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列宁论文

列宁论文

列宁论文

列宁论文范文第1篇

1900~1903年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经济危机。俄国国内饥荒严重,工人运动开始高涨,并且从过去的经济罢工转为政治斗争。该文发表之时,正值彼得堡的奥布霍夫钢铁厂发生工人罢工运动,并演变成为工人与军警的对抗,声势震动全国。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因为中央领导机构被沙皇警察破获,组织涣散,思想混乱。主张单纯进行经济斗争“经济主义”外,“恐怖主义”也得到不少人的拥护。所以,列宁在文章一开始,便对上述两倾向在此种特殊环境下的表现进行了批判。

他首先批评了“经济派”刊物《工人事业》杂志的观点,因为他们否定战斗组织和政治鼓动。他认为,要特别重视平时战斗组织的建立和政治鼓动工作的开展,而不能等到工人运动爆发和发动的时候才去着手。对于当时一些人热衷的恐怖行动,列宁认为,这只是一种独立的、同任何军队无关的进攻行动,而非是作为整个战斗部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斗争手段,只会造成革命力量的损失,而不会瓦解政府的力量。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列宁说,分散的组织和手工业的工作方式是当前革命面临的最大障碍,建立一个集中有力的革命组织是党目前的直接任务。“这一组织不仅在名义上而且在实际上能够统一一切力量,领导运动,即随时准备支持一切抗议和一切发动,并以此来扩大和巩固可供决战之用的军事力量。”(同上,5卷6页)

接着,列宁提出了通过创办全俄政治机关报(即《火星报》)进而实现重建革命组织的构想。他希望通过报纸的出版和发行,建立起来代办员和通讯员网,构成未来统一集中的革命政党的中坚力量,因而列宁写道:“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关于报纸在重新建党方面的作用,列宁在文中有两个形象的比喻,即使得这个组织得以不断向深广发展的“基线”(指盖房时砌砖的基线),以及“脚手架”,“搭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周围,显示出建筑物的轮廓,便于各个建筑工人之间进行联络,帮助他们分配工作和观察有组织的劳动所获得的总成绩”。(同上,5卷6-8页)

《从何着手》一文发表后,受到《工人事业》杂志和自由社创立者尔・纳日杰丁的批评。前者指责列宁试图让《火星报》凌驾于党之上,而后者则否定报纸能够成为集体的组织者。对于这些非难,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作了详细回应。他解释说,《火星报》只是在恢复党中央机关报两次尝试都遭到失败的情况下才创办的一个非正式机关报,而且得到了各地党的活动小组和党内有影响力人物的支持。另外,除了创办一个全俄政治机关报,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培植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就“脚手架”的比喻,列宁说:“脚手架对于住房本身并不需要”,“只要建筑物大体完成,就会扔到炉子里去烧掉”。革命组织的建立,有时并不需要“脚手架”,而现在题在于“没有脚手架就根本不能建造我们所需要的房屋”。(同上,6卷156-157页)在《火星报》和火星报组织的努力下,1903年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得以召开,被破坏的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得以合法重建。

这表明,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论述是基于当时特殊的斗争环境而提出的,党报脚手架的作用是临时的和在特殊情境中的作用。斯大林1923年所写的《报刊是集体的组织者》一文,将这一特殊情境下的列宁的论述扩展为任何时期任何情境中党报的作用,将党本身的政治功能(组织作用),与作为党的一个精神部门的功能(宣传作用)混淆了。由于斯大林的这篇文章得到了广泛传播,以至列宁《从何着手?》的具体情境中策略思想被泛用。事实上,自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并选出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之后,列宁就再也没有这样论述过党报的作用。

列宁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总体观/总体方法/全然性/时代性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51(2003)06-0060-(04)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总体观回顾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是同总体、全体、整体、系统等范畴的改造发展密不可分的。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1](P492)从客观内容看,总体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作为客体,社会和思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无限的发展。马克思把总体、系统范畴运用于分析和解剖人类社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个“有机系统”,“系统在其发展进程中向总体的转化”[2]。他对最复杂的资本主义商品社会进行经济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规律,并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普遍原理出发,发现了古往今来贯穿人类整个社会的发展总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与自然观的创新同样与总体、整体、系统范畴的应用和深化发展分不开。他以康德的宇宙总体自组织双向演化学说为依据,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总体的物质自组织原理。尽管当时对宇宙核能源的生成问题还完全不清楚,但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物质观,站在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基点上,从哲学上超前预测到物质总体的双向演化的功能,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自组织原理,使发展原理和物质原理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范畴中达到真正的统一。他接着从总体方法论的新视角研究唯物辩证法对当代自然科学的整体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并运用总体(整体)范畴科学地剖析自然界演化的总体系统结构,全面概括19世纪下半叶整个自然科学最新发现,构建了自然辩证法这门关于自然科学的总体辩证发展的哲学新学科。他指出:“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宇宙是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3](P409)

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论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运动的总规律,使总体范畴上升为统摄唯物论与辩证思维运动的总的方法论。马克思在1845年春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运用总体方法,在人的思维与客观真理、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当中把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纳入新世界观;在人的本质与社会形式上引入“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认识和变革世界的新世界观,使辩证唯物主义总体观升华为以变革世界的实践为特点的总体观。

列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捍卫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总体观的同时,还从两个方面深化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性原理。其一,把现代唯物主义看成是在时代科学中从系统到总体的不断发展的前进运动,提出了唯物主义在核时代总体发展的新原理;其二,从这一新原理出发,吸取黑格尔的总体方法论有价值的东西,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总体范畴的方法论功能和辩证法的总体结构的功能研究。

列宁重点论述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完整的统一性,使唯物主义世界观推进到核时代的历史新水平。他继续和发展恩格斯的彻底唯物主义路线,不但把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提高到核时代的“客观实在性”,而且从核时代原子核微观粒子的新发现出发,继续深化辩证物质观,提出“发展原则”、“统一原则”,“此外还必须把发展的普遍原则和世界、自然界、运动、物质等等的统一的普遍原则联结、联系、结合起来”。[4](P282)他并以这一发展唯物论的总体指导思想为依托,从“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层次上提出“物质深邃无限性”的新原理,这一新原理和列宁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核时代物质观相结合构成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从系统到总体的时代深化的重大发展。他提出的“发展原则”必须同“统一原则”相“联结”、相“联系”、相“结合”的指导性原理,为历史新时期深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现代唯物主义基础和方法论指南。

二、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总体观和方法论的深化

其一,列宁从哲学是“大圆圈”的新视角展开对唯物主义总体观方法论探索。黑格尔提出思辩的总体方法是“真理不外是通过直接性的否定性而回到自身”,“由于上述方法的性质,科学表现为一个自身环绕的圆圈,这个圆圈的末端通过中介同这个圆圈的开端,即简单的根据连接着;同时这个圆圈是许多圆圈的一个圆圈……这一链条的各个环节便是各门科学”,“方法是仅仅和自身相关的纯概念,因此,它是对自身的简单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存在。但是现在这也是充实的存在,是把握自身的概念,是作为具体的并且全然集约的总体的存在”。[4](P263)这是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的重要的规定之一,他以观念的“全然集约的总体”系统性地表述了自然界的“全然集约的总体”,只要打破黑格尔封闭的思辩系统,仍会显露这一方法的总体整合的辩证方法论的现代功能。

马克思主义现代科学哲学就是这一科学技术系统在经过“圆圈的圆圈”的科学技术总体进行“全然集约的”整合产生了“大圆圈”——即各门科学的新的哲学“总体”整合的结果。列宁把哲学的辩证思维的总体“大圆圈”看成是在实践中沿螺旋线上升的一次比一次更深刻的辩证的思维圆运动,由感性具体的简单的(抽象的)规定性经过实践的检验上升到新一轮实践的更高的辩证思维中的“理性具体”,进而在更高的实践过程中经过检验达到辩证理性的整体的高度的综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即唯物主义整体综合方法论意义上,列宁对黑格尔关于辩证思维通过整体双重化运动、达到更高的辩证法综合有序化的发展目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黑格尔给当代辩证法设定的目标就是通过否定性(矛盾性)的双重化的整体的思维运动,“更大的扩展同时是更高度的集约”,“最丰富的是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从简单的规定性开始,继之而来的规定性就愈加丰富,就愈加具体……在继续规定的每一个阶段上,普遍的东西都在提高它以前的全部内容,它不仅没有因其辩证的前进运动而丧失什么,丢下什么,而且还带着一切收获,使自己内部不断丰富和充实起来”,列宁称这是“对辩证法这个问题,非常不坏地做了某种总结”。[4](P261)列宁吸纳了黑格尔从总体功能上对辩证法这一最重要的科学界定,在今天信息高科技时代对于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体功能仍有现实的价值。

其二,列宁对总体、现象、规律关系的唯物主义新研究。这对于“左”的思潮将辩证法规律的绝对化、简单化、庸俗化和严重扭曲化的批判方面,更加显示其方法论的指导价值。黑格尔认为:“规律是本质的现象”,“规律的王国是现存世界或现象世界的静止的反应”。列宁指出:“这是非常唯物主义的、非常确切的(从‘静止的’这个词来看)规定。规律把握住静止的东西——因此,规律、任何规律都是狭隘的、不完全的、近似的。”并在概括黑格尔对总体、现象整体与规律关系的合理论述时指出,“规律”比起“总体、现象”仅仅等于“部分”,虽然“似乎承认,规律能弥补这个缺陷,既能把握否定的方面,又能把握现象的总体”。[4](P166-167)因为黑格尔已从物理学发展史的深刻教训中看到,把任何物理学重要规律绝对化,抬高到代替其他规律的位置,都会阻碍科学的前进和发展。物理学本身的发展也推倒了这种窒息科学、阻碍认识前进的错误行径。正如达尔文的宏观生物进化论已在上世纪逐渐在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学和信息遗传学中不断深化并向新达尔文主义方向发展一样,把发展的某一规律绝对化、偶像化为唯一发展规律甚至代替了其他规律和辩证法的全部范畴体系,它所带来的窒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恶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其三,对总体范畴内涵的新研究。古代哲学就已从宇宙学的视角直观地看到宇宙整体的分与合的功能。但在两千余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囿于经验观察的局限性,有的把“分”绝对化了,有人把“合”绝对化了,如古代希腊的芝诺把运动空间的可分性绝对化,最后走上了否定运动的歧途。庄子则把“一尺之椎”的可分性绝对化为“日取其半,永世不竭”的无限可分性,从而走上了否定庄周主体存在的荒唐唯我论。

“分”和“合”的现代哲学的表述即连续性表征宇宙总体的“不可分割性”,如各种呈连续性存在的物质场(引力场、核场、电磁场等);非连续性表征具体物质的“可分割性”,如各种呈非连续性存在的宏观物体,微观分子、原子、核粒子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能够更准确地表征场与粒子、“分”与“合”的物质总体的统一,说明当时牛顿无法解释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巨大宇宙空间通过引力与引力场在宇宙总体中的“超距”作用,因此既不存在离开物质场和宇宙总体的绝对可分的粒子,同样不存在绝对不可分的原子。每个物质层次可分性与不可分性、时间的非间断性与间断性、认识的非区分性与区分性、活动的非间歇性与间歇性、空间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事物的联系性与非联系性[5]都是同时存在着的。2500多年以前的老子就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6]列宁讲在物质总体中二者的连接才是“真正的辩证法”。

其四,对辩证法的总体结构的发展。“辩证法的要素”俗称“十六要素”[4](P249-251)是列宁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遗产的重大贡献,不但在辩证法的内容上总体性思想较明确,而且对辩证法的总体结构建构上总体性思想也是较明确的。如在辩证法的内容上,列宁多次较直接地表述了总体性思想:“一切现象中的矛盾的力量和倾向”、“关系的全部总和”、“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各个部分的分解和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总计”等。在辩证法的总体结构上,起初列宁在全盘改造黑格尔哲学遗产时把唯物辩证法概括为“三条”,认为“大概这些就是辩证法的要素”,紧接着又把三要素扩展为“七要素”、“十六要素”,囊括了三个发展规律和系列范畴,这是对辩证法的总体扩展和深化。北京大学的王东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此已有精彩的阐述,[7](P106)故不再赘述。当然,列宁深知宇宙自身不断发展,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还会揭示新的要素和方面,来扩大辩证法科学的内涵。列宁的这一重要方法论遗产对今天信息高科技时代克服“左”的错误,推动辩证法的信息化新发展仍有特殊的现实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总体观是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世界观基础

二战后,在全球生态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西方的学者和科学家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作了大量的工作,中国政府在领导经济发展中吸取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合理内容,并把它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世界观是什么?西方思想家还不能从科学的哲学世界观来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如美国著作家、社会活动家杰里米·里夫金与特德·霍华德(JeremyRifkinwithTedHoward)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出版了《熵:一种新世界观》[8]一书,试图回答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世界观问题,该书出版后曾轰动西方世界,我国很快就有中文译本问世。但通观全书,作者站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立场上,把热力学的熵的单向发展搬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全球的生态现状作出悲观的描述,把“热熵”当作自然界最高的科学定律,所谓《熵:一种新世界观》实质上是世界“热寂说”的新翻版,按照这种新世界观可持续发展最终只能导向发展的“零的增长”,最后走向全球的生态灾难和人类的灭亡。这种以“新”为标榜的世界观没有汲取核时代宇宙的双向演化的熵功能,没有看到生态系统的熵的双向演化功能,客观上起着只让富国发展,不让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宇宙间实际上只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一类是以光子作为物质基础的能量——物质热辐射能,另一类是以暗物质粒子作为物质基础的能量——物质冷辐射能。”[9]并认为,后一类是“负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17世纪30年代英国渥塞斯特(Worcester)侯爵制造的非常著名的“永动机”实验,现在看来实际上就是想利用负能运转的机器。关于“永动机”,可将其简单地理解为:非人力、畜力和常规能源为动力的一经开动就永远不停地运转的机器。古今中外有很多有识之士尝试制造“永动机”,目的都是为了“省力”而“作用大”。13世纪就有了企图制造“永动机”的记载。实际上“亚永动机”早已出现:如,水车、风车;风力、水利、太阳能发电机等。当今,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km/s)的人造地球卫星和航天器实属真正意义上的“永动机”,它的诞生意义深远,已经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人造飞行器的宇宙速度会不断提高,研制“永动机”的脚步不会停止,“负能”的利用将会诞生更多更好的“永动机”。

我们不是否定包括能源危机在内的生态灾难发生的现实可能性,但不能把可能发生的东西当作唯一的现实根据。只要充分利用现已达到的防止生态恶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只要和平与发展仍占时代主流,在各国政府协商和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推行全球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得力政策,通过加大生态环境防治的人、财、物的投入,就有可能逐步扭转全球生态恶化的现实,恢复全球的生态向良性方向即有序化的减熵方向转化。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总体物质自组织原理为指导对核时代揭示的物质总体熵的双向转化进行新的哲学概括,提出了总体性的哲学熵原理。[10]哲学熵范畴是以宇宙熵原体为客观依据的,但它是以信息高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人的智能对宇宙熵的能动的社会反映,其现代技术前提是智能化的全球环保高技术,而形成哲学熵的最重要的智能要素,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不断提高环境意识的能动的人类主体。[11]技术客体是硬件,掌握环保技术的人是软件,但软件——人有无限的环保技术的创造力,两者的结合构成现代哲学熵的空前巨大的保护、恢复生态环境的能动力,可更快地恢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自然科学的理论方面,哲学熵原理是以耗散结构的非平衡态热力学、协同学等最新科学理论为自然科学依据的,着重点是解决自然界由无序向新的有序化的生态环境的恢复,这一哲学熵唯物主义总体自组织原理既是恩格斯物质自组织原理的运用,同时又为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当代生态经济学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现论依据。应该承认,二战后半个多世纪,全球工业化空前扩展,由于忽略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导致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草原大规模沙化,森林大面积毁灭,江河污染不断扩大,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工业污染排放物仍未受到控制,气候条件变化异常,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日趋减少等等。但是,只要自觉贯彻哲学熵物质自组织原理,在各国政府积极的环保政策的指导下,特别是工业大国主动地减少排污量,竭力改善和保护全球环境,就一定能够尽快实现环境由增熵向负熵的发展方向转化,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战后,西方涌现了两次信息科学革命,创立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信息通讯理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始于西方的数字化电子网络化信息革命引发的智能化机器人的后工业化的革命方兴未艾。高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但整个西方科学哲学仍未脱离旧实证论的窠臼,多囿于某一科学成就来替代哲学世界观。如,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整体主义”,就是把维纳的控制论的正、负熵观点和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直接提升为“现代整体主义”哲学方法的主流,而贝塔朗菲(LudwigVonBertalanffy,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则试图以生物系统论为基点建立一种“系统哲学”,其创造哲学总体论的尝试在“时兴”一阵之后就在世界哲坛上如昙花一现,销声匿迹了。因为这种急功近利的哲学创新,在哲学上既缺少正确的方法,又离开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不是建立在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全面的科学哲学的认识之上。

总之,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总体观是以理性具体表明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全然性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是运用总体观,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事求是、开拓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人,在新世纪、新挑战、新机遇面前,将会以新思路、新作风、新面貌率领中国各族人民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马克思主义总体观是开放的思想体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她的智慧源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期待着创新、腾飞的马克思主义总体观。

收稿日期:2003-06-1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46卷,第1分册[M].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5]朝克.论非联系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6]老子(也称《道德经》)第一章、第二章.

[7]王东.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列宁构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杰里米·里夫金与特德·霍华德(JeremyRifkinwithTedHoward).熵:一种新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董长军.宇宙能源新概念——负能[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列宁论文范文第3篇

一、“回到列宁”的理论旨趣与当代意义

《回到列宁》致力于反思传统列宁研究中的理论遮蔽,彰显列宁思想的当代意义,获得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大谷浩幸指出,在苏联解体已经25年后,不少人认为,列宁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感与闭塞感日益增大,思想的迷惘不断加剧。在这一背景下,《回到列宁》日文版可谓为日本左翼思想界吹来了一股新风。世界书院社长大下敦史指出,日本学界的列宁研究经历了近30年的沉默期,《回到列宁》引起如此大反响,正是因为该书“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全新的列宁形象”。

福富健进一步指出,《回到列宁》深入批判了斯大林教条主义、前马克思主义的偏颇与不足,具有划时代意义。过去的列宁研究总是倾向于以完成的形象,从革命领导人的身份来理解列。而《回到列宁》使人们熟悉的列宁形象面临一个大转换。该书分析了列宁研读黑格尔,进而理解马克思的思想进程。这一进程过去不是被忽视就是被主观地解读为“计划构想论”,而在西方“列宁学”那里则被简化为从唯物主义走向唯心主义的过程。由于受强制性意识形态的支配,列宁“哲学笔记”的文本过去并没有被真正打开过。

南京大学张传平教授认为,《回到列宁》潜在地包含两个批判对象。其一是俄文第5版《列宁全集》在编辑上的重大缺陷。这种编排过度抬高列宁早期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却忽视或贬低列宁1914-1915年“哲学笔记”的理论价值,没有认识到笔记本身所具有的非同质性。《回到列宁》的另一个“靶子”就是凯德诺夫的“计划构想论”。凯德洛夫逐篇地研究了列宁的笔记,但并未真正回到列宁的思想语境之中,所谓“辩证法体系”的构想是一种明显的主观性判断。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回到列宁》破除了前研究模式的列宁形象,对列宁研究具有启蒙性和解放性意义。正如大下敦史所言:“此次日文版《回到列宁》的出版,对处于低谷与困境中的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产生了巨大的促动,书中提出的全新视角、全新方法与全新问题激发并拓展了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思考空间,为深化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与动力。”

二、列宁哲学的全新分期与“哲学笔记”的重新认定

对列宁哲学的全新历史分期是《回到列宁》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该书提出,列宁哲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4-1906年),在革命实践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哲学观念主要依附于普列汉诺夫等外部权威;第二阶段(1906-1913年),通过深入研究唯物主义,成为具有深厚哲学素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第三阶段(1914―1916年),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专题研究,获得哲学思想的飞跃,自主掌握了实践辩证法的革命本质,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2〕这种历史分期引发了日本学者的热烈讨论。

寄川条路认为,张一兵对列宁哲学思想的分期是与前苏联教条主义的一次诀别,彰显了一种独立、真挚面对经典文本的态度。福富健指出,列宁在其思想发展的初期,在哲学方面“动辄依赖他性的东西”,外在地依赖恩格斯、普列汉诺夫的某些结论。通过在“伯尔尼笔记”中与黑格尔哲学进行“苦斗”,列宁最终在唯物主义的层面上理解了辩证法的意义。加藤在指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将实践诠释为变革对象世界,这种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展为历史唯物主义,而这也是列宁后来才理解的辩证法的实质性内涵。

《回到列宁》中与历史分期紧密联系的是对“哲学笔记”文本性质的重新认定。张一兵提出,列宁的“哲学笔记”并不是一本书,而只是后人整理、编辑出来的列宁在20多年间写下的读书笔记、心得的汇集。所谓“哲学笔记”中的不同文献不是同质性的。这就颠覆了传统对于“哲学笔记”的基本认定。〔3〕对此有日本学者提出,过去日本的研究也都认为“哲学笔记”是一本完整的、同质性的著作,是为写作一本系统的辩证法著作而作的计划纲要。这种观点长期统治人们的头脑,导致人们对列宁哲学思想的认识停滞不前,同时也是列宁哲学在当代失去了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重新认定“哲学笔记”的文本性质,特别是重新解读其中的“伯尔尼笔记”,对于实现列宁哲学思想的“再发现”具有启发意义。

三、“伯尔尼笔记”与列宁对黑格尔哲学的新认识

“伯尔尼笔记”是《回到列宁》的一个新提法,它是指1914-1915年间列宁在瑞士伯尔尼系统研究黑格尔哲学所留下的摘录笔记。作为列宁哲学发展第三阶段的核心文本,“伯尔尼笔记”过去被放在“哲学笔记”的名下,其哲学内涵往往被低估和错认。而《回到列宁》主要就是要重新研究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4〕

大部分日本学者肯定了《回到列宁》对“伯尔尼笔记”的创新解读。\原均认为,列宁为了将辩证法颠倒过来而研读《逻辑学》,起初留下了将观念与物质替换的评语,后来逐渐提高了认识,将实践作为主体与客体的交错点,得出了实践基础上的逻辑学、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三者同一”的结论。寄川条路指出,列宁在开始做“伯尔尼笔记”时,依靠普列汉诺夫等的观点来面对黑格尔哲学,随后态度发生转变,逐渐向黑格尔靠近。当他形成新的思考立场后,又重新热衷于马克思,在研读完《逻辑学》以后,继续阅读黑格尔的其他著作,继续建构新思想。

也有学者对《回到列宁》关于列宁“伯尔尼笔记”的论述提出了不同意见。稻叶守认为黑格尔并未将其整个逻辑学统称为“辩证法”,而只是称为“思辨的方法”,马克思将黑格尔的思辨方法总体性地改造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列宁在“伯尔尼笔记”中未试图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总体构架加以转换,他所提到的辩证法只是针对黑格尔逻辑学的个别环节,不足以被提升到“实践辩证法”的总体性高度。因此,《回到列宁》中列宁以“实践辩证法”理解黑格尔“思辨的方法”的观点,还需进一步论证。

四、“构境论”的理论意义与列宁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在《回到列宁》中,张一兵教授正式提出原创性的“构境论”思想,这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一个东方式的总体看法。以此为基础,《回到列宁》在文本研究层面首次使用思想构境的解读方法,拟现出列宁的思想演进的异质性轨迹。在本次研讨会上,“构境论”及其在列宁研究中的运用也成为学者们讨论的一个焦点。

寄川条路认为,张一兵的“回到”并不是新康德主义的“回到康德”的意思。要回到的不是“自在之物”,而是“事物自身”;不是纯粹的客观文本,而是作者的思想造情境。“回到列宁”并不是回到列宁的文本,而是回到对列宁的哲学思想重新进行建构的场面。因此,作者否定单纯对文章进行解释的做法,解构了文本原意的客观直达性。“构境论”解读不是原初文本意义的复原,而是思想的重新建构,由读者给文本带来新活力。福富健指出,“思想构境论”的解读方法广泛吸收了以拉康的“他性理论镜像”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资源,在文本研究的层面开创了新的局面。此书对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广松哲学、柄谷行人等的丰富论述,充分表现出作者所具有的理论挑战精神。

还有学者指出,以“构境论”面对列宁研究,对于增强列宁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是从客体或直观出发,西方“列宁学”则是单纯地从主体或主观出发,都没有站在超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辩证法的立场上。“构境论”在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而超越了过去列宁研究中的解读模式。中野英夫指出,后现代的马克思理论已经很常见,但《回到列宁》是马克思主义者所提出的一种后现代式的列宁理论,这或许在世界上都是首创。该书不仅消除了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的假象,而且以全新的视角,对文本和历史事实进行了主客体相互作用之中的构境论的再现。这是《回到列宁》最为精彩的创造。

列宁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列宁,新经济政策,述评

 

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初苏维埃政权遭受一系列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列宁经过艰苦的实践探索而提出的。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和对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列宁对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层面的发展和出色运用。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

新经济政策,是以列宁为首的苏联共产党人对苏联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特殊道路的探索。其理论成果,是关于“过渡时期”和“建设道路”的理论。

(一)关于过渡时期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唯物史观的运用首先体现在他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1921年春,俄国遭受一系列经济和政治危机。在列宁看来,当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做到这点,就必须用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列宁还论证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在经济上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坚持将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的地位,并且利用资本主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是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

(二)关于前进与后退、直接或间接、革命和改良的辩证法

在建设道路问题上,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策略思想体现了前进与后退的对立统一关系。论文大全。

首先,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是前进的,但与此同时,不能不包含某些必要的退却、迂回。其次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还体现了直接与间接、革命与改良的辨证关系。论文大全。在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认为“正面攻击失败了,那我们就改用迂回的办法。”[1]( P581)就新经济政策而言,它是革命也是改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所阐发的许多策略思想及辨证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宝贵贡献。

二、毛泽东、邓小平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波及中国。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高度重视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

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时前进与后退的辩证法方面,毛泽东说:“‘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正是列宁主义。”[2](538)这里他深刻准确地阐述了列宁关于战略退却的理论。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来看,毛泽东认识和阐述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是因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教条主义给党的事业带来了危害。而毛泽东对列宁战略退却思想的研究也是出于实践的需要。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非常重视对列宁主义的认识和阐述。邓小平肯定了列宁领导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3](139)在他看来,列宁的这一理论主张通过迂回的途径走向社会主义,适合当前中国人民实践的需要,可以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三、中国理论界对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理论界对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79―1982年中国理论界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表明了苏联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有的学者提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要求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发展。有的学者重点在探讨这一思想中前进与后退的关系。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举行。大会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方面。1989-1991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了低潮。针对这一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理论界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前进和退却的辩证关系,和列宁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一时期理论界对列宁思想的研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原则和党性原则。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来发展生产力。论文大全。这一时期,中国理论界深入研究了列宁阐述新经济政策的重要著作,如《论粮食税论》《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十月革命四周年》、《论合作社》等等。有的学者提出了“东方列宁学”的概念,从东方社会的特殊性来研究列宁的理论。

由此我们看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理论界对列宁理论研究的特点:“一是深层次发掘列宁思想遗产,二是以新视角研究列宁理论,二是敢于进行拨乱反正。”[4](372)

四、综述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5](213)列宁遵循马克思的这一思想,针对当时俄国的国情,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的提出,首先表明了列宁毫不拘泥于固定程式,将原则性与灵活性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思路。其次表明了列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推动力量。从废除余粮征集制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为当时的国情服务,列宁一直强调要在实践中来找出路。最后列宁深刻认识到了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只有经济上得到了发展,政治上才会有保障。在辩证法方面,新经济政策除了体现列宁思想中的政治和经济的辨证关系,前进和后退的辩证法以及革命和改良的辩证法。

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后期思想的璀璨明珠,是列宁主义的理论制高点之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成功实践,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俞良早:《创论“东方列宁学”》[J].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列宁全集》:第4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列宁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科学的列宁主义体系由基础性理论、宏观社会主义理论、微观社会主义理论构成。它由务虚到务实,由抽象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一层层、一个个地阐述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诸问题。

【英文摘要】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leninism is composed of the basicaltheory,macrosocialism theory and microsocialism.The system ranges from pseudo to realistical practice,from abstract to concrete,from macro to micro,and expounds many matters concerning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layer by layer,one by one.

【关 键 词】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理论/认识Leninism/scientific system/theory/recoganize

【 正 文 】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20世纪俄国及东方其他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理论武器。当前,它对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是,怎样认识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却是学术理论界长期以来远远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此作深入的研究。

一、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的意义

作为科学理论的列宁主义,被公开确认、被理论界高度重视并予以研究和宣传,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阐述列宁主义的最高权威是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而斯大林阐述列宁主义的权威性着作则是《论列宁主义基础》和《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斯大林在这两篇着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论述了列宁主义的体系。

从《论列宁主义基础》看,它在论述列宁主义在历史根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列宁主义的以下内容:1.列宁主义的方法。认为列宁主义的方法,一是恢复被第二国际破坏了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二是根据第二国际的行动而不是根据它们的口号来检查第二国际各党的政策;三是按照革命的方法去改造全部党的工作;四是以自我批评的方法来培养党的干部和领导者。2.列宁主义对革命理论作用的认识。认为列宁主义了解革命理论对于革命运动和对于党的重要意义,它强调设有革命的理论就没 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它批判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的理论,形成和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3.列宁主义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认识。认为列宁主义认识到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工具,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统治,苏维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4.列宁主义对农民问题的认识。认为农民问题是列宁主义“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总问题的一部分。5.列宁主义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认为列宁主义强调当前的世界已被划分为两个阵营,即压迫民族的阵营和被压迫民族的阵营。列宁主义要求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结成一条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战线。6.列宁主义的战线和策略。认为根据列宁主义理论,战略是规定无产阶级在革命某一阶段上主要的打击方向,确定革命的力量;策略则是规定无产阶级在革命的来潮和退潮这个短时间内的行动路线,就是根据形势的变化以新的斗争口号代替旧的斗争口号,以新的斗争形式代替旧的斗争形式。7.列宁主义对党的认识。认为列宁主义强调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部队,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是全体党员意志的统一,是靠清洗党内的机会主义分子而巩固起来的。8.列宁主义提倡的工作作风。认为列宁主义强调把“俄国人的革命胆略”和“美国人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斯大林虽未说列宁主义的上述内容构成了它的体系,可是实际上,他从这些方面归纳列宁主义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涵盖了列宁主义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无产阶级革命问题、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农民问题、党的问题、战略和策略问题等等方面,意味着在他的思想上,上述内容构成了列宁主义的体系。

《论列宁主义基础》之后不久出版的《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在强调列宁主义的主要问题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论述了列宁关于“不断革命”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体系即关于党和工人阶级关系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理论、关于苏联能够取得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理论等等。从思想内容以及精神实质看,这一着作同《论列宁主义基础》是基本一致的。它在肯定前一着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列宁主义的有关理论作了更深入的阐述。

上述斯大林的两篇着作,为认识列宁主义的体系和认识作为这一体系构成部分的各个理论定了调子。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苏联的有关书籍在反映什么是列宁主义时,在解释列宁主义的各个理论时,没有超出上述思维定式。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出版的有关着作在论及列宁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各个理论时,也沿袭了上述思维定式。也就是说,长期以来,苏联理论界和中国理论界基本上是按照上述斯大林的认识来阐述列宁主义体系和它的各个理论的。而这样的认识存在着下述缺陷。

第一,没有突出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思想和理论。在列宁思想史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思想是十月革命后他的思想,或者说是列宁的后期思想。就无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及其任务而言,最困难、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巩固政权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的后期思想,着眼点正在于无产阶级怎样巩固政权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以,他这方面的思想比十月革命前他关于如何夺取政权的思想更重要、更伟大。上述斯大林对列宁主义内容的归纳,虽然其中包含有列宁后期思想的内容,如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等等,但是没有突出地反映这方面的思想。也就是说,他对这方面的思想的反映,从量上看不占优势,从地位上看不占核心的主导的地位。非常明显,他过多地反映的是如何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作斗争和如何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

第二,没有反映列宁关于苏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在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思想里,有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如何巩固工农联盟的内容,也有关于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相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巩固工农联盟而言,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更伟大、更困难的任务。所以,列宁关于苏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是列宁后期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上述斯大林对列宁主义内容的归纳,恰恰没有反映列宁关于苏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

第三,没有反映列宁关于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当前,理论界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实事求是,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列宁主义的精髓。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在他逝世前夕,不断强调必须重视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从实际出发确定苏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可是,上述斯大林对列宁主义内容的归纳,完全没有反映列宁的这一思想,即没有反映列宁主义的精髓。 

由于以前对列宁主义内容或体系的归纳,存在着上述一些缺陷。所以必须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的体系,或者说必须从列宁主义内容的实际出发,发现它的真正科学的体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正确地掌握列宁主义,并用以指导当前的实践。

二、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及其构成内容

在20世纪初俄国建立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俄国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在长期的国际国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欧洲的和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在十月革命过程中,列宁主义得到了发展。此后,在苏维埃俄国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它得到了多方面的和深层次的发展。重新认识和发现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必须考虑到上述列宁主义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笔者经研究后认为,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由下述理论内容构成:

1.关于“讲求实际”的理论。所谓“讲求实际”,意即当前人们通常所说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1918年春天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俄国和发展生产上以后,列宁主张讲求实际,从苏俄当时的条件出发办好国内的事情。例如,他主张利用旧社会过来的专家甚至利用旧企业主的作用,借鉴美国的泰罗制,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当党内有的人思想上有顾虑时,他指出:“正是为了执行我们的革命任务,并且使这些任务不致成为空想或天真的愿望,而能真正变成现实(能迅速得以实现),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们现在应当把组织工作中的讲求实际和求实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最主要的任务。”(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P.145-146)在这一时期,列宁对苏俄恢复和发展经济途径的设想是国家资本主义,即主张由国家机关或工人组织对企业的生产和分配过程实行监督,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沿着有利于无产阶级利益的轨道有序地发展。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找不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根据,所以党内有的人对此不理解,他们攻击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主张。针对此,列宁指出:“这些人怎么啦,怎么能够抓住书本上的只言片语而忘掉现实呢?现实告诉我们,国家资本主义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进步。如果我们在短期内能够在俄国实现国家资本主义,那是一个胜利。”(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235)这一论断所体现的,也是讲求实际的思想和理论。

2.关于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有其特殊性的理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列宁在有关文章中分析革命形势、革命前景和革命道路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8卷.)(P.163)这是列宁在自己的着述活动中最先比较明确地论及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有其特殊性。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则更具体、更直接地提出苏俄走向社会主义必须通过特殊的办法。在俄共(布)十大报告中,他在讲到过渡问题时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有具备了实力雄厚的大工业基础,才能保证实现过渡的任务,“而在俄国,第一个特点……就是我国的无产阶级不但只占少数,而且是极少数,占有大多数的是农民”。(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21)他认为,由于这种情况,俄国无产阶级需要同小生产者打多年的交道,这样就有必要在经济生活中实行自由贸易。在这次大会上的报告中,他在讲到无产阶级同小农的关系时还说:“毫无疑问,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50)这里所表述的思想,就是苏俄的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有其特殊性。

3.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理论。1916年,列宁撰写名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提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它的产生意味着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社会结构的“过渡”。同年,列宁撰写《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等着作,提出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有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又有东欧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处在资本主义以前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而且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了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对被占领的地区实行压迫和掠夺的政策。因此,帝国主义时代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战争。这就是他所说的:“可能有而且必然会有:第一,革命的民族起义和战争;第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战争和起义 ;第三,这两种革命战争的汇合等等。”(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8卷.)(P.89)这说明,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是一个充满各种社会矛盾的时代,是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时代,是各种革命力量联合起来对帝国主义统治者进行猛烈打击的时代。

4.关于俄国革命是欧洲革命“序幕”的理论以及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各国的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条件下,列宁在思考未来的革命时认为未来的欧洲革命和世界革命将从俄国革命开始,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将成为全欧洲以及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他继续坚持这一理论。如他在《给瑞士工人的告别信》中指出,下一阶段俄国人民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更大的规模,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就能“使我国革命变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变成进到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级阶梯”。“俄国无产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胜利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但它能使俄国革命具有浩大的声势,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极好的条件……这样,俄国无产阶级就会使自己主要的、最忠实的、最可靠的战友——欧洲和美洲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易于进行决战。”(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9卷.)(PP.90-91)在十月革命过程中,以及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坚持“序幕”的理论,把俄国革命的命运同全欧洲革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国内战争时期,他认为只有西方各国发生革命并取得胜利,才能有力地支持俄国革命,使其免遭帝国主义的颠覆。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列宁逐渐形成苏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是因为国内战争的胜利使列宁看到,即使西方各国不发生革命或者说西方的革命未取得胜利,苏俄一国也能够巩固政权,而且苏维埃国家掌握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可以单独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二是因为西方的革命渐渐走向低潮,短时期内无胜利的希望,苏俄只有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21年,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和有关着作中阐述了这一理论。

5.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可以先夺取政权并利用手中政权创造社会主义条件的理论。孟什维克一贯认为,俄国还没有成长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地步,它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列宁针对此指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确实比较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确实不够好,但是俄国无产阶级可以先夺取政权,利用手中的政权发展生产力,创造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的胜利。如同他在回答孟什维克时所说的:“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372)他还说,如果这体现了俄国革命特殊性的话,那么,“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372)

6.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经过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实践和国内战争时期的实践以后,到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认识到只有在社会化大生产占优势、现代工业无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才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例如在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所谓通过“中间环节”,指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作用、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以及利用商品和货币的作用。所以苏俄历史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后,列宁主张支持农村小农经济的发展,允许和支持城市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发展自由贸易和商业,利用资本主义的有益因素发展苏俄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如同他所说的:“在最近这几年,必须善于考虑那些便于从宗法制度、从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当利用资本主义(特别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217)

7.关于转变工作重心的理论。1918年春,苏俄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告一段落。于是,列宁和党中央提出必须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把工作重心由对敌人进行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转到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上,或者说转到发展经济和发展生产上。就此,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说:“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取得了和平(虽然是条件极为苛刻和极不稳固的和平),因而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和最困难的方面,即集中到组 织任务上来。”(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150)还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剥削者还采取公开的内战形式进行反抗,管理的任务不可能成为主要的中心的任务,“现在它已经成为这样的任务了”。(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155)就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而言,同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相比较,管理国家和发展经济的任务更重要、更困难。因为在管理国家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造成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又不能再产生的条件,必须创造新的社会制度,所以,列宁把政策斗争和军事斗争比作轻骑兵行动,把管理的方法比作重炮兵行动。他说:“我们用轻骑兵获得了胜利,可是我们也有重炮兵。我们用镇压的方法获得了胜利。我们也能够用管理的方法获得胜利。形势改变了,对敌斗争的方法也要善于改变。”(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160)

8.关于发展小农经济和引导农民合作化的理论。国内战争时期,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损害了小农的利益。新经济政策初期,列宁认识到恢复经济和医治战争创伤必须从改善小农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开始。他说:“我们应当鼓励小农业。我们必须尽一切力量来鼓励小农业。”(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P.74-75)“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207)由这一思想出发,他领导苏维埃政权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恢复自由贸易,积极对农村供应工业品以满足农民商品交换的需要,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列宁逝世前夕,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出了引导农民合作化的思想。当时他所说的合作社,是合作化程度很低的消费合作社。在这种合作社制度下,农民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仅仅通过合作社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换和城乡之间的交换。但是,通过这种合作社制度,可以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逐渐养成他们集体化的生活习惯,便于时机成熟时向生产合作社发展。他要求大力发展合作社,要求国家从经济、财政、银行等方面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9.关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理论。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增加了。列宁指出,在这个事实面前,无产阶级政权可以作两种选择:一是禁止、堵塞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通道,“一个政党要是试行这样的政策,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说它在干蠢事,是因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行不通;说它在自杀,是因为试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210)当时,有的共产党员正是希望作这种选择。列宁说,我们必须努力纠正这种错误,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另一种选择是把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他说:“或者是……不去试图禁止或堵塞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努力把这一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因为凡是有自由贸易成分以至任何资本主义成分的地方,都已经有了——这种或那种形式、这种或那种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211)这一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有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租赁制等等。列宁主张在实践中积极推行这些制度。

10.关于开展文化革命的理论。十月革命胜利时的苏俄,文盲占人口的大多数,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以,列宁逝世前夕郑重地提出了开展文化革命的任务。他说: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就需要一场变革,需要有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提高的一整个阶段”。(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364)“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368)同时他认识到,开展这个文化革命,从物质方面的条件和文化基础上看,是非常困难的任务。为了克服困难,推进文化革命,他提出了许多措施。如建议修改国家的预算、削减有关方面的开支、增加教育经费;提高国民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发挥他们在文化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发展城乡间的交往,使城市党支部同农村党支部建立联系,由城市党支部对农村党支部提供援助,促进农村文化革命的开展。

11.关于建立和发展苏维埃民主制的理论。1918年春,列宁在有关文章中阐述了苏维埃民主制的特点。他说:“苏维埃民主制即目前具体实施的无产阶级民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在于:第一,选举人是被剥削劳动群众,排除了资产阶级;第二,废除了选举上一切官僚主义的手续和限制,群众自己决定选举的程序和日期,并且有罢免当选人的完全自由;第三,建立了劳动者先锋队即大工业无产阶级的最优良的群众组织,这种组织使劳动者先锋队能够领导最广大的被剥 削群众,……从而第一次着手使真正全体人民都学习管理,并且开始管理。”(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183)这里所强调的,一是劳动群众可以选举自己信任的人担任公职,并且可以监督和罢免担任公职的人,二是全体劳动者都集合在有关的群众组织下,可以有组织地学习管理,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管理。这说明,无产阶级民主制确实比资产阶级民主制更民主。在此后的实践中,列宁不断要求发展苏维埃民主制。在国内战争期间,由于严峻而激烈的阶级斗争形势,苏维埃政权利用“肃反委员会”组织,采取非常手段打击了敌人的破坏活动。当国内战争结束时,列宁立即提出缩小“肃反委员会”的权限,加强苏维埃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新经济政策时期,鉴于国家机关中官僚主义日益严重的事实,列宁在有关文章中提出,必须根据“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对国家机关进行改革,使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便于接近群众、了解群众和听取群众的意见。

12.关于巩固工农联盟的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几年里,苏俄的工农联盟是不断变化的。从1917年至1920年底,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无产阶级同农民之间建立了军事联盟,即这两个阶级联合起来,共同对白卫分子和其他各种******分子作军事斗争,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军事联盟是工农联盟的最初步的形式,而且它需要以一定的经济联盟为基础。这时的经济联盟也只是具有最初步的形式,即农民从工人国家那里得到了全部土地和免遭地主富农蹂躏的保障,而工人则从农民那里得到了粮食。列宁认识到,这种最初形式的联盟是粗陋的。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形势和任务改变了,工农联盟的形式也必须改变。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报告中鉴于当时农民的处境十分困难而提出:“我们的任务是要赶快帮助农民。工人阶级的处境非常艰难,他们非常痛苦。然而,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人都懂得,为了工人阶级专政,我们应当作出最大的努力,不惜任何代价来帮助农民。”“我们帮助农民,是因为不和他们结成联盟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就谈不上保持政权。”“我们帮助农民,因为这是我们保住政权所绝对必要的。专政的最高原则就是维护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使无产阶级能够保持领导作用和国家政权。”(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PP.49.50)从这一理论出发,列宁领导国家改过去的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允许自由贸易,对农村供应农民所需的工业品,改善了无产阶级同农民的关系,建立和巩固了新的工农联盟。

13.关于苏俄对外关系的理论。苏维埃国家建立后,特别是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后,它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已经有了经济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在不断加强,特别是俄国的对外贸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当时的事实,列宁在党的十一大报告中说:“资本主义列强近年来最迫切、最实际和表现得最突出的利益,是要求发展、调整和扩大对俄国的贸易。既然存在这种利益,那么,尽管会有辩论、会有争执、分歧各方会有不同的组合——甚至很可能闹到决裂的地步,但这个基本的经济需要最终还是会发生作用的……苏维埃共和国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正常贸易往来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71)这说明,列宁肯定苏俄能够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的经济联系。由这一思想出发,列宁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善于同外国资本家做生意。1922年4-5月间,欧洲20多个国家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举行国际经济和财政会议,苏俄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列宁对苏俄的代表们说:“我们要做生意,他们也要做生意。我们希望做有利于我们的生意,而他们希望做有利于他们的生意,至于斗争将怎样展开,这要看我们外交家的艺术了。”(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70)从政治上看,苏俄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存在着被侵略和被颠覆的危险。列宁要求苏俄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且抓紧时机把国内的建设搞好,增强国力,以应付突发事件。

14.关于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是由在俄国建立新型马克思主政党开始的。20世纪初,他在《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等文章中提出了建党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如必须建立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必须由党领导工人革命运动的观点、党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灌输到群众运动中去的观点、党必须是秘密的党和党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的观点、党内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和严格的纪律的观点。正因为列宁按这样的理论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才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胜利后,党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努力建立新政权和巩固新政权,特别是领导人民群众和红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同发动******暴乱的阶级敌人,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鉴于此,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 ”幼维病》中指出:“没有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没有为本阶级一切正直的人所信赖的党,没有善于考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的党,要顺利地进行这种斗争是不可能的。”(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P.24)在建设苏维埃国家的过程中,列宁领导党反对内部的“左”的机会主义和右的机会主义,同分裂党组织的行为进行了斗争。1921年3月,他为党的十大起草《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草案初稿》,其中提出:“为了在党内和整个苏维埃工作中执行严格的纪律,并取缔一切派别活动以求得到最大程度的统一,代表大会授权中央委员会,在遇到违反纪律、恢复或进行派别活动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党内一切处分办法,直到开除出党;而对中央委员则可把他降为候补中央委员,甚至采取极端措施,把他开除出党。”(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83)

三、对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的论析

作为科学的学说体系,内部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必然十分严谨。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具备了这一特点。上述14个理论中,序号为1、2、3、的理论,即关于“讲求实际”的理论、关于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特殊性的理论、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理论,属于基础性理论。它反映了列宁主义的方法论,说明列宁主义看事物时,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列宁主义分析问题时,注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它反映了列宁主义体系中一系列理论借以展开的出发点,或者说它揭示了列宁主义对时代性质和矛盾的正确分析,指明了列宁主义解决时代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列宁主义其他各个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上述14个理论中,序号为4、5、6的理论,即关于俄国革命是欧洲革命“序幕”的理论,以及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可以先夺取政权并利用手中政权创造社会主义条件的理论、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为宏观社会主义理论,或者说就大的方面说明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它说明了列宁关于俄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关系的思想,肯定地回答了苏俄能不能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说明了列宁关于苏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与社会主义目标之间关系的思想,以及列宁关于选择社会主义途径的思想,指出俄国可以先夺取政权,利用手中的政权创造必要的条件,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目标,指出苏俄可以而且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从而肯定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无疑,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能否正确地认识它,关系到执政党能否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正确地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列宁主义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为苏俄的社会主义实践指明了方向。

上述14个理论中,序号为7、8、9、10、11的理论,即关于转变工作重心的理论、关于发展小农经济和引导农民合作化的理论、关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理论、关于开展文化革命的理论、关于建立和发展苏维埃民主制的理论,为微观社会主义理论,或者说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措施的理论。这些理论说明,为了顺利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国家和发展生产上;鉴于苏俄生产力水平低和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事实,必须支持小农经济的发展,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化;必须允许城市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便消除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必须开展文化革命,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必须建立和发展苏维埃民主制,保证人民群众有充分的权利和有效的方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列宁主义体系中的这些理论,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规划了人民实践的道路。

上述14个理论中,序号为12、13、14的理论,即关于巩固工农联盟的理论、关于苏俄对外关系的理论、关于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也属于微观社会主义理论,但这几个理论说明的是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所以也可以说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条件的理论。这几个理论说明,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足够的力量,巩固工农联盟,就可以获得这种力量;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好的外部环境,苏维埃国家只要善于同外国人做生意,善于处理对外关系,就可以达到利用外部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坚持工人阶级执政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如果能够坚持既反对“左”的倾向,又反对右的错误,反对派别活动,坚持党的思想统一和组织统一,一定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社会主义事业引向胜利。列宁主义对这些问题的阐述,将使实践中的人民看清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增强事业成功的信心。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理论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新班主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