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反义词拓展法

反义词拓展法

反义词拓展法

反义词拓展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隐喻;对话;词汇;思维

H319

隐喻研究学者理查兹在其著名的《隐喻哲学》一书中论及:“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投射的世界’(projected world),隐喻的过程即词语意义转换的过程。”[1]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与世界对话的一种反映着人类智慧的方式,这种智慧的方式可以利用到我们的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认知p对话p联想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开拓思维的过程。

一、隐喻的对话功能

戴维・伯姆将对话定义为“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2],这一定义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开放,对话作为一种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已然无处不在,笔者将其概念拓宽为:“一种认知与交流工具,存在于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一切媒介(书本网络等)之间。”而人与这一切交流的顺利、通畅与高效,需要隐喻的参与,因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件事或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这里渗及的是对原有认知经验的再利用,@种再利用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话,达成新的认知,而这种对话一方面使新的认知更快捷的达成,另一方面拓展了原有认知的广度与深度。

二、对词汇教与学的启示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量中国学生在词汇记忆上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学得难,也学得死。学得难,表现在记了又忘,学得死,表现在不少单词,记了不懂得用,用了也可能不地道。这就启示我们去寻求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与我们的原有认知相构通并将其拓展的隐喻对话式词汇学习不失为其中的一种方式。另外,这种方式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也有密切关系,隐喻意义的认知过程中,思维变得开阔与灵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p联想的过程,以及之后其形成自觉喻认知联想的过程,是一个理解p分析p综合p概括p推理等多种思维及思辨能力培养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培养“独立思考p自由探索p勇于创新的能力”。现实情况是,这种能力一直以来是不少学生欠缺的:即使是在大学生中,“思辨缺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三、隐喻对话式词汇学习

对于英语词汇来说,“仔细研究一下每个词的词源,我们都可以从它们身上找到隐喻的影子” [3] 。隐喻对话式词汇学习为教师深层次讲解词义以及学生以意义化理解为基础发散性学习词汇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p符合认知规律的途径。整个学习步骤可以分为四大步骤:原词――隐喻认知对话――意义联想拓展――反思与运用输出。如英语中conceive一词原意是“怀孕p受孕”,通过隐喻对话已有的认知,自然联想到其拓展意义“构思p想出”,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再反思一下,巩固新的认知:即,思想或作品的“构思p想出”与十月怀胎孕育新生命一样,是一个艰难却最终幸福的过程。到这一步再要求学生进行一点主动输出运用,比如口头造句或课外的写作运用。

英语词义的多义性,很大程度上就是隐喻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隐喻投射已有认知,形成新的发散性认知,是外语学习的重要根基和必备能力。在逐渐累积的基础上,词汇与认知拓展的同时,隐喻思维自然形成:学生具有了积极主动地把新词汇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如:了解到contribute的原义“为某目的而提供”,可以引申出其它义项“投稿” p捐献,甚至更抽象的意义“作贡献”p“发表意义”;graft从“嫁接”引申到“贪污”(共同点是转移);brew从“酿酒”引申到“酝酿计划”。

隐喻对话式词汇学习对于思维的拓展还表现在隐喻对话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因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些隐喻涉及文化内涵。这些隐喻有的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共性。如:spring(春天)都用来喻指“精力旺盛时期,青春年华”,hand (手)都用来隐喻“人手”――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好办事); 有的隐喻认知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如:汉语中的“红眼病”在英语中是“green-eyed”,颜色词“蓝”在汉语中隐喻意义不多,而英语中的blue却意义丰富,并在其丰富意义上构成众多不同意义的固定表达:blue Monday(忧郁的星期一)、blue blood(高贵的血统)、blue laws(严苛的法规)。

由上可见,隐喻对话式词汇学习通过将新知识融入已有认知,使词汇学习简化、优化、生动化,在此过程中,也培养和发展了学习者的思维与思辨能力,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I. A. Rhetoric Philosophy [M].Oxford, 1934:52.

[2] David, B. On Dialogue[M], Ed. By Lee Nichol, Routledge.1996:.6.

[3] Hester ,M. The Meaning of Poetic Metaphor [M]. The Hague, Moutou, 1967:62.

反义词拓展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阅读;拓展思维;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88-01

感悟、品味与欣赏能力是现代文阅读中一项较为宽泛也极其重要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尽一切可能调动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自己参与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发散、不断整合、不断创新的过程。把这一思想精髓运用于小说阅读教学中,就产生了“五步教学法”的阅读教学模式。

一、默读:整体感知,交流预习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对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有个基本印象,也就是从文章中感知、归纳、概括文中的显性信息。思考小说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通过对重点字词、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相关资料等的交流,了解学生对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朗读:梳理情节,理清思路

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文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情节结构的几部分内容。概括提炼可采用直引原词原句,利用原词原句整理组合,用原文的文意组织概括等几种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理出小说线索。这样,在平时,它可以帮助学生宏观把握文本;考场上,它可以帮学生迅速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为后面的答题铺路搭桥。

三、寻读:赏析人物,理解主题

小说的情节离不开人物,教师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熟悉小说人物,文章里出现了哪些人物,哪个对你印象最深刻。如《我的叔叔于勒》里妈妈、爸爸、叔叔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哪里发现的?从这些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看出他们时什么样的人?在反复的提问和探讨中,学生走进了情节熟悉了人物,与作品相融。

教师要通过寻读引导学生圈点摘要找出文中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或其他细节的典型语句,由此推敲分析出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而挖掘人物的典型意义,由此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即理解小说的主题。这样做到分析课文调动生活经验,学习课文以后再思考生活、指导生活。培养学生分析社会人生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社会人生一课的基础。

四、精读:研习片段,感悟特色

文中的精彩片段,要指导学生细细研读。如《最后一课》中的“放学”部分,《范进中举》中“因喜发疯”部分等等,通过仔细阅读,或感悟形象,或理解主题,或推敲意蕴,或分析环境描写,或品味语言。如品味语言,就是通过感受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意思,悟出文章的词语句子文段的深层含义,品味具体语境中的词义、句义,品出词、句、段的表达作用,有时候还要细察文句的话外音、潜台词。文章的语言之所以有“味”可“品”,那是因为它的文章“味”正,“味”美,“味”鲜。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分析人物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母亲的语言、神态。《故乡》中闰土、豆腐西施的语言、肖像描写无不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人物的性格。

2、结合上下的语言环境去理解、品析语言。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为文章渲染勒气氛,推进了主题的表现力。如《故乡》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悲凉心情、内心苦楚,为全文典定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调。

3、明了有关含蓄、幽默、讽刺、夸张、象征和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掌握了这些也有助于语言的理解和品味。

4、摘录句子谈启发。如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从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能给人联想并暗示小说主旨的一个句子或语段,仔细品味它的含义,并抄录在小说开头一页的左上角,加上花边;然后和你的同学交流,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些句子或语段;最后联系小说,说说这些句子或语段给你的启发。

五、深读:总结升华,反馈拓展

反义词拓展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词汇拓展教学 “增添”理论 组块效应 词汇链意识 词汇学习策略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要学好语言,掌握丰富的词汇是关键。《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词汇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这与JEFC教学大纲要求(掌握800个常用词和200条习惯用法,认读400个单词及相关的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相比,新课标对词汇量作了拓展和延伸,对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问题的提出

词汇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技术的提高,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飞快,学生所接触的东西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词汇,新的结构不断涌现。为适应时展,新课标对词汇量作了补充,缩小了以往教科书词汇量与学生现实生活所需词汇量的差距,使语言材料能真正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连,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所处地域、原有认知水平和英语学习习惯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补充相应的词汇,激发学生潜在的词汇学习动机和兴趣;渗透词汇学习策略,拓宽学生词汇记忆的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使课堂变得更精彩。词汇拓展教学,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心灵的渴望。

三、理论依据

(一)“增添”理论

人们在接受和处理新的语言信息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增添(elaboration)。增添有利于信息的储存。因为增添“是一个把输入信息和长时记忆中所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的过程,使新信息的记忆表征得以丰富。”(桂诗春2000)根据增添理论,拓展词汇的呈现可以增添词汇的不同层面的信息(如语音、词义、句法特征等),使拓展词汇能够以比较完备的形式进入心理词汇体系(储存于长时记忆中)有利于以后的提取。另外,拓展词汇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举出贴近各自生活的真实例句,把拓展词汇的知识信息和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实现有效的增添,从而增强记忆,降低遗忘率,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二)“组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Miller(1956)提出“组块”的概念,认为对信息进行加工后,储存量越大,提取的效果越明显。记忆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状态不是无序和独立的,它是彼此联结,以某种网络结构形式存在的。心理学上称之为“组块效应”。Brewster(1992)认为:“单词经常是以有着某种共同之处的群组为单位记忆的”。因此,他们建议:将拓展词汇融入词汇群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新单词和已有词汇联系起来,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三)“词汇链或意群”意识

Michael Lewis在其1993年所著的The Lexi-cal Approach一书中提出了“词汇链或意群”的概念。Lewis认为,在表达思想时人们常常想到的并不是单词,而是搭配和固定短语。搭配和固定或半固定表达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所以达到了语言准确性和流畅性。Lewis还认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大脑中储藏了许多prefabri-cared lexical item chunks,在表达时能将这些词汇链任意组合,减小了语言生成过程的困难,从而能够流畅表达。因此在拓展词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词汇链或意群意识,提高拓展词汇的活用能力。

四、对词汇拓展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遵循词汇习得理论,在引导学生学完教科书上原有词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所需,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有意识地对原有词汇进行拓展和补充,实现有效的“增添”和“组块”,培养学生的词汇链意识,对拓展词汇教学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一)源于生活,拓展词汇教学空间

拓展词汇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做学习和生活有心人,随身带着袖珍笔记本,注意搜集常见的生活用语和标志语,从身边的英语单词去接触,去理解,去记忆。课堂教学中,提倡自主学习法,以任务型教学为基本途经,以单元整体为教学设计单位,通过设置单元前任务,让学生自主寻找与本单元“话题”息息相关的词汇;通过课中展示,课后巩固等任务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语言交际走入学生生活。现以新目标英语七(上)Unit1 I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为例。

1 课前布置,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我布置的单元任务是:What do you usuallyd0 on weekdays/weekends?What time do you do it then?/……为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我通常在本单元开始前的周末布置,留给学生足够的查找单词的时间,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学生的查找方式有:通过预习本单元内容,查阅字典,或向人请教、上网查询,了解一天起居生活/学习/工作等有关词汇。由于设计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了解与学习生活相关的词汇,查找积极性很高,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用心查找到的单词,都给予肯定。

2 课中展示,留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将课前所查阅到的词汇,在小组里充分交流,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这种和谐交流,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使任务更好地完成。我向学生展示的话题:What other things do youdo on weekdays/weekends?学生口中说出了:takea bath,wake up,brash teeth,do morning/eye exer-cises,go running,send e-mails,chat with myfriends etc,在学会表达有关学习生活话题之后,我继续深化:What may you use when you havebreakfast/brush teeth/watch TV……,?从学生口中进出了:spoon,chopsticks,toothbrush,toothpaste,china cup,mirror,towel,soap,remote etc,在热情高涨之际,我抛出话题:Where do you usually do it?学生反应极其热烈:living-room,study,kitchen,bathroom,balcony,basement,reading room,etc学

生的思维极其活跃,参与面广,在潜移默化中对拓展词汇进行了有效“增添”,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在最后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来描述their fa-vorite person’s day,由于前两节课作了很多的铺垫,对拓展词汇的活用常会获得许多意外的惊喜。

3 课后巩固,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

课堂上出现的新词汇,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我总是有意地在课堂设计问题时,多一份心眼,让学生在无意之中循环使用,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去领悟,去使用。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特别好奇,对他们自己查找到的单词尤其偏爱,对一些新出现的生活单词特别爱模仿,在课堂上复现率较高。为了能真正达到活学活用,我总是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加以指导,把纠错的空间留给学生。通过组内自我纠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课堂完毕之前我都会和学生一起去留意板书上的新单词,每节课学生总会挑选2-4个作为补充词汇,引导学生从音、形、意上加以巩固,使增添更有效。布置学生为新增添的词汇寻找“家园”,及时融入已有的“词汇组块”。课后书面表达的作业,鼓励学生使用一些补充词汇,开拓创造思维的空间,能得到额外的作业评定等级,学生常常乐此不疲,时有收获。

(二)关注生活,渗透词汇学习策略

词汇学习是一个循环生成的过程。拓展词汇,源于生活;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报刊英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信息,紧跟时代脉搏,语言地道),这样才能为词汇的拓展教学不断注入“活”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渗透词汇学习策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报刊杂志,使学生学会运用适当的词汇学习策略来自主习得词汇,为词汇拓展延伸教学空间。

1 通过“语境策略”进行词汇学习

Nation和Cody(1988)指出,通过“语境”进行词汇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语境所提供的信息,对出现在该语境中的生词进行猜测,从而习得这个词。对于初中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对词义进行猜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2方面入手:(1)利用上下文里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为了避免重复,作者经常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个概念或意义,这为猜测词义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如:A study of morethan 1200 American teenagers found that youngpeople are happier than…假设例句中的teenager是生词,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猜测:一次对美国1200名teenagers的调查发现,年轻人(young pep-ple)更快乐,那么(teenager)是不是就是(youngpeople)的意思呢?可以相信,稍加引导学生就能作出相当准确的猜测。(2)利用上下文单词之间的指代关系。根据上下文中的指示代词、连词等功能词,往往能确定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关系,从而猜测单词的意思。如:Susan went to the shopand bought some bananas,mangos,and rambu-tans。这里rambutans是生词,但从上下文可以断定rambutans是Susan在商店里买的东西,另外用and连接说明rambutans肯定是与bananas成man-gos相似或对等的东西。

2 利用“联想策略”进行词汇学习

根据“组块效应”,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状态是彼此联结,以某种网络结构形式存在。英语中大多数单词都可以按照某种方式归类,即同类词。其中一种叫单词网络(word network):把同类词按照意识的层次关系设计成一个网络状。对同类词用“联想策略”进行学习,记忆效果甚佳。如在完成Unit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这一单元话题扩展教学后,让学生合作完成围绕“house”的单词网络,对拓展词汇进行有效“组块”,提高了自主习得词汇的能力。

除了同类词联想外,也可用于情景联想。在日常生活情景中往往有一连串相关的动作,借用联想策略对这些动词进行集中学习或复习,能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如在学完“打电话”这一话题之后,引导学生完成:

(三)回归生活,提高词汇活用能力

词汇学习,源于生活;词汇的拓展,要关注生活,进行有效的“增添”和“组块”;词汇的活用,则要回归生活。Lewis要求学习者的大脑里要储藏有足够多的prefabricated lexical item chunks,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表达时能将这些词汇链任意组合,减少语言生成过程的困难,从而能够流畅表达,提高语言的活用能力。

1 在“具体语境”中,培养学生词汇链意识

开展词汇拓展教学以来,学生的词汇量明显增加。但在流畅表达上存在欠缺,究其原因是记忆的词汇链或意群数量不够,而且词的搭配能力不强。我曾用“发现法”,鼓励学生分析包含大量意群的语篇,培养学生词汇链方面的意识。同时进行词汇链的强化记忆和识别活动,以促使学生内化它们。平时教学中,结合生活语境,渗透意义相关的俗语及谚语,拓展词语文化,引导学生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词汇链上,而不是孤立的单词。如There is a crowded bus at the bus station,要引导学生关注的是a crowded bus,at the bus sta-tion而不是孤立的生词crowded、station。

2 在“生活情境”中,提高词汇活用能力

平时引导学生借助电视,多媒体,报刊杂志,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地道,真切的英语素材,把生动活泼的生活口语带人课堂,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高语言的活用能力。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和生活情景中,渗透意义相关的俗语,谚语。例如:“Duck”作名词表示“鸭子”学生们很熟悉。在教学Look out!Take care!Be careful!时,我结合这些句子的教学情景,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了“Duck!”作为句子单独使用,表示与上述句子意思相类似(即表示“快闪开”)的俗语用法。同时结合节日文化的介绍,适时渗透创新的英语词汇与表达方式,渗透口语文化。如:Hereyou are也可以说“Here you go”(你自己来拿);……这些地道活泼的口语极大地丰富了交际词汇。课堂单元教学活动中,我总会引导学生对课文、对话进行有创意改编,可以是课本剧形式,或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开展演讲活动,把活动、创造、活用的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对于“拓展词汇”的活用,掀起了层层高潮。

五、反思和探讨

(一)拓展词汇应是对课本词汇的有效拓展和补充,应源自学生生活实际,是学生感兴趣的词汇,有意识地选择,不能喧宾夺主。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和谐、乐学的氛围,对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应报以极大的耐心和同情,对学生的弱点要善于诱导,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对大多数学生的进步与努力,给予承认和肯定。

(二)在拓展词汇的展示活动中,教师要具备很强的亲和力,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尝试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对拓展词汇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感悟他人说话中语言错误的识别能力。为了使拓展词汇能进行有效的“增添”,课堂上不能一步到位的,把任务活动适当地延伸到课外空间去自主查询和“组块”。

反义词拓展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部分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部分是影响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做好文言文阅读及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联系当前高中语文阅读部分复习的现状,就其相关问题进行如下探析。

1.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

1.1 文言实词的复习

在文言文阅读中,实词是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实词往往一词多义,如果仅仅依靠识记的方式,是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的。根据《考试说明》“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要求,应将实词放入上下文中去理解。在进行文言实词复习时,一般不必分类过细,只要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大类来分即可,通过“词类”达到统领“字词”的目的,然后根据词性进行词义及用法分析。

1.2 文言虚词的复习

它的数量要少得多,常见文言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但是,其用法却非常复杂。《考试说明》指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进行文言虚词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将虚词放入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二是对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进行准确判断。三是注意特别虚词的特殊用法。如兼词现象、单音与复音、习惯用法等。

1.3 “理解文句”的复习

在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把握重点语句进行翻译。“理解文句”考查点之一“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和掌握:既要读通、读懂,对句子在文中含义进行准确地概括,对分句、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准确地把握;能对语句的深层含义及作用进行理解,能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文句”考查点之二:做好直译及意译。直译要求原文的每一个字都要在译文中,译文则要求翻译出来的每一个字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且要确保句式、风格与原文保持一致。意译的要求稍低,只有说出原文的大概意思即可。

1.4 几点策略与建议

一是做好知识点的梳理。要按照《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的要求,根据以上要求,做好实词、虚词等知识点的梳理,以教材上的例子为基点,由此而拓展延伸到模拟题、高考题。根据梳理出来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要对复习方向及范围进行准确地把握,既要抓住常用词的复习,又不能够局限于此。

二是按照教材篇目进行复习。首轮文言文复习应该回归教材,因为高考中的文言文实词、虚词虽然不是直接取材与教材,却大多都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相关例句。特别是对文言文理解能力考查方面,都需要学生依靠经典文言文的复习来训练和强化。故此,在按照教材篇目进行复习时,要根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做好具体课文的复习。在复习每个具体课文时,要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全面把握每一个词及用法。

三是按照高考模拟题进行复习。针对高考考点范围内,在教材中有具体照应及能够反映学生薄弱点的要求,选择好检测点。根据学生的错点,在教材中找到相关依据,再对这类知识点进行巩固强化。将出题点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相对应,回到教材中,针对高频错点进行巩固强化。这种复习方式一般适用于第二、三轮复习。

1.5 注意事项

一是立足基础知识,加强理解训练,做到课内外的有效结合,从教材到课外进行延伸。二是发挥真题模拟作用,进行梯度训练。根据学生实情,合理安排模拟题、高考题的练习。既可以先做高考题,以便发现问题或增强信心,也可以先做模拟题,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三是抓住重点与拓展,确保复习的广度。既要立足基础知识,又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此,充分挖掘各个考点的关联,进行有效地拓展[1]。

2.现代文阅读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复习的考查,主要是语句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分析,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复习:

2.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根据语境、文章主题、作者观点,结合所在的句子段落和上下文。一方面,弄清表面意思。另一方面,通过比喻义、象征义、反语、指代义等,弄清句子深层的含义。理解比喻义时,要找准喻体和本体。根据象征义找到所象征的对象。如果是反语,就要从褒贬对换的角度反过去理解。对于双关义词语,都要将另一层意思说明清楚。对于指代义则要找出所具体指代的含义。因此,在理解句子含义时,一般是将形象的语句转化直白语言,或是将比较含蓄抽象的转化具体的阐述性句子。

2.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要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是归纳段意。对于记叙性段落,一般用“时间+地点+人+事”是格式进行表述。对于说明性段落,一般用“说明方法+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的格式表述。对于议论性段落,一般可以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格式表述。二是归纳概括要点。首先进行合理地分层,多分或少分都会导致丢分。其次进行科学概括,先将表示层次、时间、地点、话题等变化的关键词提取出来。然后准确掌握题干要求,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2.3 现代文阅读的其他技巧

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题的阅读技巧。首先对语言特色或表现手法进行判断,然后判断与之对应的内容,最后回答这种语言特色或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好处,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二是“分析人物形象”题的阅读技巧。根据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抓住所揭示的内涵,来揣摩人物形象。体悟创作意图,从作品的主题及情感分析人物形象[3]。

3.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阅读部分是语文高考的重中之重,抓好文言文阅读及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直接关系语文高考的成绩,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高中语文阅读部分复习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立足于课内,拓展于课外,抓住重点与关键,采用有效复习策略,以最大可能地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敏.高中语文阅读部分复习策略[J].快乐阅读,2012,23:50

反义词拓展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单词猜测 技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06-01

在阅读中,经常遇到新单词,对这些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如果不能很好理解,会影响到阅读的理解程度。据近几年来的高考试卷分析,猜测单词的分值连年增加,达到5分以上,所占分值比重之大也无容置疑。下面,笔者简单介绍英语教学中单词猜测的技巧问题,提高猜单词的能力。

1 猜测词义的题目类型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读懂生词率是3%的传记、故事、科普小品、记叙文等不同题材的材料。那么,对于这3%的生词的处理策略,如果说平时阅读可以查字典、忽略而视而不见的话,那么,高考时,这二者都无济于事,只有猜测才是唯一的选择。高考中的新词的猜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猜测考纲以外的生词;

(2)考纲内的熟词新义的猜测。

熟词新义的应对策略主要有:根据上下文联系猜词、根据词性转化法猜测、根据构词法猜测以及基于语境猜测,总之,不可望文生义。

2 猜测单词的主要策略

2.1 根据上下文猜测

(1)利用同义关系。如Cimbing attracts people baecause it is good exercise. This sport gives your body a complete workout.对于这个句子中的workout的意思,从settlement、exercise、exercitement、tiredness中选择的话,显然exercise更合适。

(2)利用反义关系。对于这种单词的猜测,一般是根据表示反义关系的连词可以看出,如unlike、but、however、instead、otherwise等。

(3)利用对比关系。如果语境中有关联词while、rather than、on the other hand等,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而猜测。

(4)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而猜测。如A good teacher works in different ways,his audience take an active part in his play.这个句子,根据句意的逻辑关系,可以看出audience,本身是“听众”、“观众”的意思,而在这里是“老师teacher”的“听众”、“观众”,因而,是“学生”之意。这就是通过逻辑的对比的方法而采用的猜词法。

2.2 注意积累,词性转换

(1)异义转化。对于一次多义的单词的用法,初中常见的单词就是help、work、swim、walk、step等,也就是常说的兼类词。对于这些兼类词的学习,平时的教学时就应该多注意拓展。如arm,除了让学生知道“胳膊”之外,还与army有关,由army联想到arm是“武器”之意,也有动词“武装”的意思。

如Lay down your arms or we will fire.这个句子的含义是“放下武器,不然,我们就开枪了。”再如Armed to the teeth中的arm不再是名词,而是动词“武装”之意。

(2)构词法转化。一些合成词,如out-of-the-way place中的out-of-the-place这个单词,显然是定语,其含义如果给出四个选择项far away、dangerous、ancient、secret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同义词的话,应根据语境而判断,仅仅看这个短语,没法猜测出来。而如果给出句子:The reasons for a visit to a lighthouse are not all so backward-looking in time.It is true that lighthouse were built in out-of-the-way places的话,可以判断出out-of-the-place的意思是“遥远的”的意思,因此,应该选far away.

(3)基于语境法。英语中经常出现一些难以令人猜测的词汇,如eat one’s words、for good、you don’t say等,对于这类词汇的猜测,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语境而猜测。如:

A: We are going to married.

B: You don’t say.

对于这个对话,第一个句子,简单至极“我们要结婚了。”而对方的答语You don’t say如果按字面而翻译成“你没说”显然两个句子毫无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思考,B听说A要结婚了,可能有什么反映?要么相信要么置疑,为此,不难推测出答句应该是“真的么?”的意思。

3 结合教材,注重渗透

根据单词猜测的题型的增加、难度的加大,给我们英语教师也敲响了警钟。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巧妙利用阅读课的教学,对生词教学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采用在阅读中猜单词的阅读方式,力避教单词、读单词、做练习的单一形式,让学生猜单词的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建立在平时的学习基础之上,应注意课本中词汇的积累。

如,学习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时,对于search等兼类词的用法以及拓展形式,应适当补充和拓展。如search,既是名词,也是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作为动词时,常用的搭配有search for,search sb./sp.for sth. in search for. in one’s search for等,这样,对于熟词新义的理解和运用的功夫下在平时,那么,久而久之形成技能,猜词能力定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猜测单词的能力的考查是英语高考的重点考查点之一,培养学生的猜测单词的能力应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注重时时渗透、课课融入、不断实践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猜单词的方法和技巧,使之在阅读中遇到“新”单词不再绕道而行之,不再蠢蠢欲动想搬出词典,而是根据句子的结构、含义、逻辑等有效猜测,使“新”单词不再成为阅读的拦路虎,使阅读和解题一帆风顺,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翻译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翻译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翻译协会

上海翻译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