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灯笼的制作

灯笼的制作

灯笼的制作

灯笼的制作范文第1篇

制作元宵节灯笼的方法儿童元宵节的相关手工制作教程选择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主要是因为儿童手工制作的相关内容比较的丰富,只要加上元宵节这样一个独特的节日主题限定,我们马上就可以非常准确的选择出我们需要设计和制作出来的主题内容。一个非常漂亮的猫头鹰儿童手工灯笼的制作,十分的精美和细腻哦。

元宵节灯笼制作第一步:准备好需要使用到的材料和工具,我们能够看到,材料方面除过一些卡纸之外,还有瓦楞纸哦,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准备材料。工具为一些日常常用的手工制作工具;

元宵节灯笼制作第二步:将图纸下载(图纸在本教程最后一页),然后将其打印出来,并且在瓦楞纸上进行裁切,同时准备灯具。

元宵节灯笼制作第三步:准备圆形的瓦楞纸纸皮。

元宵节灯笼制作第四步:剪裁装饰性纸片。

元宵节灯笼制作第五步:第二步获得的结构进行双面的立体化包裹。

元宵节灯笼制作第六步:这个时候按照图纸,剪裁出其他装饰性的小元件。

元宵节灯笼制作第七步:进行组合粘贴。

元宵节灯笼制作第八步:这个时候用胶枪粘贴提手的部分。

元宵节灯笼制作第九步:用铁丝来做提手。

灯笼的制作范文第2篇

2、绿色硬纸板剪出一个长方形并画上等分线,然后用刀划开。

3、等长的黄色长方形纸粘在红色纸上。

4、另取一张黄色纸剪出流苏,粘在背面。

灯笼的制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灯笼;制作工艺;现状

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46-01

一、苏奇彩画灯笼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端的,这里有璀璨夺目的殷商文化,甲骨文化、建安文化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一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许多民俗节日中,“正月十五闹花灯”的风俗是格外隆重。群众把灯节看作是春节的高峰。安阳及附近地区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从腊月三十晚上,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只有过罢灯节,年节才算过完。当地流传一句老话,叫“灯市下,年拜罢;下了灯,年货清”,生动地说出了这十意思。

安阳彩画灯笼,在豫北各县均普遍流传,但以安阳县永和乡苏奇村,民间艺人苏守安老人制作的“苏奇灯笼”最有名气。他制作的灯笼,小巧坚固;他描绘的戏曲人物、飞禽走兽生动传神。在长达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从观察生活、选取题材、扎制灯笼骨架、色彩调配,以及选用纸张、刻版技术,都总结出一整套成熟、完整的经验。如今,他把整套手艺都传给了他的儿子苏家顺、苏家和、苏家有;苏家有又将整套手艺传给儿子苏海亮、苏海飞,“苏奇灯笼”有了新的传人。

二、苏奇彩画的灯笼制作工艺

苏奇村的彩画灯笼的制作,首先是当地民间艺人就地取材,用高粱秆儿扎制成约六七寸高,四寸宽,四面或六面形体的骨架。其次是制版,其制版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类似木刻水印,艺人选梨木做版,根据故事刻出主要人物主线版,然后用黑色拓印,称为“线版”;然后再填色。在着色过程中,许多艺人仍采用祖传的方法,在颜料中加添白糖和蛋清勾兑,借以增加画面的光亮程度和色彩的附着力,持久不易褪色;另一种方法是除刻出主线版外,采用多版套色的方法,这种作法和传统本版年画的印刷方法完全相同,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大量印刷,有利于满足市场需要。然后,把彩画再裱糊到高粱秆扎制的灯笼骨架上。最后,灯的四周以彩线装饰,中间插上蜡烛,燃着之后,烛光映出了花、鸟、虫、鱼或各种戏曲故事人物,栩栩如生,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当地群众说:“这种灯笼有说头,有看头。”灯笼上的彩画、戏曲故事和灯谜,成了大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教材。除了孩子们挑灯把玩之外,还可供农民起五更拾粪时使用,所以当地又俗称“拾粪灯”。

三、苏奇彩画灯笼的装饰内容及表现手法

安阳苏奇村的木版灯笼画,内容以表现戏曲人物、民间传说为主,如今还可以见到的题材有30多个,如“古城会”、“桃园三结义”、“三打白骨精”、“华容道”等等。70年代以后,灯笼画中陆续出现了反映现代题材的戏曲故事。如“沙家浜”、“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朝阳沟”等等。于是除了关公、诸葛亮、孙悟空等历史和神话人物之外,白毛女、大春、杨子荣、李玉和、铁梅等现代英雄人物。除了戏曲人物造型外,还有许多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花卉、飞禽瑞兽等。

灯笼画艺人在表现单独花样内容时,大致有三种手法:1.“象征”手法。常见的有“松鹤延年”、“凤戏牡丹”、“鲤鱼跳龙门”等;2.“谐音”的手法有“五福捧寿”、“吉庆有余”等;3.“借比”的手法则有“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等等。

四、现状及保护

灯笼制品在封建时代,作为重要民俗用品和谋生手段之一,分布区域较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导致木板灯笼画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的解体,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在加上各种高科技灯笼的出现,使市场越来越小苏奇灯笼濒临绝迹。

为保护苏奇灯笼,从1990年起,苏奇灯笼第5代传人苏海亮积极投入到对祖传技艺的挖掘整理工作,并按祖传工艺流程进行创作,已完成上千幅作品。目前,苏海亮已提出了关于苏奇灯笼保护的申报项目,他列出从2009年起到2013年的五年计划,采取建立创作机制,壮大研究、开发传统工艺旅游产品,达到硬件设施到位,由纸质到多元,制作队伍100人以上,年产量10万件的预期目标。县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办公室与苏奇灯笼制作研究发展中心制订了保护措施及规划,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标准的档案资料数据库和实物仓库,加强对遗存雕版和绘画工具的保管保存。2、建立完善的制作、研究开发机制,进行专业研讨、培训,宣传该技艺。3、发展商业营销,增加收入,为保护灯笼提供资金保证。建立机制,采取科学管理手段,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逐步建立一个继承传统、创新工艺,规模适度的长效运作机制,不断拓宽苏奇灯笼画的国内外市场。

灯笼的制作范文第4篇

今天,我制作了一个好看又环保的小灯笼。

我找出了一个废旧的饼干盒,还准备了许多废旧包装硬纸板,还找来几张大红色废旧纸、一个小灯珠、一个小棒、几根小丝线。制作开始了,首先,把废旧饼干盒上面的广告纸撕掉,做成灯笼身子。再在红色纸上面画上2只可爱,然后把画好的兔子剪下来,作为装饰,对称贴灯笼两面,接着我又剪了一张福字贴在小兔子旁边,饼干盒灯笼好像被我施了魔法一般,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做好了灯笼身子,开始做灯笼挂件了,我在旧包装硬纸板上又画上两只小兔子,剪下来,用双面胶粘住一起,作为灯笼小挂件,把它吊在灯笼下面,仿佛小兔子跳到空中了。为了把灯笼做到喜庆点,我又用彩纸剪个园形铺在饼干盒底部,好像花儿满地开放。最后把彩灯柱连接电线装进灯笼里面,开关一按,灯珠就亮了,灯光从兔子和福字的剪影里透出来,闪闪发光,可漂亮了!在我的用心制作下,我的环保灯笼终于大功告成了!

怎么样,看了我的环保灯笼,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去尝试做个与众不同的灯笼。

翠苑一小四年级:龚嬿琪

作文 zuowenku.net

灯笼的制作范文第5篇

传统民俗灯笼的制作,是集民间传统工艺的大成,结合了竹编,糊纸、书画和彩绘等程序,除了实用目的,今天灯笼所传递出的更似一种艺术气质。如今在台湾,灯笼最常出现的场合,如婚庆仪式,家中厅堂或寺庙,以及丧葬等场合。而在台湾流传的传统灯笼中,尽管种类繁多,但大多以福州式样、泉州式样为主。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灯笼骨架的制作方式。福州式的灯笼,以竹篾交叉编织成网状;泉州式则以竹筒经劈,修,削、去内骨,钻孔,串编后,嵌在台座的凹槽内,将其撑开后,竹骨如伞撑开状,故名伞灯。

在各种传统灯笼的制作过程中,伞灯应是其中最繁杂、精细的。其中,灯笼的制作以灯体的编织较为繁复,灯体形状有筒型,橄榄型、圆型等。台湾制灯重镇鹿港则以泉州式灯笼的产量最多,以用途来分及因应场合如婚,丧,喜,庆的不同也有所区别,包括王爷过炉灯,香灯、暗访出巡灯,宇姓灯、路灯等等。其中包含一般型:和字型灯,吉祥灯一样,一面是姓氏、神的名字或吉祥话,另一面是吉祥图案。官灯:灯上所绘的字和图,与一般灯相同,不过底是黑色,字是金色。古时,唯有皇帝御赐,才能悬挂这种灯笼。筒型伞灯是厦门式,传统式原为正直筒型,改良后较为圆顺。其中又分为字姓灯:灯的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经担任过的官名。如“王”姓即开台第一,“谢”姓是太子少保,“关”姓是汉寿亭候,“郑”姓是延平邵王等。不曾任官者则写添丁发财等吉祥话,若用于婚礼者,可写百子千孙。吉祥灯:灯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另一面是八仙(吕洞宾、何仙姑等),福禄寿三星等吉祥图案。

传统手工灯笼的竹制骨架材质多以台湾种植最普遍的桂竹为主材,麻篱竹则为次要材料。因桂竹材质特性坚韧,表皮坚硬、抗弯强度颇大,故可供作建筑、家具,编织工艺品,或当做竹竿与制成竹帘。制香等,用途极为广泛。通常作为次要材料的麻篱竹生长较少,且硬度,韧度都不及桂竹,通常在没有桂竹时,才使用麻篱竹来替代。台湾因气候关系,具有热带性的丛生竹与温带性的散生竹,可见从福建、广东等沿海渡海来台的竹工艺等的蓬勃发展与台湾为竹的产地有着密切的关联。

灯笼的制作技巧时至今日并未有太大改变。依据使用需要选择竹材;竹材的选择和处理:制作铁骨架;灯体的制作(此步骤又分为竹骨的制作,表纱(纸),铺纱(纸),刷洋菜胶);灯座的制作;绘饰(包括人物图案,字体,空白边图案,头尾图饰);经过修饰后最终完工。

在选定竹料后,首先要将竹材放在蒸汽室内加热半小时,置阴凉处晾干,不可过份干燥,也不能强光下曝晒。然后刨去竹材粗糙的表皮,制成灯笼骨架所需的竹条,竹条的长度依灯笼的大小而定,通常规格大二号竹骨长度近1米大一号竹骨长度约有93厘米;头号长度约有87厘米;二号长度约有80厘米;三号长度大约为73厘米。通常传统手工灯笼的大小大致以竹骨的长度为准,但也有连台座的长度也计算在内。一般使用上,以头号(竹骨长度约87厘米的规格)为多,也可视家中厅堂的大小,庙宇的大小及用途而变更。

灯体的制作是传统手工灯笼制作中重要一环,稍有不慎,即影响最终成品灯笼的美观及实用性。竹材不可太嫩,嫩的竹材调整较易,且因含水分多,将来易致变形、虫蛀:亦不宜太老,否则调型不易,影响形体的美观。劈材:将购得的竹材锯成所需的规格长度,再以劈竹刀劈成比小指略细的长条。修葺:将竹条上的竹节,用刀修平。削尖:竹条两头削成尖刃状,其厚度以能嵌入台座凹槽的大小为宜。

灯骨制成后,即将调整完成的竹骨架穿过灯座,竹骨上涂匀浆糊,纱布(纸)喷湿后,裱于骨架上,纱布(纸)要保持适当厚度,不要太松,以表面保持平整,以免影响灯体美观。灯头,尾的部分以补填的方式将纱(纸)裱上,不整齐的重叠部分,可在上色时,以深靛青颜料遮盖。上纱布(纸)时,需注意连灯座也要覆盖,不可只覆盖竹骨部分。

铺纱布(纸)完成后,将洋菜胶(海藻萃取物)加水煮溶,呈稠状液,以棕刷均匀地涂遍灯体,干后会在纱布(纸)上形成一层胶膜以供绘饰之用。通常洋菜胶其自身的酸、碱度,干燥气候等因素都决定着未来在灯体上绘饰的美观。比如天气太湿热,绘饰时会有渗色的现象,这是因为胶膜尚未干透。所以通常在干寒时节,即所谓霜风天气干燥的时节刷洋菜胶最佳。

相关期刊更多

山东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作家协会

辣椒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电瓷避雷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西安电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