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二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初二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初二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初二生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生物老师个人总结1

  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已近十年。经历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满堂灌教学,现在正积极地投身于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以及给广大师生带来的惊喜和收获。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就其中感受较深的几点谈谈个人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种种的原因生物学科在初中各门课程中处于劣势,俗称“副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于每个生物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操作呢?在上生物课前,要让学生产生向往上课的情感,并且在学习课文知识前就体验到生物课的新鲜、独特,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情绪准备。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是教学所凭借的`形式,它要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不同的教学理念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在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进行的是被动式的学习,教学方法通常比较单一,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新课改理念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

  (1)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进入新课堂前,用新颖别致的引言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进而引起他们的兴趣。

  (2)步步设问,引流而上,体验思考的乐趣。通过设置疑问和设定目标可使学生产生新奇的情绪状态,诱发学习的需要指向学习任务,引导他们进行探索,通过探究解决疑问使学生产生适度的兴趣和焦虑,进行积极的认知和探索活动,获得新知识并进行创新

  (3)激发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欲。一定的表现欲往往可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坚持完成某一项任务或工作。对一些性格比较外向,思维活跃,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可故意给他们创造时机表现自己。

  (4)引入竞争,满足学生好胜心。学生对一些复杂结构的学习,容易厌倦,且很难完成记忆。在此类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引入竞争,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兴趣盎然地去学习和记忆。对一些生理活动过程的记忆也采用此法。

  三、合理运用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所需要的资源,就本学科而言,它包括教材、实验室及相应设备仪器、本学科的杂志等书籍、教具、校园及社区内的生物、动植物园、博物馆、网络和电视等。在备课、授课中我注意做到合理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1)充分挖掘教材;

  (2)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

  (3)准确地使用课程资源;

  (4)广泛利用媒体资源,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四、改进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模式不同对被评价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同样评价模式也要改变,否则课改只能停留在表面。

  五、认真及时地作好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进行检验并及时记录,便于课后修改。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就要通过举例来说明,所举的例子是否恰当而且不失科学性就显得很重要,这一点教师也要思考。教学活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备课时要准备一定的相关资料,辅助教学并应对学生的提问,备课资料准备的量和有效性同样要受到教学实践的检验,也是教师所要进行的必要的反思。总之,反思是为了提高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老师述职总结6   时间匆匆而过,这一学期任教八年级七个班生物课,还兼任生物备课组长、生物实验员工作,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1、注重组织教学工作,重视师生互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提高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初二年学生的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两极分化开始,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是人一生中的关键转折时期。针对这种情况,我借鉴其他资深老师的教学经验,灵活运用软硬兼施、赏识教育等策略,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理念,打造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构建和谐年段营造良好的学风,离不开良好的教风作表率。从一开始,我就要求自己要珍惜缘份,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理念,抓好这一学年的各项工作。相对于其他年段而言,初二年是学生较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时期,管理难度较大。一学期来,年段工作算得上是风平浪静,因为我总是督促自己遇事要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及时处理。

  3、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防止溜生倡导“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以鼓励为主。

  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年段工作方面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如教学研究有待更深入。本年段教师队伍偏年轻,热情高,经验不足,年段管理引导工作仍需不断在磨合中提升。

生物老师个人总结2   

  初二生物教材下册,在编写上更注重了学生的观察实验教学,而且增加了讨论、调查和游戏。针对过去教科书比较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根据新教材精神,大力强化探究性学习,安排了较多的各类学习活动,如探究、讨论、阅读、观察、实验、实习、制作、解读、设计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我们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新课标规定的实验教学目标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认真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来进行实验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生物实验。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初步形成了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通过半年来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书资料及其它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了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同学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半年来的教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要及时总结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缺补漏,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

  生物老师个人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理科班生物教学工作,学习必修三模块。针对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在本学期我紧紧围绕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一个学期高二的教学中虽然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但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也是一个收获的学期,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做以下几点的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我认真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参加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每一次上课前能认真备好课,以及在课堂上能上好每一堂课。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思维方式的指导。并对个别基础薄弱的差生单独辅导,引导他们尽快入门,激起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生物的氛围,推动全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全面推进。课堂上,注重基础,多作知识铺垫,加强督促检查,抓好知识能力的落实。努力提高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不断学习,注重经验和方法的积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虚心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除了抓好课堂之外,在课下我注重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难答疑,关心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生物成绩有较大提高,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抓好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与本组其他老师一起,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业务学习和自身成长

初二生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改革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究式教学发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引导学生像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和获取知识。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更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更能遵循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或者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提出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设想实验方案,并通过学生亲身做实验,验证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最后把结论应用到生活中,解决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实验同探究式教学法结合的表现形式

1.多种形式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包括在课堂上教师操作演示、师生共同演示、学生小组演示、学生演示等多种形式。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开展演示实验教学所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巧妙设计一些趣味性浓厚的演示实验。要注意把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观察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另一方面又通过思维指导观察活动的进行,在逐步认识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2.多种类型的操作实验

从教学目的的侧重点划分,学生操作实验可分为四类,即研究性、验证性、测定性和基本练习性实验。学生操作实验探究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规律,以获得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3.科技小制作、小实验

科技制作探究包括科技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等。教师要利用物理活动课和实践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遵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学生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如实验室闲置器材、学生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等,设计和制作完成这类科学性、趣味性很强的实验。

二、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是在观察总结科学家、教育教学工作者探索实践和吸纳先进教育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它遵循着“问题—假设—设计—验证—总结—评价”这样一种程序。这一模式还特别注重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可以分为:引入课题激发猜想->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分析总结->评估交流。为了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对其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

三、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为了深入的实验探究式教学活动,主要侧重于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训练,侧重于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强对学生归纳、总结、演绎、推理、评估、交流和拓展应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学生进行力学密度探究式教学实验,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却较难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使学生经历“密度知识与技能”的探究学习过程,锻炼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具体说就是掌握一些简单方法,其一,探究的程序化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二,具体方法:归纳法、比值法、演绎法。主要教学过程为:(1)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2)借助已有认知,做出假设(教师学生互动)。(3)依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纪录数据。(4)分析试验结果,形成结论。(5)进行组间交流,实施评估。(6)运用密度概念,解决问题。

通过上面对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分析,说明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的好处总结如下:(1)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当前,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己成为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一堂物理课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否成功,关键是教师做到巧设悬念,也就是如何引导、启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那么学生的探究精神便会油然而生。(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可随时创设探究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想象,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心理状态之中。

参考文献:

初二生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理念;实验教学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难度并不大,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完成实验的内容,但是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亲自完成实验,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物理知识的讲解,很少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实验,主动探究物理知识。

这一现状导致学生在理解物理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完成相关物理习题的时候缺少实践经验的支持,常常会对物理实验的内容产生理解偏差,这对于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看,初中生缺少实践机会,开展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在物理课堂上,多数情况都是由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的演示,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疲倦甚至是无聊的情绪,没有真正地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自主创新以及探究精神,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对于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以及记忆的准确性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二、完善初中物理课的实验教学,真正地落实“动、记、悟”的教学理念

1.转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方式,利用课堂实验落实“动、记、悟”的教学理念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为了真正地提高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参与性,物理教师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物理课堂的主体地位,不再仅仅在物理课堂上开展实验演示的教学方式,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展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在物理实验亲自操作过程中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物理知识的应用,并能够在更深层次的角度领悟物理知识,从而有效地避免灌输式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这样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度提高,物理学习能力提高,善于在生活现象的观察过程中总结出相应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电路的相关知识时,初中物理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于电路知识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自行组织电路的连接,通过电源、电路、开关以及灯泡的不同组织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电路现象中表现出的物理知识,借此对于物理中电路题目的理解更深刻,在解答题目的时候更加的精准,尤其是在回答相关的电路实验的题目时,学生的答题难度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也就不断地提高。

2.在物理课堂的实验过程中完善实验教学的工具,强化实验展现的效果

初中物理教师在完善实验教学策略的时候应当注意增强实验演示的效果,在亲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得到恰当实验工具的支持,以此来增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强化对于物理实验的参与度,在完备的物理实验教学工具的辅助下,初中生物理实验的操作思路得到了更好的辅助,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知以及操作,有效地减少了物理实验操作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自身物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纠正自己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错误,并将物理教材中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概念的理解以及理解的准确性,并在之后的物理学习中正确地应用这一知识内容。

3.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效率,物理教师应当在课堂实验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并构建科学的物理知识体系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物理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物理实验,这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为了进一步地巩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实验总结,在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总结能力,为此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的时候培养学生的总结以及思考能力,构建科学的物理知识结构框架,并用科学的方法强化学生日后的复习效率,并在总结实验结论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的时候掌握举一反三的物理学习技巧,为初中生日后轻松地学习物理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物理课堂上总结实践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总结以及反思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的总结技巧,还能够不断地反思实验的过程,就自己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实验方法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完善以及升华,丰富了自身的物理知识经验,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领悟科学的探究学习方法,能够真正地学习到物理知识的精髓。

为了切实地落实“动、记、悟”教学理念,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思考,让学生在亲自开展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分析、思考实验的效果,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自己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验的过程中,真正地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强化自身对于物理知识的领悟以及应用,做到真正地开展物理学习,为之后更高难度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而不再是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的简单演示,避免传统课堂教育模式阻碍学生物理思维的发散以及提高,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初二生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物理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物理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物理实验,不断总结物理规律,进而奠定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提高对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探究科学有效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学科,而且物理知识和物理结论都是来源于实际操作的。演示实验主要是通过运用物理实验设备重现物理现象,进而直观的展示出物理规律,旨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工具。

1.革新教学思想,提高对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

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就目前而言,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地位被逐渐弱化,其教学价值也难以发挥。学生也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为了解决这一现况以及提高初中物理演示教学的活力,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这既是新课标和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是创新和完善演示实验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在基本的物理教学基础上,提高演示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物理规律的发掘。为了体现教师对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教师要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难题结合起来,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全面贯彻演示实验教学思想。首先,初中物理教师要在平常的物理演示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总结演示实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认识到革新教学理念和加强对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标知识,并从中总结经验,感悟到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内涵,进而逐渐改变教学理念。最后,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要求,进而逐渐形成适应教学发展和学生进步的教学思想体系,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

例如,学校可以专门组织物理教学讲座和研讨会,重点对新课标要求、教学改革以及演示实验教学的应用进行探讨和总结交流,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2.营建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有效开展初中物理演示教学的重要保障,演示实验的科学设置和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逐渐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必须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础,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引导学生逐渐克服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和对物理演示实验学习的抵触,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第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物理实验演示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与学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第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建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清晰的观察和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有甲、乙两个球体,就大小来说甲小于乙,已知它们所受的重力相等,把甲乙两球放入水中后,甲乙两球都浮在水面上,那么甲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和乙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的大小比较结果如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题目的过程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出来为学生营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得出最终答案。

3.创新演示方法,健全物理演示教学方法体系

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要实现多样化和创新化,这样才能够适应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物理素养。第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演示和学生观察的方式,采用角色互换法,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进行交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电路知识时,为了加强学生对串联、并联电路知识的理解,可以为学生布置课下准备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学习电路知识和电路操作的相关内容,然后在课上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演示电路实验,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第二,小组合作法也是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总结学习,提高学生对演示实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较为全面的学习演示实验操作知识和反映出的物理规律。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问题时,给定学生一个问题:木块A、B、C 和地面的接触面都是粗糙的,现在用力F去拉木块B,ABC 均静止,那么A对B、B对C、C对地面各有摩擦力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看那组学生得出的答案最准确和全面。

总之,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需要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对此,教师要积极研究科学有效的演示实验教学设计方法,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然后从自身着手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演示操作技能,进而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环境和创新演示实验方法等策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初中物理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胡耀甫.谈如何保证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45(39):31-32

初二生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一、实验前:概念原理不可抛,目的明确学得好

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教师应紧贴教学大纲,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从物理实验前的理论储备指导入手,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呼吁杜绝过分“死啃”书本,但也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理论,实验前全面讲解概念原理,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帮助理解实验元素和实验原理,弄清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加强物理实验前理论教学的探究,为实践操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使物理实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实验前理论储备不到位,学生面对实验器材只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那么做实验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无论什么时候,物理教师在实验初对学生的理论讲解和指导始终是帮助学生做好实验的第一步.

实验前的理论讲解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基本概念原理,也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自觉发现实验乐趣和疑惑,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也是不可忽视的,实验前物理教师对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作出强调和指导,能够有效防止和减少实验事故的发生.

二、实验中:设计取材巧妙,实验引导有新招

物理教学实验中,实验设计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课效率的高低,教师实验时设计越巧妙,单位时间内实验课上学生收获的细节就会更多.这时物理教师就像工程师,用理论和智慧设计学生的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具体来讲,熟记实验原理,讲究实验方法,步骤科学可行,尽量减小误差,符合初中阶段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客观实验条件等,这些都属于实验设计的范畴;另外,实验器材的选择也是实验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恰当的器材能使实验效果更加显著,反之,不仅有可能影响实验进程,甚至可能造成实验事故.

实验时,教师应“放手”,为学生做实验创造相对开放的空间,使学生充分享受实验的乐趣,通过亲身经历眼观手动获得他们学习所需要的经验.

以《浮力》一章教学为例,为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实验.实验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大胆猜想可能的实验结果,然后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确定本节的主线为利用对比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器材选用薄铁片、烧杯和水.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对比分析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结论:综合分析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

(2)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前面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只关注了铁片的改变,忽视了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三、实验后:总结实验成果,分析利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