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春定格

青春定格

青春定格

青春定格范文第1篇

袁文婷,汶川震灾地区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

汶川地震发生后,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学的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时,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为了孩子,她将青春定格在26岁。

面对如此巨大的天灾,袁文婷能够如此镇定地救护孩子,不亚于那些战场上堵抢眼、炸碉堡的英雄。

青春定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青春电影;集体记忆;残酷物语;消费青春

青春电影,这一概念近年来作为类型片种出现于中国电影的理论探研中。究其源头,是美国的校园电影,20世纪60年代传入日本后,重点展示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感,70年代末,“‘青春片’的概念首次由日本影评家提出。”①

在中国内地,长期以来无“青春片”概念,但并不代表没有此类电影,相反,中国早期电影《桃李劫》(1934)、《新女性》(1934)、《十字街头》(1937)、《马路天使》(1937)等可谓名副其实的青春残酷物语,并且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缺少的是理论体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第六代导演出道之初推出的风格各异的作品,其实也都是形形青春日子和情感的展现,可称“青春片”或青春电影。进入新世纪,随着国产电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作为以中小成本制作为主的青春电影展示别样风景,第六代导演的嬗变与回归及新锐导演的加入,使内地青春电影在进入21世纪以来既有对过往青春的怀念,更有对当下年轻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更加深厚,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如《十七岁的单车》(2000)、《北京乐与路》(2001)、《站台》(2000)、《无法尖叫》(2004)《青红》(2005)、《孔雀》(2005)、《红颜》(2005)、《独自等待》(2005)、《十三棵泡桐》(2006)等。同时具有商业化倾向的青春片也逐渐增多,其多元化有其丰富性的一面,却淡化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春片所拥有的深刻文化意义和独特个性。

一、“第六代”导演叛逆中的回归

20世纪90年代,第六代导演是青春电影创作的主力军,鲜明的反叛风格和边缘人物表达,使他们的影像风格更显另类。进入新世纪以后,“第六代”导演在继续坚持记录当下青年人生活和质朴的影像风格的同时,逐渐被主流意识形态接纳,逐渐成为内地电影创作主力军,“王小帅浮出水面之后也完成了一部讲述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的生活,因为一部自行车而发生联系和冲撞的《十七岁的单车》(2000)。”②《十七岁的单车》城乡两个青年与一部单车的不乏辛酸的故事,反映了他俩各不相同又殊途同归的成长过程。而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的《青红》则将视线转向刚翻过的一页,青红的父母为了给女儿一个好前程,千方百计想返回上海,为此粗暴地扼杀了青红刚刚萌芽的爱情,青红脆弱之身难以抵抗强势的父权,青红的追求者小根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张扬的《向日葵》表现的是普通而不另类的青春成长史,着力表达在成长中父子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中失去画画的手的父亲,将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的叛逆表现为不愿做时时向阳的“向日葵”,而《向日葵》之所以能够触动每个人的神经,是因为其表达出来的个人印记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王小帅、张扬、娄烨们不再刻意追求青春的叛逆和颠覆性,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的言说,更是将人物置身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平淡而不平凡的叙述中流露出淡淡的感伤和脉脉温情,是对青春成长的感伤和无奈,表达的是这一代人的集体青春记忆。

“贾樟柯的《站台》(2000)和《任逍遥》(2001),继续着他青春生命的酸涩旅程。”③他继续表现边缘化、草根化的小城镇青年的生存状态。《站台》中的崔明亮、尹瑞娟们和《任逍遥》中的斌斌、小济是生在不同时代,具有相同特点的小人物;长镜头传递出漂泊、迷茫的不确定情绪。《站台》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成长史,在追求流行文化和爱情的时间流逝中青春已然不再,泯然众人矣。《任逍遥》中的斌斌和小济则在幻想着“你想干啥就干啥”的逍遥人生。通过人物在飞速向前的时代中对物质追求的叙述,将年轻人特有的盲目、感性、挣扎、压抑、瞬间的快乐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济和彬彬打劫银行后,长达三分钟的长镜头诉说了这代青年的迷惘和茫然。

可能因为这批导演已人到中年,他们的青春电影对青春的表达大多集中在七八十年代,凸显此成长时段的集体记忆,而不是淡化历史记忆转向个体的叙述,这有异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他们的个人化、私语化的创作。他们不约而同运用各种叙事元素重构过去的时代特点,将个体的青春成长融入对集体回忆的回想之中。《站台》中充斥着零零碎碎的80年代的记忆碎片:喇叭裤、蛤蟆镜、摇滚乐、电子表、录音机、红棉吉他……《站台》也本是那时的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青红》中的地下舞会、高跟鞋、喇叭裤、纯真情书、偷尝禁果等实为异曲同工之妙。《向日葵》则将历史的大背景融入平凡人家的日常生活中,唐山大地震、逝世、粉碎“ ”等大事件均在剧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中表露出来。对时代而非自我的回顾,对集体记忆而非个体生存的表述,让人们恍惚中对电影的主题阐释感觉模糊:新世纪以来第六代导演从叛逆到回归的重要表现,就是对时代、集体、社会等宏大叙事逐渐超越对个体意义上的成长经验和青春记忆的表述。

二、“新锐”导演的青春残酷物语

浮出于新世纪的几位导演,无论长幼,对青春题材有着别样的情怀,因其直面现实的锐利,堪称新锐。如顾长卫的《孔雀》和《早春》、李玉的《红颜》、颢然的《青春爱人事件》、吕乐的《美人草》《十三颗泡桐》等,可谓青春残酷物语。这些青春电影多表现青年女性无论是改变命运抑或安于命运,皆遭遇种种创伤和无奈。

《孔雀》充满冷色调的影像风格中着力刻画充满梦想的女子高卫红与命运和时代抗争的青春故事――消瘦清秀的女孩,一种清教徒似的气质,但内心刚烈执拗,可以为了梦想狠得下任何心。在高卫红单纯、充满幻想的世界中,周围的各色人物近乎病态,然而,影片在冷峻的视角下展现她梦想的破灭和青春的逝去,整体弥漫着彻骨的伤感,反衬青春的苍白。李玉的《红颜》中的小云和顾长卫另一作品《立春》的女主角王彩玲,不同的遭遇却有近乎相似的残酷命运,一个是16岁的少女怀孕生子,一个因丑陋怪异的行为相貌,在周围白眼中“耻辱”的活着,呈现出来的是或阴暗或冲动或懵懂的理想追求,以及理想幻灭、尘埃落定的过程。相对于其他的“大龄青年”,继拍摄知青题材影片《美人草》后,2006年吕乐又完成了讲述中学生题材的《十三棵泡桐》,这是一部更为典型的青春片,造型极像李宇春的女主角风子特立独行,刀子是他的生日礼物,又是她的吉祥物,骑着骆驼的沙漠勇士麦麦德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风子的脑海中,刀子和勇士构成她内心的叛逆和干净,她和淘淘、包京生的暧昧关系使整片充满着青春期的懵懂和单纯。而学校老师的冠冕堂皇和父母的简单粗暴彰显现实的残酷和青春的无奈。

虽然顾长卫说《孔雀》“是一部拍摄给中国人看的电影,更具体一点地说,这部电影是自己对那个时代的回顾”,但顾氏平实乃至不动声色的风格中,兄妹三人青春、梦想、爱情的随风而逝,那份过于沉重的感慨是不同于第六代的。

三、娱乐化倾向的消费青春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大众文化发扬光大。“这些大众文化类型致力于世俗梦想的表达,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游戏和文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形而上的关怀变成了‘性’ 而上,娱乐游戏至上、消费至上。”④新世纪以来,中国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抗性与颠覆性逐渐减弱,一些青春片大多表现“都市时尚青年”的情感消费生活,一派小资情调,以娱乐性、消费性走商业化之路。如张婉婷的《北京乐与路》(2001)就以全新的方式演绎北京地下摇滚乐青年的情感故事。影片有知名音乐人罗大佑亲自担任音乐总监,随着动人的音乐旋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生活在边缘的年轻人为了爱情、事业而奋斗的故事。全然不同于90年代初张元《北京杂种》的愤青色彩,而是洋溢着年轻人追求自由的奔放性格;再加上港台当红明星吴彦祖、舒淇为主角;甚至还有俗套的“三角恋”故事,使得影片更显娱乐色彩和消费倾向。事实上,一些青春电影已与“偶像剧”合流,越来越多地运用流行音乐、舞蹈、动漫等特色元素,整体格调充满青春时尚和明快节奏。

“主动迎合时代背景、强调人物的都市身份特征、营造纯粹的银幕都市青年生活时空,在此过程中唤起观众对此话语场的归属感。”⑤《独自等待》(2005)就采用了这种叙事策略。精致的画面语言彰显北京的都市感和时尚感,解构了以往第六代导演眼中的古老灰色城市。导演伍仕贤大量运用运动镜头,以MTV影像风格行云流水般展示城市街道的亮丽和年轻人的鲜活青春,沉寂、烦闷、紧张一扫而光,在饱含激情中迎接挑战。《独自等待》的语言亦涌动着强烈的时尚流行色彩,容易引起都市年轻人的共鸣。

显而易见,这样的策略有着不必隐讳的商业意图,彻底告别了第六代导演曾经以群像面目出现的以呓语或是呐喊表达出的非常个人化和情绪化的青春言说。同时,还必须看到,此类电影所展示的流光溢彩的都市青春与大多数底层青年人的生活是脱节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这不是青春消费,而是消费青春。如若一味将青春电影商业化,我们要问的是,青春电影一以贯之的主题和价值意义何在?与青春偶像剧的区别何在?戴锦华教授曾对此论道:“所谓青春片的基本性,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的神话的颠覆。”她还认为,青春偶像剧是“青春神话的不断复制再生产,它作为特定的世俗神话的功能,正在以迷人、纯情、间或矫情的白日梦,将年轻的观众带离自己不无尴尬、挫败的青春经验,或者成功地以怀旧视野洗净青春岁月的创痛”。⑥从某种意义上说,青春片和青春偶像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青春片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显然大于矫揉造作的青春偶像剧。

新世纪以来,各种风格特征的电影相涌而出,作为以中小成本制作为主的青春电影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下,也呈现出类型各异的风格特征,既有坚守者,又有回归潮,更有追求商业娱乐效应的纷繁错综、碰撞交融,对内地青春电影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淡化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春电影所拥有的深刻文化意义和独特个性。

注释:

① 阎景翰:《写作艺术大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79页。

②③ 陈墨:《当代中国青年电影发展初探》,《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④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⑤ 刘帆:《小议都市青春电影中的标准语境》,《电影文学》, 2007年第1期。

青春定格范文第3篇

描写青春的格言大全经典

1) 青年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朗费罗

2) “小孩儿时候”再加上刚刚进入青春时期的两三年是生活中最充足的、最优美的、最属于我们的部分:它不知不觉地决定整个未来。——赫尔岑

3) 身体静卧着,可热血在沸腾,生命是一个中间不停顿的进程,起来吧,年轻人!一旦旅途到了尽头,你定会有时间睡个足够。——豪斯曼

4) 青春是奇妙的,我看到少女们浪费青春,就替她们伤心。——萧伯纳

5) 人们在年青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年青。——切斯特顿

6) 青春是一种持续的陶醉,是理智的狂热。——拉罗什富科

7) 年轻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时光。——罗斯金

8) 青春,就像受赞美的春天。——勃特勒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萧伯纳

9) 年轻只有一次,青春不能重来。——烈火青春

10) 有了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做很多事,就是无法用钱来买青春。——雷蒙德

11) 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了。——爱默生

12) 在奉献的幸福之怀中,只要觉察到一点耻辱的渣滓或一丝悔恨的苦味,青春就会立即逝去。——夏·勃朗特

13) 青春是在你身上,你有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德莱塞

14) 青春,这是无法挽回的。美丽,优美的灵魂像影子一般来了就去,然而这两个东西是火焰也是风暴啊。——德莱塞

15) 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莎士比亚

16)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陈独秀

17) 青春并不是指生命的某个时期,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塞·厄尔曼

18) 青春的幻想既狂热又可爱。——约肖特豪斯

19) 青春时光转眼即逝。——贺拉斯

20) 没有人会感觉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会感觉到,青春已经消逝。——小塞涅卡

描写青春的格言大全推荐

1) 如果说青春也有缺点,那就是它消逝得太快。——拉·洛威尔有些人到了老年才第一次体验自己的青春。——保

2) 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3) 要紧的事情是别浪费你的青春和元气。——契诃夫

4) 小时候的人有的只是一半完美,另一半是愚蠢,年轻的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成长得太快了。青春,当我们有它的时候,一定要每天使用它,否则它很快就会消失。——佚名

5) 记住:浪费了今生今世,人就再也得不到什么来生来世。——佚名

6) 人生最大的感叹是:年轻的激情是从未实现;年老的追忆是从没发生。勇气是青年人漂亮的装饰。假若人生下来就是中年,然后再渐渐年轻起来,那样,他就会珍惜一切时光,决不会再无谓的事情上消耗自己。风华正茂夜晚给老年人带来平静,给青年人带来希望。——萧伯纳

7) 黄金有价,青春无价。

8) 青春的辞典里没有失败的字眼。——(英国)李顿

9)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唐)李贺

10)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明)于谦

11) 滥用青春,胜于虚度青春。——(法国)乔治·库特林

12) 青春一去不复返,事业一纵永无成。——(英国)勃朗宁

13) 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为它有前途。——(俄国)果戈理

14)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英国)萧伯纳

15) 只要人心中有了春气,秋风是不会引人愁思的。——(现代)冰心

16) 百金买*马,干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清)严复

17) 青春是诗歌丰收的季节,而老年则更适宜哲学上的收获。——(德国)叔本华

18) 青春的实质是充实;青春的诗意是浪漫;青春的证明是无悔。——(现代)张群

19) 假如青春是一种缺陷的话,那也是我们太快就会失去的缺陷。——(英国)罗威尔

20) 有了金钱可以在这个世界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钱购买。——(奥地利)莱曼特

描写青春的格言大全精选

1) 青春:即使在痛苦中也闪耀着光彩

2) 青年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充满了纯净、幻想及和谐。——席德布郎

3) 少年像一个快乐的王子,他不问天多高,也不知人间尚有烦恼,一心只想摘下天上的明星,铺一条光辉灿烂的大道。——拜尔

4)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5)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6) 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奥斯特洛夫斯基

7) 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的青年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就是排除一切障碍。——奥斯特洛夫斯基

8) 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高尔基

9)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青年应当接替我们老年人。青年应当举起我们的旗帜直到胜利的终点。——斯大林

10)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逢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

11) 青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它催发着青年人的躯体,启迪着他们的智慧。同时它也灌输着热烈的盛情和坚强的理智。——李准

12) 一个人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什么能把他搞垮。——奥尼尔

13) 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为它有前途。——果戈里

14) 我已享受过这世界的欢愉,青春的快乐早已流逝,生命的春天离我非常遥远。——海塞

15)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16) 青春,一旦和它紧紧地握手,就能获得开拓新途径的动力,拥有创造性人生的灵性。——金马

17) 奇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轻时才不致空虚。——达·芬奇

18) 要成就大事业就要趁青年时代。——歌德

19) 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最强盛美好。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远。——别林斯基

20) 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郭沫若

看了描写青春的格言大全还看:

1.描写青春的名人名言大全

2.青春飞扬名言警句

3.关于青春的名言或诗句

青春定格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R74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1-0859-06

以往对成人人格障碍病因学的研究,通常集中于考察早期虐待以及忽视对人格障碍的预测作用,然而从儿童期遭遇不良环境到成年期形成固化的人格障碍,其间历时漫长,个体在青春期社会化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目前仍不甚明了。对青少年群体的调查发现,符合人格障碍诊断的青少年所占比率与成人相仿,而且人格病理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社会功能 [1]。虽然对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病理实质仍存在争议[2](人格障碍诊断一般只针对18岁以上成人,但国外对青春期人格病理的研究仍沿用“人格障碍”一词(adolescent personality disorders),为保持一致性,本研究采用国外研究通用名词的译名:青春期人格障碍),但大部分研究者认为需要关注青少年的人格偏离状况,并认可青少年人格异常与成人人格障碍之间存在一致性,这对人格障碍的病理机制研究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研究者可以将焦点集中于更早期人格症状的影响因素,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人格发展出现异常的复杂机制。当前对于青春期人格障碍病因学的研究,已经涵盖了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先天遗传因素、早期社会环境因素、早期家庭互动以及早期轴Ⅰ障碍。

1 青春期人格障碍的遗传性

双生子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具有相当比例的遗传成分。正常人格特质的遗传性可以解释个体差异的45%到50%,这表示个体的人格差异中约有50%是遗传影响的结果[3]。由于遗传因素对正常人格的影响如此之大,研究者推测这些因素也很有可能影响人格障碍,目前研究者估计遗传因素可以解释人格障碍总变异的40%到60%[4]。

Coolidge等(2001)为调查人格障碍的遗传性[5],对112对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双生子进行研究,其中包括70对同卵双生子和42对异卵双生子。研究发现青春期群体中,所有人格障碍在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关都远高于异卵双生子。12种人格障碍的平均遗传度系数高达0.75,其中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系数最高(0.81),最低为偏执型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0.50)[5]。Jang(1996)发现483对成人双生子的66个人格障碍特质的平均遗传度系数为0.44[6]。这个结果表明青春期人格障碍的个体差异具有很大程度的遗传效应,而且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人格障碍的遗传效应与成年期人格障碍特质和正常人格特质的遗传效应相仿,甚至比它们更高。

2 高危环境因素

青春期人格障碍的高遗传性仅能说明一些偏离正常的行为特性可能会随父母基因遗传给后代,而环境因素将对遗传效果的表达起着阻碍或促进作用。如父母患人格障碍者可通过基因遗传使其后代品行障碍的易感性增强,而家庭环境本身也会增加子女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Cohen(1996)对717名儿童进行为期17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影响成人早期人格障碍的儿童期危险因素,结果发现低水平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福利支持,单亲家庭,父母冲突,父亲或母亲的性,以及父母的疾病和死亡都与后代的人格症状相关(平均相关系数为0.20) [7],早期不良的父母行为将增强成人早期任何一种人格障碍的危险性 [8]。

2.1 不安全依恋对青春期人格障碍的影响

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依恋理论,他认为婴儿与其照顾者之间会形成一种情感联结,即依恋。依恋作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的表征,将母婴关系内化而形成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表象并影响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发展。依恋可以用两个独立维度来衡量:焦虑性维度和回避性维度。焦虑性维度反映个体对分离和抛弃的恐惧,而回避性维度则反映个体对情感亲密和关系依赖的不适应。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利用这2个维度将依恋分成4个重要的类型:过度关注型依恋(高焦虑低回避),恐惧型依恋(高焦虑高回避),拒绝型依恋(低焦虑高回避)和安全依恋(低焦虑低回避)[9]。依恋理论引入临床心理学中的研究集中于考察不安全依恋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人格发展以及精神病理的影响。早期研究已发现不安全依恋与行为抑制是焦虑症状的重要原因[10],不安全依恋也是抑郁的稳定的易感因素[11],此外,不安全依恋型儿童被同伴拒绝的可能性更高,更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12]。早期母子互动不良所产生的不安全依恋,是其后成长过程中精神病理发病的广泛基础,因此研究者推测依恋理论也可以帮助理解人格障碍的产生与发展。 Brennan和Shaver(1998)对140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研究11种DSM-Ⅲ-R人格障碍和依恋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在Bartholomew划分的四种依恋类型当中,恐惧型依恋被试患分裂样型、分裂型、偏执型、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安全型依恋组(分布率分别为40.8%对8.5%,39.1%对16.2%,34%对29.7%,38.2%对20.3%),过度关注型依恋被试患分裂型和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比率明显高于安全型依恋组(分布率分别为27.3%对16.2%,39.7%对27.4%),拒绝型依恋组患分裂样型人格障碍的比率高(46.5%),此外过度关注型和恐惧型依恋被试自我报告的11类人格障碍症状水平均高于安全型依恋被试(平均症状数分别为3.54,3.54和2.32),而拒绝型依恋组除表演型和依赖型人格障碍外,其他型别的人格症状均显著高于安全型依恋组(平均症状数为3.10)[13]。Crawford 等(2006)对678名青春期被试进行考察,研究依恋模式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安全依恋以及人际攻击性与青春期人格障碍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其中青春期A类人格症状与低焦虑依恋和高回避依恋相关(r分别为-0.12和0.22),反映了拒绝型依恋模式;青春期B类人格症状与过度关注型依恋相关(r分别为0.21,-0.14),而青春期C类人格症状同样与高焦虑性和低回避性依恋相关(r分别为0.22,-0.14),反映出其过度关注型依恋模式[14]。青春期B类人格症状和C类人格症状都与过度关注型依恋相关,所以单从依恋风格很难将二者区分。Crawford发现如果同时结合人际攻击性便可以更好地区分这两种症状,正如型、边缘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所表现的敌意与攻击性那样,B类人格症状与高人际攻击性相关(r为0.32),而C类症状恰恰相反(r为-0.17)[14]。

尽管以上研究已发现青春期人格障碍与不安全的依恋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但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不高,且仅根据不安全型依恋无法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因此本文认为,早期母婴互动所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可能是人格障碍与其他功能失调行为发生的广泛性基础,而个体人格在遗传及依恋模式基础之上受到众多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逐渐偏离,并最终形成人格障碍。

2.2 不良的母子互动模式

不安全依恋最早产生于早期母婴互动过程中,母亲对婴儿需求的不敏感等不良互动会破坏安全依恋的建立,并持续影响儿童后期的人格发展。Zweing-Frank和Paris(1991)从综合医院的精神科门诊部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门诊机构选择62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和99名非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利用父母情感联结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调查其父母的关爱(care)和保护(protect)行为,结果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母亲关爱程度显著低于非边缘型人格障碍被试(边缘型人格障碍被试母亲关爱得分均值为20.4,对照组为25.3),而边缘型人格障碍被试母亲对孩子的保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母亲保护得分均值为17.75,对照组母亲的保护得分均值为15.06),这表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母亲的情感忽视和过度卷入的程度高,进而证实了母子互动对边缘型人格的影响[15],此研究成果与两个心理动力学模型相符合,即Materson和Rinsley的母亲过度卷入假说,以及Adler和Buie的母亲养育失误假说,二者均以Mahler的分离-个体化理论为基础。

Masterson和Rinsley[16]认为对儿童过度情感卷入的母亲,往往会在儿童自然发展出了分离意图时撤回对孩子的爱,这将会导致儿童正常的个体化过程受阻,使其最终发展成边缘型人格障碍;Adler和Buie[17]则根据Kohut的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母亲对儿童的需要的错误理解与不恰当的反应将导致儿童无法发展出可靠而稳定的自体,并最终形成边缘型人格障碍。Masterson和Rinsley的母亲过度卷入理论将母亲本身的人格问题和母亲对孩子的过度卷入视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病因,而Adler和Buie则认为边缘型人格的病源因子是母亲对儿童的冲动与需求缺乏适当的反应。

这两种理论均集中于探讨儿童早期的母子互动模式,特别是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阶段。Blos则认为可以将青春期看作是第二次分离-个体化阶段,为了顺利通过这个阶段,青少年需要脱离内部客体,特别是母亲,并且必须在其外部世界确定替代性客体[18]。因此不良母子交互作用会在青春期早期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个体人格发展,如阻碍安全而稳定的自体的形成,以及儿童离开母亲后独立的同一性的发展等,这些也将增强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性。Bezirganian等(1993)对这两个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对776名青少年进行纵向研究,考察早期不良的母子互动模式对2年之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对个体前后不一致的对待是个体其后形成边缘型人格的显著的预测因子(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36),而母亲的过度卷入不能单独预测边缘型人格的发展,不过母亲的过度卷入与母亲的不一致对待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78) [19],这表明母亲的过度卷入只有在母亲不一致行为出现时才会导致青少年发展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而母亲的不一致对待也需要高于平均水平的母亲卷入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母亲仅仅是利用孩子满足自己需求,用罪恶感与威胁剥夺对儿童的情感与爱护来控制孩子,这并不足以导致儿童向边缘型人格发展,只有当母亲不稳定的规则和期望也出现在紊乱的母子互动过程中时,才能影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在青春期,当第二分离-个体化阶段来临时,母亲需要调整其亲子互动行为,她不仅要提供给儿童以自由使其发展自我,还必须在青少年面对依赖与不依赖来回激荡时所出现的短暂退行提供安全、稳固和一致的环境[19]。母亲的过度卷入会妨碍青少年任何实现独立的尝试,而母亲的不一致性也会阻碍个体想暂时性退回到早期安全依赖状态的意图。所以只有稳定安全的环境和免于干扰的自由在第二次分离-个体化阶段同时缺失的时候,才会导致青少年形成身份认同的问题以及无价值感产生,致使他们为了自爱和自我确认而只能永远受他人的影响,这也正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

与母亲过度卷入理论不同的是,Bezirgnian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母亲本身的边缘型人格对后代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具有预测效应,不过母亲不一致性和过度卷入的联合效应可以解释母亲的自我统合性对后代边缘型人格的作用[19],这表明不良的母子互动关系可能是边缘型人格特质代际传递的土壤。此外母亲的过度卷入可以预测个体其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出现,此结果也意味着表演型人格障碍可能同样起源于儿童期被母亲用控制性的和自我中心性的方式所对待。

2.3 儿童期虐待对青春期人格障碍的影响

在人格障碍的病因学研究当中,儿童期虐待一直被认为是与人格障碍直接相关的危险因子。早期研究者(Herman等,1989)对31名具有边缘型人格特质和23名接近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的成人被试进行回溯性研究,发现有60%-80%被试在儿童期有受虐经历[20],也有研究者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某些症状相似[21]。

对青少年的研究也发现在边缘型儿童和青春期患者中有待与躯体虐待史者较为常见[22],如Goldman等(1992)发现44名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儿童之中,38.6%有受虐经历,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9%)[23]。Grilo等(1999)对322名青春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当控制年龄和抑郁水平后,有儿童期虐待经历的被试的依赖性、自杀、暴力、冲动性、物质滥用问题和边缘型倾向的水平显著高于无虐待经历的对照组,有儿童期虐待经历的住院青少年将表现出与边缘型人格障碍一致的症状[24]。

虽然早期研究已发现患人格障碍的个体往往有儿童期虐待史,但其结论大多出自回溯性研究,因此有研究者提出质疑,认为这些结果有可能受患者错误记忆的影响。Johnson等(1999)对639名社区少年进行前瞻性研究,调查儿童期躯体虐待、待和被忽视对7年后人格障碍症状水平的影响[25]。研究发现控制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精神问题后,有儿童期虐待或被忽视史的被试在成年早期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是无虐待史被试的4倍,有儿童期虐待或忽视史的被试在成年早期患A类人格障碍的比率为12.9%,高于无虐待史被试(2.3%),有虐待史被试患B类人格障碍的比率为35.5%,高于无虐待史被试(4.8%),而有虐待史被试患C类人格障碍的比率也远高于无虐待史被试(19.4%对4.1%)。儿童期躯体虐待显著提高成年早期型、边缘型、自恋型、依赖型、被动-攻击型、分裂样型人格障碍以及总体人格障碍的症状水平(与无虐待史被试相比,各类型平均症状数分别为2.20对1.18,2.00对0.97,1.87对0.86,2.27对1.04,1.47对0.82,1.67对0.75,18.33对9.83);儿童期待显著提高成年早期边缘型、表演型人格症状水平;早期遭受忽视的儿童其7年后的偏执型、型、边缘型、自恋型、回避型、依赖型、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和总体人格障碍的症状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1.65对0.73,2.22对1.18,2.48对0.97,2.00对0.86,1.52对0.72,2.26对1.04,1.83对0.82,19.30对9.83)[25]。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研究结果与成人人格障碍研究一致,均发现早期创伤性经历对人格障碍具有重要影响,不仅躯体虐待和待是人格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早期忽视也会提高人格障碍发生的危险性,且不同类型的创伤经历对个体人格偏离方向与病理程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3 早期精神障碍患病史对青春期人格障碍的影响

青春期是人格障碍发病的高危时期,因此若要追溯人格障碍的前身,就需要考察儿童期和青春期的特异行为。Ramklint等(2002)通过回溯性研究,发现359名儿童期曾接受过精神障碍住院治疗的被试在成年后有38%至少符合一种DSM-Ⅳ人格障碍诊断,高于正常对照组(10.9%),儿童期精神障碍患者其后的总体功能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6]。Lewisonhn等(1997)进行前瞻性研究,调查299名14~18岁社区青少年的精神障碍对其24岁时人格障碍的影响,结果发现青春期破坏、焦虑、抑郁和物质滥用障碍与6年后人格障碍相关[27]。这些研究提示人格障碍可以追溯到儿童期和青春期的破坏和情感。

3.1 儿童期破坏对人格障碍的影响

儿童期的破坏会带来广泛的生活功能的损害,研究表明其与个体成年期各个领域的功能缺损相关,如工作、社会关系、恋爱与婚姻以及父母功能等[28]。对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研究也显示儿童期破坏是所有人格障碍的有力预测因子。

Kasen等(1999)对551名青少年进行10年追踪调查,结果发现破坏患者其后患人格障碍的可能性是正常对照组的4倍[29],他在2001年的研究中指出早期破坏是成人早期型、自恋型和分裂样型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而这些人格障碍均以不负责任的行为和人际关系的紊乱为特征[30]。Rey等(1995)对145名在青春期阶段被诊断为情感或破坏的青年进行人格障碍结构式访谈,结果发现早期破坏患者在成年早期至少患一类人格障碍的比率高达40%,不仅品行障碍,对立违抗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都与成年期人格问题相关。因此,Rey认为需要重新考虑儿童期破坏的病理性质,儿童期的破坏更有可能是慢性的人格问题[31]。

Rey的研究显示36%的青春期品行障碍者在成人早期患人格障碍,但品行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关系并不局限于型人格障碍,McManus等[32]注意到符合品行障碍诊断的青少年中近一半也符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Myers等(1993)对25个青春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也发现青春期群体中品行障碍与被动-攻击型和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共病率(62%和54%)高于非品行障碍组(33%和25%)[33]。

个体早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其后边缘型人格障碍之间存在相关。Andrulonis和Vogel[34]对106名边缘型患者进行回溯性研究,证实了边缘型人格障碍与早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间的联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具有冲动、古怪和激烈的气质特征,他们自尊较低,喜怒无常,常出现人际问题,这些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具有一致性。严重忽视的儿童经常表现出注意力涣散和过度活跃的症状[35],而情感忽视已被发现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发生相关,因此ADHD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具有相同的致病因素。

3.2 儿童期情感对人格障碍的影响

Rey等(1995)的研究并未发现早期情感与任何成人人格障碍相关,而且情感患者其后患人格障碍的比率仅为12%,低于早期破坏(40%),因此Rey认为儿童期破坏对人格障碍的影响要高于儿童期情感[31]。但Helgeland等(2005)通过对130名成人进行回溯性研究发现青春期情感患者在成年期患人格障碍的可能性与青春期破坏患者并无差异,因此他们认为早期情感对人格障碍的影响力与破坏相当[36]。

儿童期抑郁会导致包括自杀、品行问题、物质滥用、人格偏离和成人工作与社会功能不良等一系列问题[37]。Bernstein等(1996)从社区样本中随机抽取641名少年,评估其在儿童期的行为问题对其后青春期人格问题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儿童期抑郁症状对男性的A类人格障碍有独立的预测作用[38]。Siever等(1991)总结前人研究,发现男性A类人格障碍与心境障碍共病率较高[39],说明对青春期男性而言,抑郁症状可能是其成人期A类人格障碍的早期表现。抑郁障碍患者的负性归因方式、低自尊、低自我觉知、高依赖性和被认同的需求,与回避型、依赖型和表演型人格症状具有相似性,此外抑郁障碍患者无效的应付方式、易激动和人际困难,也有可能促使患者使用被动-攻击行为,已有研究发现青春期抑郁与后期的和其他外化行为相关[40-41],所以早期抑郁障碍可能也会与型人格障碍存在一定联系。Kasen等(2001)在对551名青少年进行的10年追踪调查中发现,早期患重性抑郁障碍(MDD)的青少年其后患依赖型和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可能性是正常对照组的4倍,其后患型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10倍[30],这也与其1999年的研究结果一致,即MDD增加了之后发展B类和C类人格障碍的可能性(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6倍和8倍)[29]。

除抑郁障碍外,儿童期焦虑也将影响之后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发展,如在Lewinsohn等在1997年的纵向研究中已发现青春期焦虑障碍与成人早期偏执型、分裂样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之间存在一定相关[27], Kasen等1999年的纵向研究结果显示患焦虑障碍或焦虑症状水平高的青少年在成年早期患A类和C类人格障碍的可能性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5倍和6倍[29]。儿童期焦虑障碍患者由于对家庭外社交情境感觉不适(分离焦虑)或者对社交情境感到持续恐惧(社交恐惧),很可能会通过回避、减少社交活动以降低焦虑水平,焦虑水平的降低进而强化其对社交情境的回避,阻碍个体的正常社会化发展,并最终形成特质性问题,如对他人行为的错误认知(偏执型)、对社会关系漠不关心(分裂样型)、人际孤立和行为怪癖(分裂型),或表现为持续的焦虑恐惧特征[29]。

3.3 性别差异

Helgeland等(2005)对130名曾经在青春期患轴Ⅰ障碍的成人被试进行人格障碍访谈,结果发现青春期男性破坏是其后人格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女性破坏没有出现同样的作用;相反,女性情感是其后C类人格障碍的独立预测因子,但男性群体并没有出现相同的效应[36]。女孩的破坏的发病时间通常要比男孩晚[42],在青春期前期,品行障碍在男性中更常见。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少表现出特质[43],这可能是因为她们的人格发展轨迹最终集中于边缘型、表演型或自恋型特质,而非特质。Crawford等(2001)对407名社区被试进行纵向研究,发现青春期中期(12-17岁)女性的外部症状是成年早期B类人格症状的前身[22],青春期前期(10-14岁)少女的内部症状则通过影响青春期中期(12-17岁)少女的B类人格症状同样会集中于成年期的B类人格症状,而男性则无此效应[22]。这些研究表明早期轴Ⅰ障碍对个体人格障碍的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本文认为,这可能与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文化和生理因素有关。例如,女性的寻求注意的戏剧,可能因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而得到强化和维持[44],并逐渐产生长期且广泛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进而有可能发展并固化为人格障碍。

以上研究表明,青春期人格障碍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儿童期情绪和行为的紊乱。在个体向成人转化的过程中,早期形成的认知与行为适应不良模式,将阻碍个体社会角色功能的成熟。儿童期或青春期严重的精神障碍必将干扰个体完成发展性任务,特别是那些处理社会信息和发展人际技能的任务[30],从而导致之后的社会和生活功能不良。社会适应性的损害也可能先于轴Ⅰ和轴Ⅱ障碍,如不安全的依恋模式,而个体与环境的负互作用将增强其功能不良的反应,长此以往,这些反应最终整合入人格系统,造成个体人格的整体偏离。

4 研究展望

对人格障碍病理机制的理解是明确人格障碍的病理本质以及进行干预的基础,因此人格障碍研究者历来重视对人格障碍病因学的探究。研究者们已经发现儿童期的行为问题、社交孤立、健康问题、社交技能不足、内向、低自尊、情绪不稳定以及早期人格病理、破坏和抑郁症状等都与人格障碍有着密切联系[7],而对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进一步理解和比较不同影响因子与人格异常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不同类型人格障碍的特异危险因子,为人格障碍的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提供实证依据。

然而国外大部分研究均集中于探索影响青春期人格障碍产生及持续发展的危险因素,而忽略了对人格保护性因子的研究。同样具有遗传易感素质个体的人格在哪些条件下可以正常发展,青春期阶段环境的正性改变(如受到教师或同伴的积极肯定)是否能够部分抵消早期不安全依恋或其他创伤性事件对人格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儿童期轴Ⅰ障碍患者的人格发展与其早期治疗效果之间有何联系,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人格障碍研究者的关注。

此外,虽然研究者已经发现青春期人格障碍与早期轴Ⅰ障碍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但到底是个体本身的人格缺陷或易感素质促使早期轴Ⅰ障碍产生,还是轴Ⅰ障碍对个体的人格造成严重冲击,使其持续偏离正常,研究者对二者关系仍缺乏足够了解。人格障碍研究应了解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先天遗传素质、尚未稳定的自我认知、逐渐成形的情感、行为反应模式如何与环境交互作用,这就需要研究者从发展的角度,考察个体人格与轴Ⅰ病理在每个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下一阶段轴Ⅰ、轴Ⅱ病理状况的影响。

最后,人格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形成及偏离的影响亦不可忽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异常可能具备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对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研究需要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展开。如何在建立适合本土文化背景的人格障碍评估系统的同时,考虑进行跨文化比较,从而了解青春期人格病理的共同影响因素及特殊的文化影响效果,这值得我国研究者深思。

参考文献

[1]Bernstein DP, Cohen P, Velez CN, et al. Prevale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DSM-Ⅲ-R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a community-based survey of adolescents[J]. Am J Psychiatry, 1993,150:1237-1243.

[2]Becker DF, Grilo CM, Edell WS, et al. Applicabilit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criteria in late adolescence: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criterion overlap 2 years after psychiatric hospitalization[J]. J Pers Disord,2001,15(3):255-262.

[3]Bouchard TJ. Genes,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J]. Science, 1994, 264:1700-1701.

[4]Livesley WJ, Jang KL, Jackson DN, et al.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 1993, 150:1826-1831.

[5]Coolidge FL, Thede LL, Jang KL. Heritabilit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Childhood: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 J Pers Disord, 2001, 15(1):33-40.

[6]Jang KL, Livesley WJ, Vernon PA, et al. Heritabilit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traits: A twin study[J]. Acta Psychiatr Scand, 1996,94:438-444.

[7]Cohen P. Childhood Risks for Young Adult Symptoms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Method and Substance[J]. Multivariate Behav Res, 1996,31(1):121-148.

[8]Cohen P, Crawford TN, Johnson JG, et al. The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Study of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J]. J Pers Disord, 2005, 19(5):466-486.

[9]Bartholomew K,Horowitz L.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 J Pers Soc psychol,1991,61:226-244.

[10]Peter M, Cor M. Attachment,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Symptoms in Normal Adolescents[J]. J Psychopathol Behav Assess, 2002,24(2):97-106.

[11]David AF H, Michelle Y, Sarah H, et al. Mood Dependency of Self-Rated Attachment Style[J]. Cogn Ther Res, 2001,25(5):577-590.

[12]Waters E, Kondo-Ikemura K, Posada G, et al. Learning to Love Mechanisms and Milestones. // Gunnar MR , Sroufe LA, eds. Self Processes and Development[M]. The Minnesota on Child Psychology,1991,23(1):1-20.

[13]Brennan KA,Shaver PR. Attachment styles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ir connection to each other and parental divorce, parental death, and perception of parental care giving[J]. J Pers, 1998,66:835-878.

[14]Crawford TN, Shaver PR, Cohen P, et al. Self-Reported Attachment, Interpersonal Aggression,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A Prospective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J]. J Pers Disord, 2006, 20(4):331-351.

[15]Zweing-Frank H, Paris J. Parent's emotional neglect and overpro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collections of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 1991,5:102-106.

[16]Masterson JF, Rinsley DB. The borderline syndrome: the role of the mother in the genesis and psychic structure of the borderline personality[J]. Int J Psychoanal,1975,56:163-177.

[17]Adler G, Buie D. Aloneness and borderline psychopathology: the possible releva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issues[J]. Int J Psychoanal, 1979, 60:83-96.

[18]Blos P. The second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 of adolescence[J].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1967,22:162-186.

[19]Bezirganian S, Cohen P, Brook JS. The Impact of Mother-child Intera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 1993,153:1836-1842.

[20]Herman JL, Perry JC, van der Kolk BA. Childhood trauma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1989,146:490-495.

[21]Herman JL, van der Kolk BA. Traumatic antecedent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 van der Kolk BA eds. Psychological Trauma[M].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1987:69-144.

[22]Crawford TN, Cohen P, Brook JS. Dramatic-erra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Ⅱ. Developmental pathways from early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J]. J Pers Disord,2001,15(4):336-350.

[23]Goldman SJ, D'Angelo EJ,Demaso DR,et al. Physical and Sexual Abuse Histories Among Children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1992,149:1723-1726.

[24]Grilo CM, Sanislow C, Fehon DC, et al.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Functioning in Adolescent Psychiatric Inpatients Who Report Histories of Childhood Abuse[J]. Am J Psychiatry, 1999,156:538-543.

[25]Johnson JG, Cohen P, Brown J, et al. Childhood Maltreatment Increases Risks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During Early Adulthood[J]. Arch Gen Psychiatry,1999,56:600-606.

[26]Ramklint Mia, Knorring Av, Knorring Lv, et alL.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Former Child Psychiatric Patients[J]. Euro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2,11:289-295.

[27]Lewinsohn PM, Rhode P, Selye JR, et al. Axis Ⅱpsychopathology as a function of Axis Ⅰdisorder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7,36:1752-1759.

[28]Zoccolillo M, Pickles A, Quinton D, et al. The outcome of childhood conduct disorder: implications for defining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conduct disorder[J]. Psychol Med,1992,22:971-986.

[29]Kasen S, Cohen P, Skodol AE, et al. Influenc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disorders on youngpersonality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 1999,156:1529-1535.

[30]Kasen S, Cohen P, Skodol A, et al. Childhood Depression and Adult Personality Disorder: Alternative Pathways of Continuity[J]. Arch Gen Psychiatry, 2001, 58:231-236.

[31]Rey JM, Morris-Yates A, Singh M, et al. Continuities Between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Adolescents and Personality in Young Adults[J]. Am J Psychiatry, 1995,152:895-900.

[32]McManus M, Alessi NE, Grapentine WL, et al. Psychiatric disturbance in serious delinquents[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84,23:602-615.

[33]Myers WC, Burket RC, Otto T. Conduct Disorder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Hospitalized Adolescents[J]. Am J Psychiatry, 1993,54:21-26.

[34]Andrulonis PA, Vogel NG. Comparison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subcategories to schizophrenic and affective disorder[J]. Br J Psychiatry, 1984, 144:358-363.

[35]Taylor E. Syndromes of attention deficit and overactivity. // Rutter M, Taylor E, Hersov L, eds.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M]. Oxford: Blackwell,1993:116-170.

[36]Helgeland MI, Kjelsberg E, Torgersen S. Continuities Between Emotional and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in Adolescence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Adulthood[J]. Am J Psychiatry, 2005, 162:1941-1947.

[37]Birmaher B, Ryan ND, Williamson DE, et al.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part 1[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6,35:1427-1439.

[38]Bernstein DP, Cohen P, Skodol A, et al. Childhood antecedents of adolescent personality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 1996,1 53:907-913.

[39]Siever L, Bernstein D, Silverman J.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 review of its current status[J]. J Pers Disord,1991,5:178-193.

[40]Lewinsohn PM, Rhode P, Seeiey.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older adolescents[J]. Clin Psychol Rev, 1998,18:765-794.

[41]Lewinsohn PM, Rhode P, Klein DN, et al. Natural course of adolesc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Ⅰ: continuity into young adulthood[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9, 38:56-63.

[42]Zoccolillo M. Gend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duct disorder[J]. Dev Psychopathol, 1993,5,65-78.

[43]Robins LN. The consequences of conduct disorder in girls.//Olweus D, Block J, Radke-Yarrow M, eds. Development of antisocial and prosocial behavior[M]. Orlando: Academic Press,1986:125-170.

青春定格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胡廷江;青春舞曲;音乐技法

胡廷江的《青春舞曲》是在王洛宾所作的维吾尔族风格歌曲《青春舞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原作品旋律优美,多采用重复变化再现的创作手法,节奏明朗欢快,而胡廷江则保持了原作品中广为流传的经典旋律,并采用现代作曲技法,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赋予这部作品新生命,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使作品焕然一新。

一、《青春舞曲》的创作取材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居住着维吾尔、汉、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大大小小十三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地。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所以新疆素有“歌舞之乡”之称。

“新疆民歌”是新疆地区各民族民歌的统称,其旋律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常用五声调式。变化音b7、#1、#2、#4、#5等常被创作于歌曲中,旋律色彩鲜明独特,加上节奏欢快明朗,独具民族特色。因此,很多作曲家选取新疆民间音乐为基本素材,创作出大量独具新疆特色的优秀作品,其中以素有“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为杰出代表,他创作的《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大阪城的姑娘》、《玛依拉》等作品堪称经典。

王洛宾的《青春舞曲》采用小调式,新疆风格鲜明,在歌词的编排上采取“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保持了旋律的一致性,并采用重复、变化重复、衍化动机的手法,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并赋予珍惜时光的美好寓意。

胡廷江改编的《青春舞曲》取材于王洛宾先生的同名歌曲《青春舞曲》,再现了原作品中经典旋律,加之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使这首新疆民歌更具时尚感。

二、《青春舞曲》的创作分析

1、旋律方面

旋律也称作“曲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它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它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

1―1变化音的使用

王洛宾的《青春舞曲》短小精悍,并没有加入前奏,整首歌曲使用了基本音级,旋律简单欢快。胡廷江在改编该作品时为其增加了前奏,并在前奏中加入大量的变化音级:升四级、升五级以及降七级,使作品更加完整。

正是这些变化音级的大胆使用,丰富了旋律的色彩性,在保持“新疆民歌”独特曲风的同时,增添了更多的音乐民族韵味。

另外,前奏出现了主题中――“别的那样哟,别的那样哟,我的青春小鸟一样飞过来”一句的旋律。

改编后的音乐旋律更加舒展悠扬,给人以宽阔辽远的感觉。全曲延续了“新疆民歌”的创作特点,大量使用了#2、#3、#4、#5等变化音。这些变化音的大量使用,形成了独特的音程关系,使旋律色彩更加鲜明并富于变化,作品旋律呈现出更加浓郁的新疆民歌韵味。

1-2主题花腔旋律的使用

胡廷江的《青春舞曲》与原曲相比较,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主题部分大多保留了原曲的主题旋律,同中取异,胡廷江发挥出自身的创作风格优势,为作品“旧貌换新颜”,在保留原曲民族风味的同时,将旋律、节奏、速度及调式结构进行编排,在主题旋律尾部加入跳跃感极强、独具华彩性质的花腔旋律。

西洋花腔的创作技法与中国特色民族旋律相融合,使原本单一的曲调旋律因为西洋花腔成分的融入更富时尚感与感染力,既充分的展示出作曲家独特的艺术创作思维,也大大拓展了音乐作品的演唱音域,对演唱者的声乐演唱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疑是一种考验与挑战。

原曲音域最高至#f2,改编后的《青春舞曲》部分音域则拓展至#c3。作品旋律更加高亢明亮,音乐线条更加舒展开阔。

1-3作品中装饰音的使用

装饰音是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恰当使用可以表明乐音在作品结构形态中的作用,同时也决定了作品音乐风格的不同,在音乐中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新疆民歌常常使用装饰音,像作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大阪城的姑娘》等,音乐旋律都具有强烈的流动性,民族韵味浓郁。

胡廷江在《青春舞曲》的前奏部分就开始使用颤音,接下来的主题部分及华彩部分都有大量颤音及倚音的出现。

无论是颤音还是倚音的使用,大胆运用装饰音使作品得旋律更加融入到主题中,新疆民族风情更加浓厚。

2、节奏速度方面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失去了节奏的控制,再优美的旋律也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音符。节奏与速度的相互配合,直接影响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与风格。因此,节奏与速度的相互变化与配合对于塑造音乐形象,体现音乐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王洛宾的《青春舞曲》短小精悍,充满活力,作品并没有出现特殊的速度标记,演唱者可凭自身经验处理作品的演唱速度。而胡廷江所改编的《青春舞曲》在呈示部保留了原曲欢快的节奏风格,到变奏部分时,作者给予明显的速度标记提示,速度明显放慢,旋律变得舒缓,似感叹似倾诉。在接下来的再现主题部分又回到原速度,节奏紧凑,情绪欢快,恢复原曲风貌。

作者通过音乐节奏紧凑与疏散的对比、速度快慢变化的相互结合,呼吁人们珍惜时光的主题更加鲜明。

3、调式调性方面

调式调性构成了作品的音乐色彩,给予音乐内在的发展动力来体现作品风格、情绪等多方面的变化,丰富音乐表现力。

改编后的《青春舞曲》恰当运用了近关系转调的创作技法,作品主题部分为A大调,随着音乐的发展,第二变奏部分节奏舒缓、速度减慢,作者于中间部分转至C大调,音乐风格委婉悠长,似回忆青春感叹时光流逝。这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再现部回到原调,尾部将原曲前半部分与改编曲前奏部分相结合,首尾呼应。

王洛宾的《青春舞曲》为单乐段结构,后缀加补充段。而胡廷江的《青春舞曲》则以原曲旋律为主题部分,随后进行两次变奏,再现了主题并在尾声稍作改动,作品在变奏曲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再现,大大拓展了原曲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当今乐坛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胡廷江大胆运用西洋花腔创作技法,并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巧妙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大获好评的花腔民族声乐作品。他所改编的《青春舞曲》既吸收了西方音乐创作之精华,又弘扬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其中,西洋花腔成分、装饰音、近关系转调等创作技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演唱的技巧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民歌改编曲《青春舞曲》延续了原曲创编之精髓,又赋予了新生命,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与亲切的感染力,音乐结构更加丰富,充分展现出作者音乐创编的独特风格,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给予一定启迪及指导作用。(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爱珍.胡廷江花腔歌曲浅析[J].大众文艺,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