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改项目

技改项目

技改项目

技改项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管理模式

企业的技术改造是指在推进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企业现有技术装备和工程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生产能力,达到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实现安全生产、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技术改造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技术改造工作,关系到投资效益回报甚至企业的兴衰存亡。

笔者根据多年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总结了一些有助进一步做好技改管理工作(以设备技改为主)的意见,现展开论述。

一、本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管理现状

近年来,公司逐步深化和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卓越绩效和过程管理等管理工具和方法,在产品创新、市场开拓、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特别是在技术改造项目流程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企业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规范企业技改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明确公司各部门职责,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项目的实施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技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制订了《技改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定义和规定了技术改造项目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内容包括可行性论证、项目规划、实施与控制、收尾和验收等几个阶段,所涉及的管理技术包括项目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设备采购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等。

在技术改造设备管理方面,还制订了《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设备验收移交管理办法》、《设备招投标控制程序》、《设备选型、采购和验收管理规定》、《基建工程招投标控制程序》、《合同管理制度》、《基建工程实施与验收控制程序》、《基建工程项目变更与签证管理规定》、《基建工程预算与决算控制程序》等,从各方面规范了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二、与技术改造项目相适应的组织机构

本企业建立了以分管副总经理为总负责人的技术改造管理体制,由归口管理部门规划发展处负责公司技改项目、权属子公司投资项目的信息收集各项目管理,负责公司设备的选型管理、台帐管理、设备验收等工作。企管处作为技术改造项目的计划管理部门,负责技术改造的年度计划编制、实施及检查工作,对技改项目内容、投资与计划进行对比审查。基建处作为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实施阶段的职能部门,负责详细工程设计委托、编制、复审与交底,负责工程建设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查和施工单位的招投标,负责编制开工报告,组织技术改造项目的工程实施、工程中交、和工程验收。设备能源处作为技改项目投用阶段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从购置、使用、标识、维护、更新、改造直至报废处理进行全过程管理。各生产单位及工艺研究所,一般技术改造项目由这些单位提出,报规划发展处以及运营管理总部审查,技术改造项目最终交付生产车间使用,费用计入该部门生产成本。

三、设备类技改工作流程

本企业设备类技改项目主要分两类“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类零星技改项目”,工作流程如下图1、图2所示。

四、设备技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立足实际,着眼企业长远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做出前瞻性决策

决策阶段是项目投资的决定性阶段,立项管理也是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通过优化立项管理,合理安排年度计划和大项目计划,才能满足节能降耗、设备更新、全面提高自动化水平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运行可靠性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的“参谋”以及决策者等相关人员,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战略眼光、科学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做好信息情报搜集和市场政策分析工作。

2.增强成本意识,做好成本预算工作;提高相关业务人员询价、议价能力

本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小则几千万,大则数亿,投资额相对较大,做好节约投资意义重大。企业应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一批懂生产技术、工程管理和善于运用技术经济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加强项目相关单位和成员的成本意识,实行成本控制全过程管理;收集技改项目实施前后的有关数据,评估实施效果;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查,避免实施过程中项目设计方案变更对成本造成的影响。

采购部门是做好成本节约的关键部门。某企业遵循“货比三家、质价从优”的采购原则,这要求我们的采购人员必须掌握足够多的供应信息,必须对产品的性能、可靠性、价值等因素有最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好议价工作。

3.以管理程序为准则,强化流程化管理,增强“执行力”

“执行力”是最大的阻碍。近年来,公司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卓越绩效管理”、“全面对标管理”等管理方式来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仍然需要深化制度。由于管理基础较差,很多制度的推行在初期推行难度较大,总结起来是由于管理人员长期以来习惯了固有的不够规范的管理方式,安于现状,对于新的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很难接受 。

技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执行,从立项论证、设备选型、合同审批、开箱验收、移交验收等均严格按照程序文件规定执行,并做记录层层把关,把企业的每一分钱都花到有用的地方,做到办事要有依据,做事要有记录。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4.做好技改项目后续验收评价工作,为新一轮技改积累经验

项目后评估工作在本企业过去是被忽视的,是技术改造工作的薄弱环节。项目后评估是通过对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后的实际生产能力、消耗指标等与项目立项实施方案的比较评价,从而确定技改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从而达到技改项目的实施与企业生产经营全局的匹配,以及对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影响等方面的测定和分析,将为企业日后生产、营销安排和下一个工程建设的前期调研、设计审定奠定原则、方针并积累经验。

鉴于以上必要性,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如何科学、真实地对所建成的技术改造工程进行后评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实践经验。

五、结束语

在企业的技术改造管理过程中,管理提升是永远的话题。我们应该看到,各种制度的产生都应该做到制度、流程对具体工作的引导和指导,在实际的操作中积累经验和信息,做好技术改造项目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丁荣贵.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关键[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流程.

作者简介:

技改项目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有关精神,充分调动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上项目积极性,加快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施“一企一项”技改工程。

总体思路

围绕“二产抓提升”,牢固树立抓工业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充分发挥我县骨干工业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全力保运行、保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全县工业经济,努力构建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目标

按照注重项目质量、产业方向和转型增效的原则,大力推进“一企一项”技改工程,即在三年内(2012年-2014年),每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至少新上一个项目,在全县实施60项技改项目,总投资完成100亿元。项目投产达效后,实现新增工业产值250亿元,新增利税40亿元,促进我县工业增速加快、质量提高、结构趋优,加快实现赶超中西部的宏伟目标。

60个项目中,2012年建设项目25个,完成投资40亿元;2013年新开工项目20个,完成投资40亿元;2014年新开工项目15个,完成投资20亿元。

工作重点

按照“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思路,扎实推进“一企一项”技改工程,确保三年内项目不断档,建设不停步。

(一)着力加大企业投资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年内,全县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重点推进科汇重工总投资10亿元数控机械设备制造项目、正大制管总投资2.5亿元的大口径螺旋管项目、友发钢管总投资1亿元的钢塑复合管项目、中佳薄板总投资5.2亿元精细冷轧薄板项目等产品升级和产业延伸项目建设。

(二)着力打造金属管业基地。依托现有管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引导企业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上档升级、提质增效。重点支持企业向特种管材、复合管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支持企业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力争用三年时间形成产品多样、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企业相对集中的全国金属管业制造基地,全县年制管能力达到1000万吨,实现产值450亿元。

(三)着力加快企业创新步伐。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企业联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正大制管、卓立板材、银河轴承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东之星、金都食品、万亩食业等食品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和质量检测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四)着力加快以企引企步伐。发挥企业家联系广泛的优势,大力宣传招商引资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家积极投身于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中。鼓励企业主动与上下游企业、配套产品、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点对点招商,提前谋划高质量项目,靠项目寻找合作伙伴,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促兴业。重点围绕管、板、件、车、纺等主导产业招商,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督察室、工信局、发改局、财政局、金融办、国土局、质监局、科技局、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局、工商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一企一项”技改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一企一项”技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主任由蔡玉文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协调推进“一企一项”技改工作,分解目标,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实行结对帮扶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分包、县直部门牵头的结对帮扶机制,项目牵头单位为企业“一企一项”技改工程的具体帮扶单位,帮扶单位的主管县领导是企业的分包领导。帮扶单位负责人要经常深入企业,靠前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分包县领导要采取现场办公等方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技改项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子技术应用;项目化教学

1项目化教学是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长期以来,无论是本科学校还是专科学校,电类专业在《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都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实践和理论分开教授。此种方式导致很少有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实际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改革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目标后,从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调研出发,将《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为项目化教学。实际上项目化教学改革就是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转变为各课程对应的技能训练项目,根据技能训练项目的要求具体开展教学,以及考核学生的技能训练效果,从而使得人才培养能力目标能够实现,所以项目化教学成为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我校电类专业的《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教学的主要模式也有传统的理论和实践分开讲授模式改为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也成为很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趋势。

2《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课程改革是保证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职业技能资格要求的一种有效途径。项目化教学是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项目内容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集中体现。《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后,每个项目中用动画体现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同时灵活多变的动画设计简化了理论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互动性,增加角色的带入性次数等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2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专业实践技能是在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而获得的实践技能。而项目化教学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产品或设备控制系统的完成过程,是集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从项目的信息整理、方案设计实施到最后的项目测试评价等,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是学生自主、教师辅助完成,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具体项目的教学过程,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牢固性与实践技能的熟练性目标。

2.3注重培养学生项目知识与职业资格证的紧密结合性

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前提就是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所以项目化教学课程内容必然有与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必修内容。因此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职业职格证的通过率。我校项目化教学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电工证比例增加,高级、中级比较增加,兴趣小组的比赛成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提高了就业率,企业的毕业生满意度提高,专升本升学率提高,自主创业成功率提高等等方面,都说明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既适应了教学改革的潮流,又达到了项目化教学的目的要求,实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素质化教学目标。

3《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项目化教学的不足

3.1教学内容的简单项目式分化,与工程实际脱节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课改后虽然采用了项目化教学方式,但内容并没有按照项目化教学的需求实行,而是简单的内容分化或内容实验化。这一做法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与现实工程实际项目脱节,并没有把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作为项目化教学内容,当然这些与实践实训基地不足的、与企业联系欠缺等方面都有关系;二是简单的内容分仅仅把原理论内容简单的分到各个项目下,没有严格的项目教学设计、论证、规划,以及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项目化教学的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例如:把原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作为一个项目,项目下提出项目要求、项目内容、电路原理、具体步骤、项目所需工具、仿真工具及结果。这些仅仅是把原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内容进行了项目分解,并没有实际的工程项目支撑,所以此类项目化教学不可能实现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目的,这是项目化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3.2师资能力不足

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也就是需要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一体化过程,包括项目方案设计、前期准备、实施、效果鉴定等。目前,我系双师型师资欠缺,依靠实验老师和理论老师的协同作业,难以很好的完成每个整体项目的教学目的。这也是造成项目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

3.3教学安排与教学实施的矛盾

技改项目范文第4篇

技改工程涉及的因素较多,比一般新建工程的项目管理相对复杂,特别是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工艺目标设定、项目管理方法、任务划分,对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工期、质量目标的把控影响巨大。通过对具体工程实例深入浅出的分析,针对技改工程的特点,提出“保能设计”这一新的项目管理理念和具体实施办法,并引用“价值工程”分析法,论证“保能设计”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技改工程;项目管理;保能设计;价值工程

0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包含项目可研、设计、施工和试运行全过程,技改工程是在现有生产状态下对工艺系统、设备、设施的技术升级或改扩建,涉及的设计参数、施工条件、调试运行因素较为复杂,区别于一般新建工程的项目管理。因此,总结技改工程的设计特点,避免新旧工艺系统匹配不畅,归纳实施要点,减少实施过程中对原有设施的损毁,降低停产修复成本,缩短调试运行周期等,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技改工程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管理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设计费占项目总投资比例很小,但设计质量对项目的投资功效、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实现影响最大。在工程项目实践中,建设任务紧迫,设计人员思想保守、套搬设计方案,各参与方缺乏沟通等,都会导致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特别是业主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往往对设计过程的管理认识不足,急于完成建设任务,忽视价值工程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增值作用。而技改工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项目的价值功能,为此,分析、探讨技改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方法很有必要。

2技改工程设计阶段项目管理方法

2.1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作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新工艺系统层出不穷,技改工程的设计特点是以先进成熟的新工艺为核心进行系统设计,同时确保新旧工艺配套衔接,整体运行顺畅,以达到生产工艺提标升级的要求。针对技改工程的特点,在一般设计程序基础上,技改设计的重点控制环节将是对项目实际运行功效的控制,因而,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应为:在充分论证新工艺的技术先进性、运行可靠性、使用经济性的基础上,收集原有工艺系统、设备的设计运行指标和现有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设计。由此可以看出,技改工程的设计是基于原有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设备性能指标的良好运行状态,而实际中生产运行工况较为复杂,原有系统一般都存在小型技改,设备、设施完好率不足,原有工艺系统性能下降。如果按原有设计指标进行新工艺的配套设计,就会因设备性能不足造成运行不畅,新工艺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即使按现行指标和参数进行设计,也会因原有工艺系统性能下降,产生新工艺系统适应性问题,造成新增设备或闲置或损伤,增加检修、维护成本。

2.2项目管理实例分析

淮南首创水务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B升A),技改主要工艺为选择厌氧池、污泥回流系统改造,增设底曝系统,污泥泵房增设变频回流污泥泵。改造采用的工艺较为成熟,设计基于现有来水状况和原有工艺、设备的设计参数,调试初期较为顺利,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在不足半年试运行期间,问题逐渐出现,停产检修次数较多,技改工程维护成本增加,并对全厂正常生产运行造成了影响。问题集中在主改工艺部位,选择厌氧池底曝系统经常损毁,经对每次检修结果分析,主要原因为原有工艺系统老化、设备性能不足,实际运行工况与新工艺系统设计参数不匹配,导致新系统损坏。具体因素分析如下:

(1)格栅除污机。由粗、细两道格栅组成,用于截除不可生化处理的固体杂物,对后续工艺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曝气系统正常曝气,各种阀门、闸板启闭,污泥泵、搅拌器正常运转等。该厂提标改造项目实施时,细格栅已损坏两年,不能有效截除带状、条状杂物,系统内累积大量的絮状物,技改项目设计前期,现场勘察时按常规设计流程,收集现状来水参数,各方均未考虑杂物影响因素。虽然在新系统安装时清除大部分池底淤泥、絮状物,但格栅除污机并未修复,随着絮状物的累积,在调试运行期间不断出现阀门、闸板因杂物卡、阻,启闭不畅;检修抽水困难,费用增加;泵内堵塞、桨叶磨损,停产返厂修复多次;搅拌设备因杂物缠绕而运转过载,造成机械、电器配件损坏,返厂修复、更换配件多次。本次技改设计的底曝系统也因挂绕大量絮状物而受力增大,曝气支管断裂,停产修复多次。出现上述情况后,生产单位彻底修复格栅除污机,花费较多费用,后续生产运行时上述现象减少,但仍有发生,原因是系统内存在的垃圾、絮状物自然消除需较长时间,否则进行全线停产的清除费用更高,影响更大。

(2)厌氧池搅拌器。该厂此次技改项目主要工艺就是污泥回流、厌氧池增设四组底曝系统,增强有氧生化反应,达到进一步提升氨氮消除的设计要求。鼓风机根据来水水质情况,每隔二至三小时开启一次,通过主、次、支管输气,最后经池内均布曝气头实现均匀曝气。在曝气支管、曝气头损坏后,导致曝气不均匀,池内溶解氧不足,大大降低了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该设计方案在增设底曝系统放入同时,每池增加一台新搅拌器,与原有搅拌器成对角设置,为了避免搅拌器运转时产生的推流力直接作用于曝气支管和曝气头上,搅拌器设置在距池底合理的设计高度上,并在搅拌器叶轮外圈加设导流罩,减轻水流发散对曝气支管和曝气头的影响。但工艺设计未考虑原有搅拌器状况,在试运行期间出现了三次曝气支管断裂和曝气头脱落情况,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分析原因,经工艺设计方与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现场分析研究,主要原因为旧搅拌器位置较低、功率偏大、无导流罩,产生的推流力过大,直接作用在曝气支管和曝气头上,导致曝气支管断裂。虽然工艺设计方与设备厂家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承担搅拌器改造和底曝系统检修、维护费用,但建设单位仍然承担停产损失和抽水、清淤费用,就项目管理而言,该措施属于事后纠偏管理办法,在项目实施中应尽量避免,以减少对项目投资成本和项目进度控制造成不利。

3“保能设计”管理理念

3.1“保能设计”理念的提出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原有工艺系统运行状况、设备性能状态,将对实现技改项目设计功能产生重大影响,而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事前预控存在的缺陷将给项目成本控制带来不利。为此,在技改工程项目管理中,提出“保能设计”理念,即在技改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任务中增设“保能设计”的控制环节。所谓“保能设计”就是针对原有工艺系统、设备、设施进行现状使用性能评估,根据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条件要求,改造或还原原有设计功效的恢复性设计工作。目前国内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对工业项目改造、扩建工程无明确相关规定,但就建设单位而言,“保能设计”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之一,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与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第1.0.1[1]、1.0.2.3条[2]规定相吻合。

3.2“保能设计”管理环节任务分析

“保能设计”是确保新、旧工艺系统相互配套、顺利运行,实现项目意图的重要环节,属技改工程项目管理的事前控制范畴。应对原有工艺系统进行系统性检查、鉴定和技术、经济、安全评估,在确定新工艺系统模式后,围绕整体工艺系统展开设计。对此,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任务分解程序,编排各参建单位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任务如下。

3.2.1建设单位

(1)协调设计单位与生产(使用)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使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2)审核项目关于“保能设计”部分的概算费用,提出调整意见。

(3)根据批准的工程概算,编制“保能设计”阶段资金使用计划,并控制执行。

(4)审核设计阶段设计图、技术说明,提出修改意见。若有必要,组织有关专家对“保能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

(5)审核设计阶段甲供材料和设备清单,制订采购计划。

3.2.2设计单位

(1)编制设计进度计划,提供给建设单位协调配合。

(2)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对生产单位进行详细考察,索取现有工艺系统、设备运行参数,了解实际生产、操作工况,使“保能设计”具有针对性。

(3)编制概算表,列入“保能设计”相关内容。

(4)充分研究新、旧工艺系统设计标准、配套使用功能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设计文件。

3.2.3生产(使用)单位

(1)收集建厂相关资料,提供近期及以往生产数据,供设计方参考使用。

(2)向设计方了解设计意图和新工艺系统性能,提供已有工艺系统技改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及实际操作工况。

(3)配合设计人员完成其他生产考察任务。

4“保能设计”体现“价值工程”[3-4]管理

4.1建设单位是“价值工程”的主要体现者

综上所述,技改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需参建各方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特别是“保能设计”环节,建设单位因概算费用增加,往往只采取局部设备更新,没有将现有工艺系统纳入整体设计的意识,缺乏事前预控管理;生产(使用)单位一般与建设单位同属一个公司(或机构)的两个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参与意识不足,提供生产数据、运行工况、设备性能情况的积极性不强,对“保能设计”的重要性理解不够;设计单位按协议要求,只考虑委托部分的内容,仅局限于新工艺系统的设计,对原有工艺系统的考察不细致、不全面,当新系统因原有系统性能不足而无法运行时,被迫重新制订改造方案,造成项目投资成本增加、工期延长。可见,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建设单位是参建各方行为的组织者,因此也是实现工程项目增值的主要体现者。

4.2“保能设计”在技改工程中的价值体现

无“保能设计”环节势必造成各种新、旧系统运行不畅,停产检修情况的增加。停产损失、检修费用作为项目建设费用的组成部分列入总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目标并未因节省“保能设计”而实现。就“价值工程”而言,项目建设初期,投资成本虽略有节省,但造成新系统运行功能下降,最终导致项目后期投资大幅增加,即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前期略有降低项目局部成本(c),后期项目功能下降(F),总体成本(C)较大幅度提高,换取价值(V)大幅度降低,提升价值的途径明显不正确,F↓/c↓C↑↑=V↓↓。相比之下,按照价值工程“功能分析法”,采用“保能设计”管理办法,不仅确保新、旧工艺系统相互配套,运行通畅,而且该部分费用可以列入固定资产,检修、维护费用得以降低,项目的功能与费用比值增加,符合“价值工程”提高价值的基本途径要求,即以成本的适当提高换取功能的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价值,F↑↑/C↑=V↑。

5结语

项目建设单位是项目管理的主体,应首先确立“价值工程”的管理理念,即新、旧系统整体运行功效的观念,明确这一核心控制目标,技改工程项目管理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才会可靠、有效,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才能得以明确。在此基础上,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技改工程的建设目标。

作者:韩鸿飞 单位:淮南首创水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南,周玉婷.工业企业技改项目的管理卓越性评价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2(6):86-91.

[2]白伟亮,张卫,翟传明.既有建筑结构改造前的检测鉴定关键问题综述与应用[J].中国工程咨询,2011(12):39-40.

技改项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术改造项目;安全管理;施工管理

1 前言

在现阶段,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施工的安全管理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截至2010年9月底,建筑生产企业共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事故、起重伤害事故、机具伤害事故等356起、死亡452人。对任何建设工程来说,安全都应当被视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复杂的技改工程,这种因素比其他建筑工程更加重要。因为在技改施工中参与人员多、施工复杂、施工区域大,发生事故的概率非常高,使得安全对于技改工程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2 技术改造项目安全事故成因

2.1 技改项目的特殊性

技改项目的规模、结构以及实施的时间、地点、参加者、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使得技改施工不同于房地产、制造业的重复生产。在建设的过程中,技改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所要面对的环境十分复杂,并且需要不断地面对新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

①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的流动性。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固定性带来了施工队伍的流动问题,这也个是整个施工行业所不可避免的难题;其次由于技术改造工程的施工企业八成以上的工人是农民工,其中很多甚至是没有经过集中的专业技能培训就上岗的工人,这就造成了施工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再次是技术改造工程施工过程的流动性。技术改造工程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随着施工位置的变化,施工方法的变化,以及施工环境的变化,施工人员需要不断工作环境。此外,在技术改造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还需要采取各种临时性的措施,这些特点和因素都造成了技术改造工程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的危险,要求项目的管理者和各方面参与者对安全施工、事故预防具有预见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②施工全过程各方的协作性。首先是多个建设主体的协作。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参与主体涉及到业主、勘察、设计、工程监理以及施工等多个单位,它们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不仅需要通过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同时还需要运用相互之间的合同关系来进行规范。只有技术改造工程的各建设主体精诚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按照预定的进度和预定的目标将技术改造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其次是多个专业的协作。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要实现工程实体的预期功能需要经过策划、可研、设计、招投标、施工和后期维修等各个阶段才能完成。而在这个技术改造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专业繁多,如经济、法律、建筑、电气、结构、项目管理、给排水、机电暖通和强弱电等。在众多专业各自的工作过程中,交叉作业现象频繁发生。因此,只有各专业的工作队伍之间合理协调、精诚合作,在完善的施工组织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安全管理工作。

2.2 作业环境的特殊性

①作业强度高。在技术改造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工种仍然仅仅借助工具进行现场安装和手工作业等,有的甚至是纯手工作业,而且类似抹灰作业和浇筑混凝土等的湿作业较多,因此对于工人来说体力消耗也会很大。在这样高强度的作业条件下很容易发生工人因为疏忽而酿成事故的现象发生。

②交叉作业和高空作业多。在技术改造工程的施工中,类似于管道施工、模板和脚手架施工以及建筑物内外装修施工等的高空作业较为普遍,此外还经常存在多个施工班组或者多个工种在同一个部位或者同一处进行施工作业的情况,因此,技术改造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危险性。

③作业环节条件差。技术改造工程大部分的施工作业是在室外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受温度和天气等环境影响较大,冬季低温、夏季高温,此外还有风雨霜雾的干扰,因此作业条件较差,这些恶劣的自然因素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④作业环境变化快、标准化程度低。由于技术改造工程的项目类型各异、施工现场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工作环境也不尽相同,作业环境和条件随工程的进展日新月异,因此很难对所有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也难以做出标准作业技术规定。这就既增加了安全生产的难度,也增加了安全监督检查的难度。

2.3 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①多层次转包制度。由于建筑工程存在转包或专业承包的体制,总承包企业与各分包或专业承包企业责任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现场的管理和协调等,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很大。转包的存在,更是增加了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

②施工管理的目标导向。当前,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通常确定的目标(质和量)和资源限制(时间、成本),无形约束着施工单位的行为,往往对施工单位形成很大的压力,而在这其中又有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制约,这些可能使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中造成短板效应,会出现一些问题。

3 技改工程项目安全控制管理的保证措施

3.1 抓好人员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的匮乏是安全生产工作得不到落实,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技术改造工程施工企业的一门必修课,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应该是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制度。施工企业应当按照综合体系的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员工的教育培训计划,并设置专门的安全职能部门对员工安全培训组织实施并进行归口管理。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人为失误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应当作为一项制度进行长期落实,并适时适地,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讲求实效。技改工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进场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专项安全培训等几个方面。

3.2 健全综合管理体系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很难仅仅依靠一个单独的安全管理部门就能对技术改造工程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因此必须将技术、生产、财务、经营、人力、采购、工会等与安全管理密切相关的各个系统和部门都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中,对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和完善,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因此,技术改造工程施工企业应积极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现阶段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已经通过并获得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以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能够较为规范和熟练的进行运作,但是另外两个标准基本上是仅仅流于形式,而并没有真正的贯彻执行。事实上,质量、环境和安全三种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三者在体系的运行方式上也同样体现了一致的管理学原理。三套管理体系应当同时作用于技术改造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将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模式,结合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和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

3.3 建立事故应急体系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然而现实是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事故和灾难很难从根本上避免。但是为了能够对紧急情况从容应付,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其带来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当居安思危,建立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体系,从而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紧急时刻能够迅速反应、妥善处置,避免事故影响和危害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和健全条块结合、分级负责和分类管理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应急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响应速度。同时还应当采取对危险源头进行辨识和对安全事故后果进行深入分析等技术和管理手段,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使在事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低事故所导致的不良影响。

4 结束语

徐州卷烟厂“十一五”技术改造工程、南厂区生产辅助综合楼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综合管理处除了严格按照三体系相关要求对项目进行了全程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控制之外,还成立了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工程总指挥对工程施工安全负总责,安全保卫组全面负责,专、兼职安全员具体负责。总包单位要建立同样的安全管理机构,监理按照其职责范围,除了加强资金、质量、进度控制外,也要加强安全监督管理。通过这个项目,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公司技改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管理的模式,以此来推进我公司今后的技改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管理,为我公司的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廖亚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小全书(建设工程现场管理小全书系列)[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

[2]方东平等.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土木工程夹板技术丛书)[M].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