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油的好处

茶油的好处

茶油的好处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油茶;配方施肥;湘林22号

中图分类号 S7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165-0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山茶科山茶属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因茶油含有丰富的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酸而深受人们青睐,油茶、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但是由于油茶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粗放,所以,油茶产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配方施肥可防止地力衰退和提高油茶产量。皮 兵等[1]对湖南省不同类型土壤油茶幼林配方施肥进行了研究,潘晓杰等[2]研究了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黄崇熙等[3]提出了油茶丰产施肥模式,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有明显的增产、增益效果。有关常德地区配方施肥对湘林22号油茶不同生长期施肥配比及年施肥量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开展了适合常德地区栽植的油茶新品种湘林号配方施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8—2012年在湖南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油茶栽培基地进行,常德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 ℃,年降水量1 200~1 900 mm,无霜期272 d。雨季集中在4—9月,年日照时数1 510~2 300 h,≥10 ℃ 积温为5 090.8 ℃,年平均相对湿度约84%。土壤以红壤、红黄壤为主。质地黏,pH值5.0~5.5,偏酸。

1.2 试验材料

所选材料为不同树龄的湘林无性系22号油茶,分别选取二年生油茶幼苗、四年生油茶苗、六年生油茶树作为试验材料。供试肥料为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

1.3 试验设计

在土壤养分测定的基础上,按氮、磷、钾3种肥料的不同水平设计施肥处理,试验共设置10个处理,即N∶P2O5∶K2O=0.5∶0∶0(A)、0.5∶0∶0.5(B)、0.5∶0∶1(C)、0.5∶0.5∶0.5(D)、0.5∶1∶0.5(E)、1∶0.5∶0.5(F)、1∶1∶0.5(G)、1∶0∶0.5(H)、1∶0.5∶1(I)、0(CK),其中N∶P2O5∶K2O=0.5∶0∶0表示施肥料用量,即尿素0.50 kg/株、钙镁磷肥0、氯化钾0,其余处理以此类推,CK不施肥,3次重复,每个重复10株。肥料采用环状沟施法施入,施肥时间为每年3月。

1.4 指标测定方法

施肥后当年9月调查地径差、树高差、冠幅差作为统计分析油茶营养生长的依据。树高测定地面到顶梢的高度;冠幅测东西、南北2个方向,取其平均值。每处理调查结果量, 鲜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产油量。鲜出籽率采果后不超过3 d测定,种仁含油率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 产油量采用机械榨油方法测定[4-7]。

2 结果与分析

2.1 配方施肥对幼林树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9个处理间试验油茶的地径、树高和冠幅增量存在差异,各施肥处理的增量均大于CK。说明施肥能有效地促进幼龄油茶树增长,但不同配方的效果不同。施肥处理中,处理G的地径、树高和冠幅增量较大,分别比CK增加0.63 cm、1.63 m、1.10 cm,说明合理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冠幅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肥用量一定,无P、K肥,树体增长不明显。说明在此试验中单一施用N肥不是施得越多越好,而必须注意养分比,进行配方施肥。N、P肥用量一定时,树体增量随K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从各种肥料的肥效看,N、K肥有利于冠幅的扩大,但施入量不可过大。

2.2 配方施肥对初果期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与CK相比,不同处理初果期油茶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G效果最好。单株产果量2.8 kg,比CK增产1.0 kg。施用钙镁磷肥对油茶幼林早期挂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株施0.5 kg氮肥和不施用磷钾肥时,增产效果最低,单株结果量只有1.9 kg,但钙镁磷肥的施用量增加到1 kg/株(1∶1∶0.5)时,单株结果量为2.8 kg,增产效果明显。

2.3 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湘林22号油茶新品种栽植后第5、6年进入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达到3.53 kg,鲜出籽率达29.12%,干出仁率达18.08%,种仁含油率达42.95%,产油量达0.14%。由此表明,施肥对油茶结果量、鲜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产油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处理G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栽植油茶的目的是获得最大产油量,单独施肥对油茶产油量的影响不明显,而配方施肥则能显著提高产油量。普通油茶嫁接苗幼林期一般为6~9年。湘林22号栽植后第3、4年进入幼林期,时间短,营养生长快,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随树龄大小施肥量从少到多,逐年提高。此时期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普通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年。湘林22号栽植后第5、6年进入初果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共同生长,必须协调二者关系。增施N肥时,加强P、K肥施用。油茶以往施肥不区分初果期和盛果期,靠经验仅施N肥而不注重P、K肥。该试验中磷肥用量比经验施肥用量大,且表现为高水平比低水平总体效果要好,说明经验施肥中磷肥用量可能不足。在今后的油茶林地养分管理中,平衡施肥应引起高度重视[8-10]。

在盛果期内,每年开花结实量大,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据研究油茶每生产100 kg鲜果需氮素11.1 kg、磷素0.85 kg、钾素3.4 kg;每生产100 kg茶油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58.7 kg、磷素12.0 kg、钾素48.6 kg。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由于各地油茶林的品种不一样,各地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故在具体应用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施肥[11-13]。

4 参考文献

[1] 皮兵,袁巍,程宁南.湖南省不同类型土壤油茶幼林配方施肥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5):25-28,32.

[2] 潘晓杰,侯红波,廖芳,等.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2):82-84.

[3] 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5.

[4] 黄崇熙,张津平,肖国民,等.油茶施肥模式对产量的影响及效益选择[J].经济林研究,1996(2):25-26.

[5] 唐光旭,张永生,唐丽湘,等.油茶栽培肥力配比的试验研究[J].经济林研究,1998,16(4):20-22.

[6] 胡冬南,游美红,袁生贵,等.不同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94-97.

[7] 陈隆升,陈永忠.马力油茶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11(1):6-10.

[8] 刘应珍,邹天才,郭嫚,等.不同配方施肥对油茶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J].贵州科学,2009(2):61-66.

[9] 唐光旭,张永生,唐丽湘,等.油茶丰产栽培肥力模式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7(3):1l-17.

[10] 汪洪丽,郭晓敏,越中华.油茶生长量、产量与平衡施肥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7(6):73-75.

[11] 刘欲晓,谭湘伟.优良无性系林配方施肥促丰产试验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1,28(4):81-82.

茶油的好处范文第2篇

关键词:瑶族、打油茶、月柿之多、朗山古民居村落

探访方式:自助旅行

线路特色: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恭城人对油茶有一种很特别的依恋,无论走到哪都会带着,一天不喝就好像生活中缺少什么似的,所以有恭城人的地方就会有油茶,打油茶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打油茶用的茶叶是在清明,谷雨左右时节采摘山茶的嫩芽然后用大铁锅炒熟,再在通风的地方将茶叶揉搓成粒最后将其晒干便可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以备用。制作油茶有一套专门的工具:油茶锅、油茶捶,油茶隔,这一套工具也只有在恭城才能买到。

先将选好的茶叶用热开水泡二十分钟左右,待茶叶柔软后,滤水,再放入油茶锅里用小火炒干。之后在油茶锅内放入适量生姜、葱头、大蒜和花生米,并用油茶捶把所有材料打碎。加猪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适量食盐加水煮沸至出味。最后用油茶隔过滤掉茶叶及材料的碎渣,把茶水分到碗中,香喷喷的油茶就出锅了。喝油茶必须配以十数种以上各种佐食的小吃,请客人喝油茶往往摆上一桌子的小吃,油炸的麻旦、炒米、葱花放入油茶中,还会拌有糯米饭团、糯米粉,糍粑、柚叶粑、船上糕,萝卜糕、炒粉等主食一起食用。

探访目标:恭城油茶

环绕桂林四周的各县少数民族都盛行“打”油茶,据说桂北油茶曾被乾隆皇帝誉为“爽神汤”,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各地的统一称法,而各地的油茶却各有其不同的风味分灌阳、平乐、恭城等。其中“恭城油茶”被誉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广西各地。

制好的恭城油茶端上桌后,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进口后初觉是茶叶的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令人回味无穷。一锅茶水被饮完后,还可再把茶叶炒干向锅内掺入清水熬煮,如此重复熬煮可达五六锅。这样油茶一锅一锅煮下来,感觉味道已没有先前的浓烈这正应验了油茶的“一锅苦、二锅呷(涩)、三锅四锅是好茶”之说。人们常说“恭城油茶喷喷香,既有茶叶又有姜”,这句话道出了油茶制作的真谛。油茶本身就是由茶叶和姜这两个主要的原料做成的。倘若还嫌味道不够,再加上点虾米、葱、蒜就可以制成香味十足的油茶了。

恭城油茶的来历:

关于恭城油茶的来历有很多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住在“千家洞”的少数民族叫瑶族,与外界很少来往,因此并不知道明朝朱皇帝的改革,仍然沿袭旧制煮油茶,又有人说千家洞瑶人不交皇粮,所以朝廷派兵清剿了千家洞。一部分瑶族人逃到了恭城并带来了他们的传统美食――油茶。到清朝年间,逃到恭城的瑶人已经发展得十分壮大,仅一个唐黄村就有上千户人家在恭城茶江上打渔的人,都要向他们交税。唐黄村中建有唐黄庙,每三年举行一次盛大的庙会,附近各族群众都会来参加,庙会规定,本族人不准抢花炮,只有外来村寨的人方可有机会抢花炮。而且对来参加庙会的外族人瑶人都非常盛情地接待。所以此地喝油茶及油茶待客的习俗得以广泛传开。

此后,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沿途百官大献殷勤,山珍海味无尽献上,结果却吃得乾隆茶饭不思,见食生厌,众御厨顿时束手无策,恐慌不已。这时一位恭城籍的御厨忽然想起家乡的油茶之功效就赶紧制工具,做出了一碗恭城油茶奉上御前,乾隆喝后顿时口舌生津,胃口大开。欢喜之下御赐恭城油茶为“爽神汤”。因为恭城油茶具有消食健胃、驱湿避瘴之功效是世代居住在山区的瑶民根据山地潮湿,瘴气阴重的地理环境而发明的一种保健饮品,其中的茶叶含有丰富的茶碱起到全身调理的作用:生姜驱寒湿,大蒜消毒:花生米含有人体必需的三种微量元素,能够补充能量。

行程安排:

D1:桂林―恭城

油茶受桂林市民喜爱也有很多年的历史。在其大街小巷都有各种油茶店,来去的人流中有白领、老板,又有学生,民工的身影。然而最正宗的恭城油茶店还是在当地。

从桂林出发,沿着平坦的公路前进,路况很好。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可到达著名的阳朔县城沿途可欣赏到景色独特的漓江风光,张艺谋在此指导的“印象刘三姐”以及”大榕树”、“蝴蝶泉”,“鉴真寺”等如珍珠串一般点缀在其间。

再沿公路继续前行半个多小时就可以进入恭城县境内。首先映入视野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果树,主要是柿子树,柑橘树、橙子树,还有一部分柚子树。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居住着瑶,汉,壮,苗等19个民族。进入县城,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油茶店,其中以海陆霸海鲜烧烤油茶店,旺角美食,瑶味最为有名。县城中心地带坐落香火鼎盛的“文庙”和“武庙”,用以祭拜春秋孔子和三国关公。

恭城文庙,是广西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气势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庙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庙内的棂星门由青石砌筑,高考前夕必会有大量学子过状元桥、烧香祈福。

D2:恭城―莲花―红岩

距离莲花20分钟路程的红岩则是“全国十大魅力山村”,地处乡村设施却很完备,每家都是家庭旅馆,装修一点不比大城市的差。可以在此住一晚,第二天早上还可以爬山,租竹筏下河游玩,当然地道的农家油茶就是其主要特色之一。每年10月柿子成熟的季节在红岩村都会举办月柿节,即时便会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逛逛挂满黄澄澄柿子的万亩柿园、摘柿子、吃富有瑶乡特色的农家菜,喝爽神汤――恭城油茶,不亦乐乎。

D3:莲花―朗山―桂林

在恭城游览完后可以再坐20分钟车到月柿之乡――莲花镇,此处最值得去的当数朗山古民居村落,那里至今仍然保留着光绪年间的老房子。房子上的各式镂空雕花,墙壁的绘画,还有逼真的浮雕都非常具有观赏价值。

饮食

恭城瑶胞几乎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油茶他们喝油茶成瘾,吃饭都用油茶泡白饭吃,还将油茶作为汤料用来烫食鱼片、猪肝片等脆嫩的荤素原料,其味鲜香中带有茶香风味独特,现已发展成了极具特色的油茶火锅。

购茶宝典:

如果您非常喜欢油茶想把它带回家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可在莲花的集市上买到经济实惠的“打油茶三件套”,而买茶叶的时候要知道制作油茶的茶叶是不分品种的,它是按采摘的时间分,清明、谷雨两个时节当天采摘的最好。

如果你觉得这样买工具回家自己做很麻烦,那也没关系,在传统油茶的基础上恭城人民开发出了浓缩油茶,褐色粉末状,类似果冻的包装。食用方法是在锅内加入3~4碗水,将浓缩油茶颗粒倒入并煮沸约2~3分钟搅拌,加盐趁热饮用,味道气味颇类似于现场制作的油茶,是旅行送礼的佳品。

户外探险提示

1 记住,一定要喝刚出锅的热油茶,这样才最有香味。

茶油的好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油茶栽培;关键技术;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197-02

1 引言

油茶是一种经济作物,其栽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一些油茶种植地区的相关人员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管理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油茶还不能够完全实现高产。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必须要找出不能实现高产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从而实现油茶的高产高收,带动经济利益。

2 油茶的特点分析

我国油茶资源十分丰富,油茶种类位居世界第一,且绝大多数种类只在我国有所分布。我国既是油茶的原产地,又是油茶的产量大国,且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油茶按其花色可划分为白花、黄花、红花三大种类,且每种花色的油茶还能细致地划分出许多茶类。其中,花色为白色的油茶是我国最为普通的油茶。按果实大小也可将油茶划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小果型三大类,其中最为普通的,花色为白色的油茶就属于中果型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种植范围最广。

3 油茶栽培关键技术

3.1 土地的选择

关于油茶的土地选择,需要考虑土壤、海拔、坡度等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油茶的生长状况。因此,在考虑土壤因素时,在保证土壤呈微酸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适合油茶生长的土壤的保水性能、排水性能、通气性能等。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高腐殖质土壤的利用,满足油茶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厚度与土壤深度。海拔和坡度也是不容忽视的两个因素,通常情况下,油茶的土地应选择在海拔低于500 m,坡度不高于25°的地势上,这不仅促进了油茶的自然生长,也降低机械开垦的难度。除此之外,油茶的土地还应选择在避风、向阳的位置上。

3.2 土地的处理

依据实际情况,对土地进行深翻。对土地进行深翻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内部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排水性能、通气性能,对油茶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土壤深翻一定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还要对土壤周围的杂草、碎石块等进行及时的清楚,确保土壤周围坏境。为了做好相应的土地处理工作,应在最大限度内选择平缓坡地进行相应的机械深翻,当土地坡度相对较大时,就必须要采用相应的穴垦方式。施加肥料是土地处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要保证油茶种植所需要的各种肥料,以及肥料量的充足。

3.3 苗种的选择

优质油茶的品种是保证油茶高产高收的前提。关于油茶的选种,一定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成本效益等因素。例如在广西某油茶种植区,种植人员充分考虑了油茶的选种问题,他们结合本地自然情况,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种植普通油茶品种。这种普通的油茶品N,在当地更加适宜生长,结果率十分高,给本地油茶种植人员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

4 油茶栽培管理措施

4.1 对幼林抚育的管理措施

幼林抚育与油茶土地处理过程息息相关。幼林抚育主要包括除草、施肥、培蔸等工作,其中松土过程中不伤害到幼苗,必须对幼苗采取一定保护措施。首先,在做第一年的松土工作时,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对幼苗进行松土。如果松土时间不恰当,就会使幼苗的存活率大大降低。待幼苗定值后,要在4~5月份和9~10月份对幼苗进行2次抚育工作,并严格依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抚育,切不可违背苗柱生长规律。对幼苗进行施肥时,要以使用氮肥为主,使用复合肥为辅,并且要保证每一株油茶幼苗都能摄入满足自身生长的氮肥和复合肥。另外,还应对每一株油茶幼苗追加一定量的农家肥,并根据相应的天气情况保证浇水量。

4.2 对成林的管理措施

4.2.1 关于油茶的施肥管理

施加肥料是保证油茶优质的必要方法,也是实现高产丰收的重要手段,所以油茶种植人员应把握住油茶各个时期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为了保证油茶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在其幼苗阶段,应使用大量的氮肥,在其结果阶段,应减少氮肥的使用量,不断加大磷肥、钾肥、尿素等肥料的使用量。

4.2.2 关于油茶的修剪整型

对油茶进行修剪是整个油茶生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但影响油茶的形体,也影响着油茶的坐果率。通常情况下,油茶的修剪要以枝条顶梢结果为主,对密生条、不规则枝条、交叉重叠条等枝条进行修剪,保证油茶的形体美。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抹蕾过程。有时候,定植后的油茶会出现提前开花的情况。对于主干的修剪,通常情况下,以80~100 cm最为适宜。在进行第一次修剪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4个长势强壮的枝条作为主枝;在进行第二次修剪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保留发育较好的两个或三个枝条在主枝上。在经历3至4次的修剪后,整株油茶就能够成型。

4.2.3 关于油茶的病害防治办法

油茶的常见病主要有烟煤病、软腐病、炭疽病等。其中,炭疽病是常见病中出现概率最多的一种。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果实、花蕾、树叶等部分,随着病症的恶化,会使这些部分从树体脱落,也会使树枝发生干枯,特别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整株油茶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首先,栽培人员必须要重视对整片林地的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对田地中存在的杂草、石块进行及时地清理,为形成良好的油茶树型打下基础,并保证树林中的通风、透光。其次,在油茶生长过程中出现病态时,不能盲目地施肥。此时,加大氮肥肥料量的使用不一定对株体的成长有所帮助,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使用磷肥、钾肥等,帮助油茶树木抵抗病害。最后,当整株油茶出现死亡现象时,最好在春季时进行补种,之后做好相应地修剪工作。

茶油的好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油茶;炭疽病;林间防治试验;鲜果产量

中图分类号:S7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375-03

油茶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油茶感染该病后,可引起落果、落蕾、落叶、枝梢枯死,甚至整株衰亡。各油茶产区常年因该病减产10%~30%,重病区减产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是当前油茶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季志平等[1]在20世纪90年代对油茶炭疽病的发生特征做了详实的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指出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比1%波尔多液稍好。罗桂华[2]认为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主要为选育抗病良种以及药剂防治。陈绍红等[3]使用14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扑菌清、叶斑净和宝宁的防治效果较好,并建议交替施用扑菌清、叶斑净和宝宁3种杀菌剂,以避免胶孢炭疽菌产生抗性。黄新华等[4]的试验结果表明,75%百菌清、60%百菌通和75%甲基托布津500倍稀释液能控制油茶炭疽病流行,防效为76.0%~78.8%,且安全可靠。靳爱仙等[5]提出要加大对炭疽真菌的生物防治,适量控制化学防治。本研究在室内药效试验[6]的基础上进行药剂防治和综合防治试验,旨在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和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将油茶炭疽病控制在不造成明显危害的水平,实现优质、丰产、增收的目的。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安徽舒城县河棚镇油茶种植区,该地处于大别山余脉,地貌多样,山势较低,坡度平缓,属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 ℃,年平均降雨量1 100 mm,年平均无霜期224 d,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土壤为花岗岩母质分化而成的砾质壤土,土层厚30~60 cm,肥力中等偏下,pH 4.5~6.5。气候和土壤条件均适合油茶种植,为安徽油茶适栽区和主产区。但由于该地群山环绕,空气湿度较大,油茶炭疽病发生一直比较严重。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油茶 供试油茶为大别山区普通栽培油茶,非优良品种,较感油茶炭疽病。药剂防治区为8年生幼林;综合防治区为树龄40年的老油茶林。样地油茶生长状况、管理措施等基本相同,历年炭疽病发生均较严重。

2.1.2 供试药剂 在室内杀菌剂筛选[6]的基础上,选用4种常用农药,具体情况见表1。

2.1.3 施药器械 卫士WS-16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2.2 方法

2.2.1 药剂防治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药剂处理和1个对照(喷清水),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20个小区,每小区面积667 m2,小区间留隔离带(保护行)。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2.2.2 综合防治试验设计 综合防治试验区设置在河棚镇万亩油茶林内。采取4种防治措施:高截换优和良种补植,用抗病品种大别山1号将病株嫁接换冠;增光降湿,通过适度间伐、整枝,调控树形、密度;卫生法防治,生长季节清除病枝病果等病组织;化学防治,喷洒1%波尔多液(自制)。处理采用不同措施组合,以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只喷清水为对照(CK)。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每处理10株,树体大小基本一致, 5个重复。各处理防治措施组合情况见表2。

2.2.3 施药时间和次数 根据田间定期病情调查,选择新梢染病初期、幼果染病初期分别喷药保护,具体时间分别为5月10日(新梢染病初期)和6月5日(幼果染病初期),对每个小区用药2次,喷雾器均匀喷药,喷药至叶面药液刚形成下滴水珠。

2.3 防治效果测定分析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小区取5个点,每点查3株,共查15株,查全部果实。分别于每次施药10 d后进行果实发病率调查,计算防治效果(防效)。综合防治处理区除了进行病情调查外,还对不同处理区油茶鲜果产量进行调查,每块样地随即选取10个样株,分别调查产量(鲜果重),测算单位面积的产量。调查数据借助DPSV 7.5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药剂防治效果比较

不同药剂防治效果见表3。在4种药剂中,两次平均防效以波尔多液最好,为72.91%;其次是硫磺·锰锌,为64.51%;相对较差的是炭疽病分和代森锰锌,分别为51.57%和48.33%。

多重比较分析表明,施用4种药剂后,发病率和防效与对照差异显著。波尔多液与硫磺·锰锌的防治效果均较稳定且显著。

3.2 不同防治措施防治效果

从不同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图1)可以看出,4种处理对油茶炭疽病的发生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处理A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发病率仅为8.19%,防治效果达到90.73%;其次是处理B和处理C,平均发病率为11.13%和26.01%,防治效果分别为87.41%和70.57%;处理D的防治效果最差,平均发病率为56.45%,防治效果仅为36.13%。

根据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可知,4种处理与对照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001

3.3 不同防治措施对油茶鲜果产量的影响

采用不同防治措施后各处理的冠幅和产量情况见表4。4种处理对油茶鲜果产量有显著增加作用,处理A的增产效果最好,鲜果产量为17 928.9 kg/hm2;其次是处理B和处理C,鲜果产量分别为17 733.9和14 427.2 kg/hm2;最差的是处理D,鲜果产量也有6 993.5 kg/hm2。

多重比较分析可知,4种处理与对照产量差异显著。各种防治措施对产量的增加影响不同。处理A与处理B比较,可见增加高截换优和良种补植措施能提高油茶鲜果产量195.0 kg/hm2;处理B与处理C比较,可见增光降湿措施能提高油茶鲜果产量3 306.7 kg/hm2;处理C与处理D比较,可见增加卫生法防治措施能提高油茶鲜果产量7 433.7 kg/hm2;处理D与对照比较,可见采用化学防治能提高油茶鲜果产量4 822.4 kg/hm2。

4 小结与讨论

在安徽舒城等大别山地区,油茶炭疽病化学防治的重点时期为5月上中旬和6月上旬,分别为新梢染病初期和幼果染病初期,在此时期控制初侵染源对减轻全年病情有很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药剂以1%波尔多液为好,防效达到72.91%。波尔多液是保护性杀菌剂,喷药后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耐雨水冲刷,药效时间长,而炭疽病的传播侵入均和雨水有密切关系,防治油茶炭疽病波尔多液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如果适当增施內吸性杀菌剂(如多菌灵等),效果可能会更佳。

综合防治以处理A效果最好。在综合防治控制病情方面,单项措施以化学防治贡献最高、其次是卫生法防治;在增加油茶鲜果产量方面,单项措施以卫生法防治贡献最高、其次是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成本较高,存在农药残留问题,而卫生法防治简便易行,对环境、植物无污染,且摘除病组织能根除病源,因此,综合评价以卫生法防治最好。此外,增光降湿对油茶炭疽病防治也发挥了明显作用;而高接换优和良种补植相对于其他单项措施,短期未显示出较大的增产和防病效果。

油茶炭疽病危害时间长、防治非常困难,选择抗病品种是防病的根本,其次是加强营林,如合理施肥、改善树体营养、合理修剪、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源等。在病害较重需要化学防治时,应筛选适合药剂、确定适宜的喷药时间,在减少施药次数的前提下保证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季志平,郭晓思.油茶炭疽病的发生特征及其防治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1992(4):70-72.

[2] 罗桂华.油茶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02-203,208.

[3] 陈绍红,孙 思,王 军.14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7,23(2):42-45.

[4] 黄新华.百菌清等3种药剂防治油茶炭疽病药效试验[J].江西林业科技,2000(2):18-19.

茶油的好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油茶采穗圃;新建;改造型;营建技术;云南省;高原山地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93-0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良好的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又名茶果树、茶油树、白花油茶,属山茶科茶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油茶寿命长达几十年甚至数百年。茶油属高级药、食两用油。我国历代药典记载山茶油有“明目亮发、润肺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抗暑、抗癌、降脂、降压、抗菌、抗病毒、增强人体免疫、预防中风”的作用,对抵抗紫外线,防止晒斑及减少皱纹、黄褐斑、晒斑均有效果。《本草纲目》记载“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疾垢”等。

为充分利用荒山资源,实现我国食用植物油木本化,解决我国因长期食用植物油而出现的草本化、粮争地、每年需大量进口食用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结合油茶分布广、适应性强、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全国18个省区,利用荒山荒地,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油茶500万hm2,至2012年底,全国已发展油茶366.67万hm2。云南省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66.67万hm2油茶,打造“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

良种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重要因素,只有解决良种问题,才能实现油茶的高标准、高效益栽培,才能使油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1-5]。云南省要发展66.67万hm2油茶,良种必须要优先得到解决。油茶采穗圃是油茶产业发展优先建设内容。针对云南省山高坡陡的实际,为使油茶采穗圃实现高效经营,由文山州林木种苗工作站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研究所组成了“油茶采穗圃高效营建技术”课题组,以解决文山州发展20万hm2油茶的良种问题。课题组从2008年开始从事相关工作研究,经过5年努力,总结了一套成熟实用的油茶采穗圃高效营建技术,实现采穗圃3年投产,5年产量达45万条/hm2的目标,有效解决了当前油茶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良种问题。

1 品种选择

选择经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云南省油茶品种、优良无性系。或从其他省区引种,经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油茶品种和优良无性系。良种必须高度适宜区域栽培,最好选择区域良种。云南省主要油茶良种见表1。

2 采穗圃营建

2.1 新植型采穗圃

(1)地块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坡度15°以下、阳坡或半阳坡、红壤、黄壤和砂壤,pH值4.0~6.5,海拔500~1 600 m的地块。

(2)林地清理。清除林地内杂灌木、草,有条件的地方在秋、冬季可采取计划烧除。

(3)种植密度、整地。采用高度密植,株行距1 m×3 m,栽3 330株/hm2。采用机械水平带状整地。沿等高线进行,带宽2.0~2.2 m。为避免表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从下到上进行开挖。第1带开挖完后,按株距在带上挖塘,塘规格60 cm×60 cm×60 cm,然后开挖第2带,将第2带表土(肥土)填第1带塘,如此依次进行。地块全部开挖完后,用挖机对带整理平整。

(4)基肥、种植。每塘施腐熟农家肥10 kg,与塘土拌匀回塘。油茶是常绿树种,由于云南省春旱,一般雨季造林,6—8月进行。采用15 cm以上的品种一级袋苗种植[6],如多个品种要分区种植,不能混栽,以保证品种纯度。种植苗木采用“五个一”标准,即:一个标准塘,一棵合格苗,一桶定根水,一块保湿膜。

(5)种植后的管理。种植后要经常检查,及时浇水、除草,做到土松草净。每年施2次含氮量1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一至五年生树每次施100 g/株,五年生以上树每次施250 g/株。结合施肥每年春季进行塘抚1次,半径50 cm,深度20 cm。修剪以控制顶端优势为主,促进多发枝,发强枝。病虫害主要防炭疽病及蚜虫。

2.2 改造型采穗圃

就是利用老油茶林,通过大树高接换冠的方法,2年迅速营建成采穗圃。优点为见效快。

(1)林分选择及清理。选择树龄在15~30年以内、病虫害少、生长健壮的优良林分。清除林内杂灌木、草、枯枝、病虫枝,疏除过密油茶株,保证密度在1 335~1 590株/hm2。

(2)嫁接。云南省由于冬无严寒,四季温和,油茶除3—4月外都可嫁接,但以1月、2月、5月、6月、12月为好。按3.0 m×(2.5~3.0)m密度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嫁接目标树。嫁接方法:主要采用“三刀法”切接。一是穗条选择、采集与处理。选择2—5月生半木质化枝条,基径0.5 cm以上,中部以上饱满芽为好。穗条早晚或阴天采集,如不是随采随接,需保鲜运输贮藏,时间不超过6 d。嫁接前穗条用清水浸泡10~20 min。二是锯砧。在嫁接目标树树干40~80 cm处,选择通直、光滑部位锯断,要求锯口平整,不拉伤树皮。三是切砧。选择砧木断面3点作为嫁接点,点与点之间呈三角形排列,分别在3点由上往下切出宽0.3~0.4 cm、长1.5 cm、深稍带木质部的嫁接口。四是削穗(3刀)。在芽正面距芽2 cm处斜削1刀,使砧木削断,削面呈马耳形,与芽背面相交成45°;在距芽下0.5 cm处向下削1刀,长1.2 cm左右,深达木质部;在芽背面距芽0.5 cm处向下削1刀,长1.5 cm左右[6]。五是嵌合、绑扎与套袋。将削好的插穗单边形成层对准插入砧木,用普通厚0.006 mm农用地膜条密封绑扎,套上厚0.015 mm的聚乙烯(PE)保鲜袋。六是遮荫。用棕壳、竹笋壳或玉米壳等,制作成倒“U”形,绑扎在嫁接好的砧木上遮荫。

(3)嫁接后的管理。及时除掉砧木萌芽。嫁接35 d后检查成活率,当接穗成活长到10 cm左右时,在阴雨天,去除遮荫物及保鲜袋。在砧木上捆绑长25 cm左右的小木棍,把成活的接穗绑在小木棍上防风折。当接穗长到20 cm时摘除顶芽,促进侧芽萌发。

(4)圃地管理。一是土壤管理。每年冬季全圃垦复1次,深度20 cm。夏季根据草生长情况铲2~3次,保持土松草净[7]。二是水肥管理。由于云南省冬、春季干旱,需及时给圃地浇水。为使树体大量萌发穗条,追肥以氮肥为主,年施肥2次,每次施三元复合肥(15-15-15)0.5 kg/株。

3 穗条采集与建档

采穗圃建成3年后,即可开始采集穗条,采集量为整株树枝条量的30%。采穗要早晚或阴天进行。采集时每100条绑成1捆,贴上品种标签,装入保鲜袋。穗条应用要有“四证一签”,即良种证、检疫证、良种生产许可证和良种经营许可证。达到“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点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从采穗圃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建立完整档案。

4 参考文献

[1] 杨华斌,陈福,贾代顺,等.云南省便捷的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J].中国果菜,2011(3):6-7.

[2] 张婷,刘双青,董妍玲.湖北省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11):53-56.

[3] 王晶.河南油茶品种资源选育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52-17653.

[4] 翟吉东.凤阳县油茶良种引种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174.

[5] 杨伟波,付登强,陈良秋,等.海南地区引种试种亚热带油茶优良品种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2(4):63-65.

相关期刊更多

茶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华国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茶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