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放思想攀登高峰交流

解放思想攀登高峰交流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又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真理标准讨论三十周年。回首三十年前的不平常岁月,件件往事禁不住涌上心头;守望今天的安定幸福生活,愈发感受三十年前邓小平亲自领导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及由此开创的改革开放意义的重大深远。1978年的“大讨论”,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它萌芽、发生、发展的过程。“大讨论”也不例外。曾经有一位学者把这场“大讨论”分为三个阶段并进行了分析论证。我基本上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并加以必要的补充、细化。

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一个新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早就论述过。但这个问题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粉碎“”以后的第三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经历了十年“”的浩劫以后,这一场大讨论迟早会发生,这是它的历史必然性;但是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通过什么形式发生,则有一定的偶然性。这里就“大讨论”酝酿、发生及发展过程,谈几点认识。

这场“大讨论”,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思想酝酿、营造氛围的准备阶段;(二)“大讨论”开始到基本结束阶段;(三)“补课”和转入经常性的思想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也可分为两个独立的阶段。

(一)准备阶段:1977年2月到1978年5月

在这一阶段,首先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明察秋毫,见微知著。“两个凡是”是1977年2月7日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两报一刊”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形式公开提出的。邓小平二月与前来看望他的王震同志谈话,率先表示反对,认为这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思想。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通过发表文章、谈话等多种形式强调要回到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上书党中央并在会议上讲话、与他人谈话中,多次强调马列主义、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要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把握思想,反对教条式地割裂和歪曲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还身体力行拨乱反正,推倒在“”中奉为经典的教育战线上的“两个错误估计”,摘掉知识分子头上“臭老九”的帽子,指出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否定向科学进军是“走白专道路”,等等。所有这些,矛头直指“两个凡是”。这不仅营造了一种社会氛围,孕育、催生了宣传实践检验真理的文章,而且实际上对开展“大讨论”起到了思想动员的酝酿铺垫作用。这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准备。在准备阶段,思想理论界和新闻舆论的积极参与,也起到了应有作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在第一版显著地位,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长篇文章。这篇文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比较详尽地论证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实际上是以理论的形态反对“两个凡是”。这篇文章发表的当天晚上,新华社破例全文转发全国,第二天《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转载、转播,各省、市、自治区的党报先后转载,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上公开发表,迅即引起了不同凡响。邓小平同胡乔木等谈准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的内容,提出讲实事求是问题,“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按:在1978年9月16日听取中共吉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后,发表讲话时再次指出:“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以上引《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第320页、第379页)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出席了解放军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六·二”讲话(参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第321页)。

(二)“大讨论”阶段:从1978年6月到1978年12月

邓小平1978年“六·二”的重要讲话,尽管没有点出“两个凡是”,也没有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但人们都明显意识到这篇讲话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六·二”讲话以后,邓小平连续分别找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根据不同的情况谈话,或鼓励他们继续支持这场“大讨论”,或批评有的同志“设禁区”、“阻止大讨论”,要他们“不要设禁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持续到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本结束。

如何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发表与“大讨论”展开的关系?首先,这二者有内在的联系,但它们决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其次,把握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应该抓住两个字:“引发”。“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强调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实际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7页中的一段话。在这里“引发”二字非常关键,它科学而又准确无误地界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与“大讨论”展开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发表只是“大讨论”发动以前的一种准备、契机,而不是它的开始。

(三)“补课”阶段:从1979年7月以后

1979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中共海军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发表讲话:“海军现在考虑补课,这很重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0—191页)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讲话中,谈到“抓经济工作”问题时,指出“比如思想路线问题要深入讨论,这个工作不能搞运动,要插到经常工作主要是经济工作里面去做。真理标准问题,结合实际来讨论,恐怕效果好一点,免得搞形式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5页)。

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距今已过去了三十年,但是依然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它为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打下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经过这次全会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今天的大好形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幸福安康。

但“大讨论”的意义绝不仅此。“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3页),反映“大讨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仍要继续坚持,成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大讨论”从根本上说解决的是实践与认识(真理)的关系。只要人们的实践与认识继续存在,“大讨论”和它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将继续存在,始终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世界处在运动之中,人类的实践与认识不但始终存在,而且永远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大讨论”也应该与时俱进,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三十年前的“大讨论”,处在“”结束不久,改革开放尚未开始,人们受到“两个凡是”的束缚,思想僵化、半僵化比较严重,“大讨论”解决的是帮助人们从错误的、过时了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今天的情况是经过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人民日益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人们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面对更加复杂的利益格局和各种思想的碰撞,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大讨论”的传统,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的“法宝”,发挥它的威力。邓小平说过:“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9页)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已经对今后的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做了新的部署,我们应该坚决贯彻落实,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这是我们对改革开放和“大讨论”三十周年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