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魏书生教育思想

魏书生教育思想

魏书生教育思想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第1篇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魏书生的精神

    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了解魏书生的思想

     魏书生的思想是真真切切地从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开始。他主张人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互斗的关系,因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互相谅解的。在遇到矛盾、解决具体问题时,则应坚持“正面引导,搞心理穿透”,而不搞“互相碰撞”。每个人对自己应本着“宁让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的精神,坚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样,人就可以以活得轻松一些,人际关系也就会更协调。

    他本着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切实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的、商量的办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三个方面的开发,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

    他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在他的班级里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少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助手而没有对手,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还主张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的搞分数控制。

    魏书生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他的那些既具有规律性又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中。在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三、研讨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把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学的基点,潜心钻研,着力摸索,从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入手,力求把人生观教育融汇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

    魏书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功能,抓了思想教育,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文以载智”的功能,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带领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他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文道”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魏书生抓了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

    他建立了计划系统,按计划行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事、时、人三者落到实处。他归纳出与语文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能放弃的事,制成具体规范化的措施,规定了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做事的方法。

    为了强化教学过程,魏书生又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方式,并制定了具体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惩措施。

    他很重视实践结果,又建立了反馈系统。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科学管理水平,他的教学实践体现了教育家的思想,改革家的魄力,思想家的气质。

    魏书生成功的经验是从实际出发,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能用语文这一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陶冶学生情操,能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

掌握规律实行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的四步调控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他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天赋得到了发挥,特长得到了培养。他们在自由舒畅的民主自学成人中,恢复了“人”的本来面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学给语文带来了一派蓬勃的气象。

    五、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难怪有人会说:魏老师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当之无愧!

    六、学习他务实的品德,强壮的生命支柱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习、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七、学习特指导学生创新

    每一个学生都有敏锐眼睛,他们好奇好探索,正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成人一样有了欲望创新也就从这开始了。但我们不能忽视学生正确认识,有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对于我们成人教师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就如一场足球比赛,并不觉得赢者就是代表胜利,而是过程。在这过程中,每一个学生是否对这场球赛重视,在踢时,每一个动作是否正确。这关键在于我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在过程中畅流到自由与美丽和对运动的热爱。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也就是他思想教育与成人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刺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即传受知识,有开发智力。

    八、学习他养成少说多干的好习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与言教是教师必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魏书生从教仅23年,但其成就巨大,其名声家喻户晓,在教育界引起不小的反响。魏书生有何等神功?为什么条件极差,成绩十分一般的班级到其手中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在带有疑问的反复阅读、思索中我深深体会到:魏书生没有神功,有神力。他这种力就是教书育人的动力,让学生爱学习的向心力、凝聚力。

   正如魏书生所说的:“改变了自己,你觉得世界更可爱,水比昨天清,成人比昨日艳,天空看起来都比昨日更蓝。”就会营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从魏书生的育人篇中我体会到:魏书生注重的是教育教学的方法、步骤,强化的是能力识的运用。古人所说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我的最大的体会是人要会“享受”。人生在世,要会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不能白来一遭。魏书生说,现在社会稳定,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只有怀着感恩的心,用“享受”的心态适应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无谓的心态,有一颗快乐的心,才能不把眼前的暂时的困难当回事。

九、学习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包容社会现实,把责任和奉献作为“享受”。

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教师却是清贫的。面对金钱与名利的诱惑,面对行业不正之风的侵蚀和社会偏见的压力,只有那些立下崇高志向的教师,才能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甘守清贫、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地为社会造就人才、贡献力量。老师要学会对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不适当的说法。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你要有清醒的认识。面对教育改革的考验,教师任重而道远,如果矢志不坚,又怎能无怨无悔、迎难而上呢?

十、学习他正确认识自己,解放自我,把职业当事业。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教师一个重要的劳动成果是收获真挚的感情。人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象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的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也会在心灵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

十一、教师要有强壮的生命支柱,善于学习,精于教书。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第2篇

一、研讨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把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学的基点,潜心钻研,着力摸索,从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入手,力求把人生观教育融汇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在教学过程中,魏书生抓了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他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天赋得到了发挥,特长得到了培养。他们在自由舒畅的民主自学环境中,恢复了“人”的本来面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三、教师要有强壮的生命支柱,善于学习,精于教书。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第3篇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魏书生讲的关于教学上的“两大点”和“一小点”。“两大点”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一小点”就是“一松二静三匀四乐”,就是说:“身体松心灵静呼吸匀情绪乐”。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了人凡事要想的开、想的透,要乐观进取,不管有多大的事都要保持“心灵静”“情绪乐”。要时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教育家魏书生谈到教学管理时,特别强调了两点:其一是在处理班级的事情方面,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给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分个职务,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这样他们就会认为老师很器重他们,把分配的任务尽可能做到极致。“人尽其责,人尽其才”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二是要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要想改变一个人,就要发现他存在的问题的多种因素。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根据他们的优点去鼓励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班里的一些重大事情一定要采取民主的方式去解决。凡是“一般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去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要干”。总之,凡事要靠方法,这样,班主任干起工作来就很轻松了。他强调必须注重管理,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情绪,提高了管理实效。比如,在学生中建立起了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等制度,考试时由学生分工出题互考、补考等,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另外,教育家魏书生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他每天都带领学生长跑3公里的路程,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雪,从不间断。科学的管理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信念,使魏老师的成功成为必然。

在他给我们作报告时,50多岁的人一站就是半天,而且一直是“金鸡独立”的姿势,用他自己的话说,“能一个人干的事不要让两个人去干,能一只脚站着,就不要让两只脚都受累”。

魏老师的睿智与幽默,精辟的见解与渊博的学识,从容不迫的叙述与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并折服了我。让我领悟到教育教学的真谛和人生中的某些哲理。魏老师用四个小时述说快乐人生,笑声掌声不断!从他的报告中,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学习的还很多。我们应该学习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着。他把从事教育工作看作是对党、对人民的回报,把工作看成是品尝人生的欢乐,树立视事业如生命、爱在其中、以苦为乐、为之献身的信念。学习他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生活作风。他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达到舍身忘我的境界。不管在做人还是在做事上都能守住一颗平常心,尽到生存的责任,享受生存的快乐!他把平凡的岗位看成一个宏大的世界。他说:“人尽其才固然可喜,大材小用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语文;魏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魏书生把管理学中的理论运用到语文教育教学中,成为了管理派中最具代表的语文教育改革家。语文教育离不开管理,魏书生精心构建起来的语文教学管理理论成为其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我国基础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魏书生语文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涵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管理思想是其在几十年语文教学工作中,把各种科学理论运用到语文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践中所形成的。魏书生语文教育管理思想的本质是:“实现高绩效的自动化管理,核心是民主和科学。”魏书生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必须培养自学能力。”

魏书生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他把民主思想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解决了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魏书生运用民主思想教学,使学生热爱学习,培养学生能够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使学生善思、善写。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魏书生的科学管理思想与民主管理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魏书生认为语文教育科学管理的实质是通过激励机制、制度、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所以魏书生在语文教学管理中建立了三个系统,即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魏书生认为从建立这三个系统入手能够:“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使语文教学管理朝着自动化的目标发展。”

二、魏书生语文教育管理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老师占据着主动权,学生被动的学习,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往往在讲台上费尽力气想要把知识点讲透,而学生在讲台下面费力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几乎没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魏书生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牢笼,让学生从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解放出来。他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并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去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学生热爱学习、喜欢学习的问题,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兴趣。魏书生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魏书生认为教师要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老师应该在课程标准、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之间架桥。其次要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魏书生非常看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关系,他认为学生是自己的助手,能够帮助老师提高教学质量。而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找到好学上进的兴奋点,使学生热爱学习,而不是强迫学生。再次,魏书生比较重视教学决策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民主作用。在课堂上,魏书生在讲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方法、作业内容等方面都与学生互相商量,使学生养成了发表自己意见,积极参与教学的习惯,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魏书生认为,教育不仅要民主化,而且也要科学化。只有实现科学化,才能按规律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老师和学生,才能少走弯路,多办实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魏书生为了提高学生自学语文能力,他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了从时间到空间,从大事到小事,最后确定不能放弃的实事共6类34件事,形成了科学的计划立规系统。为了把语文学习落到实处,魏书生制定了语文学习的监督检查,分别是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语文教师抽查。为了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计划、制度到内容各方面都能从实际出发,使语文教学和学习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魏书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上采取了四种反馈方式:一是个别反馈;二是班干部反馈;三是班集体反馈;四是家长反馈。

三、魏书生语文教育管理思想对当下语文教师的启示

魏书生的语文教育管理思想紧紧抓住了“民主”与“科学”,在实施语文教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做法给予了当下语文教师几点启示。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魏书生的民主思想运用于教学中,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从小注重商量、积极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当下语文教师应该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老师乐于点拨与引导,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和谐民主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积极的状态,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二)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魏书生一方面教给学生培养自学能力、自育能力的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 以形成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又针对具体情况, 教给学生一些灵活机动的方法, 以利于学生自我调整。”这说明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自身情况去帮助学生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方法,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魏书生为代表的语文教学管理派的教育智慧,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起了中国语文教育界的一场深刻变革。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能够提高我国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阁,王海军,于守魁.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许书明.语文四大名师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3]朱新平,赵立东.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4]王晓霞,隋国成.魏书生教育思想概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5]许书明.协同论与魏书生自组织能力培养[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02).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隋代教育;影响

从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历史看,隋代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所创立的科举教育制度,标志着我国传统教育科举时代的到来。这一制度为唐及其以后王朝所继承和发展,对我国后来的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今,当我们身处多元文化碰撞的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隋代教育,不难发现,其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元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的发展概述

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不仅瓦解了汉代统一的政权,而且也有力地冲击了维护统一封建政权的儒家伦理纲常,把人们的思想从儒家名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曹操“唯才是举”政策的执行,甚至在政治上录用“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激荡出曹魏正始年间以老庄思想为根据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之玄学思潮的泛滥,并逐渐成为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的主旋律。虽然这种思潮,在政治上迎合了门阀世族的需要,反映并维护着门阀世族的利益,但却对长期禁锢在儒家纲常伦理中的人们的思想,无疑在客观上起到了解放的作用,因而促使了学术思想界儒、玄、墨、名、法、纵横、佛、道以至兵家都应时而出,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所谓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政治统治思想的禁锢一旦被打开缺口,就促使整个社会朝着开放的方向前进。原来封闭的状态被打破,各民族之间便表现出包容和吸取的积极精神。这一点尤其在北方表现得十分突出,无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尽管汉族拥有相对的先进文化,但在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下,也积极吸取和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少数民族则更是不甘落后,努力学习和吸收汉族先进文明,改进落后生存方式及文化,因此北方并不是单一民族文化的方式,而是多民族的混合形式,如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胡汉二重体制,便是这种开放性的社会文化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反映在教育中,要先看到多学科发展的态势在家学教育形式下的传承与发展,导致实科教育的萌芽,如医学、书学等的教育。再如,在社会生活上,西晋泰始(265一274)以后,史称“中国相尚用胡床貂梁,及为羌煮貂炙,贵人富室,必蓄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太康(280一289)时期,人们普遍以胡人生产的毽“为拍头及带身、挎口”,并相习成风。到魏孝文帝改革后,社会文化思想开放的结果,更加突出,促进民族间隔阂的消失,文化礼仪更加趋同,最终带来了各民族在隋朝下的再次统一。

文化思想的开放,加速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佛教也因此加快了向东传播的速度,进而便有佛教与玄学、儒家以及土生道教之间的角逐。因此儒释道之间的大争论也就成为魏晋思想文化中的特色和焦点。争论的结果,却并没有降低任何一方的地位,相反却促进了三者之间的融合。其中,佛教的援儒入佛,促使了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受到统治阶级以及民众的支持,生了根,发了芽,构成了另外一种以寺院为中心的文化思想体系,也就有了寺院教育的萌芽与发展。它宣扬的终生平等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对门阀贵族垄断教育是有所冲击的。再说道教,本来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巫术文化与道家思想结合下的民间信仰,此时,引进佛教的组织方式和宗教仪式,便逐渐削弱了原来很强的迷信色彩,转化为宗教的性质,采用玄学下的理论,也形成了与儒家文化较为不同的文化思想体系,也就产生了自己不同的以道观为中心的教育机构,与儒家教育、佛教寺院教育一起,相互辉映。

二、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发展对隋代教育的影响

我们知道,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一文教政策后,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就被尊崇为“经”,致使汉代的教育成为了经学教育,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最终教育被门阀世族所垄断,极大限制了教育的发展。而魏晋南北朝之际,由于长期的分裂,多元文化的发展,哲学、科技、文学得到自由发展。特别是佛教、道教、玄学也发展了自己的教育,打破了经学教育对人们的束缚,形成了多种教育并存的局面。如在那一时期,虽然官学时兴时衰,但却也出现开设儒学、玄学、史学、文学的“四学格局”,还有算学、书学等专门学校。这一多元教育局面的发展,最终的影响使隋代并没有实行独尊儒学的单一文教政策,而实际是推行了儒、佛并立、兼遵道教的文教政策。

实际上,隋代教育在倡导儒家经学教育时,也并不反对其它文化思想意识下的教育。如因隋代佛教的发达而导致事实上还存在的佛教寺院教育,以及道教在魏晋南北朝产生并逐渐发展而事实上存在的道教道观教育。尽管这两种宗教性质的教育,在隋代并非具有很大的规模,但这种教育的存在,从逻辑理论上来讲,确实是存在的客观事实。特别是佛教的寺院教育,对发端于隋唐之际,兴盛于五代和两宋时期的我国古代传统的书院教育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再从隋一代儒学大师、著名的教育家王通明确提出“三教可一”的主张来看,至少说明,隋代的教育应该还是存在着多元化格局的显著特征。这种多元化教育格局局面的形成,毫无疑问是魏晋南北朝文化思想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走向融合趋势的产物。

再者,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多民族融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各个民族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适合本民族发展需要的教育。因此,尽管由于历史上少数民族的教育文献的不足,我们无法窥其大概,但不难想象,经由民族融合时期而形成隋代,它的教育应该还有着少数民族教育影响的痕迹。如果,我们把文化本身就看作是教育的话,那么,在隋代一切带有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性质的事物,也可以当成就是少数民族文化这个大教育对隋代社会文化这个大教育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是比比皆见,无疑还是魏晋南北朝社会文化思想朝着开放、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三、结语

隋代虽然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长达360多年的分裂局面,国家实现了大一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成就是十分突出的,开辟了我国传统教育的新时代――科举时代,是我国教育从封闭走向相对开放的转折点。隋代的教育发展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元文化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发展和碰撞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99.

[2](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

相关期刊更多

唯实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数字与缩微影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装备维修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