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荷花古诗

荷花古诗

荷花古诗

荷花古诗范文第1篇

2、《赠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3、《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4、《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荷花古诗范文第2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西湖一年四季风光图片,配乐的荷花组图,有关杨万里的古诗三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那儿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景色宜人。让我们一起去饱览一番。(映示画面)

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让人留恋往返,心旷神怡。(定格画面)望着这景象,我情不自禁想起了杨万里的两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示诗句,指名朗读。这可是两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天就让我们认真研究研究这两句诗好吗?围绕诗句可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二、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充分利用拥有的资料围绕诗句的背景、作者、意思、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认真研究,比谁获取的信息多。

2、交流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杨万里。

题目指导读课题,在读中理解题意

出处采用各种方式组织学生朗读古诗

3、重点研究三四两行为什么脍炙人口?

(1)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感悟荷叶的茂盛荷花的艳丽。欣赏荷叶组图,指导朗诵。

(2)体会一碧一红荷叶和荷花的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3)体会语言的对仗工整。

两行诗十四个字就把满池的荷叶荷花送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置身于西湖岸边,使我们浮想联翩,令人惊叹!难怪诗人脱口而出……

(4)指导朗诵,想象画面,体验古诗的意境。

4、看书鼓励学生质疑。

(1)引导学生修改完善书上插图。

(2)引导学生研究〈杨万里与荷花〉,补充三首杨万里写的有关荷花的古诗。

(3)引导学生开展研究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比较研究,补充其他送别诗。

三、布置作业

围绕今天的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

〈关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研究报告〉

〈关于杨万里与荷花的研究报告〉;

荷花古诗范文第3篇

神童诗:有儿童所写,有咏物、记事、写景、述志的,这些诗表达了儿童的无限情思,记下了儿童的生活乐趣,儿童读起来当然易于接受,能引起思想上上的共鸣。元初陈普的《咏白鹭》:“我在这边走,尔在那边歇。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从一个七岁孩子眼里绘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大自然图画。先是白鹭拟人,亲切地对白,又以丰富的想象发出无云落雪的惊叹,一个孩子的心态跃然纸上。又如北宋王禹5岁《咏白莲》:“昨夜三更後,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想象新奇美妙,意境生动迷人,面对白莲所展开想象,完全是孩子式的。这些儿童古诗,真切的表现了孩子们对世界的感受,抒发了儿童心灵深处的情思,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

通俗诗:从内容上看,与儿童比较接近,容易理解;从表达方式看,语言通俗浅显,明白易懂。或以美丽的大自然为描写对象,或表现一种人间真情的心绪,形象鲜明,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心理。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躺在床上,看到床前皎洁的月光,怀疑是地上铺了层白霜,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由低头想起自己的家乡,抒发了思乡之情。再如清代马苏臣的《棉花》:“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天暖,花落天天寒。”棉花,对于儿童特别乡村儿童,并不陌生,背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

简短诗:要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最好选择言简意赅的短诗,像五言绝句。如王维的《鹿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维的《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节奏鲜明,易于背诵。

情景诗:例如儿童看到大人在田间除草时,可以借此教他背诵《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此表达农民劳作辛苦、学会珍惜之意。当儿童看到自家前面池塘里的白鹅时,借机教读《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群鹅在水里伸着脖子,头朝天高歌,全身雪白,浮在水面,用红掌划水,游着,孩子充满乐趣,情绪高昂。

荷花古诗范文第4篇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两件或两件以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作品编为一组,相互对照,辨析异同,用以识别作品特征,提高读写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赏优汰劣和触类旁通两个方面。将比较阅读运用到古典诗歌的学习中,可以有效提高其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的比较阅读具体说来,有不同诗歌题材的比较,不同诗歌同一意象的比较,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的比较,不同诗歌选材立意的比较等。比较鉴赏要从异中求出同来,也要从同中求出异来。现举隅如下。

一、人物形象特点的比较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特定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与意象的设题形式表现为判断人物的言行、品质,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与语言特点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评析等。

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采?摇莲?摇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摇莲?摇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s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s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两首诗都以“采莲曲”为题,都以荷叶、荷花为背景来描写人物,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

王诗中少女美丽,充满青春活力;主人公身穿罗裙,脸似芙蓉,嬉戏荷田。该诗营造了自然环境与采莲女浑然统一的整体背景。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的采莲姑娘;深藏荷田,遇郎欲语未语,低头微笑。该诗刻画了一个遇见恋人娇羞腼腆、纯真质朴的采莲女形象。两首诗都传达出诗人的欢悦、惊喜之情。

二、情感基调比较

古典诗词都是作者特定情感的产物。而作者的情感不可能凭空而发,总要借助一定的物象来传达。解答此类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例2.下面两首唐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

送 柴 侍 卿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摇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扣住《送》诗“不觉”“一道”“何曾”等词细心品味,就会把握诗中表达了洒脱、乐观、豪爽的感情;扣住《黄》诗“烟花”“孤帆”“尽”“唯见”等词反复品味,就能理解到诗中表达的惆怅、难舍、牵挂的感情。

三、意象特点的比较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统一,是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形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思想感情。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例3.以下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咏 白 海 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 白 海 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薛宝钗笔下的白海棠是端庄矜持的淑女化身,也是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的内心世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黛玉此诗的特点是以人写花。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表现出来的潇洒、机灵、高洁、哀愁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与宝钗的白海棠诗相同,她们都在诗中表现了自我,但黛玉之真率与宝钗之矫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

四、表达技巧的比较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具体的考点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映衬对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

例4.以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两首诗都是写景诗,两诗的后两句的描写对象都是荷,都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不同。两诗中写荷花“相倚恨”、“暮犹怕热”,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五、作者观点的比较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等。诗人总是要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文物遗迹“赋诗言志”,抒发某种主观情感、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

例5.以下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汴?摇河?摇曲

(唐)李?摇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 河 怀 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荷花古诗范文第5篇

“绿叶素荣,分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这是屈原在《九章・橘颂》中所吟颂的橘的形象。此时的屈原因受排挤而遭流放,内心苦闷可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却仍心系楚国。你看那橘:碧绿的树叶繁盛茂密,洁白的花朵惹人喜爱,圆满的果实明光灿烂。这样美好的橘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它秉性不移,只生长在南国(楚国),不长于北方;它的根深深地牢固地扎在土中,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这哪里是在写橘树,这简直是作者在以美好的橘树自比,是他“不能变心以从俗”的刚正不阿、矢志不渝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志节的写照啊!

梅花,历来有古雅清逸的名士之誉。你看,万花凋谢,冰封雪飘,“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曾有多少风流雅士对之心仪,为之倾倒。据《梁书・何逊传》载:南朝梁诗人何逊在任扬州法曹时,官署后有梅花一株,他常在梅树下赋诗。后迁居洛阳,思念梅花而不得见,因请求再到扬州任职。到扬州之日,梅花盛开,何逊邀请名士饮酒赏梅。南宋诗人张道洽有梅花诗三百余首,其《吟梅》诗云:“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诗人对梅花的仰慕之情,何等殷切,连做梦都在思念。更有甚者,曾写下千古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北宋诗人林逋,一生不趋荣利,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不娶妻,植梅养鹤,因而有“梅妻鹤子”之谓,为古代诗坛留下了一段虔诚而浪漫的佳话。在这里,梅花不仅成为古代名士群体仰慕的对象,而且成为他们个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将梅花与诗人的人格形象融为一体的当推南宋诗人陆游。他一生酷爱梅花,曾作《梅花六绝》,有“小亭终日倚栏杆,树树梅花看到残”和“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之句,诗人对梅花的痴迷之情跃然纸上。尤其是他的《卜算子・咏梅》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在遭遇排挤、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时孤傲清高的情怀,成为托物抒情诗中的极致。

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究其原因,恐怕在于那耐寒傲霜的品格。“如端人,独立凌冰霜……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陆游)许多诗人从的品格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晋代大诗人陶潜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做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解职归田,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怡然自乐。他在一首咏菊诗中写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对傲霜倔强的品格作了高度评价,使后人赏菊,也得到很好的启示。为此,人们便不自觉地将他和联在一起,目睹,则心想陶令。

“芙蓉初出水,桃李忽无言。”荷花,亭亭玉立,高洁脱俗。在它面前,妖桃艳李也会自愧弗如。的确,荷花点染的湖光水色,分外秀丽。盛夏时节,碧叶覆水,红花映日,令人流连忘返。南宋杨万里脍炙人口的诗句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雨后斜阳,花苞湿润晶莹,珍珠似的水滴随着荷盖的摇曳而闪烁滚动,那更是清丽动人了。当秋风萧瑟,荷叶虽已衰败,但诗人李商隐却还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情趣呢!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里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此,荷花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成为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

“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潇潇翠竹,无牡丹之富丽,也无青松之苍劲,更无桃李之妖艳,可是它刚强正直,宁折不屈。它“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历来被视为中华名族传统美德之化身。苏轼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其爱竹之深。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是爱竹,他为人正直,气节刚劲,由于不满政府,鄙视逢迎,而寄情于竹。他画竹苍郁挺拔,“秀劲绝伦”,简直竹如其人。有首《竹石》题画诗,可看作是他为人的真实写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另有《题竹》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把翠竹写成敢于反抗的英雄,这又何尝不是在写他自己呢?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结核和呼吸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黄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作家协会

黄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