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

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问题预防 教师行为文化 建设 行为策略

[作者简介]罗绮科(1963- ),男,广西贵港人,贵港职业学院科研督导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广西 贵港 5371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74-02从文化视角来看,在学校情景中,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校园文化因素。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创立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包含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分支。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优良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学习的快乐、幸福,感受到尊重和平等,感受到关心和爱。

目前,在大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得到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但对于大部分学校而言,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组织层次的文化建设较有成效,而行为文化特别是教师行为文化的建设尚有待提高。

就校园文化而言,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预防各有特殊作用,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弥补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组织文化是宏观层次的文化,对心理问题的预防起着间接的作用,它的实现需要行为文化建设的实现和落实,否则,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组织文化的作用就会落空,就会变成“形式文化”。所以笔者认为,就学生心理问题预防而言,教师行为文化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判断学校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观念文化是否健全、健康与否,从教师的行为中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爱,感受幸福和快乐。作为学校,建设校园文化不仅要重视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组织文化的建设,也要重视教师行为文化建设。

要建设教师行为文化,就要努力创设一个以“爱生”为核心的教师行为文化氛围,建立一个“爱生”为核心的教师行为文化体系。“爱生”实质上就是人性化,实施人性化管理和教育。这里指的人就是学生,性就是指人的本质或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性化就是要满足学生的人性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需要为本。人性化延伸的意义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需要为本,满足学生的人性需求;以学生弱势群体为本(如暂时落后生、问题生、贫困生等);以学生目前的关键(紧急)需求为本。人性化的核心意义:平等、公正、尊重、关爱,这就是校园中教师先进行为文化的内核。即“爱生”的含义就是平等、公正、尊重、关爱。平等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与学生的人格的平等,摒弃“师道尊严”的旧文化传统观念和行为;公正指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偏爱,不偏听,不偏信;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意愿;关爱就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感情,关心学生的成长。

要建设好以“爱生”为核心的教师行为文化,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和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以下问题:

一、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行为文化建设的作用,把教师行为文化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保障校园和谐稳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高度上来,并且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教师提高对行为文化建设的认识,把“爱生”的文化渗透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把“爱生”具体化。

二、制定教师行为规范

制定科学合理的“爱生”为内核的教师行为规范,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处处贯彻“爱生”理念,并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文化建设纳入教师师德考核的范围。

三、采取“爱生”的教育教学行为策略

建设“爱生”的教师行为文化,不是空谈,而是要有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来体现和落实,从教师角度讲,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一)微笑策略

教师的表情包括眼神和面容,如双目含情,面带笑容,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以微笑为主的表情,会产生亲和力,增加吸引力,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学生如沐浴阳光雨露,如春风拂面,这样教师微笑的表情对稳定学生的情绪、平和学生心态、激励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较积极的作用。用一位学生写的话来表达学生对教师微笑的评价更恰当:“当我们每天早上走进校门,看见老师真诚的微笑,它就像一缕春风,沁人心脾;当我们困惑或迷茫时,老师给予一个微笑,它就像一首诗,给我们无限遐想,使我们信心百倍,令人豁然开朗;当面临失败和挫折时,给予一个甜甜的微笑,它就像一道温暖的阳光,沐浴我们心田,使痛苦、不幸烟消云散;当老师与学生产生矛盾和误会、师生相持不下时,老师‘一笑泯恩仇’……”

据观察和调查,目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教师笑,教师很少笑,经常板着面孔的多。有些教师认为笑会有损教师的威信和尊严,怕控制不住学生,所以不敢笑;有些教师认为因为看到学生的缺点、短处太多,笑不起来。建设先进的教师行为文化必须摒弃这些落后、封闭、陈旧的思想观念。

首先,教师一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生观,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重新审视师爱,改变对学生爱的方式,摒弃那些深沉、抽象、不具体的“爱”的方式;改变那些伤害学生身心的“爱”的方式。注意训练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

(二)语言策略

首先,在表扬与批评方面,表扬鼓励多,批评指责少或零,没有惩罚或少惩罚。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方面,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先表扬,后批评;(2)批评时含蓄、委婉或直接批评(根据学生特点而定);(3)指明努力方向。采用建议式批评,句式:如果您……会更好;您愿意考虑……吗;您会试一试吗;您觉得呢?

其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杜绝一些不良用语,即忌语,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对学生说的话,否则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现实中,有指责学生智力方面的语言,如“你真笨!”“你有病啦!”“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等;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如“你没有希望了,干脆不读了。”“没有家教,素质太差!”“你是最差的一个!”“谁教你,谁倒霉!”“我要是你早不活了!”等;有对学生教育缺乏耐心的话,如“我不想听你说,你给我出去!”“再不改,就请你家长,把你家长喊来!”“一边站着去,想通了再找我!”等;有侮辱性的语言,如“要读就读,不读就滚!”“滚出教室去!”“你简直是!”等。这些话都会伤害学生自尊心,给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祸根。

学校应该提出“教师忌语”, 做到不文明的话不说。就像有些学校那样,倡导教师:为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为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为自卑的学生说句自信话,为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为受困的学生说句热心话,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为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这“十句话”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达到心与心的沟通,为对学生实施进一步的心理辅导与帮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建设良好校风的需要。

(三)行为换位策略

通常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说的、想的、做的几乎都是站在对学校和教师有利的角度,教师往往居高临下,教师处于强势的地位,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因此,教师在行为上要换位,让学生处于与教师平等或相对平等的地位。如空间上,课堂上教师不要永远站在讲台,有时走下讲台,有时让学生上讲台;与学生谈话时要蹲下,或视线在同一水平上;在批评学生的同时,应该创设机会让学生对教师进行批评,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也要能容忍学生的批评;教师批评学生时在空间上找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地方或学生不感到压抑的场所;在话语上教师和学生都有说话的权利和分量;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承担责任或承认错误或适当向学生道歉;要一分为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在班级或学生事务或事件处理之前要听取和尊重学生意见,处理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申辩机会等,改变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平等的行为。

(四)谈话策略

通常,教师与学生谈话时,教师唱主角、批评指责多、冷嘲热讽多、学生没有话语权与申辩权、随意下结论等,形成一种教师“话语霸权”,这样的谈话不仅没有效果,还伤害学生自尊和心灵,造成师生关系的僵化。

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实施专业的谈话方式,须注意以下的几个要点:(1)选好谈话主题;(2)选好一个谈话地点:人少、安静、放松的地方;尽量不要在办公室;(3)老师要酝酿情绪:面带笑容(至少要慈祥);(4)如果实在要在办公室必须注意一些礼节,如给学生倒茶、让坐,让学生感受到尊重,让学生能够放松情绪;(5)让学生先说,尽情地说,言无不尽;(6)老师认真倾听学生诉说意见和建议,倾听过程中,不轻易打断、插话、评判,要有积极、简单的应答;(7)注意老师的体态语言:姿势、动作,避免一些分散注意力或不尊重学生的动作等;(8)保密。

这样的谈话方式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避免师生间的互相伤害,为教师的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科学艺术处理事件的策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会出现突发事件或意外事件。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的效果或能力不同会影响教育效果。如果处理得好,教师形象得到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如果处理得不好,教师形象受损,学生受到伤害,师生关系破裂,会引发一系列的学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可能会引起更多的突发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科学处理学生意外事件,总原则是以规章、法规、法律、事实为依据。其程序如下:(1)第一时间平息事件或矛盾,避免事态扩大。(2)调查事件经过,了解事实真相。(3)调解、引导、教育。(4)根据事实,进行处理。可以是纪律处理,可以是民事处理,刑事犯罪移交公交机关处理。(5)淡化隐私、事件敏感点、丑闻等;教师最好以中立态度出现。(6)如果事实暂时弄不清楚,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凭主观臆断,以免造成更大更坏的后果,出现事件恶化或派生事件。在这些处理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艺术性地处理突发事件,利用教师的经验,机智、灵活、创新地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把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变成一件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如果学校和教师能把以上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常态化、制度化,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学校教育的先进理念、先进思想、规章制度会得到很好落实,组织会得到强化,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公正、关怀,会很好地预防和抑制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或把学生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和初始状态,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源”,大大地降低教育教学成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2]高长梅,吴玉红.校园文化建设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对话;预设;真对话;假对话

案例1:

在校内教研课上,一位老师执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一课。教师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了脉络之后,以课后的一个大问题“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请联系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总领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通过预习你们能回答吗?

生: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他还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生: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

师:那么,文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书上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想一想,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生准备了约五分钟进行交流)

生:我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他的伟大:“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走路时还在思考着问题,可见他对工作是多么的投入。

……

师:是啊!从这些语言、动作、神态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爱因斯坦真是一个伟大的人!让我们带着敬佩的感情读读这些语句。

(此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学生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但面对老师一扫而过的目光,慷慨激昂的语调,他又缓缓放下了。)

……

案例2:

另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如下:

(1)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伟大)还有不同意见吗?(也有少数学生认为他平凡、普通)

(2)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或者普通,还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学生自学课文15分钟,准备交流。

(3)要想说服别人,首先得说服自己。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同学,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在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交往中,通过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谈到他的伟大。

(4)刚才,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爱因斯坦很伟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可有同学心里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因为他们认为爱因斯坦也很平凡、很普通啊。好,接下来的时间让这部分同学来发表意见。当然,刚才发言的同学也可以发言,因为你们可能也发现了爱因斯坦普通平凡的地方。

请同学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爱因斯坦很平凡、普通的。

(5)讨论,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起初,大家都各执己见。但渐渐地,大家的意见趋向统一:爱因斯坦在生活中会如此衣衫不整、卧室里一塌糊涂,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却依然那么谦虚、随和。他是那样宽容大度,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他在生活上的平凡与他人格的伟大并不相悖,平凡中更见伟大。

反思:

两则教学案例反映了目前小语常态课堂的两种现状:“假的对话”与“真的对话”。案例二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师生间、生生间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观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所有学生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了师生间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案例一中,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是基于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形成“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一共识而展开的,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科学巨匠,所以在学生的眼里,缺点成了优秀品质的佐证,普通被硬生生地上升到伟大的高度。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观点,并为教师的观点找出证据。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吗?

那么,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区别“真的对话”与“假的对话”呢?

1.从形式上说,“真对话”是平等的,而“假对话”是居高临下的

在“真对话”的课堂中,教师已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者与目标管理者,转化为心理诱导者、方法引导者、学习指导者,师生是一种“我-你”关系。在平等的氛围中,学生始终处于互动交流的状态之中,思维在碰撞中绽放光芒,观点在争论中流动生成,精神在相遇中唤醒激活。对话便在相互唤醒中走向深刻和厚重,在意境升华中变得精彩和富有灵性。

“假对话”中教师的角色是权威式的,与学生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学生是没有人格尊严的人,不是独立主体,从而也就谈不上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更不要说获得成就感与生命的价值体验。这样的对话越多,距离新课改的目标就越远。

2.从内容上说,“真对话”讨论的是真问题,而“假对话”讨论的是伪问题

“真对话”能紧抓“教学文眼”,发掘出师生有效对话的真问题。所谓“教学文眼”,就是文本的关键词句,就是文本的情感密码,就是文本的核心知识。它与“文本文眼”不同,“文本文眼”是基于文本的自身逻辑,而“教学文眼”的出发点是教学的需要。例如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本课的“教学文眼”。抓住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才能真正产生能启发学生多向思维的有价值的真问题,真正构建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文本间的有效对话,切实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假对话”中的问题是教师为了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专门设计的一些机械性问题,是伪问题。因为教师根本不去考虑是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与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如案例一中,表面上看去教师似乎抓住了“教学文眼”,整个课堂是热热闹闹,而事实上只是为问而问,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真正展开,这样在无意中忽略甚而至于剥夺了学生发表看法的权利。这就是典型的“伪民主”“真霸权”“假对话”。

3.从性质上说,“真对话”中有精彩的“生成”,而“假对话”行走在教师的严格的“预设”中

“真对话”的阅读教学,已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师生均作为具有主体精神、创造能力的人而介入其间,常常会出现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被他人的视点唤醒,又重构起新的经验或思想这样一些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等美妙境界,闪烁着创造火花。这种动态生成、即兴式课堂的建构及良好发展,不是由教师或学生来控制的,而是对话舒展的结果。在案例二中,教师摒弃了“牵牛式”的微观提问,放弃了“标签式”结论,而是在生生、师生互动对话活动前大气地预留了15分钟的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自我感知、互动对话的时空。造就了学生能在后面的对话中有效、自如、坦诚地敞开心扉,放飞灵动的思想。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 电视谈话节目 《国际双行线》 《文明之旅》

各种文化间的交流充斥在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不同文化身份以文本形式或谈话形式进行交流时,传播事件或交流过程就具有了跨文化性质。电视作为一种及时捕捉社会动态的媒体,将生活中的跨文化交流反映在电视屏幕上,一种新形态的谈话节目诞生了——以跨文化交流为目的,用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日常谈话状态,通常有主持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人类共同的话题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无论是曾在北京电视台播出10年之久的《国际双行线》,还是依托于央视国际频道成长起来的《文明之旅》,这类涉及跨文化交流的电视谈话节目都将话题置于媒介的公共空间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同一话题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让双方、让观众意识到来自异文化的人为何会产生与己相悖的观点。

《国际双行线》的导演兼制片人宋民在谈到节目的创作初衷时说到:“想做一道桥梁,让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思想真正的交流”①。跨文化的“跨”字强调“你来我往”的一种动态交流过程,不仅是向中国观众介绍外国文化,同时也需要向外传递中国文化。《国际双行线》与《文明之旅》不仅让中国的电视人走出国门亲身去观察、去记录国外的生活,实现了“走出去”;更把“老外”请进了演播室,与中国的普通百姓面对面交流,实现了“请进来”。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模式、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来交流、碰撞和沟通,而怎样选择节目每一期的话题则需要节目制作者审慎的考量。

无论什么肤色、来自哪个国家、过着怎样的生活,人性的共通之处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人们而言,如果异文化与自己无关紧要,这种异质文化就难以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中;进入人们文化视野中的文化,就多少体现了文化自身共同存在的焦虑、恐惧、希望与向往。也就是说,“除非发现了这种文明可利用的价值并真诚地加以利用,将其转化为自我解放与自我超越的力量,否则,一种异域文明不管多么伟大,对文明之间的交流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②。文化之间存在的共性,使得谈话节目的话题能够选取各文化间共同面对与关注的问题,将某一种文化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引起另一种文化的人的共鸣。电视谈话节目在话题的选择中使用共通性的话题有利于进行跨文化交流。

一、情感与生活

人类总有一些问题是共同的:关于爱、关于信念、关于烦恼、关于忧伤,与世界的风云变幻无关。无论文化有多么不同,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亲情、友情、爱情,它们涉及的诸多问题不是哪一文化的人特定面对的。同样,吃穿住行、柴米油盐、健康这些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不会因文化而改变。情感与生活是生存于这个世界的人们每天都必须面对的,因而有关这类话题的选取无论来自于哪一种文化的人们对其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同样,面对情感与生活,不同文化的人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态度。这部分最容易吸引受众的关注——看看另一个文化背景中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

在《国际双行线》中选取的话题中最多的就是这一类,它在倡导国际意识的基础上并不忽视平民色彩,极为关注情感与生活的话题。不同文化的人对同一话题会持有或迥异或相同的观点。《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节目中不同肤色的人们共同讨论爱情,当坠入爱河时、热恋时、失恋时,大家如何面对;《胖子的美丽人生》邀请不同国家的胖子共同探讨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等;《全职太太》探讨对于全职太太这个社会现象不同国家人们的看法。日本的嘉宾觉得这是非常正常与合理的现象;美国的嘉宾觉得这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中国的年轻一代的嘉宾认为,女人需要工作,不能与社会脱节。

这些情感与生活的话题就像日常生活中朋友间聊天会出现的内容:“爱人怎么样”、“婚姻如何经营”、“体重的苦恼”、“装修怎么办”。当这些日常话题搬上电视,受众首先会有一种亲切感,因为这些话题也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是自己关注的问题。其次看到外国人说这些话题有一种新奇感,好奇他们如何经营自己的感情,如何处理吃穿住行。细微的生活中看出中西方的差异,话题本身就具备趣味性,因而使节目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文化传播价值。

二、艺术与热爱

艺术无国界,艺术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是无需语言诠释,是可以打破语言障碍的。而热爱是来自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所引发的对于某项事物的追求与专注,可以得到不同国家人的喝彩。靳羽西做客《文明之旅》时以“美丽的中国红”为主题,讲述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将中国传统的美传播出去的心得体会。《国际双行线》有一期《凡花无界李玉刚》,其中李玉刚讲述他去悉尼歌剧院演出时的外国观众的热情,听不懂中文的人依然欣赏来自中国的音乐艺术,说明音乐是一种世界共通的语言;《跑遍全世界》邀请来自中国和瑞士的两位长跑达人一同就长跑这个看起来很小的话题分享自己的感受。他们都不是专业运动员,只是长跑爱好者,讲述自己与长跑的情缘。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用平民视角,表达对长跑这项运动的执着,在热爱面前,文化差异似乎消失了。《一位欧洲贵族在中国的真实生活》说的是一位曾经有着爵位的欧洲贵族对中国的热爱,来到中国做分文不取的外国顾问,梦想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讲述他为何如此留恋中国。在《文明之旅》一期名为《昆曲牡丹亭焕发青春》的节目中,著名作家也是昆曲推广人的白先勇先生介绍穿越600年沧桑的昆曲如何受当代年轻人甚至外国人的喜爱,昆曲虽说唱词难懂,却用优雅的身段、呢喃的语调唱出哀怨与悠长。

艺术与热爱,更多的来自于人类的精神层面。精神世界似乎总是带有一丝玄妙的色彩,就像外国人面对听不懂的京剧依然能够喝彩,而我们在听意大利的歌剧时也能够感受到情感的震撼;球迷对于外国球队的衷心与支持无非是源自内心对于足球、篮球运动的热爱与欣赏。艺术和热爱从某种程度上将原本文化上的不通消解了,即使世界观、价值观、肤色、种族都不相同,但对艺术的欣赏、源自热爱的情感是共通的。

三、民俗与传统

民俗与传统根植于文化之中,渗透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每一种文化都有对自身民俗与传统的尊重和珍惜,对于另一文化的好奇。所以民俗与传统类的话题设置,可以唤醒受众心中对异质文化的民俗、传统、习惯等方面的期待。

《国际双行线》中《喝酒的人》一期讲中国、日本、俄罗斯截然不同的酒文化。中国人喝酒更多的是为了联络表达感情,喝的是一种氛围;日本的上班族下班后常去的小酒馆为的是一种放松,是男性上班族的一种习惯;俄罗斯人喝酒最初是为了在他们国家寒冷的气候下取暖,因而俄罗斯的酒很烈。三个国家的嘉宾畅谈各自的酒文化,言语中突出了三种文化对于酒的态度的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对比。《文明之旅》中对于民俗与传统的探讨在所有节目话题中占的比重约为五分之一:截止到5月14日共75期的节目中,有17期介绍中国民俗传统的话题。对于外国人而言,中国人众多节日的由来显得神秘而充满故事,节目中做了4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介绍,节目现场的外国观众与主讲的中国文化学者直接对话,将外国人普遍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疑问表达出来。嘉宾对节日来源、节日习俗、节日食物都有详细的讲解,事实上不仅满足外国人对中国节日的好奇心,也让中国人了解自己过的节日的意义。此外还有对中国礼仪、对中国的儒家传统和孝道、中医医术的探讨等等。这些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俗在外国人眼中是新奇而神秘的:为什么中国人拜年时作揖而不是握手?为什么中国古代女的要缠小脚?卧冰求鲤的故事是中国人孝道的体现吗?在节目中这些疑问的解开会让外国人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对文化传统与风俗的掌握,才能更理解中国人的现状。同样的,对于外国文化传统与风俗的介绍也能够帮助中国受众从根源上找寻外国人处世态度、生活方式的缘由。在了解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沟通会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促成不同文化间的人们更好地交流。

总之,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跨文化交流现象对于文化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下观点的交锋碰撞,不仅能够明朗的体现出文化间的差异,甚至能够展现出相去甚远的文化间存在的惊人相似。因此这个类型的节目可以负载跨文化交流中的任务,具有跨文化交流内容的电视谈话节目会潜移默化地开拓受众国际视野,提高与外部世界交流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栏目组编:《对话与交流》,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6)

②周宁:《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22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简爱》;透视;角度;话语权力;女权主义

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经典之作,它以开放式的结构讲述了英国贵族出身的罗切斯特和家庭女教师简之间的爱情故事。在这部小说中,简拒绝扮演维多利亚时代这一父权社会为女性指定的传统角色,超越了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狭隘性别话语的束缚,宣布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琳达・诺克林,2005)。如同人们对作家众说纷纭一样,多年来《简爱》的研究也从传记、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社会学、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神话原型批评等多层面、多角度揭示了作品的“复杂与模糊”,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批评视野和不同的解读方式。近几年,加亚特里・斯皮瓦克从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场角度对《简爱》的解读,彻底解构了传统定论。然而,无论对它质疑还是肯定,独立、倔强可以说是主人公性格的基石,《简爱》的反传统性是人们所共识的。

一、 透视作者:“有权利讲述自己”

夏洛特・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小说家,也是文坛颇具争议的人物。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在其传记《夏洛特・勃朗特的一生》中把夏洛特描写成诚恳善良独立的完美女子,她的作品也多半是对自身经历的表述;然而随着人们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对夏洛特的认识和评价也莫衷一是。2005年英国《卫报》发表署名文章并且援引了大量当时的原始资料,称夏洛特是一个有着强烈渴望名利的人,文章还认为盖斯凯尔夫人的传记长篡改了主人公的性格和生活,对读者产生了误导作用。也许正是夏洛特有着人们阐释不尽的复杂性,才是她享誉文坛的魅力所在(楮蓓娟,2006)。从本体论的层面看,《简爱》是对作家自身处境和写作本质的讽喻。“现在在哪里?谁在说话?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小说开门见山就提出了这些看似简单但却耐人寻味的哲学问题。如果说从哲学的角度,这些问题是对现代社会人的存在本质的拷问,那么,从文学本体论的层面,它们则是对叙述者或存在者存在问题的探究。《简爱》一书开篇就叙述了主人公简在里德家的生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然后就发出夏洛特式的疑问:“贝茜说什么了?”夏洛特似乎在警示我们:究竟是作者本人,还是叙述者,还是小说的主人公在说话,其实是难以分辨的,因为叙述声音是含糊不清的,即便是在现实主义大师像夏洛特这样感情细密的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也是同如此理。由此,“不是作者,而是语言在说话(盛宁,1997)。”

小说的创作是使写作本身从表达意义的维度中解脱出来,而只指涉自身。写作犹如一场游戏,在不断超越自身规则和违反其界限中展示其自身。写作的宗旨,只是创造一个可供写作主体永远消失的空间,作者必须在写作的游戏中充当一个角色(王雅华,No.3,2006《外国文学评论》)。在夏洛特看来谁在说话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是否有权利说话,在何种场合、以何种方式说话。小说中“我”的声音只不过是代表小说中所有叙述者和主人公的声音,它就是作者、叙述者和小说人物声音的汇合。虽然小说中的每个人都代表他人格的某个方面,但每个人又不同于自己,因而也没有一个能真正解释“我”的身份。所以这一次作者决定不再讲述他人只讲述自己:

“我一路反抗着,这在我是第一次,贝茜和阿博特对我也更加厌恶了。我确实有点不像我自己了,就像法国人说的――失常了。我意识到,一时的反抗,让我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惩罚;而我,也像所有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暗下决心要誓死反抗了”。

叙述者“我”渴望讲述自己,这是她的权利。为了履行说话的义务,以实现为自己命名的目的,叙述者“我”不得不为自己创造一系列新的替身,因为她只有通过别人的声音和语言才能达到讲述她自己的目的。“成为自己”,这不仅是难以命名者所要完成的使命,其实也是所有作家和思想家的永恒追求。19世纪的伟大哲学家尼采就曾发出这样的呼唤:“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的。”但“成为自己”又谈何容易。福柯曾经以尼采的这句名言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他却发现每一次“成为自己”都是又一次“摆脱自己”(J.希利斯・米勒,2003)。那么,叙述者“我”有权利讲述自己,以便成为自己,正是如此,在桑菲尔德庄园简再次发出了不平的呼声:“谁也不知道,除了政治叛变还有多少其他的反叛发生在芸芸众生之中。”而夏洛特对小说结局的安排也充满了隐喻,简既是双目失明一无所有的罗切斯特的妻子,更重要的是她拥有对庄园的支配权。至此简爱成功地完成了对桑菲尔德庄园既有秩序的颠覆。夏洛特对父权制家庭反抗的主题昭然若揭,正是这些使她成为19世纪最具反抗性、自我意识最为强烈的女作家(楮蓓娟,2006)。

二、角度:语言的牢笼、叙事的迷宫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语言究竟是什么?《简爱》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现代词语的里程碑,它讽喻了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语言表征”的本质。如阿弗雷兹所定论的,在《简爱》中,“唯一的主题就是词语本身和难以忍耐的权利对使用词语的需求”(A.Alveraz,BeckeR,Glasgow,1978)。夏洛特一向被看作是爱玩弄文字游戏的作家,但是在这部小说中,似乎并不是作者在玩弄文字游戏,而是语言自身在游戏。所以叙述者“我”探究自我的活动其实就是对语言意义要表述男女平等这一欲望自身的拷问(申丹,2002)。《简爱》中的“我”用文字构建了一个叙事迷宫,但作者本人也被这座错综复杂的叙事迷宫所吸引。然而,夏洛特凭借自己的智慧打造出翅膀,最终飞出父权制家庭的牢笼,并重新获得了自由。而《简爱》中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语言的束缚,因为“她不可能逃避,她只能面对,并且所有类似的逃避都只能使她更深地陷入语言的牢笼(RochC.Smith,1978)”简・爱是个追求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具有反抗精神的知识妇女形象。她出身低微,长相平平。小说中的简・爱一如作家本人:一方面诚恳、善良、独立、渴望自由;另一方面要强、刻薄、占有欲、反叛性、颠覆性等破坏性格隐藏其下。这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复杂、自我意识异常强烈的主人公。小说一开始并没有摆脱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叙述模式:“灰姑娘模式”――一名卑微的家庭教师(当时被人称为上等仆人)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女性,希望嫁给一位有全权有势的庄园主。疯妻子出现后,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简为了维护爱情的合法性,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和罗切斯特,最 后在庄园被毁,疯妻子自焚、罗切斯特双目失明时重又回到罗切斯特的身边,取得合法妻子权利和人格的独立(楮蓓娟,2006)。这两种叙述模式似乎暗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传统文学和后现代文本的本质区别,前者暗示了唯一意义的确定,后者则隐喻了意义之永无穷尽(王雅华,2006)。

既然叙述迷宫是由语言编织而成,那么,唯有语言才能使它走出迷宫。所以语言既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又是目的,既是艺术创作的材料又是作品本身,因为“女人生存的权利同样无法达到沉默”。这样一来,夏洛特以女性叙述者身份虚构了“疯女人”的形象,可以说它既来自简・爱内心世界的呐喊,也是来自作家本人内心深处的呐喊。众多的中外文论家都把“疯女人”诠释成是简・爱最隐蔽的内心世界,是简・爱心灵中隐蔽、愤怒、疯狂的一面,她们都是受男性压迫的姐妹。热恋中的简・爱“没法把情人的罗切斯特和庄园主的罗切斯特剥离开来,疯女人的一把无情之火却做到了”。“疯女人”的形象实际上是隐藏在作品中的一个密码,它储存的信息是由多层次含义构成的。我们还可以把疯女人看作是一个窗口,借此窥探作家执笔构思时的心态。作家没有勇气在现实中冲破男权世界的女性观,于是试图通过“疯女人”的虚构来打破“灰姑娘故事”的模式,然而它只不过是文学中的神话(楮蓓娟,2006)。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亡了资本主义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天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

三、话语权利的再分配:现实与虚构的整合

语言危机和话语批判是1990年左右出现在欧洲的文学现象。这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人类历史上,知识、文化、社会发生转变时,概念也回随之转变和消解。20世纪初欧洲思潮进入一种理性的危机时期,启蒙运动以来的以理性为主的进步、乐观的世界观此时受到挑战,危机意识表现在文学、哲学、社会学领域里,最终表现在语言的表达――话语上。原先人们认识的世界是客观的存在,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客观世界时稳定的,文字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也是稳固的。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转折期间,各种稳定的关系诸如主体与世界、主体与认识受到怀疑,现实世界不复存在于人的掌握之中,主体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也不复存在,语言与现象间的牢靠关系于是就摇摇欲坠起来(谢莹莹,2006)。文学艺术家的感知总是先于公众,对社会思潮转变的反应往往比公众快得多,在世纪转折期女性文学家所普遍意识到的话语权利问题便不足为奇了。夏洛特的《简爱》就是一次有关现实与话语权利分配问题的深刻探讨,小说的创作深感语言无法捕捉现实,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于是就采用概念化的语言形式――话语来传递思想,完成作者在历史语境和精神层面的渴望,而女权主义的到来,带来这样一种意识: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里,不管感觉到什么,女人都有权说出来,这种转变在许多现代主义文学中,表现为“爆发”,要说话,要表达,因此,话语的作用就被普遍认识到了。

《简爱》中的每个人物在生活中都不难找到原形。主人公简・爱的经历跟作品的创作者夏洛特非常接近,几乎就是作家对童年生活、追求爱情的个人隐私的全部书写。故事的表层由三层关系组成。第一层关系存在于简・爱和里德家的亲人之间;第二层关系存在于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之间;第三层关系存在于简・爱和“疯女人”的矛盾之间。简・爱出身于牧师家庭,并在幼年就成为孤儿,寄养在舅舅家。不久里德先生病死,无论她如何努力地忍让、如何地努力热情,还是要受尽里德太太和表兄弟姐妹的欺侮,她始终未能被这个家庭所接受和承认,这里一种福柯式的权利机制在起作用。亲情上的“话语构成”也同其他话语构成系统一样,服从于一种基本结构,这种控制式的长辈制与男权式的世界权威相似。个人在维护亲情上的努力必须得到权威的认可,才会有可能被纳入她们现存的家庭话语中,才算是存在的,才会有社会意义上和精神意义上的价值。后来,舅妈里德太太把她送进了洛伍德慈善学校,校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他用种种手段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摧残孤儿,简・爱受不了那里的孤寂和冷漠,是内心世界中过分的自我压抑和对自我规范的约束使得她再次选择了“叛逆”。此时此刻,简面对的是宗教权威,她在这个领域中是局外人,因为她不愿受任何团体组织的约束,这就意味着她没有在这个圈子内说话的资格,于是简被排除在传统的宗教话语权之外。在罗切斯特举办的家庭舞会上,简意识到自己已爱上罗切斯特,不久她就答应了罗切斯特的求婚。简身处平民阶层,罗切斯特的天地在贵族圈内,他们的社会地位相距甚大;简的话语是自发的,方法可能是幼稚的;罗切斯特则有一套上层社会的定规,两种社会、两种文化截然不同;简作为个体对男权社会的某一现象进行质疑与否定,她呼吁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能和男人一样自由支配;而罗切斯特是这个男权社会里权利话语中自满自足的群体的代表,前妻贝莎――“疯女人”的死亡为他寻找自我、完善自我与实现自我提供了活动场。语言负担着传达信息的功能,话语则担负着阐释语言的功能,但是,当它再现信息时,总是要遇到障碍,它总是传达出一种别样的信息,而且,在它所说出的东西的背后总还有许多尚未说出的东西。这种诠释除了竭力在现实与虚构的整合间往返寻求文本的真实意义之外,还注意到了文本中人物与人物的反复对话,如今对话语权利的理解已经不在于是否能求得文本的最终意义,而是文本创作者的心愿能否达成。《简爱》的结尾似乎把我们带入了某种沉默,简・爱做出重新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的决定无疑是让夏洛特抵制压抑和歧视女性的努力大白于世,然而事实上,通过话语的叙事过程,简自我觉醒的表现与潜在愿望的实现却解构了文本自身所想表白的真相:走出平静而无为的处境,在陌生而粗暴的经历中取得生活的经验,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