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战争诗

战争诗

战争诗

战争诗范文第1篇

一、边塞诗,战争现实的揭露

边塞诗反映了唐代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抒发了老百姓的心声。可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之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中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王昌龄,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这首诗里,诗人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在《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里,则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读此诗,似乎看到了白骨森森,散落于蓬蒿之中。使人油然而生悲凉凄苦之情。而心上人,也许正翘首期待丈夫早日凯旋,真真就是陈陶笔下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而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在其《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首诗里,把军旅苦闷,思念家乡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九月九,家乡的习俗是登高饮酒,可在这里,一切都消失殆尽。勉强登上高处,也没有兄弟送酒来,遥望家乡,故园旁边的应该开了吧,只是家乡也变成了战场,可怜的不知道有没有被战火摧残。

二、叙事诗——战争无情的反映

战争过后多年,战场依然暗淡凄凉,漫漫的黄尘,杂乱的蒿草,白骨散弃其中,永远被人遗忘。无论死者是哪一方的,对其本人和家庭来说,都是凄惨的悲剧。

岑参的另一首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此诗表面看是一首送别诗。但我看其中的战争味道还是非常浓的。将军角弓和都护铁衣均透漏出了镇守边关的将士们的信息。虽然不是战时,但在奇冷的“胡天”镇守边疆的艰苦尽通过作者的描写反映在纸面上。

另一位诗人沈佺期在他的《杂诗》中这样描写军旅之苦——“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常在汉家营。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听说驻守黄龙的军队,多年来都没有撤换。使得本应照在闺房的月亮,却常年照在边关的军营里。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思念妻子,情意绵绵永无尽期。谁能率领军队,金戈铁马,一鼓作气,荡平敌人,拿下龙城,消除战争,社会安定,使得亲人团聚。作者通过儿女之情写征戌之苦,在表现厌战、反战情绪中,寄托了用武力维护边境和平的理想。

诗人陈陶的一首《陇西行》——“誓扫匈奴不罢休,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首诗通过春闺梦里人,把战争的残酷描写到了极致。诗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者是春闺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让人潸然泪下。

诗人柳中庸则直接用“征人怨”做题,直抒胸臆,表达出对迁延无边的战争的不满。此诗写征人久戍不归的怨恨。《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年年驻守金河和玉门关,天天不离马鞭和刀环。昭君墓上白雪落满,万里黄河围绕着黑山。远离家乡的征人,年年转战于西北苦寒之地,天天与兵器打交道。暮春三月本来是征人家乡春暖花开的时候,但边塞之地仍然白雪纷飞;黄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样零落荒凉。诗中没有一字是怨,但字字是怨,把征战之人厌倦戎马生涯的怨情寓于其中。

三、 抒情诗——报国之志的反映

在唐代的对外战争中,许多文人参与进去,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亲身体验,从戎而不投笔,写诗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赞颂将士们的勇武精神,诉说自己的报国之志。

在诗人王昌龄的眼里,战争正是男儿报效祖国的最好时机,正所谓“箭在弦不得不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人视死如归,不赶走敌人誓不还家,既鼓励了边塞的将士的士气,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爱国情怀。又如:《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此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战士们豪迈情怀,抒写了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

战争诗范文第2篇

当时,许多作家高呼“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纷纷走向抗日前线,汇入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催生了当时中国最激动人心、最为作家和读者所关注的抗战文学。由于战争,这一时期的长篇作品数量锐减,代之而起的是能够迅速反映抗战现实,容易发挥宣传轰动效果,为大众乐于接受的大量小型抗日作品。诗歌,以其短小精悍、富于感染力、战斗力强等特点,很快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体裁。

诞生于抗战中的诗歌,不仅以其丰厚的历史内涵和崇高的爱国主题,毫无愧色地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而且在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乃至抗战胜利后的半个多 世纪中,一直是团结人民、战胜敌人的有力精神武器,是向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不甘于民族文化与国土的沦亡,疾呼守土有责,捍卫自己世代繁衍的家园,是抗战时期诗歌创作最普遍的主题

“九一八”事变后,《松花江上》首先唱响了抗战诗歌的主旋律,接着《义勇军进行曲》应运而生。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高度概括了当时血与火的斗争现实,在敌人用刺刀顶住我们中华民族胸口的时候,发出了战斗的吼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悲壮的吼声,发自中华民族心底;这吼声,像狂飚一般,在全国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抗日激情和战斗意志,鼓舞人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抗战爆发后,诗歌创作进入高峰期,保家卫国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题。无数诗人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发表了许多激励抗日救亡的诗篇。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田间,写于1937年底的长诗《给战斗者》,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首。

在这首气势宏大、情感亢奋、形式自由奔放的诗作中,诗人用炽热的语言直抒胸臆,把悲愤的目光投向饱受日寇蹂躏的祖国大地,用简短、遒劲的诗行,有力地表现出反抗的风暴怎样从血泊中卷起。为了从祖国的土地上赶走侵略者,诗人发出急促而粗犷的战斗呐喊,号召“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从自己底血管”,“拔出敌人底刀刃”,到保卫祖国的神圣的战场上去:“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因为“战士的坟场/会比奴隶底国家/要温暖/要明亮!”全诗所抒发的感情既沉痛悲愤,又激昂狂暴,充满了从民族灾难中升华出来的强烈斗争欲和复仇欲。闻一多先生由衷称颂:这是一种“鼓”的情绪,它“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力与活力,在这大地上”。

这种激励斗志、战斗号角式的诗歌,在抗战时期相当普遍,汇成了抗战诗歌的主流声音。

正是由于英雄主义本身焕发出耀目的光彩,使得抗战文学中许多反映这一英雄主义的作品同样光耀千秋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凡是民族面临危亡之际,也往往是爱国英雄主义最为昂扬的时代。英雄们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和事迹,吸引诗人去加以描写和表现,以发挥更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战争一爆发,诗人艾青就“拂去往日的忧郁”,迎着“明朗的天空”,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他满怀热情地寻求着光明,“从中国的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又从南部到西北部”,终于找到了光明所在――延安,投进了沸腾着的生活的激流,以《向太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火把》、《反法西斯》等诗集,以火热的情感与精炼的诗句凝成了烽火岁月的时代精神。这是作者本人,也是我国抗战前期诗歌创作最丰硕的收获。在长诗《他死在第二次》里,作者描述了一个“把自己的血/流洒在我们所守卫的地方”的英雄士兵。他在第一次受伤痊愈之后,义无反顾重又走上战场,他“要从敌人的手里夺回祖国的命运”,他“朝向炮火最浓密的地方/朝向喷射着子弹的堑壕”,勇敢挺进,于是“在燃烧着的子弹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呵――穿过他的身体的时候/他倒下了/他所躺的是祖国的土地”。长诗歌颂了这位兵士的革命责任感和英雄主义,他的激情来自民族的觉醒和解放,他的无畏联系着祖国的生机和希望,一草一木都鼓舞着他再去为之而战斗,而牺牲。

田汉创作的《义勇军》曾经传诵一时:“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中国的高粱/正在血里生长/在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了/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不多的诗行,勾画出一幅色彩丰富、意境深远的画面,使人仿佛可以看到战士枪刺下闪亮的寒光。他用形象启示人们:“正在血里生长着”的,不仅是长白山下的高粱,而且有全中国人民心底的仇恨。这个骑着战马、挂着敌头,胜利归来的义勇军,既是现实战斗中的英雄形象,又是人民内心希望的象征,给了读者有力的鼓舞。《阅兵》和《山中――致将军》形象地描写了人民将领的神勇英姿:“师长飞马上山/谁也不曾听见/那马蹄一响/他已到半山间/将军轻轻的/冷声一笑:一块石头/也不许他侵犯”。钢铁似的诗句,为我们塑造了钢铁似的英雄形象。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充满凛然正气,壮烈不屈的英雄一再成为我国抗战文学作品所表现和歌颂的对象。正是英雄本身焕发出的耀目的光彩,使得抗战文学中许多反映这一英雄主义的作品,同样光耀千秋。

漫长而艰苦的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伤亡和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但是,敌人的凶残,从来就没有摧毁中国人民的必胜信念和乐观精神

抗战时期涌现的大多数诗歌作品,都充满着一种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洋溢着一种明朗的色彩,表现出对民族群体力量的自信和对貌似强大的敌人的高度蔑视!作家和诗人们力图通过自己的作品使人民群众深信:中华民族决不会灭亡,决不会屈服,一定会迎来最后的胜利!

抗战刚刚开始,流亡日本达10年之久的著名诗人郭沫若就“别妇抛雏”返回祖国参加战斗。民族革命的号声激起他歌唱的热情。在《战声集》里,作者以他所特有的奔放和豪迈,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愿望、抗敌的意志和胜利的信心:“站起来啊/莫再存万分之一的侥幸/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追求和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天性/然而和平的母体呢/朋友/却是战声。”

战争诗范文第3篇

近现代以来,多灾多难充满战争的中国,无疑为中国现当代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战争影片也由此构成新中国电影史一道靓丽的风景。但如何表现战争,使战争影片成为真正的艺术?以及如何深化这一主题,使战争影片成为人类反思战争的手段?可能是大多数战争影片所忽略的。新中国大多数战争影片,一如中国传统的文学一样,忽略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仅仅依据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故事的讲述、战争的惨烈、对现实意识形态的迎合等浅表层次,把电影的价值定位在反映和认识政治意识形态约定的现实。对战争的反思缺乏必要的艺术手段的升华。说实话,经过长期的模式单一的战争影片的轮番轰炸,形成的审美疲劳,加上其他影视传媒的影响,战争影片已陷入死胡同。

在世纪之交,冯小宁的战争影片,以其独到的电影表现手段,把战争影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的“战争三部曲”,不以故事取胜,不以战争的惨烈取胜,而是通过具有象征意味的画面或场面,把触角伸向主人公的心灵深处,注重表现战争给主人公带来的心灵伤害。注重表现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他试图通过他的电影,向世人提出如何恢复被扭曲的人性才是战争电影的艺术归宿。从而打破了观众的期待视野,把观众带入一种全新的审美世界。为战争影片的成功突围作了大胆的艺术尝试。冯小宁的诗化叙事方式主要体现在其对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大胆发挥。

其诗化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充分发挥电影自然画面的象征效果,使电影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和诗意的深度。电影艺术作为一门具象艺术,它的形象是直观的而不是想象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因此,在艺术表现手段上有其优势,亦有其劣势。优势在于能运用其强烈的画面表现效果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唤起观众的审美注意力。劣势在于它所能给观众留下的想象余地大为缩小,剥夺了观众在想象和再创造中获得愉悦和享受的权利。冯小宁作为一名电影美术师兼导演的艺术工作者,对此应有深刻的体会。据说,冯小宁一直想拍一部有大山大川那种壮丽场景,有很深的内涵,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很大气的片子。从一个侧面说明,冯小宁对这一问题是有所思考的。他试图把电影艺术的劣势转化为其优势,并把它与电影艺术的优势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电影叙事方式。冯小宁做到了这一点,他充分利用自己作为电影美术设计师的特长,把自己电影的画面设计成一幅幅充满诗意的诗卷,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红河谷》中充满神秘的皑皑雪山、《黄河绝恋》中气势磅礴的滔滔黄河、《紫日》中浩瀚无边的原始森林,无不具有强大的象征力量。“雪山”、“黄河”、“原始森林”作为象征的意象,把中华民族质朴纯洁、不畏、胸怀宽广的民族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圣洁的雪山面前,侵略者丑陋的灵魂愈发丑陋。在滔滔的黄河面前,侵略者的狂妄灰飞烟灭。在浩瀚的原始森林中,被军国主义扭曲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油画般浓厚,雄壮的镜头,作为其电影叙事的背景,奠定了其电影文本的主基调,犹如电影中的背景音乐,向观众倾诉着电影文本的内涵。从而达到传统战争影片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

除了运用自然画面的象征加深对影片内涵的深化外,冯小宁还常常让影片中某一不让人注意的小小道具成为象征的符号,承载着他对战争深层次的思考。《红河谷》中那个小小的转经筒和打火机,作为象征的符号,在不经意间加深了电影的表现力。虔奉藏传佛教的人们认为,随着转经筒一圈一圈地旋转,他们的功德也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他们相信,来世的幸福都在今生的修德积累之中。当我们看到虔诚慈祥的老奶奶手上的转经简时,我们看到的是老奶奶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对人生的无尽向往。这与象征着现代文明的罗克曼送给格桑的打火机,形成一种深层次的对比,打火机是英国探险家罗克曼为感谢救命之恩而送给格桑的礼物。象征着西方世界因为拥有先进的文明技术,因此盲目自大,自以为是,四处侵略。这样,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不经意的小小的细节中得以展开。与此相似,《紫日》的道具“经过某种抽象和专注也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味,日本少女玲珑小巧的八音盒随人拨弄而顾首鸣唱,仿佛生存在战争中的人们对于自身命运境遇无言的倾诉。未发射的子弹随水中血红色的枫叶沉浮飘零,宛如战争留下的沧桑悲凉的创痛;枪和短刀在前苏联女军官和日本少女的手中一度成为暴力的源头,而中国平民却几次把它当作救人的工具。”当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电影道具反复出现在观众视野中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反思。冯小宁也因此把自己的战争影片拍的更有诗意,更富有深层蕴含性,使电影这门受时间限制的艺术,在最短的时间中释放出更大的艺术能量。而这是以往大多数战争影片所忽略的。

冯小宁诗化叙事方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在这三部影片中,继续了他一贯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就是在电影叙事过程中,通过大量“闪前”式画面,特别是对人物心理产生强烈一亡、理冲击,促使人物性格发生变化的画面,达到深化电影主题的效果。他在1991年拍摄的电影《战争子午线》中就敢于大胆发挥电影表现手段的作用,叙事中多处插入“闪前”式画面,达到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意念的效果的同时,也使电影更加富有诗意,有些专家指出《战争子午线》有点作家电影的味道,对冯小宁丰富的电影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品格给予很高评价。我则认为,这种电影叙事方式更像诗的方式。这种“闪前”式画面,在《紫日》中得到了更加成熟的运用。在这部电影中,日本军官逼迫日本新兵壮胆训练的活人刺杀镜头,作为“闪前”式画面,伴随着电影叙事的发展,被反复强调。一方面,凸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惨无人道。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惨无人道对人性的戕害。在这部电影中,另一个对人物刻画起着重要作用的“闪前”式画面是,日本军官声嘶力竭地动员日本的青年学生为圣战而献身,这个画面在日本少女的脑海中反复闪现,既是日本少女精神痛苦的根源,又是日本少女人性扭曲的转折点,电影中当日本少女手捧那个小小的象征少女纯洁无瑕的小八音盒,脑海中不断闪现日本军官声嘶力竭的画面时,我们每个观众都能体验到少女的痛苦。这种“闪前”式画面类似现代叙事学中事件的重复。叙事学中事件的重复,指的是故事内容的重复,即同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这种重复,只要处理得当,有助于强调故事的某种节奏感,达到诗一般的效果。冯小宁对“闪前”式画面的运用就达到了这一效果,整部电影如诗一般,无论画面还是情感,都表现出节奏鲜明的特点,使战争对人性扭曲这一主题得到层层深化。

战争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景视角 英雄形象 战争描写

战争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在正义的战争中,保家卫国、抵抗侵略、建功立业是人的本性和内心的需求。那种体现着为崇高的人的价值而献身的高尚情操是人性的净化和升华,具有激荡灵魂的力量。虽然战争已成为历史,但当代作家们一直没有停止用文学创作反映那些征战历程。这些作家中不少人从枪林弹雨中走来,他们在和平年代追忆着战友们英勇献身的壮举,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拿起手中的笔,热情地讴歌英雄、赞美英雄、升华英雄。陈沂就是其中这样一位黔北作家。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风云的长篇巨著《白山黑水》(上下部)长达78万字,是陈沂的代表作品,是其近四十年的心血的结晶。东北三年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性战争,波澜壮阔、蔚为壮观。东北大地敌我双方百万人的大战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年战争,要想将之再现出来,可说是很大的挑战。为追求史诗风格,陈沂以反映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全貌的方式来创作《白山黑水》。小说写于1957年,次年完成初稿。之后的几十年中,陈沂四易其稿,作品最终于1996年出版。写作中,作者不仅坚持从宏观上把握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全貌,甚至在遭受无妄之灾时,仍忘我地投入创作,用生命书写着革命历史的春秋伟业,使自己的人生在《白山黑水》中得到升华。

一.全景式的史诗画卷

海明威曾经说,“战争是文学中最重大的主题之一”,“也是最难真实描写的”主题①,认为艺术创作要以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经验为依据。陈沂曾参加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作者本人是这个战争全过程的参加者,这个战争对作者本人的教育、锻炼、提高和成长,在作者本人的革命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白山黑水》前言)。他目睹了我军将士在战场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目睹了东北后方民众支援前线的一幕幕感人情景,因而能真实生动地反映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透露出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生活气息。

全景式画面是史诗性长篇小说最基本的一种构建方式,《白山黑水》具有视野广阔、篇幅宏大、人物众多等特征。小说中东北战场和华东战场由弱到强转变的描写,基本上勾勒出了解放战争的壮丽画面。在反映这一历史性转折时,作者采用了一种大视角、全景式的方法,真实合理地写出了它曲折复杂的历程,同时也充分写出了战斗的艰苦激烈。作品的大、小空间都得到充分描写。大空间通常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白山黑水》对此作了完整描写。从国际上的美、苏到国内的和,直到在前线交锋的杜聿明和,这两大阵营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中国的何去何从。作者重笔描写了杜聿明和的较量,从一个野战军的角度来描写东北战场乃至影响全国的战争。与大空间相比,小空间偏重于自然因素,同样也对人物活动发生作用。如东北城市众多,地势平坦,交通发达,这对凭借美式装备的部队来说是有利环境。反之则对我军很不利。到了东北,还要不要根据地?到了农村,该不该放弃城市?作品围绕东北解放战争这一主要问题,描写我军重新认识农村包围城市和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争规律,从而走出困境的情景,艺术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全东北的战斗历程,反映了博大深广的社会内容和错综复杂的时代生活。

总之,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命运的变迁,社会的沧桑变化和前进轨迹,解放战争的加速前进,形形的人物和五光十色的画面,都在《白山黑水》这一东北解放战争的壮丽画卷里勾画出来了。

二.时代风云中的英雄群像

《白山黑水》在恢弘阔大的叙事中,把战争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很好地结合起来。小说阔大的历史时空,涉及国共双方最高决策者、决战双方最高指挥者、众多将领和士兵,既有城市、乡村、墟镇各种场合,也有形形诸多人物。

作为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作者在描写敌我双方殊死搏斗的同时,注重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白山黑水》整部作品以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的活动为中心展开情节描写,同时在人物塑造上比《红日》、《保卫延安》等同类作品更进了一步。小说把主要视角放在野战军一级统帅身上,小说不仅深刻表现了以为首的党中央对东北战场的战略指导和英明预见,而且具体描写了当时的司令员和政委罗荣恒等高级将领对战争形势与战略决策的精心策划与部署。罗荣恒病魔缠身仍坚持指挥战斗,在锦州决战产生动摇时他强烈反对并坚持攻打锦州,表现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精神。陈云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位从事组织和经济工作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小说里坚持南满斗争、四保临江等情节中,更多地表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在我国现当代战争小说史上,以野战军一级高级指挥员作为作品中心人物,且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白山黑水》是第一部。”②

小说还以大量笔墨塑造了一批英雄形象,有战士、基层指挥员、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等。陈沂在《白山黑水》前言中介绍其创作原则是:“一方面要忠实于历史,另一方面又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处理好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关系。”作品在塑造一大批高级干部和战士英雄形象的同时,都写出了他们的思想根源。如作者用重笔描绘的英雄王先德,他出身贫寒,在影响下参军,在班长和连长带动下迅速成长,在排长孙启贵协助下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作者通过他的回忆,使我们知道他是在英雄的环境中成长的。后来他与塔子山共存亡,为全军总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

《白山黑水》还成功塑造了数名政工干部,并突出了军事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如师政委郑欣就是一个血肉丰满的政工干部典型,他的政治工作颇有创造性。他发挥自身特长,率领工作组到农村,到基层讲解“三三制”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建议用顺口溜推广“一点两面”战术。在开展爱东北活动时,组织战士讲故事,不采取指导员上课的办法。战后,他心系伤员,给卫生部门去电话,要求尽力抢救战士。在作品结尾,他所在的部队反击敌人,敌团长章耀东以下近二千人被消灭或当了俘虏,为解放战争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作者以真实质朴的文字,热情讴歌了这些将士们,使读者从这些真实动人的英雄群像中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三.精彩的战争描写

陈沂对血与火的战场有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战争烽火的熏烤,生与死的拼搏,给了他创作革命战争文学的生活根基和激情。在《白山黑水》中,作者写出了一个个精彩的战争场景,表现出了高超的战争描写艺术。

一是把智谋放在首位。作者描写战争并未仅仅停留在战斗力的较量上,而是更强调军事智谋的作用。在《白山黑水》大大小小的战役尤其是几次著名战役中,作者都突出了谋略的作用。如在秀水河子战斗中,制定了两套作战方案,并深入战场,抓住战机巧妙部署,取得圆满胜利。又如临江保卫战,韩先楚采用诱敌深入然后突然出击的战略,打败了敌军89师和162团,显示出其足智多谋的军事才能。而山海关保卫战和四平保卫战我军的失利,也是和敌人用“谋”分不开的。

二是重视环境因素。在《白山黑水》中写到的几大战役,作者都详细描写了环境。通过写战争的环境,“借以烘托人是如何适应环境并战胜环境的”。③如描写四平保卫战中,四平四通八达、难以设防的自然环境,突出了我军守卫的困难。在南满战争中写到了天气的严寒、地势的不利和当地土匪、特务的破坏,表现了我军处境的困难和扭转局势的壮举,通过自然、社会环境的描写,烘托了陈云、肖劲光等人的英雄业绩。再如锦州战役中写到锦州的两个险阻:老虎口是陡壁悬崖的天然险隘,配水池是固若金汤的工事防守。我军冒险冲出老虎口,在锦州城北30余里的地区虎口拔牙,并神奇地攻下了配水池,充分表现了将士们的智勇双全。

三是把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战争是政治斗争的表现形式,《白山黑水》在描写战争时,往往“把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有机结合起来”。④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略格局为背景,反映国共双方为主的东北争夺战,同时又表现了与苏美国家利益有密切关系的国际斗争,通过多种复杂政治关系和军事斗争的描写,反映出东北战场及决定战争胜负和进程变化发展的多种因素,显示出作品的深刻性。小说中多次写到双方的“和谈”,写到马歇尔的种种活动,表现了斗争的复杂性。

陈沂曾说,“写战争的作品,就是要通过作品去动员和教育战士和人民,在解决最大的冲突中去夺取胜利。”⑤这些革命战争题材小说正面表现和讴歌了革命将士艰苦奋斗、视死如归、努力开创历史新局面的革命精神,不只是再现了战争历史,更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理想的执著。民族解放的伟大理想和英雄主义精神,使这些作品焕发着崇高的人文光辉。

注释:

①(美)海明威.海明威谈创作[M],董衡巽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85.19

②④欧家斤.《白山黑水》评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46,72.

③⑤陈沂.文艺杂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6,156.

战争诗范文第5篇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长征》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