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一的来历

五一的来历

五一的来历

五一的来历范文第1篇

Why to this day as international labor day? This is from the American workers' movement in the 1880 s.

At that time, many coun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nd gradually by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o imperialism stage,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econom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to extract more surplus valu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apitalism of the high-speed machines, take the capitalists increasing labor time and intensity of labor to ruthlessly exploit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workers work 14 to 16 hours a day, some even up to 18 hours, but wages are low. Massachusetts a shoe factory supervisor said, "let a strong able-bodied 18 years old young man, next to any machine work here, I can make his hair to gray at the age of 22." Heavy class oppression provoked proletarians great anger. Know, they want to fight for survival conditions, only together, fighting through strike and capitalists. Workers' strike slogan put forward, that is, requirements shall institute an eight-hour working day system.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五一的来历范文第2篇

2022年装修开工吉日吉时查询

2022年1月装修吉日:7天

①公历2022年1月1日,星期六,农历冬月二十九号

②公历2022年1月2日,星期日,农历冬月三十号

③公历2022年1月7日,星期五,农历腊月五号

④公历2022年1月8日,星期六,农历腊月六号

⑤公历2022年1月13日,星期四,农历腊月十一号

⑥公历2022年1月20日,星期四,农历腊月十八号

⑦公历2022年1月22日,星期六,农历腊月二十号

2022年2月装修吉日:3天

①公历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农历正月十号

②公历2022年2月14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十四号

③公历2022年2月27日,星期日,农历正月二十七号

2022年3月装修吉日:5天

①公历2022年3月13日,星期日,农历二月十一号

②公历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农历二月十二号

③公历2022年3月17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十五号

④公历2022年3月23日,星期三,农历二月二十一号

⑤公历2022年3月25日,星期五,农历二月二十三号

2022年4月装修吉日:10天

①公历2022年4月5日,星期二,农历三月五号

②公历2022年4月10日,星期日,农历三月十号

③公历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农历三月十一号

④公历2022年4月14日,星期四,农历三月十四号

⑤公历2022年4月16日,星期六,农历三月十六号

⑥公历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农历三月十七号

⑦公历2022年4月19日,星期二,农历三月十九号

⑧公历2022年4月20日,星期三,农历三月二十号

⑨公历2022年4月23日,星期六,农历三月二十三号

⑩公历2022年4月25日,星期一,农历三月二十五号

2022年5月装修吉日:7天

①公历2022年5月11日,星期三,农历四月十一号

②公历2022年5月14日,星期六,农历四月十四号

③公历2022年5月15日,星期日,农历四月十五号

④公历2022年5月20日,星期五,农历四月二十号

⑤公历2022年5月23日,星期一,农历四月二十三号

⑥公历2022年5月27日,星期五,农历四月二十七号

⑦公历2022年5月29日,星期日,农历四月二十九号

2022年6月装修吉日:7天

①公历2022年6月2日,星期四,农历五月四号

②公历2022年6月3日,星期五,农历五月五号

③公历2022年6月12日,星期日,农历五月十四号

④公历2022年6月17日,星期五,农历五月十九号

⑤公历2022年6月26日,星期日,农历五月二十八号

⑥公历2022年6月27日,星期一,农历五月二十九号

⑦公历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农历六月一号

2022年7月装修吉日:6天

①公历2022年7月12日,星期二,农历六月十四号

②公历2022年7月15日,星期五,农历六月十七号

③公历2022年7月16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十六号

④公历2022年7月19日,星期二,农历六月二十一号

⑤公历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农历六月二十六号

⑥公历2022年7月27日,星期三,农历六月二十九号

2022年8月装修吉日:2天

①公历2022年8月22日,星期一,农历七月二十五号

②公历2022年8月31日,星期三,农历八月五号

2022年9月装修吉日:9天

①公历2022年9月3日,星期六,农历八月八号

②公历2022年9月12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十七号

③公历2022年9月13日,星期二,农历八月十八号

④公历2022年9月15日,星期四,农历八月二十号

⑤公历2022年9月21日,星期三,农历八月二十六号

⑥公历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农历八月二十八号

⑦公历2022年9月25日,星期日,农历八月三十号

⑧公历2022年9月26日,星期一,农历九月一号

⑨公历2022年9月29日,星期四,农历九月四号

2022年10月装修吉日:7天

①公历2022年10月1日,星期六,农历九月六号

②公历2022年10月7日,星期五,农历九月十二号

③公历2022年10月8日,星期六,农历九月十三号

④公历2022年10月10日,星期一,农历九月十五号

⑤公历2022年10月14日,星期五,农历九月十九号

⑥公历2022年10月17日,星期一,农历九月二十二号

⑦公历2022年10月29日,星期四,农历十月五号

2022年11月装修吉日:6天

①公历2022年11月1日,星期二,农历十月八号

②公历2022年11月2日,星期三,农历十月九号

③公历2022年11月14日,星期一,农历十月二十一号

④公历2022年11月16日,星期三,农历十月二十三号

⑤公历2022年11月26日,星期六,农历冬月三号

⑥公历2022年11月29日,星期二,农历冬月六号

2022年12月装修吉日:4天

①公历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农历冬月十八号

②公历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农历冬月二十五号

③公历2022年12月27日,星期二,农历腊月五号

④公历2022年12月28日 星期四,农历腊月六号

五一的来历范文第3篇

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其次,从空间上看,其涵盖范围和意义上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化,即世界形成了有机整体。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则强调把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包括在内,即在地域上包括全球。再次,从学科划分的级别上看,层次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具体历史学科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在黑格尔时代,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历史学、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在空间上是指相对于民族史和地域史而言的世界史、全球史。它在时间上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总体历史。二是指由维柯以来到黑格尔所完成的哲学精神层面上的世界历史概念。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又发掘出世界历史的第三层含义:即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但同时这种观点又认为,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排斥上述两种世界历史观。相反,他的世界历史概念统率了前人的观点,并以前人的理解为基础,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二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四是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结果。这种观点还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这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是不可分割的,它构成了科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整体的规定性。

二、世界历史与“三阶段”、“五阶段”的划分

(一)“三阶段”和“五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

把世界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是苏联和中国理论界根据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有关论述所做的传统的划分。长期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五阶段的理论曾被我国理论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或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经典表述。然而,近十年来随着马克思的“伦敦手稿”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社会发展“三阶段”或“三形态”理论的提出,我国理论界一部分学者,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五阶段”或“五形态”理论提出了疑议,其主要理由如下:

1.“五形态”理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附加和曲解。2.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其实质是对他50年代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的否定。3.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严格按照“五阶段”或“五形态”的秩序依次演进的。4.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五阶段”理论一方面虽然比较好地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但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主义“早产儿”、资本主义“补课论”提出的理论根据。5.“三阶段”说与“五阶段”说相比,一方面它较好地说明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避免了“五阶段”说所造成的认识混乱,另一方面它还能更好地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对上述观点持不同意见的观点认为,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地准确地表述过社会历史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基本的经济形态依次更替,但“五阶段”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奠定的。其理由如下:

1.“五阶段”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书中提出的,虽然存在着用“部落所有制”、“亚细亚生产方式”这样一些术语来表述原始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具有不确切性。

2.斯大林关于“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的经典表述渊源于马克思。从现有资料看,最早指出人类的社会有五个发展阶段的不是斯大林,也不是马克思,而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他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程度和阶级关系的状况,把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神学和封建的社会、过渡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即15世纪以来破坏神学和封建体系的时代)、未来的“实业和科学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但因圣西门根本不懂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终动力,坚持唯心史观,这种历史分期只是一种猜测,而没有作出理论上的阐述。马克思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对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作了理论上的论证,指出了更替的内在依据。

3.对单个的社会有机体(民族和国家)来讲,在历史上是很少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的。但就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而言,用五种社会形态来概括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却是成立的。因为在一定时代,总有一定所有制的社会有机体,用为世界性的体系,位于该时代历史发展的中心,它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到当时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例如,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前资本主义形态,可就人类历史发展整体而言,却意味着封建时代已告结束,世界的资本主义时代已经降临人间。所以,对人类社会五种所有制形态依次更替过程及其规律的把握,只能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总体或“类”出发,而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现象。

4.“三阶段”说也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进程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它在马克思著作中只占有次要地位。“五阶段”说与“三阶段”说有不同的历史作用:前者能较好地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后者则能较好地说明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超越商品经济阶段。“三阶段”说中的第二种形态属于商品经济,马克思的本义也是指资本主义,而不包括社会主义。我们今天以“三阶段”说作主题来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只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运用,而不是马克思的“本义”;如果把这说成是马克思的“本义”,即把马克思理论同对这一理论的运用不加区别,硬把二者说成是一致的东西,就不对了。

(二)“三阶段”与“五阶段”划分的视角及其关系

有的论者认为,“三阶段”说是马克思从人的发展角度对依次演进的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的;而“五阶段”说则是马克思从生产关系或所有制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有的论者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生产的“普遍的光”的观点的论述认为,“三阶段”和“五阶段”的划分是马克思分别从社会生产、生产方式的不同视角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概括。社会生产虽然是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社会生产的不同形式即“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所起作用的方式、大小、范围的不同,从而使整个世界的历史呈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来。“三阶段”与“五阶段”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深化。有的论者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98页注32的有关论述认为,“三形态”是从“社会生产类型”的角度来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实质上是社会生产的不同类型。“五形态”则是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展开来说,生产方式=社会生产类型+基本生产关系。社会生产类型是生产方式的抽象形态;生产方式是社会类型在逻辑上和历史上的展开。并且一种生产类型可以容纳不同的生产关系,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有的学者认为,生产关系的二重结构(人们对个别劳动的占有关系;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是理解“三形态”和“五形态”关系的枢纽。“三形态”侧重于生产关系的宏观结构的历史运动,它反映了个别劳动与社会总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五形态”说侧重于生产关系的微观结构的历史运动,它反映了人们对个别劳动占有关系的历史变化形式。

三、世界历史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是否有一个中心

第一种观点认为:与黑格尔的日尔曼中心主义相对立,马克思并不承认世界历史体系有什么特定的中心。在马克思看来,真正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开创世界历史的,并不是哪个国家、民族的直接推动,而是世界范围内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动。如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文中就指出:“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确认为各个民族和国家都以特定的方式参与世界历史演变发展过程的前提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不否认某个或某些民族和国家在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中的领先或“中心”地位。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把世界历史分为两部分:“机器生产中心”和为中心发展工业服务的“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区”。恩格斯也曾形象地说:“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同时这种观点还认为,承认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某种中心的存在与“欧洲中心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依据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的性质以及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演变发展规律,来确定“中心”和“非中心”的。而“欧洲中心论”则是依据所谓种族的优劣、国力的强弱、战争的胜负等来确立“中心”和“非中心”的。其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一个“中心”的形成是世界历史时代的整体作用的结果。而“欧洲中心论”则认为,“中心”是与生俱来的。其三,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来,“中心”是随着世界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这里所讲的“发展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心”本身的变化;二是“中心”的转移)。而“欧洲中心论”则认为,西方世界的中心地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其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的“中心”与“非中心”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的,离开了这种相互作用就无所谓“中心”。而“欧洲中心论”则撇开这种相互作用,把“中心”及其作用绝对化或“超世界历史化”。其五,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说,确定“中心”也是对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的性质及其演变规律作典型分析的需要。目前学术界有的人为了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欧洲中心论”区别开来,断言前者不承认世界历史时代中有什么“中心”,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尽管其用意是好的。

【参考文献】

1.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范畴,攀登1993年第3期。

2.杨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3.杨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4.江丹林:东方复兴之路,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第242—243页。

5.顾红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及其意义,学术月刊1997年第11期。6.叶险明: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1期。

7.刘佑成: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形态理论,哲学研究1988年第12期。

8.郑镇: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进程理论考评,文史哲1988年第5期。

9.江丹林、孙麾: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哲学动态1993年第2期。

10.王友洛: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进程理论与商品市场经济,学习论坛1995年第2期。

11.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与唯物史观,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2.刘佑成:社会发展三形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20页。

五一的来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叙述主体 历史书写 真相 话语权

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福》打破了传统的鲁滨逊式的话语权力世界,让历史的真相淹没在星期五的失语中,叙述主体置换下话语权力的转移反映出库切在历史与真相的寻求中对话语权的反思。

一、 苏珊:主体叙述声音的寻求

《福》的叙述主体由鲁滨逊变为苏珊・巴顿,打破了传统的男权话语世界。苏珊对书写历史的主体叙述声音的寻求体现在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上。

从形式上看,小说整体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前两章“我”的讲述全在引号之中,因此小说一开始就强调叙述者声音的存在,由一个神秘的单引号进入叙述: “‘最后,我的双手都起了水泡……海浪将我带入海湾,送上了沙滩。”[1]这是叙述者苏珊在讲述,然而她背后还站着一个书写者。第三章,叙述不再有引号,“我”终于走出了别人的书写,成为独立的叙述者,作家福也由第二人称“你”变成了第三人称。叙述人称的变换表明苏珊不再是福笔下的纵者,她有权作为叙述主体说话,有权书写自己的历史真相。库切巧妙地采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来呈现文本,呈现了苏珊对书写历史的主体叙述声音的强烈寻求。

从内容上看,小说开始读者便不禁疑惑:是谁在叙述?直到第二章苏珊给福先生写信,我们才了解到苏珊想将自己的故事托付给作家福,希望他能够由此创作一部真实又具可读性的历史。然而福先生却肆意篡改苏珊叙述的故事,于是苏珊勇敢的站到叙述主体的位置开始进行历史书写,这无疑是她寻求叙述主体声音的反抗。苏珊说: “我是一个自由的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希望选择说出自己要讲的故事,这是我的自由。”[2]苏珊的声音中,包含了对父权和殖民文化霸权对女性抑制的强烈反抗。

二、星期五的历史

苏珊从被书写者的角色中走出来勇敢的寻求话语权,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荒岛故事的另一个见证人――星期五的历史谁来书写呢?苏珊在荒岛上就对星期五有着强烈的好奇,在寻求叙述主体声音和企图还原历史真实中的过程中,她发现讲述星期五的故事是她寻求自己荒岛故事本质的重要部分。于是为了求证他的历史,苏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她首先画了两幅画让星期五指认,希望知道究竟是谁割掉了星期五的舌头,但是星期五看两幅画时毫无反应,他不能也不愿意叙述自己的历史。为了书写历史的强烈愿望,苏珊进而想通过对星期五启蒙教化的方式让他讲述自己的历史,但星期五眼中尽是空洞迷茫,并且画出一排排长脚的走动的眼睛。无论苏珊用什么方法,星期五始终保持他的抗拒。“只是, 他的抗拒没有通过语言表达, 而是显示在他的沉默, 他的低鸣和舞蹈中。”[3]

星期五无声的抗拒是对文明世界话语霸权的鞭挞,他采取一种不合作的姿态, 以沉默的叙述者存在。库切笔下的星期五身上拥有神秘的文明,他以一个无声的叙述主体的身份默默的反抗着有声世界的话语霸权。他的历史只有他自己才能叙述,任何其他叙述主体妄图对其进行历史书写都只能是虚构的臆断,这不禁引起我们对话语霸权的强烈反思。

三、历史书写与真相的关系

小说中福的商业化叙述变成苏珊为争取话语权的叙述,这样的主体转换能否带来历史的真实?对于作家福,他认为:“岛上的生活太枯燥……它就像一块面包,如果读者没有一点吃的,可能会迫切地想吃它……但是如果还有滋味甜美的点心可以选择,哪个读者还会愿意吃那块面包呢?”[4]他篡改了苏珊的叙述经历,其书写必然不能揭示历史真相。苏珊在鲁滨逊死后成为荒岛故事的有力见证人,所以她理应是历史真相叙述者。然而,无论苏珊如何坚持故事的真实性,都无法完整地再现历史。鲁滨逊在荒岛上始终无意去讲述自己和星期五的历史,她努力从星期五那里挖掘真相却仍无果。另外,苏珊在讲述故事时“所保持的沉默是有选择、有目的的”[5]。因此,这两个叙述主体对于荒岛历史的书写都无法重现真相,那么,谁能讲述那段真实的历史呢?

作者库切巧妙地将无声的星期五放在了历史叙述者的位置,赋予他讲述真相的声音和自由的话语权力。在小说尾声,一个不明身份的“我”潜入海底寻找真相,发现其他人都已死去,只有星期五有一息尚存,于是让星期五用无字的方式吐露真相,成为叙述主体存在。“这里不是一个依赖文字的地方……在这里,身体本身就是符号,这是星期五的家。”[6]库切想通过这种超现实的方式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因为只有当被压抑的沉默者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历史真相才能再现。“他的嘴张开了,从里面缓缓流出一道细流,没有一丝气息,就那样不受任何阻碍地流了出来。”[7]星期五的叙述以这种非文本的形式倾吐出来,它是自由的,是不受任何话语霸权的叙述主体操纵的历史真实。

四、结语

《福》塑造了苏珊、福和星期五这三个不同叙述主体书写同一历史事实却又彼此解构这一事实。作者库切试图告诉我们历史书写与真相并非一一对应,真正的真相不应该建立在剥夺他人话语权的基础之上。星期五由一个被叙述者变为叙述主体,这种沉默中发出的声音在文本的开放性结尾中带给读者深深的启迪和反思。

注释:

[1][2][4][5][6][7]分别引自[南非]J.M.库切.福[M].王敬慧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8,第1页,119页,105页,110页,146页,147页.

[3] 段枫,卢丽安.一个解构性的镶嵌构成: 《仇敌》与笛福小说[J].当代外国文学, 2004, (4): 52.

参考文献:

[1] [南非]J.M.库切著,王敬慧译.福[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

[2] 段枫,卢丽安.一个解构性的镶嵌构成: 《仇敌》与笛福小说[J]. 当代外国文学, 2004, (4): 52.

五一的来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社会形态演进,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历史规律,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1-0076-04

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用以研究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范畴。多年来,学界围绕“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所展开的种种争议,虽然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但对于马克思“五形态说”的真实性、科学性,“三形态”与“五形态”的关系以及人类发展的“单线论”与“多线论”等诸多重大问题的质疑和存疑,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与自觉,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对此,需要我们在辨正马克思“五形态说”遇到的批评和质疑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所揭示的历史规律与具体发展道路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批评与质疑的辨正

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原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一原理,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下,是一个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对此,马克思曾从多维视角将其划分为“两阶段”、“三阶段”和“五阶段”等。其中经济社会形态的“五阶段”划分,即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便是人们通常所说“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五形态论”是最能体现马克思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历史分期理论,它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社会形态演进一般规律的概括。然而,正是这个“五形态论”,近年来遇到了各式各样的批评和质疑。

质疑者多将“五形态说”看作是斯大林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种阐释,进而批评“五形态说”“既缺乏充分的马克思的文本依据,又有明显的理论缺陷,也没有世界性的普遍的事实依据作支撑。” 〔1 〕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概括为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并定为一尊,可归因于斯大林。但是,借批评斯大林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僵化理解而否认马克思“五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强调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表明人类的发展要经历上述五种社会形态”就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思想不符了。对此有学者已给予反驳,笔者就不再赘述。至于有学者以马克思生前明确反对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 〔2 〕 (P342),说“五形态说”具有明显的理论缺陷,这实际上有一个对文献及其马克思研究人类历史方法双重把握的问题。

马克思的“五形态说”并不像部分学者认为的那样,仅是对欧洲历史的概括,而是马克思基于世界历史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规律的哲学概括。马克思对人类历史演进规律的研究也不是简单地对历史自身的描述,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运用“溯源法”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的“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从而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此方法命名为“从后思索”,即从事物的典型形态向后追寻它的历史轨迹,所以又称“溯源法”。正是运用这一方法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并以此溯源已消灭的社会形式的典型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方式,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分为原始共产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用五种经济社会形态加以把握,为人们摆脱各种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而,以马克思曾所说过“我明确地把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限在西欧各国” 〔2 〕 (P761)来证明马克思的“五形态”理论只是对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概括,那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因为这句话所讲的“历史必然性”是仅就资本主义起源而言的,而非是对整个欧洲历史演进的阐明。

至于学界对“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是否符合历史事实的质疑,那是有道理的。因为人类历史迄今确实没有一个民族或国家是沿着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记载中也不是“依次演进”,而是“相继更替”。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说的主要依据有:一是《序言》中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3 〕 (P33)二是《资本论》1867年第一版序言中“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3 〕 (P101-102)。学界常将这两句话结合起来说明五种社会形态是依次演进的,其逻辑转换是将“自然史的过程”等同于“依次演进”。其实,这第二句是马克思对上面一段的说明,即“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3 〕 (P101)。“自然史的过程”讲的是自然规律的客观必然性和不可超越性,而“依次演进”却更强调的是不可选择性,这就与马克思所讲的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出现了逻辑冲突。其实,最能准确体现马克思经济社会形态演进思想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这段话:“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排列是不行的,……问题不在于各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社会形式的相继更替的序列中的在历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更不在于它们在‘观念上’的顺序。而在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 〔3 〕 (P23)这段话没有说明经济社会形态应该划分为几个阶段,也与斯大林强调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相悖,它不被人们所关注也就很自然了,但它确实说明了各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社会形式发展序列中的关系是相继更替。“相继更替”不等于“依次演进”,因而,马克思所说的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更替应该是相继更替,而非依次演进。“相继更替”是在坚持社会形态演进更替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强调五种社会形态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的“先后次序”,它没有强制必须“依次演进”,从而为人的主体选择和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预留了空间。而“依次演进”的逻辑结果必然导致人们对“五形态”理论的单线论、直线论和图式“唯一化”的理解,这既与马克思唯物史观中“跨越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相冲突,也必然使人们从历史规律意义上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提出质疑。

二、社会形态演进图式的争论与历史规律

建构历史发展图式或模型,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的重要途径。因为,历史发展的图式和模式能简要地显示出各个社会形态的结构和基本动力,它便于揭示在过去发生的、现在正在发生的以及可以从现有倾向中合理地假设将来肯定能发生的历史的真正进程。尽管,这种图式仅是一个理论模式,它不代表历史本身,但是“它剔除了使历史发展轮廓发生模糊的偶然附加物,从而有助于揭示出历史发展所内含的逻辑” 〔4 〕 (P35)。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得出的历史结论或历史模型,如“两形态”、“三形态”和“五形态”等,都可以看作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演进的具体图式。但自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五形态说”被斯大林钦定为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唯一”图式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演进图式,就成了学界激烈争论的重要问题,具体说来有“单线论”、“多线论”和“双线论”等多种观点。

“单线论”的代表作是列宁1919年的《论国家》和1938年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该观点从揭示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共性出发,把人类社会发展序列描绘出一种绝对的序列,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都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五个历史阶段。这种观点对中国影响深远,中国《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就曾提出全部亚洲或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与西方基本属于同一发展线索、同一条轨道的“一元或单线的历史发展”观。也有学者以19世纪70年代中期为界,认为早年马克思主张历史发展单线论,晚年马克思主张历史发展双线论。

“多线论”者多是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经典表述中寻找依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的翁贝托·梅洛蒂。梅洛蒂认为欧洲社会的发展路径是古代公社经过奴隶社会,在日耳曼公社蛮族入侵的基础上,进入了封建社会,然后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而亚细亚经过殖民征服的国家和民族只发展为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如印度),没有经过殖民征服的只能发展为的集权制(如中国、埃及等)。斯拉夫公社经过半亚细亚社会,未经征服也只能是亚细亚的最终命运——的集权制(如苏联)。这样人类历史就被描述为多条发展线索,“亚细亚社会”被看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佩里·安德森认为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奴隶制和封建制,他反对普遍的“亚细亚主义”和普遍的“封建主义”,主张实事求是地建立一种具体而准确的社会形态和国家体系的类型学,强调“这种类型学尊重它们各自结构和发展的重大差异” 〔5 〕 (P517)。我国学者罗荣渠在对现代化的历史研究中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围绕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中轴运动,强调“在同一生产力水平和条件下,社会形态可以是多模式的,发展道路也是多模式的” 〔6 〕 (P65)。基于此,罗荣渠将单线发展论的结症归结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关系的机械的单线解释。

“双线论”实际上是多线论的一种简化。普列汉诺夫曾将世界经济发展的西方和东方看作“是两个并存的经济发展的类型”,他认为东西方在原始社会解体后,分别走上了两条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卡尔·魏特夫特别强调地理环境尤其是“治水”在东西方文明差异中的作用,认为“治水社会”① 〔7 〕循着原始社会亚细亚社会东方专制社会的方向缓慢发展,而西方社会循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向前进。在中国,“双线论”的代表应是张凌云,他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马克思晚年著作的研究,得出马克思分析了东西方两条演进路线的观点,并依据马克思的“跨越”设想,将东方社会的演进路线描述为:氏族公社所有制亚细亚农村公社所有制东方专制制度的亚细亚所有制“吸取资本主义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所有制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所有制 〔8 〕 (P72) 。

除了上述单线、多线、双线发展图式以外,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一种逻辑抽象,而不是历史现象的描述,因而,它是一种方法,不是断代。还有学者中肯地指出用“多线论”与“单线论”来概括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不恰当的。因为“多线论”的提法反映不出社会制度的重复律,“单线论”的提法则很容易被误解成单一的模式,从而忽视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此外,学界还有“常规说”、“变异说”和“跨越说”等不同观点。学界的这些看法和观点,实际上都是在坚持、质疑和反思“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对历史规律的统一性与具体民族或国家发展道路多样性关系的追问。

笔者认为,“五形态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演进规律,是马克思基于世界历史而对人类社会发展本质的必然联系的内在规律的哲学概括,它只有在每个民族和国家的相互作用的整体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因而“五形态论”所体现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常规性”、“重复性”和“顺序性”,除了少数极个别的民族、国家较为典型(如西欧诸国)外,绝大多数的民族和国家都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规律只能是作为总趋势的规律,它总是与各种偏离结合在一起,但决不是一切个别情况的规律。尽管“五形态论”的出场,确实是建立在马克思对欧洲社会的研究之上,在刚刚接触东方社会时,马克思也确实强调过东西方社会的不同,可随着史料的丰富与研究的深入,马克思逐渐抛弃了东方社会“特殊论”,最终在世界历史视域上形成了科学的、反映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五形态论”。“五形态论”既不是“单线论”,也不是“多线论”,它体现着社会形态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其内在的依据是:在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类”规律的统一性时,对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的“具体发展”道路,以世界历史的整体观为座标,结合人类社会整体演进规律而进行具体的考察、诊断与分析。因而,马克思在“序言”中将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看作是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既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类”规律的揭示,也是对东西方不同民族或国家发展在“类规律”制约下的具体发展道路的抽象描述。学界据此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质疑及其“单线论”与“多线论”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将人类社会发展“类规律”与各个民族或国家的具体道路混淆所致。当然,对此还必须进一步深入到马克思探索人类历史演进的逻辑方法中去澄明。

三、 准确把握马克思研究人类历史演进的科学方法

人类历史发展是“类”规律与具体发展道路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已为人们所关注。列宁就曾辩证地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9 〕 (P28)但社会形态演进在具体历史进程中呈现出的多样性特点,仍为一些学者否定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提供了借口。波普就把规律与趋势截然分开,把可否重复看作历史有无规律的标志,认为“社会运动观念的本身纯粹是一种总体论的思想混乱。没有任何理由让人们相信,社会科学能够为我们实现揭示未来所储藏的秘密这一古老的梦想” 〔10 〕 (P148)。不同的结论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观,波普的错误在于他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同于可重复且可“证伪”的自然规律。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虽然不为各个民族和国家所共有,但它必须且只有通过一定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道路才能得以表现。尽管每个地区、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甚至可以跳过社会整体的一个或多个阶段,但它们不能超脱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总规律。人类发展至今还没有超出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说”以外的社会类型存在,就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五形态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五形态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进程,是“对社会形态演替正常进程的最本质内容的抽象和概括”,这缘于马克思研究历史的“科学抽象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3 〕 (P99-100)所谓抽象力的运用,就是要在我们的头脑中,以观念形态的简化和纯化代替实际的、真正的简化和纯化,从而使社会形态演替的一般进程得以显现出来。这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一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透过社会形态演替进程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寻找到社会形态演替进程中的成熟而又典型的社会类型,抓住其中最本质的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对社会形态演替的一般进程认识的目的。当然,完全“纯粹”的典型不可能存在,所分析的典型也都是相对的,但这种分析本身就是认识社会形态演进一般进程的入门向导,只要善于认识各个典型社会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就有可能较为便利地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进程。马克思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在以英国为典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分析时,也分别以古希腊古罗马、日耳曼法兰西和俄国为典型,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东方社会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从而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演进一般规律的五种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理论。当然,马克思在从逻辑上把握人类历史过程的统一性时,并没有因此排斥各个民族和国家历史进程的生动性、多样性,反而是以此为基础并通过它们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同社会形态的存在与更替的多样性不仅不违背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反而为规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世界各地区、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复杂联系中把握社会形态演进的“普照之光”和“龙头”。“普照之光”是一切社会形式中的典型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方式,它决定着具体社会形态的性质,但要把握社会形态演替的一般规律和基础,还必须把握社会形态演替进程中处于先导地位的地区、国家和民族即社会形态演替进程的“龙头”。 〔11 〕 (P152)因为,在复杂而错综交织的社会形态演替进程中,比较明显地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往往是在种种联系与发展中走在前列、处于先进地位的民族、国家和地区。虽然这个先导地位是不固定的,是有消有长的,某一地区、国家和民族可能在这一阶段走在人类发展的前列,而在另一阶段却有可能落在后面;原先比较落后的民族、国家和地区在新的阶段后来居上,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常见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在世界历史的整体联系中,总有那么一些地区、国家和民族走在世界历史的前列,而它们的社会形态演替进程处于先导地位的阶段往往代表社会形态演替的一般进程。这就好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波涛起伏,此消彼长,但总能有一排奔腾在最前面的浪头,它们引导着整个潮流。只要我们能够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善于把握社会形态演进的这种“龙头”,而不是片面、孤立地看待处于世界历史总体联系中的某一地区、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形态演替进程,那么我们就能够从各种错综交织的实际进程中,准确把握体现社会形态演替各个阶段内在逻辑联系的一般进程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注释:

①“治水社会”是美国学者卡尔·魏特夫对东方社会性质的定义,源自东方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治水需要的前提下,由于兴修和管理大规模水利工程需要控制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于是产生了东方的统一君主国家,并由此使“东方专制主义”成为其社会的基本性质。

参考文献:

〔1〕季正矩.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意〕 翁贝托·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M〕.高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英〕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M〕.郭方,刘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王 毅.中国式“治水社会”的制度炳灶〔J〕.瞭望东方周刊,2010,(30).

〔8〕张凌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9〕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