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比名言

科比名言

科比名言

科比名言范文第1篇

2、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

3、爱我或者恨我,两者必有其一。

4、抓住今天,勿信明天。

5、我能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

6、如果努力了,梦想就会实现。

7、你,不是我的对手。

8、世界抛弃了我,可还有篮球陪着我。

9、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是我?

科比名言范文第2篇

[摘 要]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显现,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技翻译能力的有意识地培养不容忽视。科技英语文体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翻译原则,需要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培训。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 科技英语翻译 语言特点和翻译原则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交流的增多,科技信息和文献资料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频繁使用,科技翻译工作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科技文体的文章也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学习和了解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主要强调对学生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翻译能力,尤其使科技英语的翻译能力培养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学生在科技文体翻译时,词汇量少,望文生义;因不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上的差异而误译;不了解科技英语翻译基本原则,译文可接受性差。科技英语翻译专业性强,除了具备扎实深厚的英汉语言功底外,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基本翻译原则。《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提出,要求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译的能力上要掌握英译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借助工具书能将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英语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语句基本通顺。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科技翻译能力,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具有实际意义。

二、科技英语语言特点

培养学生的科技英语翻译意识,应使其把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一般而言,科技文体的语言结构比较严密,主题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为了保证叙事明白,说理准确,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对科技语体在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有所了解。

1.词汇特点

(1)多名词化结构

在科技英语中大量使用名词和名词短语充当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的语法成分。科技英语重在叙事论断,文字简明,而名词多为表物词汇,因此,科技英语句式结构中大量出现名词化现象。如可以由动词加上-ment,-sion,-xion,-ation,-ance,-ence等后缀构成名词,表示行为动作、状态、手段、结果及存在等。另一种名词化结构是名词连用。名词连用是指名词中心词前可有许多不变形态的名词,作为中心词的前置形容词修饰语。在此结构中名词在表层结构上是前置定语,可以有效地简化叙事层次和语言结构,减少使用句子或从句的频率,从而达到语言直接、紧凑、简洁的目的。

(2)多术语

科技文体中术语随处可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起学生注意。一般而言,术语都有其约定俗成的翻译,应尽量使用那些已被人们所接受的译法,避免制造新词,以免造成混淆。碰到一个术语有好几种不同译法的情况时,应选择被大众接受的版本。如laser常见的就有“激光”、“雷射”等几种翻译结果,其中“激光”这种译法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当然,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还会碰到一些全新的术语,是之前从未有人翻译过的,这时,就要特别注意选词,尽量做到通俗易懂,能够被人们接受。此外,不同的专业和行业也都有其特定的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同样的单词应用在不同的专业中含义也不同。因此,应尽可能地使用那些已经被公认的专业术语和行业语言。

2.句子特点

(1)多使用被动语态

据统计,仅在物理、化学、工程类英语语料中全部限定动词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被动语态。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文体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及据此做出的科学推论,语言运用要求体现客观性和普遍性,避免使用人称作主语,以免主观臆断;另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文体描述的是科研的对象、手段、过程,使用被动语态可以突出客观世界这一科研主体。如Theearthispushedtothesidesoftheroadtoformshoulders.(将土推挤到路的两边以形成路肩)。使用被动语态可以客观陈述事实。

(2)多使用多重复合句

统计资料表明,现代科技英语文体平均句子长度在20-30个词之间,学术性越强的文献句子越长,多重复合句也越多。如We assume that there were forces of attraction between molecules which varied rapidly with the distance so that the attraction between molecules that were more than a few ten-millions of millimeter apart was very small but became considerable when the molecules approach more closely.由于科技文体描述的是非常复杂的事物、概念或深奥的原理,必然要拓展句子的修饰、限定和附加成分,使用非谓语动词短语、平行结构、逻辑性定语、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等,从而使句子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又能更有效地表达严谨细致复杂的思维活动。

(3)多使用特定句型

科技文体经常使用某些特定的句型,主要有 It...that...结构句型、as 结构句型、分词短语结构句型、插入语结构句型和 what 结构句型等。如 It is obvious that electrons move from the negative to the positive. (显然,电子是从负端向正端运动的);This phenomenon can be explained as follows. (这个现象可以解释如下)等。

三、科技英语翻译原则

进一步培养学生科技英语翻译意识,在其对科技语体在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还需使其了解科技英语的翻译原则。科技英语的翻译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准确性

与一般翻译相比,科技英语的翻译不仅要求忠实于原文,还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科技英语的译文很少用到“可能”、“也许”等表意模糊的修饰语言。准确性是科技英语翻译最重要的标准。

2.通顺性

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表达应该自然连贯、通俗易懂,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要在忠实原文意图的前提下,结合汉语的表达方式,确保译文规范、简洁、流畅。因此,要特别注意科技英语中的语言结构,如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多重复合句等,具体翻译时要灵活处理,合理翻译。

3.科学性

一般而言,科技语体并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和渲染的气氛。为了突出准确性和科学性等风格特点,科技语体主要运用定义、分类、比较和对比、说明、举例和结论等修辞过程。因此,翻译科技文章要体现出其概念准确清楚,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科学性特点。

四、结语

以上提及的科技英语词句特点和翻译原则,是科技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的前提,也是公共英语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加强培养的重要部分。科技英语翻译除了要求把握两种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深刻了解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涉及语言、文化、相关专业知识、认知心理等各领域研究,具体词句翻译技巧、翻译策略等一系列专业知识。要真正地培养科技英语翻译意识、提升科技英语翻译水平,还需要学生在学习和翻译实践中不断地揣摩、领悟和积累。

参考文献

[1]王向华.论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科技翻译能力的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0,7

[2]王音.对科技英语句法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初步探讨[J].2010, 11

[3]吴叔尉,胡晓.科技英语词汇特点及其汉译[J].琼州学院学报 2010,12

[4]刘亚娜.科技英语中长句的句法结构及翻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3

科比名言范文第3篇

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互相支撑、比翼齐飞的特色型大学。建校50年来,学校从一所“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逐步发展成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国际型大学,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

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北语人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科研活动与文化交流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学校坚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以高规格的国际化学科平台推动中华文化的弘扬,以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汇通东西方文明的精髓;另一方面,学校以对外汉语教学、国际化的学生结构为学术土壤,在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领域,开展了融汇中外语言、文化的学术研究。

科学研究的鲜明特色

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学校的科学研究走出了一条立足特色、教研互动、绩效为先的发展道路。建校50年来,学校始终以努力为汉语国际教育“出理论、出标准、出模式、出教材、出人才、出技术”为目标,整合各个方面的教学、科研力量,巩固和保持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领先地位。对外汉语基础理论研究出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著作和论文,应用研究推出了系列教学法、教学模式和教材。学校还成立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集中精力研究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应用问题,破解“汉语难学”的瓶颈问题。建校50来,学校通过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窗口,打开了第二语言教学研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传播技术研发等丰富广泛的科研领域。《中国教育报》2009年刊发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显示,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2009年整体绩效评价得分在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中位居第七,在北京地区部属高校排序中名列第四。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学术复兴的大背景下,学校富有特色的科学研究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涌现出了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学家盛成,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王还、钟锓、吕必松、方立、赵金铭,著名翻译家袁树仁、傅惟慈、李振中、王得杏等。先后有50多位教师入选部级、北京市级优秀人才库,有40多位教师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文学、文化等学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学校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富有特色的科研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学校先后设立了语言研究所、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国家百所人文社科基地)、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所、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近年来,学校与国家语委合作建立研究中心1个(国家语言资源与监测研究中心)、北京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国家汉办研究基地1个(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北京市语委研究中心1个(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跨境合作研究中心1个(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阿拉伯研究中心)、国家公务员局认证中心1个(考试安全研究中心)。学校在对外汉语教学和语言学研究、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和跨文化研究、语言测试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语言信息处理和语料库建设等相关领域取得了深受学界认可的学术研究成绩。

科学研究内涵发展、成果丰硕

随着科研投入和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学校的科研项目、成果和学术交流等发展均上升了一个新台阶。教育部了《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学校语言学在“2010年我国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学术影响力统计”中数排名第2,论文被引次数排名第5。

1.科研立项稳步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意识增强

学校适应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校级研究项目发展,使之成为由博士启动项目、青年项目、一般项目、团队项目、规划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等构成的适合不同研究水平、不同职称结构、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研究方式的项目资助体系,呈现出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特点。“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批准校级项目147项,批准经费427.83万元,立项数比“十五”期间增加71项。经过校级项目的“孵化”,学校近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160项,项目类别达到30种,立项总数比“十五”期间增加了85项,其中纵向项目增加33项,横向项目增加52项。

2.科研成果丰硕,科研影响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学校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2,293项。其中,学术专著97部、编著或教材257部、工具书或参考书21部、译著(文)70部(篇)、论文1,840篇(其中1,392篇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音像或软件7项、古籍整理著作1部、研究或咨询报告20篇,取得专利1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这些获奖成果有原创性的重大学术成果,如《扬雄方言校释汇证》《汉语方言地图集》等;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果,如《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等;有服务于科学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如《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等。获奖类别多,中青年学者生力军作用凸显,50岁以下获奖学者占到65%。

科比名言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在语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试从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五级语法单位的角度。对其作了比较研究。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相比,在词一级语法单位的差异性表现为词类的活用;在短语一级表现为变异搭配;在句子一级表现为多种修辞格的运用;在句群一级表现为整体设喻,在特殊的句群——篇章层级就表现为童话、散文诗等不同的语体。 

 

艺术语言,也叫变异语言。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来看,艺术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所以,有的也把它叫做对语法偏离的语言,或者把它叫做破格语言。 

科学语言与之相反,就是常规的语言,是定格的语言。 

本文试从五级语法单位的角度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丰富艺术语言学的语法理论。 

 

一 

 

语法单位是从语言材料中切分出来的语言的结构单位。现代汉语的语法单位可以分为五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一级的语法单位。从活动能力看,可以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自由语素也就是词,我们把它放到词汇一节去讨论。那么就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来言,我们认为不存在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上的差异性,因为语素仅是构词材料,根本没有进入交际领域,而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差异,是词语运用上的愁异,属于交际领域的。所以对于语素一级,我们认为没有差异性可言。 

一般认为,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我们认为词不仅是备用单位,同时也是使用单位。如“狗”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是:狗,名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我们认为这里的名词“狗”是备用单位。我们再看下例中的“狗”: 

(1)小赵心里更打了鼓,老李不但不傻,而且确实厉害。同时,他要是和所长有一腿的话,我不是收拾他,就得狗着他点,先狗他一下试试。(老舍《离婚》) 

“狗”本是名词,是不可以带宾语的,但这里的“狗”却带了宾语“他”而转为动词。我们认为这里的“狗”就是使用单位。从五级语法单位看,对于“狗”的阐释只能从词或短语的层面,我们似乎可以把“狗他”看作是动宾关系的变异搭配,而学术界的动宾变异搭配一般是指下面这样的句子,如: 

(2)当天空闪烁爱的誓言 

骏马眼里 

两条眠着的蛇 

让大地的心脏 

停止了跳动 

(鲁若迪基《开满鲜花的草地》) 

“闪烁”一般和“灯光、星光、眼睛”等名词搭配,“誓言”一般和“忠贞、坚定、铿锵”等形容词搭配,“闪烁”和“誓言”搭配在语义上不相容的,在这里,“闪烁”和“爱的誓言”的搭配就是动宾的变异搭配。并且,“闪烁”是动词,“爱的誓言”是名词,又符合动词和名词构成动宾关系的语法规则,各自没有词的转类现象。学术界的变异搭配通常指的就是这种语法形式上符合规则,语义上不能融合的词语搭配现象。骆小所先生认为,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特定的语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的词性而作另一种词性用的修辞方式叫转品,有的也把它叫做转类。骆小所先生是把它放在修辞里论述的,我们认为,修辞属于句的层面,如比喻、比拟等,而“词类活用”属于词的层面,所以象例(1)中“狗”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我们就把它放在词一级语法单位里去研究,而不放入短语层级或句的层级。 

词临时改变词性,我们称之为活用,属于艺术语言的范畴。词的活用主要是一类实词活用为另一类实词,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代词活用为动词。也有虚词活用为实词,如副词活用为动词、语气词活用为动词。 

 

二 

 

黄伯荣和廖序东先生认为,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短语按照结构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和助词短语十二类。我们认为短语一定是语法形式上能够搭配的,如定中短语,一般定语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区别词、数量短语充当,中心语由名词充当,但是意义上不一定搭配,如: 

(10)湿淋淋的笑声 

在湿淋淋的阳光中 

编织着湿淋淋的梦(马瑞麟《泼水节》) 

“湿淋淋的笑声”在形式上可以搭配,“湿淋淋”是形容词,“笑声”是名词。而在语义上,“湿淋淋”一般和“头发、衣服”等名词搭配,“笑声”一般和“清脆、爽朗”等形容词搭配,“湿淋淋”和“笑声”在语义上是不相容的。所以我们认为骆小所先生对短语的界定更客观,“短语是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比词大的造句单位。”在上述的十二类短语中,联合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和助词短语一般不存在语义的不容合搭配,常见于科学语言。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中既有语义的溶合搭配,也有语义的不容合搭配,所以既存在于科学语言中,也存在于艺术语言中。 

 

1.主谓短语。 

(11)丧事少不了他 

腮帮成山包 

悲伤淹没了整个村庄(艾吉《笛手》) 

“悲伤”是名词,“淹没”是动词,在语法上可以搭配,在语义上不能搭配,属于艺术语言的范畴。 

 

2.动宾短语。 

(12)她轻快的脚步, 

踩疼我的目光。(孙少文《草原上的小姑娘》) 

“踩疼”和“我的目光”是动词性结构和名词性结构的搭配,语法上符合常规,语义上不相容合,属于艺术语言。 

 

3.偏正短语。 

(13)那支古老的歌谣 

从早唱到晚 

直到把山寨的旋律送进 

汗渍渍的梦乡(鸟蛮兹佳《山路》) 

“汗渍渍”是形容词,“梦乡”是名词,语法上可以搭配,语义上不相容,属于艺术语言的范畴。 

以上是定中结构,我们再来看状中结构的例子,如: 

(14)脚步无法企及 

只有用目光攀摘(密英文《心事》) 

“用目光”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攀摘”是动词,语法上可以搭配,语义上不相容合,属于艺术语言的范畴。 

 

4.动补短语。 

(15)花金子:不怎么,我在家偷人养汉,美得难受。(曹禺《原野》转引自冯广艺《变异修辞学》) 

“美”是形容词作中心语,“难受”是形容词作补语,语法上可以搭配,语义上不相容合,属于艺术语言的范畴。 

三 

 

骆小所先生认为,修辞格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的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按照这个定

义,修辞格并不仅是出现在句子层面,也可以出现在短语层面或句群层面。出现在短语层面的大都可以看作小句;而出现于句群层面的修辞格仅限于比喻、拟人等少数,其它的修辞格都不适用,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认为修辞格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子层面。 

不运用修辞格的句子属于科学语言,而运用修辞格大多属于艺术语言。按骆小所先生的分类,修辞格有44种,如比喻、比拟、移情、易色、飞白、设问、同形等。我们认为设问、反问可以看作是用于科学言语,其它都是用于艺术语言。用于艺术语言的,我们仅举比喻、比拟和通感为例。 

1.比喻 

(16)横在峡谷中的山脊梁都很薄,像一块块竖起来的板子,四五百米高的山,顶部只有米把宽。(和国才《雄奇的怒江大峡谷》) 

用“板子”作比喻,形象表达了怒江大峡谷中的山陡峭和薄的特点。 

 

2.比拟 

(17)潮水亲吻沙滩, 

椰风和着海韵。(邹纲仁《绿岛之恋》) 

把“潮水”一次次的涌向沙滩,写成是“亲吻”,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柔情。 

 

3.通感 

(18)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钢琴曲属于乐音,自然是美妙和谐,而名曲,尤为和谐美妙,以此比喻“光和影”,体现了月色下的景致美丽异常。 

 

4.设问 

(19)你那叫同情?你那叫伪善,劳动人民不用你怜悯!(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 

 

5.反问 

(20)说真的,我不大喜欢那山门的口气:西双版纳总佛寺。佛门也分个等级,岂不俗气?(黄晓萍《版纳560寺》) 

 

四 

 

句群,也叫句组,或称句段,是意义上有联系,但句法上各自独立,相互之间已由隔离停顿和完整语调分割开了的数个句子。句群一般是段落的一部分、或者等于一个段落,或者等于几个段落,无论大于、等于或小于段落,都是跟段落有关系,我们称之为段落句群;还有一种句群就是等于整个篇章,我们称之为篇章句群。句群通常就分为这两类。在段落句群层级可以运用的修辞格只有比喻,因为它已经跨出句子的范畴,我们称之为整体比喻。如: 

(21)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 

这里是用整体比喻说明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篇章,如果整体用拟人的手法,就是童话,属于文艺语体的童话语体。如: 

(22)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 

没想到,几天工夫,完了,稻叶稻穗都没有了,只留下直僵僵的光秆儿,她急得跺脚,捶胸,放声大哭。大家跑过来问,劝她,看见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叶圣陶《稻草人》) 

叶圣陶用童话故事的方式,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如果整体用比喻的手法,就是象征,例如有的散文和散文诗,如: 

(23)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本文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同时本文发表在国民党统治区,所以采用象征手法,写得含蓄隐晦。 

(24)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打了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的英雄们。(鲁迅《秋夜》) 

鲁迅用象征暗示出那个时代血腥的斗争现实,也表达了对春的渴望。 

我们从各级语法单位的角度,考察了艺术语言语法上的偏离性。也正是这种偏离,拉大了辞面和辞里的距离,拓展了受众的理解空间,赋予艺术语言更多的空灵与弹性。对艺术语言语法的进一步阐释,深化了我们对艺术语言丰富特性的理解。 

科比名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名名复合词;认知;省力;格式塔;认知凸显;图式

一、引言

所谓名名复合词,狭义上讲指的是由两个名词组合而成的复合名词,其型式为“N1+N2N’”。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对英语名名复合词的概念合成及其隐转喻语义等作出了认知解释:刘正光(2003)、刘正光和刘润清(2004)、王文斌(2004)、Benczes(2006)、黄洁(2008)、王军(2008)、周先武和王文斌(2010)等。国外对名名复合词的研究多聚焦于机器翻译,国内的相关研究则多偏重对其语义的分析,而对名名复合词的成因机制的研究却较少提及。因此本文拟通过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来剖析名名复合词的成因。

二、背景

语言并非索绪尔所说的是完全任意的,有研究发现,“雨”这个概念在古英语中(regn)的发音与古汉语( )的极为相似,语言背后隐藏着的巨大的认知冰山才是语言存在与发展的原因所在。人类的心智有很高的相似度,因此人类的语言也具有极大的共性,而名名复合词就是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心智现象。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已有五千年之久。从考古证据来看,楔形文字已具备名名复合词的雏形,比如用“眼”和“水”这两个概念表达“哭”;用“鸟”和“蛋”这两个概念表达“生”等等。伦纳德(Leonard 1984)认为,名名复合词自1750年以来数量明显增加。双名复合表达第三种概念的现象出现如此之早,但是对其进行研究却迟至20世纪。1909年,叶柏森(Jespersen)对名名复合词中两个名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才使得各国学者意识到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三、认知视域下名名复合词的成因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语言学界纷纷引进认知科学的成果来分析语言现象。对于名名复合词的认知研究,多集中于对其语义以及其合成过程的分析,本文拟从名名复合词的成因入手,运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相应成果,试解释这个存在已久的语言现象形成原因。本文认为,名名复合词广泛存在于众多语言之中是因为人类心智共性的结果,即由于人类心智具有最省力性、格式塔化、认知凸显性和图式化。

1. 最省力性(The Least Effort Effect)。省力原则最初由齐普夫(Zipf)在他的齐普夫定律中提出。齐普夫发现,一个词在一个有相当长度的语篇中的等级序号(该词在按出现次数排列的词表中的位置rank,简称r)与该词的出现次数(frequency,简称f)的乘积几乎是一个常数(constant,简称C),即r×f=C,它们的乘积是常数,使得分别以词的序号和出现次数为轴线的双对数表呈现极大的规律性―它几乎是一条45°直线(姜望琪2005)。为此,他提出用词的经济性,也就是省力原则:对于说话人来说,用词越少越简单则越省力,用一个词表达所有意义则最省力,而对于听话者而言则恰好相反,用一个词代表了所有意义,这对听话人来说却是最费力的。双方的力量相互冲突,最后达成一种妥协和平衡,也就是上面所说的45°位置,这成为对双方都相对最省力的妥协点。

人的心智时时刻刻都遵循着这种最省力性,而名名复合词便是在这种作用机制下形成的。名名复合词的实质是在语言中省略了某种连接介质,而把这些介质内化在心智层。比如,doorbell在复合前是door’s bell,bell和door之前存在一种从属性,而复合之后字面上的’s消失,但这种从属关系事实上依然存在,这种从属关系不在字面上体现,但却可以为心智上所补充。再比如toy factory,可以是指生产玩具的工厂,也可以是用来给孩子们玩的玩具工厂,对于不同的可能性理解产生于连接介质的脱落,但是心智可以根据语境毫无困难的将脱落的连接介质重新填充,从而达成认知的通达。这种连接介质的脱落和心智的重新填充正是省力原则的最好体现,因为说话人说话时总是在尽量寻求压缩说话量,而这种压缩也不能是无度的,而是要以听话人的理解度为标准的,即这种言语压缩的通达度必须以对方心智的可重新填充性为尺度。因此,不难而知,名名复合词是一种典型的最省力性的体现。

2. 格式塔化(Gestalt of Human Mind)。格式塔心理学肇始于韦特海默发表的《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状或形式决不是各部分的机械叠加,而是经过主体认知活动重新加以构建而使之完形的结果,部分不能解释整体的性质,人的心智总是具有这种格式塔化。在人类语言中,相对于篇章,句子内的关系是更为紧密的,相对于句子,短语内的关系是更为紧密的,而名名复合词内的关系要比非复合型名词短语更为紧密。当一个单一名词表达不出完整意义的时候,比如我们想要表达human brain,用human或者brain都无法准确表达确切指称概念,这时候我们可能会选用一个短语“human’s brain”(包括两个名词和一种关系)。由于人类心智的格式塔化,也就是一种使事物趋向完型的特质,我们往往会把相关联的事物的关系紧密化,而把不相关联的事物分离化,这时名名复合词的关系的紧密度是远胜于短语的,所以关联度强的两名词间的连接介质会脱落(’s),脱落后形成的基底便是名名复合词(human brain)。

3. 认知凸显性(Cognitive Salience)。认知语法认为,名词形式指代“实体”而动词形式指代“关系”,实体相对于关系是认知凸显的域。在名词短语中,名词处于凸显域而表达名词间关系的词则成为背景域,人类心智往往保留凸显域和相对忽略背景域,这也成为名名复合词形成的另外一个成因。比如bookstore,两个名词之间的关系本是a store for (selling) books,book和store作为实体成为凸显域而其他成分则因为代表关系而成为背景域,这时又由于两个名词具有很强的关联度,凸显域凸显并保留,而背景域却被忽略而成为一种内化的关系。

4.图式化(Schematization)。图式(schema)一词最初源自于哲学,后来为心理学所用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图式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心智的,对概念世界的一种高度抽象体。认知科学认为,图式是人类长期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记忆的信息提取便来自长期记忆中的图式。概念以图式的形式固化于人脑之中,事件则以脚本的形式存在于记忆。比如图式restaurant的脚本包括menu,table,waitress,dish等等。脚本是事件的一系列动作的抽象体,实体在脚本中持续呈现并可以被提取,而关系则在脚本中弱化。实体的凸显以及关系的弱化使得名名复合词的形成成为可能,而这种关系由存在到弱化实际上也是其一种被内化的过程,即我们不会说出或写出它们,但我们总是知道它们。

四、结语

名名复合词的形成不是人类主观的发明创造,而是人类心智的最省力性、格式塔化、认知凸显性和图式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处处带有人类心智活动的印记。人类心智是复杂而又精密的,而分析人类语言则是窥探心智的极佳途径。本文从语言本体入手,结合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尝试解释名名复合词形成的认知机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眼耳鼻喉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