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列宁的名言

列宁的名言

列宁的名言

列宁的名言范文第1篇

“不大懂马列主义”的赫鲁晓夫执政后,中苏关系逐步恶化,列宁服也渐渐退到服装舞台的幕后。无论如何,列宁服对于中国女性而言,更多是美好的回忆,因为从那时开始,她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高荣誉

列宁服双排扣,每排5枚纽扣,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的服装。对苏联工农兵而言,它意味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20世纪30年代斗志昂扬的中国红军而言,拥有一套列宁服,就是无尚的荣光。

1935年2月,红军取得遵义战役大捷,坐镇贵阳,要围剿红军。杨成武率红四团佯攻贵阳机场,掩护红军主力向云南境内推进。5月,红军主力抵达大渡河上的安顺场渡口,由于船只极少,27日,下令分兵渡河:、聂荣臻率部由安顺场渡河,杨成武率第二师第四团沿河北进,夺取泸定桥。红军主力将从泸定桥渡河。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320华里的路程,杨成武率红四团只用了2天时间。他把马让给伤员,自己拖着伤腿前进。第1天途中,他们与敌军两次交火。第2天夜里,大雨倾盆,道路泥泞,渴了只能喝点雨水。

突然,他们发现对岸亮起火把,军正向泸定桥方向挺进。杨成武灵机一动,命令红四团也点亮火把,并告诉各团队,如果对岸问起是哪个部队的,就说某部队某团某营。他们前一日的战斗中刚缴获军的番号和联络信号,所以轻松骗过对岸部队。向前走了一阵,对岸部队停下宿营,红四团则加紧赶路。

5月29日早晨6点,红四团到达泸定桥西桥头,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13根高悬的铁索,铁索下湍急的河水,以及对岸的守军。下午4点,在枪炮的掩护下,22名突击手攀桥栏,踏铁索,逼向对岸。黄昏时,红团控制泸定桥,4名突击手牺牲。事后,有人问杨成武,如果22名突击手都牺牲怎么办,杨成武闻听此言,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那我就再派22个人过来,桥我们是一定要拿下来的。”

6月2日,军委在泸定桥头召开庆功大会,飞夺泸定桥的勇士每人得到一套列宁服、一本笔记本、一支钢笔、一个搪瓷碗、一个搪瓷盘和一双筷子。杨成武也得到了同样的奖品。列宁服上标有“中革军委奖”,这是当时红军战士的最高奖赏。那套列宁服,杨成武一直保存着。

列宁的地位在红军心目中究竟有多高,通过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在万分艰苦的长征过程中,只要在某地住的时间稍久一点,红军都要设“列宁室”。埋8根立柱,上覆席子和草,四周围以树枝,墙上装饰纸花,挂上红旗。正对入口的墙上,悬挂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

最美女红军

1931年,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时,金维映就穿着件列宁服。她的战友钱希均回忆:金维映中等身材,平时总穿一身灰色的列宁服,套头穿的,上衣在胸前有三个扣子。腰间系一条皮带,膝下裹着绑腿,一双解放脚上穿着草鞋。她长着一张圆脸,额骨显得略高一点儿,留着一头乌黑的短发,戴一顶八角军帽。

当时的苏区,列宁服和八角帽是最奢侈的时尚品。身穿列宁服的女孩子,走到哪儿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金维映是个漂亮的女孩子,能歌善舞,很快成为苏区农村女孩子的偶像。不过,她对苏联的热情不仅仅停留在装束上,她原名金爱卿,改名“金维映”是取了“苏维埃”的“维”。到瑞金后,她兴奋地对邓小平说:“以后,你和同志们都叫我金维映吧。”

在动员苏区青壮年参加红军,壮大队伍规模过程中,动员宣传工作至关重要。苏区中,随处可见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当红军的场景。金维映是“扩红运动”的重要功臣,称她为“全苏区扩大红军突击队的第一个优胜者”。

穿列宁服,皮带可以省略,但八角帽一定要戴。因为,列宁穿这身行头的时候,头上一般都戴八角帽。后来,八角帽成为红军的标志性服饰。那张美国记者斯诺为拍摄的经典照片中,戴着八角帽,踌躇满志,英武逼人。

1934年,金维映随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踏上25000里漫漫长征路。已成为李夫人的金维映是30位参加长征的女战士之一。据钟月林回忆,当时金维映戴着八角帽,穿着蓝色列宁服,腰里扎着一条皮带,小腿上还打着绑腿,只是“解放脚”上的那双草鞋,由于长时间的行军,有一只已经张开了大嘴巴。“无论如何,金维映绝对称得上是标准的红军女战士形象。她总是喜欢这样,把自己打扮得干净利落。”

长征结束后,金维映出现咳血症状。1938年春天,她被派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接受治疗。邓颖超1939年曾在莫斯科郊区休养所见到金维映,当时她很正常,第二次到莫斯科,邓颖超已听说她病了。苏德战争爆发后,在医院任志愿护士的金维映牺牲于德军的炮火,年仅37岁。

物极必反

东北解放后,列宁服作为平民时装在当地出现。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列宁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有些军队大院,统一发送列宁服,爱美的女性将白衬衫的衣领翻在外面,赏心悦目。

从时装的角度看,列宁服的双排纽扣和大翻领有较强的装饰性,皮带的紧束功能强调了女性的身体线条。新中国削弱了陈旧的家庭体制,结束了妇女的低下地位。服饰一直具有礼仪、等级意味,本来男性专享的列宁服受到女性的青睐,几乎为女性独占,女性地位扶摇直上。

20世纪50年代的报纸上,经常刊登女劳模的照片。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君、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以身穿列宁服的形象出现。

1950年,中苏签订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承诺帮助中国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实现全面的工业化计划。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条件优惠的贷款,为了还款,中国将一半以上的出口物运到苏联。《列宁在1918》中的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以及“列宁同志已经不咳嗽了,他已经不发烧了!”成为经久不衰的流行语。

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列宁服欢呼。老舍从美国回来后,很不理解国人为何对很奇怪的列宁服如此狂热。他最喜欢的,仍是西服,看到穿西服的人,他都会觉得亲切。

列宁的名言范文第2篇

“十月革命”的实际领导者是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后若干年里,托洛茨基与列宁的画像时常双双并列挂在一起,托洛茨基的地位威望远在其他领导人之上。电影《列宁在十月》从头至尾将托洛茨基的历史地位及其功绩刻意抹掉。影片以虚构的列宁卫士瓦西里为“红线”,编造列宁与瓦西里在芬兰的“火车对话”,捏造中央会议,将斯大林虚构为列宁影子和正确路线的唯一代表,借剧中人“列宁”之口批判托洛茨基等人,将革命元勋涂改为历史罪人。

俄共建政初期,由列宁推荐,俄共中央决定,托洛茨基出任陆海军人民委员 (国防部长)和革命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军委主席)。在中央,托洛茨基主管军事并直接领导红军,列宁主管党务,间接过问军事。当时,斯大林的职务仅是“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影片《列宁在1918》描述斯大林在前线收到托洛茨基的一个带有“暗害性”的命令后,以蔑视的语气,从容不迫地给电报员口述回电:“我们不理睬它。人民委员:斯大林(签名)。”更为卑劣地是,影片给虚构的克里姆林宫卫队长马特维耶夫编造临终遗言:“瓦西里,快去救列宁!布哈林是叛徒! ”以艺术手法给革命先驱布哈林罗织罪名。

《列宁在十月》从头至尾混淆是非,而《列宁在1918》活像“愚乐版”。粮食调配由粮食部专管,列宁怎么可能指派卫士瓦西里去斯大林那里往莫斯科运粮呢? 此一桥段旨在将斯大林塑造成莫斯科人民的“大救星”。克里姆林宫戒备森严,孤儿小女孩焉能跑进列宁办公室外的电报房? “阶级敌人”富农老头怎么可能溜进列宁厨房“向列宁要真理”? 影片描写列宁遇刺后,躺在病床上半梦半醒地对医生喃喃道:“假如这就是最后了,我要做出决定,让斯大林同志来,让斯大林同志快点来呀! ”这个情节完全是在编造列宁“临终嘱咐”,传播“斯大林是列宁生前指定的接班人”的神话。

列宁的名言范文第3篇

随即,宁高宁,一个陌生和有点奇怪的名字进入了人们视野。“食品企业应该把食品安全作为道德底线,作为企业生存的基本战略。”2011年6月,接替牛根生成为蒙牛集团董事会主席的宁高宁话音刚落,蒙牛就出现了其接任以来首次危机,也是蒙牛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被质疑的“宁氏资本运作”

蒙牛的再次深陷危机让公众将目光转向蒙牛的高层,却发现蒙牛的董事会主席名单上,“牛根生”3个字变成了一个奇怪却让人“过嘴不忘”的名字――宁高宁。

入主蒙牛几年来,中粮方面对于蒙牛一直谨慎,从不公开评论蒙牛及其高管情况。中粮董事长、蒙牛董事会主席宁高宁也一直低调行事,他几乎未在公开场合谈及蒙牛的发展战略,接棒牛根生的时候都未发表“上任感言”。因此蒙牛悄然“易主”的事情鲜有人知。

在2009年中粮收购蒙牛之后,中粮董事长宁高宁便占据了乳业董事会副主席一职,因此2011年6月,他出任主席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蒙牛集团的这次高层变动对于普通人而言并不起眼,但对整个业界而言意义非凡。中粮集团与蒙牛的“联姻”将被打上“宁式资本运作”的标签,成为一桩被人津津乐道的资本运作成功案例,并澄清了外界对这次联姻的诸多负面猜测,比如高管套现说、蒙牛差钱说、政府主导的“国民恋”说等等。

宁高宁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宁氏资本运作中的“全产业链”策略。“看看眼前这些沙发,摆放的非常整齐就显得很简洁。但是,如果散乱堆放着就会特别难看,为什么?如果能够按照逻辑排列,并有效打通各大产业链之间的隔阂,发挥链条上的纵向和横向协同效应,中粮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力必定更强。

但是有人也这样评价“宁氏资本运作”;宁高宁的“全产业链”其实就是早已过时的“纵向高度整合”模式的时尚表述。如同水桶原理,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又如同品牌定位,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产业链。好产品”只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说说可以,不能迷恋。

对于这样的评价,宁高宁并不生气。在他看来,这样评价中粮“全产业链”的人,只是看到了中粮大手笔收购的表象,而没有真正明白这一系列资本运作的实质目的。

空降中粮之前,宁高宁在香港华润集团值守的十几年中,“收购”这个词就和他如影随形。来到中粮后的一系列动作,包括重组新疆屯河、重组中土畜、重组中谷、招纳华润酒精、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入股蒙牛等,均被看做是行业发展的积极举动。对于资本运作,宁高宁有资格说话。2010年,宁高宁掌舵中粮后的第五年,大手笔重组多个行业的他终于给出了一个让公众信服的答案:中粮的“全产业链”不是“加法”,实际是“减法”,宁高宁完美运用“全产业链”这根“竹签”,将整个中粮集团像糖葫芦一样串了起来。

空降中粮的“摩根”

从变革华润到空降中粮,再到不久前执掌蒙牛,宁高宁成为中国商界的典范,也顶上了“中国摩根”的光环。

在企业家群体里,宁高宁既不帅又不酷,也并非雄辩滔滔,但这个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专业后又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深造的山东汉子却拥有众多粉丝。兼具理性与率性、温和与霸气,宁高宁身上有种令人倾倒的独特魅力。

1983年,大学刚毕业的宁高宁决定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MBA)。当时国内很多人不知MBA为何物,包括宁高宁在内。他曾风趣地回忆那段经历,“上了半年的课之后才有点明白,原来就是为将来的生意做准备。”1987年,28岁的宁高宁学成归国,加入香港华润集团,翻开新的人生篇章。

2011年,宁高宁提出再造一个“新华润”的发展战略,被称为“华润的资本长袖善舞”。华润集团开始在各行业大规模“跑马圈地”,这一举动颇似一个多世纪前横扫美国金融与实业界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宁高宁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摩根”。

以并购手段完成垂直整合,迅速形成规模,是宁高宁的整合思路之一。加速了国内产业整合步伐华的润集团横跨房地产、零售业等主体行业,而且目标都直指行业领袖。这正是响应了宁高宁那一句“所涉足行业,华润必须能进入前三名”的霸气口号。

2004年,以整合能力震惊全国的宁高宁被调到中粮集团,全面接替原中粮老总周明臣的职务。从次年开始,中粮步入了宁高宁时代。宁高宁给自己列了108道思考题,这都是中粮转型要迈过去的坎儿。此后,他提出了“全产业链”的思路,而后又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一系列的重组并购,再造了一个新中粮。

2005年以后的中粮,已经超越了人们对于一家粮油企业的想象。2008年,中粮业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资产和营业收入都超过了1000亿元。然而宁高宁来不及高兴,就又忧心下一个问题――中粮的油脂加工、股票投资和农作物产品的稳定性都不强,几年来各项业务单兵作战的情况会成为中粮未来的巨大瓶颈。

“领导力”是个动词

对于个10万余人的庞大队伍,领导者宁高宁能掌握到怎样的程度?“今天我走过这个门口,看到有人在开会,我能大概知道他们开什么会,大概知道他们有什么结果,大概知道他们会怎么想这个问题。”宁高宁坐在中粮总部大厦的会议室,一脸自信地说。

一直以来,领导力都只是文件里的一个名词,宁高宁却通过细节的改变,将“领导力”这个词化为可操作的“动词”。

到中粮上任之初,宁高宁没有忙着开展业务,而是首先进行了业务语言的统,这包括对类似毛利率、利润等各种关键词语的设定,甚至包括汇报格式。而且对于中粮以往的弱项细节,他都会很具体地考问员工,倘若下属准备得不充分,被问出一身冷汗是不可避免的。

“当你把每个人当成好人的时候,每个人都变成好人了,当你希望世界美好的时候,世界真的美好了。说起来很虚,但做法就是这样的。”关怀、信任、包容是中粮经理人品格领导力形成的关键。在这方面,宁高宁手下的职业经理人的论调和他别无二致。

列宁的名言范文第4篇

其一,卷一五五《陈怀》,第4256页第5行,“宣德元年代梁铭为总兵官,镇宁夏。”“总兵官”,当作“参将”。

按,本书卷一五四《梁铭》记载:“(梁铭)以参将佩征西将军印,同都督同知陈怀镇宁夏。”《明宣宗实录》卷二〇第4页下至5页上宣德元年八月甲子记载:“初(梁)铭充参将镇守宁夏,御史劾奏铭纵军受财等事下狱。至是御史论铭应罚役降爵,上念铭旧勋,宥之,复其爵而罢其参将之任。”同书卷二二第10页上宣德元年十月乙酉载:“命太保宁阳侯陈懋佩征西将军印,充总兵官,都督同知陈怀充参将,镇守宁夏”。由上可知梁铭乃以参将镇宁夏,陈怀亦以参将代梁铭。本书此处之记为总兵官,误。

此事,万斯同《明史》卷一九一《陈怀》、徐乾学《明史列传》卷二二《陈怀》、王鸿绪《明史稿》传三十《陈怀》记作“代梁铭为总兵官”。本书此处之误当承此而来。

其二,卷一《弋谦》,第4440页第5行,“荐通及宁懋、阮迁等十三人,皆奇才可用。”“阮迁等十三人”,当作“阮迁干三人”。

万斯同《明史》卷二〇六《弋谦》、《国朝列卿纪》卷七六《戈谦》(戈似为弋之误——引者注)、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九四《建言》中作“阮迁十三人”。徐乾学《明史列传》卷三七《弋谦》、王鸿绪《明史稿》列传四五《弋谦》作“阮迁等十三人”。以上文献所记与本书此处同。而万斯同《明史纪传》卷八四《弋谦》作:“疏荐通及宁懋、阮迁干三人。”于谦《忠肃集》卷八《杂行类》记载:“兵部为安边固国强兵御敌事,兵科抄出。山西太原府代州缘事为民前布政使戈谦题:‘独前成山侯王通、龙门卫致仕指挥宁懋、真定府同知阮迁干此三人者,筹策宏博,惯经大战’”《明英宗实录》卷二〇五第5页景泰二年六月辛未记载:“山西代州除名布政使弋谦言:‘臣所知者,前成山侯王通、龙门卫致仕指挥宁懋、真定府同知阮迁干,此三人兵学筹策淹贯宏博,而又屡经战阵,深识机变’”《国榷》卷三十景泰二年六月辛未记载:“代州故交趾布政使戈谦,荐前成山侯王通、龙门卫致仕指挥宁懋、真定同知阮迁干知兵惯战,上不听。通仍镇守山陵,宁懋、阮迁干令从石亨团营。”当以‘阮迁干’为是。《国朝列卿纪》等书盖将“干”误作“十”,本书此处承其误。本书此处当改‘等十’为‘干’,并将初校本本书‘阮迁’二字之人名延长至‘干’字。

其三,卷一七一《王骥》,第4560页第6行,“而命骥仍兵部尚书,理部事,加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余如故。”“光禄大夫”应为“特进光禄大夫”。

列宁的名言范文第5篇

这是一条迄今为止笔者所走过的最偏远、最原始、最艰难的道路。金刚台,又名石额山,坐落在金寨县汤家汇镇西北部,主峰海拔1584米。西北蜿蜒至河南省商城县,故当地俗称商南城。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顺主峰西下,有约一平方公里的平顶山,这便是与主峰对峙的平天铺。若是万里晴空,站在平天铺远眺,可见商城县楼顶、鲇鱼山、梅山水库及玉带似的史河与长江河;若是夜晚四处眺望,梅山县城、商城县城的万家灯火也可尽收眼底。全国仅存的两所“列宁小学”之一(另一所在湖北的麻城),就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屋基村境内,其前身是1929年由红三十二师创办的“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迄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其光辉的历史已录入《中国教育大辞典》。现为六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及安徽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1929年,红三十二师建立中国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后就开办了这所列宁小学,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把教育文化事业建筑在广大工农群众身上,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开设有语文、常识、音乐、体操等课程。当时由五星县(今属金寨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周德谦亲自担任列宁小学的第一任校长。 六安县苏维埃政府小学教师,在1932年编印的《常识课本》上,就曾这样记述:地处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镇闻家店村有一所红军小学——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红军小学。该校原名闻家店天逊小学,1929年当地的西镇暴动胜利后改为列宁小学,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红四方面军撤离根据地,列宁小学被迫停办。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列宁小学旧址余氏祠中恢复办学,更名为闻店小学,现如今又改回“列宁小学”。

为了能很好地参观一下被保留下来的列宁小学,2012年4月27 日,笔者驱车从高速路上下来,花了3个多小时才赶到这里。接近列宁小学时,远远就能看到金刚台那在山顶的巨型灰色岩石。列宁小学就位于金刚台南麓,校园建在四面环山的一块相对平整的平地上,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走近学校的大门,就看到门楼上刻有“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字样的牌匾,据说原有的那块带有同样字样的校匾,现已被作为珍贵文物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里。

当年在这个大别山区的瓦屋基村,汇集了来自河南、湖北和安徽本土的大量有知识、有觉悟的先进青年。正是他们的前瞻意识,使得当时鄂豫皖根据地里临时政府已显雏形。当年从列宁小学走出去的人当中,就有5位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他们是邓忠仁、程明、陈培毅、吴作启和周纯麟。巧的是,笔者在上海警备区服兵役时,周纯麟就是当时的司令员,他到海边看望战士的清瘦儒雅的身影,尽管过了40年,但仍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周将军在回忆录里曾记录了他从一个扎纸工来到列宁小学学文化,并由此结识了共产党人的经历。当第一次大革命低潮时,他的革命引路人、自己的亲三哥被敌人杀害,家里房屋被烧,年仅十多岁的他毅然投奔了红军。正是在列宁小学打下的一点文化基础,使他后来成为国防建设中的一位专家,先后在机械化师和炮兵部队里担任过重要职务。

在汤汇镇镇长彭洪炎和小学校长赵峰的陪同下,我走遍了老校区。赵锋校长介绍说,这个校园一直使用着,直到几年前列宁小学才搬到紧邻的新校园。过去这个学区是一个大四合院。四合院前面是一个正庭、门楼,中间是一个两层的土楼,东西两面是对称的教室,后面建的是图书室、办公室还有仪器室。由于年久失修,后来靠西边的房子倒塌了。

原本校园的门楼是周氏家族的一个祠堂,共有三进,目前只有大门的门栏和门前的石鼓是“原装”的,尽管战火焚烧了大量的房屋,甚至二进的戏台也找不到一丁点痕迹,但一进校门就有几棵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可以想像出当年这家祠堂的规模。在陈列室里,展示着当年的老师为提倡男女平等而编的“妇女歌”,歌词朴素无华,使用山里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读书歌”等等,当年红军的官兵就是从这些浅显的语句中,渐渐地懂得了革命道理。列宁小学第一任校长周德谦,在牺牲前曾告诉过他的同伴,当年占用周氏祠堂办学校,使他与旧势力彻底决裂了,但是他死而无悔。当一个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时,居然能想到大多数穷苦人的命运,关心着他们受教育的事情,并不惜把自己的祖上祠堂都贡献了出来,这不是共产党员还会是谁呢?我想,那时的共产党人就有那么多追随者,恐怕与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无关系。

采访中,不断有孩子笑嘻嘻地在周围不停地玩闹着。赵锋校长自豪地说,尽管学校硬件、软件都还赶不上城市里,但在金寨县的68所村级学校中,列宁小学学生人数最多,有近500人,至今人数仍排在第一位。1999年,这所小学在紧邻老校园的地方推平了半座山,整出一块平地修建了新的教学楼。2003年,新校园投入使用。赵锋介绍说:我们现在这个学校的规模是挺大的,有8个教学班,有16位教师,从一到六年级,五、六年级学生全部都是住校生,周围大概有5公里之内的学生全部都到这个学校来上学。 现在社会各界对我们都很关注。外面有很多友好人士还不断地向我们学校捐款、捐物。

希望工程的代言人、金寨最有名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她已离开了大别山区多年,她仍记得当年每一位老师和他们教学时的每一个细节,她现在每年都要作为爱心使者为山区里的孩子鼓与呼:“我真心地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些目前还没有走出贫困的孩子,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巨大的潜力,一旦迸发,将会为中国的建设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理论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新班主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