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冬季养生

秋冬季养生

秋冬季养生

秋冬季养生范文第1篇

2、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就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水。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

3、穿衣注意保暖: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4、羊毛、氯纶、腈纶、蚕丝、醋脂粘胶棉保暖性最高,而锦纶、丙纶、涤纶的导热性较高,不太适合用于御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织物和蚕丝含空气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5、朝喝盐水晚喝蜜: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秋冬季养生范文第2篇

气候的变化刺激了人体,使人体生理上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体自身产生的调节功能,可以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从而维护健康,防止季节性疾病的发生。秋冬养阴这一养生原则,主要目的是加强人体的调节功能,使之能适应外在气候的变化。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人为地增强人体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

秋冬养阴虽包括两个季节养生的原则,但其实际方法可以说是同中有异。现分别介绍如下:

首先讲讲秋季的养阴。秋季里暑气渐消,凉风阵阵,天高气爽。气候的特点是偏于干燥,故又称为秋燥。由于气候的干燥,常使人体水分不足,出现皮肤干燥、鼻干,甚至鼻出血,口唇干裂,也有人因此干咳少痰。我们若能在秋季来临之际,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便能有效地控制上述症状的发生。这种预防措施,便属秋季养阴的方法。

秋季养阴,一般都采用食物和药物的调补。食物方面大多选用性味甘凉,具有生津养肺、润燥护肤作用的食物,如梨子、柿子、苹果、甘蔗、百合、银耳、白萝卜、青萝卜、黄瓜、西红柿、莲藕。其中除百合、银耳外,都以生食为宜。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柿子不宜多吃,空腹尤应忌食。因柿子含有大量的柿胶酚、黑胶等,遇到胃酸就会凝结成不能溶解的硬核,形成“胃柿石症”。再有吃柿子的同时不能吃螃蟹。过去传说两者同食可致人于死地,事实上致死未必,但引起腹痛与泄泻者则常有之。再有甘蔗汁不能多服,因其含糖量颇丰,多则生热酿痰。患糖尿病者更应禁忌。

菜肴可常食山药、银鱼、猪肺、鸭肉等。药物调理可选石斛、麦冬、南北沙参、玉竹等。这些药物中药店均有售。选其中1~2种,每种用10克左右,泡汤代茶常服,有较好的润燥生津作用。秋季里应少吃辛辣、刺激及油炸熏烤食品,以免上火伤津(伤阴)。

再说冬季养阴。冬季养阴,其调治方法与秋季略有不同。冬季气候严寒,人们习惯于温补。饭馆餐厅内盛行麻辣豆腐、狗肉火锅等,居家者亦常吃狗肉、羊肉、黄牛肉。还有人每至冬季,要吃几只黄脚黄嘴的老母鸡。以上冬季温补的佳品,营养价值确实很高,有增强体质和御寒增暖的功效。但其性偏温热,食用过多,多有上火伤阴的副作用。所以亦必须适当配合养阴,从而起到以阴制阳,阴阳平衡的效果。

冬季养阴有一点必须注意。在注重补肾壮阳的同时,也必须选择滋养肾阴的食物和药物。食物如甲鱼、龟肉、鸭肉、海参之类;药物如制首乌、阿胶、龟板胶、黑芝麻、黑豆之类;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等。但畏寒便溏、四肢清冷者,不能用此养阴法。

最后说说秋冬养阴所具有的共同方法。秋季气候干燥,冬季气候寒冷,室内的湿度较低。尤其在冬季,有些人家生炉取暖,睡眠时开电热毯,都能改变皮肤生理功能,使水分蒸发加快,血液循环缓慢。据研究,皮肤的温度每下降1℃,皮脂的分泌量就减少10%。所以皮肤的表面失其光泽,容易出现皱纹,甚者干燥、皲裂出血。凡此种种现象,祖国医学概括为阴虚,或曰阴津不足。针对这些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称秋冬养阴之法。具体方法有:

秋冬季养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理生化指标;白藏羊;白萨福克羊;藏绵羊

中图分类号:S826.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4908-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35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Baizang Sheep

ZHOU Ming-liang,CHEN Ming-hua,WU Wei-sheng,XIE Rong-qing,

JIANG Shi-hai,YANG Ping-gui

(Sichuan Academy of Grassland Science, Chengdu 611743, China)

Abstract: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Baizang sheep in four seasons were studied to understand its seasonal chang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piration rate of Tibetan sheep changed from 32.74 to 49.96 times per minute, while the body temperature and heart rate were from 39.27 to 39.73 ℃ and from 88.75 to 104.63 times per minute, respectively. The indexs of WBC, MCV, MCH and MCHC in autumn and winter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spring and summer. RBC, HCT and RDW-CV in autumn and winter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pring and summer. PLT and HGB changed in different seasons with no significance. The indexes of AST, TP, ALB, GLO, LDH PCHE GLU, CHOL and CA in summer and autumn were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in winter and spring, while ALT and ALP were relatively higher in spring and autumn.

Key word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Baizang sheep; Tibetan sheep; white suffolk sheep

白萨福克羊是澳大利亚于1977年开始培育的一种头和四肢为白色的萨福克羊品种,在萨福克羊的基础上,导入无角陶塞特羊和边区来斯特羊的血液,在杂二代中剔除有黑斑个体逐步选育提高其生产性能而培育出的肉用绵羊品种[1]。近年来,我国北方引进了白萨福克羊,广泛开展了白萨福克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2]、小尾寒羊[3]和甘肃高山细毛羊[4]等绵羊品种的杂交,杂交后代在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以及周岁体重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白萨福克羊与当地的羊只杂交,杂交优势明显体现在早期生长速度,因此,白萨福克羊可以作为优质肥羔生产的终端父本。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于2009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了12只白萨福克羊(3,9),在成都市新津县的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的基地内进行了为期2年的过渡期饲养,同时,将公羊运输至红原县的四川省藏绵羊原种场内与当地藏绵羊杂交,生产的后代简称“白藏羊”,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得到一批白藏杂交F1羊。高原的高寒、低氧、高海拔气候环境是养殖白藏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测定了白藏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以期储备白藏羊的生理常值和血液生化常值,为白藏羊的疾病监测、环境适应以及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四川省红原县位于北纬31°51-33°19′、东经101°51′-103°23′,全县平均海拔为3 600 m,属于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寒冷,四季不分明,春、秋短促,长冬无夏,热量低;干雨季节分明,雨热同季;日照长,太阳幅射强烈;灾害性天气多;1月为冷月,平均气温-10.3°C,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10.9 ℃;极端最低气温为-36 ℃,最高25.6 ℃;年均日照2 417 h,年均降水量为753 mm,80%是集中在5~10月,年均积雪期为76 d,长则3个月,短则2个月左右。红原县的天然草场面积77.2万hm2,可利用优质草场面积达74.7万hm2,为牦牛、绵羊等家畜提供了优质饲草料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群体

白萨福克羊经过成都市新津地区的过渡饲养后,于2011年夏季运输至红原地区进行饲养,同时,开展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杂交改良。试验以白藏羊为研究对象,选择1~2岁的白藏羊进行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按春、夏、秋和冬等四个季节进行测定。

1.2 血样采集

早上空腹颈静脉采血2 mL。1 mL注入加有EDTA-K2抗凝剂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中,随后将采血管缓慢180°轻轻颠倒混匀5~6次,用于血液生理指标测定;余下1 mL注入不添加抗凝剂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中,不进行混匀处理,自然状态下凝固,用于血液生化指标测定。样品低温保存并及时送检。

1.3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利用HC-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样本中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平均容量(MCV)、红细胞比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等9项指标。C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总钙(CA)、总胆固醇(CHOL)、葡萄糖(GLU)、胆碱酯酶(PCHE)、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11项指标,具体测定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分析

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藏羊生理指标

白藏羊生理指标季节性变化见表1。白藏羊的呼吸次数以春季最高,为(49.96±17.62)次/min,以冬季最低,为(32.74±21.33)次/min,春季与秋季、夏季与冬季差异不显著(P>0.05),春季与秋季极显著高于夏季与冬季(P0.05),显著高于秋季与冬季(P0.05),显著高于冬季(P0.05);心率以春季最高,为(104.63±10.39)次/min,以秋季最低,为(88.75±8.32)次/min,春季与夏季差异不显著(P>0.05),极显著高于秋季与冬季(P

2.2 白藏羊血液生理指标

白藏羊不同季节的血液生理指标见表2所示。MCH和MCHC两项指标以秋、冬两季较高,并极显著高于春、夏两季(P

2.3 白藏羊血液生化指标

白藏羊不同季节的血液生化指标见表3所示。ALT、AST、TP、ALB、GLO和LDH等指标以秋季相对较高,TP和GLO两指标夏、秋两季差异不显著(P>0.05),极显著高于春、 冬两季(P0.05),秋、 春、 冬三季差异不显著(P>0.05),但秋季极显著高于夏季(P0.05),春季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0.05),极显著高于秋季(P0.05)。CHOL指标以夏季最高,与冬秋两季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春季(P0.05)。CA以冬季最高,极显著高于春、夏和秋三季(P

3 讨论

高原的气候环境平原地区相对较为恶劣,主要表现在昼夜温差较大,季节变化引起季节温度与空气中有效含氧量呈现季节性的差异。高原动物的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白藏羊会形成机体对环境的抵抗而随之变化。此次试验是依据季节变化而设计白藏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白藏羊的体温在春、夏两季相对高于秋、冬季节;呼吸频率是衡量动物是否适应高原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藏绵羊主要表现在春、夏两季的呼吸频率低于高于夏、冬两季;心率的变化跟体温的变化一致,春、夏两季相对高于秋冬季节。

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是3种不同的细胞,可通过观察其数量变化、形态分布等来判断动物个体的生理机能是否正常。高原饲养的白萨福克羊春、夏季节的白细胞计数WBC跟过渡饲养期间的指标[1]比较接近,低于甘肃饲养的白萨福克羊和德克赛尔羊[5]、波德代羊[6]、多浪羊[7]、大尾寒羊[8]、凉山半细毛羊[9]等,但秋、冬季节的WBC高于春夏季节和提及的绵羊品种;红细胞计数是春、夏季节的指标高于过渡期间的指标,在中国家养绵羊的红细胞计数范围内,跟国内其他绵羊群体比较,红细胞计算比较接近。HGB所测得的结果,跟国内的比较,发现跟国内的绵羊没有太大的差异。PLT在中国家养绵羊的正常范围内。四季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WBC、MCV、MCH、MCHC等指标以秋、冬两季高于春、夏季节,RBC、HCT、RDW-CV等指标以春、夏季节高于秋、冬季节。

试验所测定白萨福克羊的AST、TP、ALB、GLO、LDH、CA和CHOL等指标在冬、春季节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夏、秋季节相对较高,PCHE、GLU和ALP 在冬、春季节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在夏秋季节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ALT和ALP在冬、春季相对较高,在夏秋季节相对较低。总蛋白是白蛋白和球蛋白共同组成,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时可导致总蛋白的降低[10],在夏、秋季节,藏绵羊从牧草中获取机体需要的足够营养,但在冬、春季节,高原草地牧草严重缺乏,导致摄入的蛋白营养物质严重不足,从而引起总蛋白以及白蛋白和球蛋白的降低,肝脏代谢降低。胆碱酯酶由绵羊的肝脏实质细胞合成,夏、秋季白萨福克绵羊的营养较充足,胆碱酯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保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冬、春季严重缺草,胆碱酯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提高了肝脏的代谢功能,以应对恶劣的严重缺乏牧草的季节的营养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明亮, 陈明华,吴伟生,等.白萨福克羊高原过渡期适应性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3,34(9):73-77.

[2] 王 骁,张国庆,杨菊清,等.白萨福克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杂交效果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32(4):10-13.

[3] 刘伯河,黄玉富,杨东贵,等.不同肉羊杂交组合筛选试验[J].甘肃畜牧兽医,2013(8):54-55.

[4] 王继卿,李少斌,周智德,等.不同杂交组合6月龄羔羊生长及产肉效果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0,42(7):37-40.

[5] 王大愚, 赵有璋.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生理生化常值的测定[J].家畜生态学报,2007,28(6):54-57.

[6] 王玉琴,赵有璋.波德代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分析[J]. 甘肃畜牧兽医,2003(3):2-4.

[7] 李 海,饶丽娟,石长青.多浪羊的生理生化常值测定[J].畜禽业,2011(5):10-11.

[8] 邓 雯, 庞有志,蒋遂安,等.河南大尾寒羊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J].家畜生态,2003,24(2):19-20.

秋冬季养生范文第4篇

     [摘要]  因时制宜,即根据时间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或治疗疾病的措施。其理论体系在《内经》时代就已形成,这一理论强调时间因素在养生与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内经》原著与后世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成果,对《内经》中因季节、昼夜变化进行治疗、养生的理论及其具体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内经;因时制宜;治疗;养生

       因时制宜,即根据时间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或治疗疾病的措施,是中医理论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部分,其理论体系在《内经》时代就已形成。《内经》中论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十分重视人体生命的时间属性,主张应“因天时而调血气”(《素问・八正神明论》),强调时间因素在养生与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告诫医者,“谨侯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灵枢・卫气行》)。本文在此仅就《内经》中因季节、昼夜变化进行治疗、养生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进行简要论述。

    1  因季节变化制宜

    1.1  因季节变化制宜的理论根据  春夏秋冬的交替,寒热温凉气候的更迭,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使人体阴阳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正如《素问・厥论》所说“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脉象应四时也有不同的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五脏之气的盛衰亦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且“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素问・水热穴论》)。均论述了五脏各有所主之时: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且于所主之季功能旺盛。四季变化还会导致人体经气所处位置的不同,例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春气在经脉……冬气在骨髓中”,即人体经气春夏位置浅表,秋冬位置较深。

    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同样受四时变化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善病鼽衄,……冬善病痹厥”。说明四时变化影响着疾病的发生,而使疾病表现出季节多发性和时令流行性。《素问・脏气法时论》还论述了五脏疾病在不同季节中的病情变化。

    正因为四时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故《内经》认为,“圣人治病,必知天之阴阳,四时之经纪”(《素问・五常政大论》),“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

    1.2  因季节变化制宜的具体运用

    1.2.1  因季节变化治疗  四时寒温的变化影响着人体阴阳的消长及疾病的病情变化,疾病在春夏季节因阳长而易于热化,在秋冬季节则因阴长而易于寒化。为了顺应四时而防止疾病易热易寒之变,《内经》提出了“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以及“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治疗原则。主张寒凉之气主令之时,当慎用寒凉性药物;温热之气主令之时,则当慎用温热性药物。当然,这仅就一般情况而言。《内经》中又提到“有假者反之”(同上),即气候若有反常,例如,夏当热而反寒,冬当寒而反热的情况下,则不必拘泥于此原则。后世医家既重视“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原则,又结合中医“有是证则用是药”的一贯主张,在临床治疗中十分注重四时加减用药。例如,李东垣在治疗伤食症时说:“假令夏月大热之时,伤生冷硬物,当用热药木香见丸治之,须少加三黄丸,谓天时不可伐,故加寒药以顺时令”[1],此即夏季用热药而佐以寒剂的一个实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这在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指导意义,例如,阳虚之人可于春、夏季服用助阳药,借助此时人体阳气的欲盛之势而增强温阳的效果;阴虚之人则可在秋冬之时服用滋阴剂,以借助人体阴气欲旺之势而收到良好的滋阴效果。其中尤以“春夏养阳”在临床运用广泛。清代《张氏医通》中记载了夏月三伏以辛温之白芥子捣烂外搽治宿痰冷哮的方法[2],这一方法已发展为“冬病夏治”法,主要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证属阳气不足的病症。

《内经》中还记载了许多因四季寒温施以针刺的内容。《素问・诊要经终论》“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即四季经气所在部位不同,针刺也应有深浅之别。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就会出现“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等不良后果。《灵枢・四时气》、《灵枢・寒热病》具体论述了针刺应根据四时人体经气所在部位的不同而采取春夏浅刺,秋冬深刺,以使针刺“毋伐天和”。《素问・通评虚实论》还谈到“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提示在寒冷的季节进行针刺治疗,一定要注意病人的保暖以确保疗效。

    1.2.2  因季节变化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经典的养生原则,其原意为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通过情致与起居调摄,在春夏季保养肝、心以促进阳气的生、长,在秋、冬季保养肺、肾以促进阳气的收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具体论述了通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例如,在春季应早睡早起,舒畅情志,“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顺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等。《素问・厥论》还有违背“秋冬养阴”原则,“秋冬夺于所用”,即在秋冬阳气偏衰的季节纵欲、过劳,以致寒厥的论述。目前也有研究表明,健康成年男性尿睾酮水平存在季节性变化,在冬季处于较低水平[3],提示在此季节如违背人体这一生理节律纵欲,有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秋冬季养生范文第5篇

何谓五脏之气?曰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那么,五行和四季、五脏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五行学说认为,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木应春,应肝,主生;火应夏,应心,主长;土应长夏(或四季),应脾,主化;金应秋,应肺,主收;水应冬,应肾,主藏。而在五味中,酸,归春,归肝;苦,归夏,归心;甘,归长夏,归脾;辛,归秋,归肺;咸,归冬,归肾,此时的五昧被称为“时味”,此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同时又寓有相生。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没有相生,就没有万事万物的成长和发展;没有相克,就不能维持万事万物的协调和平衡。五行相克,就是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道家养生就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提出性命双修。性,神也,命,身也。身为神之宅,神为身之主,二者互为根本。在养生过程中,道家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使人能积极主动地开发自身潜力,增加抵抗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乃至得道成仙。

在四季中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有的道书上说:春补肝,夏补心,秋补肺,冬补肾,四季补脾。有的道书上又说:春补脾,夏补肺,秋补肝,冬补心,四季补肾。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哪种说法更科学呢?以往,道书上都是分开来阐述这两种观点的,各执己词,以至让后来人读了他们不同的观点而如坠入雾海,不知孰是孰非了。其实,从理论上说,他们的观点都是对的,就是他们都只说了一半。(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我们不得而知)他们的观点都不完整,因而,给人带来了误解。如果有人只读了其中一种理论的话,那么很可能会给人带来伤害。如果有人读了两种理论而不善思辨的话,他就会对道家的养生理论产生怀疑,其实我自己就是从茫然到怀疑,通过思辨后才认同这个理论的。因此我认为有必要用辨证的观点来同时阐述这两种养生理论,以正视听。

华阳真人说:“一藏(脏)旺则一藏弱,一气盛而一气弱,损有余,补不足。”上面提到五脏合四时,各有所旺,就是说,春,肝旺;夏,心旺;秋,肺旺;冬,肾旺;四季,脾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补呢?《修真密录》中说:“春无食酸,夏无食苦,四时各减时味者,谓气壮也。减其味,以杀盛气。”华阳真人说:“春,肝旺脾弱,则养脾,食甘物,五谷中,粳米,五果中,枣肉,五畜中,牛肉,五菜中,葵菜,清心无忧,忧则伤肝;夏,心旺肺弱,则养肺,食辛味物,五谷中,黄黍,五果中,桃子,五禽中,鸡肉,五菜中,葱菜,清心少喜,喜多伤心;秋,肺旺肝弱,则养肝,食酸物,五谷中,豆,五果中,李子,五畜中,犬肉,五菜中,藿菜,静屋避寒,寒则伤肺;冬,肾旺心弱,则养心,食苦味,五谷中,小麦,五果中,橘子,五畜中,羊肉,五菜中,薤,清心无恐,恐则伤心;四季,脾旺,养肾,食咸物,五谷中,粟米,五果中,山药,五畜中,猪肉,五菜中,韭菜。”华阳真人在这里详细地描述了五脏当旺而旺时应该如何补养。

上面提到的情况是五脏当旺而旺时所补养的原则。那么,五脏当旺而不旺的时候又该如何呢?我们知道,养生的关键是在于保持阴阳平衡。《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实,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就是说,不管阳胜还是阴胜,对身体都没有好处。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是互为根本的,双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阳无阴不生,阴无阳不成,阴阳总是处于运动状态,阴消阳息,一盛一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因此我们要做到阴平阳秘,在五脏“当旺时养而取之,当衰时养而补之”。

五脏当旺而不旺时,就是中医中常说的“不及”。《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剩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意思是说如果季节已到相应的脏气却不到,这就叫不及。当不及时,则已所胜之脏气因无制约就要妄行,而所生之脏气也因无所养而受病。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补养呢?

《修真密录》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注云:多其时味,以养其气也……内则所云:多其时味,恐气虚羸,故多其时味,以养其气。”这里强调的就是如果季节已到,而五脏当旺而不旺时,就应该增其时味,及时补养该脏气。《修真密录》中还说:“又肝病者宜食麻麦,犬肉,李,韭;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脾病者宜食粳米,牛肉,枣,葵;肺病者宜食鸡肉,桃,葱;肾病者宜食大豆,黄黍,猪肉,栗,藿。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综上所述:道家养生原则是当五脏在四季中当旺而旺的时候,春天,肝旺则养脾;夏天,心旺则养肺;秋天,肺旺则养肝;冬天,肾旺则养心;四季,脾旺则养肾。但是在四季中五脏之气“不及”时,就是当旺而不旺时,就应该春补肝,夏补心,秋补肺,冬补肾,四季补脾。读者应该谨慎分辨。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道家养生的另外一个重点,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华阳真人说:“及春夏养阳,以真气随天大运,在肝与心,肝与心,气升之所。秋冬养阴,以真气随天大运,在肺与肾,肺肾者,液降之所。”《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