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的变奏

爱的变奏

爱的变奏范文第1篇

情景一

傍晚,在街头的一棵大树后面,一个小女孩拦住了一位中年男子。小女孩央求地说道:“叔叔,您能帮我去那个报亭买份报纸吗?”中年男子说:“可以。”于是他拿着小女孩递过来的一元钱买了报纸。回到树背后,他问:“你怎么不自己去呢?”小女孩说:“我怕被妈妈看到。”中年男子奇怪地问道:“你妈妈在哪里?”小女孩:“就在那儿卖报纸。”中年男子又问道:“那你为什么要从她那里买报纸呢?”“我给她送晚饭时她还剩下一份报纸,她告诉我,如果今天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我在这里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报纸肯定卖不掉了。”……

爱始于对亲人的关怀。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往往是人间最真挚、最纯洁的爱。

情景二

月月是个聪明、漂亮、乐观的小姑娘。可是,突然间她被无情的白血病击倒了。病痛的折磨让她难以忍受,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她的父母束手无策。她对生活渐渐失去了信心,甚至在痛苦中做出了最坏的打算……

正当月月绝望的时候,老师来了,同学们来了,报社的记者来了,数不清的好心人来了……他们送来了鲜花、水果、营养品,还有现金,还在社会上发起了爱心捐助活动。月月深受感动,她在日记里写道:“痛苦渐渐远去,绝望已销声匿迹,生活变得美好起来。我相信,明天会更加灿烂……”

从月月的情绪变化中我们看到,爱给人以温暖,爱使人乐观,坚强。生活中的每一份关爱都会深深地感动我们,这份感动就是爱的源泉。

情景三

江诗信,一个年逾七旬的产党员。从1992年起,他省吃俭用,个人出资达55000元,资助了鄂、豫、陕山区共1264名贫困儿童。12年来,有184个单位和2000多名“爱心使者”自愿加入到江诗信爱心助学的行列中,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只有7岁。江诗信和他的志愿者们一道,先后把2000多名失学儿童重新送回了课堂,其中有39名受助者跨进了大学校门。江诗信的爱心行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爱的变奏范文第2篇

一、呈示部

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用E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

二、结束部

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三、展开部

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F徵调,4/4拍子)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

楼台会B徵调、4/4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恸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爱的变奏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歌曲;艺术特征;钢琴伴奏

陆在易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涉及多种音乐体裁,特别是在合唱与艺术歌曲创作领域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是陆在易在2001年根据著名诗人艾青的同名诗(写于1938年)谱曲而成。诗如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的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原诗共11行,句式采用灵活多样的长短句结合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作曲家精心构思,寻找最贴切的音乐语言和音乐风格,将时代的投影与现实的感受相结合,成为艺术歌曲中的名作。这首歌曲由诗歌、曲调与钢琴伴奏三部分组成,其中,钢琴伴奏在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塑造形象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歌曲的艺术特征

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借用土地意象,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这些鸟儿歌唱的内容通过六个音区逐渐升高的弱起小节排比乐句展现出诗人对大地母亲、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沉的爱。诗篇中强烈的内在感情、深沉而忧郁的基调,通过委婉抒情撼动人心的旋律,以声乐艺术形式表露无遗,该曲中融汇着诗人和作曲家深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共鸣。

曲中所表现的两种情感对比刻画丝丝入扣,相互映衬。对祖国的深切关注与真挚情感流露于“温柔的黎明”、“爱的深沉”中,而对比性的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则寄托于“激怒的风”、“暴风雨”、“悲愤的河流”中,二者互相交织融汇,使音乐显现出刚柔并济、深入浅出之美,令人听之无不心潮澎湃、为之动情。

二、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特征

《我爱这土地》中作曲家通过使用重复诗词和加衬词“啊”的手法,将只有10句的原诗发展为有前奏、间奏、尾声和尾奏的再现复二部曲式结构,其中每一部分都是并列关系的单二部曲式。调性以bG大调为主线,间奏游移在D大调上,为第二部分旋律转向A大调上再现做了准备。歌曲的创作构思受歌词不规整句式结构影响,音乐中存在很多明显的对比因素,如极富流动性的大波浪型多连音密集音型与气息宽广的抒情旋律,纵情歌唱的中板与自由进行的慢板,抒情旋律与宣叙性旋律,力度的强与弱,半音之间进行巧妙转换的调性,多种节拍的交替进行等等。这些动静虚实、张弛有度的音乐元素恰如其分地融汇在一起,使音乐的歌唱性与宣叙性、抒情性与戏剧性在作品中得到完美结合。

在调式调性的安排布局上,作曲家主要采用了大调式创作。整个调性布局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对称关系:bG―G―bG―A―b G。其中前三个调性之间bG―G―bG呈现出以G为中心的调性对称,而后三个调性之间bG―A―bG也呈现出以A为调性中心的对称关系。整个调性布局是在主调bG大调上,插入了G大调和A大调,从而使全曲获得了很强的调性色彩对比。

三、歌曲钢琴伴奏的演奏处理

本曲为复二部曲式结构,即主要由AB型结构构成,其后是基本结构的重复,最后再加了一个结尾。每一个大的部分都由并列二部曲式构成。为了表现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特征,将从下面几个环节阐述钢琴伴奏的演奏处理。

(一)前奏(1-9小节):从主调bG大调开始的前奏部分,起着奠定全曲基调和气氛的作用。左手的低音和弦伴奏声部执着的连续六连音,与右手高音声部宽广、赞美的旋律构成明显的节拍错位,为音乐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同时,该节奏型构成贯穿于整首歌曲伴奏的主导节奏型。右手由和弦与八度织体构成的明亮高亢的旋律,要求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手腕及手指的支撑能力,尽量把手腕放低,伸直和铺平手指,以整体的感觉使肩部到手臂的重量很好地落到这些整齐的和弦与八度上,同时调节身体重心稍偏向小指,演奏出明亮丰满的旋律线条。从第2小节引入的左手伴奏织体,采用六连音织体形态,与右手旋律形成上疏下密的对比,由于在这复杂的不规则的分解琶音里,包含了低音层、和声与部分副旋律三个层次,所以演奏者必须做到自如地旋转手腕和放松地支撑大指,低音的演奏必须依靠大臂、小臂的重力获得深沉的音响。注意每个六连音的第一个和第四个音符要稍微突出或加深一些,保证节拍的内在律动组织成线条。这里的很多长或者短的连线给演奏者处理强弱、分句以及设计指法提供了一些提示,在每个连线里的音符基本都可以根据音符的走向设计渐强和渐弱。练习六连音织体首先要十分准确地抬指演奏,把握每个音符时值的均匀,然后结合柔软的手臂动作突出低音层,最后利用手腕的翻转找寻隐藏在六连音里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旋律线条,这也是练习全曲多连音(以六连音为主)伴奏织体的共同要求。第4、5小节是前两小节的变化重复,在第4小节进入bG大调的Ⅳ级功能组和弦,这些不稳定和弦伴随着右手八分音符的旋律音一直向下缓慢滑行,注意在第5小节第三拍的后半拍之前分句,情绪随之慢慢下落,结束在主调的Ⅴ级和弦上。对于这里的延长符号,不能直接按正常拍子进入歌唱,演奏者必须给予演唱者一个较大较深长的呼吸,准备进入歌唱情绪及速度。

(二)二部曲式第一段(10-19小节):该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句停在主调的半终止上,第二乐句以属主的全终止收束,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为5+5的平行结构规整性乐段,以便与相同的两句歌词相映衬和统一。该段具有呈示性特点,音乐情绪较稳定,音域主要控制在中音区。从钢琴伴奏织体的角度来看,这一段以及第二段基本上只使用了六连音纯伴奏织体,与歌曲旋律的起伏和呼吸紧密相连,营造出流动不息的音响效果。该段与前奏在演奏处理方面的不同是必须用左右手交替演奏,演奏者要完全用耳朵来充当指挥,使听觉上紧密相依的音流里,深远的低音及深浅不一的副旋律呈现出一幅视觉般的山水画来。演奏该段时因为受手指长短、粗细不均的条件局限,演奏者要努力避免不合适的习惯性大指、二指重音、三四指粘连以及左右手交接时极容易出现的缝隙和脱节。最好的练习办法就是仔细聆听慢练,在慢练里充分预先准备好每个手指的触键及双手手臂交替的连接,才能完美地演奏出画面般的效果,从而烘托诗歌的意境。在演唱旋律乐句结束的长音部分,伴奏里有明显填充型副旋律(第14小节)的,在演奏过程中需要不加掩盖地从强的力度弹出这几个渐弱的音程,从而很好地引出演唱者演唱第二句。

(三)二部曲式第二段(20-40小节):该段主要由三个大的分句构成。第一分句又由两个小分句3+4构成,为变化重复关系,停在Ⅵ级的副属和弦上,产生情感上的推动,使第二分句有更大的情绪发展。第二分句由4+2构成,呈对比变化关系,全终止结束在主调的主和弦上,但是停顿在主和弦的三音旋律位置上。第三分句是由4+3构成,与第二句为重复关系。随后是1小节过渡。三句间呈强烈的上升推动情绪关系。每句开始处的旋律体现为模进关系。为了表现该段的音乐情感,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加大手臂的挥动动作,增加落键的高度来推进力度,不断增强音乐的不稳定性,在第34到36小节伴奏织体突然换成柱式和弦,演奏者在弹右手的和弦与八度主旋律时应尽量弹满这些音符的时值,稳定演唱者的情绪和速度,慢慢把之前川流不息的音乐逐步减慢减弱,为宣叙调风格补充段的进入做好铺垫。

(四)补充段(41-50小节):第41小节开始是歌曲的补充段。本段音乐情绪发生变化,由前段的激动昂扬变为低沉,其后又变为紧凑而果断,似乎做出了坚定的决定。然后在50小节以稳定的属主进行全终止在主调上。在速度上也变得稍慢,稍自由,便于更好地抒发内心情感。这一段的伴奏音乐织体变为宁静的柱式与琶音柱式和弦,主要停留在极不稳定的Ⅳ级功能组上,似乎给演唱者如泣如诉的悲鸣罩上了一层薄纱。这些弱拍上的琶音柱式和弦与后面强拍柱式和弦的感觉十分像是在不停地问,一动一静,一短一长,手臂一起一落,需要非常柔和的动作和良好的手掌与手指支撑,完全放松肩关节,慢慢落出自然的声音,同时注意把右手小指的音符弹得明亮些。第48到50小节是Ⅳ级和弦的解决以及演唱者对于这些问的回答:“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紧凑而果断地”的属功能组Ⅶ级和弦一定要积聚好整个上肢的重量,慢慢落出非常深沉、温暖的音响来,其后的和弦越来越慢,越来越沉并最终到较弱的主和弦上,引出对比性质的“思潮澎湃”的中板间奏华彩。

(五)间奏(51-62小节):间奏华彩部分尽管没有歌词,但它是前面三个段落情绪上的继续发展,情绪越来越激动。这一部分为后面全曲音乐情绪基调的奠定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调性上变化也很大,采用了主调bG大调的重同名调G大调,间奏一开始就从G大调开始,通过柱式和弦和九连音织体以及少量和声上的复合音响,在58小节又回到主调bG上。演奏者要注意第59到61小节的左手八分音符旋律应以8个音为一组来划分,保持好这种特殊的节拍错位,使音乐有规律地渐弱和减慢,弹出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空灵的音乐效果来。

(六)复二部曲式第二部分(63-95小节):这部分音乐是前面第一个单二部曲式结构的变化重复,速度由原来的每拍70变为74。钢琴织体形式与前部分音乐相比有所变化,波涛似的不停息的长琶音与柱式和弦织体相隔开,二者交替出现,增强了相似音乐内容在伴奏织体上动与静的对比。除了六连音以外,还有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等织体形式。右手部分旋律增多,不论是和弦、八度、还是三十二分音符的四连音,“幻想般的”主要旋律都集中在右手小指上,演奏者必须依靠良好的手掌重心控制和小指支撑能力来把握旋律。左手部分的八度与和弦的演奏要突出表现小指的低音,同时结合手腕运送较多的重量给大指,弹出大指的旋律线条。这部分音乐在和声上也使用了副三和弦和离调进行来加强和声音响上的对比。值得一提的是,从第63小节开始重复前面第一个单二部曲式第一段时,改变了调性,从与主调bG大调呈增二度关系的A大调开始,形成了巨大的调性色彩变化以适应歌曲情绪幻想的需要。在后半乐句又回到了主调,使调性与音乐真正地回归原样再现,慢慢统一全曲。在第92到95小节这个建立在主调主和弦上的伴奏处理上,要注意做一个大的渐强后的长长的渐弱与渐慢,左手的八分音符要弹成非连奏,右手标记了保持音符号的音符要弹得突出和深一些,由这些音符共同控制力度与速度,逐渐结束有歌词部分的演唱,引出歌曲的尾声。

(七)尾声(96-114小节):全曲的尾声由平静的疑问和热烈的回答组成,问的部分与歌曲补充段音乐织体相同,强烈热诚的高音区的回答:“啊 啊 啊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作曲家内心对祖国大地这片热土最炽烈的爱的呼喊,构成了结束全曲的最高潮。在演奏这些激情蓬勃的强有力的柱式和弦时,演奏者要尽可能多的依靠自己身体各部位的重量,彻底放松肩关节,通过大臂的挥动、身体的前倾与手腕、手掌、手指共同的坚强支撑,积聚最多的重量,弹出十分肯定而饱满的音响来。一定不能有丝毫的拍打,按压和敲击琴键,同时左手的八度低音要非常厚重,右手小指旋律要格外明亮突出,深沉和热烈,可以把这里弹成一个长大而宽广的乐句。情绪高涨的同时,演奏者的速度则应把握得比较慢,可以依靠减慢落键的速度和加深落键的深度来拉长和拉宽每一个音符,这样才能有助于演唱者更好地把握气息来支持难度极大的高音以及把握好情感的宣泄。

(八)尾奏(115-118小节):从音乐材料上看,4小节的尾奏是歌曲前奏部分改变了织体形态的缩减再现。“宽广、充分地”的中板结束句与歌曲的前奏旋律遥相呼应,完美地回归从而结束全曲。左手的伴奏织体由前奏部分的一拍内的六连音缩减为一拍四个十六分音符,减弱了伴奏织体的流动性特点,为音乐强有力的结束设好了铺垫。演奏者要注意充分拉宽这个旋律,右手的每个八度时值要都要弹的非常满,可以在第115小节第三拍的后半拍前设计一个气口,从而使弱起的旋律获得对称,均匀的感觉,同时在速度上能更好地做到下台阶式的减慢,使音乐稳定从容地进行到最后收束全曲的主和弦。

结语

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以赋予寓意的歌词,优美的旋律,流畅的伴奏织体等特点成为声乐演唱中极其重要的音乐会演唱曲目之一。在这首艺术歌曲的伴奏中,钢琴的作用、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深度都被有效的扩大,整体音乐形象也变得更丰富、饱满,显示出强烈的钢琴交响化特征。钢琴伴奏者应加强良好的内心听觉及外部听觉能力训练,不断积累出高度的审美观与音乐感,有意识地把握好伴奏中的创作手法,在速度、力度、音量、和声的色彩变化上精心刻画每一个音符,与歌唱者做到同步歌唱,使歌曲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论述,能够帮助喜爱艺术歌曲的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陆在易先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从事钢琴伴奏的同仁们更好地帮助演唱者的演绎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参考文献

[1]陆在易. 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集[M ].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9.

[2]居其宏. 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 J ]. 人民音乐,2004年11期

[3]张佳林. 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 ].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6.

[4]李斐岚. 钢琴伴奏艺术纵横[M ].人民音乐出版杜,1996.

爱的变奏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歌曲 钢琴伴奏 艺术特征

陆在易,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出生于1943年,1997年被评选为全国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在陆在易的音乐创作中,涉及了多种音乐体裁。在这些体裁中,最受音乐界和广大群众所赞许且成绩卓著的是他在艺术歌曲及合唱创作领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陆在易创作的艺术特点明显体现在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当中。纵观这些音乐作品我们会发现其有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在欣赏这些抒情、吟唱般的旋律时,又能体会到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与意境。陆在易把艺术歌曲这个起源于19世纪德国为声乐而创作的专属体裁的艺术特征与中国特点音乐相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使得陆在易创作的艺术歌曲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收录的艺术歌曲是其创作艺术歌曲的一部分。

一、伴奏织体写作特征

(一)伴奏声部类型

在陆在易的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创作中运用了多种织体写作方法,这种写作形式的运用使音乐作品中刻画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和丰富。

1.流动式的单声部伴奏织体。在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谱例1)的呈示部中可以看到,为了模仿出“鸟儿”在空中上下翻飞的情景,钢琴伴奏的部分采用了双手不间断交替的六连音织体,且这种分解琶音具有民族调式特征,这种音型的运用贴切、形象、生动。

谱例1:《我爱这土地》

2.二部的伴奏音型织体。陆在易创作的艺术歌曲《盼》(谱例2)的引子部分就运用了二部的伴奏音型织体。这种织体的运用使歌曲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丰富,在音乐语言上摆脱了枯燥乏味的叙述形式。

谱例2:《盼》

3.柱式和弦。在钢琴伴奏织体中柱式和弦的使用很广泛,但柱式和弦织体特色不是很鲜明,要使其具有独特个性就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陆在易创作的歌曲《盼》(谱例3)中,在两次“回来吧”之后都运用了分解柱式和弦的四分音符琶音。这就好像一问一答,是对亲人召唤的遥相呼应。

谱例3:《盼》

4.多层织体写作手法。多层织体这种不常运用的创作手法,一旦运用得恰到好处就会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陆在易把这种创作手法运用到了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谱例4)的尾声部分。这就使得歌曲在情感上进一步得到强化、升华。

谱例4:《我爱这土地》

(二)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定位

艺术歌曲创作的标准之一就是将歌唱旋律与钢琴伴奏相融合。作曲家运用各式各样的创作方法来展现钢琴伴奏的丰富表现力,所以作曲家常常将歌唱旋律与钢琴伴奏融为一体进行构思,这就使得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和声丰富多样,伴奏织体优美、清晰。而在陆在易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正体现出了钢琴伴奏与歌曲旋律相辅相成的亲密关系。

1.钢琴伴奏与歌曲旋律之间的融合

钢琴伴奏与歌曲旋律这两者虽然是不同的表演形式,但都是在同一时间里演奏和演唱。表面上看演唱部分是“红花”,钢琴演奏是“绿叶”,但实际上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的。优美的歌曲旋律表达着歌曲的情感,钢琴伴奏不单是旋律的衬托,更是旋律的补充,二者各自发挥自己的特点,共同阐述着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内涵。优美的旋律加入表现形式丰富的钢琴伴奏犹如锦上添花,二者共同演绎的音乐作品立刻变得立体、生动。可见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这一表演形式不可缺少的最佳搭档,二者的有机结合才会演绎出美妙动听的艺术歌曲。

独唱歌曲的形式是演唱为主钢琴伴奏为辅,而在艺术歌曲中,为了使作品整体风格达到完美统一,钢琴伴奏部分同人声融合为一个整体,具有补充性、呼应性和对位化的特点,使得钢琴伴奏和歌唱旋律这两部分融合得恰到好处。钢琴伴奏中的引子、间奏、尾声既可以作为整个作品曲式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可预示、引导、转折、强化作品的思想情感。钢琴伴奏的象征暗示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作品的主题、情感和内涵分别起着恰如其分的主导和补充。

2.钢琴伴奏声部自成一体的独立特点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在音乐元素上还具有其钢琴声部自成一体的独立特点。这种独立性提高了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地位。钢琴伴奏声部自成一体的独立特点扩大了钢琴在表现技巧和表现作品时的深度,使得音乐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他的艺术歌曲中,间奏、尾声已经成为整个作品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运用的歌唱与钢琴伴奏合二为一。

例如《我爱这土地》,钢琴伴奏的和声不断变化,伴随着伴奏织体音型的具象化的特征与歌唱旋律结合,并与前奏、间奏、尾奏三部分相呼应,展现出音乐作品所要阐述的深一层次的内在含义。

(三)钢琴伴奏演奏技术上的钢琴化特征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中引子、间奏、尾声普遍功能多样、规模较大,而这些都是歌曲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部分的塑造在多方面、立体化地展示作品表现的艺术形象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歌曲的从属部分既是附属部分,也是钢琴的自我表白。从属部分在许多的艺术歌曲中具有连接和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在陆在易创作的艺术歌曲中,从属部分不仅仅是被当做预示、引导,还加强了从属部分作为钢琴的独自表白更为丰富多彩的作用,从而使得艺术歌曲在内涵表现方面得以极大地扩展和丰富。

在陆在易创作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既有多样个性化的和声和伴奏织体与音乐表现内容紧密相连,又有强烈的钢琴化特征,即各种织体的技术和表情特点都与钢琴及演奏者的手指技能相适应。

二、伴奏的节奏音型特征

陆在易对创作艺术歌曲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加上他接受过系统的钢琴学习,又经历过古典作曲技术的训练,这些都成为他创作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方面的必要支撑。

(一)具有民族化特点的节奏型

作曲家为了使歌曲具有本民族特色,通常是把民歌的精华因素加在艺术歌曲中,这也是作曲家普遍的创作手法。陆在易作为一名中国作曲家,具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创作功底,我国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素材被他大量运用到了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之中。民间音乐的节奏可以说是民间音乐的精髓,这一特点被运用到他创作的艺术歌曲《家》(谱例5)中,在这首艺术歌曲开始的前奏部分有典型的中国民间音乐节奏型。

谱例5:《家》

(二)伴奏音型的形象化

钢琴伴奏音型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既有模仿的效果,又能表达艺术歌曲想要表述的细微内心情感。例如陆在易创作的艺术歌曲《桥》(谱例6),这首作品的第二乐段,陆在易用分解和弦音型模仿出了流水的效果,真实生动地把中国江南水乡小镇中居民安然自在和悠闲自得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首作品前奏的前六小节的织体为柱式和弦分解琶音,这种写法可以看作是模仿小桥架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的效果,又可以看作是表现了主人公渴盼回乡的心情,这种音响效果让人听起来犹如置身于江南水乡的小船之中,感觉惬意、舒适。

谱例6:《桥》

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谱例7)的钢琴伴奏运用音型进行的具象模仿体现出了细致入微的特征。为了展现“鸟儿”在空中上下翻飞的形象,运用了分解六连音琶音音型,这种音型模仿的运用即刻将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

谱例7:《我爱这土地》

三、和声运用的特征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在歌曲的情绪表现上,为了让音乐作品中刻画的艺术形象更加生动、突出,不仅巧妙地将和声特征之一的丰富色彩进行了合理运用,还运用了伴奏织体的形象性,外加速度、力度等各种变化加以描绘。

创作于1981年的艺术歌曲《桥》(谱例8)表现了主人公对故乡的回忆,这种思乡之情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从而唤起了人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这首歌曲展现了江南水乡小镇居民悠然和安逸生活情景的音响画面。作者为了展现江南民歌的韵味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质,运用了具有民谣特征的歌曲旋律,加上伴奏织体模拟的形象化和色彩丰富的和声。

歌曲前奏(第1小节―第11小节)中的和弦性质变化多样。在第一小节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和弦,因此在第一小节和弦交替迅速,这种创作手法的运用生动刻画了音乐作品中主人公阔别家乡多年,再次回到故乡时那种激动的心理画面;在这之后的第二小节运用的减三和弦则形成了一种紧迫感,这紧迫感正是离乡之人重返故乡时的内心情感描绘。到第四小节的时候出现了大七和弦,这就与第一小节有了呼应,第一至第四小节为前奏的前半部分。而到了第八小节用大小七和弦缓冲了和弦力度,之后回归到前奏部分的主

和弦。

谱例8:《桥》

创作于1988年的歌曲《最后一个梦》(谱例9)将具有中国南方小调特色的童谣、摇篮曲风格与浓郁的乡音乡情、深厚纯朴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表达了祖国人民对两岸统一的盼望之情。为了展现梦境,伴奏部分的和弦呈四度和五度排列,钢琴织体没有明显的起伏,平缓安静,与缓慢和声节奏的朴素朴色彩结合,便将梦的情节恰到好处地一一展现。简单明了的歌曲前奏正能表现梦境,听着仿佛是中国古琴的音色,好似中国古曲风格的展现,也表达了从古至今祖国人民对宝岛台湾早日回归的梦想。

谱例9:《最后一个梦》

陆在易在《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集》中说:“钢琴部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声部分相融合,成为作品整体中不可更改的有机组成部分。”①

结语

陆在易创作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和声丰富多彩,伴奏织体形象、生动。他在艺术歌曲创作手法上体现出与众不同、开拓与创新。在其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伴奏无论是在功用上、技术技巧还是深层次阐述音乐作品内涵等方面都被高效地运用、扩大。钢琴化特征强烈地显现出来,音乐作品的整体形象更加丰富和饱满。因此,研究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征,对更好地弹好钢琴伴奏,并与歌唱者紧密结合完美演绎声乐作品均具有一定

作用。

注释:

①陆在易.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集[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J].人民音乐,2004(11).

[2]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胡天虹.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2).

爱的变奏范文第5篇

【摘 要】《蓝色爱情海》是一首表达爱情的歌曲,歌词富有诗意,曲调优美而流畅,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与抒情风格,是一首雅俗共赏、寓意深远、色彩鲜明的佳作。全歌以气势取胜,创作手法灵巧,既有低吟浅唱,也有激昂澎湃,并且声情并茂、大气磅礴,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蓝色爱情海;雅俗共赏;音乐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81-01一、歌词内容解析《蓝色爱情海》是一首表达爱情的歌曲,歌词富有诗意,曲调优美而流畅,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与抒情风格,成为一首雅俗共赏、寓意深远、色彩鲜明的佳作。演唱者要想演绎好这部作品,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和艺术形态进行全面的分析。(一)雅俗共赏。《蓝色爱情海》以借景抒情的手法,回忆和阐述两人纯洁的爱情故事,对当时的环境做了生动的刻画和描绘,歌词采用了抒情的诗句,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爱的意境。如:第一段歌词在“月光溶溶”“风气浪涌”的海边,我与你“相知相爱”,因为“深深眷恋你的胸怀”,所以“拥抱在一起今世”便“永不更改”。描绘了在月光融融的夜晚,风景迷人的海岸边,有一对恋人相拥在一起互诉愁肠,令人感到无比浪漫和温馨。第二段歌词“点亮烛光,穿过尘埃,现在将来都彼此关怀,千金难买,苦尽甘来,真情流淌在心里汹涌澎湃”,作曲家印青用平稳的语气讲述了“一对相爱的恋人穿过尘埃,划过流年,命中注定的爱情将所有的痛苦全部淹没,让真情留在人间。”这幅画面有景、有情、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激发了丰富的想象,为随后激情澎湃的高潮作了铺垫。(二)寓意深远、色彩鲜明。《蓝色爱情海》整首歌词分为A、B两段,采用了单纯的二段体曲式结构,层次清楚、结构紧凑。A段以柔美、抒情为主,B段则是借A段情感的一个迸发,迎来整曲作品的第一个高潮。二、音乐内容的分析(一)对比性曲式结构。《蓝色爱情海》的曲式结构由前奏、呈现段、对比段、再现段和尾声五部分组成,是典型对比性的二段体结构歌曲。其曲式结构分析图如下:整首曲子中,作曲家以大海的波澜起伏表现出线条的韵律感。在A段中,歌词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对称,歌词的语音声调自然起伏,表现出一幅静静的海面上,轻风吹出一条条细细波纹的浪漫美景。在B乐段中则旋律起伏较大,与A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第19段的第一个主音g2上,通过第18小节主和弦的推动,使用f这个力度标记,掀起了情感上的第一个波澜,紧接着音乐像波浪一样,在一轮高潮迭起后,临时离调到降B大调,使音乐的色彩更加突出。第三乐段和第四乐段则是A、B乐段的二次重复,作曲家使用这样的手法,加深了整首作品的旋律整体,巩固了演唱者对表达情感起伏的宣泄,加深了这首爱情颂歌的主题形象。最后由弱音进入尾声,由4/4变成5/4拍后又变成4/4拍,在变成4/5拍中有两个乐段,呈现一种下行阶梯状,随后通过旋律的八度大跳,在最高音a2的基础上持续6拍,力度从f变成sf,拉长了音乐的幅度,增加了歌曲的恢宏气势,最后在ff的力度上结束了整首歌曲,使音乐的情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释放。(二)调式色彩张弛有度。《蓝色爱情海》主要以G自然大调为主,随着A乐段舒缓的音乐展开,B乐段则采用转换调式来改变整首作品的色彩结构,运用旋律大调降6、7级音的连续下行,通过离调到降B大调,增强了音乐表达的张力,使前后调式结构更加突出,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钢琴伴奏强弱有序。《蓝色爱情海》的伴奏也非常有讲究,由中国音乐学院胡延江老师所写,他充分利用4/4拍的韵律美,将词和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根据大海的起伏变化形象突出了音乐主题。前奏由9个小节构成,利用双手高音区的钢琴弱奏伴奏效果,表现出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为歌曲感情和气氛的渲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A段部分钢琴伴奏同前奏一样,旋律平缓、起伏不大,以叙述为主,最后一小节的伴奏力度逐渐加大,引入第二乐段演唱。B段利用持续音阶的反向进行将音乐推向高潮,利用音高的八度大跳处理与节奏结合在一起,使音乐在平稳中具有韵律感。整个乐段的旋律线像波浪一样跌宕起伏,钢琴伴奏也随着曲调的变化而变化,采用了四度、五度、八度的音程跳进,在强拍处还使用了附点四分音符强调节奏重音,并且采用降六、七级旋律大调的连续下行音阶,使调式上的色彩更加突出。《蓝色爱情海》的创作采用了抒情与叙述相结合的手法,与歌词的融合堪称天衣无缝,歌曲的旋律亲切感人、悦耳流畅、大气圣洁、优美而富有神韵,不仅可以启迪美化人的心灵,还可以陶冶大众情操。参考文献:[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2]田可文,陈永.西方音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周畅.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