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蜀道难翻译

蜀道难翻译

蜀道难翻译

蜀道难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地方志;翻译策略;成都志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周小庆(1989―),女,安徽安庆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笔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学科,生态翻译理论最早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大自然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道,翻译、译者和译文在人文交流这个世界中,也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胡庚申教授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提出此中国本土产生的跨学科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理论的核心是文化维、交际维和语言维方面的多维转换。译者只有进行多维度适应选择转换后,使译文产生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从而达到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的统一,且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就是最佳翻译。

二、地方志翻译的研究现状

地方志承载着一个地方某一时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记录,大到部级的志书如《三国志》,小到州县的志书如《潍县志》《成都志》。对国家的文化传承、发展和外交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21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将国家众多的地方志恰当地翻译并传播出去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学界偶有提到地方志也是在典籍翻译研究中一笔带过。地方志虽然是典籍资料的一部分,但是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并不能以典籍翻译全部概之。对其翻译也应有针对性的策略。

三、地方志的特点

第一,结构多松散。地方志内容广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情况都囊括其中,导致其结构松散,缺乏一个核心的内容、一定的叙述条理。如《成都志》中,第一部分《走向辉煌》中包括前蜀永陵、后蜀蓉城、孟蜀石经、绘画高峰等,各小节之间的内容既无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也无特定的东南西北空间关系。

第二,多文化负载词。地方志与典籍史料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文化负载词很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往往一个词可以概括前后几个朝生的事情。《成都志》尤甚,比如“扬一益二” “郡国之学”“二江讲学”“三城相套”,等等。

第三,多典故诗词。地方志另一个大特征是引用典故和诗词,比如《成都志》中:“聚骨扇自吴制之外,惟川扇称佳。”“三城相套”“二江环抱”“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等。

四、生态翻译学下地方志翻译策略的选择

地方志翻译要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间达成和谐共生,译者应注意在“三维”方面的平衡。下文将截取 《成都志》中几个段落句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翻译学下的地方志翻译策略。

原文1:不过,这段中断的文化只是蜀地文明的序曲。从融入华夏文明的那一天开始,巴蜀文化将注定谱写不同凡响的篇章。一门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特征的学问将横空出世,名震中华大地,传承2000余年,至今仍绽放异彩。这门学问就叫――“蜀学”。而“蜀学”的发端,将从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开始。他的名字叫文翁。

原文2:曾经,古蜀被认为是“蜀左言”“不晓文字”之地。但其实古蜀人不但有自己的语言,也有自己的文字。

原文3:故班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1.语言维

地方志的翻译要充分考虑到翻译的生态环境。首先应该考虑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使用编译的策略,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而不是保留中文的言简意赅、句式松散特征。使用编译的策略,将译文变得条理清晰、结构紧凑。“不过,这段中断的文化只是蜀地文明的序曲。从融入华夏文明的那一天开始,巴蜀文化将注定谱写不同凡响的篇章。一门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特征的学问将横空出世,名震中华大地,传承2000余年,至今仍绽放异彩。这门学问就叫――‘蜀学’。而‘蜀学’的发端,将从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开始。他的名字叫文翁。”整段中,“序曲”“谱写不同凡响的篇章”“横空出世”“名震”等词句都体现了中文语言用词语造气势、夸张等手法的使用。而在英文中非常不推崇用华丽空洞的词汇写作,这种堆砌只会产生华而不实的感觉。因此译文要尽量用平实真切的词语描述。译为:Nevertheless, this discontinuous culture is just the beginning of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Shu. Since the day it merged into Chinese civilization, Ba-Shu culture was destined to have remarkable influence. A study characterized by local culture was about to come into being. It became famous to and shocked the whole China. Has been carried on for over 2000 years, it still shine with extraordinary splendor. It is the Shu study which started from an outstanding man called Wen Weng.

2.文化维

地方志中包含浓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对于外语读者来说,这些内容都是非常陌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文化维的转换,选择诠释策略进行翻译。“曾经,古蜀被认为是‘蜀左言’‘不晓文字’之地”中“蜀左言”的“左”字与平常的左右意义大相径庭,为“非常见的、非主流的、奇怪的”的意思。原文引用古语,有深厚的含义;然而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这种文化是陌生的,是完全难以理解的。译文要通俗化,易于理解。因此译为:Ancient Shu (now Sichuan province) use to be considered as a place where people spoke queer and odd language and had no writing characters.

3.交际维

地方志中体现了地方古代或近代时期的思想、教育、观念、政策等,其目的是传承、记载和传播地方重要信息。要使译文达到同样的交际目的,译者在翻译时需注意在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变通,使用变译的策略,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效力对等。在“故班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一句中,“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这句引用既要保留引用的形式和效力,也要使引用易于理解,给译文读者一种对古人智慧和贡献的敬佩和褒扬之感。因而译为:That’s why Ban Gu (a historian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commented: “it is all due to Wen Weng’cultivation that the Shu has such a good culture.”

五、结语

地方志的跨文化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尝试、修改并深入加以分析探讨。地方志的翻译既要保留原文的特征,又要实现对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翻译时要考虑译入语承载异族文化时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理解障碍。本文只为抛砖引玉,地方志翻译策略的研究还任重而道远,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和整个翻译界的关注并改善地方志翻译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5.

蜀道难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川菜菜名;“信、达、雅”原则;翻译

中国有菜系,川菜排名第三。川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川菜以成都和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在口味上川菜特别讲究“一菜一格”,且色、香、味俱全,故国际烹饪界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说。川菜口味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菜名的多样性,川菜菜名对四川文化的推广和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川菜菜名的翻译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翻译界,有许多种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Eugene A. Nida)“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观点,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方法以及我国翻译家严复的三字标准“信、达、雅”,文学翻译家傅雷的“形似神似”翻译标准观等,这些理论、方法和策略都对翻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译学界以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最具代表性。菜名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表达形式,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在严复的三字标准的指导下,川菜菜名的翻译应做到“准确”、“通顺”、“简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一、严复的“信、达、雅”原则与川菜菜名的英译

严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他主张“‘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1]”“雅”就是雅洁。菜名是一种短小却独立而完整的信息表达形式,从语篇功能来看,菜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其主要功能是为食客点菜提供方便,同时产生附带功能,提供该菜品的所用原料、烹饪方法以及文化寓意等信息。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对其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信”与“达”标准

“信”即忠实于原文。“信”有内容上的“信”和形式上的“信”,都应力求忠实于原文。菜名是一种特殊的名词,菜名的翻译是一种对外宣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川菜菜名英译的规范与应用直接体现四川的文明程度的高低以及开放程度的大小。准确形象地把川菜菜名译为英语,让外国友人在品尝川菜菜肴美味的同时,还能从菜名中了解川菜菜肴的烹饪艺术和文化内涵,对推广川蜀文化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川菜菜名的英译要忠实传递与原名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译名与原菜名内容、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要实现信息等值。

“达”即通顺晓畅。将原名的内容在译名中很好地表达出来,使外国友人能够充分理解原意。翻译时应用最自然、最习惯的语言,要考虑外国人的语言习惯与文化接受能力,对原名信息进行准确、明了、晓畅的传达,使译名通达易懂。

目前有些餐馆在翻译川菜菜名时违背了“信”与“达”的标准。例如:把“宫保鸡丁”翻译成“GongBao Chicken”,“Chicken”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意思是:a.鸡b.鸡肉,没有“鸡丁”的意思,与原菜名的内容相悖,因此,恰当的译名应为“GongBao Diced Chicken”。又如,“鱼香茄子”被误译成“Braised Eggplant”,“Braised”是指用文火炖到全熟,因此,“Braised Eggplant”意为“红烧茄子”或“焖茄子”,其中并没有“鱼香味道”,所以,恰当的译名应是“Fish- fragrant Eggplant”。

2.“雅”标准

“雅”即古雅典雅。菜名翻译不但要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容,还要做到“优雅”,使外国友人同样能从菜名中嗅出菜肴的美味。川菜菜名的英译对推广川蜀文化有很大的作用,优雅的菜名能使外国友人感受到川蜀文化的魅力,缩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距离。在忠实于原菜名内容的基础上对原菜名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用“目的语”的艺术形式传达原菜名的内容和风格,将信息与美感传递给外国友人。目前有些餐馆不规范地翻译让外国友人感到不知所云,可笑甚至可怕。如“蚂蚁上树”翻译成“Ants Climb Tree”(一群蚂蚁爬树);“夫妻肺片”译为“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s”(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这两道菜恰当的翻译应是“Bee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eat Sauce”和“Sliced Beef and Ox Offal in Chilli Sauce”。

二、“信、达、雅”原则的延伸:川菜菜名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原汁原味地翻译原文的内容,保持原文的形式。对川菜的直译可归纳为以下五类:一是按地名命名的菜应保留地名,如,“四川水饺”“Sichuan Boiled Dumpling”、“宜宾燃面”“YiBin Ran Noodle”。二是以原材料为主的菜名要突出原材料,如,“青椒肉丝”“Pork Slivers with Green Peppers”、“红油鸡块”“Chicken Chunks in Chilli-oil Sauce”。三是突出烹饪方法的菜,如,“火爆腰花”“Fried Kidney with Chili Sauce”、“水煮牛肉”“Boiled Beef Slices in a Fiery Sauce”、“清蒸桂鱼”“Steamed Mandarin Fish”。四是以风味特色命名的菜,如,“鱼香肉丝”“Fish-fragrant Pork Slivers”、“怪味鸡丝”“Strange-Taste Chicken”等。

2.直译加释义法

对于那些由某人始创,或与某历史名人有关,因而以其名来命名或与某一历史事件或传说命名的菜肴,因其包含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所以不能简单地直译,不然就会失去“四川味道”。为了较好地保存文化寓意,翻译时可采用“直译加释义法”释义其包含的文化寓意,并将菜名的释义印在菜名下面或菜单的背面,为外国友人提供其信息。

3.音译法

四川的许多名特小吃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等的文化语义符号,由此形成语际交际中的词汇空缺,“由于语际交际中的词汇空缺而造成的译文承载信息量小于原文承载信息量的欠额翻译时,往往可以采用引进及借用的办法[2]”。为此,可采用“音译法”,所谓“音译法”就是引进或借用汉语拼音,但不是完全汉语拼音式的翻译。如,“宫爆鸡丁”译为“Gong Bao Diced Chicken”,但不应表达为“GongBao Ji Ding”;又如,“麻婆豆腐”译为“MaPo Bean Curd”或者“MaPo Tofu”,但不应表达为“MaPo Doufu”。

4.音译加释义法

所谓“音译加释义法”,就是在音译的基础上对文化寓意进行释义。如在翻译四川名小吃“担担面”时,若译成“Dan Dan Noodle”,“Dan Dan”为何意,使人疑惑不解,对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释义。

5.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是指忠实于原文内容,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四川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菜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优美传说或凄苦故事。翻译这类菜名时,其中尤其要注意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产生品阅美感,讲述与菜名有关的历史典故。由于其包含的本土文化的语境特征在英语文化中不存在,找不到对应的目的语,无法实现翻译中的文化等值,若按菜名直译出来就很难使外国友人把菜名和品尝的菜肴联想起来。这时,可采用“放弃形象的比喻的描段,略其形象色彩,退而求其文本上的不冲突,做到概念意义上的转换。”[3]翻译此类菜名时,先译出菜名的字面意思,然后再简单注解与此类菜名有渊源的历史典故或传说;若太长,也可以参照“直译加释义法”里所介绍的方法一样把注解印在菜单背面。

例如:“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 in chilli sauce”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a man whose surname is Ling devoted himself to cook after retiring. Most people cooked this dish in the original method(boil first,fry second),but Ling steamed it instead of boiling,he put the pork into an impermeable container which helped to reduce the loss of soluble protein and to maintain the fresh-fragrant of the pork,hence the name.

三、结语

一个好的菜单译名不仅能够展示川菜的地方特色,而且也容易被外国友人理解和接受,从而对四川的文化宣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四川菜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必然对川菜菜名的英译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翻译川菜菜名时,应始终牢记翻译原则,以严复的“信”、“达”、“雅”标准为指导,忠实、通顺、典雅地保持四川菜名特色,使四川味道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陈达.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 陈普.也谈旅游资料的英译[J].中国翻译,1986,(2).

[4] 范谊.餐厅服务英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140).

[5] 梁轶.中式菜名翻译小议[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5).

[6] 刘扬,王佳娣.“信达雅”―箴言化高层级的翻译标准[J].湘潭大学学报,2007,(5).

[7] 任静生.也谈中餐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6).

[8] 吴伟雄.中式菜谱英译浅谈[J].中国翻译,1986,(5).

[9] 杨天庆.四川英语导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蜀道难翻译范文第3篇

一、漏译得分点。

例一: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2011年湖北高考题)

考生答案:孝文帝埋葬时是薄葬,因为俭朴使他得以安神闭目,可以当作美德效仿。

湖北卷的文言翻译题在赋分上是有规律的,如果这句翻译共3分,那么,整句的大意1分,另外的两个得分点各1分。在近几年中,考生漏译得分点的情况普遍存在。例一的得分点是“去”和“则”,考生漏译了 “去”。

二、错译得分点。

例二: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2012年湖北高考题)

考生答案:武帝每次见到王济,就以王湛来调教他。

这句话的翻译,“辄”和“调”是得分点,考生将“调”错译为“调教”,还有考生将“调”错译为“调查情况”“调到别的地方”“调任”“调头就走”“调养”“调理”“调节气氛”。在另两句翻译中错译“因”“叹”“具”的现象也很普遍。在2011年高考中,错译“衣”“封”“亡”“去”的考生也大有人在。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强化。

首先,强化采点能力。

一要看分,二要圈点。看分就是为了明确有几个得分点,圈点就是把需要翻译的重点实词圈出来,翻译时不遗漏。这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习惯,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养成这种习惯,进而形成一种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养成对译的习惯,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当然,也不可以走极端,过于拘泥,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信、达、雅,所以增、删、替、变也是必要的。

其次,强化迁移能力。

其实,我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储备是足够的,只是在应试时不能顺利迁移。或许对很多同学而言,根本没有迁移的意识。所以,我们在遇到难以翻译的词语时,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1. 课本上有没有?2. 习题中有没有?3. 成语中有没有?4. 现代汉语中有没有?

例三: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2013年湖北高考题)

这道题4分,大意1分,另有三个得分点。圈出重要的实词“肃”“馔”“居止”。“肃”,联系“肃然起敬”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断它的含义。还可以联系2011年湖北卷的第9小题(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恭敬),而“馔”则可联系课文“钟鼓馔玉不足贵”推断含义。“止”很常见,但这里结合上下文我们知道它不是那些常见的意思,而应该和“居”一起翻译为“居住的地方”。

第三,强化猜译能力。

武汉市教科院的冯常林老师在其《传承与超越:2013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评价》中说:“不熟悉的词语不要勉强直译,而要采用‘猜译’,推断词语的可能性,放入原文,看大意是否恰当。”这是经验之谈,文言翻译能力的高下就体现在这“猜译”上。猜不是胡猜,而是依托上下文,对文本进行解读。猜译的正确与否就是对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

例四: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2013年湖北高考题)

这道题3分,“亿”“顾”“差”的翻译都有一定的难度,很多考生在这道题上交了白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依托上下文猜译这三个词。而且涉及到这句翻译的语段并不长,也不难读懂。直译时,我们可以将“亿”不译,画成横线,然后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在横线处补上一个词。

读上文,可以明确语境:各位贵臣在皇帝(“上”)面前比试射箭(“校射”),一贵臣看(“顾”)廉希宪,拿出三支箭,似乎想把三支箭递给廉希宪。

读这段话,我们不禁要问:①贵臣为什么不直接把三支箭递给他,而要看着他,流露出“似欲”之情;②如果是你在这样的情景下,你会说什么。这样,我们马上就可以猜出“亿”是“怀疑、猜测、猜想”之类的意思。

同理,我们可以结合“诸贵假以劲弓”中的“假”和“劲”猜出“顾”和“差”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3分)

(2)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3分)

(3)凡事如是,难可逆见。(3分)

(1)更何况我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道题3分,大意1分,另有两个得分点。圈出重要的实词“况”“危”。“况”,很容易和现代汉语“更何况”这个词联系起来。“危”,字面直译为“危险”,我们把它放入原文后会发现,这样翻译不达亦不雅。结合上文曹操涉险而后平定天下的语境,“危”应该翻译为动词,涉险,冒险)

蜀道难翻译范文第4篇

翻译;异化;归化;策略;文化差异

如果我们把语言比作是一块织物的话,文化便是这块织物的部分经线或纬线,它已巧妙地融入语言中。语言各不相同,文化各有特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外显形式。无论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生存发展,于是在各个民族需要交流的前提下便有了翻译活动。翻译绝非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甚至也不是语言、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的简单相加,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必然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对这些文化因素作何处理呢?尤其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之下,在文化方面人们提倡文化多元化,追求文化平等,交际与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人文关怀在翻译界已经赢得高度的重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适当传达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一个译者而言,不但要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更要了解语言背后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在翻译活动别是在文化因素的转换中选择有效的转换手法,促进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1.文化与语言及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传达

近几年来在翻译界掀起了文化热潮,认为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还涉及两种文化的转换。那么到底如何界定文化呢?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不同的人种、民族、社会成员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一切后天习得的方面。从共时角度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是该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凝结着这一民族世世代代在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历时的角度看,文化又处在不间断的进化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从而使各个民族文化关系处在一种动态变化中。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的差异,使其文化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民族文化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亚文化,所以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这种差异也包含着相似性,也并不排除完全重合的情况。因此,不同民族文化在“异”的前提下,表现出若干“同”的成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些共性是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基础,而这些个性正是该文化所特有的异质成分,表现了文化的多元和多样性。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文化的范畴很广,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然而,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由此所产生的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人们理解上的困难,有时甚至引起误解。那么,在英汉互译中怎么处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呢?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可采用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zing method)。

2.归化策略

从语言文化共核来看,人类语言有90%是相通的,这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基础。归化作为一种思想倾向,表现在对原文的自由处理上,要求译文通顺,以符合目的语读者兴趣。“归化”的一般做法是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也就是说“归化”法是将原文独具特征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的语中的转换方法。归化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总的说来,就是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例如:(1)“煞风景”若译成“kill the scenery”将无人理解。最好还是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成“be a wet blank”更能为人接受。(2)“拍马屁”译为“lick sb’s boots”比“pack the horse’s buttock”更妥当。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归化更为读者考虑,从目的语出发。其长处就是能使译文读上去或听上去更通顺地道,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

2.1意译法

当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词语,且用异化策略中诸法均译不通时,译者可不拘泥于原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用跨文化的“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

请看例句: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上颇有病容。近来他闷闷不乐,我看到他时他在沉思之中。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颜色词语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英语的颜色词通常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上例中的颜色词就无法通过直译来达意。又如“you are a lucky dog.”“love me , 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通常译为“你是个幸运儿”、“爱屋及乌”、“凡人皆有得意日”。此处若把“dog”直译为“狗”就很不合适了。因为dog(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内涵相差甚远。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以狗喻人则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贴切;而在汉语文化中,狗则是“势利”的代称,具有明显的贬义,把人比做狗,更是骂人的脏话。若此处“dog”译为“狗”,不能体现源语的幽默,反被误认为是骂人之语。

2.2替代法

将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这种用法多用于习语和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如: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 as strong as a horse 译为:力大如牛。前例的译法除了考虑到英、汉语两种文化中“dragon”(龙)的不同的文化象征外,还考虑了两种文化中的“tiger”和“龙”的相同的文化象征后例则说明了两种文化中“horse”与“牛”在文化意义上是对等的。因为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与此相反,在汉语民族的文化心理上,牛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是很通人性的动物。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且牛秉性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共性,但个性的存在也不能忽视。民族间的差异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决定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不同历史进程中会选择各自独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不同文化下的语际交流,被某一文化所确认的语言符号移植到另一文化环境中,如果仍采用“异化”译法,就必然不能被人理解,从而使交际中止或失败,也达不到翻译的主要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以目的语为归宿的方法,即“归化”的方法来传递源语信息,这样才能使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或相似,因为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

归化的译法是“撇开原文的词语和句法,抓住其语用意义,从译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方式译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译就是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取得“文化对等”。通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译者就可能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译文,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才能真正达到交际目的。

3.异化策略

在西方,对异化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韦努蒂认为,异化就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化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韦努蒂提出“阻抗”式翻译,即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语读者和译者在阅读和写作上摆脱来自强势文化的文化限制。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将异化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一般认为,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充满异国情调。

异化翻译能再现原文的表达方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译文的表达力,而且人们更能通过译文了解他国文化,更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异国他乡,从而实现翻译的本质。具体地说,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source-oriented)。

3.1直译法

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原语中文化信息。这个“对应”词的语义及社会语用价值必须与原文的一致,这样译语才能与原语做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等值,并尽可能多的保留原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交流。

请看译例:

以出自《红楼梦》的译文为例:

原文:只因薛蟠是天性得陇望蜀的,如今娶了金桂,见金桂的丫头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她。

杨译:now hsueh pan was a living example of the saying“to covet the land of shu after getting the region of lung. ”after marrying chin - kuei , he was stuck by her maid pao - chan’s charms. as she seemed approachable as well as alluring , he often flirted with her when asking to fetch him tea or water.

“得陇望蜀”比喻人心不足,欲望难平,国人熟悉,但国外读者并不知晓。杨宪益夫妇在此采取了异化方法直译而未加脚注,有其原因:1)这段话后半截正是对“得陇望蜀”的诠释,即使目的语读者不懂“得陇望蜀”的意思,也能从后文猜出它的含义;2)直译法能体现原文的民族风格,同时也使英语国家了解东方文化,且没有引起岐义,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见到这样的词语也就一目了然了。

3.2移植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源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时,我们便可用异化手法将源语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传入目的语中。这种方法不仅赋予译语全新的语言成分和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而且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推进它们的相互融合。这既能保存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又可以吸收外来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使两种语言文化能够相互兼容、相互影响及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相济相调,相得益彰的积极效果。如:solomon(所罗门)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初方平、王科一的《十日谈》译本中还作了脚注:“古代有名的聪明皇帝”(第六日故事八)。现在翻译时若再碰到,恐怕没有再作脚注的必要。因为“所罗门”作为智者的代称,大多数中国读者已是耳熟能详了。当中国人了解到“wash hands”在英文里是表示上厕所的委婉语后,“洗手间”一词随即进入大众词汇。诸如此类的词还有“卡拉ok”(karaoke)、“嬉皮士”(hippie)、“丁克家庭”(dinks)等。

3.3音译法

音译法常常用于英、汉语的人名和地名,但一些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也需要如此处理。如下列词汇:“litchi”(荔枝),“ kowtow”(磕头),“wonton”(馄饨),“toufu”(豆腐),“kongfu”(功夫)等等。“逻辑”(logic),“引擎”(engine),“马达”(motor),“巧克力”(chocolate),“高尔夫”(golf),“黑色幽默”(black humor),“肥皂剧”(soap opera),“白色谎言”(white lie),“香槟”(champagne)等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3.4译注法

原文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译者可先直译,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增词和加注等方法予以解释或说明文化背景。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也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有这么一段话:“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can this be some silly maid come here to bury flowers like frowner !”he wondered. this reminded him of zhua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 -shi’s ugly neighbor , 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xi -shi captivating produced an aspect to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 the recollection of it made him smile. “this is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 he thought,“—if that is really what she is doing.not merely unoriginal,but down -right disgusting !”

对“东施效颦”这一出自庄子的典故,霍克斯采取了典型的增译法,不仅解释了这一典故的来源,还说明了这一典故的含义,这样一来,分不清东施、西施的西方读者也能自然地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和本文深层的文化涵义。

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一个句子选自杨宪益夫妇译本的译文。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译: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 kan ,①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②

注:①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

②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杨译直译加注,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让英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比干”、“西施”人物传说的文化内涵。

总之,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即异化法,能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心信息以几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和语言,丰富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这也正是翻译的重要目的。

因此,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它们在语言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当今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交往日益密切。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提倡文化多元论,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和合理依据,在翻译中我们就应该以文化平等为指导,要通过翻译来加快文化的交流,要充分发挥翻译维护并促进文化多元发展的作用。而作为翻译手段的归化和异化的取舍,就应该在我们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哪一种更能促进文化交流为选择标准。两者的关系决不是矛与盾的关系,而是各有所长,相互弥补。关键是译者要把握适当的分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考虑语义对应、社会语用价值、译入语的民族文化心理、两种语言的文化互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new 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 nida , eugene . language , culture , and translating [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顾宪才.语义、语用与翻译[j].现代汉语,1993,(1).

[6]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2-5.

蜀道难翻译范文第5篇

我国文学最开始是由文言文写的,早在东周就有了。之后的许多著名文学家将它发扬光大。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丑话说在前头,无论你再如何讨厌,学文言文首先就是要读要背!但是总是背不下,那就充分利用你所有的空余时间!文言文的篇幅一般不长,先花点时间把它抄下来,边抄边记,不过纸不能过大,要折起来刚好能放在口袋里,平时没事等车排队神马的掏出来瞄几眼,时间一长就记得下来了。背下来,等于你的文言文成功了四分之一。

对于理解,老师常叫我们翻译文言文并记牢,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学校的所谓“文言文高柴生”其实就是一块死木头,一般人的理解过程就是:先看见这句文言文―马上在大脑里找出相应的翻译―翻译完成。这种办法其实只能叫翻译,不能叫理解。真正的文言文之神(比如我)就是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做到的就是迅速把自己的大脑切换到文言文模式(其实多读多背就可以做到),开始用文言文思考。你的思维模式要完全转化为文言文,看见一句话就知道:我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不用搜索翻译,直接脱口而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为你完全掌握了它的特性。它应该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它就是你平时讲的话。

文言文里出现最多的字就是“之”“乎”“者”“也”所以人们后来就用“之乎者也”来代表文言文。

文言文里最常出现的字之一就是“之”。“之”什么意思,就像平时看小说的“……之……”一样。一般用作代词,代“的”。比如袁宏道《满井游记》里的“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翻译为“水面亮晶晶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这里的第一个“之”就是翻译为“的”而第二个也是,应该是“冷之光”,也就是译为“的”,就是“清冷的光辉”差不多也是一个“的”字的意思。有时也会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例如《曹刿论战》里的“肉食者谋之”里的“之”是“这件事”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它”。还有《干将莫邪》里的“王怒,欲杀之”里面的“之”就代了“干将”就是“他”的意思。

文言文里之后是“乎”字,一般表示疑问或反诘,像是: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相当于“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表示商榷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表示肯定语气: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还有“者”,“者”也是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以译为“的”或“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比如:《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商君书-去强》:“治国能使贫者富。”还有用在数词后的,多数译为“个”“样”。还有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时候”。

最后还有一个“也”字。主要用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比如下面的: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其实也是个语气词。

在文言文里“弗”这个字除了少数情况外一般都是译为“不”的意思。像《曹刿论战》的“神弗福也”就可以译为“神不会赐福的”在这里就是“不”的意思。

文言文里面的语气词很多,但是很好分辨,像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中的噫(yi)吁(xu)(xi),语气词一般用在句首或句尾,比如《爱莲说》的噫(y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噫”和后面的“矣”就是两个语气词。常用的语气词有“呜”“呼”“哀”“哉”,看见“呜呼哀哉”应该就是指无病之类的,不过这是现代文的理解方法,可以略。

“我”这个第一人称代词在“我、吾、余、予、朕、台(yí)、(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东北人自称“俺”宋元时期关西一带人自称“洒家”还有的称“在下”“鄙人”“某”的,经常在小说里出现。

注意通假字,下面是一些通假字: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汝见我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同“锄”;锄头。名词。“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汉亦留之以相当。”“坦墙周庭,以当南日”“曹军不能抵当。”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落。动词。“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同“夺”;强取,夺取。动词。“再门,门闭不得出。”

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说文言文就不得不说到古诗词。古诗词倒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先说一下词,词的大致类别如下: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来源分。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也就不再另拟题目了。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如《水调歌头》、《念奴娇》、《如梦令》、等等。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调《莺啼序》,240字。

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古时候为了分辨词,一般会在词牌名后面加个题目,像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就很好分辨,但是有些词的题目很长,已经不叫题目了,叫“叙”。其实以前是叫作“序”的,不过后来因为苏轼、苏辙的爷爷,也就是苏洵的父亲叫苏序,为避名讳,所以改为“叙”比如苏轼的一首《洞仙歌》的叙: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所以,你还得先理解一下这个叙。不过放心,老师都不可能让你背叙的,最多让你理解。

我建议大家先找一本《我愿意活在宋朝――宋词的三十七种读法》看看。

唐诗嘛,主要分如下派别,在此不做赘述。大家注意一下语气词、动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就好。

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

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代表作:

王维:《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

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相关期刊更多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疏导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美术向导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