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策略

一、游戏教学的特点

1.游戏教学具有适合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在调皮捣蛋、爱玩爱闹的年纪,课堂上,他们自律性差,不喜欢一本正经的课堂,而是喜欢乐趣横生的游戏。游戏教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生不仅收获了快乐的心情,而且还掌握了英语知识。因此,相比于传统死记硬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法更加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2.游戏教学具有知识性

游戏教学,除了游戏的娱乐性,关键还是教学的知识性。因此,教学中所设计的游戏必须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够通过游戏的形式,将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掌握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3.游戏教学具有方法性

一方面,需要注重游戏设计的方法性,游戏中应融入一些英语学习的技巧,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游戏组织的方法性,教学游戏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玩耍,而是在轻松、自由的玩耍氛围中,得到应有的英语知识。

二、游戏教学的原则

1.娱乐性和知识性结合的原则

采用游戏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娱乐性,而是要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让教师通过游戏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游戏教学必须有遵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主线,贯穿于游戏的全过程,实现快乐游戏、快乐学习的目的。

2.启发性和创造性结合的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智力发育的黄金阶段,因此,游戏教学中,还应遵循启发性和创造性结合的原则,设计一些能够给予学生科学的启发和引导,有助于提升智力的游戏种类,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活动。

三、游戏教学的策略

1.课前准备

想要成功地进行游戏教学,就必须备好课。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我们英语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方案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胸有成竹。其次,教师需要认真,全面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特点,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最后,需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游戏环节的设计要具有梯度性,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2.课上操作

首先,要抓住契机,随机应变。在实际的教学中,意外状况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素质。能够随机应变,抓住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游戏中,教师也应是其中的一员,在学生迷茫是给予点拨,在学生成功时给予表扬,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掌握了知识,是否养成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都是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检验、验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养成课后自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民主氛围 数学活动 教学成果

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同时它又具有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抽象等特点,让不少学生觉得单调、枯燥,进而心生畏惧。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快乐教学,给学生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接受和掌握新学知识,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数学课堂快乐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的元素呢?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一、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乐”起来

课堂导入是一门科学,它是老师学识、智慧、经验、创造的结晶,让数学课堂像画一样绚烂多姿;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神话一样奥秘无穷,像梦一样充满想象的空间。

让数学课堂不再沉闷,结合新课程理念,在设计苏教版第三册《可能性的认识》的导入时,我用《熊出没》中《抽签》的故事导入新授,情境是这样的:熊大先把每根树枝都刻了抓痕,然后和熊二以抽到抓痕的树枝决定谁去找食物?熊大为什么偷着乐?熊二会赢吗?为什么?大家情绪盎然,个个畅所欲言,在有趣的故事场景中,大家深刻地体会了“不可能”事件包含的要素。《熊出没》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动画片,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打开了兴趣的宝盒,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存在于课本里,还隐藏在生活中,甚至大家都喜欢的动画片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的精心设计,或用故事的引入,用谜语的猜想,用情境的描绘,教师独具匠心地设计,智慧横生地铺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全心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笑”起来

人是有感情的,人的感情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活动,同样学生的学习情感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教学民主”,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学生提供适合的参与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常是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环节,学生便亦步亦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逐渐失去了创造动力和学习激情。为了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保持好心情,面带微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温暖,从而回报老师,感恩老师,营造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用自己的思维和方法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方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十几减9”时,我让学生充分操作,全面思考,汇报时,我以14-9=(?摇?摇)为例,学生各抒己见:同学甲:想的是9+5=14,所以14-9=5;同学乙:我想的是10减9等于1,1加4等于5;同学丙:我是用……学生的思维之花全面绽放,答案不一而足。

三、用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将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评价反思,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使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现行教材的设计及课程教学安排正是这样要求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摩、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比如在教学第二册“小小的商店”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的商店,分立了玩具柜、生活用品柜、学习用品柜等,猜一猜,买一买,卖一卖,让学生走进生活中,真实地体验了购物的乐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真心体验教学成果,让学生“飞”起来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他可以“因为人家一句适当赞美而开心两个月。”马克・吐温不是爱虚荣的人,他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理解、肯定、赞美和鼓励。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激发他们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的良好品质,这是他们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催化剂。教师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要发自内心地肯定学生的进步,让他们永远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另外,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数学学以致用的乐趣。如在苏教版第三册“小小商店”中,很多学生运用人民币的知识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过了一把购物瘾,或者体验了当“营业员”的乐趣。

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让自己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情与情交流,心与心沟通,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的元素,让学生乘着知识的风帆起航。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教师要淡化授予者、管理者、权威者的角色,强化服务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当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值得肯定的地方一定要表扬,若有不对切记不要轻易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阐述自己思考的理由,这样容易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取得成果的喜悦。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

“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快乐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功去做、去想,细心留意身边的一些生活案例,但有一点必须做到,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记录,并进行加工处理。如:我上九年级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中讲“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时,选用的素材是让学生计算下列题目:一位女同志,她的母亲生了6个孩子,她自己生了4个孩子,她的孩子结婚后每人只生1个孩子。1、假如6个孩子都按照这样的标准计算,那么第四代共有多少个孩子?2、如果按一个孩子生育标准,那么第四代共有多少个孩子?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仅仅四代从384人到3人,孩子的人数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归纳: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无限地生育,将是一个天文的数字!可见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过快增长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逐步走向富裕的唯一正确选择。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于明确经营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是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第一、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收集一些和教材有关的近期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如:上八年级思想品德“生命健康权”时,我准备矿难、食品安全等事件,从中选取一些材料,作为导学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看,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生命、健康”的讨论上来,那种讨论的激烈程度真是无法形容,最后我根据教材需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信息容量,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了学生分析教材的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我尽最大量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

第二、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潜力、有独创性,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第三、“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⑴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老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引导不好,会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而无法把持住课堂,结果 “百花齐放”的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⑵要求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教学所要用的素材准备充足。⑶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如知识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恰如其分的幽默和较强的责任心。

第四、在思想品德课的快乐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⑴切记把握好“快乐”教学的适度,如果“快乐”无度,结果绝对导致教学失控。⑵注意“快乐”素材的适用性。“快乐”教学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⑶注意“快乐”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

总之,教师要全力挖掘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师在乐中教,生在乐中学,让学生在轻松中学到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

作者简介:王东(1975-),男,汉族,湖南衡阳衡南县,泉溪镇中学政治教师,本科学历。

参考文献: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快乐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 反思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方的开展,各地教育部门都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意的教学改革思路,其中,“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许多地方一提到教学改革,就必然提到快乐教学,甚至于有的地方教育工作者认为,能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快乐教学”是一堂好课的标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走入了误区。

一、“快乐教学”依据的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理论与方法都有它的理论依据,同样,快乐教学也是,它的依据就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以上快乐教学的理论依据来看,快乐教学的前提是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只要抓住了这点,教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并不否认孩子的天性是好玩,适当的抓住孩子们这一点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别是长时间的学习,在如此情况下,教师有时可以采取措施来实施快乐教学,不过,时间长了学生也就厌烦了,教师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教学效果。所以对“快乐教学”的使用上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让学生厌恶快乐教学。

二、对“快乐教学”方法的反思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快乐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第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第三,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第四,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第五,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

笔者认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是很重要,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学生。因为初中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太好,如果一味地在课堂上强调民主、平等、和谐,那么有的学生会不惧怕教师,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置之不理。既然可以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置之不理,那么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对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要求教师在平时搜集“快乐”的素材时注意多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的,我们搜集到的每一个素材都要思想品德课课堂内容相关才行,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快乐教学”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有些老师不注意对“快乐”素材的适用性把握,全凭心血来潮,不管对本课有关还是无关,想到什么有趣都讲。结果学生是乐了个前府后仰,但却感觉与本课知识无任何关系,有点不知所谓。这样的“快乐”只会被证明是一种哗众取宠而无聊的举止。

转贴于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标的理解要有灵活性,并不是每堂课都要按照新课标来做,只要是对教学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做。特别要注意的是“快乐”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有时候,“快乐”的案例是举了,但老师没有加以恰当引导和延伸,结果学生乐不思学,没能及时把“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但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不是都管用的,它也有局限性,因为我们不能迷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完全抛弃,一定吸取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精华,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才能实现教学效果,将“快乐教学”得到发扬光大。

对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的观点并没有错误,因为,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但是,有的教师认为,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一味的表扬会使学生骄傲,从而使学生迷失了自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

三、“快乐教学”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要求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哥哥的心愿》一课的教学中,我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还注重了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体验。小编精心收集了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供大家欣赏学习!

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范文1《哥哥的心愿》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突现学生阅读的自主化与个性化。

一、抓住关键,引发探究欲望

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在课堂开始阶段,我让学生针对文末的一句对课文起到总结作用的关键句:“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指导学生好好读读,引导学生对这句话提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是保罗是怎样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二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或给予是快乐的应该怎么理解?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弄清整个经过,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

二、联系语境,探究词句意蕴

由于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到具体的语言,在对语言的品读中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句,在与具体语言的对话中,探究这些词句的意蕴。如在课文第三到第五小节中,有两个近义词:“吃惊”和“惊讶”,我在课堂中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想想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在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探究意思相同的词的不同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个部分的内容。

三、设身处地,探究人物内心

“把心放到课文中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其实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带着自己敏锐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个来回,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本文中,虽然语言虽然平淡朴实,但如果细细品味,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就能跃然纸上。如“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弟弟,你等着……一样美。”等语句,我想通过学生反复品读,与课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内心的一些想法,从而让学生由外在的语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内心世界。

四、熟读深思,探究文本内涵

由于本文思想内涵较为深刻,学生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理解“给予是快乐的”的真正含义,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弄清事情经过,理解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这样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得以整合,再联系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深入思考,探究课文想要表达的主题,让个性化的体验在深入探究中不断升华。

五、实践运用,探究文本外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除了让学生在读书中探究文本内涵以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适当地让学生学会运用,学会实践,在运用和实践中扩大文本的外延。本堂课的结尾,我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格言,以及让学生课后用心灵去完成一次作业,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和生活实践中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

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范文2《哥哥的心愿》课文讲述了圣诞节时,围绕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那辆新车,保罗一次次地误解了男孩的美好心愿,体现出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同时也让保罗真正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课文选取了一个温馨感人的爱的故事,语言朴实、简洁。在教学中,我牢牢抓住两次误解这条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哥哥的美好心灵。

本文教学中,我自认为最成功的地方还在于结课时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给予过别人帮助而感到快乐的事例,因为文本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在学生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以后,再通过再现生活中的种种给予。启发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

《哥哥的心愿》一课的教学中,我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还注重了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体验。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虽然有些环节没有预先设计的那样流畅,但是总的来讲,教学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我感觉,我的课堂教学正在向“教师为了不教”的目标靠近,我相信,只要我有行动,只要我坚持,学生就一定会给我惊喜。

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范文3一:斟词酌句,读中感悟本课虽然语言朴实、简洁,但是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却是细腻、丰富的,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去多读、多悟。用“男孩的那些语言、神态、动作引起了保罗的误解?”这一问题引发学生们自己去读课文,寻找文中对男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关键词、句,圈点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去理解、体会关键词的作用。例如学生读到“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光的新车”时,有的就能抓住“绕着”这一动作,体会到男孩被新车吸引,靠近新车,欣赏新车。在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时,我立即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体会写进旁批中,鼓励学生在读书时做到读、思、记的好习惯,学会自己加批注。有了体会后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时就不需要老师再去过多的指导,因为有了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朗读就变的容易起来。有了“第一次误解”的导读、导悟的铺垫,我在教学“第二次误解”这个关键部分没有过多的分析讲解,而是了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做“旁批”,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其实通过上面的读和悟,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试着用自己加旁批的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两次误解的原由后,为了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兄弟情深。我创设了对比情境,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在教师深情的语言描述下,充当跛脚弟弟去想象体会他在这之前贫苦的生活状况和苦闷生活态度,与当哥哥给他许下承诺后那种快乐、兴奋的心情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兄弟间的情谊,设身处地的感受哥哥那无私的爱。从而与跛脚弟弟产生共鸣,让学生产生想说的欲望,不但把原来“要我说”变成了“我要说”,而且激活了学生原来处于休眠状态的多种储备,使其一下子进入了“不吐不快”的课堂境界。

三:走出文本,回归生活“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从已有的生活体验中感受课文内容。在学生懂得“给予是快乐的”后,我以央视爱心公益广告“激情”,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爱心,感受无私的给予别人关心、帮助也是快乐的。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联系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感悟在成长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的重要意义,最后该课也在激情的总结和动情的音乐声中结束。当然,课堂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值得探讨的地方,例如在让学生试着自己加旁批时,对学生的估计过高,在学习方法指导上也不够细致,导致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课后我深刻意识到,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学生批注的地方(文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妙点处)、加旁批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体会感受,可以是一句或几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甚至几个符号,此外,还可以借用古今中外的名言名句)等等。这样,有了方法上的指导,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起旁批来肯定会更加精彩,更能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还有语文课堂讲究语言艺术,我在整堂课中,语调控制的不理想,不够抑扬顿挫,导致自己的嗓子承受不住,也给学生造成了听觉疲劳。这次活动中,在市教科所和武胜教研室的指点下,在许多优秀教师的帮助下,我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少的提高,我觉得这是我此次活动的最大收获。

相关期刊更多

给予水排水技术与产品信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统计与经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

科技与经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