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山的那边课文

在山的那边课文

在山的那边课文

在山的那边课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现代诗歌 《在山的那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007年3月第二版)整体上说是比较成功的,注意了时代性和多样性,教师用书不再将观念定于一尊,而是提供多种答案供师生选择。但也不是没有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某些选文不够典范和权威,缺乏文体的经典型和代表性,配套的教师用书有解释失当之处。下面以一首现代诗歌为例进行探究。

一套教材,篇首之作很引人注目,它类似于报纸的头版头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这套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选文,在笔者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在该版《语文》(2007年3月第二版)七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第一课是现代诗歌《在山的那边》(作者注:在本文写作前后,新版即2013年5月第三版教材已出,该诗不再是第一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但仍保留在第四单元第19课)。为了研讨方便,我们对这篇选文仅做了格式(加上必要的标点)上的处理,就变成了如下模样。

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初次接触、也没有告知这是一首诗的前提下,谁还会说它是一首诗呢(散文诗除外)?

这就引发了一系列或古老或新鲜的话题:什么是诗歌?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文体特征是什么?诗歌与散文的文体界限在哪里?诗歌就是所谓“分行的散文”吗?一些当代诗歌散文化和过度口语化的倾向该如何看待?语文教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现代诗歌?

一、关于诗歌的文体特征

什么是诗歌?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文体特征是什么?这个古老的话题本不必再探讨,因为历史上虽曾有众多不同观点,但现今几乎已经盖棺定论: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一个最重要的文体特点就是语言简洁凝练(白话新诗同样有这一要求),第二个文体特点是讲究韵律、节奏(或曰音乐性,闻一多所谓“音乐美”。白话新诗也要讲究这种要求:内在韵律)。韵律(或音乐美)正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根本特征(辞赋本身就是诗的变种)。第三个特点就是靠形象或意象说话,而不是靠口号说话。从这三个标准来看,《在山的那边》作为诗歌的不妥之处就很明显了:一是语言拖沓,不够凝练,从题目(“在……”一个介词短语,显得不流畅)开始就不像诗。二是缺乏音乐、韵律美。三是个别句子有口号化倾向。

语言的拖沓和散文化前面已经有了格式变更后的阅读体验,不赘述,而一些用词也值得商榷。比如,作品描写的妈妈对问题的判断似乎不够严谨。“山那边是什么呢?”答曰“海”,这里,语言自身没有问题,“山”一词在孩子的问话、在具体的口语和语流中就是“一座山”或“这座山”的简称,并不是“群山”的意思,它在儿子问话这个具体语言环境中不是复数,诗歌中接下来的内容本身说明孩子问的是“那个山顶”,孩子以为这座山后面就是海,结果却很失望。妈妈的理解实际上用“群山”代替了这座山,这种语义上的错位使孩子产生了错觉,而由这个错觉建立起来的后面的山与海的所谓象征,一开始就陷入了含混、猜谜般的境地。教育初一学生显然不宜采用那些表述含混、象征、猜谜等虚幻的方式,否则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比较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另一首诗——韩东的《山民》中,语言就不是这种模糊的停留,而是表现孩子继续反复追问:“那边的那边呢?”

初中语文的工具性之一就是学习词汇的准确性而非模糊性和变异性。这让我们想起某些住房广告中经常出现的所谓“高尚”社区,“高尚”一词在汉语中是指人的品格和精神,一个楼房和社区有什么高尚不高尚的?听起来很像是“高档”或“高级”的误用或外语翻译成汉语的,如果非要说是“高雅时尚”的缩略语,则明显属于自造词汇、广告词汇,但这属于词组特定情境下的临时义项变异,不利于词汇掌握。

另外,“山”在2007版配套的教师用书中解释为“艰难险阻”似有不妥。笔者认为,“山”其实象征已知的世界和一种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而“海”则象征了未知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说,对于海边的孩子,“山”何尝不是象征了未知的世界呢?网络上有网友就仿韩东的《山民》写了海边的孩子对大山的向往。在历史和文化中,山的巍峨,山的雄奇,山的伟岸(庐山、黄山、泰山、嵩山、喜马拉雅山、乞力马扎罗山……就连文中作者王家新的家乡的武当山),哪一点不令人向往呢?“山”绝不仅仅是“艰难险阻”的象征,还是奇妙世界、崇高人格和厚重精神的象征。把“山”仅仅解读为“艰难险阻”,就会无意中强化前途的繁难和疲劳,而消弭进击的激情、精彩的探索、发现的快乐,不利于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享受激情拼搏的生活的健康心理。

2007版教师用书对“枯干”一词的解答也不妥,枯干是比喻心灵像干旱的土地、树或花的状态,需要泉水的滋润。枯干如果非要结合课文,最多是一次次见不到海的失望和灰心,而不是教师用书所解释的“渴望”。

由于该诗在文体形式上背离了诗歌的几种根本规定:凝练、简洁的语言,或隐或显的、外在内在的韵律(音乐性),意象、意境等,以其作为诗歌教材显然不足为训。

至于口号化倾向的代表,就是那句“信念凝成的海”。这当然不是象征,只是观念的直接书写而已,它也不属于形象化的诗的语言,跟演讲稿和赞美某种精神的新闻差不多。文学要用形象说话,诗歌尤甚。所谓象征手法,不是直接把要象征的意义说出来、喊出来,而是要包蕴其中,由读者慢慢感悟出来。在此诗中,“信念”本来是“海”象征的东西,现在却直接喊出来了,那么试问信念(抽象)凝成的海是什么样的海(具象)?怎能把需要读者自己感悟的抽象事物而由作者直接观念化呢?

此诗让人想起某些当代诗歌的散文化和过于口语化的创作倾向(比如所谓“梨花体”和“羊羔体”等)。这种倾向已经遭到众多读者的批评,我们坚决反对这种糟蹋诗的、不负责任的诗歌观念,在此不多赘述。

二、关于此诗入教材

上面第一部分已经从诗歌文体特征探究了这首诗的先天弱势,下面再对照新课标的教材编写理念谈其选入教材的不足。

新课标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课程目标第四学段的第二大项“阅读”的第七小项为:“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作为了解的第一项就是诗歌。新课标在其第三大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材编写建议”的第五点要求是“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这首诗虽有励志等思想内涵的积极性,但由于形式上过于自由和散文化,很难达到提高学生诗歌的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根本算不上典范的白话新诗,无法真正代表新诗这种文学样式的思想和艺术成就,难以满足“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的要求。以该诗作为了解现代诗歌的文学样式选文,是不妥的。

作为一种需要被学生了解的文学样式,现代诗歌诞生了诸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艾青、食指、北岛、舒婷等杰出人物,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诗人诗作并不匮乏,而相较于该套或其他套教材选入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等名篇,王家新的这首《在山的那边》外,确实没有多少代表性,这并不是说教材只能选取名家名篇,而确实是因为这首诗本身缺少作为现代新诗典范的影响和底气。

在山的那边课文范文第2篇

――题记

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或许会荆棘密布,但为了那片海,纵使前方风雨飘摇,我也要走得坚定从容。

初相遇,她一袭白裙婀娜多姿。没有彩排,句句话都是现场直播。她齿如编贝,妙语连珠。从此,那个能说会道的身影就常在我心头浮现,让我的内心荡起了层层的涟漪。“将来,我也要当像她那样的主持人。”我心里暗下决心。这,就成为了我心中的那片海。

不久,学校迎来了一场文艺汇演,对我而言真是一个好机会。为了竞选主持人,我拼命练习:从发音到感情,从节奏到重音,从表情到动作,我一丝不苟。那段时间,复读机、小镜子成了我最忠实的闺蜜。终于,我顺利通过海选。或许上帝总喜欢和人开玩笑,在给了我一把糖后又毫不留情地给了我一记耳光。复赛现场,我被无情地淘汰了。夜渐渐来临,天慢慢变黑,心也越来越沉重……晚上街巷里挤满了人,孤独的男男女女以及上班一族,都在道旁昏暗的灯光下吃着羊肉串,听着小店里播放的流行音乐很是陶醉。我背着书包穿梭其中,任影子在路灯下变长变短、变短变长……为了心中的海,我已翻过了山,但“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

怎么办?怎么办?不,我还没看到海呢!“山的那边是海”!我坚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正如许巍在歌中所唱“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从此,课间没有了追逐打闹的我,却多了一个照着镜子练口型的我;早读课上少了一个默读课文的我,却多了一个大声诵读的我。为了练习,我常常嗓子干哑,额头密密的汗珠滴答滴答……勤能补拙,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我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掌声。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我收获了成功,收获了喜悦,收获了离那片海更近一步的阶梯。我更加坚信“在山的那边,是海”!现在想想,那些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在当时看来是一记耳光,在今天看来却是一把糖。虽然跌跌撞撞,落得了一身伤,但却为青春画上了最美的盛妆。

后来,我代表学校参加中学生演讲,又获得了全县第一名,当金灿灿的奖杯捧在我的手里,我感到手里的奖杯已经开始越来越重了,我也知道,我离那片海又近了。我要大声告诉世界:“朋友们,山的那边,是海!”

在今后的道路上,纵然万山重重、荆棘密布,我也步履坚定,去追寻我的主持梦。因为“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在山的那边课文范文第3篇

他从父亲手里接过羊鞭时,父亲说:“你给我听好了,一只都不能少,如果少了一只,你就得乖乖回学校去读书。否则,老子饶不了你!”小小点了点头,急忙答应下来。

三十只黑山羊是父亲用在高速路上做了近一年工的血汗钱买来的,父亲很痛心那笔钱。如果不是因为小小,那笔钱还有另外的用途。

父亲去年年底在高速路上结账时,拿到了八千多元的工资,他很高兴地来到小小娘的床前,说:“小小娘,我们有钱了,我可以送你到省城的大医院去检查了。”

“我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用合医本开些药吃也就行了。还是留给小小去学样手艺吧。他还小,去打工人家又不要,这样浪荡下去终不是办法。” 小小娘说完,咳嗽不止。

“你那儿子呀,叫他回学校去读书,他就是不听。”

“也难怪他呀,你常年在外,我的身体又这样,小学时没管好他,基础实在太差了。现在读不进书也没法了,你还是找点事给他做吧。”

“做什么呢?他这么小。”

“你看,我们那些土地,退耕了这么多年,不如买些羊让他去放吧。”

“这倒是个办法,但我还是希望他回学校去读书。”

小小就这样成了正式的牧羊童。

清晨,他赶着那羊群来到山上。昨晚刚下过雨,雨后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嫩嫩的春草儿满山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小想起了老师教过的两句诗。

羊群吃得很欢,和煦的阳光洒在羊背上,反射出黑亮的光泽。小小不停地数着,生怕丢了一只。

小小放羊的时间一长,便觉得空落起来。

他的身边除了羊,还是羊。他想起了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个故事:

有一个记者碰到了一个辍学的少年在山上放羊。

“你放羊为什么?”记者问道。

“卖钱。”少年答道。

“卖到钱做什么?”

“娶媳妇。”

……

小小不由得笑了起来。我和那个少年怎么这样相像呢?难道我放羊也是为了卖钱、娶媳妇、生孩子,然后我的孩子又像我一样来放羊?

从此,他去放羊的时候,便带上了一本语文课本,他只爱那本书,因为语文老师关心每一个学生,上课很有趣。到现在他还背得来几首古诗呢。

小小一边放羊、一边看书,虽然那书上的字他认不了多少,但还能猜懂课文中的意思。他没有字典,即使有他也不会查。所以去年他还没辍学的时候,学校发《新华字典》,俩人一本,他毫不犹豫地让给了同桌的李东东。

那天,起初,他还能边看书、边跟着羊群走;到后来,他干脆坐到那块平滑的岩石上,入迷地读起书来。

太阳当顶的时候,他肚子里发出了“咕咕”的声音,他不由得合上课本,抬起头来。

羊呢?面前只有羊啃过的一片草桩,草桩在阳光下散发出清新的芳香。

他将课本丢在岩石上,急急忙忙去找羊。

幸好,羊群没走远,它们吃饱后来到那片茂密的林子里乘凉。

他边赶着羊群走出林子,边数着羊的只数,父亲那句“一只都不能少”的话老是在他耳边响起。

“一、二、三……二十九。”

“一、二、三……”

小小翻来覆去地数,羊还是二十九只。他更急了,急得肚子里的“咕咕”声也停止了。

他担心去找那只羊的时候,羊群又会丢失一只或两只的,只得先把那二十九只羊赶回家后再回到山上来找。

“小小,你今天怎么才回来呀?”小小娘在屋里听到羊的叫声,知道他赶羊回家了。

小小娘叫了几声,没听到小小的回应,她来到羊圈旁,看到羊群已在圈里关得严严的了。

春天,气温回升,小小娘的病好了些。她早就煮好了饭等小小回来。小小爸在高速路上做工,中午是不回来吃饭的。

“羊都回来了,这娃到哪儿去了呢?”

“大婶,请问一下,这是刘小小家吗?”当小小娘正转身回屋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她。

她转过身来,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来到院子里,手里拄着条木棍,额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你是……”小小娘问道。

“我是小小的班主任,他有半年没读书了,我来看看。”那男人说。

“哦,您是朱老师吧?”小小娘听小小说过他们的班主任姓朱,是位刚从城里来的大学生,她看到眼前这位两鬓斑白的老师,不免有些疑惑起来。

“不,我姓董,教小小们语文的。他们朱老师考走了,学校让我接替他的班主任工作。”

“屋里坐,董老师,小小刚赶羊回来,不知哪里去了。”

“你是他母亲吧,小小怎么不读书呢?”董老师急切地问。

“这孩子说他基础太差,学不了。我们也一直劝他去念完初中,可他就是不去。没法,只得让他去放羊。”

“其实小小挺聪明的,基础差些不要紧,补一补也就上来了,等他回来我跟他好好谈谈。”

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还不见小小回来。董老师几次走到院中张望。

小小娘看到董老师坐立不安的样子,又听到了那只带崽的母羊“咩咩”地叫着。她又来到羊圈边,“一、二、三……”她数起那些羊来,发现少了一只小羊。“他一定是回去找那只小羊了。”小小娘说。

“他在哪儿放羊?我去帮他找吧!”

“不劳您了,他应该很快就会找到的。”

董老师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才爬到这极边远而荒凉的山村,已经很累了,也只好坐下来等了。

一个下午快过去了,太阳已经西斜,还是不见小小回来。

董老师再也坐不住了,他必须上山去帮小小找回那只丢了的小羊。小小娘只得请了邻居的一个小孩(名字叫陶陶)的给他带路。

董老师跟着陶陶来到小小放羊的山上,看到那些被羊群啃剩的草桩,在西斜的阳光下冒出很短的一截嫩苔,苔尖上还有一颗颗闪亮的水珠,传达出春天无限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不经意间是看不到的。

“小小――你在哪儿?”

“小小哥――你在哪儿?”

山谷里回荡着他们的喊声。

“这声音怎么这样熟悉呢?爸爸?陶陶。他们怎么来了呢?”小小正急急地在丛林中穿梭似地找羊,听到了山谷的回声,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声音越来越近,他只得钻出丛林,边走边大声地应道:“爸爸――陶陶――我在这儿。”

他们互相寻声汇合时,小小傻眼了,来的不是爸爸,是董老师。

他们一边找羊,董老师一边向小小介绍这个学期学校的情况。

“学校这个学期免去了一切费用,贫困生还有补助,你是最应该得到补助的。”

“董老师,我欠朱老师两个学期的资料费,待我家羊卖了后,我就送去还他!”

“不用还了,朱老师已经考走了,现在是我接替他的班主任工作,还教你们的语文。”

“真的?太好了!”小小蹦了起来,完全忘记了爸爸那句“一只都不能少”的话。

他们走着,找着,谈着。在那棵大树下,厚厚的落叶堆里,躺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他们走近那个黑团,原来是那只丢失了的小羊。

“你这小家伙,怎么跑到这儿睡觉来了!害得我找得好惨呀!”小小抱起小羊,亲昵地嗔怪起来。

“是啊,一只小羊就让你找得好惨,连饭都顾不上吃……”

“董老师,我……”小小不知该说些什么,可泪水已经先流下来了。

从小小家下山的路上,走着一老一少两个人,老人拄着棍子,少年背着双肩包。走到路陡的地方,少年很懂事地伸手去扶一下老人,那情景,极像一对出远门的祖孙俩。

夕阳已经西沉,搭在对面那座名叫青龙山的山头上,从各个山口放射出万道霞光。

傍晚,小小爸爸下工了。他每天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羊圈边,数一数羊的只数。

“一,二,三……三十。”他数着。

“哎!怎么不会少呢?”小小爸真的很希望那羊会少一只两只的。

“小小娘,小小到哪儿去了?这孩子!”

“被他们班主任老师带走了。”

“朱老师?”

“是董老师,朱老师回城了。”

“他走了,这羊怎么办?”

在山的那边课文范文第4篇

一、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喜欢语文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只有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和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板书,小学生生性好动、思维跳跃,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很容易因为课程内容枯燥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更难以激起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设备能够将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集中在一起,非常生动有趣,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教学《花边饺子里的爱》一课,学生们经常吃饺子,对饺子很熟悉,许多学生也见过、吃过花边饺子。在引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花边饺子的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同学们谁知道?”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是花边饺子。接着,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与花边饺子之间的一些故事。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中融入课堂,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高涨,学生也会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爱上语文。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探究语文

五年级的课文《火把节》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火把节流行的地区,更没有经历过火把节,从而难以对这篇文章产生兴趣。在展开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语言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我们国家有一个民族,他们热情好客,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同学们想亲自去那里感受一下吗?”在教师的调动下,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课堂中,这个时候教师再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地图,并圈出大凉山的位置,配上生动有趣的解说:“这里就是大凉山的位置,也是我们本次火把节之旅的目的地。今天,我们要跟随大凉山的彝家人一起过一次火把节。首先我们乘飞机到达西昌青山机场,然后乘坐公交车来到大凉山。看!我们到了!”接着,教师播放大凉山的美景以及彝族人过火把节的场面,再播放讲述火把节由来的纪录片。学生们看着录像中的画面,好像真的来到了大凉山一样,火把节的欢乐与美好好像就围绕在学生们的身边。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生们兴致盎然,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对《火把节》的探索中来,课堂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理解语文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直观的事物接受起来更为容易,而对于抽象的知识有时难以理解。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和概念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不仅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学《西风胡杨》一课时,许多学生没见过胡杨这一树种,更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认识,在学习时没有办法深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插入一段关于胡杨的视频,通过视频,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胡杨的挺拔和英姿飒爽,将静态的内容变为动态,阅读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描写胡杨时所使用的词句,理解胡杨“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比教师的解说明要形象生动得多。

在山的那边课文范文第5篇

杨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上课语言生动,声调抑扬顿挫,情感真实感人,她的课具有磁铁一样的引力,吸引着大家。

“叮铃——”上课铃响了,杨老师来了。杨老师说“今天我们上第一课——《桂林山水》。自己预习课文,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过了一会儿,杨老师说“请同学们一边听我朗读,一边展开想像,一起来欣赏桂林山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我们听着,想着,觉得自己仿佛已经跟着老师互了漓江,在欣赏着那清澈秀丽的漓江水。老师又带我拉细细地去观赏桂林的山,杨老师的每一名形象生动的话,每一个准确有趣的手势,都在我拉面前描画出一座座奇秀险的桂林的山。连班上爱说话的几个同学,都在津津有味地听着,思考着,想像着……

“叮铃——”下课铃响了,但是我们还仿佛置身在美丽的桂林山水中。

相关期刊更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贡嘎山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甘孜州州委宣传部

佛山陶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