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凿壁借光

凿壁借光

凿壁借光范文第1篇

1、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来源:文章屋网 )

凿壁借光范文第2篇

1、现在人们一般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2、我们要学习匡衡凿壁偷光的读书精神,对学习孜孜以求。

3、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

4、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5、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已经大大改善,再也不用凿壁偷光了。

6、凿壁偷光表面上的意思是把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7、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8、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

9、大家还记得那位凿壁偷光的车胤吗?

10、在读书中,我又来到了凿壁偷光的少年家中。

11、山东没什么可NB的,只是出了个“小偷”会凿壁偷光的宰相叫匡衡而已!

12、不过,蹭网这种做法在晓艳看来是一种“凿壁偷光”。

凿壁借光范文第3篇

不到半个时辰,墙壁被凿穿了。一束橘黄的灯光射出来,映在一张年轻英俊的脸上。年轻人把脸靠近墙洞,往里窥探。

“谁?有贼!”主人惊觉,大声喊起来。

“我是匡衡。”墙外的少年淡淡地回应了一句,掏出一本书,映着灯光看起来,神情专注,不时还读几声。

“哦,匡大学士!”主人心中虽有不满,但声音却显得十分热情,“请到舍内用茶,到我的书房来读书吧。外面条件艰苦,蚊虫也多。要不我给您送只蜡烛?”

“谢谢了。我自带茶水干粮呢,只请您不要熄灯就行了。”匡衡仍以淡淡的语调回应,接着喃喃地背诵了一通名人名言,“书非借光不能读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不吃苦上苦,怎得甜上甜。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主人说:“您放心,我家之灯为您彻夜而明。”

原来,匡衡凿壁偷光刻苦读书的事迹传开后,太守认为匡衡能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彰显自己治学的政绩,决定要好好爱护培养,于是下了一道令:“本府辖区内所有住户,均要为匡衡凿壁偷光提供便利。墙任其凿,孔不得堵,灯不得熄,违者重罚。”

有了太守这道令,匡衡如获至宝,如虎添翼。白天睡觉养神,夜晚便带着凿子、铲子、锤子和两本书,幽灵般地在街上游荡,看上谁家房子,就凿个窟窿,然后便装模作样地读一会儿书,对屋内窥探一番。慑于太守的,居民们敢怒不敢言,还要对匡衡笑脸相迎,温言相加。

匡衡的态度也逐渐骄横起来。

某夜,匡衡凿透了一大户人家的墙壁,发现里面竟然黑灯瞎火。匡衡大怒,在墙窟窿外面大声喊叫:“我是匡衡,快给我掌灯。你敢违抗太守的命令?我明天就去告发你,让你倾家荡产!”

主人十分惶恐,急忙把家里弄得灯火通明,并亲自出来给匡衡赔礼道歉。见匡衡余怒未息,主人又使出美食计加美人计―――炖了一碗银耳燕窝汤,让一名俊俏伶俐的小丫鬟端送出来。匡衡转怒为喜,和小丫鬟聊了半夜的天,最后满口答应不去向太守告发。

后来,匡衡接连到这户人家凿壁,把人家的房屋凿得像筛子似的。还凿透小丫鬟的卧房,一里一外,一男一女,谈起了恋爱,卿卿我我,山盟海誓。

不到半年时间,匡衡凿遍了所居城镇的所有房屋。房墙上少则一个窟窿,多则几十个窟窿,这些窟窿像一只只有眶无珠的眼,茫然地看着这个可笑而无奈的世界。

居民们推选了几名代表去见太守。代表们说:“我们愿意出资出力,为匡衡盖明三暗五的大瓦房,给他买足够十年用的蜡烛,以供他读书之用。请太守下令,让匡衡不要再去凿我们的墙壁了!”

太守把惊堂木“啪”地一拍,厉声呵斥:“匡衡乃我府树立的苦读典型,现已闻名全国,远播世界,岂能随意改变。尔等连一束光也不肯借与苦读饱学之士,实乃愚昧可恶。再敢多言,没收家产,发配充军!”

一番话吓得几名代表唯唯诺诺而退。

太守又把匡衡召来,勉励道:“你是本府培养的勤学苦读典型,本府做你的后台,不要为流俗所扰,坚持就是胜利,要继续努力,做到夜夜凿壁,户户偷光。我已奏明圣上,近日《皇家时报》记者要专程来采访,绝对不允许出任何纰漏,否则本府要重罚的哦!”

有太守撑腰,匡衡干脆带上被褥和锅碗瓢盆,在居民家的墙壁外安营扎寨。白天呼呼睡觉,晚上凿壁、读书。

漫漫长夜里,万籁俱寂中,“咚,咚,咚”的凿壁声和拿腔捏调的读书声十分刺耳。

但居民们不敢关灯,不敢深睡,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匡衡在夜里不会来凿自家的墙壁。

最后,居民们都患上了失眠症和“熊猫眼”。

开始有人搬家了。搬走的那家,临走时悄悄给邻居们留下了两句话:

“匡衡走火入魔了。防火防盗防匡衡!”

凿壁借光范文第4篇

三十乘书

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乘”或“车”。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

十年窗下

形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间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带经而锄

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挟策读书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塞,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高凤流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著述等身

形容读书或著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砒(中幼父名王比)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著述极富,多作“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黄生借书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洛阳纸贵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三,与《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凿壁借光范文第5篇

进了山门,导游让回过头看韦陀。这位韦陀将手中的兵器指向地面,明示这里的寺庙只许云游的僧人借餐,不可住宿,导游说,韦陀双手横端兵器,才许外来僧人吃饭和住宿。这韦陀是个伙食官呵。

再回头,该是寺里大殿。却不是,眼前是一条甬道,两边砌了高高的围墙。甬道因围墙而幽深无比,任你睁大了眼睛,也看不见寺里的大殿。甬道不是平展的,而是循着周围的山势缓缓而上。甬道也不直,弯了好几个弯,谁也不知道弯头的那一边是些什么风景?甬道上的卵石,一个个圆溜有包浆,每一只卵石都想告诉你一个故事。整条甬道大概上百米长吧,这个距离是什么距离?与你平日里想佛就见佛的经验大相径庭。

进了大雄宝殿,瞧见一尊大佛端坐在上。却不是如来,而是弥勒佛。

细细瞧去,大殿不大,紧挨一个山崖。佛像四周,皆是山体开凿。佛像也是山石雕刻。

也就是说,在石佛开凿之前,这里还是一座山崖,是一个岩石的垂直平面。这里什么也没有。据说,新昌大佛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初年,历时30年完工,都1600多年了。可是,如果没有这座寺庙凸显于我的眼前,这个历史对于我来说,也近乎于无。有与无之间,相隔的到底是什么呢?

在跨入大雄宝殿的一刹那,我突然感到一种无名的震慑。不是那些香雾缭绕,也不是那些帐帷装饰,而是大佛。首先是佛像的高度,据说座高身高加在一起接近16米,让我不得不仰视。仰视产生一种敬畏。其次是造像庄严,慈眉善目,令人油然而生一种崇羡心理。其三是佛像的眼睛是两个空穴,空穴替代眼珠,这里无就是有,让我不管从哪一个角度仰视,都觉得佛陀在看着我身上遮掩不住的“凡”。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是佛的微笑:你的成功,你的失败;你的得意,你的失意;你的快乐,你的痛苦;你的爱,你的恨;甚至你的一切,仿佛全在这微笑中。

那是一种怎样的笑呵?

据载新昌大佛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相近,比四川的乐山大佛早200多年,是江南第一大佛。然而这些都不能解释大佛的微笑。

就说东晋永和(345-356)初年,有一个叫昙光的名僧漫游江左,夜宿新昌石城山下,待天明起来后,看见这里参天的古木,把初阳都挡住了,千仞的石壁上,有青藤垂绕,不时有叮咚的泉水声传来,沁人心脾,就决定在这里披荆斩棘,宿洞修行,草建了隐岳寺。这是新昌大佛的第一缕微笑。

然而,真正迎来大佛微笑的是之后的3位僧人,民间传说为一人的三世轮回。南齐永明(483-493年)年间,头一名僧人叫僧护的来到这里,做了隐岳寺住持。僧护住持接下来的一个举动,改变了江南佛像雕塑在全国佛教界的地位。究其原因,史书上载:他见寺北有青壁千余尺,每至其下,便“闻管弦声或发光怪”,决心要将石壁刻成佛像。民间传说,是僧护住持在这里听到了靡靡之音,看见了佛光频现。

这一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行动。他把自己捆在绳子上,猴子似地从悬崖的上方下滑到石壁上。他一手拿凿子,一手拿锤子。那一记响亮的叮当声,震飞了栖息在悬崖古藤上的鸟,吓跑了正在附近喝水的糜鹿,连崖壁也颤抖了一下。这是一个辉煌的开始。

不管阴晴雨雪,也不管白天黑夜,僧护就把自己吊在崖壁上。饥了,掏一把挂在松枝上的冷饭团;渴了,饮一口崖上流下来的山泉。叮当声再响起时,不再刺耳,也不再寂寞,那些惊飞的鸟飞了回来,唱着悦耳的歌,与凿岩声此起彼落;那只糜鹿也回来,与野兔松鼠等一起,在崖壁下方翩翩起舞。

叮!叮!这是世界上最单调的声音,却包含了繁多,甚至无限。谁能识得这里的关系呢?只有僧护。否则僧护不会去做如此简单的事的。

僧护不仅发出如此单调的声音,而且,把他自此以后生命中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刻,都用来重复这个单调。一直到齐建武年间(494-498年),僧护圆寂。石壁坚硬,却经不住僧护的刻凿。大佛的头部形象初步显现,大佛的微笑就如初现的晨光。

僧护的弟子僧淑继承了他的衣钵。他的衣钵就是凿子和铁锤。僧护依然把自己悬在崖壁上。这根绳索还留有师傅的体香,凿子和铁锤还粘着师傅手上的汗泥。

叮叮!僧淑的第一锤有些生疏,让周围的飞鸟走兽有些诧异,但几锤下来,声音变得与师傅没有二致。山间的牲灵以为圆寂的僧护复活了。鸟复歌唱,兽再舞蹈,与叮当声相吟共舞。

风霜雨雪,唯有这叮当声是一缕温暖;虎吼狼嗥,只有这叮当声脉脉含情。

僧淑的身子渐渐消瘦了,僧淑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盏油灯,没日没夜地燃烧着。

僧淑把自己的肉体燃烧了,就燃烧自己的灵魂。僧淑的灵魂放射出异人的光彩,像涅槃中的凤凰。

后来僧淑主持下的石城山刻佛工程据说是“资力莫由”而停工。

梁天监十二(513年)年,来了一位名僧叫僧祐,与其说他是受朋友之邀,不如说受了前二位住持的精神感召。他是专程来到这里主持凿佛工程的。历史记载僧祐(445-718年)是当时的律学大师,在佛教文史学和佛像雕刻上均称得上是大家。

大家到底是不一样。他先是发现前二位僧人雕凿的石佛“失在浮浅”。这也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由浅入深的规律。也有民间传说他的功力之大,在于吸收前二位高僧的法力。史书上说:僧祐于是再次招集工匠,“大事更张,因旧功铲入五丈”,而且,“扪虚梯汉,构立栈道,状奇肱之飞车,类仙腹之悬阁,高张图范”,前后用了四年时间,就把弥勒石佛坐像雕刻完工。

而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单说僧祐主持了凿佛工程后,每天凿岩不止。僧祐的凿岩声比前二次的都大,引来了不止是本地的飞鸟,不止是附近的兽。僧祐凿岩时,整个天上的飞鸟都在歌唱,整个山间的走兽都在舞蹈。每天西山顶上的太阳是僧祐敲落的。僧祐晚间凿岩爆出的火花,缀到天上变成了耀眼的星星。

僧祐在原来的基础上向里凿进五丈,那最后一锤敲落时,奇迹就发生了。霎时,山崩地裂,金光四射。所有的飞鸟都飞上天空,飞鸟的眼睛都盯住一个地方;所有的走兽都大声吼叫,声音中传出的那绝不是恐怖,而是幸福和吉祥。一尊美轮美奂的弥勒石佛坐像诞生了。原来石佛就藏于石壁之中。

这与愚公移山的神话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传说中的愚公率领着子子孙孙也不会穷尽的家人,每天不止,挖着挡住家门前的王屋山和太行山。有一天,终于感动了上帝。上帝派神仙一夜间将两座大山搬走了。这是中华民族远古人民想象的产物。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美术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齐鲁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