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范文第1篇

【关键词】皖南民居;建筑特色;装饰风格;传统艺术

皖南古称新安,是历史悠久,经济文明发达的地区。皖南的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形成具有特色的皖南文化,优美的自然风情和个性鲜明的居住形态。皖南民居,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清末(1911年)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台亭阁水系等民用建筑群体。皖南古民居村落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是以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宗族观念为社会基础,以及徽文化熏陶下造就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落。

一、文化依据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可以从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本源的解释得到证明。中国古代的哲学就是强调天人同构,把人融于这个广大的天地中,由于受这种“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风水观念影响,注重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讲究负阴抱阳,藏风聚气,这种思想对人类居住、生存有着可取的成分。皖南民居就是这个哲理影响下的建筑形态。

二、建筑特色

建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皖南古民居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背景极具特色,自然风景优美,居住形态个性鲜明。徽商的成功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以及文化意识形态,这些特点赋予了皖南民居特有的建筑文化形式,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一)外在环境规划

皖南民居依山傍水,巧妙利用大自然环境特点,因地制宜,运用大自然的不同地形,造成高低错落、空灵通透的特色建筑群。建造设计师们对整个村落进行了整体规划,利用地形制造水系,让地形上的落差形成水的流动性,村落中的每个用户都方便地享受到了水系带来的便利。这种水系的利用完全解决了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同时接近水源还可防止火灾。这种水系设计给人一种和谐之感,水系的设置利于生活、生产,利于防火、调节水位、美化环境。这种规划,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地势、地形,减少了土、石移动工程,节省了人力、物力。

(二)本体空间结构

皖南的古民居建筑多以砖木为主,简单大方、端庄典雅,每个院落都有着高墙,高墙里面是另一片天地,无论是在建筑上还是在室内装饰上,都透露着精心设计的细节,显示了主人不俗的品位。皖南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就是黑瓦白墙以及马头墙,黑瓦白墙色彩分明,在蓝天的衬托下,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美,使传统色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除了马头墙之外,皖南建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井。因为皖南民居没有对外开窗的习惯,即便是开了窗也是有较高的高度,多是一尺大小的小窗,这就造成了住宅采光、通气、换气、排水问题,这时候天井的使用就弥补了光线昏暗的不足,也使室内的通气、换气、排水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另外中国有“四水归堂”的说法,也就是天上的水犹如四方之财,伴随着降雨不断地通过天井聚集到家中来。封闭的古居民内,天井上晴雨变化,阳光与细雨让厅堂里的人感触大自然的魅力,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街道是皖南民居中又一道风景线,街道体系构成了皖南有序的空间结构,街贯巷连也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景观。街道的形成是由于早期的商业和手工业经营方式决定的,当时的街道多为“前店后宅”“下店上宅”,这样的街道既可经商,也可以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各式景观,是人们日常交流和商业流通的重要场所。街道又连接每个院落,公共的环境与隐私的空间相串联,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动态与静态结合的街道。这样富有变化的街道充满了生活的趣味,是生活的体现,也是空间的延续。

三、传统装饰风格

皖南民居除了建筑艺术还有装饰艺术,这主要表现在砖雕、木雕、石雕,甚至把三者融为一体与木柱、梁结构巧妙的综合运用,形成一种技艺独特、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装饰艺术风格。雕刻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受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表现内容有孔孟之道的伦理教化、有吉祥图案、有各种市井生活等。这种砖雕、木雕、石雕形式使皖南古建筑群发出璀璨的光芒,深深吸引着现代人不断地思考。在皖南,木雕装饰极为普遍。木雕质地大多纹理清楚、质地优美、材质柔软、易于雕刻。制作过程首先根据安置的部位进行构思,然后完成取材、出胚、描图、粗雕、出细、整修等工序。木雕主要表现在内部建筑的重要部位上,明代的木雕简单明快、线条粗拙奔放、图案简单,菱形、回纹和方格型较多,清代的木雕较为精细。石雕的制作技艺大体与木雕雷同,但是石雕必须在图纸上描绘,在石材上凿出初胚,然而木雕细琢精雕主要用在梁枋、梁架、斗拱、扇窗、扇门、栏板、栏杆等部位,以及桌椅、凳、案、几等家具装饰上,而石雕主要体现在外部门罩,白墙上的漏窗、天井,庭院的石桌、石凳、梁柱等。石雕的纹样主要用几何纹样,自然纹样,动物纹样。石雕的出现突破了单调的色彩,为民居外观增添了不少风采。砖雕的用料、制作过程非常讲究,技艺上有平雕也有立体雕、透雕、浮雕等手法,砖雕装饰多用于门罩、墙面、牌坊、屋脊上人字顶、庭院的透明窗等。

四、结语

皖南民居的特色建筑是我国哲学的一个体现,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皖南民居一直保持着其典雅、端庄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皖南人民用他们的智慧的结晶创造出这份伟大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皖南古民居不仅仅是皖南人民的,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皖南民居的功能美、形式美、艺术美是任何建筑形式都无法取代的。皖南民居是历史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是建筑文化不朽的光辉。虽然皖南民居已经随着封建王朝退出历史舞台而衰落,但是其内涵和特色是我们现代建筑仍需关注和思考的。

参考文献:

皖南民居范文第2篇

一、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赋予了皖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灵感

(一)皖南的地形地貌气候因素

皖南,顾名思义,就是安徽的南部。而皖南古民居多集中于安徽的南部山区,这里的地形地貌气候形成了皖南古民居的形制和装饰特点。皖南地区多山的地理地貌环境,使之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闭塞的交通。而在抵抗自然能力不高古代社会,这种地理地貌环境,往往给人一种稳定感。而适宜的四季气候,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古人来此繁衍生息,总之,对于皖南古民居来说,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成为皖南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形成的客观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选址、朝向、建筑形式及房屋的建筑结构特征。不仅如此,周遭美轮美奂的自然环境,对于皖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美情美景也陶冶了皖南人的艺术旨趣。观为皖南民居装饰提供广泛的内容题材和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明显的地方特色。比如在皖南古民居中最常见的装饰作品“三雕”和窗额画中,山水题材的作品往往都是根据皖南地区的典型植如松、杜鹃等制作的“黄山松涛”、“白岳飞云”等景观;而其中人物耕织题材的作品如扣柴、翻土、放牧、担水、捕鱼等都是皖南地区典型生产方式的反映。

(二)皖南的木、石材料提供了皖南建筑丰富的物质资源

皖南的独特皖南地形和气候环境,也孕育了皖南古民居的特色建筑和装饰材料。如皖南古民居中建筑装饰必须的木材,特别适合在皖南的地形和气候环境中生长,这些多年生林木成为了皖南古民居建筑装饰中大量采用木结构奠定了就地取材的基础。皖南地区生长的杉木、银杏、柏木、和楠木,木理通直,坚韧耐腐,是上等建筑用材。得天独厚的资源木材优势,为皖南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用于砖雕的青砖来自于丰富的河道水系资源所带来的多年沉积的精土。而山地的地形环境,使得皖南地区还盛产优质石材,皖南古民居的砖块和石块的来源提供了保障。如黟县青、茶园石、龙尾石等更是用于建筑装饰的上好材料。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形成的以木材、砖块和石材为材质的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徽州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成为皖南雕刻艺人们发挥才智的天地,广泛运用于民居建筑的装饰如柱、柱础、门框、照壁、漏窗、石镜、石狮等,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工艺作品精湛的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赋予了皖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精神

(一)儒家文化中的程朱理学思想

中原民居建筑文化是以北方官式建筑为基础,其精神向度是儒家的伦理道德秩序,这些被物化后凝固在了皖南的建筑装饰艺术中,文化不可避免的被打上儒家伦理道德的烙印。比如,在厅堂中采用中轴线对称形式,对于“主右宾左”、“前堂后室”、“左昭右穆”等功能的界定在建筑分区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又如所有的皖南古民居都遵循国家颁布的庶民屋舍的等级制度,这是出于对等级森严的宗法秩序的无条件遵守。在各民居中,多有用于表意的匾额楹联等,其内容涵盖了多种伦理道德内涵。

(二)思想、信仰、民俗基础

在思想上,首先皖南古民居中反应出的儒家思想十分浓重,在明清两代这种程朱理学的教化禁锢更为强烈,束缚了皖南人的思想和信仰,束缚了皖南人的言行。所有的皖南古民居都遵循国家颁布的庶民屋舍的等级制度,这是出于对等级森严的宗法秩序的无条件遵守。皖南古民居建筑的等级秩序、高度的程式化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而徽商宅第不敢违背朝廷的限制,又想显出自己的身价,只能在精丽的雕刻上找出路。此外,佛、道教的思想也渗透到皖南地区村民的思想和信仰中来,这在古民居的楹联中就可以看出,其内容中对慈、爱的表意,就是这种影响的具体体现。皖南人所体现出的内敛自守,视淡泊为雅为真的民族性格,皖南古建筑内敛的品质和淡泊的色彩也体现出了理学在艺术上精神内涵。

(三)社会结构和宗族社会

社会结构在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地发生着变迁,这种情况下就长期保留着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这种血缘纽带维系着皖南社会的宗族制度,对宗族社会的治理起到了凝固、律己、律人的作用。皖南地区形成的聚族而居的宗族社会,它以宗祠为统治中心,蕴含其中的宗族思想与它的兴盛和宗族观念的巩固联系紧密。程朱理学的兴起,加深了皖南当地居民的宗族观念和凝聚力。它将传统封建道德思想在伦理上进行了具体化,肯定族权、父权、夫权在家族社会中的神圣。皖南古建筑以白墙、黑瓦、马头墙为表型特征都与其密不可分,如建筑的尊卑有序、内外有别都是宗法制度的尊卑、内外观念的集中体现。住房内部布局也是遵循着中上侧下、后上前下、左上右下的次序进行安排;高而小的窗、马头墙、屏门等的设置则保持了家庭的私密性,体现出内外有别的思想,起到了保私的作用。

皖南民居范文第3篇

【关键字】皖中农村建筑朝向墙体材料新农村建设节能趋势

【Abstract】middle of anhui province river in between the changjiang and huaihe region, with the socialist of"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lso in a rapidly changing, past behind, poverty, dirty, messy village enviorment are quietly fundamental changes happening. Now became increasingly popular home solar, policy support of methane on every family has come up, past day brick and tile constantly to be block, coal ash brick and chromatic cement watts of architectural forms are changing, a planning, energy saving, high quality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rend are forming.

【Key words】Middle of Anhui rural constructionTowardWall material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nergy-saving trend

中图分类号:S21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皖中地区是处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江淮平原区,是重要的国家粮食产区;同样也是人口密集地区,对应的建筑数量也是很大的。皖中地区虽处于江淮之间实际上这里并不是像平原地带那样平坦无垠,地形复杂多样有很多的丘陵和山峰,北乘华中平原南接大别山和皖南的山区。皖中的建筑就和此处的气候、地形、风俗、材料融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且一脉相承下来。

皖中农村的建筑保留自身的历史特性可能更完整,因为农村的人口众多,相应农村的建筑规模大,所以农村建筑节能和低碳设计值得细致研究,对未来的趋势更是应该密切关注。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提倡新农村建设,所以农村建筑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值得深入研究。

皖中农村建筑的发展和风格

从历史上来说,皖中建筑的发展应该是沿袭了浙江河姆渡的巢木建筑,有着典型的南方地域特色,但是皖中位于亚热带的纬度处于南北的分界处,夏季潮湿闷热冬季寒冷干燥,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在建筑的外表面上的表现比较混乱,既有南方特色也有北方的元素;如皖南地区独特的皖南特色建筑也常常表现在此处的建筑上,封火山墙、天井和主要平面空间的组织也常在皖中建筑空间的营造上运用;另一方面,皖中建筑也受到北方建筑的影响,如屋顶既有坡屋顶也有平屋顶。以前的建筑受到技术和经济上的制约主要是夯土的土墙和植物秸秆的屋盖,房子低矮、潮湿,而且建筑的各个构件也是需要时常更换的,皖中农村以前的居住、生活质量是相当低下的。

随之,新中国的诞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居住建筑的质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农村的建筑材料上主要是石材、粘土砖、预制板等,建筑的尺度空间也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慢慢发展有了多层建筑的出现,所以现在农村的建筑多以砖窑烧制的粘土砖为主要的外墙材料,建筑的保温、抗变形、耐久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皖中农村建筑的空间也变的多样化了,外部发展有了专门的饲养牲畜场所和专门的晾晒谷子的场地,内部的空间也丰富起来,厨房出现了单独分离,还有建筑的层高也超过了以前的土房子,房子变的宽敞明亮,通风和散热更加方便。皖中农村的建筑在外部、内部环境上都有了长足的改善。

总体上,皖中农村的建筑有了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有点混乱,受到南北部建筑的同时影响,南北交界处的特殊因素自身就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南北优秀的建筑技术。最终的结果就是建筑的形式、空间的多样性,随之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目前皖中建筑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以后建筑在各个方面的改变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皖中农村建筑的布局形式和技术节能系数

本地区的农村大部分的住宅主要是以南边为主要朝向,农村的建筑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布局上也多是长条、L、U字形,在平面的布置上是以主堂屋和主卧室布局在朝阳的南边,厨房多处于东边来布局。

农村原有的建筑大多是以粘土砖为外墙,热工系数大,同时亚热带的纬度在建筑上的西晒比较严重,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较差,夏季室内温度居高不下,到了梅雨或者是夏季暴雨季节更是闷热潮湿,冬季的保温效果也较低,农民的身体以及牲畜、谷物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热工系数上主要是朝阳面和屋顶、西面的山墙受热比较多但是必须要有合理的利用和控制不然则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加上本地区是南北结合处,既没有北方的暖气供应也没有南方自然的温暖气候。所以在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上重点考虑这些因素来提高建筑低碳性能(如,屋顶采用太阳能技术可以很好的利用自然资源和节能),未来将主要通过人为优化因素的设计来让皖中地区的农村建筑更好的为本地区的农民使用。

建筑的主要界面的发展——屋顶、墙角、西边山墙

皖中地区建筑的屋顶以前一直是粘土青瓦和木质檩条等构成,随之经济发展逐渐被楼房取代一般为平顶(省钱不用做女儿墙,同时可以晾晒谷物、甚至夏季可以人上屋顶乘凉)到了新世纪再次出现了变化,随之生活条件改善农民觉得平屋顶的用处不大,同时雨天排水不便,雨水对墙面腐蚀严重,屋顶的隔热的效果也较差,而如今随着发展又出现了以彩色水泥瓦配合上隔热层的设计慢慢又带回到了原先的皖南坡屋顶的样式。

皖中建筑的墙角也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因为位于亚热带地区比较闷热潮湿所以建筑构造中墙角也是被设计的很高,多以石材为主要基础可以有效的抵制春夏的“返潮”影响达到室内的干燥效果,高墙角还可以有效的组织底层的排水减小雨水破坏墙体程度,墙体的坚固也是可以防止墙体出现裂缝和提高抗震效果,同时部分程度上可以防止鼠、虫进入屋内。

西边的山墙一直是皖中农村建筑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农村建筑的维护结构材料差能耗大,在中国建筑的总能耗上农村建筑占了58%,所以农村建筑节能减排尚有巨大潜力空间。我国的绝大多数粘土的“黑砖窑”质量差、规模小、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的缺点。未来墙面的改善可以一方面改变材料换成现在常用的水泥砖和煤灰砖从而大大改善其热工性;另一方面通过自然植被的遮挡来改变节省能耗(如:西面种上大树遮阳和在外墙面种植大量的“爬山虎”等)。

新农村建设以后农村建筑的趋势——节能、绿色、规划有序

随着国家的三农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建筑必然有新的革新,再加上如今国家的低碳节能的发展政策,农村未来的趋势肯定是规划有序、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和宜人乐居的。

如今的情形是,皖中的很多农村地区,政府开始在村镇上建造通过规划的住宅房子,也有很多的村民愿意搬过去居住,还有一些刚组成的新家庭也愿意住在科学规划、经济适用的新房子里,随之发展农村的太阳能利用也非常成熟,规模也是巨大的,绿色、节能、环保的农村建筑正在逐渐走上历史的舞台。

皖中农村建筑的形态也是在美好村容村貌规划下,注重村容的绿化而慢慢发展成为一个生态有序的居住单体,让农民的居住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未来甚至很可能超过城市的住宅居住质量,为国家建筑的节能和低碳贡献更大的力量。

结语

创造一个生态住宅,寻求自然、人、建筑统一和谐是皖中农村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未来生态、节能、有序、宜人的农村建筑就会在皖中农村出现,更好的为广大农民的居住服务。

参考文献:

[1]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M]. f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9

[2] 王立雄. 建筑节能[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皖南民居范文第4篇

安徽省处于南北方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又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林业大省;安徽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其林业特点兼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特点,基本能够代表我国林业特点;2011年6月国务院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写明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各类开发区在安徽省均有适当比例的分布,与全国各区域分布比例相近,其农村区域发展以及林业情况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特殊的典型性。

2安徽林业和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2.1安徽省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地形复杂,平原、低山丘陵相间排列,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全省天然得被分割为淮北、江淮和江南三大地形迥异的自然区域。安徽省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29亿元、6391.1亿元、4143.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年的14.9∶48.7∶36.4调整为14.1∶52.1∶33.8(安徽日报,2011-02-24)。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部凸起的总体格局,但人口分布却与之相反,呈北多南少格局,城乡、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及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总体发展不够均衡。

2.2安徽农村区域发展现状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常住人口达到33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6.99%。201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13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m2。2010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1.64万hm2,粮食产量3080.5万t,连续5年创新高,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和5.64%。

2.3安徽林业现状

(1)生态建设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备。以“十一五”期间为例,全省共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61.04万hm2,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43.2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1.7%,其中:森林面积380.4万hm2;活立木蓄积量21710.12万m3;森林蓄积量18074.85万m3;森林覆盖率27.53%。

(2)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林业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省2010年完成林业产业产值715.4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5.8%,比上年净增201.8亿元,增长39.3%。其中木材产量458.2万m3;水果产量215.9万t;森林食品产量99487t;木本油料产量25910t;林产工业原料产量12109t,其中,人造板产量达到730万m3,是“十五”末的近3倍。

(3)安徽林业与农村区域发展关系分析。本文选取安徽省17个市1996~200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既存在时间维度又存在空间维度,固需用面板数据模型。使用面板数据不仅可以更好地检测和度量单纯使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无法观测到的影响,同时增加了变量至今的多变性减少了共线性,提高了自由度和有效性。

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Yit=β0it+β1itX1it+β2itX2it+…+uit(1)其中:i代不同的横截面,t代表时间。模型假设:对面板数据的估计取决于对截距、斜率和误差项的假定,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截距和斜率都是不变的,斜率不变而截距随时间或个体变化、所有系数均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等多种可能,每种情形也越来越复杂。由于本文目的在于考察变量之间的一般性关系,因此可以忽略系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假定所有系数都不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即Y=β+β1X1+β2X2+…+u(2)在该假定下,可以不考虑空间和时间的混合数据,单纯地将每个城市的14次观测值逐一堆置得到233次观测值,用通常的OLS回归进行估计。

结果如下:Y=-289522.40+1.04X1+0.15X2+1.50X3+0.75X4(-3.02)(7.75)(6.21)(4.93)(0.61)+146.11X5-65839.06DM+u(3)(8.72)(-2.34)运用常见的准测检查混合回归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系数都具有独立的统计显着性,斜率系数也都具有所期望的正负号。而且R2的值相当高,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R2=0.8889F值=301.4793其中:Y代表农林牧渔总产值,X1代表林业总产值,X2代表乡村人口,X3代表年末耕地面积,X4代表造林面积,X5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DM表示地形特征,处于皖北平原地区的取1,皖中丘陵地区取2,皖南山区取3.

实证意义:

(1)林业总产值(X1)、乡村人口(X2)、年末耕地面积(X3)和农民人均纯收入(X5)对被解释变量农林牧渔总产值(Y)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上述各个变量的增加都能促进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加。

(2)造林面积(X4)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3)地形特征与农林牧渔总产值显着负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农林牧渔总产值会随着地形由平原到山区逐渐下降。

(4)安徽林业与农村发展相关度。表2相关系数反映了:①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发展水平紧密相关;②皖南造林面积对农村经济具有显着的影响,其相关度达到18.7086。鉴于皖南皖西、皖中、皖北在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林业比重和建设情况均有着显着的差异,本文将安徽省分为3个部分分别论述。

3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3.1林业在皖南皖西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地位

皖南皖西山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包括大别山区和黄山、九华山区,由黄山、池州、宣城、六安、安庆5市组成。区域总面积536.9万hm2,林地面积320.1万hm2,占595.64%,森林覆盖率达53.35%,森林蓄积量为1.17亿m3,区域森林资源居安徽省首位,具有山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性。安徽省南部和西部山区不仅是全省林业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构建生态安徽的重点区和核心区。199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山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结合山区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加快山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2010年南部和西部山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7047hm2,其中人工造林7747hm2,占全省荒山荒地造林面积的35%。全区2010年林业产值367.7亿元,占全省林业产值的51.4%;其中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47.8亿元、163.3亿元和56.6亿元,各占全部产值的40.2% 、44.4%、15.4%,是区域经济中三大产业产值比例最为协调的地区。发展林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起到调整、优化和均衡当地的经济结构的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推手。皖南皖西山区共有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2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共计2737.22km2,属于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水土保持类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域,需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安徽林业在皖南皖西山区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富、因林而美、因林而广”。

3.1.1林业开辟了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采用上述回归模型中的相关系数法,通过计算农林牧渔产值和林业产值的相关系数,得出南部山区林业产值和农林牧渔平均相关度,见表3。据表3可知,上述各市林业与农村农林牧渔产业存在紧密相关度。另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南部、西部山区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276.7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为3453.3元,占全年总收入的55%;其次是工资性收2349.7元,占37.43%;转移性收入404.2元,占6.4%;财产性收入最低,仅为0.9%。改善农民收入结构,让更多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需要加速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经营性收入中,人均林业收入为172.6元,仅次于农业收入(2034元)和牧业收入(445元),为家庭经营性第三大收入来源,是全省林业收入比重和数量最高的地区。然而,相比于农业收入和牧业收入,林业收入仍有不小的差距。

3.1.2林业构造了山区农村的绿色屏障

多年来我国走的是粗放型发展路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物质资源的消耗,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仍为存在以巨大的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当前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53.35%,活立木总蓄积量1.16亿m3,森林资源居皖之首。据安徽省环境状况公告显示,2010年安徽省17个市中,黄山、宣城、池州生态环境质量优,生态系统稳定,安庆、六安与其他七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3.1.3林业促进了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新转变作为南方集体林权改革的重点区,安徽林业也紧密围绕当地实际深入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林地的生产潜力得到挖掘,价值不断提升,林农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全省多数地区相继开展了森林资源流转、林权证抵押、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林权配套改革,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更加显着、外延不断扩展。农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他们自己就是脚下这块土地最真实的主人。在对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调查中,林改后参加社会事务积极性提高很多的有12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7.3%;略有提高的有186人,占39.3%;没有变化的有165人,降低的为0人。调查数据说明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已经较高,且经过林改后有很大提高,但仍然有不少居民对参与社会事务缺乏主动性,提高居民参与意识,构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改进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努力。

3.1.4林业搭建了农村区域发展的大平台

丰富的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平台。皖南皖西山区是油茶、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及油桐、乌桕、黄连木等工业原料的主要产区;拥有大量的木本中药材资源,是青檀、香榧、蜜枣、桃形李等水果的主要产地;霍山县、广德县、宁国市、黄山区是中国竹子之乡,具有发展竹笋、竹藤、竹家具、等竹产业的天然优势,例如仅广德、泾县两个县竹林资源就达到6.7万hm2,其竹业产值达到12亿元。丰富的地形地貌是发展的自然平台。皖南皖西山区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其森林资源居全省之首,本区域最大的特点便是山地多、林木多、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具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拓展林家游乐项目、山地露营等多种适宜的旅游项目的巨大潜力。先进的环境绿化是发展的基础平台。在对乡镇机关相关人员的调查的30份有效问卷中,对于绿化状况对当地发展活力的影响:8人认为影响巨大,21人认为有一些影响,1人认为没有影响或完全没有影响,并且在对村委会的调查中,相关人员均表示先进的环境绿化对于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具有巨大的基础性作用和推动作用,是大多数项目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3.1.5皖南皖西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山区林业三大产业产值最为均衡,但仍然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所占比例达到84.6%,第三产业较弱,仅占15.4%。第二,山区各市发展不协调。南部山区各市农村人口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相关度最高的六安市达到0.76,平均相关度为0.54,最低的宣城只有0.11,差距较大。第三,森林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共有自然保护区9处,森林公园17处,但充分开发利用的却不多,游客数量参差不齐,是森林旅游资源的浪费。

3.2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地位

安徽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扩、因林而活、因林而丰”。皖中地区位于全省地形升降之间的过渡区,为长江淮河分水岭,地形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包括芜湖、铜陵、马鞍山、巢湖、合肥、滁州等6市。据统计,2010年,皖中生产总值(GDP)达到6409.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84.99亿元,第二产业3732.98亿元,第三产业2191.42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8:58:34。人均GDP为35874.8元。2010年“皖中丘陵地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42万hm2,林业总产值171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23.9%,占地区总产值的2.7%,其中:第一产业68.1亿元,第二产业84.5亿元,第三产业18.4亿元,三大产业占全区林业总产值分别为39.8%,49.4%和10.8%,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方兴未艾。针对皖中丘陵地区的作用,林业在区域发展中对农村居民共发放问卷4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92份;对乡镇机关林业相关人员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

3.2.1林业拓展了农村增收渠道

这是支撑的点。皖中丘陵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大量的滩涂和丘陵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林业成为当地农民经营的重要载体,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经营范围的扩大,直接推动了当地农民生产结构的调整,当地农业的生产能力、竞争能力显着提高,现代农业的步伐加快。林业的发展为当地农业因地制宜的发展,为当地农地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也搭建了载体。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中部丘陵地区农民人均全年总收入7377.7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987.3元,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占全部收入的54%;其次为工资性收入2802元,占38%;财产性收入136.5元和转移性收入441.3元,两项仅占总收入的8%。如何让更多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下一步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集体林权改革也只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林业收入仅仅为41.7元,所占比重仅为1%,远低于农业、牧业等产业收入。从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经济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加强林业建设,提高林农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是 皖中地区林业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3.2.2林业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这是支撑的线。农村发展,活力是关键。皖中地区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区域,社会经济相对发达。林业直接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宜居,宜商,成为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外资发展的重要筹码,投资的溢出效应直接促使本地城乡交流更加频繁,进城务工从商、出城休闲游览成为本地区双向互动的亮丽风景,一大批农家乐、观光园、垂钓池兴起,农村的发展活力增加。

3.2.3林业提振了社会参与信心

这是支撑的源。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用强制型和诱导型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在加强宣传提高农户的权属意识和参与意愿的同时,让农户通过参与民主决定成为不同权属分配模式的直接选择者,通过林业产权的一系列改革,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热情也逐渐提高。皖中丘陵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于2007年,历时3年,已累计核发(换发)林权证14.76万本,发证面积65万hm2,占应发证面积的98.38%,林权流转面积12.8万hm2,经调查,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林改表示非常认同的有89人,占22.7%;,表示认同的有297人,占75.8%;表示无所谓的有6人,皖中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同。因此,当前的林权改革是比较科学可行的,但仍需注意的是,有6人认为这项改革是无所谓的,也即改革虽然没有给他们带来损失,却也没有带来利益,因此,林业产权、林业制度仍然存在优化的空间和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林权改革带来的好处。

3.2.4林业促进了农村区域科学发展

这是支撑的面。皖中地区是安徽经济政治中心所在,是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域及合肥经济圈发展区域,是安徽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所在,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受损较为严重的区域。因此,发展皖中丘陵林业发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加强郊区绿化、建设绿色生态走廊,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皖中丘陵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抓住发展方式转型期快速占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地的重要契机。在对乡镇机关人员的调查中,共有25人,占83%,认为林业对农村区域科学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全面推动农村区域的科学、低碳发展,必须加大林业工程建设力度。

3.2.5皖中林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皖中农林牧渔总产值受农村人口影响较大,其相关度达到0.63,且林业总产值以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等初级产业为支柱,企业大都规模较小,未形成品牌效应,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第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林业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方兴未艾,仅占林业总产值的11%,达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仍需努力。第三,林业合作组织和服务中心质量较低。皖中地区已有林业专业合作社203个,林权交易服务中心6个,但参与人数只有4439人,服务覆盖率不高,服务质量还需要提升,宣传力度还需要加强。

3.3林业在皖北平原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保障”地位

安徽林业在皖北平原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保障”地位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稳、因林而强、因林而续”。皖北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由蚌埠、淮南、阜阳、淮北、宿州、亳州6市组成,总面积38847.58km2,地形以平原为主,开阔平坦,是华北大平原的南缘。2010年皖北地区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6845hm2,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为促进皖北生态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十二五”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开发区,成网成面的林业保持并改善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这些是粮食生长的基础,是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档木制品需求逐年增长,使得平原速丰林业迅猛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尤其是集体林业经济因此做大做强。林业的可持续性直接保障了当地农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皖北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平原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既是安徽崛起的难点所在,也是安徽崛起的希望所在。加快皖北发展,也是林业系统全力打造“生态强省”的重要途径。皖北平原地区对农村居民共发放问卷4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87份;对乡镇机关人员共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5份。

3.3.1林业直接促进和保障了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这是保障的核心。大量研究均已证实,林业在平原地区的直接作用就是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改善气候等功能。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皖北平原,粮食稳产高产是首要任务,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其划为重点开发区的内在约束。建成纵横交织、密集成网、繁茂浓荫的平原林网成为粮食生长的重要保障,为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3.3.2林业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是保障的目的。林业是有效利用生物资源优势发展农业农村的首要选择。淮北平原地区生物资源丰富:亳州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中华药都”之称;太和香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名特产品;砀山县是砀山酥梨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萧县葡萄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誉满江淮;怀远石榴皮薄核软,一直以来位居全国四大石榴产区之首;颍上是安徽竹子之乡,拥有丰富的竹子品种……充分发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是淮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第一选择。随着林果业和木制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村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增加农民收入。

3.3.3林业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保障的结果。物富民丰源于根基稳固,纵横交织的林业保障和支撑了粮食的持续稳定高产,密集成网的林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繁茂浓荫的林业成为当地防灾减灾最有效的生态武器,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有效的生态抓手,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建设最有效的生态平台。

3.3.4皖北林业存在的问题

(1)森林覆盖率低。林业资源总量不足且发展缓慢,全区森林覆盖率仅为22.47%,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037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1.134m3,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树种比例不够合理。全区乔木林地中杨树林占有绝对多数,比例达到73%,树种过于单一。

(3)林业产业发展程度较低。2010年皖北平原区林业总产值仅为176.7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24.7%,林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4安徽林业定位与战略创新

4.1安徽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1)为农村区域生态环境缔造了青山绿水,打造了生态家园。这是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皖南皖西林业面积最广、林地质量最高,其降水、气温、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也最高;在皖中和皖北地区林业也起到了相当的生态作用。

(2)为农村区域经济提供了比较优势,开辟了增长源泉。这是林业的经济功能。林业产业在各地区均占有较大的比例,并具有较为喜人的发展前景。

(3)为农村区域社会发展搭建了参与平台,疏通了就业渠道。林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村居民的就业,尤其在皖南皖西地区,森林旅游业的发达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4)为农村区域协调均衡发展链接了合作空间,培育了赶超基点。

(5)为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创造了持续动力。

4.2安徽林业战略创新

(1)突出生态建设这一战略核心,着力加强资源保护,带动林业全面转型。这是林业建设必须牢牢抓住的主脉。要坚持重点工程带动,全社会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加强资源保护、巩固建设成果。

(2)突出产业升级这一战略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升级是林业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承接产业转移也是林业产业发展题中之义,不可能隔绝于外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承接,主动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材料供应、原材料产业的重点突破、轻纺产业的一体化加工,高科技产业的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业的特色旅游、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基地化建设。

皖南民居范文第5篇

刚过完十一,正感意犹未尽,恰遇谢永增,叙话中得知他刚从皖南写生归来,已在其地徜徉月余,画完册页十数本。在三十余天的时间里居然画了这么多的画,可以想见谢永增下了不小的功夫。随后获观写生稿,印证心中猜想。此次皖南之行谢永颇具收获,犹感他對写生与自然的认识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凭借现代的生活条件,自觉走进自然,真正面對自然万象,描写此时此地此景此物的神情动态与作者的真实感受是现代绘画形成的传统,这是现代画家的写生观念。正是现代的写生方式,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重新回复到与自然山水真切對话的通途之中,走进了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与世界中,获得了深厚鲜活的生命源力。谢永增的写生之地皖南,于我感触颇多,因地属我的故乡。皖南地处丘陵与山地间,地势平缓中不时起伏,远山近树,小河清溪鱼塘湖泊不时映入眼帘。在青山绿水间,白墙黑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村落散入其中。更有田园阡陌,炊烟耕作,山水林木,掩映环绕,一派恬淡自然之趣,有如桃源之境。

對生长于北方厚土的谢永增来说,皖南是另一番天地,在他的这批写生中,皖南山水村落展现的是另一番独特的韵致。皖南村落民居,多依地形地势而建,自然延展,起伏有致,每一处都构成了别致的景象。徽派民居造型独特,通常家家房屋相连,间以风火墙分割。墙头屋脊造型装饰淳朴中见精巧,白墙黑瓦,素颜中显清丽。村落中总有清溪水塘贯穿其中,形成极富视觉美感的韵律。然而,谢永增没有做自然主义式的如实描写。在仔细审视每一处景致中,他总是根据對象的节奏特点,自由取舍,裁剪组织,形成更富有情趣的画面。他對村落的展现,或远观,或近视。或写全景高高低低林林总总,在繁复中见秩序;或写近景一隅,在對象单纯结构中见微妙细微的节奏变化。可以看出,他继承了深厚的传统,對景写生而不受缚于對象,凝神静思而不受固定视点的局限。他根据對象的特点和画面布局的需要,概括取舍,意笔生成,自由构筑,把對景写生转化成對景创作。同时他又吸收了现代绘画的理念,把村舍對象转化为点线面的抽象结构的跃动合奏之美,自如地安排着其中各种抽象的节奏关系,内在地控制和编排着视觉上的形式之美。饱受传统审美情趣濡染的谢永增深知,写生是写其生意、生动,不是被动的形象记录和素材的收集。写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對對象深入感知的过程,也是自己思想感情陶冶提炼的过程。只有更加深入地涤荡自己的心胸,自己才能更深刻地体认到對象的美感显现,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说到底,對對象的美感认知和发现是来自于自我情感的深度,是自己心灵意愿的无声外化。由此谢永增总是在寻找最与自己心神契合的景致,总是力图深入表现心与物化的和谐与忘怀。显然,谢永增在皖南的村落中,发现了其中的美,也找寻着自己情感的轨迹。他的写生总是透露出一种亲近、平和、淳朴、温和、宁静的气息。从这个画面气质来说,谢永增對皖南的眷恋不是偶然的,他以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之脉感悟和联通到皖南村落静默的意蕴,他在写生中真实清楚地表现出了内在的自我。所谓心象合一,情景交融,以至物我两忘的至境就源于此吧。(本文为节选)

相关期刊更多

皖南医学院学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教育厅

黄山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教育厅

东方博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