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峡郦道元

三峡郦道元

三峡郦道元

三峡郦道元范文第1篇

且看首句“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好似国画中的大笔泼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山山相连、峰峰互接、崇山峻岭、绵延无尽”的山势展现在读者眼前。“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下子又把视线转移到空中,描摹出群山复叠、遮云蔽日的景象。至此,作者并未打算收笔,为了进一步凸显山的雄峻,他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侧面烘托,似乎要让眼前的一切暂时失去色彩,唯留下山的雄峻于读者的脑海中。但当你这么认为时,他又笔锋一转,描摹起了夏水。

出人意料的是,作者没有按常理花笔墨去描写“江水奔腾咆哮、猛浪排空”的景象,而是宕开一笔,只用了“沿溯阻绝”四字,就让人感受到了夏水的来势汹汹、惊心动魄。这还不够,接下来作者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之句,让读者想象江流奔腾不息、一泻千里,小舟迅疾如矢、飞流直下的场景。如此,不仅有荡魂摄魄的,更添了一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意。郦道元独辟蹊径,不得不让人佩服。

如果说开篇的写山是挥毫泼墨,那么接下来写春冬之景就算得上是工笔细描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给我们描绘了一派时而水如白练、明净轻快,时而清波回旋、水光变幻,时而潭平如镜、花树倒影的旖旎风光。正可谓动静相宜,色彩各异,相映成趣,清丽隽逸。再加上“悬泉瀑布”在“绝巘怪柏”间溅起飞花碎玉,更有青山点缀,交映生辉,恍如走入了一幅明丽的工笔长卷,让人不由得心生感叹:三峡真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啊。

三峡郦道元范文第2篇

一、三峡美在何处?

《三峡》全文共四段,一百五十多字。第一段总写三峡风光,三峡之美在哪呢?最能体现三峡之美的是什么呢?三峡之美,美在人文,美在历史,美在自然的风光。但自然的风光不是仅凭一句“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就能体现得出的。美是需要人去感受才能体会得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屏幕所显示的三峡当然美,但它不是从书中让学生感受到的,而是我们教师硬把它拉扯过来的。在三峡风光中,点缀在沿江两岸的巫山云雨、神女峰、香溪、八宝寨、半都城、白帝城、张飞庙、葛洲坝等等。如果要让学生感受,那也是教师用画面另外展示,从文中是体会不到的。

文中的第二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给人的感觉就是夏天“水大、水急”,看不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概。也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在作者对春冬季和秋季的描写中,如果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描写,简直就是牵强附会。冬天,是山寒水瘦,万木凋零,草枯叶落之时,然而作者却把它描写成“清棘峻茂,良多趣味”。诚然,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但不能脱离现实。在对现实的描写中,笔者更不敢苟同。一些教师或评论的分析中,把三峡的秋季分析得凄清而又冷落、悲情。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努力引导学生去慢慢品味。我觉得,这简直是误人子弟!三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呢?

二、三峡什么季节最美?

引导学生欣赏美,体验美,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记忆里唤起与作品所描写的相类似、相接近的各种表象,并通过学生的想像,再造出作品语言描绘的形象。那么在春夏秋冬中,什么时候三峡最美呢?

著名作家方纪在《三峡之秋》中写道:三峡之秋是热情、明丽、轻快的。它充满了成熟的气息;它充满了热烈的气息;它有着明丽的色彩。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那累累的果实,散发出一种清香――如果我们再读一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那我们更能感受到秋天的三峡是:山如翡翠,经霜的秋草如满山的杜鹃,江面在太阳的照射下是浓雾滚涌,云蒸霞蔚。

在《三峡》中作者这样描绘:(秋天)“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高崖上的猿在没有外在的威胁时是不会哀转不绝的,它们正在它们的天堂里过着它们无忧无虑的生活,饮山泉,采野果,优哉乐哉,何来哀愁!而我们却要说它们悲,并引导学生平白无故地去感受这样的美,这岂不是闲来无事白忙乎?我们得让学生明白,秋天的三峡是最美的,如果是去旅游,可不要错过了这大好的时光哟!那么,作者为何这样描写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把作品放到它所描写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进行评价。

三、谁流泪?

三峡郦道元范文第3篇

图景・图画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古称巴郡、渝州,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赵先封恭王,后即帝位,遂取“双重喜庆”之意,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因此得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重庆还有很多别称,如“火炉”“山城”“雾都”等。重庆靠近长江,很多名胜都与之有关,如三峡、小三峡 、小小三峡、乌江画廊、白帝城、张飞庙等。

解说・解读

巴东三峡巫峡长

张成刚

诗人杨炯在《巫峡》中写道:“重岩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正是这“青峰列屏障,翠峦出大江”的险恶的山居环境,铸就了巴人顽强、坚韧的性格。“房如积水顺山盖。” 他们依山而建的楼阁,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在高山掩映中,缀出美丽山城亮丽的风景。

独特的山水孕育了长江上游最富鲜明个性的巴渝文化。

(一)

重庆的山美,重庆的水更美,美在嘉陵江的轻盈灵秀,美在母亲河长江的奔腾浩荡。三千多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横贯东西,浇灌着巴渝文化。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乘船畅游长江,你会醉心于古老而绚丽的山水文化。郦道元《水经注》云:“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再现了三峡山体高峻、水流湍急的宏伟气势。

在这山与水之间,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轻快,有“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的忧伤,还有“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陈子昂《白帝城怀古》)“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李白《上三峡》)的豪迈。

诗仙李白取道长江三峡,途经瞿塘峡、巫峡时,抒写了自己“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李白《巫山枕障》)的真切感受;诗圣杜甫也有“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杜甫《瞿塘两崖》)的殷殷情愫。三峡的险峻优美之态和苍凉雄峻之势,彰显出巴渝山水的神秘性灵,凝结成巴渝文化的主要元素。

(二)

从古至今,巴渝的青年男女总喜欢借山水歌咏爱情。听,一位男子唱着: “隔山喊妹山在应,隔河喊妹水应声。为啥山应你不应,流水有声你无声?”不一会,峡江岩石上,一位秀美女子高歌起来:“半边落雨半边晴,斑鸠爱的刺芭林。鱼儿爱的三峡水,情妹爱的拉船人。”好一幅生动的爱情生活画面!其中浸透着山里小伙的耿直与忠厚,也传达出姑娘的羞怯与期盼,更映射出清新淳朴的巴渝风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脍炙人口的巴族民歌就走出了巴境,传至楚国等地。据《昭明文选》记载:“客有歌于郡中者,其下始于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可以想见巴山调在楚国千人合唱的壮观景象。不仅如此,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巴山调(亦称“竹枝词”)还深受迁客骚人青睐。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其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最为著名。此后,竹枝词便开始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洋溢着浓郁民歌风味的诗体形式,足见巴山调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之大。

古代巴族人能歌善舞,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巴文化。据说,早在殷商时期,英勇顽强的巴人参加武王伐纣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冲锋的舞蹈,勇往直前,所向披靡,难怪古代典籍有“武王伐纣,前歌后舞”的记载。后来,这种“战舞”不断在巴地民间发展演绎,形成巴渝舞。唐以后,巴渝舞逐渐从宫廷乐舞中消失,而在民间仍遗风犹存。现在的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等仍融入了巴渝舞曲的诸多元素。

如今,当夜暮降临,万家灯火,站在朝天门广场,极目远眺,不必说那南滨路上车水马龙,流光溢彩,也不必说那北滨路上长虹卧波,银龙飞舞,单就那南山上,繁星点点的灯火,扑朔迷离,交相辉映,你就会清晰地感受到巴渝重庆奋进的步履。品一口“巴乡清”,任凭思绪翻飞,听着“赤脚短衣半在腰,裹饭寒吞掬江水”的纤夫们起伏跌宕的悲壮号子,沐浴古朴凝重的巴渝风情,看着重庆的山水,品味巴渝文化,心里定然会平添几多骄傲与自豪。

名迹・名篇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唐・杜 甫

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

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

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三峡

北魏・郦道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峨眉山月歌

唐・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苏教版四年级上)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人教版四年级上)

夔州歌十绝句(节选)

唐・杜 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夔州险过百牢关。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入峡次巴东

唐・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上巴东。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初至犍为作

唐・岑 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三峡郦道元范文第4篇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12)裴晓逊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人如果不读书就会成为一个粗俗、凶暴的人。书就像黑夜中的一盏灯,照亮你前进的路,书就像一位导游,让你不出门就游遍大好河山。

读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必须从一点一滴起,从点滴中积累,才会成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它让我们知道团结的重要性。还有“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多行不益,必自毙”……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明白世事,有道德的人。

读书,让我不出门便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朱自清的《春》中,写花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儿多美啊,真是“百般红紫斗芳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写道:“一阵风吹来,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肤色。”多美啊!光看这一段,就让你体会到山有多么的秀气。还有郦道元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短短的几十个字,就把三峡山的高险概括出来。三峡真雄伟。读书,让你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读书,会陶冶你的情操。像于猗的《往事依依》,林斤澜的《春风》,…… 这一句句文字像甘露般滋润着你的心田。一股股油墨香,把你从现实世界带入另一个多彩的空间。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书,非常美丽,它是你的良师益友,它是你导游,它是滋润你心田的甘露。

同学们,读书吧!认真的读书吧!书籍会成为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读书真好!

读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必须从一点一滴起,从点滴中积累,才会成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它让我们知道团结的重要性。还有“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多行不益,必自毙”……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明白世事,有道德的人。

读书,让我不出门便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朱自清的《春》中,写花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儿多美啊,真是“百般红紫斗芳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写道:“一阵风吹来,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肤色。”多美啊!光看这一段,就让你体会到山有多么的秀气。还有郦道元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短短的几十个字,就把三峡山的高险概括出来。三峡真雄伟。读书,让你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读书,会陶冶你的情操。像于猗的《往事依依》,林斤澜的《春风》,…… 这一句句文字像甘露般滋润着你的心田。一股股油墨香,把你从现实世界带入另一个多彩的空间。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书,非常美丽,它是你的良师益友,它是你导游,它是滋润你心田的甘露。

三峡郦道元范文第5篇

说起白帝城,我想诸位并不陌生,首先是诗仙太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再者是刘备白帝城托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一句句家喻户晓的格言,为我们讲述着白帝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从东汉末年的金戈铁马到盛唐时期的琴棋书画,白帝城记录着历史的伤痕与光泽,为我们展现了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民族。

坐落在紫色的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为王,筑城自卫,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犹如白龙飞升,公孙述借此称白帝,改城名为白帝城。三国时,相传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亲自率兵征伐东吴,为义弟关羽、张飞报仇,不料被东吴大将陆逊杀得大败而回。刘备退到白帝城,无颜回见群臣,于是在白帝城修了永安宫安居,不久郁闷而死。临死前刘备把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史称“刘备托孤”。现白帝城内的白帝庙中塑有刘备托孤的彩色群像,其艺术再现了当时刘备托孤之情景

游客朋友们,过了白帝城,我们现在就算正式进入三峡了,郦道元在三峡中讲: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期间千二百里,虽乘奔东风,不以疾也。滚滚长江,从唐古拉山脉滔滔而来,一路无拘无束,至瞿塘峡,忽然两岸连山,长江便从群山之山劈开一条峡谷,一时湍流直下,气势如虹,李白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正与郦道元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想照应,充分表现了长江在三峡中水流迅速的特点。如今我们坐在游轮上,难以感受到那种沿诉阻绝的意境,但大家看水流拍在船上的浪花,绝非是小江小河中常有的。

出白帝城登船东行就来到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瞿塘峡长约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峡口处江面宽不到百米,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劈,云天一线,水急浪高,山势险峻,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沿江而下可观粉壁墙、孟良梯、凤凰饮泉、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奇景。其中粉壁墙上布满了历代碑刻,篆、隶、楷、行俱全,俨如一面挂满书法墨宝的厅堂之壁,所以有人给它取了个文雅的名字,叫“粉壁堂”。

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三峡水电站,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我想大家可能了解过,伊泰普水电站是全球最大的水电站,但就在前两年,这一纪录再次被炎黄子孙创造的奇迹超越了,1820亿千瓦的电机与千亿度的发电量都遥遥领先于全世界,这理应是我们祖国的骄傲。

出了瞿塘峡,经过25公里的大宁河宽谷就来到了幽深秀丽的巫峡。巫峡西起巫山县的大宁河口,东到湖北省的官渡口,全长约40公里。峡中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幽深秀丽,宛如一条天然画廊。峡两岸为巫山十二峰,江北由西向东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六峰;江南为净坛、起云、飞凤、上升、翠屏、聚鹤六峰。但在江上只能看到九座山峰,其中南岸的净坛、起云、上升三峰要在长江支流青石溪上才能看到。在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为俏丽,也最有名,人们把她看作巫山的象征。在十二峰最东的集仙峰临江绝壁上,刻有六个苍劲大字——重崖叠嶂巫峰,传为诸葛亮所书,故称孔明碑。

船过巴东不远就到了香溪,在那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屈原故乡就在秭归东平里村,今秭归县城东二三公里处的江边建有屈原祠,城东门外有屈原故里牌坊和三闾大夫屈原故里的石碑。屈原是一个正直、无私、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留下了《离骚》等光辉诗篇,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香溪上游兴山县的宝坪村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近年,这里修复了她的故宅,宅门外耸立着由内蒙古送来的汉白玉昭君雕像,寄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之意。

现在我们经过的是大坝的五级排水系统,这宏伟的机械,充分展现着水电站的博大气势,是我们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