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范文第1篇

淡泊,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一份远离名利、是非、欲望的清澈心智。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中淡泊名利的精选议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淡泊名利的精选议论文范文1人生在世,面对林林总总的纷扰、形形色色的诱惑,看重什么、看轻什么,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就像一把无形尺子,量出品格的厚度,标示境界的高度。

在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中,--号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既是对黄大年崇高精神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勉励和要求,激励着我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连日来,随着媒体对黄大年感人事迹的多方位报道,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高尚的人,引发强烈思想共鸣。“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黄大年身上,人们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学术品格。他以出世的态度为人处世,不计得失、坦坦荡荡;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履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其所思所行,如同一股清流,让学术变得单纯,让人生更加纯粹。

黄大年对个人名誉头衔毫不在意,对国家利益却看得很重。他掌握着数以亿计的项目经费,从来不搞“拉关系”“请托说情”那一套。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耐心教导学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对科研的专注,让黄大年摆脱名缰利锁,自由驰骋在科技报国的广阔天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不管是科研创新,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涵养定力、克服浮躁,远离急功近利、追名逐利,才能用专注的态度、踏实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充满阳光的人,才能把温暖带给别人。在黄大年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夙夜在公、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他是那样一个大科学家,却是那么热忱,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永远把阳光洒向周围的人。”对事业,他倾尽全力,时刻以“先行者、牺牲者”自励;对学生,他甘为人梯,既是严师慈父的长辈,也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对国家,他不图回报,立志“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黄大年的无私胸襟、奉献精神,激励着更多科研人员投入科技报国的行列,向全社会传递着热爱祖国、一心报国的正能量。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灯如豆,万点星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脚踏实地的行动者和默默耕耘的奉献者。从“两弹元勋”,到以黄大年为代表的当代科研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砥砺前行,赓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学习弘扬黄大年精神,让爱国、敬业、奉献等价值取向成为社会风尚,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时展浩荡向前,精神之火永不熄灭。像黄大年那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同创造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新业绩。

高中淡泊名利的精选议论文范文2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呢?

三国志·诸葛亮《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业,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对于诸葛亮的为人治学之道,引申到本文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淡泊名利,就是要以平常之心、恬静寡欲、贫安乐道、知足常乐地把握人生和对待生活,淡泊可视为名利之泽中的坝陌;宁静致远就是要保持心灵平和安祥、坚守笃定志向、守住道德底线、洁身自重自爱、诚信为人理事、公正用情施义,宁静可视为情致远达的舟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之志和生存之道,最终归结为道德底线。道德底线的正确与否,鉴定的标准是是否利己利人——正确的道德底线是为人做事都要奉行利己利人的原则,一生恪守了这样的道德底线,就会活得光明磊落、安稳宁适、无怨无悔;不正确的道德底线是奉行为人做事利己损人的原则,一生恪守了这样的道德底线,就会活得猥猥琐琐、蝇营狗苟、惊悸不安。

怎样做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呢?

第一,就是读书。读书能医愚、读书能解惑、读书能增智、读书能陶情。要像诸葛亮那样既博览群书,又“独观其大略”,在汲取知识素养的同时,能从中发现和悟出常人所不能发现的问题与道理。

第二,就是节欲。节欲是自警、节欲是自励、节欲是自重、节欲是自爱。切记欲望是心魔、欲望是诱饵、欲望是陷阱,因此,贪欲要约束,虚荣要打磨,行为要检点,不要用人生的脚步去丈量功名的宽窄,不要用冒险去触摸利禄的厚薄。

第三,就是自律。自律是慎独、自律是慎微、自律是自重、自律是自爱。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念不廉之果、常记失足之恨、常怀律己之心、常有荣辱之感、常修为人之德。淡泊方能轻名利,宁静方可达致远。否则,成不了大才、成不了大事,更成不了大写的人。

高中淡泊名利的精选议论文范文3人的一生要过许多关口,其中,名利关是最狭长最难过的,可谓生命不息名利不止也。在名利关口面前,人们的态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不同的名利态度,对于人生的为人本色、性情意趣、价值取向乃至生命长度,等等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

追名逐利者,其人生的热望和关注点往往聚焦于位子、房子、车子和票子上,他们的志趣和人生目标,是怎样获取更大的名望、更高的官位、更绰的房产、更多的钱财……为了达到这些,他们会绞尽脑汁、百般专营、曲意奉承、攀高结贵、见机行事、不择手段、不惜人格,甚至踩着党纪、政纪、国法和道德良心的黄线工作和生活着。因此,他们一生摆脱不掉担惊受怕、患得患失的心境,终日处于焦虑不安、浮躁烦恼之中,在谋取了非分的功名利禄之时,也饱尝了违心、苦闷、沮丧、落拓的苦痛……他们奉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许就是“不求天长地久,只图今生拥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是与非”,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

淡泊名利者,并非没有功名利禄之心,但他们在追求和获取的态度上不是搞急功近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而是讲顺势而为、公平竞争、取之有道、得而无愧。因此,他们活得坦然、活得真实、活得自在、活得宽朗、活得博识、活得自重、活得自爱。他们谦恭礼让、仁厚大度、博学睿智、诚实守信,对事业讲忠、对父母讲孝、对家人讲情、对朋友讲义的品德风范和人生的态度,是极具人格魅力的。他们做人做事都严格恪守着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不为,损公肥私、害人害己的功利不取,不学无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寡廉鲜耻、自私自利、无情无义的品行不耻。这种贫安乐道、甘于寂寞、淡泊自守、不求闻达的精神境界,是一种纯粹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生态度。两种名利态度,规定和铸造了两种不同品位和格调的人生,毋庸置疑,淡泊名利者受人青睐、尊重和推崇。

高中淡泊名利的精选议论文范文4人生的价值,是如马云等为梦想事业奋斗而有所体现还是摒弃杂念,平淡人生?当然,人生的价值应是如禅语所言,人生所求,归隐人生,终淡泊明志。

小草的种子在冬季藏于土壤只为初春染绿大地;幼虫不断吐丝默默忍受蜕变的痛苦只为破茧成蝶;落花无言不拘于泥只为“化作春泥更护花”。正如那句禅语所言:人生本修行,万般皆身外,何必苦苦相争?万物如此,人生的价值何尝不是如此。

三毛,一位不受世俗纷扰的女作家。她远离都市,与丈夫荷西到撒哈拉沙漠定居,开创了浪漫散文。“何必那么劳累自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啊。”是啊,归隐如她,淡泊人生。

淡泊人生,无望繁华,使人生价值崇高致远。

林肯曾言,不要让世俗的喧嚣掩盖灵魂的音乐。面对青春文学,小清新文学的不断流行,他依然忠于本心,于淡泊人生中,在他的小说里阐述着一段又一段饱含人生百态的故事。终于,他的小说被人挖掘。而他,莫言,宁静中沉潜,蓄势待发。

淡泊人生,宁静致远,使人生价值在沉潜中体现。

庄子,不愿当一国之相,人生逍遥是他的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他的追求,“庄公梦蝶”是他对淡泊宁静生活的体现。道法自然,而他,将道家法则不断完善。

淡泊人生,化无为而有为,使人生价值上升到另一境界。是以,诸葛亮所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为人生百态求得一份安宁;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精美”是为了在繁华中感悟静美得真谛;雪小禅所说“简洁的生活如禅”是指按照自己的本意生活而获得心灵上的轻松……“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人生的价值,自是如此。

反之,范进一生追求功名利禄却在得知中举后得了“疯病”;商鞅追求荣华富贵担任丞相提出变法,最后却惨遭“车裂”;夸父为实现目标追到太阳而不断向前奔跑,最后渴死在路中。因此,“悠然见南山”之情,简简单单亦是美。

人生,应是淡泊明志,宁静如风,无论归期何处。淡泊人生,应如辛弃疾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无论世界喧嚣,我心宁静似海。

高中淡泊名利的精选议论文范文5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流动的灵魂,水清澈无垠。智者乐水,是爱于水的淡泊,爱于水的澄净。人的深谙、智慧,也只有在如水的淡泊中,方能显现。

渔民,生活在海边的这群人们,深受着海水的濯洗,过的是常人眼中单调的打渔生活。然而,渔民们在无垠的海上,被滔天的海浪磨砺着,被大海广阔的胸襟陶冶着,活得是那么简单,却又是那么质朴。我母亲小的时候也是生活在海边的,儿时海边的回忆,总是令她无法忘怀:大海总能带给那群善良、质朴、淡泊的劳动者以简单的快乐。于是我爱海和渔民了,爱他们寻找着一份淡泊。

也许你认为渔民算不上智者,但我认为享受简单,远离复杂,享受朴实,远离功利,这就是淡泊给予他们智慧,纯粹的无杂质的水赋予的生活之道。

由于淡泊名利,陶渊明选择隐居,远离世俗,追求东篱饮酒、西畴放歌、南山采菊、桃源耕田的理想境界。杜甫深怀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控诉,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之句,却全然不在意自己的生活有多清苦,还拥有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爱胸襟。

他们,是智者,生活在淡泊中清苦里,骨子里却心比天高,有自己所满足的精神理想。这也正如水,看上去一无所有,却包容了万物,丰富的大千世界在其心中。

袁隆平,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有着一颗为世界奉献的心,正如水有着赶走干旱、滋润绿地的渴望。"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是对他的写照。

淡泊名利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家;淡泊名利;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47-02

淡泊名利,就是“名利于我如浮云”。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敬业奉献就必须具有淡泊名利的精神。诸葛亮最早在《诫子书》中提出了“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思想,意在交融并汇,奉献社会,忘却私利,纯任自然。淡泊名利具有一种从容不迫、睿智洒脱的超然境界,能够形成豁然开朗、晴朗圣洁的宽阔胸襟,可以培养登高临飞,使人能够在敬业奉献中形成一种心灵的纯净和放松,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之中。

一、“淡泊名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淡泊名利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精神追求,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不仅体现了人们一种道德风范和精神境界,而且还是人格修养和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弘扬“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需要我们继续以“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新时期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的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淡泊名利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切实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要有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装着党的事业,要发扬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树立远大的目标,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要有不怕吃亏、乐意吃亏的奉献精神,心中装着人民,装着党的事业,努力实践并身体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坦荡无私、淡泊名利、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奉献精神为世界各国所传颂。1976年1月8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这是非常罕见的事。一些国家感到不公平,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说:为了悼念,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却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不仅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世界各国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祖国和人民事业高尚品格的肯定。所以,一个自觉的革命家和一个普通人不同之处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区别,就在于他们对于名利的态度不同,是追求名利或者重视名利,还是淡泊名利,轻视名利,是检验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

二、“淡泊名利”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淡泊名利需要我们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对祖国的奉献为根本目标,需要我们以淡泊名利的心态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任何个人行为都必须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为出发点,一切行为准则需要围绕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淡泊名利与爱国是紧密联系一起的,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周小平说:“不是我有多爱国,而是由于人性和民族的天然存在,所以我只能选择和我的国家站在一起。”爱国主义这种心怀是我们中国人都应该也是必须有的,爱国就需要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各种荣誉。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无数革命先烈为革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他们都以一颗淡泊名利的心态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建国以后,我们革命队伍里涌现出了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先进人物,他们不但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对人民群众和广大干部树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行为品格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在敬业中体现淡薄名利就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在其位,谋其事,不图名利”,这便是敬业。用心地对待工作,尽力完成工作,不抱怨苦与累,不计较奖与惩。“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份工作。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在诚信中坚持淡泊名利就需要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中华民族历来推崇诚信,所谓“人无信而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等等,无不说明诚信的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诚信是淡泊名利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个人不讲求个人利益,不求个人功名,诚心诚意为他人谋利益的一种表现,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坚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素养。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在各项工作中讲究淡泊名利就是一种对他人、对事业、对社会友善的基本表现。如果缺少了淡泊名利,人们的友善就成为一句空话,人们的精神就会被私欲蛀空,心灵就会被腐蚀,人就成了空有躯体的无木之本,被私立所驱使,就没有友善,人们就会为了功名利禄而相互争斗,人心就会变得越荒芜,越悲凉,社会就会变得越恐怖,人与人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紧张。相反,如果我们怀着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境,将心打开,友善待人,那么别人也会同样对待我们。在这样一种氛围的沐浴下,社会将会产生更多友善的人,社会关系将会更加和谐。

三、淡泊名利是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需要

人们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影响。在对待名利问题上,不同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人,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不一样的,其对于名利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在各项工作中,如果我们以淡泊名利的心态对待利益得失,就会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如果过分强调名利,一切从个人名利出发,图名图利,最终将为名利所累所害,直到走向唯利是图、自私自利、贪图腐化的泥坑。淡泊名利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虽然我们强调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但是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还是要坚持党的宗旨,倡导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提倡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并不是否定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的个人利益。通常情况下,党员干部的正当利益是能够得到保证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混同于一般群众,淡泊名利要求党员干部在做奉献时,不以获取个人利益为前提。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别人,首先要树立淡泊名利和无私奉献的信仰和信念。其次,淡泊名利需要在一切工作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勇于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正确对待荣辱得失,真正做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不为物欲所诱,不为私情所扰,为人民群众利益所想,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对于工作中的苦,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要敢为人先,主动承担责任,培养一颗高尚的心。树立淡泊名利的思想和品质,就不会因一时的委屈而忧伤和埋怨,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怨叹。淡泊名利有利于摆脱名利的包袱,克服名利的累赘。淡泊名利需要我们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培养淡泊名利的精神,对于我们正确树立政绩观、廉政观,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我们事业奋斗和追求过程中,要用淡淡的心走漫漫的路。摒弃圆滑世故、功名利禄的世俗欲望,坦然自在、洒脱坦荡。淡泊名利不是孤寂无味的禁欲主义、鹤立鸡群似的自命清高、规避竞争的推卸责任,缺少能动的逆来顺受,而是让人们反璞归真,顺应自然,守住生命自然的真实状态,无私无欲,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行为责任,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真正不愧于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孺童.道德经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丛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淡泊名利范文第3篇

“我是党员,我应该……”

80年代的青云法庭,一间办公室,两副旧桌椅,没有通讯设备,没有交通工具,条件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环境艰苦得不能再艰苦。于是导致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老饶一呆就是几十年。

老饶有过多次进城的机会,但他都主动放弃了。

1986年,老饶的四个子女均处学龄期,院领导想调他进机关,方便他子女上学。老饶说:“庭里的小吴还没处对象呢,年轻人成家是大事,让他去吧。”1990年,院领导再次动议。老饶又将机会让给了庭里的小徐,方便他照顾父母。

25年来,老饶一直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经他主审的1000多件案子,没有出过一次差错。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但一次又一次的荣誉他又都谢绝了。他想:年轻人需要成长进步,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1998年,院领导硬是瞒着老饶上报了他的事迹材料,才将他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

案件当事人,有理的担心法官不公,亏理的希望法官不正。所以总有一些人,怀着惴惴之心暗中送礼求情,也有一些人出于对法官裁决的满意,事后送礼致谢。但不管怎样的意图,怎样的礼物,老饶都婉言拒绝。

青云镇坞头村饶某,因离婚案诉到青云法庭。老饶秉公而断。饶某对法庭判决非常满意,事后向老饶送上一个红包。老饶拒绝了。他想:秉公断案是法官的本分。收了谢礼,是秉公了,还是徇私了,反而说不清。

老饶的妻妹与邻居闹官司,老饶主动回避。妻子埋怨他关键时候不关照。老饶解释:当法官不是当个私老板,想关照谁就关照谁。妻说:“你不说出来,谁知她是我妹妹?”老饶回答:“就算瞒住了别人,但瞒不住自己的良心。”

有人问老饶:你总把机会和荣誉让给别人,总是送礼不受,亲友不顾,你到底图个啥?

“不图啥。只觉得自己是党员,应该这么做”

“我是法官,我不能……”

老饶是个大忙人。辖区四乡一镇三万多户人家,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大事小事天天有,且都愿意找老饶,让老饶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有时一大早便出门,直到很晚才回家;有时要在深更半夜从暖被里爬起来,匆匆赶往纠纷现场。

于是,老饶成了“不管部长”,成了“不顾家的人”。

老伴是位明理的人,但她担心丈夫年纪大了,身体又有毛病,劝他对一些小事推点马虎。老饶不答应。他了解乡亲们的事:吃得亏,受不得气——看重的是个“理”字。所以,有的纠纷虽然起因很小,但若不及时化解,便有可能酿成大的祸端。

就在今年元月五号——农历腊月二十七日,冷雨凄沥,寒风凛冽。晚饭刚过,电话突然响起,一个急促的男音:城关北门史某,为与其女解除婚约、退回礼金之事发生纷争,带着一大帮人找上门来,准备大动干戈。

情况紧急!

老饶扔下电话,操起雨伞,迅速消失在雨夜之中……

深夜两点多钟,老饶拖着疲惫的身体敲开自己的家门。可当他出现在老伴面前,将老伴吓出一身冷汗——满腿污泥,全

原来,回家途中,天地漆黑,雨大路滑,老饶一不小心摔倒了。雨伞摔破了,脚踝扭伤了。

怎么办?还有四里多路程!眼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上也不可能会有其他行人。别无他法,只有独自解决。

于是,他咬紧牙关,忍住疼痛,顶风冒雨,一瘸一拐的开始了艰难的前行……

一场恶性争斗避免了,老饶却因此躺在了病床,十多天没能康复。

“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话,老饶没在嘴上讲过,但他却将这条道理时刻牢记在心中。他经常提醌自己:“我是法官,事关社会稳定,群众利益的事情,我不能马虎。”

老饶有四个子女,但没有一个端上了“铁饭碗”。子女们为此颇有怨言,以致老饶患病卧床也不管不问,而且激语相伤。所以,一提到家务事,老饶的心情便复杂起来,负疚,伤感,无奈,也掺杂着一种执著,无悔和欣慰……

老饶不是没有条件为子女找份好工作。法官的身份本来就不低,老饶的同学战友同事中,有的手中还掌着实权。老饶也确实动过“拜拜门”的念头。但他最终放弃了。他想:今天求了人家,以后人家有官司找上门咋办?是投桃报李?还是忘恩负义?我是法官,不能轻易求人,欠下人情债。

青云镇梅家村——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大小楼房参差错落,而就在林立的楼群之间,一座低矮的平房显出几份猥琐和寒碜;室内没有彩电,没有冰箱,所有的家具,陈旧而简陋。

这就是老饶的家。

这就是扎根群众,赤诚为民,忘我工作,在基层法庭一干就是整整二十五个春秋的一级法官——饶玉泉的家!

清贫!清贫!

对于金钱和财富,老饶竟然有着模范法官宋鱼水同样的观点:法官一旦追求金钱,就难以守住秉公执法的道德底线,人民群众也不会再信任他。

“我是对的,我不怕……”

基层法官秉公断案特别难。有的当事人官司赢了便高兴,官司输了则丧心病狂,报复法官。25年中,老饶遭遇了威胁、报复许多次,但他总是从容镇定。他说:“案断错了,我应该承担责任;断对了,我不怕。”

乐华村汪某,仗着女儿为一省领导当家教,在儿子打离婚官司时,多次威胁老饶,扬言若不满足,便叫老饶吃不了兜着走。老饶没有畏缩,而是正告对方:对判决不服可以上诉;仗势欺人或暗中害人,最终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汪家乡陈家村陈某在与妻离婚案中,尖刀逼在老饶的胸口上,要他将哺乳期的婴儿判归自己。但老饶坚持依据法律规定,将孩子判归了女方。

淡泊名利范文第4篇

却忘记了

忙碌的根本

一直希望能够

过舒适的生活

然而在追求

舒适生活的路上

却已偏离的太远

一直在名与利

取舍中徘徊

可想放开时

却发现

那些虚无的东西

已经在心里

根深蒂固

一直在迷茫中度过

以至于当初

那些美好的愿望

现在已经

不能再找的回来

生活总是

那么的讽刺

想保留住

一颗单纯的心

去奋斗自己的人生

当真的功成名就时

那颗单纯的心

却已经充满太多污垢

放弃了初衷

淡泊名利范文第5篇

淡泊是庄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泊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不求闻达于诸侯”;淡泊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是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哦,淡泊是萦绕在人们心灵深处那余音袅袅的古韵诗情。

20世纪60年代初,甘祖吕脱去将军服,回老家井冈山重握锄头柄是淡泊;90年代中期,孔繁森为了两名藏族孤儿的抚养费,悄悄去医院卖血,还叮嘱医生护士替他保密是淡泊;爱因斯坦的墓碑上,仅刻姓名和生卒年月,却留出那让人遐思的大片空白,不失为淡泊;、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山川,撒向大海,也是一种淡泊……哦,淡泊是睿智的思想者对生命沉思后去向的选择,是个人品行情操修炼至臻的结晶。

淡泊是善于把握人生的勇者和智者,在沧海桑田变幻过程中领悟的游刃人生的禅机。春秋时的范蠡卓立不凡,不仅体现在他的以谋致胜,以弱抗强,扶越灭吴,还体现在他功成之后拒绝分封、悄然弃官、且变易姓名,去齐经商;更体现在他“苦身戮力”、“耕于海畔”而“致产数千万”,被人们尊重为“陶朱公”后,又“尽散其财”,再度隐匿山林。司马迁称范蠡名垂后世,是钦佩他“三迁”,“皆有荣名”。而刘向的记叙则见解独到,说范蠡“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看来,人生能够淡泊是一种福份。

淡泊人生决非游戏人生,它与看破红尘,醉生梦死,拿青春赌明天泾渭分明,且水火不相容。功名面前,淡泊者决不会投机钻营、扭曲人格、出卖灵魂;面对孔方兄淡泊者也绝不会泯灭良心,欺诈蒙骗,非法占有。他们笃信真正的获得只能用汗水和智慧去换取。淡泊可以将高雅气度,高尚情操、高风亮节交融互补,并相映生辉;淡泊与贪婪无度、阴暗卑鄙、阿谀奉承高度绝缘。淡泊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山一般伟岸.海一般深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者,高屋建瓴,宽宏大器,进可兵临城下,势如破竹,退则方寸不乱,胸有城廓;淡泊者,包容万象、谦谦于怀,遇喜怒哀乐,皆泰然处之,尝酸辛苦辣,均受之如饴。

淡泊是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过程,拥有淡泊,非等闲易事,即使是执着的追寻者,也不能朝发夕至。淡泊是一个人在经历了春之招摇,夏之狂热,秋之浮躁之后的那种冬雪的沉静。淡泊往往偏爱于中年之后的人生,因为人的思维成熟,总是比体格成熟来得迟。青少年时,思维犹如一条急促狂奔的小溪,哪怕狭窄浅显,却总喜欢跳跃表现,哗哗地喧嚣扬波,只有在经过了足够的曲折迂回,变成大江大河之后,才深沉宽阔,安静沉默,才能量巨大,货载巨舸。所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能是饱经忧患,“夙夜忧叹”的诸葛亮的戒子长歌,而绝不会是稚嫩气盛,初涉江湖者的闯荡宣言。

淡泊者的文字,可能成不了盗版者注目的畅销书;淡泊者的声音,也可能得不到追星族的掌声,但秉笔公正的史家们,一定不会将他们遗忘,慧眼识珠的采风者,也一定会细心收集,或记于史书方志,或流传于云天山水之间。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心理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民族翻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