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身边的变化

身边的变化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1篇

一想到我们身边的变化,我不禁思绪万千,在祖国过去的这几十年里,我们身边的变化是多么大啊!先从食说起,民以食为天。可是,听奶奶说,在她小的时候许多人都吃不上饭,还曾经闹过几次饥荒,人们饿的不行了,只好去啃树皮、挖草根、有时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饭,真是苦不堪言;到了爸爸、妈妈生活的年代,大部分人都解决了温饱的问题;现如今,到了我的童年,国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节假日、聚会、过生日……时不时下一次馆子。宫保鸡丁、小鸡炖蘑菇、鲫鱼豆腐汤……讲究营养价值高,色、香、味俱全。想想以前的人,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跟现在相比,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再说人们住宅的变化。我刚出生时,家里非常简陋,只是草草的装修了一遍,家电只有一台电视机。现在搬了新家,平板电视换成了液晶电视、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各种电器一应俱全。房间既通风,采光又好,舒适极了。再望望周围,一座座高层住宅楼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变得更现代化了!我时不时在心里感叹:祖国的变化真是大啊!再说说穿着问题,妈妈说过,五、六十年代,人们的衣着无非就是蓝褂子、绿军装,看看现在,各种面料、款式、花样层出不穷,舒适、保暖、还美观。行,出行上的变化更大了,以前是基本步行,现在,马路上一辆辆私家车疾驰如飞,自行车,摩托车更是比比皆是,几乎将步行完全替代了。

如今,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在不断的变化,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济南经八路小学五年级:李家?F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2篇

我的家住在灞河之滨的灞锻小区,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生活设施比较齐全,是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提起身边的巨大变化,还得多说几句。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这里只有孤零零的四个小单位,除了两所仅有数百名师生的技校和几幢不显眼的家属楼之外,被四周的田野和村庄包围着。不管走进哪个家属院,看到的是乱搭建的小窝棚和乱七八糟的杂物,杂草丛生,老鼠乱跑,蚊蝇乱飞¨¨¨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如今旧貌换新颜,年年新增的大楼成排成行;两所学校的师生成倍增长。都超过了数千人,校园里的面积建筑,设施也与日剧增,真是鸟枪换大炮了。走进家属区,且不说居住楼的增加与刷新,院子里的小棚没有了,杂物垃圾清除了,绿茸茸的草坪,五颜六色的鲜花。四季长青的松柏、冬青,平平的水泥曲径,多种多样的健身器具,供人小憩的石桌、石凳¨¨¨令人心旷神怡。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这里的交通很不方便。只有一条狭窄不平的土马路通向灞桥镇,行人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进西安市步行到灞桥镇,再等着乘301公交车。由于车少交通拥堵,进西安城办事得一整天。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土马路先变成了石渣路,再变成了水泥路,又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大路(纺渭路)了。不仅通上了南北来往的“小雨点”,还增加了直达西安的233、213、705等公交车,再加上临潼、高陵、渭南到西安的过往车,进西安办事可方便了。路宽了,车多了,灞河车道的新桥建成了,堵车现象少了,交通更加便利安全了。同时,公路两边和小区都装上了路灯,方便了夜间的行路人,小孩子再不怕走夜路担惊受怕了。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日常生活有许多不便。买粮、买油、买日常用品等,都得跑到灞桥镇、纺织城、甚至到西安城。如今,小区有粮油站,附近有两个超市,还有个农贸市场,买东西太便利了。昔日家里突然来个客人,可为难了。如今,附近一家挨一家的饭馆、小吃摊摆在家门口,可以领着客人随意下馆子撮一顿。过去,存个钱、寄个信也要去灞桥;如今,邮局、银行办在了小区;存取钱、寄信不用跑到路费时了¨¨¨如今的电话、手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通迅可方便了。至于家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大彩电、电脑等,在改革开放前只是梦想。

啊!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从身边的种种变化,就不难推想到祖国的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可以肯定的预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又像吃甘蔗——节节甜。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3篇

夕阳西下,黎明破晓。如今的我再也不是那个只会听妈妈说什么做什么的女孩,而如今的中国变得备受关注,它现在是全世界的焦点。尽管在十三多亿人口的中国,我只是那一粒不起眼的小沙子,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我这一粒小沙子一定能带动起一堆沙子,带动起我身边的所有人,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为这个祖国献上一份力。

距离世博会的召开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了。于是,身边的大多数事务都唯恐赶不上进度,都在默默而有序地改变着。

记得小时候,我天真地和爸爸妈妈说我长大要做一个好人,帮助别人,打倒坏蛋。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我好幼稚,好可爱,一天就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一个大坏蛋,可是要当一个真正的好人,也许你一辈子都做不到。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器人;包边;影响

中图分类号:u46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90-02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柔性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需求,提升汽车白车身生产线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势在必行。机器人柔性滚边技术是白车身焊装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安装在机器臂上滚边头中的滚轮,在滚边胎模的支撑下沿板件包边型面进行滚压包边的内外板连接技术。机器人滚边零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身装配尺寸精度、车身覆盖件的表面质量、整车外观美观和强度,而冲压件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滚边质量的好坏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冲压件对机器人包边质量的影响及控制对机器人滚边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机器人包边工艺

滚边是包边的一种,机器人滚边工艺是由机器人按预定的程序和轨迹控制滚边工具的运动,按相应程序将零件进行折边处理。其包边过程同传统的包边形式相同,分为三个步骤:翻边,预包边,终包边,如图1(a),(b),(c)。在滚边时,滚边头通过压力装置将压力传给滚轮,通过滚轮施加作用力在工件上,施压过程中预留的翻边向内侧翻折并最终压平或成一定角度。

机器人滚边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组成:滚边胎模定位系统、滚边工具系统、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滚边胎模定位系统用于将待滚边零件放置在滚边模具上,然后用定位机构进行定位;而滚边工具系统中,滚边头上面的滚轮根据滚边加工步骤的不同进行选取,通过滚轮将零件外板的翻边沿内扳进行弯曲。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滚轮的轨迹、速度和滚边压力,以及机器人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通信。

2 机器人包边常见缺陷

机器人包边常见的缺陷主要有两大类:尺寸精度缺陷和外观质量缺陷,除此之外,包边失效也是机器人包边在项目初期常见的缺陷。具体的机器人滚边常见缺陷见表1。

3 机器人包边的影响因素

机器人滚边缺陷的产生,是一种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不合理不仅影响了零件的外观质量与尺寸的稳定性,同时,产生缺陷后零件及模具的返修在增加非增值时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生产与制造成本,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此,研究机器人包边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些影响因素当中,冲压件质量的高低及稳定性将直接决定机器人包边的质量及稳定性。

影响机器人包边质量的冲压件主要是门盖的外板和内板。

3.1 外板的影响

①翻边长度h。翻边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滚压零件的质量。一方面,翻边稍大时,有利于冲压模的设计和制造,有利于板料的生产,并且包边后使得翻边与内板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包边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但是,翻边长度太大时,零件在滚压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无处释放,容易产生波浪、褶皱、平面变形、特征线不清晰等缺陷。另一方面,翻边长度较小时,由于翻边角部产生的加工硬化,造成翻边与角部加工硬化区域重合,这样在滚边时,产生的应力就要通过内外板一起来消化,容易产生翻边边缘下塌;同时,翻边过短,存在包边包不住的风险,甚至造成包边失效。普通包边的翻边长度一般不大于10mm,角部曲率变化较大的区域一般取2.5~5 mm,水滴包边的翻边长度以13~16 mm为佳,且在较长边中间加窄边过渡以释放应力。

②翻边角度θ。外板翻边角度的大小决定了翻边根部的加工硬化状况,由于根部的加工硬化,在进行包边时变形往往优先在根部附近的区域发生,而不直接发生在根部,翻边角度越大,根部产生的加工硬化越不明显,滚边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区域越不好控制,增加了包边后尺寸的不确定性,影响到尺寸精度的稳定性,同时,也会产生波浪、褶皱、平面变形、特征线不清晰等缺陷。反之,翻边角度越小,根部产生的加工硬化越明显,滚边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区域越容易控制,包边后尺寸外形尺寸变化较小,产生缺陷的几率也较小。但是,翻边角度过小给冲压件的脱模带来很大的

困难,生产过程中翻边角度θ通常为90°~105°,在某些有特殊要求的被包件上翻边角度θ也会有所不同,需视具体部位调节。

③翻边内r角。外板翻边内r角的影响机理与翻边角度相似,内r角越大,加工硬化的区域越大,产生尺寸及外观质量缺陷的几率越大,反之,内r角越小,加工硬化的区域越小,产生尺寸及外观质量缺陷的几率越小,但是,当内r角过小时角部产生加工硬化的区域存在很大的应力集中,而应力集中往往是裂纹容易产生的地方,从而导致包边部位开裂,影响到门盖外观质量及结构稳定性,生产过程中内r角一般在0.2~0.5 mm之间,它往往随着外板板厚δ的变化而变化,常见的内r角通常取δ/2。

④外板的质量稳定性。外板的质量是影响包边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通常门盖外板要比内板薄一些,而对于薄板冲压件的成型,由于应力的作用,使得薄板冲压成型后易于变形或者产生回弹,尤其是一些拐角、曲面或特征线部位,同时,在板料成型及物流运输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灰尘和碰撞,可能会造成外板外表面的损伤,这些对于作为汽车覆盖件的外板更是不允许的。因此,对于外板的质量控制要从冲压工艺及模具的质量入手,同时控制物流的运输过程及料架设计,以把对外板的损伤减到最小。

3.2 内板的影响

包边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薄板成型过程,最终包边质量的好坏除受机器人滚边工艺的影响外,更主要的取决于内板的质量。首先是内板的切边,当冲压工艺不当时,切边往往存有波浪变形、开裂、毛刺、凹凸不平、尺寸变化不规律等缺陷,而这些缺陷是造成翻边类似缺陷的重要因素。其次,内板的局部或整体变形会引起包边件的局部或整体变形,甚至会影响铰链安装孔的位置精度及稳定性,严重影响白车身的质量匹配,更有甚者,当变形较大时会造成包边失效。因此,对冲压件内板的控制,必须制定合理的冲压工艺,并严格按照模具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制定合理的定位与反变形策略,以防止内板的变形及保持切边的稳定性。

4 结 语

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对机器人滚边零件缺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各种不利因素加以调整和控制,不仅有利于减少机器人滚边质量缺陷的产生,提升机器人滚边零件的外观质量与尺寸精度,同时,对于提升整车匹配的质量和尺寸精度以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自兴.机器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宋宏伟.机器人滚边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j].机械工人,2008,(10).

[3] 乌金玉.汽车门盖零件包边质量的控制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2).

[4] 朱爱平,万锋.汽车白车身机器人滚边质量研究[j].中国商界,2010,(8).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边界理论 组织边界构成 战略联盟

一、绪论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采用通过与战略合作这种半科层半市场化关系来拓展企业影响力,战略联盟发展得十分迅速,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组织创新”。企业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降低成本。并高效率地进行知识与信息的传输与共享,企业的边界也发生复杂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个相互交叠的公司战略圈。正如Michael Hammer所说:“长远看,互联网的革命性影响,将在于消解企业之间的界限――曾经的大事是拆毁企业内部的墙,而今后10年商业演讲主题的下一件大事,则是企业之间的墙的倒塌。”

二、企业组织与边界

(一)组织与边界理论

1 交易费用学派

交易费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是Coase,他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即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企业内部组织交易与公开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相等处。Williamson对Coase开创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诠释,认为企业及企业的边界受到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企业边界决定于某一特定企业在经营中的交易频率,涉及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以及企业所处的契约环境这三个因素。Grossman和Hart(1986)在Williamson的基础上指出市场交易可能带来交易费用,而企业合并也可能带来费用,从而提出完整的企业合并理论,

Arrow提出:市场失灵使得企业存在有必要,他认为企业组织内部的信息系统优于市场上的信息系统。Roberts和Milgrom(1982)在Arrow的基础上,提出市场交易费用归根到底不是由契约不完全造成的,而是因为“市场失灵”引起的短期契约费用造成的。

2 资源观学派

Barney强调企业的目标是为了在行业竞争中取得产品差别或低成本的优势。这种独特优势概念在战略理论中被称为“核心竞争力”或“可持续性竞争优势”。Conner和Pra-halad(1996)则进一步挑战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经典观点――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将低效率的市场交易通过组织结构而内部化。与Williamson把企业看作是规避机会主义行为危险的一种方法相反,资源决定论把企业视为“积极因素的创造者”――创造无法被竞争者模仿的价值。

3 知识观学派

Teece认为企业组织的知识以及相应能力是企业经营范围的一个决定因素,奠定了基于知识观的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企业核心能力成为重点(teece,Pisano and shuen,1997)。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正是企业异质性的根源,

Nonaka,Takeuchi和Umemoto(1996)提出了知识创造转换模式,强调隐性知识和情境对于知识创新和共享的重要性,一个组织不仅是许多个体知识的总和。它可以通过个体间的互动学习来创造知识,体现企业的知识进化过程。

(二)组织边界的构成

我们将组织边界定义为组织与其所在环境的分界线,事实上,组织边界有多种分类,比如有形边界与无形边界,横向边界与纵向边界等。Williamson等人通过交易的替换来定义企业边界,然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费用假设与市场完全竞争假设是相互矛盾的,生产和交易都是经济组织选择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忽视了组织的生产属性而仅仅从交易维度分析组织的边界决定是有失偏颇的。另外,现实中的一些企业,其资产专用性很强。但交易双方并没有实行一体化,而是以战略联盟等中间组织形式组织交易,这用Williamson企业边界理论显然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资源观理论倾向于使用资源的关联性来分析企业规模和范围。一个企业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的边际极限,在于该资源对企业内部主体资产关联性的位置。也就是使用制度控制来实现对该资源的占有是非效率的界限。相比较而言,知识观学派更强调对企业核心技术,即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和控制,并将效率概念动态化、长期化,在新技术与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任何“核心竞争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持续竞争优势。

在这些理论基础上,Filipe和Kathleen (2005)从理论逻辑、组织内部等更加实际和基础的方面,综合了多种企业理论对组织边界的内容加以诠释,将组织边界分为:效率边界、权力边界、能力边界以及身份边界。每一种边界都有其核心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效率边界是衡量组织边界与规模最重要的标准,其目标是成本最小化,通过比较市场与治理层级的成本而得到。理论依据主要是法律和制度经济学,分析对象为交易业务。效率边界的出发点是组织利润最大化,但是它有一定的不足,因为资产专用性与组织科层之间的联系虽然已经得到公认,但是其因果关系还不清楚(Poppo and Zenger 1998),资产专用性可能只是内部化的结果。一些研究还表明,生产成本比治理成本对边界的选择更重要。因此,效率边界的不足需要通过其他边界来完善。

权力边界的目标是企业自治,即对设置边界的战略逻辑分界点进行最大化控制,在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权衡。其理论依据为产业组织经济学与资源依赖,分析对象为战略关系。权力边界侧重于企业组织选择的势力范围,同时包括所有权与非所有权部分,他们能增强战略的灵活性,尤其能扩大影响力,并根据内外部环境调节对其他组织的依赖程度。

能力边界的目标是组织成长,使得组织现有资源组合的机会价值最大化。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结构权变理论、资源基础观以及知识基础观理论,分析对象为组织资源。能力边界是一种动态透视的界限,强调资源组合、资源调配以及市场机遇之间的协同进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若想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寻求一定程度上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合作,从而增加研发的投入强度与成功率,获得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

身份边界的目标是保持组织的连贯性,是对市场环境中组织行为及身份的考量,明确组织的市场地位。身份边界主要关注于决定“我们是谁”的界定选择,实际上是对自身的定位。

当新的组织形式或组织边界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寻找变动的原因。解释可能产生的优势。战略联盟组织形势的产生,推动了对组织边界变化的研究与发展。

三、战略联盟条件下企业边界的演化

(一)战略联盟的演进

战略联盟是企业为了突破自身资源与能力的缺陷,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能力,达到扩展新市场、研发新产品、增长新知识等战略目的而寻求适当的伙伴,通过一定形式的契约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网络组织。它是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一种松散的公司间一体化组织形式,既非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又超出了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组织形式。

战略联盟的演进形态有三种形式:价格联盟,在19世纪末,以卡特尔及其以后的经济联合组织辛迪加、托拉斯的形式出现,基本上都是以控制销售价格及采购成本为目标的联盟形式;产品联盟。即有关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方面的联盟:知识联盟,出于知识使用的非排他性和知识产品交换的高成本因素,通过联盟改善企业知识资源稀缺的状况,从而达到创新目标。

(二)战略联盟视角下的企业边界变化分析

1 效率边界变化

为了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企业必须决定哪些活动应该在内部完成、哪些活动又应该从市场中购买或交由市场来完成,这种“制造”还是“购买”的决策行为就决定了企业的效率边界,其本质就是实现低成本高利润。

在二分法。即“企业――市场”状态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假设产品卖价为P,产量为O,内部生产产品所需材料时的成本包括平均生产成本Cp、管理成本Cm。向外购买材料时成本则包括平均交易费用Ct购买材料价值为Cv。价格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则企业利润:

自产材料利润=P*Q-(Cp+Cm

外购材料利润=P*Q-(Cr+Cv)

如图1(a)所示,通常情况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抽掉价格及产量外的其他影响因素,产品价格会以消费者需求曲线形式向下倾斜。因为企业要获得盈利,所以该线在产品平均成本之上。企业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形成规模效应,平均成本下降:内部材料调配是通过科层组织的“权威”和“命令”来执行,故而下降趋势较快;相比而言,外购材料平均市场成本则下降较慢。两者在产量Q1处形成均衡,Q1即为企业生产边界点。

图1(b)中显示,最初自产与外购材料的边际利润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达到一定规模后,规模经济效应开始失效,而生产成本趋于平稳,边际利润随之下降。由于下降幅度有差异,在B点处两者的边际利润形成均衡。故企业的效率边界点就落在这里。

当Cp+Cm>Ct+Cv,即产量自产材料边际利润,企业应当外购材料来生产产品;当Cp+CmQ1时,外购材料边际利润

在结成战略联盟状态下:假设企业B生产企业A所需的原材料,企业A利用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卖价为P,那么两企业为战略同盟时,材料外购时的交易成本会降低,此时对于企业A如图2:图2中间组织形式下自产材料与外购材料成本、利润比较

从图2(a)中可以看出,与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易购买平均成本由(Ctcv)1下降至(Ct+Cv)2,这是因为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相关交易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与长期合作基础上的,以半科层半市场化的调配方式,降低了相关交易成本。所以与自产材料平均成本线的交点由A移动至C,企业边界临界点由Q1变动至Q2。由于图中Q1

图2(b)中,因为外购材料平均成本的下降导致外购材料边际利润从1上升至2,边际利润的交点也从B点转移到D点,它代表企业边界点上的盈利能力水平上升,企业效率边界扩大。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战略联盟状态下,企业的生产边界有向核心能力收缩的趋势,利润上升,即效率边界扩大。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不管是否为有限理性,趋利动机都是形成战略联盟的根本动因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业务外包策略,企业将自身不占优势的业务外包给战略联盟成员,从而提高自己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欧美企业“外包”规模年增长率就达到35%,如2001年4月1日,瑞典爱立信公司宣布,其后只负责手机的技术设计和市场营销业务,将设在巴西、马来西亚、瑞典和英国的手机制造工厂等交由总部设在新加坡的Flextronics公司接管经营。事实上,大部分国际著名企业如微软、耐克等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外包策略,

2 权力边界与身份边界变化

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和竞争模式,不涉及企业内部组织的膨胀,而又能有效地扩大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界线,分享技术、市场等外部资源,并能降低因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经营风险。但在另一方面,企业容易对联盟中的其他企业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在企业影响范围扩大的同时,引起自身控制力的弱化。在一个战略联盟中。小企业或弱势企业对联盟的依赖程度较高,所受到的影响也较大,因而有可能被战略联盟中的主要企业所控制,从而丧失自。因此,在战略联盟背景下,企业的权力边界存在控制与被控制,所有权与非所有权之间的拉锯现象,很难单纯地用“扩大”与“缩小”来加以评论,

就身份边界而言,战略联盟通常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因为企业战略联盟包括企业从采购、生产、存储、配送、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全过程,包含着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一系列衔接活动,及其在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一个个环环相扣的价值链。因此。企业之间战略联盟的结成往往伴随着一个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大规模经济体诞生,企业的行业地位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如联想和IBM组成了战略联盟,联想PC业务支付了17.5亿美元,配发了6亿的普通股。这样IBM持有联想18.9%的股份。之后,联想主攻生产,IBM掌管设计、销售业务。五年内,联想可以使用IBM品牌,5年之后则只拥有ThinkPad和ThinkCentre的商标。很明显。联想挂靠了IBM这一行业巨头,大力提升了知名度与品牌形象。但在另一方面,真正的核心技术与ThinkPad、ThinkCentre品牌支撑始终由IBM掌握,联想在扩大品牌使用范围的同时,也将因IBM所持的股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

3 企业能力边界变化

企业能力关键在于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支付技术开发费用,共同承担开发风险,最后共同享有技术开发成果。企业战略联盟也是企业获得关键技术的捷径,通过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实现技术优势互补。

知识分为两种类型,信息和技术诀窍,即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前者作为容易编码的知识能够被转移,不易出现解释过程中的信息遗失。而后者是一些默许的、粘滞的、复杂的和难以编码的知识,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但需通过应用才能显露,通过近距离互动才能传递,学习中很容易出现遗漏。企业联盟中学习与知识共享的关键就是获取、消化和创造这种隐性知识。这种能力被称为伙伴特定吸收能力,即企业从特定的联盟伙伴中识别、消化有价值的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越高,企业获得技术和创新的新信息和知识越多。得到的收益也越高。

由此可见,战略联盟使得企业间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资源与知识共享,提升了创新能力,扩大了企业能力边界。如福特汽车公司与马自达公司从1979年以来共同研制10种新车型,福特负责大部分汽车式样设计,马自达奉献关键部件。福特擅长市场营销和资金筹措,马自达善于开发制造,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单独完成整个车型设计,因此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