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一、 开门见山的直接导课法

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直接揭示课题,点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开门见山地展示了学习的内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例如在今年的赛教活动中,我所选择的课文是《桂花雨》。《桂花雨》一课语言优美,充满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字里行间仿佛都飘散着桂花的淡淡香气。经过认真备课,以“在作者的童年里,曾经飘过一场怎样的桂花雨”为课堂主线问题,开门见山揭示课题,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感悟作者的思乡情怀,把学生引向文本诗意、温馨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作者对这场桂花雨的思念,这是一场香甜的桂花雨,这是一场快乐的桂花雨,这是一场充满思念的桂花雨……通过直接揭示课题这种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注意力都很高,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 设置悬念的间接导课法

设置悬念的间接导课法也是常用的一种导课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设置悬念导课,重现课文内容的创作情境,往往能唤醒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和接受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是对不平常的事物感兴趣,只有根据他们的心理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程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桥》这篇课文时,我采用悬念设置间接导入法。“从前有一个小村庄,要出门就要经过村口那座窄窄的木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口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去找一找。”学生们在我设置的悬念下,带着问题通读课文,琅琅读书声开始在课堂上飘荡。

三、情境故事的导课法

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我先以作者的写作背景引课,以“勿忘国耻”为主题,力图展现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百年沧桑,字里行间都饱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寓意深刻。第一次是在课堂上,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和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反映了这些刚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师生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第二次也是在课堂上,不同的是这次是作者在师生爱国之情的激励下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跟着师生一起读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跟这所学校的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国之情。第三次是作者参观了学校里的中国伟人像之后说的,此时作者内心无比激动和感动。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被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感动。正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通过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桂花雨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日前,孙双金老师关于“执教者哪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哪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哪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哪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之问,强烈拨动了笔者的思维之弦。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课应该立即跳出内容分析理解的老路,转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上来。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解密阅读文本语言形式,找准文本涵咏的着力点的角度,谈谈如何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漏”字诀

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很小的细节之处,却往往蕴涵了“巨大”的语言秘密。而这个秘密,如果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话,就会变成“语言”知识的出售,没有学生自己的“偷尝”那么意味绵长。此时教师不妨使出“漏”字诀,把秘密悄悄地“漏”给学生。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漏”字诀用得十分精彩。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薛老师为学生进行了范读。刚读完,就有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老师,是‘小燕子’而不是‘燕子’”。薛老师先表扬了孩子听得仔细,紧接着追问:“漏了个‘小’字要紧吗?”在讨论之后,很多学生发现,这个“小”字是绝对“漏”不得的,因为它写出了“燕子”的可爱。接着,师生又一起品味了“家伙与小家伙”、“鬼与小鬼”、“宝贝与小宝贝”的语言情感,从而深深领悟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还有一位教师在导入《要下雨了》一课时,先板书课题:要下雨了。有学生马上指出,“老师,您忘写了一个‘要’字。”“噢,是的。那你们说说‘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一样吗?”“‘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而‘要下雨了’指雨还没有下。”“要下雨了,是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是下雨之前。”“要下雨了,是鸟儿回巢,小虫子低飞”……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噢,我明白了。课文是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情景?”“下雨前的情景!”学生齐答道。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调控者,教师不经意间的“漏洞”,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激起了学生深入探究语言秘密的欲望,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学”的天空。

二、“补”字诀

在阅读教学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用灵动的想象来“填补”一些“空白”,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语言,而且能在吸收与运用之间搭起一座衔接的桥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在《巨人的花园》一课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巨人的傲慢与无礼”,我先出示句子: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的!都滚出去!”接着引导学生聚焦“很生气”三个字,请他们说一说,此时此刻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孩子说:“我仿佛看到了巨人瞪着灯笼般的大眼睛,眼里射出了闪电”。有的孩子说:“巨人额头上迸出了一条条水管粗的青经,头发根根直竖”。有的孩子说:“巨人把身边的树枝都折断了,小鸟都吓跑了”。“讲得真不错。同学们,你们从神态、动作等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我们就是要这样用心地去读书!请大家一边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读读巨人的话。”学生个个神情投入。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山阴道”这个词语是重点更是难点,教学中学生的感悟大多停留在“山间小路”、“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此时,我灵机一动,问学生在这“山阴道”上可能有些什么呢?课堂一下子就热闹了,“小鸟在歌唱”、“小松鼠在嬉戏”、“小桥流水,还有小鱼”、“野花迎风摇摆”……我接着问,行走在这样的山阴道上,感觉如何?“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就像生活在大森林里,真让人心旷神怡!”

在文本的“不起眼”之处,教师恰当地运用“补”字诀,会使言语的亮点在学生的精彩“补白”下熠熠生辉!

三、“换”字诀

从意到言,从言到意,语言文字的运用发生在“转换”上。把握转换的时机,寻求转换的适合方式,展开转换的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秘密。在细读文本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标点很“异常”,感觉应该用我们想像中的标点,文本里却用了另一个标点。此时不妨“换一换”,往往能体会到特殊用法的背后,传达出的作者、言者的特殊心情。

《乡下人家》中有这样一小段话,其中含有很多异常的标点符号: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我问学生:“这段文字的标点用得很奇怪,你们发现了吗?”“作者在几种花之间用了逗号,平时我们都是用顿号的。”我又对学生说:“你们发现作者要用逗号的奥秘了吗?不着急,重大发现是需要时间的。请大家把它们都换成顿号,再对比着读读,读着读着,秘密说不定就被你发现了。”读着读着,有的学生发现:“逗号的停顿时间要长一点,表示一种花开一段时间,再开另外的花”。我有的学生发现:“逗号停的时间长,表示作者是在欣赏每一种花,从而突出他对这些‘朴素中带着华丽’的鲜花的喜爱之情”。通过“换一换”,学生才发现三个逗号,如同一条条活泼的小鱼,在文本的碧水池中游曳,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难点词句,又让他们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情感,这群“异常”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引导学生品读“……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学生大多只能读出战象生活的自由自在,于是,我使出了“换”字诀。课件出示句子:到村民家中要香蕉吃、要泉水喝。学生马上反映,“这样改感觉大象比较累,生活得不悠闲”。“这样改就感受不到村民们对战象的欢迎与疼爱!”“换一换”,出示句子的变式,亮出了语言的形式,通过学生的反复揣摩体会,“语言的节奏”、“人们疼爱战象的情感”,都不再是秘密,成了学生最真实的语言感悟!

四、“仿”字诀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在某个语境下,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怎样表达得更好,这种选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学生语言趋优的意识,在精妙的语言范本处,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的练习。

在课文《桂花雨》中,有一句母亲的感慨:“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读句子,学生知道母亲是思念家乡了。但思乡的情感却很难体会。于是我进行了追问:“母亲想起了家乡的什么呢?”“想起了桂花糕”“想到了摇花乐”“想到了一家人,坐在桂花树下休息”……“除了桂花之外,母亲还会思念什么呢?”(仿写:外地的 再 ,还是比不上 。因为母亲想到了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思念家乡的山,思念家乡的水,思念的风土人情,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这份情他们懂了。

本校一位教师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在引导学生朗读与理解课文二、三、四、五小节后,出示有关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想想从图片中听到什么声音,然后仿照课文的样式写一写。一个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青蛙抓紧挖洞,“呱呱”,是和小溪告别的歌韵。另一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黄澄澄的柿子你挤我碰,“嘭嘭”,是迎接秋天的歌曲。”学生写得兴趣盎然。此时,教师请学生四人合作,一首首蕴涵秋的韵味和风情的小诗应运而生。

桂花雨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聆听完管建刚老师的讲座《“敏感力”训练》后,我有了顿悟,有了一些思考。我们对学生进行“敏感力”训练,就是为了打开学生的心门,使禁锢的美好心灵得以释放,让教者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在自己的心尖上舞蹈。

一、生活中,发掘敏感力

生活中,处处有风景。而孩子们难以捕捉到美丽的风景,特别是一些细节,这就需要老师用手指着那个方向,指引着,一同前往。

1.绿萝“哭”了

一天早晨,一个孩子早早来到学校,他积极地开着北边的窗子。我在他身后,突然发现窗台上的几盆绿萝中,有滴闪亮的水珠垂挂在绿萝叶尖。我轻轻唤他来看:“哪里来的水珠?”他摸摸脑袋说不知道。

放学时,他跑来对我说:“老师,我发现这几盆绿萝现在无精打采的,是不是太冷了,被冻坏了?”“哦,难道那滴水珠是绿萝的眼泪,它想告诉我们它很冷?”“一定是的!”我们相视而笑。

第二天晨会课,我和这个孩子一起把我们的新发现讲给全班同学听:“昨天,绿萝‘哭’了。因为冬天即将来临,夜晚教室里格外冷,绿萝的叶片都失去了精神,耷拉着,心想着这个冬天该怎么过啊?”孩子们一听,心都软了,纷纷出主意,有的说要定期浇水;有的说,白天要让绿萝晒晒日光浴;有的说要带些肥料放入盆中……

生活中的小小现象,通过指引,引来的是孩子的共同关注,孩子的共同思考,更有孩子付诸的行动。我想,以后孩子见到植物时,尤其在冬天,是否会多一个思考:“它冷吗?”在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敏感力,是最有生长点的。

2.桂花下“雨”啦

校园里的桂花开了。我们的教室离桂花园挺远的,我决定在课间组织孩子们前往桂花园闻一闻、看一看。来到桂花园,满地的桂花,孩子们见了欣喜地一拥而上,纷纷摊开小手掌,小心翼翼地捡起桂花来。桂花树上不时地散落着桂花,我灵机一动,大声说道:“兜起衣角,准备接桂花。”说完,我开始轻轻摇晃起桂花枝,顿时,桂花簌簌落落如下雨般洒向孩子们,几个机灵鬼躲在我的身后,也摇动起桂花树干来,孩子们的笑声、喊声、欢呼声立即响彻桂花园。“雨”停了,孩子们欣喜地发现彼此的头发上、衣服里满是香喷喷的桂花。他们带着满身的桂花香一脸灿烂地回到了教室。

第二天,孩子们纷纷写来了桂花园里的收获。有个孩子欣喜万分地说道:“老师,昨天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那样子很是一本正经。哈哈,多么有趣的孩子!我相信她的快乐达到了最大的满足。我也坚信,在将来,当她看到桂花树、闻到桂花香时,一定会想起那场香喷喷的桂花雨,那番令她心情激动澎湃的美丽景象。

是的,每个人的眼睛,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孩子们在观察、在思考、在体验,他们在关注生活的同时,心灵也变得细腻起来,敏感力更是得以提升。

二、教学中,训练敏感力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是重中之重,这也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努力去做的。

1.积累字词,丰富“说”意

管老师在《作文讲评课》中揭示“人物勤开口,字数咱不愁”之后,指导学生如何丰富提示语,积累表示“说”的字词。这个环节给我很大的启发。

师:“爸爸却不以为然,一口反对。”这提示语中并没有“说”字,小作者用了“反对”,同样有了说的意思。你能说出其他表示说的字词吗?

生:发话 、回答、质问、道歉。

师:还有吗?

生:笑问、诉说、告诉、大叫……

(屏显:吹牛 批评 说谎 夸奖 强词夺理 抱怨 回敬 威胁 反咬一口 报喜 辱骂 接过话题 高叫 插话 劝慰 开金口 称赞 发话 辩论 打开话匣子 回应 )

师:表示“说”的字词有很多,写的时候,要注意说的话和所表示的意思相匹配。

管老师运用实例告诉学生“说”的多种表达,万能的“说”字可以千变万化。学生在累积中感受着语言文字的丰富与奇妙,随即摆脱了单一的“说”字,增强了对文字的敏感。敏感力就要像管建刚老师那样,在平时的训练中步步落实,点点积累。

2.推敲字词,品析精彩

前不久,听了工作室陶海平老师的《麋鹿》一课,其中一个闪亮的设计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句意的理解。

师:这个小节,一些字词看似很平常,但却用得很准确。

(屏显: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年脱换一次。)

师:请一位同学读这个句子,其他同学思考:这里的“一般”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生:不能去掉。“一般”意思是大多数,去掉后说明所有的麋鹿都是250千克,这与事实不符,用上了就体现出语言的准确性。

师:请同学再读这个句子,这里也有个词用得准确。

生:“左右”。

师:能去掉吗?为什么?

生:不能,“左右”表示大约,去掉后改变了原意,用上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屏显: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叉,六岁时叉角才发育完全。)

师:请同学们读第一句话,想想主要的意思是什么?

生:主要说麋鹿的繁殖力低下。

师:有些字词,看似可以去掉,但实际上不能去掉,为什么?(点击“仅”)

生: 加了“仅”字,更加强调了繁殖力很低这个特点。(师又点击“才”)

生:一个“才”突出了麋鹿发育的晚,也说明繁殖力低的特点。

师:这些词用得非常恰当,非常精妙。

教者以品字析句之法,挖掘了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字眼的价值,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普通文字真正的内涵,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力和对句意的理解力。

3.字词切入,推开全篇

《姥姥的剪纸》这篇文章,一个“溜”字造成一种悬念,一个“拴”字造成阅读文章的矛盾点。以此为教学切入点,推开全篇,可以使整堂课的展开势如破竹、层次分明。

师:第七小节第一句话承上的作用不大,而启下的作用很大,大在哪里?一起来看这句话:“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这里有一个词语用得非常精彩,一起读――“溜”!从这个“溜”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生:这个小外孙非常调皮,因为他不听大人劝告,要偷偷溜去游泳。

生:从“溜”字看出,姥姥是禁止我去游泳的,但我还是常常会偷偷地去游泳。从中可以读出姥姥对我是十分关爱的。

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机灵的小鬼,因为从“溜”字可以看出他会想尽一切办法逃过姥姥的法眼去游泳。

师:通过“溜”字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不怎么听姥姥话,不怎么怕危险,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姥姥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拴”字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一是用绳子捆住,并打个结;还有一个意思是比喻缠住,而不能自由活动。我不禁想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像“我”这样一个不怕危险,不听姥姥话,这么调皮狡猾的小孩能被拴住吗?第二个问题,姥姥的剪纸为什么能把“我”这样的调皮小孩给拴住?

教者从细节处入手,扣住 “溜”“拴” 两字,对其反复咀嚼,从字入文,推开全篇,又从文回到字,穿梭于一个又一个朴实的生活情境中,随后又对几处词语进行赏析,将姥姥对“我”的疼爱之心以及“我”对姥姥的依恋之情感悟得淋漓尽致。

桂花雨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作文;课文;遣词造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02-01

古人说过:"文章之道,必师古人,而不袭之古人。"小学生练习写作,也应从学习模仿起步,以课文为师,学一句话的用字遣词,从而把话写精彩。

许多课文的精彩体现在对一个字、一个词的运用上,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把作者精彩的用字遣词学到手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

1.大量感受字词的精彩

因一字的妙用而使整篇文章活色生香的例子很多,有名的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仿佛这一树红杏不仅仅是花,更是活泼开朗的女子,打扮得妖娆艳丽,正聚在一起高声谈笑;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仿佛春天是一位颇具天赋的画家,尽情在所过之处泼洒绿意盎然之景。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都不太丰富,难以敏锐地判断字词用的是否精彩,这可以通过反复朗读说说体会,给课文换个词等方法增强学生对精彩字词的感受能力。

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时,笔者发现"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浸"字是让学生感受用字精彩的经典。笔者让学生反复读这一句话,边读边想象从"浸 "字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香气渗进了村庄的每个角落;看到香气像一块很大的幕布,笼罩了整座村庄;看到了香气好像一汪湖水,把整个村庄都淹没了……接着,学生用别的词替换"浸",感受不同。他们换了"醉""淹没""笼罩"等,认为这些词都不及"浸"让人眼前一亮。如此一来,学生充分感受到该句用字精彩在"浸",并加深了对这句话的记忆。

2.深度解析为何精彩

一个精彩的字、词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一句话、一段文字共同带给读者美妙的感受,且因该字、词准确传达了文章主旨、作者情感,才显得格外精彩。

小学生一般只会孤立地看待事物,不善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一特点反映在写作上就是不懂得让自己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而只能空洞地写"我很幸福""我很难过"等口号式的句子来表达感受。

学习课文可帮助突破这一瓶颈。在明确课文中心和作者情感后,再让学生来解析字词为何精彩,他们会恍然大悟: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原来这些字词是由于完美地诠释了课文中心和作者情感才如此精彩。

还是以《桂花雨》的 "浸"字教学为例。充分感受精彩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浸"字在这篇课文中会如此出彩,并提示学生结合全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来寻找答案。很快有学生回答:《桂花雨》最想表达的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因为有这份情感,桂花的香气显得格外浓郁绵厚;桂花愈芬芳,愈显作者思念之浓,热爱之深;通过"浸"字,我们不仅闻到扑鼻的桂花香,更体会到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意与深深的热爱之情。笔者总结:一个字、一个词用得是否精彩,要看它能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当学生意识到这点后,会发现情感的表达不能只局限于口号式的呼喊,还能从一字一词等细节处来展开更细腻的倾诉。

3.通过模仿转化精彩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能熟练运用语文就要多实践。笔者认为,模仿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会如何用字遣词的关键。正是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实践将想法转化成了文字,将作者的精彩转化成了自己的精彩。这一步可分为五小点操作:

(1)让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2)根据主题,教师出示一句并不精彩的话;(3)学生修改,通过改变一个字或词使句子变得精彩;(4)出示学生修改的句子,两者比较,全班点评;(5)学生自主确定主题,写一句精彩的话,全班欣赏。笔者曾用以上的步骤引导学生。学生确定 "春天富有生机"这一主题后,笔者出示了一句十分平常的话: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长了出来。接着请学生改一改。学生的修改有这样几个版本:

(1)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钻了出来。

(2)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头。

(3)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逃了出来。

(4)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跳了出来。

(5)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跑了出来。

学生普遍认为"钻""探" 虽写出了小草在人们毫不察觉的情况下长了出来,更符合现实,但显得小草贼头贼脑,小心翼翼,不能很好地体现春天的生机。"逃"显得很突兀,破坏了春天祥和美好的感觉。"跳""跑"最好,好像小草已经等了很久,春天一到就迫不及待地出来了。"跳"是一下子就出来,大地立刻变绿了,"跑"是出来后到了好多地方,大地都变绿了。

最后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写一句话。有位学生定的主题是"波浪很温柔",写的句子是"波浪一下一下地过来,好像妈妈在给大堤洗澡。"句子一出,全班同学为之惊叹。

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要想作文达到一定水平,积累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学一句话的用字遣词,把一句话写精彩。相信经过这样长期的写话积累,学生的作文水平会大有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博英.浅谈作文模仿与创新[J].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2011,(20):45-46.

[2] 谭湘晖.作文从模仿起步[J].教育,2012,(01):23-24.

[3] 黄德新.习作教学的另类思考[J].语文建设,2012,(03):46-47.

桂花雨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今年的天气总是奇怪。雨水说来就来,从不经酝酿与铺垫,而且总是很暴烈地来。紧接着,不经过渡就是一个大晴天,气温扶摇直上,酷热难当。天气预报把这叫做“极端天气”。好像天上的雨师雷神差不多都成了奉行极端主义的了。

中午出门,还想着要不要穿双防雨的鞋和外套,不想三四点钟走到街上时,空中的阴云瞬间踪迹全无,艳阳当顶。天气预报次日是晴天,再次日,暴烈的雨水又要回来。早想趁着晴朗去看看荷花了,每每暴雨倾盆的时候,我有些忧心,妖娆的荷花如何经得住这般如鞭雨线的抽打?老天爷再极端几回,今年的荷花恐怕就看不成了。

蓉城外,桂湖边,荷香袭人

成都市区里没有大片的安静水面,到哪里去看荷花?先想到东郊的“荷塘月色”,询诸友人,我被嘲笑了:看荷花怎么不去桂湖?我这才恍然大悟,桂湖,对,桂湖!里边还有一座杨升庵祠的桂湖!

写成都物候记这么久,想找一个与成都本地出身的文人相关的场所竟不可得,却偏偏忘了这多桂花也多荷花的桂湖!今天的成都,早已不是当年围着九里三分城墙的那个成都,也不是破了城墙,用一环二环三环路绕着的成都,而是一个实验着城乡一体化的包含了若干区县的大成都!过去位于成都北郊的新都县已是成都市的新都区了!

这天,喜天朗气清,交通顺畅,不到一小时车就停在了桂湖公园门前。入得门来,围墙与香樟之类的高树遮断了市声,一股清凉之气挟着荷叶的清香扑面而来。穿过垂柳与桂花树,来到了湖边。荷叶密密地覆盖了水面。它们交叠着,错落着,被阳光照亮:鲜明,洁净,馨香。在这个日益被污染的世界,唤醒脑海中那些美丽的字眼。乐府诗和宋词中的那些句子,在心中猛然苏醒,发出声来,感到平静的喜悦满溢心间。

在水边慢慢端详美丽荷叶间的粉红的花朵,看它们被长长的绿茎高擎起来,被雨后洁净的阳光透耀。也许来得早了一些,荷叶间大多还是一枚枚饱满的花蕾:颜色与形状都如神话中的仙桃一般。而那些已然盛开的片片花瓣上,阳光与水光交映,粉嫩的颜色更加妖娆迷离。古人诗中所谓“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必描绘的就是这种情景。阳光不止是直接透耀着朵朵红花,同时还投射到如一只只巨掌的荷叶上,落在绿叶间隙间的水面上,而受光的叶与水,轻轻摇晃,微微动荡,并在摇晃与动荡中,把闪烁不定的光反射到娇艳的花朵上。

我用变焦镜头把它们一朵朵拉近到眼前,细细观赏那些闪烁不定的光线如何引起花朵颜色精妙而细微的变幻。镜头再拉近一些,可以看清楚花瓣上的那些精致纹理,有一阵微风使它们轻轻摇晃时,便有一阵香味淡淡袭来。而那些凋萎的花朵,花瓣脱落在如巨掌的荷叶上,露出了花芯里的丝丝雄蕊,和雄蕊们环绕的那只浅黄色的花托。圆形花托上有一只只小孔,雌蕊就藏在那些小孔中间。风或者昆虫把雄蕊的花粉带给藏在孔中的雌蕊,它们就在花托中受精,孕育出一粒粒莲子。当风终于吹落了所有的花瓣,花托的黄色转成绿色,一粒粒饱满的莲子就露出脸来,一朵花就这样变成了莲蓬,采下一枚来,就可以享用清甜的莲子了。只是,在这里,这些莲蓬也只供观赏,至少我自己不会有采食之想,倒是想起了古人的美丽诗词:“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莲花寓意的君子人格

荷的确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意识的植物。

“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这是李时珍说过的话。意思是说,在佛教中,荷花的生物特性变为一种象征。《华严经》中就详说了莲花――荷花的另一叫法――“四义”:“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乐、我、净。”其象征意义都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李时珍在他的药典《本草纲目》中,也避开对于植物药用价值的描述,按自己对荷的种种生物特性生发出更具体的象征:“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到了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出世,更是把荷花的特性与中国君子的人格密切联系起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算是对荷的人格寓意的最后定性。

这不,一位老奶奶领着孙子从我背后走过,我也听到她对孙儿说出其中那个差不多人人皆知的短句。可惜,说完这句她就登上旧城墙边的凉亭,用苍老的嗓子去和一群人同唱激越的红歌了。

遥想桂湖主人杨升庵

我去了园中的杨升庵祠。

桂湖这座园子,在明代时,是出了当朝首辅又出了杨升庵这个状元的杨家的花园。看过当地的一些史料,考证说,这个园子的水面上,早在唐代时就种植荷花了。它之所以叫桂湖,不叫莲湖,是因为后来由杨升庵亲自在这荷塘堤岸上遍植了桂花。现在还不是桂花飘香的节令,只有荷塘上漾动的馨香让人身心愉怡。但怀想起这个园子当年的主人杨升庵,却不免心绪复杂。

相关期刊更多

贵州化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硅铝化合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全国无机盐信息总站;全国无机硅化合物协作组;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贵州农机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