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念的距离

思念的距离

思念的距离

思念的距离范文第1篇

清风徐徐。

甜美的空气,

浸润着,

每一寸土地。

仰望星空,

思念来袭。

飘飞的心绪,

此刻,

永恒般的静止。

你,

是我不容漠视的坚持!

心房长满的荒芜杂草,

已消融在,

我们之间思念的距离。

晶莹的心啊!

播种着,

亘古不变的情谊。

静静的洒落在——

灵魂的欢乐王国里。

请允许我,

把焦灼的想念,

天涯海角的依恋——

在长长的时光中深情吟咏,

在悠悠的岁月中互相辉映,

思念的距离范文第2篇

——顾城

隔窗,隔门,隔墙,隔着……想问:你我还相距多远,你是否还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得见我的身影?你又身在何处,我该何处去寻?

隔着一种叫距离的东西,我抚着自己的心跳,感觉着呼吸,摸索,距离那头的心。

有一种距离,叫海峡。

一片海,一道峡湾,两颗思念的心。余光中的乡愁化为邮票,船票,穿越海峡,游荡于大陆和宝岛之间,小小方寸票。寄托无比沉重的深情思念,蕴含多少渴望回归母亲怀抱的呐喊:大海呀大海!你可知道,母子分离的伤痛?你可知道,母亲多少年华没了笑颜?这种岸与岸的距离,我们渴望抵达。

有一种距离,叫爱。

爱,不一定就在身边。每逢七夕,在银河的两边就会上演一幕感天动地的爱情剧。牛郎织女跨鹊桥相会。空间距离阻隔了他们时时刻刻的相爱,却阻碍不了他们爱的传递。银河再广,也冲逝不去他们浓浓的爱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远落他乡,望月圆缺之变,谈人生世事无常,岁月短暂,心中万分挂念着至亲至爱的远在天边的人儿。犹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寻遍小舟,爱,我们渴望出发。

有一种距离,叫生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对亡妻淋漓尽致的爱与思念从词句中显露无疑,在绵绵不绝的思念面前,生死的鸿沟,有距更似无距。

又逢清明,心头不免载满了某位可爱老头的全部,那便是你,我还在寻找你的身影,外公。你陪我嬉闹,陪我光脚丫游溪抓鱼,陪我织袋上树抓知了……你的模样,你的笑,还是那样清晰明了。经常会在阳光底下翻翻有你的相册,对着你的眼睛遐想:“外公,你可真的离开我?在那冰冷的黑墓中,你可害怕?那边的世界,也如这边一样多彩吗?去时,你可曾寻回你挚爱的人我的外婆?你还好吗?我很好,真的想你了。”

捧着相册,神游远山深处你属于的地方。你我相距甚远,你如何听见我的声音,我的想念。你可还能寻找到我的心?不由得,心生一丝念想。瞧那方宽宽的墓冢长满的浓郁绿色,散发着种种生的气息。你在孕育着这方你存在的土地,你在用你生命的另一片绿告诉我你想我,你一直都在身边。你一直陪着我哭,我笑,我累,我痛,你永远都在温暖我心中的湿地。

思念的距离范文第3篇

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无所不能:一台电脑,任你访问世界的名山大川;天与地之间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去衡量,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不久前,孩子从美国打来电话说:“您在电脑上安上一个出像设备,我们通电话时,就可以面对面地看见彼此的形影了。”我说:“别,还是让我留下点想象和思念的空间吧!”之所以这么回答儿孙,因为我不想让电子波光破坏了思念的情怀。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儿孙们的肖像,那固然有瞬间面对面的快乐,但是思念与想象之苦与乐,便会随之化为泡影。人类生活――包括亲情在内,是需要一点距离感的,假如融解了这种距离,感情的天平永远在平衡点上,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更有甚者,会使感情霉变而生菌,继而发生病变。更何况,我刚从美国探亲回来不久,儿孙们的音容笑貌,还鲜亮地活在我的记忆库存之中呢?

古诗词中的“长相思”,来自于“久别离”。台湾余光中老先的《乡愁所以那么撕裂肝肠》,就是因为“久别离”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当然作为民族统一大业来讲,除非一小撮“”,没有人会希望民族长期分割;但是这种《乡愁》点燃起的思念之火,将是海峡上架起飞虹的力量。不是么?民族情愫如此,亲情与爱情的真谛,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民谚中“久别胜新婚”的成语,不就是对思念的最好的诠注吗!常常见到一些时尚中的小儿女,像蜜蜂巢居那般形影不离;殊不知没有空间没有思念、没有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感情田园中的绿茵会褪色的;没有精神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是会变质变味的――虽然伊人仍旧,但实质上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了。

古人说的“大爱无形”与“挚爱无声”,不是空对空地坐而论道,而是实对实的感情界定。记得王安忆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她的回答是“我向往古典。”此话出口后,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声,之所以如此,全然在于时尚中人,太少了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中的“1”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九曲通幽之享受。人类感情世界的精神数码有含金量,是难以跟随手指在电脑键盘上的动作而翩翩起舞的,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如果将此延伸至文化领域,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至死”之风,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引向“肥皂剧”那般的精神墓场。

当然,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许多多前人无法想象的方便,因而我们常为生在这个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笔记本电脑和无所不能的手机,给了我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因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挂,化为宇宙间之乌有。看看春运时人头攒动的车站吧,那是思念井喷的绝妙写照,如果人间死了这种思念,还会有这种情致的画面吗?

保留一点思念与想象的空间吧!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所独有的精神彩虹。

(选自《散文》)

思念的距离范文第4篇

一、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的途径

数学概念有些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而产生的,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用下列几种方法来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

(一)回顾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

中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的概念属性,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

例1异面直线的距离的教学

(1)展示概念背景:向学生指出:刻划两条异面直线的相对位置的一个几何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这只能反映两异面直线的倾斜程度,若要刻划其远近程度,需要用另一个量——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

(2)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过去学过的有关距离的概念(点与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并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点:各种距离概念都归结为点与点间的距离;每种距离都是确定的而且是最小的。

(3)启迪发现阶段:指出定义两异面直线的距离也必须遵循上述原则,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异面直线a、b上哪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小?为什么?

进一步诱导:如右图,过直线a上一点B作

AB直线b,垂足为点A,则线段AB的长为异面直线a,b间的距离,对吗?因为过A作AC直线a,垂足为C,在RTΔABC中有AB>AC,即AB不具有最小性。再过C作CD直线b,如此下去…,线段只垂直于a、b中的一条时,总是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可能是a、b上任两点间距离的最小者,那么,异面直线a、b上任两点间距离的最小者到底应该是哪条线段的长呢?学生会发现:可能是与异面直线a、b都垂直相交的线段。

(4)表述论证阶段: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段MN的长度具有最小性,又公垂线是唯一的,所以,可以把线段MN定义为异面直线a,b之间的距离。

以上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已有“距离”概念的本质特点,即产生新的概念的“生长点”,以类比方法获得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学生觉得这一概念是已有距离概念的一种自然发展,不感到别扭。这样的概念还有很多,如复数的模与实数的绝对值类比、二次方程与一次方程的类比、空间的二面角与平面的角类比等等。

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概念的相似点,为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通过与熟悉的概念类比(类比的形式多样,如平面与空间的类比、高维与低维的类比、有限与无限的类比,还有方法类比、结构类比、形式类比等等),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掌握新的数学概念。当然要注意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应引导学生修正错误的类比设想,直到得出正确结果。

(二)由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是已有概念的扩充,若能揭示概念的扩充规律,便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入新概念。

例2复数概念的教学

先回顾已经历过的几次数集扩充的事实:

正整数自然数非负有理数有理数实数,然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上述数集扩充的原因及其规律如何?

实际问题的需要使得在已有的数集内有些运算无法进行,数集的扩充过程体现了如下规律:

①每次扩充都增加规定了新元素;

②在原数集内成立的运算规律,在数集扩充后的更大范围内仍然成立;

③扩充后的新数集里能解决原数集不能解决的问题。

有了上述准备后,教师提出问题:负数不能开平方的事实说明实数集不够完善,因而提出将实数集扩充为一个更为完整的数集的必要性。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2)借鉴上述规律,为了扩充实数集,引入新元素i,并作出两条规定。(略)

这样学生对i的引入不会感到疑惑,对复数集概念的建立也不会觉得突然,使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步入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轨道中,为概念的理解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的关键是揭示出相关概念的扩充发展的背景及其规律,从而引发新的数学概念的产生。

(三)联想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景

许多数学概念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若能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点设计成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便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新的概念。

例3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教学

(1)展示概念背景:教师与学生一起以熟悉的正方体为例,请学生观察图中有几对异面直线?接着提问:从位置关系看,同为异面直线,但它们的相对位置,是否就没有区别?教师紧接着说:既然有区别,说明仅用“异面”来描述异面直线间的相对位置显然是不够的。在生产实际与数学问题中,有时还需要进一步精确化,这就提出了一个新任务:怎样刻划异面直线间的这种相对位置,或者说,引进一些什么数量来刻划这种相对位置?

(2)情境设计阶段:我们知道平面几何中用“距离”来刻划两平行直线间的相对位置,用“角”来刻划两相交直线间的相对位置,那么用什么来刻划两异面直线的相对位置呢?我们还知道两异面直线不相交,但它们又确实存在倾斜程度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角,用它的大小来度量异面直线的相对倾斜程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一道题:一张纸上画有两条能相交的直线a、b(但交点在纸外).现给你一副三角板和量角器,限定不许拼接纸片,不许延长纸上的线段,问如何能量出a、b所成的角的大小?

(3)猜想发现阶段: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过一点分别作a,b的平行线,该方法能否迁移到两异面直线的倾斜程度呢?经学生研讨后能粗略地得出异面直线的倾斜程度可转化为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角(即过一点分别作a、b的平行线,这两条平行线所成的角)

(4)表述论证阶段:教师提问,这角(或平行线)一定可以作出来吗?角的大小与作法有什么关系?(以上即是存在性和确定性问题)通过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得到: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规定在(0,内,那么它的大小,由异面直线本身决定,而与点O(一线的平行线与另一线的平行线的交点)的选取无关,点O可任选.一般总是将点O选在特殊位置.至此,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完全建立了,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这一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数学概念间的本质属性,为新概念的产生创设适当的固着点,使其孕育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四)提供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情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4数轴概念的教学

教师先出示下列问题:小张家向东走20米是书店,向西走30米是少年宫。若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那么,小张从家出发,走到书店应记作什么?走到少年宫记作什么?温度计显示零上20C,零下3C,你如何用有理数表示。

教师接着要求学生将上述两个问题分别用简单形象的图示方法来描述它们,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

(1)能用图线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可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来刻划)(2)度量的起点(0C和小张家)(3)度量的单位(温度计每格表示1C)(4)有表示相反意义的方向(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零上为正,零下为负)

这样就启发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对于“表示相反意义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正方向,从而引进“数轴”的概念。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遵循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恰当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经过比较、分类、抽象等思维活动,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后通过概括得出新的数学概念。

(五)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自实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如几何画板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去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反思中掌握数学概念。

例5椭圆概念的教学

可分下列几个步骤进行:(1)实验获得感性认识(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小图钉和一长度为定长的细线,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用铅笔把细线拉紧,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画得图形为椭圆)(2)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椭圆上的点有何特征?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当细线的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3)揭示本质,给出定义。象这样,学生经历了实验、讨论后,对椭圆的定义的实质会掌握得很好,不会出现忽略椭圆定义中的定长应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的错误。

这类数学概念的形成一定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仔细观察,并能根据需要适当变换角度来抓住问题的特征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除了真实的实验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一些仿真实验,实验的设计不能只是作为教师来演示的一种工具,而是要能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动手操作的学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以上列举的几种方法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些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形成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创设出利于学生发现的问题情景。

二、数学概念形成阶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还应创设师生共同研究问题的良好氛围。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还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研讨问题,大胆向教师提问题或提出创见性的观点,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平等共同研讨、分析解决问题的民主气氛,形成师生间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问题的呈示方式

有了合适的问题情景,还必须注意问题的呈示方式。我们认为:问题的呈示要以学生主体的充分发挥为前提,重视知识的发现和探索过程,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通过问题的呈示能使学生充分地展开思维活动(包括动手、动脑),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不要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应把发现问题的机会,大智若愚地让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暴露,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辨析,并在关键处予以点拨,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以实现学生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要使这个过程顺利进行,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形式应尽可能多样化。教学不能只是教师的讲授,还应包括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究,集体研究,小组讨论或先学生独立研究再相互交流,或带着问题自学等多种方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于如何确定教学形式,这要考虑所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水平。一般来说,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只要学生有能力通过活动解决的问题,就应该让学生独立完成。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先让学生独立研究,再组织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小组研究,并在关键处作适当点拨),最后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结论。

思念的距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距离产生美 感动 共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都说距离产生美。这首词中的“距离”有生与死的空间距离,有茫茫十年的时间距离。有人会说,都十年了,王弗也已经死了,不忘又能记得多少呢?笔者并不这样认为。有些事,或许因时光的流逝会慢慢淡出记忆的光晕,可有些因时光的日渐久远反而愈加清晰,甚至成为抹不去的永恒。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痛便是幸福。美学上讲,痛和丑一样也是一种美,这首词体现的正是一股因了距离而萌生出的平静却更为强烈的相思之痛。挪威剧作家易卜生曾经说:在精神上人是远视的动物,离得远看得清,细节使人糊涂;我们要判断一样东西就要离它远一点,在冬天能把夏天写得最好。这是易卜生对创造的体验,与此词亦相通。

将事情拉长距离,,郁结于心的彼时事彼时人彼时情很可能会在这样的遥望中瞬间爆发,甚至比事情刚刚发生时来得还真切。十年前,苏轼定是写不出来这首词的。亦悲痛、也思念,但因为刚刚失去,感情尚不理智,沉重的打击使人无暇悲伤。他也做不到平静地看待王弗离去,当时虽有情,却浅而薄,精力上还受着其他事情的牵扯,内心里深而厚的情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笔者认为,苏轼对王弗的思念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时间让他跳出悲伤,也让他的思念在“不思量,自难忘”间更加集中而绵长。一如火山喷发前总是会有很长的时间酝酿那炽烈的岩浆。所以十年之后,在寒冷之夜的一个梦境徘徊之后,那汩汩思念的岩浆就从苏轼这座深邃的火山口不可遏止地迸发出来。

是距离成就了这首感人至深、字字皆情、字字皆泪的千古绝唱!

又有人会说,苏轼与王弗生前可以说没有距离,生活不是一样美满吗?“距离产生美”又怎么说呢?

是的,笔者认为“距离产生美”同样适用。但此距离非彼距离,此美亦非彼美。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二人此时的“距离”非空间,也非时间,而是相处中必要的心理距离。王弗在嫁给苏轼之处,并未告诉苏轼自己知书,而东坡读书“偶有所忘”,她却“能记之”,及时从旁提醒,问其他的书,也所知不少。东坡大喜过望,方知自己的新娘是这样的机敏而沉静,二人更加亲密恩爱。这件小事上是否可以这样说:保持一点距离,是为了让距离更近。王弗深谙此“以退为进”之计,这样一个贤淑端庄、有内涵有修养的女人,是不会让别人一下子看透自己的,即便是每日和她共枕而眠的男人。她有意保持着与苏轼巧妙而适当的距离,让其在来日方长的相处中逐渐发现、感受和欣赏自己的美。这也是一门难得的艺术。

此词真挚朴素、沉痛感人,每个读过之人莫不被这阴阳两隔却依旧牵念的爱情而感动,泣然潸然。为苏轼,为王弗,也为自己。这种感动和共鸣穿越千年而不衰。

“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能引起很多人共鸣的一句。如果有个人在心中占据着很重的分量,那么想念就在有意识和无意识间客观存在,刻骨铭心。乍看这两句,有点自相矛盾,细读来,却是东坡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思量;说不想念,却时刻未忘却。六个普普通通的汉字组合,将王弗在苏轼心中的地位和苏轼对她的情深意笃真实而深刻地描摹出来。

“夜来幽梦忽还乡”,是写自己梦回彼时故乡,那个两人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小宅亲切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小窗边,正梳妆。夫妻相见,未有久别重逢的卿卿我我,却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是一个让人心酸又让人感动和幸福的画面。对于心有灵犀的两个人,语言最笨拙。它只能表达人们日常生活中极表面的东西,爱和恨的极点,都是无言的。此时此刻,情到深处情转无,思到深处自无语。二人无言相顾,泪流满面,其间实是饱含了诸多说不尽、道不完的情感!无言却胜有言,表现了更加深沉复杂的情绪。

这样的写法体现了苏轼的一些为文理念,他主张有感而发,以意为主、行云流水般的话境。这首词用字造句平实、质朴,但字字能打动人心。它的好处,不仅在于“说出”,还在于“被说出的意境”,我们沉醉于东坡所选用的独特意象的同时,也沉醉于他所“说出的境界”里。我们的感情完全被作者的感情所征服。这种表现方法正如司空表圣所说“语不涉难”,这是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情感的方式,即用一种明白晓畅的语句去表达一种藏在人心最深处的东西,一种悠远的感情。怀揣着真挚情感而自然流露写出的文字往往能成佳作。

笔者甚喜此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不论词、诗、散文还是小说,比如这首词、昌耀的《斯人》、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汪曾祺的短篇诗化小说,还有铁凝作品中对于一些细节的刻画,无一不是有感而发、真挚自然之作。反之,矫揉造作、刻意为之或纯属辞藻堆砌的作品,则只能给人以俗气、庸常、繁缛、厌烦之感,比如宫体诗。

诚然,真情流露并不是说心里所想、眼睛所见皆能入文,这其间还需要一个艺术加工的过程。若过实、过直白则缺少了诗词的意境和味道。作诗填词要用真情,也要用艺术,文质兼胜方为上乘佳作。《江城子》即为典范,它也完美地体现了苏轼的文学理论主张。该词成为千古绝唱,当之无愧!后世词家也多师从苏轼或受其启发,探索自己的词学道路。(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新华.《天风海雨吟啸行》[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期刊更多

草原歌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唐山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

作文新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