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好的形容词

好的形容词

好的形容词范文第1篇

1、香飘十里:形容香气浓郁或香气传得非常远、特别香。

2、清香四溢:指清淡的香味,向外飘散。

3、回味无穷:指一件事情或一种味道让人记忆深刻,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意义。

4、玉液琼浆: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5、色香味形:形容烹饪出来的食物,色香味具全。

6、鲜美甘淳:形容汤鲜美甘淳。

7、滋味浓郁:形容看似清淡的菜或汤,品尝起来却是浓郁滋味。

8、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形容汤浓郁。

9、有滋有味:十分有味道,生动。

好的形容词范文第2篇

恐惧 惊惶 惊骇 惊异 惊诧 恐慌 惊讶 震惊 惊愕 惊慌 惊吓 恐怖 惊险 害怕 惧怕 畏惧 怯懦 心惊肉跳 惊魂未定 惶恐不安 心胆俱裂 张皇失措 如坐针毡 魂不附体 心有余悸 惊恐万状 面如土色 提心吊胆 失魂落魄 做贼心虚 惊慌失措 胆战心惊 目瞪口呆

1、听到这里,我们的心就像拉满的弓弦,谁也不敢吐口大气,生怕一张嘴,已提到嗓子眼的心就会掉出来。

2、小虎子向前后左右望了望,周围黑洞洞的,他心里渐渐打起小鼓来。

3、这消息像一场突来的暴风雪,使人猝不及防,人们惊愕了。

4、赵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道应用题,同学们陆续举起了手。她用深邃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一下教室,最后把目光一下子集中到我的身上。“王强,请你来回答。”我毫无准备,当听到老师点我名的时候,我慌忙地站了起来。同学们都扭过头来看着我。这下,我更慌了神儿,闷着头,红着脸,恨不得地面上裂开一条缝好让我钻进去。

5、呀!那夜也是这样黑,那坏人的黑影,使人胆的凶器在他眼前闪现。

6、她吓得心一下紧缩起来,好像冰凉的蛇爬上了脊背。

7、唉,都怨我太傻,没听奶奶的话,非得往家赶。这不,天空乌云滚滚而来,篓时天昏地暗,冷不丁的一声炸雷,大雨瓢泼而下。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豆大的雨点儿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眨眼间我便成了落汤鸡,我望着那黑黝黝的暮色,听着那令人害怕的雷声,走在这空无一人的马路上,不由得感到一阵阵的恐惧。我多么希望家里有人来接我呀。路边的白杨树哗哗作响,好像故意吓唬我,那黑森森的庄稼地…

8、一封短短的来信,字里行间如同带着霹雳电火,把我惊呆了。这消息,使我心弦震动,使我血管膨胀,心口像是吞了一块铅,使我鼻孔堵得慌。

9、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

10、那蘸了消毒药水的棉花,一擦在肚皮上,觉得特别冷。一惊,止不住打了个寒噤。

11、我一听,犹如当头挨了一棒,心中的喜悦如同被突如其来的飓风刮得无影无踪,手里的茶杯“当”地一声掉在地上摔碎了。

12、走着走着,他想起刚才看的电影里敲梆老头被害的情景。

13、我越想越怕,不由得浑身颤抖,哭出声来。

14、他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大张,简直可以丢个汤团进去。

15、他的心一下子“怦怦”地猛跳起来,额上渗出了冷汗,脚步越走越快,渐渐地飞跑起来。

16、他惶恐不安地看着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芦,呜呜啦啦半天没说出什么来。

17、手术室里散发出阵阵刺鼻的药水气味,使人感到害怕。

18、这消息来得这样突然,真如晴天霹雳一般,我的心好像变成了一块石头使劲地向下坠着。

19、我领到通知书一看,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语文还算好,有80多分,可数学只得了61.5分。

20、见到这情形,我吓得大叫起来,心好像要从胸膛里蹦出来。

21、她倒抽了一口冷气,两只脚像钉住了似的,一动也不能动了。

好的形容词范文第3篇

2、如果结果不如你所愿,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十二月,做勇敢的自己。

3、十二月你好!也许我是个坏人,不过只要你的轻轻一吻,我就变成了一个好人。

4、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再见十一月,你好十二月。

5、再美好的时光,都会浓缩为历史,再遥远的等待,只要坚持总会到来!十二月你好,早安!

6、今年最后一个月,虽然开始不好,希望结局好。

7、大雪至,冬至来,寒意渐浓。11月再见,12月你好!

8、十二月,相信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保持乐观积极地情绪,逆着阳光,一路向前吧!十二月你好,早安!

好的形容词范文第4篇

示例如下:

皓如日月:皓:洁白,棠棣,形容兄弟之情。总体形容兄弟姐妹之情意深。血浓于水:血的浓度大于水 。古时候亲人走失,往往采用滴血认亲的方式。若有血缘关系,滴入的血就会冲破水的阻隔融合在一起。人们之间所有的感情比做水,而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感情则为血。 形容骨肉亲情间难以割舍。棠棣之花:形容兄弟姐妹之情。情同手足: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来源:文章屋网 )

好的形容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词义引申;词义概括;语境特指;共时;历时

前言:

关于形容词研究目前现状。一、研究上古汉语专书时,学者往往将目光投向语法和虚词,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对实词研究相对较弱,具体在形容词的研究更加不足。二、形容词词类地位虽早已确立,但是仍存在有争议的地方,比如:“是否存在独立的形容词?形容词的功能更接近哪类词?形容词词项是开放性的还是封闭性的?”①同时,语言学界判定形容词的标准尚未统一。

一、《诗经・国风》中描摹人物美的形容词分类

(一)按照音节进行分类

1.单音节形容词。34个词共出现119次:、都、笃、匪、丰、好、赫、惠、吉、佼、静、僚、娈、茂、美、颀、倩、鬈、仁、容、瑟、姝、硕、遂、淑、婉、威、温、渥、、、宜、抑(懿)、臧。

2.双音节形容词。15个词共出现21次:敖敖、蚩蚩、楚楚、棣棣、清扬、塞渊、圣善、淑慎、掺掺(纤纤)、委佗、闲闲、休休、窈窕、泄泄、俣俣。

(二)按照描写功能进行分类

1.描写男子外在美的形容词。共7个词。包括面貌美,鬈、渥、抑(懿)。神态美,棣棣、威。身姿美,昌。举止美,俣俣。

2.描写女子外在美的形容词。共11个词。包括面貌美,佼、僚、娈、清扬、姝。神态美,倩。身姿美,敖敖、掺掺(纤纤)、窈窕。举止美,闲闲、泄泄。

3.描写男子内在美的形容词。共14个词。包括性格美,蚩蚩。学识才华美,、匪。品行修养美,吉、仁。气质气度美,丰、赫、容、瑟、遂、委佗、、休休、。

4.描写女子内在美的形容词。共8个词皆为品行美,笃、惠、静、塞渊、圣善、淑、淑慎、宜。

5.既可形容外美在美也可以形容内在美的形容词。共2个词,都、婉。

6.即可形容男子也可以形容女子的形容词。共4个词,楚楚、颀、硕、温。

7.即可形容男子与女子,也可以形容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形容词。共4个词,好、茂、美、臧。

(三)按照构词法进行分类

1.单纯词

(1)单音节单纯词:34个,包括丰、好、赫、惠、吉、美、容、宜、、都、笃、匪、佼、静、僚、娈、茂、颀、倩、鬈、仁、瑟、姝、硕、遂、淑、婉、威、温、渥、、、抑、臧。

(2)双音节单纯词:11个,包括叠音词:敖敖、蚩蚩、楚楚、棣棣、掺掺(纤纤)、闲闲、休休、泄泄、俣俣,连绵词:委佗、窈窕。

2.合成词。4个合成词皆为联合式包括:清扬、塞渊、圣善、淑慎。

二、《诗经・国风》中描摹人物美的形容词共时角度特点

(一)从出现次数的角度上看

1.《诗经》中出现次数多的形容词是最常用的形容词,它们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泛,容易产生一词多义现象。它们的基本义通过直接引申、间接引申或别的方式衍生出多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义项,比如:美、婉、好等。

“婉”是多义词,在《诗经・国风》中作为形容词共出现8次,3个义项,包括:①形貌美丽,例如“婉兮娈兮,季女斯基。”《曹风・侯人》②品德和顺,例如“燕婉之求,遽不鲜。”《邶风・新台》③眼睛清明美丽,例如“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2. 出现频率只有1次的基本是不常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的不常用义。

比如:①“卢重,其人美且。”《郑风・叔于田》其中,“”是多才的意思,毛传:“,才也。”闻一多《风诗类钞》:“,有才智也。”②“威仪棣棣,不可选也。”《邶风・柏舟》“棣棣”是形容男子神态的形容词,文雅安闲、雍容闲雅的样子,可“棣棣”这个词在后来并未流传下来继续使用,只存在于“威仪棣棣”之中。③“瑟兮兮,赫兮兮。”《卫风・淇奥》“”是威武豪爽的意思,意思极为少见。

(二)从音节的角度上看

1.单音节词汇多,多音节词汇少。单音节形容词34个,双音节形容词15个,双音节比例只有30%。

2.有的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同义并存。比如“淑”与“淑慎”、“清”与“清扬”、“塞”与“塞渊”。

“淑”,出现12次,比如在《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淑意为为品德和顺、温和善良。

“淑慎”,出现1次,《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为贤良谨慎之意,这里出现形容词使动现象,郑玄笺:“淑,善也。”孔颖达疏:“又终当颜色温和,且能恭顺,善自谨慎其身。”《仪礼・士冠礼》:“敬尔威仪,淑慎尔德。”《东观汉记・梁冀传》:“大将军夫人,躬先率礼,淑慎其身。”皆为此意。淑与淑慎同义。

(三)从描写功能的角度上看

1.描摹男子美时,集中气气质气度上。

形容气度的形容词有9个丰、赫、容、瑟、遂、委佗、、休休、。

比如“委佗”,《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委佗是雍容大方的样子,宋梅尧臣在《同道损持国访孔处士》诗中,“势力走谀谄,礼义服委佗。”同样也是雍容自得貌。

2.描摹女子美时,外在美集中在面貌与身姿上,内在美集中在性格和顺上。

形容女子外在美的形容词比如“窈窕”,《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中认为窈窕是“幽闻也”,同时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认为窈窕是“深闺也”,这两种解释都不正确。在中国春秋以前,妇女都在外参加劳动,不会身居深闺之中,我们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见,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化,所以“深闺”和“幽闻”之解都不正确。窈窕,意为文静而漂亮,同时在古汉语中词汇意义丰富,又可以做名词、形容词。此处作外形美好解,同于后来“苗条的”即身材纤长美好。

形容女子内在美的皆为性格和顺,比如:笃、惠、静、淑等等。惠,《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陈奂认为:“惠,顺。”同时《释言》中“温惠,犹如顺也。”然而《说文》中认为“惠”为“仁爱”之意,这要比“温顺”词义更加深刻,为“仁爱”更为准确。

(四)从构词法的角度上看

1.描摹人物外在美的形容词中单纯词多,占91%;单纯词中单音节词多,占75%;双音节单纯词中,叠音词多,占81%,同时,连绵词中出现双声或叠韵,如窈窕。

2.描摹人物外在美的形容词中合成词都为联合式。由两个平等、并列的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实语素构成,可按并列语素的语义构成方式分为同义(近义)并列:塞渊、圣善、淑慎和相关义并列:清扬。

同义(近义)例如:圣善《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圣意思是明理,善的意思是有美德,后专门用来称颂母德,两个语素同义并列。

相关意并列例如:清扬,《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风・君子偕老》“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清:指眼神清秀。扬:指眉宇宽广,清与扬相关并列。

(五)从造词法的角度上看

1.上古汉语词汇大部分词汇的造词法是音义任意结合。研究造词法代表人物葛本仪先生,在《汉语词汇研究》中,将汉语造词法分为:音义结合任意法、模声法、音变法、说明法、比拟法、说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和简缩法。按照作者的定义:音义任意结合法就是用某种声音形式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并指出,最早产生的词汇大部分是音义任意结合出来的。

2.现代汉语词汇是基于古汉语词汇,并且通过音变法、说明法、比拟法、说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和简缩法等造词法而产生的。古汉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音义任意结合的造词法,这与现代汉语词汇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现代汉语词汇应该是从上古已经出现的、并且代代沿用传承至今基本词汇基础上形成的。

(六)词义具有民族性

1.基本上形成“男才女貌”的审美观念。“男才”一方面要求男子有学识,可见,抑(懿),,匪,同样需要气质气度;同时在描摹女子美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女子外貌清扬美丽。可见当时已经初步形成“男才女貌”的审美趋向。

2.要求女子品行和顺,不要求女子才华,初步奠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局面。在描写女子内在美时,皆为对女子品行和顺的要求。虽然,春秋女子不必居于深闺之中,但仍要性格和顺温婉,而且对女子才华学识上没有要求,对后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局面产生重大影响。

3.古代以“大”为美,与当时小农经济密切相关。出现“硕”、“颀”等形容词,在中国整个古代,都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要求耕种、劳作,人们重视农业生产,男女皆以大为美。

(七)词义具有概括性

1. 词义对所指称的客观对象具有归纳概括能力。就以“美”为例,《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其中“美”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外在美还是内在美,更不能单单看成面容美、身姿美等等。“好”、“臧”亦然,《郑风・叔于田》“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2.虽然词义具有概括性,有时语境又使词义相对具体化。就以“硕”为例,“硕”形声字,从“页”,本义为“大头”,后引申为“大”,词义具有概括性,指人物大之美,然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卫风・考》“考在涧,硕人之宽。”硕在这里是有大德的。《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衣。”描写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时庄姜的美貌。《唐风・淑聊》“彼其之子,硕大而笃。”硕为大之意。

三、《诗经・国风》中描摹人物美的形容词历时角度特点

(一)词汇的消亡

词汇的发展与社会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诗经・国风》描摹人物美的形容词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词汇。很多词汇,产生在历史中,到现代,或者是到近古、中古就已经不存在了。

“塞渊”,《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孔颖达疏:“言仲氏有大德行也,其心实而深远也。”朱熹认为“塞”是“诚实”的意思,《尚书・舜典》中“睿哲文明,温恭允塞”可证。同时“塞渊”这个词在后来一段时间一直被使用,解释为笃厚诚实,见识深远。《汉书・叙传下》:“安世温良,塞渊其德。”唐王维“哀缠圣善,痛七子之无依;文叙塞渊,冀九原之可识。”宋叶适《国子祭酒赠宝谟阁待制李公墓志铭》:“奚夫子之并登兮,独内秉而塞渊。”然而,“塞渊”这个词发展到现代已经不再使用。

(二)词汇的产生

1.以《诗经・国风》中描摹人物美的单音节形容词为基础,后代产生大量形容人物美的双音节甚至多音节词汇。上古时期,词汇以单音节为主,《诗经・国风》中描摹人物外在美的形容词中,有一部分代代相传,并为后来双音节甚至多音节词汇造词的基础。如:“笃”与“笃厚”、“丰”与“丰采”、“好”与“姣好”、“惠”与“贤惠”等。

2.以《诗经・国风》中描摹人物美的单音节形容词造词能力强,一方面同义形容词组合仍为形容词,另一方面与名词组合形成偏正结构造出名词。前者举例:贤惠、温婉、美丽、淑惠等等;后者举例:美人、淑女、吉士等。

(三)词义的演变

1.词义引申带来一词多义的现象。

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汉语词汇的数量也就相对有限,而客观事物、现象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所以就要出现“一词多义”现象。词义的引申和语境具体化是造成一词多义的主要原因。①链条式引申,“硕”形声字,从“页”,本义为“大头”,后引申为“大”,而又被引申为美;在《卫风・考》“考在涧,硕人之宽。”具体语境中,硕又进一步引申为有德。②辐射式引申以“婉”为例,婉,身形凹凸有致的女子或虚心待人的女子。引申一方面为性格上和顺;另一方面为体态上美丽,体态上美丽又进一步引申为貌美。③还有综合式引申,将链条式与辐射式相结合。以上三种词义引申都能造成一词多义现象。

2.词义变化。

(1)词义范围扩大。“好”在《诗经・国风》中《郑风・叔于田》“不如叔也,洵美且好。”《魏风・葛履》“要之之,好人服之。”《魏风・葛履》“好人提提,宛然左辟。”这些位置出现,皆为美之意。而后来“好”词义扩大,从形容女子扩大到形容所有人物事态。

(2)感彩变化。“娈”在《诗经・国风》中《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兮。”这些位置都为貌美这个意思。感彩为褒义,然而在后代,因为对女子的不尊重等等原因,“娈”逐渐带有贬义色彩,如“娈宠”等。

注释:

①刘丹青.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的研究框架[J].民族语文,2005(5).

【参考文献】

[1]向熹.《诗经》里的复音词[M].商务印书馆,1989.

[2]刘丹青.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的研究框架[J].民族语文,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