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

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

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范文第1篇

作为推动全片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信件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一封偶然出现的1973年的信,揭开了她找寻奶奶爱的足迹。这份信是约瑟夫写给金天奶奶的,是在兰心回国之后的30多年后,写下了这封兰心不可能会收到的信。“我想知道你的近况,知道你是否一切安好,还记得我们说好的,我会在那里等你的那个雕像吗?我现在住在那附近,每天去河边散步都会觉得你会在!当然,你不在。也许你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许你快乐,请务必快乐。无论什么样的日子,没能陪你度过,是我的遗憾。只要你好,就算我们永远不再见,也好”。这么一段文字真挚地表达出了诺瓦克对兰心的愧疚、祝福与思念。金天和泽阳就是凭着这封信找到了雕像找到约瑟夫。在这其中,信件作为线索,将奶奶兰心与诺瓦克的生死爱恋抽丝剥茧地呈现给观众。 

另一次是奶奶写给齐新的信,她说爱情是一盆开水,总会凉下来,将来无论你们的关系走到哪一步,都不要变成仇人,让这盆水结冰。这封信直接解开了金天对于前任的心结,放下了心中的仇怨,为她的新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调。导演想通过这封信告诉现实生活中的青年男女们,爱情需要被原谅。 

二、火车票 

火车票虽然在影片中只出现了三次,但是每一次的出现都意味深长。火车票第一次出现是在诺瓦克和陈兰心约会的时候,诺瓦克主动提出要陪兰心回国。这两张火车票承载的是诺瓦克对兰心的深深的爱。想兰心之所想,放弃自己在布拉格的一切,只为了成全兰心对祖国的思念。这里的火车票象征了爱情中为对方考虑的无私的爱。 

火车票第二次出现是在兰心独自一人回国前的那天晚上,她知道了约瑟夫的前妻重新回到她们的生活之中,她必须主动离开爱人,兰心拿出那两张火车票在后面写下了“take care”。即使很舍不得,即使放不下,但是兰心知道诺瓦克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他没有因为妻子的病痛和自己的新恋远走,而是担下了这份责任,继续做一个负责的丈夫。虽然这份责任给予的是另外一个女人,但也足以令人敬佩。离开之后,兰心这一辈子再没见过爱人约瑟夫,却一生为约瑟夫将爱独守而没有重新寻找伴侣。她没有埋怨,只有卑微的爱支撑着她的信仰,而她也因为一生都活在爱中,而变得无限美丽。她将爱隋升华成了爱,得到这份珍贵的人生礼物,并将这份礼物留给她爱的孙女金天,让她的孙女也能在爱中度过人生,告诉金天也告诉观众,当你不再拥有的时候,依旧是一颗感恩的心。兰心深爱着诺瓦克,理解诺瓦克的为难,更欣赏他的责任感,这也是让兰心一直终身未嫁的最大的原因吧!这里的火车票象征的是责任感与理解。 

火车票第三次出现是在诺瓦克去世之后,留给金天的盒子里,这两张被精心收藏了几十年当初准备陪兰心回国的火车票,再次被呈现出来,诺瓦克说他知道兰心一直在等着他,他知道去哪里找她,因此,这两张尘封的火车票也意味着兰心和诺瓦克的伟大爱恋的告一段落,他们去了另一个地方继续相爱。而这两张火车票也给了金天勇气,让她主动找泽阳挽回如果不争取就会永远消失的爱情。这里的火车票意味着结束和重生。 

三、雕像 

雕像在这部电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出现了很多次。符号般地横跨在两个时空,一个是过去的时空,成为诺瓦克与兰心真挚爱恋的索引;一个是现在的时空,引导着金天和泽阳的青春爱恋。 

在过去时空的雕塑下,雕像出现时,兰心依偎在诺瓦克的怀里,两人彼此承诺如果有一天彼此失去联系,会来到这里等着对方。因此诺瓦克在妻子去世之后,依然因为一份曾经拥有的爱情坚守了40多年,而且每一天都来到雕像下守候。他将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了一个遥远却也近在咫尺的坚定。而与此相呼应的,是兰心在自己祖国同样未婚的相守。在影片快结束时,当诺瓦克等到了兰心的美丽的孙女,坐在雕像下的台阶上翻看着兰心的速写本上的画像,在这里雕像象征着承诺与等待。 

在现在的时空里,雕像见证了金天与泽阳逐渐替对方治愈情伤并彼此相爱的恋情。在影片中金天这个角色将自己裹得太紧,缺乏安全感,所以对于泽阳提出的分手十分难过,想要放弃。但是当她独自一人来到雕像前看见了一直在等奶奶的诺瓦克,她对爱情有了重新的认识,也有了勇气。所以她给泽阳发了一条很长的短信,也有了影片最后在当年奶奶与捷克医生定情的女神雕像之下,与分手的彭泽阳重燃爱情火焰的剧情,金天没有踏上伤心的归国旅途。在影片中泽阳为了让金天开心起来做足了功课,终于找到了要找的雕像,最后带着金天来到雕像前,金天也因此承认自己的错误,两人在雕像前重归于好紧紧拥抱。影片中因为泽阳对未来的思考和不确定,让他不敢和金天继续在一起,于是提出分手。但是最后还是因为爱进行了妥协,在金天离开之前找到了她,两人再次紧紧拥抱在雕像之下,最终让这份感情圆满地重新开始,而这雕像也见证着两人令人感怀的清新恋曲。 

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范文第2篇

"知道"总是与真相相连,"我知道p",蕴含"p是真的",我不能说"我知道他来了,其实他没来"。自奥斯汀等人之后,这一语法已人所周知。我们拿"认为"和"知道"对照来看,这一点很清楚。"他知道你不会去"和"他认为你不会去"这两句中国话的区别,人人一听就明白。*"我当时知道他会来,结果他没来"是个病句,必须改成"我当时认为他会来,结果他没来"之类。

大致可以说,"认为"承认自己可能是错的而"知道"却没有这份保留。所以很多人〔例如爱耶尔〕认为,知道和认为的区别是心理上确定程度不同。的确,谦虚或圆滑的人多说"我认为",自信或狂妄的人多说"我知道 ",但"认为"和"知道"之所以能反映心理上的差异,原在于两者在语法上有别。我们,或哲学,总是首先关心语法。

无论有人知道没人知道,所知都已经放在那里了,它是公共的,唯一的东西。你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我所知道的也就是那个样子,否则就有一个人其实不知。看法属于持有看法的人,他认为太阳系有六个行星,这只是他的看法,只在他之中。而所知却不属于有所知的人。"做梦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醒来时,我们只有一个共同世界"(赫拉克利特语)。在"知道"这个场域中,所知是中心,知道者围绕所知。他的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是他的,在某种意义上却不是他的。

和"认为"相应的名词,大概是"看法","他认为你不会去"这话可以改写成"他的看法是你不会去",或"按照他的看法,你不会去"。"认为/看法"和"知道/知识"的区别,希腊人用episteme与δοξα来表述,可以说,这组对偶构成了希腊认识论的主线。

我们有"看法"这个名词和"认为"这个动词对应,然而,我们并没有一个和"所知道的事情"相应的名词。我们刚才使用了"知识"这个词。然而,在实际用法中,"知识"比"所知道的"狭窄得多。我知道你刚才咳嗽了一声,知道弟弟昨天到了北京,知道怎么熬粥,我们通常不把这些叫作"知识"。我们也可以从"知识分子"这个词看出点苗头,对于上面提到的那些事情,知识分子所知道的并不特别多,我们把他们叫作"知识分子",不是因为他们在一般意义上所知道的事情特别多,而是因为他们的书本知识特别多。"知道"是个平平常常的词,"知识"却一幅登堂入室的模样了。比起"所知道的东西","知识"是一个更加书面的概念,这个差别并不是琐碎无足道的。书面,白纸黑字,例如书面保证、书面道歉,意味着某种更正式的东西,而这恰恰是"知识"和"所知道的东西"的一个重要区别。顺便提一下,"真理"与"是真的"也有这种区别。"真理"在广义上泛指"真的事情"、"真的看法",但在更严格的意义上则指"真正的真理","真理"和"真的看法"于是有别。

可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免不了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一切"所知道的东西",我把我们知道的事情称作所知,指最广义的知识。

这种宽狭两义之别不唯汉语特有,英国人不把一切所知称作knowledge,德国人不把一切所知称作wissenschaft。但在汉语的动词如"知道"和相应的名词如"知识"之间,差别往往更大。一般说来,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更大。换言之,"知识"、knowledge、wissenschaft几者之间并非完全对应。

知识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不是任意给予的。我们所知道的,广义上都是"知识",都与看法相对而言。episteme在希腊文里,一开始也在这种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然而,在进一步的思考中,人们发现一般以为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其实很可能是些看法而已,只有某些所知能够通过严格的检验,真正符合"知道"的语法,才是真正的所知即知识。希腊人用episteme来标识这种"真正的所知",我们译作"知识"或"科学",甚至干脆译作"真理"。梁启超的科学定义。这个词就被用来标识那些不会错的所知,真正的所知。当然并没有为"所知"提供新的属性。

知识概念本来是通过对日常用语"知道"加以深入反省逐步建立起来的,但一旦建立起了权威的知识概念或科学概念,就不可避免地造就"科学知识"和普通人的日常所知之间的区别。否定这些是知识,把它们叫作"意见"等等。在对古典主义作抗议的时期,人们提出了知道怎样作(know how)和知道情况如何(know that)两个对偶范畴,多多少少重新开始重视这种所知。当然,这种区分还有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之别,这是希腊认识论一开始就重视的区别,并且把重心给予了后者。

附注一,"知道p"蕴含"p是真的"。然而我们有"就我所知"这样的说法,似乎对结论不敢肯定。但仔细考察这个说法就会了解,"就我所知"表示我所知道的情况可能是片面的,可能是过时的,因此依照这些所知得出的结论也许是错的,但我知道的情况却仍然是真实的。

附注二,知识系统的增长使得没有人能够掌握现代知识体系的哪怕一小部分,没有人能成为古代意义上的饱学之士。知识分子是一些专家。专家的产生正与一般劳动分工中没有人掌握自己产品的全过程这种分化相对应。

附注三,δοξα后来经常译作meinung、opinion,汉语译成"意见",于是常见"知识和意见"、"真理和意见"(wahrheit和meinung,truth和opinion)这样的提法。然而"真理与意见"对举颇让人困惑,我是从中文翻译开始读西方哲学的,那时对"真理与意见"对举颇为困惑:"他认为你不会去"这话也可以说成"他的看法是你不会去"或"按照他的看法你不会去",却不可说成"按照他的意见你不会去"。在我看来,episteme和δοξα的对举显然应当译作"知识和看法"。

附注四,近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哲学,还提出一对概念,knowing/believing或knowledge/belief,汉语通常译作"知识和信念"或"知识和信仰"。belief译作"信念",往往太重,译作"信仰"就更重了。尤其是动词to believe,通常宜译作"认为"。【译名只是路标,指引我们进入概念内容的园地。而要确定一个概念的位置,第一步就是看它是和哪个概念对举的。"知识"在不同的语境中和不同的概念对举,例如知识对无知,知识对迷信,知识对"外面在下雨"这一类称不上知识的所知。】 我将专辟一节讨论知道、理解和相信。

自以为知道与真知

上一节讨论了"认为/看法"和"知道/所知"在语法上的区别:"错误的看法"是个常用词组,"错误的知识"则是个矛盾用语,我的看法绝不会错是一个实质命题,我的知识绝不会错是一个分析命题。一度被当作知识的,后来发现是错的,我们就不再说"当时我们知道",而要改成"那时我们还以为"。 我们不说*"我当年(曾)知道……(狮子不吃腐肉)",就像我们不说*"事实曾是……"。就是说,结果表明我当时只是自以为知道而不是真正知道,表明我其实并不知道。固然,我们也有"我们当时知道"这个说法,这话大致是说:"我们当时就知道,现在当然还知道",而不会是说"我们当时知道是这样的,而今天我们知道不是这样"。

澄清了"知道"的语法也许不无益处,但这对实际上怎样区分知识和看法却似乎并无大补。实质问题仍然是:我们什么时候真知道,什么时候只不过自以为知道?人们稀里糊涂,常把道听途说的、想当然的,说成是他"知道",把无根的观念当成"知识",即使正确,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仍然是些看法,只是碰巧正确罢了。

怎样从人们轻率地认作"所知"的东西里挑出真正的知识?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什么只是冒充知识的看法?一度被当作知识的,后来发现是些愚蠢的错误,这种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多了。如果在一件事上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就保不住在另一件事上也出现这种情况,推而广之,会不会所有说"知道"的,其实都只是自以为知道,其实没有任何人知道任何事情,或最多只知道一事:"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语〕。

听起来,这种多米诺式的思维方式太简单了。但真要提出一个或一套标准来区分知识和看法,区分我们什么时候真知道什么时候只不过自以为知道,殊非易事。而这项没完没了的工作,就是"认识论"。 (柏拉图,97d-98b)。

知识和看法的区别,episteme与δοξα的区别,不等同于正确和谬误的区别,因为有错误的看法也有正确的看法。认识论的目标不在于区分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是错误的,而在于找到一个或一套标准来区分哪些是必然正确不可能错误的东西,哪些是可能正确可能错误的东西。认识论,或哲学整体,都是二阶的。这一点,从怀疑论者的反面眼光来说就更加清楚:"即使有谁碰巧说出了完满的真理,他也不会知道。但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看法。"〔克塞诺芬斯语〕 也许我们最好能有办法直接决定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事情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事先就能决定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把那些错的当作自己知道的事情。

然而,我们有没有办法把无论如何不会错的所知和将来有可能发现其为错的所知区分开来?与此相应,episteme不是泛指正确的东西,而是指必然正确的所知。〔绝对正确不会错的东西,必然和绝对的关系,显然,谈到知识,必然是更好的概念,换言之,绝对正确是由逻辑必然来的〕

认识论是从柏拉图开始的。柏拉图先前大致认为,episteme就是带有account带有logos的真δοξα。〔justified true belief, true belief plus an account or logos(201d)。〕episteme不仅是正确的,而且还讲得出它为什么正确,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赞成安乐死。为什么?不为什么,我就觉得安乐死是对的。这是δοξα,停留在δοξα上。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条主义相去很远,但也有点共通处,那就是封闭了进一步对话的可能性。我就爱吃白菜,就恨刷牙,就信,就觉得欧几里德第五公理不像条公理,你还跟我讨论什么?另一种作法与之相反。你赞成安乐死。为什么?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理上的延续,而在于能够享受生命。这就从δοξα转向episteme。我不仅持有赞成安乐死的看法,而且我能为赞成安乐死提供理据。当然,只要你准备提供理据,你就得允许我追问: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享受生命吗?为他人的幸福承受痛苦就没有意义吗?logos就这样展开了。

episteme,或"知识",要求论证。论证为所知之为真提供了保障。看法有对错之分,但即使正确的看法也不同于知识,因为它没有经过论证。摹西在西奈山上听到神喻,传为十诫,作为宗教的启示,十诫不可能是错的,这些宗教的启示也许至高无上,但它不是希腊意义上的知识,因为它没有经过论证。

毕达哥拉斯。希腊人之所以格外兴奋,因为他们相信或知道他们的理论是真正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正当的理论,而不是一些臆测,更不是胡编滥造。这一点上,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自己是发现了真理,而不是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虽然亚里士多德在很多问题上倾向于后者。这是因为他对柏拉图哲学的一些疑难点作了反复思考后所采取的一种立场。

论证怎么会有这么大威力呢?因为论证把我们的所知组织起来了,只有组织起来的,才是知识。【组织可以是严密的也可以是松散的,松散的组织和无组织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某一推论是坐落在日常理解中的还是坐落在知识体系中的,就是说,所知组织在topos里还是组织在知识系统中。就像人天生在社会中,而社会是一种组织,一种自然的组织,但是说到某人加入某个组织,当然是说一般社会组织之内的某种特殊组织。加入组织的人,受到一般人不受的约束,同时具有一般人不具有的力量。约束和力量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系统知识有一种优势,即它的扩张速度非常之快。知识的优越性突出地来源于它的系统性:系统的认识,有组织的知识。感性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理性通盘计算出来了。理性知识的系统性使得既有的知识能够互相推演,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知识体系规模越大,前提的比重越小。我们只需少量原理和少量前提即可获得无穷之多的知识。就像我们只需一些有限的语词就能表达说出无穷多的句子。这是间接性最突出的优势。实际上,科学昌明为人类带来了第二个间接性转折。罗素曾为这一事实惊奇。科学是语言之后的又一飞跃。系统的所知。知识,首先要求你在这个方面知道得相当多。例如我没有什么化学知识,但在这方面也不是一无所知。但是,更重要的还不是堆积,而是组织。

一个三角形,你可能一眼就看出它三个角相等,这里依赖的是感性,你也可以证明它三个角相等,这是理性认识。依赖某些原理和程序进行论证的能力被称作"理性",知识和看法的区别因此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区别。并且,知识对看法的优越地位也移植为理性对感性的优越地位。

你一抬头看到天上有颗星星,这是稀松平常之事。你什么都没看见,你单凭一些力学公式算出来那儿必定有颗行星,这里有某种令人惊异的东西。你和阿坚相处一年,知道他是个坏人,这没什么新鲜的,但你若能从他的生辰八字推算出他是个坏人,那就令人惊异了。推论的力量,理性的力量,其中有某种神奇的东西。我们凭借理性的力量能够到达感官望尘莫及的所在,一万年之前,一万年之后,遥远的射电源,无穷细微的中微子。这种神奇,已经分析为很多相关的概念,先天性、普遍性、确定性、清晰性、永恒性、系统性,等等。所有正方形的对角线都是根号2,根号2是无理数,这些不是通过反复测量确定的,这些不是看法、经验。我们凡人能产生感觉增加经验,但这些真理独立于所有经验天然正确,这些知识的真理性不可能从人发源,其真理性的来源是神性的。

附注一,知识不仅能够促进知识,而且能揭示错误。人们曾说"我知道"的地方,有时被证明他们只是自以为知道,人们怎样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他有了更广更可靠的知识。只有知识能揭示错误,无知并不能把"知道"转变为"自以为知道"。由于我们只能依赖于知识揭示错误,我们就只可能一件一件地表明哪些事情人们其实并不知道,而不可能表明完全没有什么事情是人知道的。

亲知、听说、推知

不以人废言,直觉,"一定"

通过论证,人类建立了巨大的知识体系,不同于信仰的体系、阴阳五行之类的体系,这一点有目共睹。然而,论证需前提和逻辑,论证是否真实可靠,似乎最终可以还原为:这两样东西是否真实可靠。莱布尼茨的两种自明真理。笛卡尔的逻辑反证法来寻求最初的自明性,胡塞尔的明证,罗素则采用了感觉原子论的进路。

增。我们平常都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知道一件事情?我走进屋里一看,坐着一个人,于是我知道屋里有一个人。你走出屋子,告诉我屋里还有一个人,于是我知道屋里有一个人。我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屋里还剩三个人,后来我见着出来了两个,于是我知道屋里还有一个人。我这三种知道的方式,分别称作亲知、听说、推知。

一,亲知。--刚才下雨了。--你怎么知道的?--我当时在外头站着呢。山里红会自己从树上掉下来。

亲知是一种基本的理据,但不是"不可错"的,我知道他在屋子里,我刚才亲眼看见的,然而,他却并不在屋子里,他已经从窗户跳出去了。

也许这个例子在玩弄刚才/现在的把戏。那我们换个例子。亲眼看见开枪杀人也可能错,他开枪其实没打中,或他开的是玩具枪,后来另一个人杀了她。cornelia知道simon受了重伤不可能去谋杀linnet,她亲眼看见jacky对他开了一枪,血从腿上冒出来。然而,那却是simon和jacky玩弄的花招。

二,听说,被告知。亲知尚不能保证绝对无误,听说就更不可靠了,有很多熟语说到这一点,道听途说啊,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啊。让事情更加严重的是,我们的绝大部分知识恐怕都来自听说,来自父兄老师的教诲,来自权威的教科书等等,想一想你是怎么知道你生在北京或湖南?怎么知道曾有恐龙存在?

三,通过推论知道。你怎么知道67x58=3886?--我算过了,我验算过了。一说起推论,我们就会想起欧几里德几何,直到现代逻辑发明之前,欧几里德几何始终被认作是论证的最佳范式,甚至唯一完美的论证。一个三角形,你一眼就看出它三个角相等,那是你眼力好,你可以通过测量得知它三个角相等,这里依赖的仍然是感性。欧几里德几何不教我们怎样通过反复测量提高测量的精度,它教我们推论、论证,你通过推论知道它三个角相等。唯有这种认识是理性认识。希腊人强调只有经过论证的结论才是episteme,在很多哲人眼里,正是欧几里德几何为这类知识提供了范例。

但我们平常说推论,远不都限于这样严格形式化的推论。我推想我哥哥昨天到北京了。??他前天从郑州出发,每天骑车300里。(其中包括一个计算:600/300=2。)再说,今天一早他有个重要的会议。(排除半路游山逛水。)这是推想,有很多可能发生的意外,例如生病,走错路。

这两种推论,我暂时称为数理推论和常识推论,看来有巨大的区别。数理推论被认作获得知识的最严格的方式,而常识推论却十分可疑。虽然poirot推论说他有动机、有杀机、有时机,但最后还是要拿出直接的证据来。你通过推论知道人一定是他杀的,但"一定"总含了一点点不一定,完全一定的事儿我们就不说"一定",一个小职员成家二十年天天回家哪天对老婆说我今天晚上一定回家非把老婆吓一跳。

我下面要分别讨论这几种认识方式,会涉及很多细节,在此之前,我愿先提一下一个一般性的看法:亲知、听说和推知在人类生活中各有其位,并没有哪一个具有特别优先的地位,是另外两种方式的保障,而这又是因为,在我们的实际认识活动中,各种认识方式是交织在一起的,三者的区分是形式上的说法,我们只是根据特定的需要,才追问我们的所知是从何种途径获得的,以便确定这一所知的在哪方面可靠哪方面可疑,因为各种途径各有它容易出错的地方。

附注一。

我似乎遗漏了一种重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那就是直觉。直觉是比较通用的词,在哲学专著里,anschauung、intuition常译作’直观’。

直觉和亲知不同。我站在天安门广场,看着天安门城楼,这是亲知,但不能说我正在直觉天安门。直觉的对象不是摆在眼前表面上的东西,而是看见藏在背后藏在深处的东西就像人们看到摆在眼前表面上的东西。

从概念上说,直觉和论证对偶。常能听到人争论在思想中直觉更重要还是逻辑论证更重要。一般说来,一个领域里的初学者会更加强调直觉,强调笼统的深刻性。从世故的眼光来看,这一点非常自然。需要更加严肃考虑的,是那些成熟思想家对直觉的注重。一个人能不能不通过论证就达到别人需要通过复杂推论才达到的结论?直觉和猜测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我将在直觉与论证一节中讨论。

感觉和直觉。直觉似乎是感觉中更偏于认识论的方面,--因为它强调预测功能。就是说,它不像感觉那样是前道理的阶段,而是与道理平行的。

你怎么知道的?

知道的途径大致可以通过"你怎么知道的"来询问。亲知:我哥哥昨天到北京了。??你怎么知道的???我自己到火车站去接的。听说:我嫂子告诉我的。推论:我推想的。他前天从郑州出发,每天骑车300里。(其中包括一个计算:600/300=2。)再说,今天一早他有个重要的会议。(排除半路游山逛水。)

"怎么知道"这个问法有一定限度。这是我妈妈。??你怎么知道的?无法回答。不是我毫无根据,而是我根据的东西太多了,音容笑貌。(我们要想象一种特别的语境使这话成立。)

比较:

我昨天看见观世音了。--你怎么知道那是观世音?

我昨天看见我祖父托生的那个人了。--你怎么知道那人是你祖父托生的?

"怎么"这个问法一般就有一定限度。

他骂了她一顿。--他怎么骂的?

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范文第3篇

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有那么多国家,为什么美国和日本只针对中国,我知道这和中国的崛起有关,他们感到了中国多他们是个威胁,同样中国地大物博,早在百年前他们就对我们虎视眈眈,他们侵略侵犯,残害我中华千万无辜的黎明百姓,那时我们确实无力反击,因为所谓伟大的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像井底之蛙般尊自己为天朝上国,殊不知,因为他们的无知险让中国灭亡, 现在呢?我们有哪个能力了,可我们在做什么,拿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咒骂他们,知道的知道你们爱国,不知道的以为我们中国人只和市井泼妇一般。外国人怎么看我们,这就是中国所谓的素质教育吗?我们这样做只能让专挑我们不是的美国日本更有文章可做。

你们细想过吗?有些话他们有说错吗?在有些方面中国确实是图有虚表,现在我们只能那我们5000年的文化来夸耀了吗?虽然他们是我们的祖先可那些只是祖先的作为,难道中国就只能做文明古国吗?过去的光辉是拿来激励的而不是炫耀的。

日本人说是他们的,我们身为中国人要据理力争,决不让日本侵我国土半分,伤我国人一毫,我们有我们的自尊但绝不能用一些肮脏的言语去咒骂他们,他们没素质喜欢抢别人的东西,我们不可以和他们不一样,他们连“别人的东西不能要”这种三岁孩童都知道的道理都不知道,我们更不能骂他们,因为他们很可怜起码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所以日本除了有钱,一文不值,没有政治地位,没有尊严,所以他们值得我们可怜

我只想说爱国要用对方法,中华有这样的好儿女还何俱之有,是我们的谁也别想拿走

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范文第4篇

兰林涛

两千年前,一老者乘青牛西出函谷关,关令见紫气东来,是有圣人至也,遂请圣人作文,圣人留五千言,西去,隐。而今,先贤之言跨越千古传于我耳,恍惚间,窥得几分人生真谛。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追求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问题。一些地方为了GDP,盲目地破坏生态环境;一些官员为了金钱,以身试险贪污腐败;一些民众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大规模捕杀动物……这些都是现代化生活带给我们诱惑,对于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少私寡欲"才是上上之策。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起来困难的事情,往往是从简单的地方开始的;看起来十分宏大的工程,必然是从很小的地方下手的。我们只要持之以恒,一直去做一个个简单的步骤,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就完成了在当初看来遥不可及的目标了。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罗蒙诺索夫也说过:"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只有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才能取得成功。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与"不知"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形容自己时的名言是:"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孔子亦曾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不难看到,古今中外但凡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人,往往能够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而那些整天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的人,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往往止步于此,难以向前迈进。要知道,每个人其实都是无知的,而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才能够走向"知".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此则修身养性之诀窍;"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此乃为人处事之要领;"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此为事业成功之前提……

五千言的《道德经》,怀通世之举,聚先贤之智。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吟之有佳,思之感意。人生如逆旅,我与《道德经》,一路为伴。

读《道德经》有感600字(二)

老子的仙风道骨,被传的神乎其神。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什么神仙的话,那么老子预知未来从何而起;况且历史上的诸葛孔明也能神机妙算;再者,灵宝函谷关的尹喜怎么能看见紫气东来就判断将有圣人到来?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看见?思索了好久,难道他们真的得了道,成了仙?答案曰:非也!其实,他们的仙风道骨都源于知识的渊博。他们能把万事万物之间联系上。就像古语所说: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他们从这几件事情的迹象上,能推断出将要发生的事情。比如尹喜所见的紫气,其实其他人是看不见的,因为尹喜也是一个修养极高的人,而且懂得气象。要是平常人,没有这些学识的人,见了就和没见一样。有些人的学识也很渊博,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待问题不能多角度,多方位,而只是局限于事情的本身,所以学识再多也只是平常人!

最初读《道德经》,感觉老子什么事情都追求自然,不去强求。我总在想,我是年轻人,积极上进非常应该,如果一切顺其自然的话,最终无为。所以,对那种消极思想很是抵触。但这次诵读,却有了不同感受。虽然早都知道书多读一遍,感受就会增加一层,许是因为它难懂的缘故吧,搁置了许久。现为了学生能懂意思,我查了许多资料,对它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我们再拐回来说说老子的思想,他的无为其实是有为。我喜欢他说的例子。车子有轮子,轮子中间是空的,空是无为。但正是因为是空的,因此可以插上车轴,然后轮子可以滚动,可以在中,可以做人,所以又有为了。这也是他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了。他的无为中,其实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常日所说的欲速则不达。他的这种丝丝昂,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没有说不让你不上进,只是在上进时应该遵循规律罢了!

读《道德经》有感600字(三)

昨天读完了《图说天下老子》,今天又将老子的《道德经》温习了一遍,在我读《道德经》期间,女儿也学着我的腔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女儿在信口胡诌,其实对这本古老的哲学著作,我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老子所强调的"无为",是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天性,对教师来说,就是让教师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相安无事。"无为"则"无所不为",其隐含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可联想到教育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以指引作用。

有一种教育方法叫放手;

有一种养身方法叫放怀;

有一种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种进攻方法叫放弃;

有一种心理疗法叫放松;

有一种比赛方法叫放开;

有一种治学方法叫放达;

有一种管理方法叫放权;

无为的道,修行的佛,心里想说而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禅,都是功夫与修为的统一。"为学"、"为道"和"无为"是三种境界,学问越是做到了高深处,为人处事越是透出谦卑,学问做到一定时候,已经是"为道"阶段了。"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无不为了。老子强调"为道日进,为学日损",用现代人的说法是"不要迷恋昨天,不要虚度今天,更不要等待明天".

老子还讲到了平常心,到底怎样来调整这个平常心呢?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平常心是平地,但你必须先见高山。你没有见到这个高山,你就显不出这个平地,没有高怎能显出平?那高是什么?就是平时积累的知识,平时练就的功夫。考场和赛场上的高山就是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就是平常心。如果知识积累不多,功夫练得不硬,就没有自信心。正如人们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十年功"就是"高山".得意必忘形,忘什么形呢?忘掉的就是平常心。所以要用淡泊滋养平常心。

国家领导人在多种场合说,治理国家不能折腾,要科学发展,要有可持续性。《道德经》第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范文第5篇

你真的以为,那些你看得到的东西,就是你现在真的等待的你的那些吗,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只是在盲目的自以为是,我从来都不觉得,我们都能知道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

我还是记得的,那些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现在的可爱样子。可是那些东西的存在,也都告诉你了一个道理,那些你必须要去面对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躲避。你要知道,你始终都在路上尝试。

从来都没有觉得,这里的所有的一切都有多么重要。或许在你看来,这些所有的一切,都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我们始终都知道,故事的真相是什么,寓言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只不过,我们只是习惯了假装,然后摘不下来了自己的假面具。

那些萨比,其实始终都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我们只是改变了一种形式,我们只是觉得,这里还有点东西没有改变,我们还在背后默默地坐着自己的事情。

在这个地方,一直都是这样的,其实你们都听到了,我说了什么,你们也知道的。只不过,在这个地方,你从来都不觉得,我们有多热情。我们还是能够看得到的,那些所有的美丽的一切,都在你的眼中,看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