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冬天故事

冬天故事

冬天故事

冬天故事范文第1篇

在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一个小女孩赤着脚,又红又肿。她在大街上走,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的脚,只看到她的脸上流露出很悲伤的表情。不一会,她找到一个黑暗的角落,躺了下来,蜷缩着身子。

她睡了,睡的是那么安详,那样柔和。她永远的睡去了。

她来到了天堂,找到了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其他亲人。他们抱成一团,失声痛哭,就像是她的亲人离开她时的那样,悲伤欲绝。

爸爸告诉她:在天堂里,有无数的灵魂,每个灵魂生前都是好人,坏人是无法来到这美丽的地方的。

妈妈告诉她:你的哥哥因为打破了一个盘子,被上帝贬到地狱去了,他在那里一定很苦,我们都在为他担心,同时自己也很小心.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真怕.希望你不要像你哥哥那样.

小女孩大声的回答:不,我要去陪哥哥,我不要让哥哥感到孤单,我要让他感到有亲人的幸福。

说着,她也打碎了一个盘子。上帝知道了,也把她贬到地狱去了。

就这样,她去了地狱,去了那个悲惨凄凉的地方。

冬天故事范文第2篇

入冬以来,乌鲁木齐迎来9场大雪,市区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增加两倍多,零下29摄氏度的温度更创下28年来历史同期最低纪录。

在滴水成冰的严寒之地,一系列关乎百姓出行、保供的“暖心行动”引发了雪球效应,不断传递暖流,发散温情;300多万市民用坚守岗位的热情、挺身而出的热心肠和体贴入微的热心,诉说着这个“最冷冬天”里“最温暖的故事”。

因为坚守,温情回报

元月6日凌晨1时,乌鲁木齐寒风彻骨,严霜切肌,路上行人早已躲回温暖的家中。孟庆军走出暖融融的房间,捂紧大衣领口,将停车场上的6辆公交车逐一发动起来,发动机轰鸣的声响在冰冷寂静的冬夜格外清晰。一直到早晨7时多,他每隔两小时就发动一次车辆,每次发动半小时。

孟庆军的职业叫公交车“预热员”。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冬夜,如果将公交车停置一夜,早晨车辆将无法发动,影响早班车的按时起运。“让大家坐着温暖的公交去上班,这是职责,无论天气多冷,都会坚持。”孟庆军说。

乌鲁木齐市共有500多名像孟庆军一样的“预热员”,在冬夜里为上千辆公交车预热,他们的坚守使今冬公交车出车率达到100%。

更让市民感动的是乌鲁木齐市2万多名环卫工人。入冬以来,乌鲁木齐前后迎来9场大雪,积雪深度没过膝盖,是去年冬季积雪深度的1.4倍。每逢风雪天气,环卫工人凌晨3时清扫积雪;降雪量大的时候,他们彻夜配合清雪机扫开道路,在户外持续工作10多个小时。截至目前,环卫工人顶风冒雪,共清运积雪110多万吨。

环卫工人的坚守,使乌鲁木齐今冬未发生一次因下雪而影响通行,300多万市民的感动化作一股“温暖环卫工”的热潮:600多家沿街商铺张贴“爱心标”,主动邀请环卫工进店取暖、喝热水,使用卫生间;几十家爱心企业为环卫工送午餐、送牛奶、送清油;乌鲁木齐市总工会为环卫工每人发放一套保暖内衣……

因为爱心,冰雪消融

2012年12月22日傍晚,乌鲁木齐南郊遭遇罕见的“风吹雪”。“能见度不足1米,几十辆车、100余人被困永丰乡、燕儿窝路段,气温降至零下29摄氏度,有的车已没油了,而车内还有怀孕5个月的孕妇……”消息通过电台、微博传开后,户外运动团体、公益团体、出租车队、私家车自发组成的社会救援力量迅速集结,赶往救援,大家通过电台热线或微博联络协作,统一开着双闪灯,有序前进。

“短短半小时就集结了20多辆越野车。”新疆山友救援队队长杨军说,“陆续赶来的车有上百辆,由于风雪太大,救援附近路段又实施了交通管制,我开始在微博上劝离车辆,但还是不断有车开过来。”

在事发路段,专业救援力量迅速到位,一辆接一辆拖离被困车辆,有的交警、特警跪在雪地里奋力掏雪施救。经过大半夜营救,所有被困人员全部脱险。市民赵先生说,自己和怀孕5个月的妻子被困雪中,闻讯赶来的派出所民警用肩扛、用手推把车推出雪坑,“我要在电台上向他们表示感谢。”

沙依巴克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何小东说:“一些到不了救援现场的出租车司机看到交警没空吃饭,就送来食物,我们心里暖暖的。”

温暖人心的举动在严酷的低温中更容易传递爱和正能量。受“暖心行动”感召,乌鲁木齐市3000多辆私家车系上绿色丝带,免费搭乘在路边候车的老人和孩子。乌鲁木齐东郊维斯特小区的近30个私家车主自发张贴“维斯特爱心车队——传递爱·传递正能量”车贴,免费搭载小区居民。

因为便民,边城涌爱

乌鲁木齐距离内地蔬菜产地有数千公里之遥,严寒阻碍蔬菜肉食品的正常供应是百姓关心的大事。乌鲁木齐市商务局市场建设处处长王芹介绍,眼下,全市已在450家蔬菜直销点、39个投放点投放了储备菜和储备肉,一方面保障了市场供应,另一方面从整体上拉低了市场价格。

61岁的陈凤兰接上学的孙女,在路边苦等十几分钟都没搭到车,孙女的围巾结了一层霜花。正在担心之际,一辆 “便民”警车停在面前,一直把他们送到家门口。这辆属于六道湾派出所的警车和全市1000多辆“便民服务车”,除了执行紧急任务,始终穿梭大街小巷,尽可能搭载老弱病残孕和有困难的群众。

在七纺片区管委会康居社区,工作人员收集了近百件干净棉衣,放在社区爱心服务站,供上百户低保贫困家庭挑选。

从冬至开始,水磨沟区民政局局长王新刚就带队沿着辖区街道一路查看,逐一接流浪者回家。眼下,乌鲁木齐8个区县全部设立了救助管理站,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

乌鲁木齐市市委书记朱海仑在抗严寒专题会议中说,各区县、各部门要通力配合,营造温暖的出行环境,对流浪乞讨人员主动开展救助,“力保不让市民挨冻”。

冬天还没过去,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只能冷透城市的外壳,却无法冻结城市的灵魂。这里,有责任在守护,有暖流在涌动。

相关链接

爱心暖房赞一个

乌鲁木齐市BRT开通以来,争议声不断。有人赞其“方便、快捷”,也有人怨其加剧了道路拥堵。我觉得或赞或怨,无非是公说婆说,感觉比原来方便的自然要赞,反之则怨。到底该赞还是该怨,尚待BRT系统全面建成后,看长时间、大范围的交通客流量统计数据再说。现在我看好的,是BRT专设的“爱心暖房”,这个应该没啥争议,它的出现就是一件暖人心的好事。

乌鲁木齐的冬季漫长且寒冷,雪天较多,道路比其他季节更显拥堵,市民等公交车的时间比平时更长。风雪之中,有时一等就是二三十分钟,乃至更长时间,那滋味真是够人受的。现在乘坐BRT的人好了,不必再受风雪之苦。“候车大厅”本来就有玻璃幕墙,可以遮挡一部分风的,顶上还有“屋顶”罩着,雪落不进来,何况还有全封闭的“爱心暖房”,进去候车很暖和。

BRT的爱心暖房很好,看来要避免等车时挨冷受冻并不是“没招可使”。我想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BRT的爱心暖房能否推广一下,让乘坐其他公交车的人士也能免于等车的寒冷之苦?如果在其他公交车站的站台或附近也建立起来这种爱心暖房,那么,乌鲁木齐所有等车人的冬天就不再寒冷可怕。

冬天故事范文第3篇

本来我是懒得动弹的,可是因为要买书只好起个大早。这不,一出门就能感受冬天的威严。真冷啊!好不容易上了客车来到了抚松县。因为我有充足的时间,所以就在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虽然是冬天但是街上的人可真不少啊,可能是快过年了吧。

我在闲逛的时候看见了一个老爷爷,他可怜巴巴的说:“爷爷好几天没吃饭了,给点儿钱吧”要是以前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掏出点零钱给他的,但是由于见到过太多的谎言,我竟然在心里想:“哼,又是骗人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定是他以前对别人不好才会这样的。再说了,他四肢健全的,为什么不去干活呢?不要管他了。”于是我又向前走去,不一会我开始后悔了,我开始自责了。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啊?就算是骗子又怎么样?我只给一元钱,得到的可是良心上的安慰啊!如果不是骗子,那我就帮助别人了,那就更好了啊!

但是我没有回去,因为我看见前面有一个没有手脚的残疾人,我觉得比起刚才的老人我更应该帮助他。我走过去了,我之前的好几个人看见了这一幕头也不回的走过去了。我在心里感慨,是啊!现在的社会,这样的骗子实在太多了,但是在这同时很多人丢了自己,扔了纯洁的心灵。我从兜里拿出来钢?给了他。“谢谢。”他说。我微笑了一下,没再说什么。

冬天故事范文第4篇

去世那天,是任仲夷来到广东的第25年纪念日。他在省委书记的任上其实只干了4年多。在切除了胆囊、经历了脑中风等事故后,他在申请退休的名单中写上自己的名字。“不服老真的不行了”,他对老伴王玄说。

生活安静下来,任仲夷却又觉得其实服老也有个过程,出门参加一些文艺界思想界的聚会在现阶段还是可以的。他记得最清楚的一次聚会在荔湾广场的“西关人家”,和于光远等人一起边聊边吃粤式茶点小吃。

小吃里有一种鸡蛋白做的包子,他和王玄耐心等着别人先吃,一圈完毕,盘里剩下一个。“我们一起吃吧,就不用再叫一盘了。”他说,于是王玄把雪白的包子分作两份。

夫妻间可以分享的是食物,是痛苦,是灾难,却不能是荣耀。因他的身份,王玄跟着他当了30多年的副市长,这已创下了纪录。他把对妻子的愧疚发散到老战友们身上:1993年,他把40多位老战友老同事找到一起叙旧,“一定要带上老伴。”他嘱咐。老了,没有伴怎么行。

爬楼,电脑,无力感

他出门的装扮是王玄挑选的,鸭舌帽,夹克衫,走在路上像个散淡的退休工人。1998年9月,他这身打扮去省眼科医院看眼疾。电梯口挤满了人,秘书请求周围人让这位老人先上。没有人理会,人群里有人说:“年岁大了还来挤什么挤,等下一趟吧。”

他阻止秘书向院方求助。走路吧,任仲夷挥挥手杖,我们爬楼!那年他84岁,借助拐杖用了半小时,一步步爬上了17层高楼。

89岁时,任仲夷买了一台大屏幕电脑方便上网查资料。显示器的分辨率调到最大也看着吃力,于是用放大镜对着屏幕看,再后来视力更加退化,就将两个放大镜重叠捆绑在一起,自制了一个双倍放大镜。但最后,他的视力彻底衰退再也看不清屏幕。“我对这个世界越来越无力了”,他对王玄抱怨,有些沮丧。

遗憾,遗言,评断

他最大的遗憾来自弟弟。

2003年任仲夷回辽宁探亲。但那天的午餐,他只邀请弟弟任兰田夫妇与他们的儿子这一代。“既然已经回来了,就让一家人一起吃吧”。工作人员请求说。他的回答让人安静:我请家里那么多人拖儿带女去吃饭,不光影响不好,还会给组织上添麻烦。

临走时,他盼望着来年春暖花开时与弟弟夫妇在广州再见,却不知道这其实是哥俩的最后一顿聚餐。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约定因为任兰田生病而未兑现。第三年,他的身体终于无力等待。

生命的最后一年,他给自己准备后事,写遗言:不要遗体告别仪式,死人没有知觉,告别无非是让活人难受,我只希望自己能悄悄地走。

他留给大儿子的遗言是关于孙女的教育的:“叫她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

他一生赢得的最高赞誉便是正直与追求真理。

铭记理由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广东开始,广东的改革开放从任仲夷开始。

冬天故事范文第5篇

“喀嚓喀嚓……”声音好熟呀!一位水电工从温暖的家里走进了寒冷雪地。

不到几分钟,叔叔变得有气无力了,鞋上,衣服上......全是雪,有些还结了冰。他喊着:“修------下水管道------”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修下水管道。”

大家的门都开了,大喊着:“我家的水管结冰了!”叔叔拿着工具,到了要修水管的人家。

“哇,太暖和了!”叔叔说完就去修水管。

“哗啦、哗啦”的水声,“呀!”终于修好了。

女主人拿出100元钱给叔叔,叔叔正找钱,阿姨说:“不用找了。我家在九楼,你上来的时候已经满头大汗,就当作跑路费吧。”叔叔说:“谢谢!”转身就跑。

到了楼下,又有人叫,叔叔跑了上去。这一天下来,他收入几百元。

叔叔拿着钱,给他的孩子买吃的,高兴地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