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肝脏肿瘤

肝脏肿瘤

肝脏肿瘤

肝脏肿瘤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脏肿瘤; 检出率; 性质; 准确率

doi:10.14033/ki.cfmr.2017.7.0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58-02

肝脏肿瘤是常见的肿瘤,也是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其中,恶性肿瘤如肝细胞癌、肝转移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均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1]。对于疑似肝脏肿瘤患者来说,准确诊断肿瘤性质,有效鉴别良恶性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实时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均应用于肝脏肿瘤定性诊断。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疑似肝脏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x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疑似肝脏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

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7~82岁,平均(59.4±11.4)岁;病理诊断:肝细胞癌24例、肝血管瘤16例、肝转移癌12例、肝内胆管癌8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28~83岁,平均(58.7±10.6)岁;经病理诊断:肝细胞癌22例、肝血管瘤15例、肝转移癌14例、肝内胆管癌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诊断结果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Siemens-Acuson 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行扫描检查,探头频率210~510 MHz,探头4V1,并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时二维灰阶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由高年资医师对检查扫描结果进行判定。观察组疑似肝脏肿瘤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取患者肘静脉,注射造影剂(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并行特异性造影剂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实时、动态和连续观察患者肝脏、病灶影像,并储存[2]。超声造影检查时间6 min,依次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和肝窦期,并根据肝脏回声增强时间、消退时间,增强程度、形态等来进行良恶性肿瘤的定性[3]。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肝脏肿瘤检出率、肿瘤定性诊断率,并比较两组诊断阳性、阴性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脏肿瘤检出率比较

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方面,观察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肝脏肿瘤定性准确率比较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观察组:肝细胞癌24例、肝血管瘤16例、肝转移癌12例、肝内胆管癌8例;对照组:肝细胞癌22例、肝血管瘤15例、肝转移癌14例、肝内胆管癌9例。在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癌和肝内胆管癌的诊断上,观察组定性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我国是肝脏肿瘤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而肝癌是发病率仅次于胃肠癌的恶性肿瘤,被业内称之为“癌中之王”,病死率较高。在症状上,肝癌患者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且发现确诊时大都到了中晚期,且病情进展较快,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4]。目前,在肝脏肿瘤的检查上,超声检查是首选检查方法,给予受检者行腹部超声检查可显示局部病灶。但是近年来超声检查影像技术快速发展,实时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也在肝脏肿瘤诊断中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这些方法在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实时二维灰阶超声操作简单、价格低,并且可准确确定病灶位置,但对于低于1 cm病灶,其检出敏感性也强于CT检查,在早期肿瘤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但是影像检查不能仅限于发现病灶,关键在于能够鉴别肿瘤性质,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因此,实时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存在局限性,仅仅可作为筛选工具,而不能鉴别肿瘤良恶性。

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检测肝脏肿瘤内部异常血流信号、肿块边缘异常血流信号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可测量最大速度、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等,在显示肝脏肿瘤血供及瘤内血流分布上作用明显,可清晰显示血流动力学变化[6]。由于肝脏恶性肿瘤血管、血流分布与良性肿瘤明显不同,所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弥补实时二维灰阶超声检查不足,从而为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有价值信息。在当前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上,CDFI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比如声束血流角度依赖性、低速血流信号检测敏感性较差,同时也受运动、彩色血流信号等因素影响。

在疑似肝脏肿瘤患者诊断上,其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超声造影术在临床检查上,是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增强血液回流信号,在检测微小血流信号上敏感性高,并且可清晰显示肝脏组织内灌注情况,也能鉴别刚脏内恶性病灶、肝血管瘤等[7]。在超声造影特点上,肝细胞癌主要的特点为动脉期回声快速增强,门脉期与延迟期抵灌注;在血管瘤动脉期方面,肝血管瘤存在周边结节状增强回声,而肝转移癌的超声造影特点为动脉期回声增强。

在超声造影中,注射造影剂是重要环节。理想的超声造影剂可通过肺、心脏及毛细血管循环,可通过外肘静脉注射行造影,并且能够重复注射。在临床应用上,注射造影剂的方法包括缓慢静脉冲击注射法、持续静脉滴注和团注法三种。本研究采用的是持续静脉滴注方法,并根据时间设定了方法。在选择方法时,需根据检查部位、目的和造影剂选择合适的造影剂推注方法。

缓慢静脉冲击注射法适用于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延长增强作用时间,减少彩色溢出伪影。在超声造影中,彩色血流显示峰值通常不随灰阶与多普勒信号衰减,如果注射剂量过大,则需严格控制造影剂剂量、速度和浓度,从而提高超声造影检查的效果。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其理论依据是微气泡在血液之中流动可产生强烈背向散射效果,提高肝动脉、门静脉内血流信号回声强度,从而增强彩色、能量和频谱多普勒信号[8]。在疑似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可提高肝脏肿瘤血流检出率,提高肝脏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肝脏肿瘤检出率,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方面,观察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肝脏肿瘤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肿瘤,肝脏恶性肿瘤前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给予患者有效的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本研究认为,在疑似肝脏肿瘤患者的诊断上,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映丰,周启昌,朱才义.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2(1):53-56.

[2]钟子辉.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医药指南,2012,33(13):530-531.

[3]王婧,孙婧,杨红,等.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EB/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22(9):6820-6822.

[4]付华伟,刘发生,冯晓曦,等.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灶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6,6(2):994-996.

[5]胥莲江.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1(9):75-76.

[6]尚国栋,刘俊德,李付民,等.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5(1):137-138.

[7]张丽英,李开艳,崔贤,等.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治疗后的后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1(3):58-60.

肝脏肿瘤范文第2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该院行DSCT双能量扫描的50例肝脏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或经病理检查证实患有肝脏肿瘤,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在(54.7±16.5)岁,体重60~81kg,平均体重67.3kg。其中原发性肝癌17例(含3例肝癌介入术后复发),胆管细胞癌12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8例,转移性肝癌13例。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双源CT机上进行检查,首先患者自然仰卧,按常规腹部扫描,然后应用高压注射器,使用DualEnergy模式对上腹部进行扫描,再注射对比剂之后,开始扫描:门静脉期75S,肝动脉期30S。扫描条件:A球管140KV,97MAs;B球管85KV,406MAs。扫描参数:探测准直器2mm×128mm×0.6mm,参考管电流200mAs、155mAs,球管旋转时间0.5s,2个球管的管电压分别为80kV、140kV,图像矩阵512×512,螺距0.9,重建参数:重叠1.0mm,层厚5mm。双能量门脉期扫描后自动生成3个序列图像:分别是80kV、120kV、140kV、加权图像,然后将数据传输至工作站,用软件选中LiverVNC生成虚拟平扫(Virtualnon-contrasted,VNC)图像,并对其进行能谱分析、碘含量测定。

1.3图像处理

选择2名放射科的高资质的主治医生对图像进行分析评断,且分别以动脉期双能量扫描生成VNC图像,以120KV加权平扫图像作为普通平扫图像。分析的内容包括:①分析两种扫描方式常规平扫(Truenon-contrasted,TNE)与VNC图像的肿瘤数目;②对比肝脏、脾脏、腹主动脉、肌柱后方肌肉TNE与VNCCT值;③测定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胆管细胞癌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碘浓度和碘比值。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4.0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肝脏、脾脏、腹主动脉、肌柱后方肌肉TNE与VNCCT值比较针对选择的扫描方式不同,对比患者肝脏、脾脏、腹主动脉、肌柱后方肌肉TNE与VNCCT值,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各肿瘤类型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碘浓度和碘比值原发性肝癌在实质期碘基图像上的二者数值分别低于肝血管瘤、胆管细胞癌,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脏肿瘤范文第3篇

健康网讯: 王成林[摘要]

随着超声波(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应用的普及,肝脏的囊性病变发病诊断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为非肿瘤囊性病变[1]。

1. 肝囊肿: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肝囊肿,前者发病率高,原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在US、CT和MRI检查时偶然发现,位于肝实质内,来源于胆管上皮,故最准确的命名应是孤立性肝内胆管囊肿。肝囊肿可以发生于正常肝脏的各个部位,但以肝右叶和包膜下肝缘多见,常为单发性,也可以1~10个病灶多发,多数直径在数毫米到数厘米大小,甚至直径超过20cm以上[2]。单发性肝囊肿的腔内为透明浆液,囊内面光滑菲薄,透过内壁可见其壁外的肝实质,有时可见数个囊壁交错成柱状的隆起。组织学观察囊肿的内壁被覆一层矮圆柱状、立方细胞上皮组织,有基底膜,在囊壁上皮层和外侧的肝实质之间可见一薄层纤维包膜,囊腔的上皮一般无增生和炎性变化。 多发性肝囊肿相对少见,特别好发于肝门部或接近肝内门静脉主干大分支区域[3]。囊肿内面光滑,壁薄,内容为透明的浆液,组织学所见与单发性肝囊肿类似,很少发生感染或出血等继发性变化。当囊肿内发生出血、凝固、机化类似实质性肿瘤表现时,很容易误诊为肝脏的恶性肿瘤。组织学观察囊肿内壁同样被覆一层低矮圆柱状或立方细胞构成的上皮组织,有基底膜,不伴炎性变化,显微镜下多数可见周边肝实质因囊肿压迫而引起的萎缩性团块状纤维化,几乎看不到增生性变化,少数可以并发腺癌[4]。多发性肝囊肿常合并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有人提出毛细胆管或Herring管上皮的遗传性增生是本病的病理基础,因囊肿在婴儿期和小儿期看不到,而到成人之后才出现,故考虑为先天性因素[2]。由于肝门部结缔组织和门静脉大分支区域的囊肿,多数是由胆管周围附属腺的囊状扩张所致,由此可见胆管周围的附属腺实际是这种遗传性疾病的一个组织来源。

2. 胆管微小错构瘤:是显微镜下病理诊断的病变,发生于门静脉与肝实质的分界区域,小胆管作为病灶中心,内部有浓缩的胆汁。组织学上小叶间胆管和隔壁胆管的结构是不同的,但在显微镜下两者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囊状扩张。因此,这些部位的囊状扩张可视为多发性肝囊肿的伴随病变,也可能就是肝囊种形成的原因。有时在正常的肝脏或其他肝脏病变中,也可见此现象。应该指出本病的病理学表现简单,但其发生机制复杂,考虑与先天性遗传或缺血等因素有关[2]。

3. 肝胆管周围囊肿:好发于比较粗大的2~5级分支胆管周围,故也称多发性肝门部囊肿,常见于慢性肝脏疾病和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有时在肝硬化等病变中,包膜下肝实质也可见囊肿形成。肉眼观察于肝门部门静脉区及门静脉主干分支区域可见直径数毫米到1cm的囊肿,多数呈绿豆或黄豆大小,少数病变直径超过2cm。本病的病理解剖学特点是与胆管系统无交通,内容是浆液,不含胆汁成份,常为多发性。本病的组织学特征为囊肿多发性及囊内衬有一层类胆管上皮组织,伴有少许的纤维组织成份,但没有固定的囊肿壁,常有增生性病灶将囊肿包绕,有时囊壁可出现分层状和假乳头状变化,后者需与胆管附属腺的腺癌相鉴别[2]。囊肿周围常见不同程度的增生、胆管扩张和胆管周围附属腺的异常,在肝硬化等慢性进行性肝疾病的情况下,常伴有炎症和水肿等变化。肝门部的胆管周围附属腺导管,不论什么原因一旦发生阻塞,均可导致胆管周围游离囊肿形成,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胆管周围囊肿常与门静脉高压症同时并存,据此推测可能是胆管周围血管丛异常,使胆管周围附属腺导管受压,以致不同程度的囊状扩张[6]。本病至今未发现癌变现象。

4. 纤毛前肠性肝囊肿:是肝实质内少见囊肿,常在影像学检查或外科手术中偶然发现,好发于肝左叶内侧区[7]。囊肿直径大小1~4cm,为单房性,内容为白色或褐色稍黏稠液体,无胆汁成份,囊肿内面光滑,但有微细小梁结构,与周围的肝实质间存在纤维性包膜。组织学囊肿壁呈特征性4层结构[7]:最内层是上皮层;上皮层外是纤维结蒂组织层;第3层是发达的平滑肌层;最外是纤维性包膜层。囊壁发达的肌层是本病的特征,也是鉴别其他囊性病变的重要标志。囊肿的内面有时可见皱壁,可能系囊壁平滑肌收缩的结果。胚胎学研究发现纤毛前肠性肝囊肿来源于胚胎时期的前肠,并在上皮层可看到CD10阳性的clara细胞,其组织结构与气管、支气管粘膜有很多类似之处。本病可能与先天性胚胎发育有关[2],很少发生恶变,偶有文献报道恶变为鳞状上皮细胞癌。

5.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本病比较少见,并非真正的囊肿,而是肝内胆管的囊状扩张。在显微镜下囊肿壁是扩张的胆管壁,多数存在纤维性壁。根据胆管是否通畅可将本病分为非阻塞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和阻塞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前者肝内胆管系统可表现为孤立性或多发性囊状扩张,需与肝囊肿相鉴别[8]。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或切除的标本研究来区分肝内胆管多发性囊状扩张性疾病的性质。Caroli病实质是胚胎时期残留的一过性胆管板遗迹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囊状扩张,后期多数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甚至有报告合并肝内胆管癌[9]。孤立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往往肝内结石是先期病变,这一点应引起重视。肝内局限性胆管阻塞而产生肝内末梢胆管的囊状扩张,病变多位于肝脏的边缘部,此时与孤立性肝囊性病变很难区别,即使多种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鉴别也很困难。

6. 肝脓肿:主要由细菌、真菌、原虫等感染所引起,脓肿的中心部为继发性液化坏死和融解的组织,聚集呈囊状、形成脓腔,脓腔的内面为肉芽组织覆盖,实质并非真正的囊肿,伴有胆道阻塞时可产生胆管炎性脓肿,使之与胆管相通[2]。在血源性肝脓肿中,以阿米巴肝脓肿最常见,好发于肝右叶,主要经门静脉达肝脏,脓肿直径多在5~20cm大小,久之可被纤维性包膜所包绕。小的肝脓肿或早期肝脓肿主要表现为蜂窝状肝组织液化坏死,随着病变的进展,脓腔进一步扩大形成多房状或巨大单房脓腔,内可并存气体。组织学上肝脓肿壁有典型的3层结构,即最内层为纤维组织膜,比较薄;中间层为明显增生的纤维肉芽组织;最外层为炎性水肿带。真菌性肝脓肿一般比较小,组织学上脓肿壁也有3层结构,即中心部为真菌团块及液化坏死的组织;中间层为水肿带;最外层为纤维化[9]。较大的肝脓肿腔多有分房的倾向,并有厚薄不一的房隔,后者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炎症常常累积到门静脉及肝动脉[10],以致门静脉痉挛狭窄及肝动脉的充血扩张;脓肿穿破肝脏或肝包膜时,可引起腹腔炎或腹腔积脓。

7. 胰腺炎性肝脏假囊肿:是一种被肉芽组织所包裹的囊肿。多发于肝周,很少发生于肝实质内。主要与胰腺炎时胰液外漏致肝组织化学性损伤有关,腹部各种外伤是本病的主要诱因。本病的特点往往是囊肿与胰腺炎同时存在。由于胰腺与肝左叶的解剖关系密切,故本病多发生在肝左叶[2]。

肝脏肿瘤范文第4篇

肝脏少见肿瘤是指发生于肝脏并排除了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之后的其他一些发生率极低的肿瘤,其组织学类型复杂,术前定性诊断常较困难[1]。ct对肝脏肿瘤的定性、定位以及与各管道之间的关系确定有较大价值[2]。现对我院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少见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以提高对ct表现的认识。

1 资料和方法

血管肉瘤1 例,女,62 岁;间质瘤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2岁、37岁,分别为小肠间质瘤术后2年及8个月;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女,42岁。主要临床表现:右上腹包块2例,右上腹胀痛不适伴食欲不振3例,体质量减轻2例。1例b 超体检发现肝脏病变。实验室检查:4例afp均为阴性,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胆红素3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乙肝表面抗原1例阳性。采用ge light speed 16 排螺旋ct 机,120 kv,300 ma,层厚7.5 mm,螺距1.375。每例均行腹部平扫和三期动态扫描。增强对比剂选用碘帕醇(300 mgi/ml),总量按1.5 ml/kg体质量计算,注射流率3.5 ml/s。经肘静脉注射,动脉期扫描延迟25 s,静脉期扫描延迟60 s。延迟期4.5 min。

2 结果

4例均为单发肿瘤,详见下述。

2.1 肝血管肉瘤  ct平扫肝脏见约11 cm×16 cm大囊性肿块,边界欠清,周边呈稍低密度,壁较厚不规则,并见多发斑片状稍高密度结节,中央呈低密度囊变区。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壁及实性成分迅速明显强化,较均匀,与血管强化相似,门脉期周边仍呈明显强化,范围及程度较动脉期未见扩大,延迟期强化渐减弱,与主动脉相似,中央低密度囊变区一直未见强化 (见图1a-1c)。后经上级医院穿刺病理证实为血管肉瘤,无法手术,患者半年后死亡。

2.2 间质瘤  第1例ct平扫肝右叶见约12 cm×18 cm大低密度囊实性肿块,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匀,壁厚薄不均,内见实性软组织影及纤细纤维条索灶,并见大片囊变。动脉期周边壁、实性成分及纤维条索灶迅速强化,较主动脉稍弱,门静脉期持续强化,较动脉期略加强,延迟期强化减弱,囊变区未见强化(见图2a-2b);动态随访3个月见肿瘤增大,肝左叶出现同样性质较小病灶及腹水。第2例ct平扫肝左叶见直径约2 cm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不均匀,周边稍高,中央密度较低,边界较清。动脉期周边迅速强化,门静脉期继续强化,但弱于肝内血管,延迟期强化减弱,中央见小斑片一直未强化区(见图3a-3d);动态随访4个月,肿瘤增大,肝右叶出现同样性质较小病灶。两例均经穿刺活检证实为恶性间质瘤。

2.3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平扫肝右叶见约3.5 cm×3.0 cm大混杂密度实性肿块,边界较清,密度不均匀,内见脂肪及软组织密度影。动脉期软组织迅速不均匀强化,并见血管影,部分位于脂肪内且与肝内血管强化相同,门静脉期继续强化,延迟期部分与肝内血管相仿,强化减弱,脂肪未见强化(见图4a-4c),经手术证实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3 讨论

肝血管肉瘤是由肝窦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国外报道约占肝脏原发肿瘤的2%[3],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国内有研究认为氯乙烯可能是肝血管肉瘤的致病因素[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预后差,不易与肝癌区别。其ct表现亦无明显特异性,有报道认为[3]与肝血管瘤如海绵状血管瘤相比,肝血管肉瘤的动态强化呈现早期瘤灶中心强化和动脉门静脉分流影像;与肝细胞癌“快进快出”的强化特征相比,肝血管肉瘤表现为连续渐进的向心性强化。本例ct平扫表现为巨大囊性肿块,动态增强动脉期周边壁迅速明显强化,门脉期周边继续呈明显强化,范围及程度较动脉期未见扩大,延迟期强化渐减弱,瘤灶中心低密度囊变区一直未见强化,也未出现动脉门静脉分流影像和连续渐进的向心性强化,与文献不符,考虑可能与肿瘤巨大,血管破坏较重、中央坏死范围大有关。目前肝血管肉瘤的确切诊断仍依靠病理学结果,典型图像为异型性增生的肿瘤细胞覆盖性生长,使肝细胞萎缩、肝窦变宽,瘤细胞突入血管腔,cd34、cd31、viii因子和vmentin等指标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有助于诊断肝血管肉瘤[2]。

间质瘤为一组间叶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表达c?鄄kit 蛋白(cd117),富于细胞的梭形、上皮样、偶或多形性的间叶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管壁肌层,大多为恶性,可通过血行和种植转移至肝、腹膜和肺等部位,而淋巴结转移少见[4]。因多数呈膨胀性生长,为境界较清楚的孤立性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内可出现坏死、囊变、出血等,ct表现密度不均匀。因其为富血供肿瘤, 因此动态增强大多有显著强化。本组2例均为小肠间质瘤术后肝脏转移瘤,ct表现为肝脏境界较清楚的低密度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富血供,增强动脉期周边壁、实性成分迅速强化;门脉期继续强化,较动脉期略有加强,但与血管瘤不同,未呈现强化范围明显加大及程度的明显进一步加深;延迟期周边强化减弱,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与炎性病灶表现不同,后者延迟期周边强化多较明显。本组较大的1例表现与肝血管肉瘤相似但强化程度稍弱。另1例较小肿瘤直径仅约2 cm,中央亦见坏死,支持恶性。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发生于肝脏的少见,起源于肝脏间叶组织,病理上由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及脂肪细胞组成[5],多数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常由体检发现。因其组成成分的多样化且各种成分比例不同,其ct表现多种多样,根据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比例的不同又分为血管脂肪瘤和髓样脂肪瘤(有造血功能)。病理上可分为 4型:混合型最常见,各种成分均存在;脂肪瘤型以脂肪细胞为主;肌瘤型以平滑肌细胞为主;血管瘤型又可分以厚壁血管为主型和以扩张血窦为主型[6]。本组1例肿块内有特征性的脂肪密度,ct值为-40~-70 hu。增强扫描动脉期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块内软组织成分迅速强化,以血管平滑肌成分为主,脂肪不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期肿块内实质仍持续强化。肿块内有时可见血管影,严福华等[5]研究认为中心血管的显示高度提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特别是脂肪成分中见到血管影更具有诊断意义。本组1例即在脂肪成分中可见血管强化影(见图4a-4c),表现较典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病灶内脂肪成分含量5%~90%不等,脂肪含量少时需与肝细胞癌、腺瘤、血管瘤及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鉴别;脂肪含量较多时需与脂肪瘤及脂肪肉瘤鉴别。

【参考文献】

[1] 叶维法,杨秉辉,万德森,等. 肝胆肿瘤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3.

[2] 陈志红,钱海鑫,田力平,等. 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术前评估中重要性的探讨[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1):39-41.

[3] 王健,李强,崔云龙,等. 肝血管肉瘤:16例回顾[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8):532-535.

肝脏肿瘤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肝脏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b)-0057-02

肝脏肿瘤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全球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死亡患者每年达60余万人。我国肝脏肿瘤患者发病率约占世界发病率的43%,多见于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原发性肝癌。肝脏肿瘤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术后早期容易复发[1-2]。目前肝脏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治疗,但多数患者最终确诊时,已属晚期,且多伴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等,肝脏代偿功能差,易出现远处转移,患者耐受性差。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应用于肝脏肿瘤治疗的一项新技术,临床上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适应症广且并发症少,成为临床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3]。为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该研究2008年1月―2012年7月期间对71例肝脏肿瘤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术(PRFA),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该院就诊的142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MRI或CT检查确诊。观察组男44例,女27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4.5±7.8)岁,其中原发性肝脏肿瘤56例,转移性肝脏肿瘤15例;对照组男42例,女29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1.5±7.3)岁,其中原发性肝脏肿瘤58例,转移性肝脏肿瘤13例。

1.2 方法

观察组行PRFA治疗:术前常规凝血检查、药敏试验,禁食8 h。CT与超声联合介导定位下行经皮经肝穿刺治疗。持续硬膜外麻醉,CT与超声联合介导定位下用电极针穿刺进入肝肿瘤深面,打开电极,对肿瘤及其周围0.5~1.0 cm的肝组织进行消融,射频消融仪功率为150 W,频率为500 kHz。对于肿瘤较大患者采取多方位、多针、多点、多角度治疗,确保治疗范围囊括整个肿瘤及其周围1.0~2.0 cm的肝组织。射频治疗后及时行B超、CT等检查,若未达到治疗效果及时补充射频治疗直至完全消融为止。

对照组行手术切除治疗:全麻行开腹肝脏肿瘤切除术,根据肿瘤位置预留1~2 cm安全切缘,用血管钳夹碎肝实质,将残留管道组织用无菌丝线结扎,切除肿瘤,创面对拢针线缝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评分、1年复发率、3年生存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QOL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53.52%,对照组为50.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发生感染6例,疼痛10例,发热4例,无漏胆汁与胆汁性腹膜炎,无肝功能衰竭,对照组分别为41例、53例、18例、6例、6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切除术一直以来是肝脏恶性肿瘤治疗的最佳方法,但肝脏肿瘤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临床发现时多已属中晚期,且多发生远处转移,患者耐受性差,手术切除率低,患者术后复发多。临床上仅20%左右的患者能有手术切除的指征。对像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其他部位肿瘤引起的肝脏多发转移,无法进行手术切除[4]。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临床上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借助影像学技术能精确观察治疗效果等优点。

PRFA利用电极发出的中高频射频波,激起组织细胞发生等离子振荡,离子间互相撞击形成高达80~100 °C的高热量,而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对热的耐受性差,当加热到45~50 °C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使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发生溶解引起细胞膜破坏,进而改变细胞结构,故可快速、有效地杀死肝肿瘤细胞,但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仅轻度损伤,而高温还可凝固肿瘤周围的血管,防止肿瘤浸润周围肝组织,达到治疗肝脏肿瘤的目的[5]。对于无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凝血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的肝癌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小肝癌及中心型或深部小肝癌患者,中晚期癌及手术切除后复发患者,等待肝移植前抑制肿瘤生长、肝脏出现转移性肿瘤经化疗后以及移植后出现复发转移等患者均可行消融治疗。

PRFA与传统切除术相比,术野清晰,介导定位精确、一般可一次性成功,可减少盲目穿刺导致手术失败,减少胆漏、出血、气胸、邻近脏器损伤等发生;穿刺时可行多病灶、多方位、多角度反复穿刺,避免腹腔损伤及肿瘤转移;射频热损毁部位清晰可见,热损毁不足可追加,降低肿瘤残余的可能[6]。该研究对71例肝脏肿瘤患者行PRFA治疗,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娜.肝脏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88,105.

[2] 王者超,王济明.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治[J].当代医学,2012,18(13):16-17.

[3] 白秀峰,张景斌.肝脏肿瘤行精准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总结[J].吉林医学,2012,33(1):152-153.

[4] 刘丽芳.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3):253.

[5] 赖威,卢实春,曾道炳,等.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初步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3):43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