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登高古诗

登高古诗

登高古诗

登高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唐代登高诗;发展概况;主题意蕴;审美特质:地位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038-05

作者:王锐,甘肃河西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甘肃,张掖,734000

一、登高诗的起源与界定

登高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它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源头:一是古代社会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也就是“望祭山川”:另一个是“重九登高”的节日习俗。而后者对于古代诗歌中登高主题的定型和发展起了最为关键和广泛的作用。对古代的士大夫而言,登高是其“九能”之一,经常郊游聚会,登高宴飨、酬唱叙情乃是常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登高已经演变成日常生活中一种很普遍的文化现象,成为古代文人舞文挥墨的重要舞台,登高和古代文人便有了不解的情缘。

本文所论登高诗,简而言之,就是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诗歌统称。从创作时间看,既有登高时的即景之作,也有登高过后的有感生发和应命奉笔之作;既有重阳旧俗登高时的抒怀之作,也有四时登高的即兴之作。从创作地点看,登高临远之地既有高山叠嶂,也有亭台楼阁,只要地势高,视野开阔,适宜远眺赏景即可。需补充说明的是,以登高眺景为主要描写内容的部分登山记游的诗歌,亦属本文所论登高诗的范畴,如王维的《终南山》,杜牧的《山行》;而只写观高景象,创作者实际未登高,不是从居高而望的角度所写的作品,不在登高诗之列,如杜甫的《望岳》,李白的《望天门山》。还有以虚幻想象登上高处绘物抒怀的诗歌,即裴登峰认为的依靠想象进行思想游历的“神登”之作,因和游仙诗有交叉重合的部分,亦不在本文所论登高诗的范畴,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有研究者认为最早的登高诗是《诗经》中的作品,如裴登峰指出“《诗经》中的登高自然是我国文学中登高描写的发轫……‘陟彼高冈’、‘乘彼堍垣’是最早的以登高为题材的创作”。但正如冯丙奇认为《诗经》中的登高诗“仅仅涉及到了登高这一动作,或说仅仅叙述了登高这一行动”,没有任何自然景物的描写。更确切地说,在这里的登高只是“艺术中使用的符号”,而非“艺术符号”,只是一个背景而已,并不传递能够同作者与读者的言外之意味,所以,并不能当作真正的登高诗。严格意义上的古代登高诗应始于东汉末,终于清末,从汉魏六朝的勃兴到唐宋的繁盛再到元明清的延续,几乎贯穿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在诗歌盛行的唐代,登高诗出现前所未有的辉煌,作品繁多,佳篇不断,名家辈出,形成古代文学史上的蔚为大观。

二、唐代登高诗的发展概况

汉魏六朝,伴随着登高文化的开展,登高诗亦开始兴起。文人登高宴饮,吟诗作文,成为一种时尚。正如陶渊明所云“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移居》其)从而涌现出部分优秀的登高诗。曹操的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和《登江中孤屿》,谢胱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均是此期登高诗中的上乘之作。这时的登高诗因尚在兴起阶段,作品数量相对较少,称颂一时的名作也是屈指可数。除个别作品外,登高抒怀还多拘囿于个人的小天地,抒情境界有待深化,艺术表现还欠火候,用语较为凝重、板滞。尽管如此,这些登高诗的产生,使登高这种民俗现象逐渐演变成古代文人抒怀的重要方式,为日后唐代登高诗的全面繁盛作了较为坚实的准备。

唐代,古体诗、近体诗全面推进,文质并重,诗歌创作达到古代文学发展的巅峰。登高诗亦在如此优越的文学环境中走向繁盛。突出表现是作品数量多,质量高,社会影响面大。许多诗人都有登高之作,且佳篇迭出,并且涌现出登高诗的大家――杜甫这样的杰出诗人。

(一)初唐时期。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序末附诗)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景物描写文笔瑰丽,手法多样,其中“落霞”和“画栋”两联,动静相映,意境浑融,成为千古传颂的登高摹景名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其随从武攸宜东征契丹时于燕地所作。诗人登临幽州台,仰望苍天,俯视大地,真切体验到志不得伸、才不得展的人生痛苦和悲哀,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古往今来志士仁人遭遇困顿的愤激和不平。诗中辽阔苍茫的时空境界,慨然独立的主体形象,孤高悲凉的情感格调,在后人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滕王阁诗》和《登幽州台歌》拉启唐代登高诗发展的帷幕,并初步显现了唐代登高诗博大和壮观的气象。此期代表性的登高诗还有寒山的《杳杳寒山道》,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宋之问的《灵隐寺》,沈俭期的《夜宿七盘岭》,陈子昂的《燕昭王》等。

(二)盛唐中唐时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崔颢的《黄鹤楼》是两首登高揽胜的千古名作。《登鹳雀楼》写景缩万里于咫尺,议论与形象相得益彰,诗情与哲理水融,诗中的自然景物与诗人自身昂扬奋发的精神、开阔爽朗的胸襟浑然一体,后人誉为五言绝第一首。《黄鹤楼》即眼前景,抒心中情,一气流转,浑然天成,高唱入云,宋人严羽推为唐人七律第一。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有名的登高思乡之作,抒发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时对远在家乡的兄弟们的怀念之情,语淡情深,脍炙人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有名的登高送别诗,是诗人在黄鹤楼送友人孟浩然游历吴越时所作。烟花三月,春色旖旎,正与孟浩然的高情逸韵相互辉映:而诗人的无涯离思,悠渺情意,又正如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后人评为“送别诗之祖,情意悠渺,可向不可说。”《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李白的登高名诗还有《登太白峰》、《登金陵凤凰台》、《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谢公亭》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亦是著名的登高送别诗,借送友以自写胸臆。诗中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与冰心、玉壶等意象相互生发,使人联想到诗人那冰清玉沽的高尚情操。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是著名的登高怀古诗。诗歌将历史的兴旺和哲理的深思熔铸入苍茫雄阔的景象中,词意流转而气象宏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是诗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诗中借登楼远眺,抒发了迭遭迫害的忧愤,同时表达了对志同道合的四位友人的怀念和聚会无期的惆怅之情,情感真切,语意沉绵。此期唐代有名的登高诗尚有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和《与诸子登岘首》,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王维的《过香积寺》和《终南山》,祖逖的《宿云门寺阁》,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屠》,刘长卿的《秋日登吴工台上寺远 眺》和《登余干古县城》,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李益的《上汝州郡楼》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孟郊的《游终南山》,畅当的《登鹳雀楼》,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韩愈的《谒衡岳遂宿岳寺题门楼》,白居易的《杭州春望》等,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共同构筑了唐代登高诗的辉煌。

而在这辉煌中,杜甫又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大规模、集中抒写登高之作的卓越作家,且佳作颇多,堪称精品。在杜甫的一千多首诗作中,登高诗不下五十首。代表性的作品如《登兖州城楼》、《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乐游园歌》、《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凤凰台》、《登楼》、《白帝城最高楼》、《阁夜》、《九日》、《登高》、《登岳阳楼》等。其中,《登高》、《登岳阳楼》既是杜甫七律、五律中的佼佼者,更可谓古代登高诗的压卷之作。《登高》是杜甫五十六岁,重九日在夔州登高时所作。前四句登高所见,极写暮秋夔峡惊心动魄的景色,沉郁苍凉,气势磅礴。后四句登高所感,抒发老病漂泊之苦,国难家愁,无限悲凉。全诗格律精严,语言凝炼,是最能体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代表作。胡应麟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登岳阳楼》是杜甫五十七岁,以年老多病之身,登上岳阳名楼,放眼八百里洞庭,感慨万千赋此诗。首联抚今追昔,寓无限感慨。颔联极写洞庭浩瀚无际的壮阔景象,语虽雄浑豪健,但亦寓家国身世之感。故下截自怜身世,举目无亲,老病孤舟,忧怀国事,戎马关山,涕泗横流,可谓泣尽继之以血,令人感叹唏嘘,不能白已。诗歌“写洞庭只两句,雄跨古今。”(《杜诗镜铨》)胡应麟誉为唐五言律第一。杜甫之前的登高之作,主要拘囿于抒写个人的隐忧和愁绪,思想内容相对单薄些,并未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而杜甫的登高诗则把个人身世遭遇和忧国忧民之志紧密结合在一起,走出一味抒写个人情怀的小天地,使登高文学思想内容的广度、深度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深化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丰富了登高的文化内涵。在杜甫的影响下,忧国忧民便成为以后登高之作的永恒主题和思想追求的最高准则。

(三)晚唐时期。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是诗人途经潼关登驿楼所写的一首题壁之作。前三联写景全从高处、大处落笔,着重写景物的动态美;尾联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全诗境界阔大,韵味浓郁,格调意趣直追盛唐。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园》借登乐游原望昭陵这一情景,抒写了诗人壮志难酬的牢骚和国事日非的感慨。诗歌文笔简练,语言含蓄,风格沉郁。李商隐的《登乐游园》短短二十字,而所包含的意蕴非常深厚。因“意不适”所以驱车登高,以消愁思;登高见夕阳壮美,却又惋惜其不能久驻,诗意又复归到“不适”上来。曲折迂回之中,见出诗人对生活的挚爱与挥之不去的愁绪。正是这种矛盾心理,使全诗境界苍凉悲壮,波澜起伏。此期较好的登高诗还有许浑的《登洛阳古城》和《咸阳城西楼晚眺》,杜牧的《山行》和《九日齐山登高》,李商隐的《夕阳楼》和《安定城楼》,赵嘏的《江楼感旧》,方下的《题报恩寺上力》,高骈的《山亭夏日》等。

三、唐代登高诗的主题意蕴和审美特质

阅读唐代登高诗时,即使没有亲身莅临登高之地,也常会引起强烈的共鸣。这固然包括写景的生动形象,但更重要的因素却是文人们髓高时生发的真情和哲理打动了每一个读者。尽管“迁客骚人”登高时多因各自的遭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但还是有许多相同的感受,止所谓“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兰亭集序》)。综合考察唐代的登高诗,其主题意蕴主要包括:

(一)状描登高景观,寄寓登高幽情。赏景是登高诗的重要内容。只有登高,才能让更广阔的美景进入自己的视野,跳出狭小的生活圈子,给心灵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寻觅登高之趣,驱遣世俗之累和心中劳烦。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太乙近天都,连山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畅当《登鹳雀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由于登高望远时,“高”和“远”本身所具备的两种对立的意味的催发,“视觉上的朦胧与混沌便与登临者心理上的迷惘和悲哀发生了异质同构”,“物理上的高远与登临者心理上的自命不凡(无贬义)和远大前程在登高望远之际发生同构;但与此密切相关的孤独和渺茫却使主体无法乐观”,所以,更多的登高诗,笔下的景物较少登高赏景的乐趣,多染上了诗人的感时伤世的色彩,壮观悠远,寥廓苍凉,境界扩大,气象非凡,形成了登高诗特有的写景笔调,寄寓了登高诗普遍的悲情美学特征,向来为人称道。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韦应物《登楼寄王卿》)“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二)悲羁旅流离之苦,抒思乡怀亲之殷。异地漂泊,身如浮萍,思乡之情“剪不断,理还乱”,如影随形。登高远眺,更觉孤独冷清,归思难收,“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登楼赋》)对游子而言,登高便是寄托乡思的最佳场所。借登高念亲怀友,在远眺中寄托思慕之心和惆怅之情,是唐代登高诗难以割舍的情结。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古台摇落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弟妹萧条尽何在,干戈衰歇两相催!”(杜甫《九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这些诗句均在登高中真实流露了飘泊流离之愁和思念家乡的深情。而杜甫四方颠沛无依和潦倒窘迫的生活经历,使这种情结在其登高诗中显得格外真切、沉痛,最易引人共鸣。尤其是暮年之作,其情愈苦,字字用血泪浇筑。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则真挚抒写了征人登城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

(三)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登高四望,放眼天地,顿觉宇宙之浩大,个人之渺小,人生之短促,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唐代诗人,也随岁月的磨砺和仕途的坎坷而生出颇多感慨。“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序》),功业未就的苦闷成了一生的心痛。他们常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紧紧相系,尤其身逢乱世,家愁国恨便成了登高时挥不去的情思,少了暇日登 高的那份轻松和自得,代之而袭上心头的忧国忧民之志让登高多了几分肃然。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都借登高抒发了羁于世俗尘网中郁郁不得志的感愤情绪。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题为送别,但描写的不是离情别意,而是借诗明志,抒发自己狂放不羁的胸怀和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杜甫的《登楼》则集中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怀抱。颌联写景虽气象雄伟,但浮云苍狗变幻,宛如多难人生,世事无常,睹景伤情,遂引出以下吐蕃陷京,代宗幸陕,寇盗相侵,国难孔急等情事。登高抒怀,抚今追昔,遂有后主祠庙,聊吟《梁甫》之深慨。情甚悲郁苍凉,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同样融自然景色、家国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抒写了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怀抱。杜甫登高诗的可贵之处在于,景中有人在,诗中有人在,更有格在。这所谓“格”,正是忧国忧民的博怀。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也借登高怀古抒发了此种情怀。

此外,亦有借登高对亲朋表依依不舍之心和遥寄怀念之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陪李北海宴历下亭》,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还有登高时即景阔谈生活哲理,往往引起人丰富的联想,颇受启迪。如众人皆知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都在苍茫百感中寓有深层的哲理,最易引人共鸣,为后世激赏。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因唐代登高诗的主旋律主要表现家国之恨、身世之痛的历史与个人沧桑之感。因此诗歌中言愁叙悲的审美倾向尤为突出。‘悲’的气韵洇染了每首诗的内质外象。‘悲’成了唐代登高诗主旋律的主要美感特征。”时间上,虽也有一些以伤春为季节背景的登高诗,但更多的则是借摹写秋景来表现诗人心中的悲情。在空间上,由于登高而望所体现出的“荒原意识”,同样也使登高诗充满了“悲”的审美情感效果。而这种悲情特征实在又是“中国文学以悲为美的悲情传统的表现之一”,“悲情是情绪化了的、体验化了的忧患意识”,这种悲情有登高悲情和季节悲情相互生发、彼此交融的特征。还有研究者从“登高望远”这一意象所包含的生命内涵出发,总结这一意象表现为“一个由物到心、由外到内、有空间到时间的动态过程”,而其审美表现则是崇高。并借助康德等人的崇高理论,分析认为这一动态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是登高望远的大自然表现出一种崇高之美,接着自然的无限带给人既吸引又拒绝的感受,也正是因为这种无限对于个体渺小生命的拒绝,才产生了登高者生命的短促感和悲哀感。第三个阶段则是个体生命中反弹出来的崇高感,这主要表现为要求把自己提升到与外物同等伟大的境地的向上的情感和一种生命尊严感。无论是悲情特征还是崇高之美,均较为客观地涵盖了唐代登高诗的基本美学特征。

从艺术表现手法而言,唐代的登高诗既异彩纷呈,又同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概括体现在:(一)运用多种方式抒情言志。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借古寓怀,或托物言志等等,各种方式融会贯通,古今穿插,时空一体。情景互为表里,相互映衬,物我相生,多层次、多角度表达出丰厚复杂的思想感情。(二)章法谨严有致,层次清晰而不失变化。写景抒怀是登高文学的主体。大多先叙事、写景,然后抒情言志。前者为后者蓄势、张本,后者彰显全诗意旨。摹景近观远眺,动静交织,声色并用。抒情由浅入深,抑扬起伏,收放自如。境界开合跌宕,情感博大深沉。(三)工于造语,讲求炼字炼句。摹景状物以气韵为主,雄壮开阔,生动传神,想象高妙;抒情言志语淡情深,慷慨悲歌,力透纸背,寄寓遥深。登高怀古用典言简意丰,独具慧眼;象征语约意沉,发人深省,充分体现出创作者驾驭语言的技巧。

比如《登高》。首联从细处着笔,描写秋江的景物和各自的特点,渲染秋天苍凉萧瑟的气氛。颔联从大处落墨,含无限于有限之中,气魄宏大,意境开阔。前四句写景,用语简洁而更显老练,晓畅而饱含内蕴,画面富于层次感,声色毕现,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萧瑟苍茫的秋景图,也无形中传达出年华易逝、壮志难酬、晚景凄凉的人生感慨。以上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抒情。颈联将诗人悲秋苦病的情怀、羁留他乡的愁思、暮年凄凉的哀叹等丰富的内心世界揭示的淋漓尽致。尾联紧承上联,更具体、更深沉地表现悲秋情感,把穷愁潦倒的根源归结于社会的动荡,时势的艰难,从中可以看出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用语深沉厚重,“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语言精练而富变化,对仗工整且复自然,言简意丰,备极顿挫,“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诗薮》)《登高》是唐代登高诗的巅峰之作,充分体现了此类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它的写景抒情方式、章法结构和用语技巧,几乎成了此类诗歌的共同追求。

四、唐代登高诗的地位和影响

(一)唐代登高诗是唐代文人抒怀的一扇心灵之窗。登高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生活的再发现,感情的闸门在一霎那间突然被打开,宇宙、人生、国事、家事,眼前景、心中情,喜怒哀乐竞相涌来,有谁能不被这份真实打动?我们在阅读唐代登高诗时,同样在审视生活,回味人生百态。唐代登高诗是唐代文人向读者敞开的心灵之窗,生动记录了创作者辗转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坎坷复杂的心路历程,是诗人们“时不我待的生命紧迫感、舍我其谁的生命价值感以及忧国伤时的社会忧患感在个人政治命运蹭蹬之时的具体呈现”,包蕴其高尚气节和理想人格,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登高古诗范文第2篇

2、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3、赏析:在此笔者认为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4、“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登高古诗范文第3篇

重阳登高避灾的风俗,出自南朝梁人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李白在《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有:“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杜甫有《九日》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白居易也有《九日寄微之》诗:“去秋共数登高台,又被今年减一场”。边塞诗人岑参在行军途中,适逢重阳节,诗人仍想到要去登高,怀念那故园的:“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另外古代还在重阳节后一日举行宴赏,号称“小重阳”。李白有《九月十日即事》诗云:“作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意思是说,昨天初九登高已结束,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怎么这样苦,连遭这两个重阳的采摘。

插茱萸是古代民间重阳节的重要习俗。据《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矣。’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登高”、“插茱萸”在古人看来可以避邪消灾,故九月九日一定为之。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重阳登高插茱萸的风俗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云:“明年会此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孟浩然有诗:“茱萸正少佩,折取寄情亲”。朱放的《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中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手茱萸”等,都是描述古代重阳插茱萸的习俗。

赏菊是重阳的节目之一。清秋气爽,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秋菊,真是别有情味。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见”,范成大“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等,都道出了赏菊饮酒的情趣,语言隽永,诗意清新。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更是别出心裁:“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丝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流露出诗人看见白菊的无限欢欣,发出了作者人老志坚的心愿。

登高古诗范文第4篇

重阳节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在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形成此节。到汉代,逐渐盛行。《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她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逐出宫,嫁给平民为妻。一次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佩茱萸、食莲饵、饮酒,以求长寿的事情。《续齐谐纪》则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唐代则正式由朝廷批准民间以中和、上巳、重阳为节令。明代皇宫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此风一直流传到近世。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饮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在唐代,一些著名诗人都以诗篇记载了重阳节的活动。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说;“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杜甫《九日》诗中也写道:“去年登高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等等。在宋代,登高之风依然风行。《东京梦华录》载:“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在南宋,据《武林旧事》载,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清代,皇宫御花园内设有供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在民间,早期以登阜城门外五塔寺和左安门内法藏寺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蓟门烟树(德外土城)、处等为多。据《燕京岁时记》载:凡登高,必“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

重阳赏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重阳时节,正值怒放,魏紫姚黄,清芳幽香,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色彩。相传晋代诗人陶渊明是一位菊迷。他在隐居时经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常对菊自语:“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到宋代,赏菊成为一时盛举。届期,无论皇室贵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赏玩。文人士子们还举办社交宴乐性的会,赏菊吟诗。不过,其中规模最大,气象最盛的当数宫廷赏菊:“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清代,有的地方重阳前后要举行大会。此时,人们来来往往倾城出动观看,热闹空前。

古时重阳节,饮酒之俗,汉代已经存在,《西京杂记》即载有此事。据说古代的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在重阳时节,采下初开的和青翠的枝叶,与黍米和在一起酿酒,酿成后一直保存到第二年重阳食用。《梦粱录》则说:“今世人以、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为‘延年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九之厄。”俗说饮酒可以令人长寿。从医学角度看,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益人们的身体健康。重阳佳节,在登高赏菊之余,饮上一杯甘甜、健身的酒,更增添了节日的情趣。

登高古诗范文第5篇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据说《登金陵凤凰台》是作者李白在天宝年间,因被排挤而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其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不少人认为,李白在写法上有意仿效崔颢这首《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武昌古时称鄂州,黄鹤楼旧址就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齐谐志》载,仙人子安曾乘黄鹤过此。《寰宇记》云:“昔费文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这些传说使千年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而闻名天下。引得文人墨客劲舞。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其中一首享有盛名的七律诗。这首诗写的是他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曰:“唐人七律,当以此为第一。”此当为过誉之论,但这首诗在艺术上确有特色。

《黄鹤楼》起句语言明白晓畅,但笔势突兀陡峭,寓奇崛于平易之中,引人入胜,而感情放纵恣肆。诗人借助于楼名的传说,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引发出无限遐思。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现实感受。诗人登上古楼,纵目远眺,碧空浩渺、白云悠悠的空茫境界不免使仕途坎坷的诗人又生人世苍茫的无限惆怅。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但读起来音节朗亮,一气贯注,全系自然流动,而并不着力。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描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烟波”二字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黄昏时分,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可自己呢,却宦途失意,而面对浩浩大江,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异地飘泊之感尤增。“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会令人蓦然而生羁旅之愁、怀人之感……中国古典诗歌中永恒的“日暮”情结,在游子的登临诗作中更为习见。结尾一个“愁”字点出了全篇的主旨。此诗虽言乡愁,但景色绚烂,境界开阔,在情感基调上并不颓唐。

《黄鹤楼》成诗之时,七律尚未定型,故此诗带有七古风调。一般认为它是一首七律破格之作。诗的前四句一气贯注,跌岩转折,连用三个“黄鹤”、两个“空”字,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三平调煞尾,完全摆脱格式和平仄的拘束,自然流泄,意到笔随,情跃纸上。对于这一七律中的离格奇绝之笔,沈德潜曾称赞它是“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诗的前四句破格,后四句则力求整饬归正。因此它在整体上仍然给人以大气磅礴、一气呵成的感觉。所以,读来不仅没有“离格”之拙口,反而弥觉韵巧而新颖。

据说李白登上黄鹤楼,读了崔颢的《黄鹤楼》诗后,写下《鹦鹉洲》诗,想与崔颢一较长短: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写完后,李白自觉比不上崔颢诗,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才子传》)掷笔而去。回家之后,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写了《登金陵凤凰台》,才觉满意。由于李白的作品发表于崔颢之后,两首诗又都同样是押平声尤韵的七言律诗,所以后人更认为李白有意与崔颢一比高下,因而有此传说。

豪气纵横,壮逸奔放的李白,不大愿意受格律诗的束缚,故李白很少写七律,有“太白不以七律见长”之说。有人认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全摹崔颢《黄鹤楼》,而终不及崔诗之超妙”。也有说未分胜负的。元代方回《瀛奎律髓》云:“格律气势,未易甲乙。”不管如何,不能失之偏颇。姑且不论其《鹦鹉洲》诗的艺术功力是否逊色于崔诗,但若将《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相比,实功力悉敌,“未易甲乙”。《黄鹤楼》诗虽被认为“擅千古之奇”的名篇,但《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虽然两诗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律诗受格律声韵等艺术形式因素的影响,而形式上相似的作品并不少见,所以不能因此而断言,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系摹拟崔诗所为。就诗篇的立意之高、思想意义之深刻来看,可以说,崔诗不及李诗。

《登金陵凤凰台》一开始,诗人就凤凰台的由来而抒情。崔诗前三句连用三个“黄鹤”,李诗开头两句十四字中就连用了三个“凤”字,不仅不嫌重复,反而显得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古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还在不停地流着,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开头两句便给人一种人世沧桑、宇宙永恒之慨。

接着,三四句写极目之所见,就“凤去台空”之感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可如今,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显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在这里,诗人明显在借古喻今。

登临之际,诗人并未让自己的感情一味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是把目光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谓之“三山”。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半落青天外”不正是“杳杳有无中”之写照吗?那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三山”被李白写得可谓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此之为“一水中分白鹭洲”也。这两句写景阔远明净,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并不比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逊色。

最后两句诗人借物抒怀。李白满怀的报国热情,使他总是关心现实国事。人虽然离开了长安,但是心里却时刻惦记着朝廷大事。抚今思昔,从六朝的金陵想到唐朝都城长安,百感交集之际,喟然叹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感叹自己被放逐离开长安,而眼前浮云杳杳,恐怕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到长安了――“长安不见使人愁”!亦或有人认为,因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李白为长安城而忧伤。陆贾《新论・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长安是朝廷之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诗人用这个典故暗示皇帝被奸臣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诗人沉痛的心情可感而知!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这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相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日”也有人认为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荒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使长安沦陷于胡人之手。这两句寓意深刻。

由此看来,李白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的,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不见长安”正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表示了对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疾贤妒能,以及自己被排挤打击,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不满和愤慨。

事实上,据学者考证,前面那首打油诗并不是李白所为。据说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过江夏时,曾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诗:“我且为君谇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李白因心情忧愁郁闷,故意写这种豪快之语,以解心中不平之气。他后来又写了一首《醉后答丁十八》诗,以对应“碎黄鹤楼”诗:“黄鹤高楼已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为自己前首诗的狂放自我解嘲。这本只是文人的游戏文章,没想到唐末五代时有位禅僧经过黄鹤楼,便摘取李白这两首诗的句子写成“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旁边有一同来游玩的僧人也题了一句:“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转风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上一句:“酒逢知己,艺压当行。”从而使得后人误以为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诗是与崔颢的《黄鹤楼》诗争意气、争长短,并留下这首有趣的打油诗。事实上全是后人穿凿附会的。

当然,在写法上两诗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两诗均是先写游览地名之来历。诗歌前两联皆从地名来历展开想象,都是虚写。这种写法也是许多登临诗的常见写法。后两联均为实写。崔诗写登楼所见所感,李诗写登台极目所感所思。其二,两首诗在用韵上,均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而语言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