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夫的故事选自

渔夫的故事选自

渔夫的故事选自

渔夫的故事选自范文第1篇

今天,我来到了桂林市的桃花源景区,传说桃花源还有一个故事,现在让我来给你们讲讲这个故事吧,一天,一个渔夫在一次打鱼的过程中,不知走了多远,他就发现了这个地方,于是他就跳下船走进了那个地方,他首先走入的是一个洞口,洞口由小变大,到了最后就是桃花源这个地方,那里的人都很欢迎渔夫,还问渔夫外面是什么样子,渔夫就把知道的事情告诉了他们,那些人很惊奇,他们告诉渔夫他们是秦朝人,是了躲避战乱才来到这里的,他们不知道秦以后有汉,而汉以后有魏了,这时渔夫要走了。那里的人告诉渔夫,别把这里说出去,渔夫回去了以后把这事告诉了太监,太监叫渔夫带路去桃花源,结果迷路了,有一个隐士也想去,但还没出发就病倒了,从此再也没有人去过,好了,《桃花源记》故事讲完了。

接下来是该参观景区了,参观景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水路,一种是步行,我先选择了水路,我坐上了一条船,船开动后,首先看到一个湖,那个湖叫燕子湖,船慢慢的行驶着,不一会儿就到了一排建筑物的面前,听讲解员说,那些建筑是土著人的建筑,船继续向前走,船进入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岩洞,讲解员告诉我这个岩洞叫燕子洞,洞是天然的,而且没有照明,所以才黑漆漆的。转眼就到了相思桥,在下面合上双眼,再许上一个愿就可以了,过了相思桥,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桃花林呈现在眼前,顿时芬芳扑鼻,多美的桃花林啊!我不由自主的感叹道。突然,我听到了一阵敲锣打鼓声,我就往船外看,原来是当地的土著人看到有外人而来,跟他们打招呼叫巴买,巴买是朋友的意思,他们才会友好起来,到了这里船就返回了。我接下来是步行,我们走到先接绣球处,我接到了一个绣球,接下来我和苗族人跳起了舞,然后我参观了一些器具,例如:石磨、石臼一类,然后我就与桃花源告别了。

渔夫的故事选自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李渔小说;新奇同质;喜剧风格

李渔是清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喜剧大师,不仅仅他创作的戏曲基本上都是喜剧,他的拟话本小说集《连城璧》与《十二楼》也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李渔小说喜剧风格之奇主要表现在喜剧风格之“新”这个层面上,这是他小说“尚奇观”中“新奇同质”思想的具体展现(李渔小说“尚奇观”的理论详见2010年05期《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李渔小说的尚奇观在艺术手法中的展现》一文)。在李渔之前,诙谐幽默的话本小说不能说没有,但在作品总体上形成如此鲜明统一的喜剧风格,可以说就只有李渔一人。无论什么样的题材、人物、故事,到了李渔笔下,都被赋予了喜剧的特质,无不透露出喜气和乐意。李渔极力主张文学创作要使人“消愁”,给人带来快乐,即所谓“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呜咽。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1]9。在李渔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在作品总体上形成如此鲜明统一的喜剧风格。而李渔小说所显现出的喜剧风格,正是他求新求奇,是其“新奇同质”思想的具体实践。

首先,李渔小说“新奇同质”的思想表现在他善于选择新颖的题材,从而增添了小说的喜剧色彩。

李渔在小说题材的选取上不再像“三言”、“二拍”的作者,依据前人作品所提供的材料,畅演古今杂事,而是随时变更,腾空翻新,使自己的小说题材出新出奇,从而使作品成为“有作者个性的声音”[2]176,形成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李渔是一位刻意求新求奇的作家,他认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3]203他在题材上力求新颖,而这种新颖又常常表现在对现实的夸张或对常情常理的违背,以此来营造一种喜剧效果。

比如《美妇同遭花烛冤,村郎偏享温柔福》,写的是一个又丑又臭的男子先后取了三个美妻,每一个美妻都嫌恶他,最后一个美妻想出奇计,使一家和睦相处。作者一反传统男才女貌相当的配偶原则,别出新意,并极力夸大男子身上的缺陷,将对比极强烈的男女配为夫妻,将生活中极不和谐的事情化为一场忍俊不禁的喜剧。小说后评中对此评价道:“这回小说救得人活,又笑得人死,作者竟操生杀之权。”从而指出了这部作品所具有的喜剧性。又如《寡妇设计赘新郎,众美齐心夺才子》,写的是一位女子如何将意中男子夺为自己夫君的故事,这与以往小说中所选用的题材往往写男子如何设计得美妻正好相反。因为悖于常理常情,因此小说表现出强烈的喜剧色彩。《十卺楼》为了说明“天下好事,只宜迟得,不宜早得;只该难得,不该易得”的新奇道理,编造了一个更为荒唐的故事:一位男子先后娶了九位妻子,但他们的生活都充满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娶到第十个妻子时,却为原妻,夫妻好合,幸福美满。小说以亘古未见的新题材,上演了一出庸俗的喜剧。

《生我楼》中写一位老人卖身为父,这也一反以往卖身为子为仆的题材,不合生活情理,这种题材本身就充满了喜剧意味。总之,李渔为了使他的小说题材呈现出喜剧的色彩,就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的夸张或对常情常理的违背,而这正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小说观中“新奇同质”的思想。

其次,李渔小说“新奇同质”的思想表现在作者善于选取喜剧型的人物去串联小说的故事情节,从而达到强烈的喜剧效果。李渔是一位编织喜剧的巨匠,他善于设置喜剧型人物,制造喜剧氛围。如《美妇同遭花烛冤,村郎偏享温柔福》中的阙里侯:“眼不叫做全瞎,微有白花;面不叫做全疤,但多紫印;手不叫做全秃,指甲寥寥;足不叫做全跷,脚跟点点;鼻不全赤,依稀略见酒糟痕;发不全黑,朦胧稍有沉香色;口不全吃,急中言常带双声;背不全驼,颈后肉但高一寸;还有一张歪不全之口,忽动忽静,暗中似有人提;更余两道出不全之眉,或断或连,眼上如经樵采。”这个形象可谓奇丑无比,虽存在夸张成分,却极富喜剧性。李渔喜欢用漫画式笔法勾勒人物形象,产生耐人寻味的喜剧效果。如《拂云楼》,裴七郎的前妻封氏,生得“面似退光黑漆,肌生冰裂玄纹。腮边颊上有奇痕,仿佛湘妃泪印。指露几条碧玉,牙开两片乌银。秋波一转更销魂,惊得才郎倒褪!”这样一个丑女偏偏到处卖弄妖娆之态:“但是人多的去处,就要扭捏扭捏,弄些态度出来,要使人赞好”。其“雨中摔跤”一段,丑态毕露,造成了极强的喜剧气氛。设置性格互相对立的人物,也容易产生喜剧意味。《夺锦楼》里的钱小江夫妇,性情相左,在女儿婚事上偏又互不相让,两个女儿许了赵、钱、孙、李四家,从而形成矛盾冲突;迎娶时,边氏“捏了闩门上杠子”,把迎亲队伍打得落荒而逃,夫妻只得对簿公堂。《妒妻守有夫之寡,懦夫还不死之魂》中费隐公和淳于氏,一个是“强硬丈夫”,一个是“阃内将军”;一个主张一妻多妾,一个极力反对丈夫纳妾,从而形成矛盾冲突;“声讨妒妇”一段,喜剧效果极为明显。总之,李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一些“奇”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也是一些别出心裁的“奇”事,从而增强了小说的喜剧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取得与李渔小说“新奇同质”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第三,李渔小说“新奇同质”的思想还表现在作者善于依靠奇巧的情节,营造出浓郁的喜剧氛围。

小说之“奇”离不开情节安排之“奇”。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金圣叹总结说:“(小说)节节生奇、层层追险”,“节节生奇,奇不尽不止;层层追险,险不绝不追。”[4]133金氏的这番话语道出了小说靠奇险的情节引人入胜的奥妙。李渔也懂这个道理:“戏法无真假,戏文无工拙,只是使人想不到,猜不着,便是好戏法,好戏文。”[1]63现实的动荡和乱离,李渔不是没有看到,而是他更喜欢去写动乱中的种种出人意料的巧合,正如他在《生我楼》入话中所说:“从来鼎革之世,有一番乱离,就有一番会合。乱离是桩苦事,反有因此得福,不是逢所未逢,就是遇所欲遇者。造物之巧于作缘,往往如此。”巧合是李渔惯常的喜剧手法,他以难以置信的巧合给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如《生我楼》写战乱中一年轻人买一老翁为义父,买一老妪为义母,买一女子为妻子,原来竟是亲父亲母和早定下的未婚妻,李渔就是通过如此巧合的情节来造成全家团圆的喜剧气氛。在《遭风遇盗致奇赢,让本还财成巨富》中,写了秦世良多次借钱经营,本钱全失,但巧奇的是后来凡失去的钱财又都数倍地还来,成了财主。恐怕李渔自己也意识到这样的巧事确实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吧,因此他还写了人物秦世良自己都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奇事:秦世良常常对着镜子自己笑道:“不信我这等一个相貌,就有这许多奇福。奇福又都从祸里得来,所以更不可解。银子被人冒认了去,加上百倍送还,这也够得紧了。谁想遇着的拐子,又是个孝顺拐子,撞着的强盗,又是个忠厚强盗,个个都肯还起冷帐来,哪里有这样便宜失主!作者试图通过人物自己称奇道巧,来掩盖自己的过于编造的痕迹,让人更相信这种巧合确是真实的。

其实在设置喜剧性的情节方面,李渔还特别喜欢用高超巧妙的计谋来组织情节,通过人们在计谋中的受骗和可笑的表现而造成喜剧效果。如《合影楼》、《夏宜楼》、《拂云楼》、《闻过楼》、《三与楼》、《鹤归楼》、《生我楼》、《妒妻守有夫之寡,懦夫还不死之魂》、《女子守贞来异谤,朋侪相谑致奇冤》、《说鬼话计赚生人,显神通智恢旧业》等,都是运用计谋来展开情节。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出奇计,善意地愚弄另一方;由于计谋巧妙,一方的精明和得意与一方的被骗和让步相映成趣,形成强烈的喜剧效果。而这种喜剧效果也正是小说家李渔“新奇同 质”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践。

此外,通过对现实故事情节的转移,弱化矛盾,减少冲突,也增加了小说的喜剧性效果。在李渔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作者并没有一味地逃避在世外桃·36·源的男欢女爱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或多或少的也写到了现实,但这种对现实的反映却在多数情况下是蜻蜓点水式的,往往把现实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一个故事往往有一个极现实的开端用以展开情节,但又常常刚开了头正需要深入下去的时候却立即刹住,将故事引向他方。在这一点,李渔有着极强的驾驭情节的能力,无论什么样的开端,他都能从容不迫地、在读者不知不觉中将叙述引向他自己的故事中。如《老星家戏改八字,穷皂隶随发万金》开篇写一个善良的皂隶在衙门中吃不开,屡次受罚,这样的事是现实中常见的,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也不为新奇,作者甚至还揭露了衙门的黑暗:“那同行里面,也有笑他的,也有劝他的。笑他的道:‘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篙。衙门里钱这等好趁?要进衙门,先要吃一服洗心汤,把良心洗去;还要烧一分告天纸,把天理告辞,然后吃得这碗饭。你动不动要行方便’,这‘方便’二字是茅坑的别名,别人泻干净,自家受腌硂,你若有做茅坑的度量,只管去行方便。不然,这两个字,请收拾起。”这也说明作者并非对现实没有认识,只是他不想在作品中追究下去,于是作者接着将故事引向一个新的方向,这就是皂隶偶去算命,知命运不好痛哭,算命先生只得哄他改八字,不想这一玩笑,却真的给皂隶带来了好运。本来是一个悲剧人物,却因情节的转换,而成为了幸运儿。

在这大起大落不可思议的故事中,消解了现实的残酷,留下的是喜剧的热闹和畅快。在《乞儿行好事,皇帝做媒人》的开篇,写的是周氏之女为乡宦骗占,被索以六十两银子赎回,乞儿助以三十两,希望别人效仿自己,也能凑起剩下的三十两,谁想人情冷于冰,竟无一人捐助,乞儿也因助银被误判为抢官府钱粮。这是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但至此,作者笔锋一转,将皇帝拉出,一切苦难与冤案解除了,昏官受到了处罚,乞儿竟做了皇亲国戚。滑稽而喜乐的结局,掩盖了现实中的黑暗与矛盾。又如《生我楼》中,写到社会动荡时,乱兵曾“把妇女当作腌鱼臭鲞一般,打在包捆之中,随人提取”,“只论斤两,不论好谦,同是一般价钱”。战乱给妇女带来如此的苦难,但是作者并不想对此多说,反而将如此沉重的事情,化作一桩笑谈:主人公姚纪本为买妻,买来一看竟为老妪,后知是散失多年的母亲;再去买一个,竟是未婚妻。原本人间极悲惨的一幕就被这一家人团圆的喜气冲淡了。

最后,李渔小说“新奇同质”的思想还表现在小说结局上几乎全部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从而营造出美好的喜剧效果。如《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对谭楚玉和刘藐姑两人的结局上主要采用了大团圆的方式。小说主要讲述了两人互相爱慕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迫使他们想出“戏中戏”的办法来诉衷情、斥富翁。殉情自杀遇救,最后成婚,终于如愿以偿的圆满结局;《合影楼》中的珍生与玉娟,由于父辈不和,隔墙而居,两人不能见面。

但是爱情的力量促使他们想出“借影传情”的招儿来,终成眷属;《拂云楼》,裴七郎是个“风流少年”,抱定要娶绝色佳人,“不然,宁可终身独处”,谁想先娶丑妇封氏,未料“丑到极处的妇人,一般也犯造物之忌”,终于得以移情佳人,一番谋划,最后裴七郎“不但娶了娇妻,又且得了美妾”,结局十分圆满。

又如《寡妇设计赘新郎,众美齐心夺才子》中,吕哉生抱定“我不淫人妻,人不淫我妇”,先获取三个名妓的垂青,三个名妓为了固宠,又替他订得一乔姓小姐,而后曹寡妇更是主动示爱,连获五美后,吕哉生“也就心满意足,终日埋头读书”,最后他竟能连中两榜,得做高官,小说的结局是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的。李渔的小说甚至对于恶人恶行也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态度。如《三与楼》中写恶人唐玉川以卑鄙手段谋得虞素臣的房产,虞氏之子为官后,不究前事,并努力为唐家平冤。没有进行强烈的因果报应,恶人得到的报应甚轻。可以说,李渔笔下人物只要有恒心、善念,就总能突破时空的界限,排除外界的种种干扰和阻碍,其结局往往都很美满,这样的小说处理方式就能获得喜剧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反映了李渔“新奇同质”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总之,李渔力求在小说的各个方面都营造一种强烈的喜剧氛围,努力使作品达到一种“一夫不笑是吾忧”的艺术效果,而这正是李渔小说的独创性所在,也是李渔小说观中“新奇同质”思想的具体展现。而这正是李渔超出以往任何时代小说家的显着地方,也是他突出的艺术贡献。

次,普通话有其自身的科学系统和规律,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每一部分的特点和要求,才有可能针对方言自身问题进行辨析和辨正,把普通话学习好和运用好。

渔夫的故事选自范文第3篇

旁白:狼---狼---恶狗,有一个渔夫,家里灰常灰常穷。

渔夫:(带哭腔的)我是个孤儿??????

旁白:everymorning???

跑堂:2222??????

旁白:哪来的海鸥?乖,一边呆着去!everymorning,渔夫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可是,一天早上

渔夫:今天点儿真背(边说边撒三次网),神马都没捞着!

渔网:你没完了是不是?我头都晕了!!

渔夫:好好好,最后一次!(撒网,准备拉网)这回肿么这么重啊?(费力拉回渔网)让我看看捞到了什么?

渔网:(抱着两个瓶子)你猜我捞到了几个瓶子?你要猜对了我就把这三个瓶子都给你!

渔夫:我猜???四个吧?

渔网:好吧,两个都是你的了,(小声的)还欠你俩~~

渔夫:我把这瓶子带到市上去,可以卖十块金币。(摇瓶子)

魔鬼:(即兴发挥)

渔夫:谁在说话?(环顾四周,盯住瓶子)难道是我幻听了?(继续摇)里面东西还不少呢!先看看是什么再买。(打开瓶盖)(道具:"青烟")(惊讶状,定格)

(魔鬼登场)

魔鬼:(虔诚的,哀求的)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渔夫:妈呀!这货打哪来的?(向魔鬼)告诉你,所罗门都死了1800年了!话说回来,你是咋钻进去滴?

魔鬼:哇咔咔咔~~渔夫,准备受死吧!不过你可以选择死法,我现在就要杀了你!

渔夫:那个??????老死行吗?

魔鬼:不可以!!!在耍贫嘴我就帮你选!

渔夫:(生气的)我犯了什么罪?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突然跪下,哀求的)你为什么要杀我?

魔鬼:你听一听我的故事就明白了。很久很久以前??????

渔夫:停!说重点,简单点。

旁白:(魔鬼演)你要知道,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他派人把我捉去,装在这个胆瓶里,用锡封严了,又盖上印,投到海里。我在海里呆着,在第一个世纪里,我常常想:‘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使他终身享受荣华富贵。’

魔鬼:(即兴)

旁白:100年过去了,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二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

魔鬼:(举地图)你看!

渔夫:(伸手拿,扑空)

魔鬼:不给,你还没救我呢!

旁白:这次又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三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满足他的三种愿望。’

魔鬼:(即兴)

旁白:可是整整过了400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允许他选择怎样死。’

魔鬼:渔夫,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选择你的死法。

渔夫:怎么这么倒霉,碰上我来解救你!我救了你的命啊!

魔鬼:(邪恶的笑)正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啊!

渔夫:我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了!

魔鬼:别啰嗦了,反正你是非死不可滴!

旁白:渔夫想到:"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渔夫:你决心要杀我吗?

魔鬼:Sure,whynot?

渔夫:凭着神的名字起誓,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魔鬼:说吧说吧!

渔夫: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理说,这个胆瓶istoosmall,怎么容得下你这样big的身体呀?

魔鬼:(轻蔑的)你不相信?

渔夫:Ofcourse.没有亲眼见到,我绝不相信!(狡猾地笑)

魔鬼:好,那我就演示给你看!(钻回瓶中,闷声说话,得意的)你看,我不是进来了吗?

渔夫:告诉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样死?现在我决心把你投到大海里去。

魔鬼:(小声的)完了,上当了!(谄媚的)渔夫,别生气,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渔夫:下流的魔鬼,你这是说谎呀!我要把你投到海里,这一回我非叫你在海里住一辈子不可。我知道你是坏透了的。我不仅要把你投到海里,还要把你怎样对待我的事告诉世人,叫大家当心,捞着你就立刻把你投回海里去,让你永远留在海里!(扔瓶子)(魔鬼叫:不要啊~~~~)

魔鬼:(漂上海面)我一定会回来的~~

渔夫:(一脚踢下去)回去吧你!(叉腰,得意笑,定格)

渔夫的故事选自范文第4篇

《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是这条鱼哪有那么容易屈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欢迎阅读!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1这是一个老渔夫的故事。

老渔夫圣地亚哥整日出海捕鱼,可是他一连四十八天都一无所获,但老渔夫用他乐观的心态,依旧每天满载希望的出海。他无亲无故,独自一人住在破棚子里。但他有一个唯一的朋友——五岁的小男孩马诺林。男孩的父母看到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什么,于是不允许男孩再跟着老渔夫。让人暖心的是,小男孩虽然不能再跟老渔夫一起出海,心里却一直惦念着老渔夫这个忘年交。

第八十五天,老渔夫又一大早就出海了。这次,他驾着船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终于,他钓到了一条足有十八英尺的大马林鱼!这其中,他与这条大马林鱼周旋了两天一夜的时间。诸位请想一想,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虽然有足够的经验,但它的力量却远不及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更何况还是两天一夜。

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马林鱼败下阵来,败给了他的顽强。但幸运并没有持久的停留在这里,在这艘破烂的渔船上。鲨鱼,一群鲨鱼盯上了那条大马林鱼鲜美的肉。这时,老渔夫只要解开绳子,放弃那条马林鱼他便能轻松地回去。但老人并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战斗。他拿起了船上所有可用的东西,终于,鲨鱼离开了,老人,在这场战争中胜出了。纵使马林鱼只剩了骨架,而他也精疲力尽。

“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这是他那时说的话。

海明威先生写作的态度极其严谨、认真,这点从他的作品中就能看出来,他每天写作前,要先把前一天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致尾改一遍,草稿请人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的三次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就写了六个月,修改又花了五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甚至改了三十九次才满意。

可见海明威先生对他的创作是多么严谨认真,才让其他人能看见这样优秀的作品。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2读了《老人与海》,我便被主人公乐观,勇敢与执着的硬汉形象所深深吸引。

主人公桑迪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两天三夜的搏斗,最终捕获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归航途中,多次遭遇鲨鱼袭击,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终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在这期间,老人以非凡的勇气,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饥饿,疲劳和伤痛,一次次地超越人类的极限。但我们从中没有看见一滴失败者的眼泪,却分明看到强者失败时高傲的微笑,他是一个硬汉,是一个虽败犹荣的英雄。

这是一场孤独的历程,一个人划着一条小船缓缓地驶向远海,被大鱼拖着在漫无方向,复杂的洋流中四处飘荡,那种令人恐慌的迷失感,就像一个人在黑夜森林中寻找出路一样,老人只能和自我对话,和鱼对话,和大海对话。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能够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外在的肉体能够理解折磨,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被打败的能够是肉体,但绝不能是我们的意志。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自我,当一个人的意志坚不可摧时,那么便没有任何事物会再让你畏惧。

所谓的“背运”,从未在老人心里起过一丝涟漪,他在大海上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挑战,却始终没有产生退缩的心理。而反思我们此刻所定义的挫折,磨难,难以跨越的荆棘,是何等的肤浅。或许,应对这些,老人的脸上仅有淡淡的不屑。

尽管老人最终并没有将大马林鱼安全地带回家,不是最终的胜利者。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老人难道就不是一个令人崇敬的胜利者吗?因为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他在精神上取得了虽败犹荣的胜利。在暗潮汹涌的海面上,残破的小船,冷冷的海风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味,也许这才是人真正害怕的,唯有不羁的灵魂,才能与大海对抗,与自然对抗,与命运对抗,这才是真正的伟大,即使他不曾成功过。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3读完《老人与海》,我深深地折服于老人顽强拼搏,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老人与海》讲述了老人圣地亚哥独自出海打鱼,钓上大鱼后,与垂死挣扎的大鱼和企图分食的鲨鱼作斗争的故事。虽然最后他只拖回了一条鱼骨架,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是个永远不会灰心丧气的人——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还坚持出海,他是个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人——鲨鱼肝油对眼睛有好处,味却令人讨厌,老人仍旧每天喝一杯,他是个不屈服于命运的人——大鱼挣扎,鲨鱼撕咬,他奋力与它斗争。手抽了筋,钓线把肉划破,流出了血,仍然拼尽全力地保护大鱼的肉。想一想,你能做到吗?

几天几夜,圣地亚哥一直守着那条大鱼。他没能好好地休息:钓线背在身上,大鱼一有动静他就会被弄醒,然后他就得想尽办法与大鱼斗争。他没能补充体力:几天几夜只喝了一瓶水,食物来源靠钓鱼,一边吃,一边还得提防着大鱼。斗完大鱼,斗鲨鱼;斗完鲨鱼……斗更多的鲨鱼。每驱赶走一条鲨鱼,他就损失一些东西。失去了鱼叉用小刀,失去了小刀就用棍子敲。

他的手疼得不能使唤,但他坚持着,直到最后一条鲨鱼撕掉了这条鱼剩下的最后一点肉。他不向命运低头,奋力拼搏着,没有什么能打垮他。只要有一点希望,他就不言放弃,朝着目标直冲过去。尽管他没能保住这条大鱼,但他已经拼尽全力。该做的都做了,问心无愧。努力拼搏过,虽败犹荣。

我想起了一个人——海伦,凯勒。她是一位残障教育家,被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在她十九个月大的时候,一场大病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八岁时,海伦的父母为她找到了一位家庭教师——莎丽文小姐。在沙丽文小姐、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她学会了说话,并先后进入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和剑桥女子学校学习,并考入哈佛大学,开始尝试写作。她和圣地亚哥一样,不屈服于命运,努力前行。尽管磕磕绊绊,但她从未放弃过。最后,她成功了。

虽然圣地亚哥这次没能把鱼肉带回来,但他的精神却胜利了,战胜了大鱼和许多凶狠的鲨鱼。我坚信,他下次一定会成功的。 再说了,只要努力过,失败不遗憾!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4翻开《老人与海》的扉页,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坚毅的话带我走进了老渔夫公圣地亚哥的世界,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故事:老渔夫圣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了,在第85天的时候,圣地亚哥启程去了远海。在那儿,一条大马林鱼上钩了,他与它周旋了两天两夜,终于,他成功了。可在最艰难的时刻过去了之后,他却遭到了鲨鱼的袭击,老人在饥饿的鲨鱼群里宁死保卫自己的成果,造就了一个不败的神话,深深地震撼了我。

老渔夫圣地亚哥的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书中的结尾,圣地亚哥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只要我没死,我就不会放弃。”这个平凡的渔夫,和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渔夫一样平凡,然而,他又和别的渔夫不一样,他身上有一样东西在闪光,是什么东西呢?是永不服输的精神,是坚韧不拔的毅力!

那么,圣地亚哥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呢?从物质的角度上讲,他是失败者,因为他丢失了鱼叉、刀子、大马林鱼所有的肉,连浆把也断了,可以算得上是一败涂地,但如果是从精神的角度上来讲的话,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圣地亚哥是一个成功者,他不仅战胜了大马林鱼,还打死了许多试图侵略他劳动成果的鲨鱼,可谓是战果辉煌,并且他还带回了大马林鱼的骨头,光荣地回到了家。

老渔夫圣地亚哥教会了我遇事不应该轻易放弃,不轻易向困难低头,你没有尝试过怎么会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呢,只有像个战士一样经过坚毅不拔地去争取过,成功固然可喜,哪怕失败了,对自己也是一种历练,不会让自己留下遗憾。

回想生活中的自己,缺的不就是圣地亚哥的这种坚毅的精神么,如果圣地亚哥在84次的无所获之后放弃了,那么也就没有了第85次的大马林鱼;如果圣地亚哥在遇到鲨鱼袭击时没有勇敢地战斗,那么可能他已经葬身在鲨鱼肚子里,而不是击退鲨鱼群,带着大马林鱼骨回家了,如果……生活中你不可能永远成为强者,也不会是永远是弱者,我们不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轻言放弃,要学习老渔夫的坚毅的精神不屈服,不放弃,还是那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在困难面前,永不言败,用自己的努力成为精神世界的强者!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5今年暑假,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我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下。之后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下,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那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就应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十分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明白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在读到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能够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我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的时候,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应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斤斤计较。

渔夫的故事选自范文第5篇

渔父形象像一条河流,从中国文人的纵深地带穿越经过,带给他们持久的魅惑和追慕,把文人们在仕与隐之间挣扎的内心,照耀得“火树银花不夜天”。

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渔父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一个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思的“那一个”。它不断出现,不断被书写,成为隐逸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渔父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要考察隐逸文化,要研究古代文人的隐秘心理,很有必要对渔父形象做一番探讨。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中。文章中的渔父须眉皆白,智虑高超,仙风道骨。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归真也。”(《庄子·杂篇·渔父》)

渔父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所谓的“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而渔父所谓的“真”,就是“受于天”,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这是道家清静无为的观念和儒家“明知不可而为之”价值观的一次微妙的碰撞。最终,孔子为渔父的思想所折服,如梦初醒,甘拜下风,尊渔父为圣人。累累若丧家之犬的孔子,似乎恍然明白了自己“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个故事明显是伪作,当是后世道学者借助庄子对孔子的冷嘲热讽。真正的渔父形象的源头还是《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这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一次真正的碰撞,火花四射,精彩绝伦。《楚辞》的本意,恐怕是要借助渔父来衬托屈原的高迈。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执著、决绝、不苟且、不合作、不低俗,明知不可而为之,始终坚守着人格高标,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放声呐喊,纵然理想破灭,也要精神清洁。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飘然离去,一曲高歌,随风而逝,不复与言的渔父形象,反而给后人留下更为巨大的想象空间,成为或仕或隐者的一种理想寄托。

从《离骚》开始,中国的文人就被一种寻找、追求和向往的热情所充溢。不管这种期待何等渺茫,亦不管这种探寻何等徒劳,文人总是难以停止探求的脚步。他们的向往,总是在水一方,像反复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奔赴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异常强烈,只是苍龙永远在前,长缨却不知何时在手?一股难言的苦涩充斥心头。正如希罗多德的《史学》所言:“人们所知道的最凄绝的悲痛,便是奋力去做许多事,却又一事无成。”伟大的文人总是伴随着伟大的痛苦,这种痛苦超出了一己之悲,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情感模型。

好在我们还有渔父,给失意的文人寻找了另一种人生和出口。

乐天知命,与世推移,任凭尘世纷纷扰扰,我自恬然自安。这就是渔父的立身处世。面对一池碧波,卸去满身疲乏,也无风雨也无晴。功名富贵与我何加焉?仕途经济与我何加焉?这是文人走出“读书只为稻粱谋”的伟大一步。也是渔父身上最激动人心之所在。

然而,这种脱离现实的对抗实际上是苦痛的,也不为主流价值所趋向。但也许正因为它拉开了和现实的距离,反而又充满了一种乌托邦式幻灭的美感。

历史上最著名的渔父有三个。

其一是庄子。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曳而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

这一小段之中,有很多重对比,意味深长。第一层对比是庄子和楚大夫。一边是轻松自若的濮水垂钓客——庄子,一边是满面尘灰的仕途奔波人——楚大夫。谁更能享受真正的生命乐趣?

第二层对比是庄子的两种选择。一边是楚国的相国高位,居庙堂之高;一边是濮水的烟波钓叟,处江湖之远。哪一种更能激活出生命的云淡风轻和丰润灿烂?

庄子也知道,“此可对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于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曳尾涂中”?这又是一重对比,两种选择的鲜活对比。难怪两个被仕途经济冲昏头脑的人,也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最美妙的隐喻还有,朝廷的香火缭绕,可能正是污浊之所;而拖着尾巴的泥淖之所,恰恰又是清洁之所在。

这就是庄子的选择,冷眼看穿,却又热肠挂住,永远保持自己的清洁,守护好自己的灵魂处所。

继承庄子衣钵的则是严子陵。他拒绝了好朋友刘秀的三请四邀,隐居在富春江畔——垂钓。这是渔父语词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庄子还要“庄子”。光武帝是有道明君,又是严子陵最好的玩伴,对严子陵又极为推崇。在屡次请严子陵未果后,刘秀亲自写信,言辞恳切:“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疮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颖水之风,非朕所敢望。”

严子陵终于抹不过朋友的脸面,来了。光武帝和他同榻而眠,晚上严子陵的臭脚竟然搁到光武帝的肚子上去了,光武帝也不以为意。这一方面,可见光武帝的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又可见他们哥俩当年的兄弟情深。免除了“伴君如伴虎”的祸患,严子陵只有荣华,只有富贵,只有功名,只有利禄。但他还是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严子陵是一个真正的渔父,他的出现给渔父意象增添了许多的浪漫情怀。难怪一代名臣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对他顶礼膜拜:“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清初浙派版画的力作《无双谱》则赞之曰:

几人无故上云台,心事含羞未许猜。

名利当头叹归隐,清风拂水报招徕。

同眠卧榻真天子,六合难搜高士才。

不过茫然寰宇下,容他独自发闲呆。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还曾特意去游览严子陵的钓台,并写下经典散文《钓台的春昼》。

庄子的归隐,是要保持清洁,担心被世俗沾染,更害怕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严子陵则是纯粹的归隐,湮没在山光水色之中,这是一种真正的天人合一。历史上的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而严子陵则不论邦有道与否,“我自隐逸,万钟与我何加焉”?

与这两个渔父构成绝妙比对的则是姜尚。他的钓饵是自己的绝世才华,而钓的大鱼却只有文王一个。所以,他必须用直钩,用自己的苍颜白发,用自己的一腔孤傲,引起世人哄抬关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炒作。姜子牙终于钓来文王,出阁为相,成就自己的宏图大业。

两种渔父,两种走向。

一个选择儒家,一个选择道家,一个具济世情怀,一个有隐逸风范,如何论优劣?何必分高下!闻一多曾经说过,围绕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只有两个字——仕与隐。要不先仕后隐,要不且仕且隐,要不先隐后仕,即使是不仕不隐之人,他内心中的痛苦也是可想而知。中国文人总在儒家和道家之间徘徊,穿梭。要而言之,文人选择“仕”能做到百分之百,文人选择“隐”,却万万做不到百分之百。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人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连老子也说“吾不能学太上而忘情也”,遑论其他人?事因难能,所以可贵。这就是严子陵的价值所在。更多的渔父则是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除了这样,还能怎样啊。

想起了我最喜欢的一首无名氏的词,可做这种心情的注脚。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鲙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每个文人都像卞和献宝一样,要把自己的玉一样的美德贷于帝王家,哪怕被砍掉一条条腿,也在所不惜。卞和泣血是中国文人共同的悲剧。文人何曾想做一个渔父啊,实乃报国无门、功业未遂而归隐江湖也。

现在我们回头研究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是渔父,而不是其他。渔父这个语词的背后到底叠加了哪些东西,从而被文人相中、接受、书写和鼓吹?

渔父成为最重要的意象,可能来自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屈原。

屈原披发行吟泽畔,在生死抉择之间,需要一个人来对话,揭示自己的内心挣扎和选择。因为在江畔,最该遇见的自然就是渔父,构成主客对话的“客”,这是自然的逻辑。渔父是老年男子,历经沧桑,风云看惯,淡薄尘世,能够提高对话的含金量和话语价值。渔父的出现当然是偶然的,但隐逸文化、出世文化聚焦于渔父却带有很大的必然性。唯有渔父才能引出颇有道家特色的《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歌词大意是,沧浪之水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冠缨;沧浪之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泥脚。渔父不强人所难,不愠不怒,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足见其淡泊和修为。

那么,为什么要引出《孺子歌》呢?因为《孺子歌》大有来历。据《孟子·离娄》记载:孔子曾听孺子唱过这首歌,孔子听歌后,告诉他的学生:“清,才能洗冠缨;浊,只能洗泥脚。”清还是浊,是由人们自己选择的。孔子非常注重士人的人生抉择,提倡人要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但是在中庸思想的指导下,又主张“用舍行藏”。孔子称赞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出来做事;不用呢,就隐居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啊。也就是说,儒家和道家有时候也能并行不悖。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照散发弄扁舟。”就是说,入世不称意,才要出世;仕途不称意,才会归隐。这也许就是渔父最终飘然而去,放歌一曲的原因吧。

其次是渔。

《诗经》中说:“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诗经·卫风》)就是说,上古时期,垂钓虽然还是一种谋生手段,但是“岂不尔思”已经包含一种别样的情致。特别是渔者,荡舟于碧波之上,隐没于绿荷之中,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让人清静高远,得意忘言。在庄屈之后,即使仍然有人以打渔谋生,但在文人笔下,渔父不仅没有了谋生之苦,反而多了几分闲情野趣,最能寄寓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三是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可作为道的象征。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别忘了,水远离尘土,事实上也让文人暂时挣脱尘埃,正好和道家精神上超脱尘埃遥相呼应。而在碧波之上,世界白茫茫一片,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天地在我心,人也只能归于自己的内心,聚焦于心灵的道。

第四是舟。

而且一定是小舟,只有小舟才能随风飘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就是道家的“和光同尘”的最高境界。小舟还意味着人少,是“孤舟”,只能“独钓”,唯其独钓,只能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相俯仰,不管,不顾,不为。

第五是钓。

钓意味着耳聪、目明,尤其是要沉稳、耐心,把握火候,等待时机,这种心理像极了隐者。他们纠缠于出世和入世之间,矛盾于兼济与独善之中。而且的确有不少隐者想走终南捷径,时机一到,就会欣欣然出山。鲁迅先生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先生认为中国统治者只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文人。第一种情况,统治者刚刚掌权,偃武修文,需要文人来加以粉饰,此时文人扮演的是歌功颂德的“帮闲”角色;另外,在自己的统治发生危机时,当权者无计可施,走投无路,病急乱投医,于是,开始垂听文人的“治国平天下”的意见,而此时的文人觉得英雄终有用武之地了,于是高高兴兴地“出山”了,这时的文人成了“帮忙”。鲁迅尖锐地指出司马相如、屈原之流,不过是统治者的“帮闲”和“帮忙”。屈原的《离骚》不过是“想帮忙而不得”的牢骚之辞。

所以孟浩然干谒诗说:“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在孟浩然的眼里,很多的垂钓者以隐求仕,大有斩获,所以他也蠢蠢欲动,希望得到贵人的引荐而走上仕途。他的这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渔父,可以说是“渔父之意不在鱼,在于仕途之间也。”

尽管渔父意象并不纯粹到极致。但仍然吸引了历代文人浑浊的眼光,寻找一缕清新的慰藉。

究其原因,乃是这一意象本身的洁身自好“和光同尘”“与世推移”的人生姿态,优游山水之间,去除世俗纷扰,保有本我或深藏“本真”的心灵追求,令后世的文人激赏不已,追怀不已。他们或咏以诗词,或布之以画,表达自己的思慕。

在诸多描写渔父的篇章中,创作者们大都取渔父形象本身的感性内容,寄托自己超越世俗的高迈价值观。要而言之,无非画饼充饥,借酒浇愁。

后世的渔父形象中,最为著名的当是柳宗元。

柳宗元的《江雪》和《渔翁》都以渔父“自寓”,反映了自己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渔翁》中的渔翁,超尘绝俗,悠然自得,正是后一心境的外化。《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正是前一种心情的写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王尧衢的《古唐诗合解》云:“置孤舟于千山万径之间而以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鸟不飞、人不行之地,真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矣,何足为轻重哉?江寒而鱼伏,岂钓之可得?彼老翁何为而作孤舟风雪中乎?世态寒凉,宦情孤冷,如钓寒江之鱼,终无所得,子厚以自寓也。”这是古往今来渔父最高蹈之处,也是最可悲之处。因为高蹈,所以可悲。因为可悲,所以高蹈。

在那么多的渔父意境中,我以为最能给渔父画像的还是《江雪》。黄周星《唐诗快》就认为:“只为此二十字,至今遂图绘不休,将来竟与天地相终结始矣。”

当然还有他的《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从渔父孤寂的生活中,我们看到柳宗元的影子,他的孤傲,他的决绝,他的不管不顾,当然也更能看到他内心的痛苦不堪。中国文人的心灵景观一览无余。

总之,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渔父从来就不是真正的渔父,而是文人的渔父,意象的渔父,诗性的渔父。渔父中叠加了许多故事、许多人生,不断地被庄子、屈原、严子凌、姜子牙、柳宗元等反复书写,因而不复是简单的符号,而成为中国文人真正的“存在之家”。

相关期刊更多

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教育厅职成处

脱贫与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妇产与遗传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