰当。河南人素不乏幽默感,此或当时工匠有意为之,殊未可知。以“林”字冠名墓园,最为著名者,一则为山东曲阜孔林,一则为河南洛阳之关林,皆为文武圣人的归终之地,而袁世凯墓园自是当不起这个“林”字的,直呼其为“袁世凯墓”,足矣。

出袁墓已近四时,更觉时间刻不容缓,遂驱车向安阳西南行进,过水冶镇,至善应镇南坪村,遂于宝山东麓的深谷之中,踏访灵泉寺与万佛沟石窟。

5.灵泉寺

灵泉寺俗呼“万佛沟”、“小龙门”,素称“河朔第一古刹”。清雍正朝《河南通志》载:“寺在彰德府治西南,唐景龙三年建,明正统五年修。”而寺之西北隅,今存一对单层方形石塔,乃东魏高僧道凭法师之烧身塔,西塔有“宝山寺大论师道凭法师烧身塔”塔铭及“大齐河清二年(563年)三月十七日”之题记,由此或可窥见灵泉寺久远的历史渊源。双塔相距甚近,形制相同,造型庄重,可分为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塔顶呈覆钵状,四面雕卷叶状纹饰,通高约有2.5m余,雕饰朴素;亦如本组去岁所调查的河北定兴北齐石柱,俱应为国内极为罕有之北齐建筑遗迹。

蒙安阳县文保所卫艳波先生热情引路,沿着幽邃沉静的山路,入万佛沟。举目群山绵连,山涧中泉水清泠,偶有杏花闪烁飘摇于一抹霞光之间,令人神往。攀至崖壁之上,首先得见开凿于隋开皇九年(589年)的大住圣窟,乃灵泉寺万佛沟石窟群中最殊胜者。此窟平面约3m见方,高约近3m;窟内东侧窟壁主像为弥勒佛;西侧窟壁主像为阿弥陀佛,北窟壁拱形龛内主像为卢舍那佛,诸像皆结跏跌坐于方形须弥座上,其余协侍立像及千佛等计四十余尊虽佛头多已残失,但佛身、佛座、衣纹等,皆造型精致,线条流畅优美;窟顶雕饰为宝相莲花状藻井,周围萦以飞天,体态盈动,袂带飘舞。窟门外两侧之石壁上,雕有浅龛,龛内浮雕为迦毗罗神王(西)和那罗延神王(东),像高近两米余,造型精美,雄健魁梧,神情凛然;窟门外两侧石壁之上,则镌刻有《华严》、《大集》、《摩诃摩耶》诸经。

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之声名,更多地则与宝山“那罗延窟”相关联。那罗延窟之那罗延,即梵语Narayana音译,为印度教毗湿奴女神之别名,佛教则意指金刚山。佛经《大集经・月藏分・建立塔寺品》及《华严经・菩萨住位处品》有所记述,真旦国土有菩萨住处,名那罗延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据此,今日所见灵泉寺石窟那罗延神王之浮雕亦不难知悉。此窟如上述隋开皇九年(589年)开凿,由高僧灵裕主持开凿。

灵泉寺东有大留圣窟,传由东魏道凭法师开凿。窟内镌有造像三尊,雄浑高大,雕琢精细,惜佛头无存。因行程仓促,未及造访。

以上述二窟为中心,由灵泉寺东西方向延伸之山涧中,千米有余,即俗呼之“万佛沟”。造像密布山崖,雕刻迄自北朝、隋、唐至赵宋之间,历时约六百余年。今存石窟二座,“塔形窟(龛)”计有二百四十五座,佛祖、协侍、弟子等雕像数百尊,高僧铭记百余篇。为数众多、富于变化的塔龛及造像,或可观照迄自东魏北齐,下至宋金间的建筑、雕塑、佛教诸多艺术之流变,甚为珍贵。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灵泉寺万佛沟“塔形窟(龛)”之源流,可认为应是河北响堂山石窟典型造窟凿龛形式的影响所及。“塔形窟”融石窟造像、印度古塔((穴卒)堵婆)及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式于一体,别具匠心,殆为北朝石窟造像新的形制,且对隋唐以降之佛教石窟影响深远。

刘敦桢先生《河南、陕西两省古建筑调查笔记》所记“1937年6月25日,雨,展五时半起,至八时一刻,始乘轿车出发,西南行五公里,抵洹水岸。时山洪爆发,沿河车道,间被河水淹没。折北一公里,至天善镇,下车沿山谷北行五公里,山雨淅沥,时续时辍。十二时,达宝山灵泉寺。寺南向,外为山门,次金刚殿,殿后二唐塔,皆石制,其结构式样,完全与登封牌楼寺塔一致,而年代稍早,尤足珍贵。其后大雄殿与观音阁,皆清式建筑”。灵泉寺旧有建筑俱废,惟格局尚存。今日所见大雄殿、观音阁、山门、金刚殿等则为近期复建的仿古建筑,形制简陋草率,皆无可记述。金刚殿后大刘公一行当年所调查的一对唐塔俱在,颇为令人振奋。双塔皆石制,形制几于类同,惟细部雕饰略有不同。塔之平面皆呈方形,通高约6m余,方形塔座上施密檐九重,塔刹已阙佚无存,塔身收分显著,曲线优美。塔座四面皆以束莲小柱分隔,间以雕饰乐伎,造型流丽精细,姿态生动。塔之首层为佛龛一座,施于方形素平叠涩须弥座上,四角各雕镌力神跪像一驱,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须弥座中央施有弧形踏道,此类形制可多在敦煌壁画中见之。龛之南向辟门,门楣为双首螭首雕饰,楣心雕瑞兽一,兽背正为龙身所压,造型灵动,雕工甚为精美门楣之上则为类于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剔地起突云龙”之雕饰,气韵万千,神采飞扬;龛门两侧之神王造像,杖剑扬手,俱雄健有力,其余各面雕镌佛祖、飞仙、经文等,惜多已漫漶。

时已日落,四野静寂,山谷空灵;当晚灵泉寺前空地处有邯郸河北梆子剧团之酬神演出,随着些许的热闹,已是无法摄影记录,依依不舍驱车告辞,继续西行。是夜抵达林州(旧称林县),已是灯火阑珊与天上星光遥相呼应。

林州――汤阴――巩义

2007年3月25日,晴。晨七时起行,雾如薄织绸纱,更显得路旁新绿柳枝姣妍可人。临近红旗渠,薄雾尽散,或停车片刻,穿田间阡陌,临深壑而望对岸有渠水在山腰盘桓,则此地山林葱郁、梯田返青,勃勃生机均系渠水之泽惠也。

1.红旗渠

行至红旗渠青年洞一带,本组除殷力欣先生因右膝旧伤复发而半途中止外,皆沿陡坡拾级攀缘数百米,尽情领略“人在云间走,水在天上流”之奇特景观。

红旗渠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之河南林县(今林州市)境内,太行山进入此地,绵延百里,称为林虎山。上世纪60年代,在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林县人艰苦创业十年,硬是在林虎山上修成了总长1500km的红旗渠。其总干渠开凿在林虎山的悬崖峭壁上,工程异常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深深的震撼,由此响誉海内外。至今,其在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改善自然环境等方面,仍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2.岳王庙

参观红旗渠毕,沿安林高速返至安阳,南行约近正午时分,车抵汤阴县。可能此地仍属县治,县政府等依旧是最为普通朴素的小办公楼,未见新型巨厦,更觉有亲民之感。不及午餐,即往岳王庙调查拜谒。

汤阴为南宋爱国将领岳飞之故里,故此地的岳王庙与杭州岳庙、岳坟同样天下闻名。以岳王庙建筑及其格局论之,仅院落数进,至为方正简洁:庭前花木幽深,素雅清净今亲临拜谒,先是为建筑组群之简陋而诧异,继而更诧异此建筑群之简,却丝毫无损整体氛围之庄严肃穆,最终为其间的碑刻楹联感慨至深。

碑刻之一:

王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惠天下不太平。”

比之世传岳飞“满江红”词,此言措辞直率、不藻饰,但诚恳、深沉、有感而发,似乎更近岳武穆的为人本色。

大概受此语之真情实感影响,享堂楹联之上联直接借用文天祥名句,下联也直抒胸臆而顾不得对仗是否工整:

人生自古谁无死

第一功名不爱钱

在日常习见的楹联中,概此乃是对仗最不工整的,但也无疑是最卓然感人之佳句也!

其正间匾额曰:“乃武乃文”。岳武穆作为一代战神的骁勇无敌与雄才大略,除概括为一个“武”字,还能赘言什么呢?而一个“文”,则不仅仅钦敬其《满江红》词之磅礴气势,更仰慕其寻常言语间之爱国爱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难在岳武穆之一身正气、广得民心。即使在太平年问,黎民百姓又何尝不期许各级官员能视“不爱钱”为第一

功名呢?相比之下,恐怕那位手持《春秋》的“武圣人”关羽是当不起这“乃武乃文”四字的。

自汤阴至巩县,系自华北平原西沿南行过郑州黄河大桥,之后转入黄河谷地西行,逐渐进入黄土高原典型的黄土层淤积层地貌。沿高速路行驶,市区之外,则公路两侧即不见装点门面的花花草草,而是见缝插针地利用每一寸土地作农耕用地。河南人之勤劳,可见一斑。

3.靠山式窑洞

下午三时,入巩义地,路侧沟壑纵横虽农户多已搬出窑洞另辟新居为时下风气,但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刘致平先生曾予以高度评价的靠山式窑洞亦是随处可见。本组原本有机会在此地踏访著名的“巩县巴沟曹宅靠山窑洞”、“北窑湾靠山窑洞”,估计本日时间紧促难以成行,遂在横跨一谷口之高架桥上逗留,俯瞰此桥下一规模庞大的村落。此坐落于一个较宽阔之峡谷中,谷底平缓,建有大片楼群,两侧保存有多处靠山窑散落、延伸至黄土崖壁,保持着上有耕田,下有民居的旧时风貌,引人惊叹古人对自然资源之合理调配。

刘致平先生在其专著《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将窑洞称为“穴居式民居建筑”,分为山地的“靠山式”和平原的“平地式”二种,充分肯定其少占耕地的优点,在建筑本体上,则“穴内及庭院等因土墙隔音的关系特别安静,立面也极肃雅,毫不刺目。穴居在将来可能有大发展,因其节省地面。”

稍事停留之后,即驱车匆匆穿越巩义市区,抵达洛水南岸大力山南麓之巩县石窟寺。蒙巩义市文物局王保仁先生、巩县石窟寺文保所王春辉所长关照,即在文管所同仁的鼎力支持下按既定计划进入各窟拍摄。

4.巩县石窟寺

巩县石窟寺建造于北魏晚期,陈明达先生认为是继洛阳龙门石窟而续建的皇家寺院。现存五窟,虽规模远小于早期之云冈和中期之龙门,但以经营之周全、艺术之精致,足可与二者并列称为北魏佛教艺术宝库中之无上神品。早在1936年,刘敦桢先生首次踏查即予以高度重视,称赞其雕刻为“精美寡俦”。陈明达先生一生除致力于《营造法式》研究外,在雕塑史方面则先后撰写有《巩县石窟寺的雕凿年度及特点》、《北朝晚期的重要石窟艺术》二篇专文,并与莫宗江先生合撰《巩县石窟寺雕刻的风格及技巧》。本组此行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为此文收录入《莫宗江先生存稿(一)》而补摄照片。

巩县石窟寺位于河南洛阳以东、巩县境内洛水南岸小平津附近之大力山南麓,《后魏故孝文帝故希玄寺碑》所谓“云飞巩洛,爰止斯地,创建伽蓝”,此乃《魏书・释老志》:“至大长秋正卿王质,谓斩山高,费功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后,重新选定新址,遂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开凿经营。今存五窟及若干窟外佛龛造像(其中第2号窟未完工即被废弃),始于517年开凿,至534年基本完工(是年北魏分为东魏、西魏),是继云冈、龙门之后的第三个经由北魏皇室经营的石窟寺。皇家工程当征其时最优秀之匠师,亦因开凿时间相对集中,巩县石窟寺虽规模远小于云冈、龙门,而其雕刻精致则毫不逊色。

大力山石质较软,土质较松,既便于雕刻,又容易造成塌方,建造者选择建筑形式,使建筑与雕刻形成完整的创造性艺术组合。以其规模最大、雕刻最精之第一窟为例。此窟采用中心柱式窟形,正方形中心塔柱四面均凿马蹄佛龛,正对窟门的一面,雕刻一尊主佛,与窟门左右两个外侧大龛的立佛雕像,组成一组由近及远、由明至暗的三世佛。窟门上方加凿一个明窗,使中心柱主像比外龛光线暗,又维持了适度采光,利用自然光影效果,使主佛与外龛的搭配更为和谐。窟门两个内侧,雕刻六块表现皇室参加佛教活动的“帝后礼佛图”(每侧分上中下三层排列),造成主龛佛像谛视芸芸众生的宗教气氛。窟内其余三个壁面,下段雕凿大龛,上层是整齐排列的小龛千佛,既烘托了中心柱的重心地位,又在视觉上避免了过于繁复的弊病(显然借鉴了云冈6号窟的经验)。环绕中心柱的天花(平棋)与地面,又上下对称地雕刻飞天、莲花、忍冬草等图案的方格浮雕装饰,给人以非皇家而不可为之的华贵印象。

巩县石窟寺第五窟则是3.50m见方的方形平顶窟室。因平面面积较小,未设中心柱,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基础上,制造了与前四窟不同的疏朗格局。原设计除窟门一侧外的三个壁面各凿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五尊造像佛龛,构成总体上的三世佛题材,并以千佛作壁面背景,因为隋唐时期利用四壁空隙补凿了许多小龛使原设计效果遭到破坏。即使如此,窟顶天花(平棋)与地面对称雕刻的位置居中的大莲花浮雕,以及围绕莲花的卷云纹、忍冬草图案,特别是六个容貌俏丽、姿态轻盈的飞天造型,仍可列入北朝最美的装饰性浮雕行列。或可说,不放过每一方寸之地连地面也作为石窟的组成部分加以雕饰,同时又能避免过度繁芜,做到疏密有致,巩县石窟是仅见的一例。

巩县石窟造像脸型圆润,鼻宽口阔,为标准汉人形象。其眼睛之新雕法,更使汉人形象成为可信的宗教人物。此种新式雕法,只雕出眼睛的大致轮廓线,成为杏仁形凸起眼包,一条锐角线横穿眼角,自然光线投身射下时,有眼光下视之感。正是运用此种眼睛雕法和窟门、明窗的自然采光,每一窟中心柱主像才给人以:“佛陀自上苍以仁慈的眼光俯看尘寰”的感受。以佛教题材观之,巩县石窟寺第一窟东壁北侧第一龛“维摩文殊对坐说法”,维摩诘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反映出汉族士人审美意向对北魏石窟造像的潜在影响,以艺术风格而论,巩县石窟寺雕刻艺术标志着经过释道冲击,汉艺术精神进一步向“可游可居”之境界靠拢。

巩县石窟寺在人物群雕方面之成就,“帝后礼佛图”堪为代表。“帝后礼佛图”浮雕分布于石窟寺各窟窟门东西内侧,东侧以僧人为先导,帝后为主体:两侧各分三层,雕刻着50余人的礼佛队伍。与同样题材之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相比,“龙门礼佛图”多用平直刀法和线刻,绘画趣味多于雕刻趣味。巩县之“礼佛图”雕刻除单体人物形象生动、身姿自然外,在安排群众场面时,充分考虑人物身份,年龄、性别等因素,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或正面或侧身,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身量较小的侍童侍女穿插其间,突出帝后的显贵及其缓缓前行的礼佛队伍的行进节奏和韵律。侍者手持羽扇、伞盖,则修正了人物高低不等所造成的天际线的参差不齐,保持了视线的平衡。整件作品宗教气氛浓厚,构图和谐,无一刀多余,亦无一处疏漏,展示了古代工匠驾驭大场面的非凡才能,是继汉画像石“车马出行图”之后,在合理安排众多人物,描绘生活场景的一次技术上的进步。

因时间紧迫,踏访巩县宋陵、杜甫故里的计划只能放弃。途中谈及巩县人物,除诗圣杜甫外,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也向为众人仰慕,包括并不熟悉豫剧的人。抗日战争期间,常香玉义演《木兰从军》为前方将士

筹款,唱到动情处,现场将唱词改作抵抗誓言,唱者声泪俱下,听众热血沸腾、群情激昂……六十多年过去了,那一句“四万万同胞心一条”之豫剧高腔已是巩县人民的永恒记忆。

驱车沿孟州、沁阳、济源间省道夜行,约二小时车程,入济源市区,灯火通明掩映下的商业街、行政区之豪华气派,令人瞠目。是夜宿济源“世纪酒店”。

济源――北京

2007年3月25日,阴晴不定。晨六时半即起程,驱车约一小时许,驶入王屋山中。道经王屋镇,先行于天坛山北山之阳,踏查阳台宫等古建筑遗构。1936年5月22日刘敦桢先生所撰《河南古建筑调查笔记》:“晨八时半,乘车往承留镇,其地在(济源)城西二十里,十时半到达。下午换骡车赴王屋镇,三十里至封门口,又十五里抵王屋,以八时半矣。沿途道路崎岖,攀登不易,备尝跋涉之苦,且县城至此,名虽七十里,实则八九十里之间,终日簸摇,困顿万状”,由此以当年营造学社诸位前辈学者行旅之不易,类比今之有所不易,则我辈除再接再厉外,当不复有他言可言。

1.阳台宫

阳台宫位于济源西北之王屋山中,宫门三间,建于高坡之上,两侧门高度略低于中央正门,皆为单檐悬山,且施以绿琉璃,虽与大刘公当年《河南古建筑调查笔记》“(阳台宫)山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角梁后尾除自正面与山面补间铺作起秤杆承托外,又自平柱与山柱内侧出45°之斜撑,此法尚属初见”之记述相去甚远,殆为近岁重修复原之作。但其比例尺度宜人,施工精细,颇可称道。

攀上二三十级台阶,始入宫门,为宫之首进院落。古菩提树北,为建于高大台基之上的大罗三境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殿身内外皆施方形石柱,浮雕盘龙、祥云、人物及花草纹饰,以雕刻技法观之,应为明代作风。另据殿之西侧明代重修碑记,推测应为明正德八年(1513年)重修之遗构。大罗三境殿虽为明构,但其木构、瓦石作等,却多有古风遗存,颇为值得注意殿之外檐柱础所镌覆莲,其形制、尺寸与《营造法式・石作制度》“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若造覆盆铺地莲华,同每方一尺,覆盆高一寸,每覆盆高一寸,盆唇厚一分,如仰覆莲华,其高加覆盆一倍……”所记甚为吻合,推测应系旧物。殿顶施以灰色筒瓦、板瓦,檐部为重唇板瓦,形制古朴。殿顶正脊、垂脊及搏脊之垒屋脊的做法,则更颇为少见,可证《营造法式・瓦作制度》“垒屋脊之制,殿阁若三间八椽或五间六椽,正脊高三十一层,垂脊低正脊两层,并线道瓦在内,堂屋若三间八椽或五间六椽正脊高二十一层,厅屋若间椽与堂等者,正脊减堂脊两层,余同……垂脊减正脊二寸,正脊十分中上收二分,垂脊上收一分……”之记载,弥足珍贵。殿之檐下斗皆为双抄重昂,里跳为重翘重计心,明,次间补间各施二朵,梢间各一朵,但铺作间距不等,其昂嘴加厚,昂尾平出甚大,斗棋用材、棋瓣卷杀及鸳鸯交手棋等形制特征皆为元、明式样。殿内小木作藻井,造型洗练,工艺精湛,有《营造法式》“斗八藻井”之遗意。而殿内月梁之制,亦极似《营造法式》所记“凡屋内彻上明造者,(月)梁头相叠处,须随举势高下用驼峰,其驼峰长加高一倍,厚一材,抖下两肩,或作入瓣,或作出瓣,或圜讹,两肩两头卷尖,梁头安替木处,并作隐抖两头,造耍头,或切几头,切几头刻梁上角,作一入瓣,与令拱或襻间相交”。

大罗三境殿后为玉皇阁,为清代嘉庆间所建。阁身面阔三间,外施副阶周匝,为三重檐之歇山大阁。阁矗于高大台阶之上,以20根方形石柱及阁内8根高达12m余木柱支撑,气势飘逸,蔚为壮观。大阁首层檐廊斗棋之昂、耍头等,雕饰以祥云及龙首,交相错落,参差层叠,装饰效果甚佳。檐廊石柱通身浮雕龙凤、人物、及世俗故事等,皆雕工精湛,栩栩如生,其雕刻风格及题材多与前殿石雕相仿,应为大罗三境殿同期之作。

2.济渎庙

济渎庙为河南今存规模最大古建筑组群之一。庙在济源城内西北,为唐以来历代祭祀北渎济神之庙,规模宏敞。《清一统志》载:“济水之源,出王屋山之颠,流至平地,再出即今济源县济渎庙泉是也……隋开皇二年始立庙,唐天宝之六载,封其神为清源公,宋时加清源王,明洪武二年改正岳渎神号止,称北渎大济之神,明一统志有灵源阁,俗呼水殿,县人抛香酾酒于此,本朝乾隆三年,御赐流清普惠扁额。”天下有四渎,以济渎最为著名,千百年来,庙宇森严,古木丛茂,祀典尊崇,历代皆然。 … …济渎庙外原为东西牌楼,今俱毁失无存。庙门原为中央牌楼三间,左、右夹屋二间,今之所见庙门与旧观不同,殆为近世重建新构。进入庙门,过清源洞府门,系明代遗构。门为三间四柱挑山木制牌楼门,斗棋为七铺作双抄少重昂斗棋,用材比例颇大,单材耍头上置齐心斗,琴面昂之昂嘴底宽大于边高,斗(幽页)明显,柱头及柱础饰以覆盆莲花。此门形制奇特,遗存古风颇多。

1936年5月刘敦桢先生所著《河南古建筑调查笔记》记载,济渎庙清源门内之渊德门,其门前列元代所铸铁狮二,门西《济渎北海庙图志》一方,及门北金代遗构拜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皆为济渎庙之重要史料,惜毁失无存。

渊德门内则为渊德殿遗址,面阔七间,进深三间,规模甚巨,应为济渎庙之主殿。殿之东、西夹屋遗址各三间,遗存柱础所镌刻卷草纹饰,雕工圆润精美,概为宋时旧物。渊德殿之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殿身高度较低,出檐颇深,加之檐柱峻拔粗壮,屋顶坡度舒缓,曲线柔美,隽秀清丽之宋代建筑风范,跃然入目。寝殿前后檐皆施补间铺作一朵,山面则未施补间铺作。柱头及补间铺作皆为五铺作双抄偷心,两跳华之上横施令棋,其上置替木以承托撩檐;栌斗左右横施泥道棋,泥道上为两层横枋,枋面隐刻慢;单材耍头上置齐心;补间铺作里跳亦为重偷心,而柱头铺作里跳施里孰头,承托四椽袱;山面柱头铺作五铺作双抄偷心,横枋隐刻泥道。细观寝殿材、斗、举折之诸多特点,颇类本组去岁所调查河北正定文庙大成殿(五代),结合文献“开宝六年大修济渎庙”之记载,渊德殿之寝殿应为宋初所建,与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同为河南今存年代最古之遗构。据陪同本组调查的济渎庙文物管理处陈先生介绍,寝殿内部梁架历经后世维修,部分构件多有更换,1964年大修时将其按宋《营造法式》之记载复原。

渊德殿与寝殿之间,原为过殿五间,今亦存遗址。纵观三者组合平面,呈“工”字形。“工字殿”之平面格局,其渊源可追溯至先秦,隋、唐以降而至宋、金,殆为当时大型宫殿建筑组群布局的重要形制。有山西万荣后土

庙金代图碑、河南登封中岳庙金代图碑,皆为记录此类“工字殿”平面布局的重要图像资料,或可作为研究参考。

济渎庙寝殿之后为临渊门,乃龙亭与小北海间之过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柱头铺作为四铺作单下昂,昂尾斫为头状垂丸头,转角铺作昂尾则为折线式圭丸头;补间铺作为四铺作单昂计心,里转四铺作单抄偷心。而各铺作间距不一,斗(幽页)明显,且昂嘴甚扁,其断面几成三角形,系元代早期木构之特征。据相关数据记载,临渊门用材甚小,材广13cm、厚宽9cm,高3.5cm,仅近于《营造法式》规定之八等材;此外,临渊门大木及部分构件中,经后世维修进行更换或改变之痕迹,较为显著。

济渎庙规模宏巨,格局完整,其西侧跨院另有元、明迄清各式建筑多座,因行程紧张,匆匆而过,未及仔细调查,记述暂从略。

出济渎庙,有济源文物考古队曹国旺副队长引路,遂先后调查济源城内及郊外之奉仙观、延庆寺舍利塔、大明寺等遗构。

3.奉仙观

奉仙观在济源城内荆梁北街,蟒河之阳,俗呼荆梁观。史籍载其为唐垂拱(685年)初建,元至元中重修,或传为北宋贺兰栖真之所。观内今存金、元以来古建筑遗构三座。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清)、玉皇殿(明)、三清殿(金),尽端原为圣寿宫,当年刘敦桢先生《河南古建筑调查笔记》记载“殿身方形,单檐歇山,大体似明制,但梁架特别”,惜今已毁失。

三清殿,殿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八棱石制檐柱承托狭而高之阑额,未施普拍枋。前檐下斗棋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用真昂),后檐斗棋为四铺作单抄,琴面昂嘴甚扁,断面呈三角形,斗(幽页)明显。昂、棋瓣、耍头之卷杀,撩檐枋断面之狭而高,正心枋上施重棋素枋,铺作里转偷心及施华袱二跳等形制特征,多类于宋《营造法式》之成规。殿内明间仅施金柱二,梁架为四椽袱后对乳袱搭牵,且前檐高后檐低,甚为殊异,襻间各间相闪,构造技巧灵活自如。旧志所云:“(三清殿)荆木柿木为梁,桑木枣木为柱,皆合两三围,长二丈许”,即当地百姓称之“荆木梁,桑木柱;柿木梁,枣木柱”所谓“荆梁观”之缘由也。据考证此殿始建于金大定廿四年(1184年),上距《营造法式》刊行仅有八十余年,故保留诸多宋代建筑特征,亦不足为奇,当为《营造法式》研究之重要的金代遗构实例。

4.延庆寺舍利塔

出奉仙观,时近正午,未及停歇,即驱车十余里,于济源西北郊化工厂外、龙潭小学内,踏查延庆寺舍利塔。

济源旧志载:“延庆寺,在济源县城北龙潭里,唐垂拱初建,明洪武间重修寺西有龙潭,潭上有澄源阁,定庵,雪庵,四令公祠。”此地原为济源之一方胜境,旧时多有文人雅士际会于此。今之延庆寺殿阁楼台俱毁,惟余宋代砖塔一座、金大定四年(1164年)残幢一基、以及塔内和周围宋及明清碑碣、塔铭近十余。塔又称龙潭寺塔,塔身六角七层,为密檐砖塔,外部出檐用叠涩垒砌,通高约近30m,首层南北各辟一门,由南门可入塔之中央六角形塔心室。北门设梯道可登至第六层。塔身各层内外壁遍饰嵌砖雕佛龛千余,故俗呼“千佛舍利塔”。据塔基周围诸多宋景祜间碑记,殆知此塔应始建于北宋景祜间。此塔与豫北修武胜果寺塔、开封繁塔系同一系统,而形制更为苍古。

5.大明寺遗构

旧志载:“大明寺在济源县城南,元泰定中创建,明洪武二十一年重修。”据传此寺始创于宋,原名通慧禅院,元代为大明寺,历代皆多有修治。今存山门,面阔三间,硬山灰瓦,檐下斗棋皆为四铺作单昂计心,用材颇小。檐柱柱身收分甚大,阑额及普拍枋断面甚狭颇有古意。惟石制柱础叠为三重,山墙砖工精致,推测应为明代重修之遗构。入山门,天王殿已无存,仅存遗址亦汗漫不清。北为前佛殿,坐落于台基之上,面阔进深俱三间,单檐歇山,檐下斗外跳皆为五铺作重昂计心,明间施补间两朵,东、西梢间各施补间一朵。殿身正面柱头铺作里转单抄华及圭丸头承托四椽袱,补间铺作则用真昂,惟转角铺作之角梁后尾除自正面与山面补间铺作起秤杆承托外,又自平柱与山柱内侧出45°之斜撑,此法与大刘公当年调查笔记所载王屋山阳台宫山门,形制如出一辙,前者已毁,因而愈显此殿之重要价值。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美术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齐鲁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