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式风格

美式风格

美式风格

美式风格范文第1篇

“中和美”的思想,源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它体现是中庸之道,将就恰到好处,不会过犹不及,也不会欠缺不足。一切都是和谐的,都是方正的,都是圆滑的。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这种理念在当代设计美学中也时有体现,尤其实在新中式设计中,“中和美”的应用,更加可以凸显设计的主题和风格。

1 “中和美”设计L格分析

美是通过一定形式存在的,而形式则是由功能决定的,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实用性是设计的目标,不管是建筑方式,还是生活器具,都应该减少奇异、张扬的形式,使之回归实用之本。这种更贴近实用的目的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平和心舒一一“中和美”,既注重形式美,又强调实用美。

2 “中和美”在新中式设计风格中的美学体现

2.1 新中式设计风格中和美之布局

中国的许多古典建筑讲究对称之美,以中轴线为基础,采取左右对称的建筑方式。中国的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房屋的记载,多数的记载内容都讲述了房屋的基本构造,因此,对于现代设计有巨大的帮助。在对这些历史文献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中轴线的概念,并按照实际需求合理地进行纠正。无论是哪种风格的建筑,都需要有完整的规划方案,最终的建筑既要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又要合理地进行布局。不同建筑的设计风格需要具有一定的制约性,设计风格在变化的过程中,又要具有统一的样式,才能进一步彰显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美学风格。

对于许多室内建筑和布局上,需要给人一种匀称的布局之美。室内布局应合理,追求一种大气、安定、稳重的生活质感,这也进一步体现了“中和”的精神理念。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以天圆地方为主,因此,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也追求方正的理念。设计师在对不同建筑进行方案规划时,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要求,合理的进行构思,确保最后的建筑能够左右对称,让观赏者眼前一亮的同时,让建筑物更具审美价值。设计师在对不同厅堂进行设计时,需要添加平衡均匀的构思,让整体的风格以平衡为中心,确保厅堂更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2.2 新中式设计风格中和美之形态

中国对于传统美学要求十分严格,整体设计风格需要避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多的融入原生态的设计理念。随着对设计理论的深入研究,新中式设计风格主要以借用和复制为主,通过合理的运用天圆地方、虚实相生的设计理念,区别于传统的中式风格,让新中式设计内容可以更加含蓄,重在领会其意境而不是外在形态。比如:室内多半会有许多家具,为了满足新中式设计风格,许多设计师都会选取明式家具,这主要与明式家具的框架结构有直接关系。首先,明式家具多为直线结构,能够更好的配合室内曲线的设计理念,刚柔并进,进一步凸显自然之美;其次,明式家具极少雕刻,这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十分相符,因此能够更好地被运用;最后,虽然明式家具的整体设计结构十分简单,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简单明了的设计理念,确保了明式家具更加坚固耐用,十分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满足现代人使用要求的同时,避免经济浪费。

为进一步彰显家居设计的核心价值,新中式设计风格主要沿用了传统的设计理念,通过对传统设计风格进行学习和深入探讨,并将其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和生活需求,还可以将融入传统美学的设计理念更好地进行展示。设计者需要对不同的房屋进行整体分析,合理地选用明式家具,并对房屋内的物品合理摆放,增加物品的美感,提高家具的使用寿命。

2.3 新中式设计风格中和美之色彩

中国传统建筑根据对色彩的运用可分两大类:一是富丽堂皇、色彩艳丽的建筑,多为皇家建筑,如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二是朴素淡雅、清新空灵的民居建筑,多为文人雅士的家园,如以徽派建筑为代表的江南民居。

由于建筑物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材料本身带来的,当追求一种自然、中和的状态时,便要更多地保留材料的原色。因此,新中式设计风格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偏向于后者,多用素雅的白墙青瓦,室内装饰也较少施以浓艳颜色,运用知白守黑的手法,通过浓淡变化,演绎古人对“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之美学思想的诊释。从而,创造简远、空灵的色彩韵味,追求“中和美”的审美境界。

3 结语

在新中式设计中融入“中和”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现代设计美学中的直接体现,通过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设计,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式设计的文化底蕴与风采。

参考文献:

[1] 蒋娟娟.“中和之美”在室内设计中的可视化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9).

[2] 苏保华.论老子、孔子“中和”观念之不同[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04).

[3] 李宁,胡建华,张光兴.浅析儒家“中和美”对我国传统建筑设计的影响[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02).

美式风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式田园;别墅空间;仿古瓷砖;仿木纹

美式田园风格,又叫美式乡村风格,色彩及造型较为含蓄、保守,兼具古典的造型与现代的线条、人体工学与装饰艺术的家居风格,充分显现出自然质朴的特性。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而这也是仿古砖所想要表现的。欧洲人崇尚他们祖先创造的文明、古建筑风格、油画、古典音乐,在瓷砖中“仿古瓷砖”最擅长表现这种题材和风格,无论是用于公共空间还是用于家庭空间。欧洲人常常提到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提到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提到法国印象派风景画家西斯莱和荷兰著名画家凡高及他的代表作“向日葵”;谈到线条和色的运用;谈到贝多芬和他的第六交响曲,其实色彩、图画和音乐都是相通的,都是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而在所有建筑砖中,恰恰是仿古瓷砖最擅长于表达这些内容,这就是仿古瓷砖的魅力之所在【1】。

一、美式田园风格的特点

美式田园风格摒弃了过多的繁琐奢华,并将不同风格中的优秀元素汇集融合,以舒适机能为目的,以享受为最高原则,强调回归自然,使这种风格变得更加轻松、舒适。美式田园风格的设计一般有一种粗犷感,线条简单,雕刻简洁爽朗。看似没有风格其实最讲究风格。在这个案例中仿古砖正好迎合了美式田园粗犷的特点,采用了仿皮纹,仿石纹等等这些图案手法。

二、仿古瓷砖与美式田园风格的共通性

仿古瓷砖其实不仅仅是“仿古”,这只是它的一个通俗名,在装饰效果上它更多的是仿自然,通过自然的纹理、色泽,让人隐约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城市的喧嚣,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式田园风格属于自然风格的一支,倡导“回归自然”,在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常运用的是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

通过瓷砖寻找一个文化诉求点,并最终用产品将各种文化表达出来是现代仿古瓷砖。仿古类瓷砖惟妙惟肖的怀旧风做到好处,瓷砖表面打磨工艺精细,仿制天然纹理极其逼真,提升了自然感、田园感和历史感,更能表达使用者的个性品味。因为崇尚自然,所以沉迷于那来自于自然的本色纹理。因为喜欢大自然带来的温馨与安宁,所以无法割舍这份喜爱。但是,忙碌的人们又不想牺牲太多的时间精力去打理。于是,这种仿古瓷砖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既遵从了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又省去了繁琐的养护环节。而且,现在的仿古瓷砖看起来和自然的纹理非常相似,甚至在触感上也让人难辨真假,带有凹凸浮雕效果的肌理纹样,铺装更简单,还能展现多变的造型和拼花图案,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态。

三、仿古瓷砖在别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别墅设计的风格以雅致舒适的美式田园为诉求,在空间布局上依据功能需求和人流动线做相应的改变,利用仿古瓷砖的自然气质,营造出典雅舒适、轻松温馨的居家氛围。从地面大面积的铺设到部分墙面的铺设,甚至卫生间整个空间的完全铺设,把整个别墅完整的统一起来。从仿古瓷砖的色彩、纹理和空间布局上加以层次上的丰富,将美式田园风格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是水云间别墅室内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庭院和露台上装修时故意将仿古砖瓷砖表面打磨和形成不规则边,造成经岁月侵蚀的模样,以塑造历史感和自然感。另外,仿古砖的踩踏感一般都很舒适,踩上去有踏实、温暖、放松的感觉。仿古砖既保留了陶质的质朴和厚重,又不乏瓷的细腻润泽,它还突破了瓷砖脚感不如木地板的传统,加上瓷砖本身花色易于搭配组合,表面易于清理的特点,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仿古砖做为一种独特的瓷砖,在使用上,表现得独具一格。随着室内装饰怀旧情绪的日渐浓烈,为仿古砖市场行情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仿古瓷砖早已是家居装修的“常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体拼贴、局部点缀、纵横对比等等,小小的房间给了仿古瓷砖一个展示自己个性和特点的好平台。除了地面铺贴外,卫浴间和厨房是其出现的重要聚集地。仿古瓷砖的材质适合表现深沉的颜色,正是因为如此瓷砖拼贴作为室内装饰品变得越来越流行。不同的铺贴体现不同的效果,别具一格的仿古瓷砖铺贴更能打造出自己需要的房间风格。在同一空间内,选用不同色彩、不同款式的瓷砖,然后进行巧妙的搭配,往往会令空间更加生动,特别是在灯光的作用下,会给瓷砖赋予很好的色彩、光影,使其成为家居中的一大亮点。

(一)空间仿古瓷砖斜拼视觉扩张

别墅娱乐地面空间(如图1)采用45度斜拼,这种方式相对而言比较费砖费工。仿古瓷砖斜铺时最好留宽缝,留缝在3~8毫米之间,能体现出砖的古朴感觉。选择与砖体颜色接近的勾缝剂,也可以选择有反差的勾缝剂处理砖缝,组成的几何线形纵横交错,使整体效果更鲜明和统一,能给空间带来很强的立体感。在视觉上原本四方的砖会变成菱形,不会过于呆板,斜铺效果也更大气。车库采用工字型铺砖方式,使得车库这个没有过多装饰的有限的空间变得灵动活跃。而保姆房及客卫就用简单的300*300横铺,简单大方不失质朴优雅。简单素雅的浅色仿石纹砖为美式田园增添一抹复古质朴的气息。

(二)仿古砖的图案纹理

仿古瓷砖的图案以仿木纹(如图2)、仿石纹(如图3)、仿皮纹(如图4)为主,也有仿植物花草、仿几何图案、仿织物、仿墙纸、仿金属等[2]。烧成后图案可以柔抛、半抛和全抛。瓷质有釉砖的设计图案和色彩是所有陶瓷中最为丰富多彩的。

微粉技术及电脑布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优质石材的纹理能够再现于每一片瓷砖之上,纹理自然逼真,能实现天然石材无法拥有的各种色泽质感。仿石材瓷砖(如图2)的流行让喜欢亲近自然的人可以抛开天然石材辐射的顾虑,其亲民价格也着实让腰包看紧的人享受到昔日昂贵石材的独特纹理,避免了其色差强度不均的缺陷。

仿木纹瓷砖(如图3)是仿古瓷砖仿木质纹理的一种高档雅光砖,是近几年陶瓷行业在仿古瓷砖基础上新研发出来的一种产品。木纹瓷砖用的最多还是卧房里,它替代了木地板用家居中。它有着木地板不可比拟优势。环保型,价钱相对木地板要实惠,再个省很多心,不用去做护理,耐撞击是原有的优点。外表看上去跟原木非常相似,非常耐磨,也不怕潮,不用特地清洁只要用湿拖布拖地就可以了,基本上用个十年也不会变形磨花,比仿古实木地板要耐用很多,打理起来非常简便。

仿皮纹瓷砖(如图4)是一种仿照天然皮纹的一种高仿砖。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皮纹,黑色皮纹,红色皮纹和米色皮纹。皮纹瓷砖克服了瓷砖的坚硬、冰冷的材质局限,从视觉和触觉上可以体验到皮的质感。其凹凸的纹理,柔和的质感,让瓷砖不再冰冷、坚硬。皮纹瓷砖适合吧台p卧室p高档浴室p电视背景墙等居室空间的铺贴,可以与皮革家具搭配协调,营造和谐统一的整体家居氛围。

(三)仿古瓷砖对水云间美式田园风格氛围的烘托

人对色彩具有很强烈的感官性,颜色搭配变成了关注的焦点。仿古瓷砖作为重要的装修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装饰作用,颜色搭配的好,可以增强室内空间的整体感,使空间富有变化。因此在选择瓷砖的时候,不但应注意和谐统一,而且还要考虑色彩的搭配。比如仿石纹砖,其表面像岩石,尺度非常大,或褐色,或青黑色,在灯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丰富的光影变化,如将其用于局部,与周围环境形成软与硬、冷与暖的对比,将是非常现代化的风格设计。比如仿壁纸砖有瓷砖的防水性,壁纸的布纹效果和光泽,摒弃了瓷砖的冷硬而多了一份织物般的柔和与舒适,特别适合卧室使用色彩深浅不同的两种仿古瓷砖搭配在一起,会给人以张弛的视觉感,与美式田园风格的自然气质不谋而合。同时,不同颜色的仿古瓷砖会形成跳跃的走势,勾勒出音符般的律动。

结语

仿古瓷砖在目前瓷砖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技术的更新、花色纹理的创新,仿古瓷砖成为家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墙地面材料,“仿古瓷砖”已经不仅仅是“仿古”了,它能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搭配出不同的风格,渲染不同的氛围。本次论文描述了仿古瓷砖在室内设计中充分发挥其渲染氛围的功能,对美式田园风格做出了完美诠释。

【参考文献】

[1]凌继绕,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式风格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 无论在西洋古典、民族还是流行音乐方面, 为了满足大众不同层次的欣赏需要, 在当今的舞台上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声乐表演形式涌现。 跨界 和 混搭 的占据了当今综艺舞台的一席之地, 而且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为全国乃至国际声乐舞台提供优秀演唱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 也慢慢地意识到, 为了适应音乐文化和音乐市场发展而需要开启唱法和作品` 混搭 , 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美声、民族与流行三种唱法与风格 混搭 的教学

1.三种唱法的含义与特点所谓的 美声、民族、流行 三种唱法, 笔者认为主要指的是作品风格的明显区分以及为之所运用的声音。首先, 美声唱法 一词出自意大利语Be l c a n t 。 , 意思是 美妙的歌声或歌唱 , 是在1 7、18 世纪意大利歌剧兴起而广泛流传的, 直至20 世纪初传入我国。现在的 美声唱法 , 更多的是指演唱外国歌剧、艺术歌曲或者是运用这种演唱风格来演绎相似风格的中国歌剧和艺术歌曲。美声唱法注重声音的通畅,将呼吸、共鸣、咬字技巧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嗓音歌唱的生理技能, 声音华丽洪亮、集中而富有穿透力, 声音在延长过程中要有富有空间和适度的 颤音 。

其次, 因为中国民歌是由各民族在各自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各有传承和不同的地域性歌曲作品, 所以, 简单地说民族唱法就是如何演唱这些风格迥异作品的唱法。民族唱法含义较广, 通常包括有中国的戏曲唱腔、当代民族新唱法、说唱和原生态唱法等, 主要强调 以字行腔 字正腔圆 韵味风情 ,口咽腔的着力点比较靠前, 咬字要求清晰, 字和声融洽; 声音色调明亮, 音色甜润, 这是我国民族声乐史上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特别是西洋声乐发声方法的引进, 现代的民族声乐作品融入了很多美声唱法的元素, 大众对民族唱法的审美也有了一定的变化。第三, 流行唱法, 是指现代社会对演唱流行歌曲的一种审美的统称。也就指的是一般流行歌手所用的演唱方法和表演手段。声音比较自然, 近似说话, 中声区使用真声, 使用混声和假声的声区要比美声和民族唱法要高许多。特别是中低声区较少使用共鸣, 故音量较小, 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器, 演出形式多样化, 独唱、二人或多人组合等, 常配以舞蹈动作。20 世纪80 年代,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文化上的禁锢被解除, 港台通俗音乐一拥而进, 形成热潮。由于音乐风格富有活力, 而且更多地展示人们的心声和人性的自由, 所以很快就风靡了全国。一大批通俗歌手不断涌现, 并且风格各异, 五彩缤纷。流行歌曲从此也受到了人民以及音乐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

2.创新教学的目的与重要性如果把传统的美声、民族与流行唱法更好的融合在一起,,t 昆搭 出更好的艺术表现形式, 让传统唱法也通俗。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高雅古典音乐和各民族不同风格韵味歌谣的同时, 也把流行音乐变得让那些喜爱传统唱法的人们也可以接受和喜欢,让唱法与风格的 混搭 成为一种新的音乐时尚。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许多优秀的外国声乐作品被介绍到我国, 而我们民族声乐也得以传播出去。其中, 唱法与风格的 混搭 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它既可以让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得以交融, 又可以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另一方面, 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能在一、二线歌剧院担任歌剧演员的是凤毛麟角, 余下的不少人签约演艺公司或当上了 自由人 演员的, 这部分学生如果能以不同唱法和风格演出, 定能更适应市场和增加其竞争力。所以, 研究美声、民族与流行三种唱法与风格 混搭 的教学对于声乐专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在国外, 很早就有了这样大胆创新的表演形式, 比较成熟的例子有: 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鲁契亚诺.帕瓦罗蒂曾举办 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演唱会 这次的演唱会不再是单纯的传统美声唱法, 而是更多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相结合, 受邀出场的来宾横跨流行、爵士、古典、摇滚、民谣等多个领域,既有像瑞奇马丁、玛丽亚凯莉这样的流行乐坛大咖, 也有像B.B.K工N G这样的爵士泰斗, 更有像野人花园这样的音乐奇才,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均是世界顶尖的艺人, 演唱风格各不相同, 各自拥有巨大的人气和影响力。这次音乐会大胆创新给全世界喜爱古典音乐带来了一阵全新感受的音乐风潮, 让传统的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完美地融合的在了一起, 让不同风格的簇拥者耳目一新。现在, 我国不少音乐人也转向了 混搭唱法的表演形式,比如说2 0 1 3 年中央电视星光大道的总冠军美声四季组合, 他们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支跨界组合。 美声四季 由4 名成员组成,全部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美声高材生。因为接受过高水准的专业训练, 演唱功底深厚, 组合的声音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们改编演唱了世界名曲《我的太阳) 和《今夜无人入眠》, 熟悉的旋律, 不同的演绎, 演唱风格上既融合了现代时尚的元素, 又不失古典风范的高贵, 在一首作品中同时用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演唱, 转换自如, 让人感觉焕然一新。

4.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何让传统唱法与通俗唱法更好的融合混搭, 做到既 高雅 也 流行 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 有以下三方面:如何用美声唱法演唱流行歌曲并做一些适合美声演唱的改编。如何用民族唱法演唱流行歌曲并作一些适合民族声乐演唱的改编。如何用美声与民族、流行唱法三种唱法相融合共同演绎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关于以上三种唱法如何互相取长补短, 融合到一起, 混搭 出更新颖的歌唱表演效果; 怎样把传统的美声民族唱法流行化, 让更多的大众人群特别是年轻人去接受和喜爱, 让传统唱法更好地在大众流行音乐文化中有更好地发展。

另一方面, 就是怎样把大众容易接受的流行唱法通过古典或传统民音乐理论大众文艺族音乐的载体而变得高雅一些, 但是又不失去流行音乐的味道,让一些喜欢传统唱法的人群也能喜欢上流行音乐。总而言之就是让 传统 和 时尚 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搭配别致雅趣的音乐效果。我们的宗旨就是让高雅音乐也通俗, 通俗音乐也高雅, 达到真正的互相融合, 让不同的欣赏人群都喜欢都热爱。

5.创新教学模式的教材选择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跨界 混搭 的一些典型成功的案例,分析他们表演方式和演唱歌曲以及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方式, 再根据自身声音、表演能力进行一些改编。比如用流行的唱法和音乐风格演绎广西民歌, 或者在流行音乐作品中加入广西本土的民族音乐元素, 甚至不同声部以不同的唱法同时出现一首民族或流行作品中。所以, 选出大家都喜爱的美声、民族和流行的作品改编和二度创作是创新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材的选用方面, 首先是传统的西方古典歌剧、艺术歌曲以及中国地方民歌曲集是教学选用的基础, 比如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 声乐曲选集)。其次, 是中外音乐剧类教材, 有《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通用教材: 西方音乐剧演唱鉴赏教程: 独唱、合唱卷》(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剧声乐教材(套装共2册) 》( 知识产权出版社) 《流行音乐演唱教程: 英语流行歌曲选(女生篇)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第三, 《外国现代流行合唱精品集(古典名曲新篇) 》《中国现代流行合唱9 首》, 这两本曲集是根据欧洲古典作品、中国民歌、名歌、名曲改编的摇滚、爵士、现代流行合唱曲集音乐精髓的同时, 充分展示出爵士、摇滚现代流行合唱的和声特点与节奏韵律。第四, 本土音乐参考的教材推荐: 《广西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材》( 广西艺术学院内部教材) 《广西民族音乐新作声乐篇》( 广西艺术学院内部教材) 《音乐语境融族域 傅磐声乐作品集》( 现代教育出版社)。

6.舞台实践应用舞台实践是检验教学模式改革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小组课以及音乐会的形式来展示 混搭唱法的舞台效果。小组课形式是把一个年级的演唱、流行专业的学生组合在一起, 先由学生选择曲目后再任课老师把关来确定课堂的联系曲目, 以小型汇报音乐会的形式检验舞台效果。音乐会形式分两种, 一是在校内的大舞台上展演, 通过一个学年的小组课的磨练与沉淀, 两个专业的学生组合一起展现一台唱法、表演 混搭 形式的音乐会。二是挑选优秀节目在更大的舞台来展示, 现在的电视台节目、各类全国性的歌唱比赛等等越来越青睐这种 混搭 组合的表演形式。

美式风格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汽车;形式;造型艺术;美学风格

1.汽车的产生

卡尔·奔驰[Karl·Benz](1884—1929)——现代汽车工业先驱之一,人称“汽车之父”。1885年10月,他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1886年1月26日,他又取得汽车发明的专利权,德国人便把1886年称为汽车诞生年,从此汽车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汽车的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汽车形式与功能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的设计美学风格,可将汽车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七个时期:

(1)汽车产生阶段(1885—1900);

(2)汽车发展阶段(1901—1915);

(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1916—1929);

(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

(5)喷气式时代(1952—1964);

(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

(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

2.1汽车产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885—1900)

在汽车产生阶段,设计师仅仅专注于技术层面的设计,设计仅仅是为了满足汽车的技术实现功能,是一种技术上的探索与发明,是完全向功能技术设计的“一边倒”设计,造型艺术则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功能压倒形式的设计。尽管如此,汽车作为一件伟大工业产品的诞生,其本身就符合一种理性的、严谨的美学风格——机械美学风格。

1885年奔驰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形式上给人的感觉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三轮马车。奔驰所注重的是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功能实现与制造技术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是从功能、技术层面去考虑设计,在美学风格上则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甚至根本没有加以考虑。一眼看去,该车只有一种机械加工所处理过的痕迹,符合机械美学风格。

1894年的Benz Velo只是将三轮改进成了四轮,虽然车身加装了翼子板,但在形式风格上却没有任何改变。这时的汽车只是一个粗糙的工业产品,还没有关于美学风格的设计理念。这时的发明家(也是设计师)认为将三轮运行方式改为四轮运行方式要远远强过纯形式上的改进,机械风格依然处于垄断地位。换言之,1885—1894年之间的汽车设计还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功能性的探索,属于一种纯机械的美学风格,而且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了1900年前后。

2.2汽车发展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01—1915)

19011915年间,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问世,汽车实现了小批量化生产。设计师开始注重汽车的局部装饰,在车的前脸使用了铝板、镏金板等质感较强的装饰性材料,使得该时期的汽车看上去装饰性很强,符合当时“新艺术运动”的流行趋势和趣味喜好,是一种注重局部装饰的装饰风格。

1900年产的Mercedes Benz一改过去的“机械式样”,给人一种全新的面貌:发动机前置,就着发动机形状因地制宜地加装了一个发动机车罩;前脸安装了圆圆的前大灯,形式上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轮毂不再用圆钢条直接交织而成,而转向采用铸造成型的具有平面装饰韵味的轮毂,增加了车轮的形式美感;车轮上面的翼子板不再是一块简单的铁板,而是根据车轮和传动齿轮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圆弧形,这对整车有很好的装饰性;车座上增添了扶手和靠背,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05年产的Michel touring Car与前者在整体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但前脸、座椅、方向盘等局部装饰却远远超过了前者:车灯采用了镀金处理;前脸的通风栅栏周围镶嵌上了金黄的装饰性镶条;轮毂经过镀金处理,边缘喷上了鲜艳的红漆;车身也喷涂为鲜艳的蓝色,增添了该车的视觉美感,是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1914年产的Ford-T小汽车在前脸、驾驶台、座椅等局部继承了这个时期的设计特点——细节装饰。繁琐的装饰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趣味,甚至是这个时期审美的标准。尽管车身仍然是马车造型,但翼子板已开始采用整体连贯的弧型设计,车身的形式感得到了增强,造型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汽车发展阶段的汽车虽然在局部形式上有了些细微的改变与突破,但就整体形式而言,还是比较呆板。设计师只是通过增强汽车局部的装饰来美化车体,花哨的装饰成了这个时期汽车的“标准配置”,仿佛花哨的装饰就是美、就是时尚、就是真理。1915年左右“装饰风格”逐渐被“反装饰风格”所取代,从而沦为文化化石,被岁月所掩埋。

2.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16—1929)

汽车加工制造在这个时期已日趋成熟,汽车零部件基本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拥有汽车,汽车的造型逐渐成为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被奉为时髦的装饰,在此时被坚决反对,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一种整体的形式美。

在1916年生产的Porsche Turbo车身上,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大量的细节装饰——前脸没有了金色的装饰性镶条,没有了夸张的前大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只有进气和散热功能的通风栅栏;翼子板、座椅以及方向盘周围也都没有任何装饰;每个零部件的存在都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整个车身都旨在突出“功能主义”,是一种反装饰风格。

在1919年产的Ballot身上,我们能明显地发现它和以前的车身有了很大的区别:

⑴以前的车头与车身在分布和衔接上是不统一的,缺乏整体感,而该车在设计上将车头和车身融为一体,已经开始注重整体造型,造型已成为了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⑵车身在色彩上采用了偏灰的色彩,不再像“装饰风格”时期那样偏好于鲜艳、明快的色彩。

⑶整车仍然找不到任何装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反装饰风格。

反装饰风格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渐渐地走向了低谷。从1928年生产的Mercedes Benz汽车身上可以看出,该车的车身尽管符合这个时期的整体性特征,但在轮毂和前脸部分又开始出现细节装饰,整车充满了十多年前的那种装饰韵味。该车的出现,宣告了反装饰风格时期的结束。

2.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的设计美学风格

汽车引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汽车造型艺术的突飞猛进,汽车设计开始追求一种动感美,速度美,开始以空前的热情重视外修造型。此时外形具有流畅线条的汽车便被认为就是好的设计,“流线型风格”开始席卷全球。

1930年产的Ford-A型汽车,外形已与以前的箱型车迥然不同,它具有新颖的车身,前后翼子板、驾驶舱都呈圆弧形,就如一只甲虫。通过与以前的车身作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该车有以下特点:

1)车头、车身和车尾完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整车具有一种流畅的线条,从头部一直蜿蜒到尾部。

3)整车没有棱角分明的地方,任何面与面的相交处都力求一种圆滑、柔和的过渡。

1951年产Mercedes Benz300在前脸和翼子板的设计上都采用圆弧型设计,使用内置式车灯,增强了车灯与前脸的融合性,使得前脸线条更加优美流畅。该车圆滑的前脸,柔美的车身,流畅的线条无处不体现了流线型风格所具有的特点。

由于流线型轿车在车内空间的利用方面有很大缺陷,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类似船形,带有引擎舱、乘员舱和行李舱的汽车逐渐代替了流线型风格的汽车,成为了时代的新宠。

2.5喷气式时代(1952—1964)的设计美学风格

随着喷气式时代的来临,汽车设计开始趋向在车后加上大大的尾翼,追求一种与飞机形式有紧密联系的风格。这种对有机形式比较重视的设计风格被称为有机风格,也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富于雕塑表现味道的风格,这种风格慢慢地取代了流线型风格的统治地位,成为了设计美学风格的新标准。该时期的汽车造型有两大特色:一是车身的防撞设计;一是尾翼的流行。

在1953年的Mercedes Benz 180车上可以看到,流线型时期前脸和引擎盖所特有的夸张的流畅线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的近乎平板的引擎盖和简洁的圆弧车灯;车身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快,而且驾驶室空间比以前更大了;车的裙边外侧有了比较显眼的防撞保险杠;车侧身有两道仿佛特意雕刻出来的外凸有机形,属于一款典型的有机风格设计作品。

1960年产的Lincoln车,其整体造型就犹如用刻刀镌刻出来一般,有种简练的形式美,车身两侧也和前面两部汽车一样,有一刚劲的外凸有机形,行李舱上面有一对尾翼,整体形式非常接近于飞机造型,是对喷气时代的一种具体反映。

20世纪60年代中期,喷气式飞机不再为人们所好奇,时代再次把有机风格遗忘,而将趣味投向了新的设计风格。

2.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的设计美学风格

在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受当时“波普”运动的影响,新奇、古怪、独具个性的造型赢得了消费者青睐,以甲虫为原形设计的小型汽车大为流行。汽车的造型艺术属于一种追求独特形式美感的波普风格。

1965年产的Corvette汽车造型比较奇特,车体较以前小了许多;车尾也不再有尾翼;前端的防撞杆也较以前隐蔽;车身两侧没有了外凸有机形。整车在风格上有了一种夸张而新颖的变化——即注重整体形式而不拘泥于局部刻画,美学风格上属于波普风格。

1975年产的Chevette汽车在形式上也是仿甲壳虫造型:两个前大灯就犹如两个眼睛;车体表面比较小巧、硬朗,形式感强烈;车身线条从圆滑走向了棱角,从柔和走向了硬朗,车灯从圆形变为了矩形……在造型艺术上一如既往地继承了追求形式主义的波普风格。

1979年产的通用Buick在整体形式上较以前有了大的改变,车身体积又开始出现长、大、宽的特征,车身风格抛弃了以小巧的甲虫为原型的波普风格,而转向采用硬朗、理性的造型风格,形式主义从此宣告结束。

该时期的汽车设计比较注重车的整体形式,外形大都取材于甲虫造型,汽车的形式非常丰富生动,具有美感。这种片面地强调汽车形式的设计风格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同时也降低了汽车内部空间使用的有效性,因而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2.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的设计美学风格

从20世纪80年代起,汽车销售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形式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各种风格的汽车式样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以一浪高于一浪的趋势淹没了整个世界,造型艺术已经完全沦为一种有力的促销手段。而对其设计美学风格来讲,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1)极简主义风格

Lexus LF-A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是一种简洁干练的外型,一种在整体形式上能取得高度协调的统一,倡导“简洁便是美”的设计理念。

(2)仿生风格

生物的外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具有神奇而美丽的形式,把生物的形式应用到了汽车设计中能取得一种奇特的效果,能赋予汽车某种生物的灵性。Beetle是大众的一款经典轿车,其外形就像一只栩栩如生的甲虫,属于典型的仿生风格。

(3)雕刻风格

希腊雕塑分为两种风格:崇高伟大风格,即一种表现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风格形式;优美典雅风格,即一种表现优美、典雅的风格形式。在现代的汽车设计中,这两种风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崇高伟大风格表现的是一种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美,如果把这种风格融入到汽车设计中,便能使这些车具有一种神圣庄重、雄浑有力的形式感,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审美的功能性。Chevrolet Camaro概念车通过坚实、健美、有力的车身线条,凹凸有序的块面关系,传达出一种庄重、雄浑、彪悍的气质。

其次,优美典雅风格是借助车体外形上灵动的线条,或是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来得以体现,突显出一种优美典雅的外形气质,这种风格大量地被用在了轿车和跑车的造型艺术上。Porsche Carrera GT的车身就是由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所构成,具有一种优美典雅的特质。

(4)高科技风格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设计也出现了一种倾向于表现科技,体现未来的风格,即:高科技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不但吸取了雕刻风格的优点,而且在外观上还具有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Audi RSQ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高科技风格,该车在形式上吸取了优美典雅风格的精髓,加上概念化的夸张外形、银灰的色彩搭配,整车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

在近二十多年间,尽管汽车的美学风格是复杂多样的,但就汽车设计中的美学理念来说,却是有史以来被应用得最为成功的。

3.汽车设计美学风格的总结及未来发展

美式风格范文第5篇

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首开西方近代以风格学研究艺术史之先河,其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古代造型艺术作品的风格来叙述艺术历史的兴衰演变,进而追溯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重构了以风格为主线的艺术史范式。布克哈特扩展了温克尔曼的艺术史思想,专注于以风格问题研究艺术史,以文化史视野来研究艺术风格。李格尔提出“艺术意志”概念,将艺术风格发展的动力归结为艺术内部原因,即人们对造型艺术的知觉方式。沃尔夫林是布克哈特的弟子,他在《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一书中提出了经典的艺术风格学理论,标示西方艺术风格学理论的成熟。沃尔夫林把文化史、心理学和形式分析统一于一个编史体系中,不过多地研究艺术家,而是紧紧地盯着艺术品本身,以创作过程的心理解释为基础进行形式分析,把风格变化的解释和说明作为美术史的首要任务,力图创建一部“无名艺术史”。沃尔夫林认为文艺复兴艺术的早期、古典和巴洛克三阶段的周期概念并不是艺术的价值判断,因为一种风格代替前一种风格占主导地位后并不意味着前一种风格的消失。他发现艺术风格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并提出了风格分析的五对概念,即通过“线性”与“图绘性”、“平面”与“后退”、“闭锁形式”与“开放形式”、“多样性”与“统合性”、“相对清晰”与“绝对清晰”这五对概念进行风格分析。这些风格词汇侧重于分析绘画的结构,而不关心艺术品的鉴定,是一种抽象的风格分析观念。

随着西学东渐之风劲吹,西方美术史研究中的风格学方法被引入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中,改变了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到民国郑武昌《中国画学全史》历时一千多年的中国绘画史研究一直是画家、画迹、画评按年代进行简单罗列的叙事模式,开创了中国绘画史研究的新范式,即以风格演变来叙述绘画史。

艺术风格学对风格的设定、解释和评判对中国美术史的断代、鉴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传统中国画论中,对风格的描述多以主观的品评为主导,由于缺乏科学而可靠地方法,因而也造成了对诸多作品的真伪和断代的偏差。而风格分析则使诸多学者从对艺术家生平的考证与时代背景的论述转而考察艺术本体的形式、结构演变和风格法则,希翼总结出艺术本体内部的发展轨迹,并且依照这种内在的风格规定完成断代、鉴赏等的研究。

艺术风格学将以“艺术作家本位的历史”转变为“艺术作品的本位史”,运用这样的观念梳理史料,给美术史研究带来了新视角。在古代,美术向来被看做是政治的宣传工具,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明确地讲到了“明劝诫,助升沉”的绘画功能。对绘画的鉴赏也多关注这政治的、道德伦理的社会功能,而且没有选择以美术本体为研究对象,很少考虑美术的审美功能。另外,文人介入绘画既带来了绘画风格变迁的新生机,但同时也表明中国绘画的流变从此便失去了它的本体意义。士大夫对绘画品评开始注重画面以外的因素,画家和品评者共同关注的已不是作品本身所呈现的审美特征。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史意义反而显得格外重要。南宋绘画,一角半边之势被认为是南宋半壁江山的写照,从而阻碍了人们对南宋绘画诗意的发掘;刚猛有力的大斧劈皱被理解为缺少文人修养的表现,从此这种从绘画本体上生发出的新技巧在中国的土壤上艰难地延续着。艺术风格学以美术本体为主位考察艺术本体的形式、结构演变和风格法则,改变了自古以来的品评鉴赏方式,避免社会性的价值判断,对美术以及美术家及其作品有了不同的评价,也因此开拓出美术史研究的新天地。

艺术风格学注重对艺品形式、结构等风格特点的研究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以绘画来说,当前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构图法则等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另一方面,现当代的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也融合了西方的美术理论。中国画的传统根基似乎不再那么深厚,一些画家盲目追求新的风格面貌而玩弄笔墨技巧。此时正是需要一部不只是记载过去美术发展史实的历史,更需要一部能够指导现当代美术发展的“理论借鉴”的历史。中国美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美术作品为本位研究美术风格演变的规律以及影响绘画风格演变的艺术思想和社会环境,对当代画家的艺术创作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语言以及如何吸收外来营养有重要意义。

相关期刊更多

美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美术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天下美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