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情商与情商培养

论情商与情商培养

论情商与情商培养

论情商与情商培养范文第1篇

教师是爱的使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离开了教师的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教师若把自己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即成为朋友,学校瞬间成为乐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情商,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人的物质需要,还有人的精神需要,满足学生合理的精神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重视情商培养,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是有利于学生素质内在性特征内化的教育。喜爱与尊重是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面对学生,不论是成绩高者还是差者,均应一视同仁,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对于他们的作业,他们的课堂表现,他们的发问,他们内心的想法,哪怕是一点点想法,都要认真的面对并加以解决。这就无形当中让他们感受到在语文老师这里,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是平等的,他们得到的是理解与尊重。一次书写工整的作业,一次有一点点新鲜感的作文,都是表扬他们的最好材料,老师不要吝啬这样的机会,要带着一种欣赏与敬佩的态度,让其展示在同学面前。长此以来,就可以与学生之间少几分隔阂,多几分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发掘课文中的激情以情激情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不论是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也不论是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思,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表达着作者对真、善、美无限赞美,对假、恶、丑无比厌恶之情。教师通过对这样课文的朗读、讲析可以发掘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来激励学生。是学生与之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方法有:

1.激情朗读。

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教师进行表情朗读,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学生被周总理一心一意为人民,人民无限深情怀念周总理的真挚情感深深打动。

2.创设情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

课文学习阅读,实际上是对作品中人物、情景的再创造。是对作者体验过并形诸文字的内容的在体验。所以,课堂教学起始阶段,针对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导入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努力创设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高昂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转贴于 三、在讲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情商诸因素中,了解人、理解人,善于帮助人,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其核心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国,发挥语文课“文以载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这一高尚的情操,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教育性。利用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教师讲读,让学生体会作品蕴藏的思想感情,是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转化的目的。如课文《驿路梨花处处开》,所表现出来的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关怀他人,时时想着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雷锋精神;《一件小事》车夫所表现出来的,勇于负责,关心他人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人格教育和培养的好教材。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走向社会后,就能正确、恰当的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论情商与情商培养范文第2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商教育甚为贫乏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培养缺乏内在的联系

1.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中情商教育内容极为少见。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教育教学中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是大学生学习的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的设置,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即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道德修养,遵纪守法,熟知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等特征,本应丰富的极具人文思想底蕴的教材,变成了枯燥的教条。

2.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只顾教书,不注意育人,只注重政治传播,不注意人格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纯而又纯的政治思想教育,教师教的是政治理论,学生学的政治理论,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商教育与培养是缺之又缺。

由于缺乏与之密切联系的情商教育,使大学生成长、成才深受影响,其思想、观念与优质品格无法同一,使所培养的人不是人才,而是“畸形人才”,不能更好地胜任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有的甚至走上了背叛人性的道路。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商培养缺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受教育者的情商人文缺失突出

调查表明,大学生情商缺失,已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当代大学生情商人文缺失,较有代表性的行为特征表现如下:

心理素质差,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自主自立意识强,但自理自律能力较弱;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协作精神较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全局意识,缺乏团队精神;价值观、人生观日趋现实化、功利性;道德伦理观念差,缺乏责任感。

究其根源,一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培养缺乏内在联系有关;另一方面,与应试教育导向及家庭中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呵护有关。

毋庸置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已刻不容缓,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情商的认知与养成教育。

二、情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随着情商理论研究的深入,情商教育及实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

情商是指人们的情绪智能活动水平的高低及非智力因素的测定,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主要由兴趣、动机、信念、情感(情绪)、理想、意志、性格等要素组成。美国心理学家彼得?塞洛维将情绪智能基本思想概括为五个方面:认知自己的情绪;自我感情的调控;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理解他人感情的能力;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给出量化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智力因素,而另外85%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情商。

随着情商理论的提出及对此的深入研究,情商日益为人们所认同。美国各地的学校,把心理智能当作同数学、语文一样重要的科目,列入必修课程,开始教育孩子。企业界也开始注重对职工的心理智能教育,正在摸索情绪智商的训练方法。

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情商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种必然性,通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教育的内在关系表现出来。

情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具有同一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其政治性较为突出,但其思想性、知识性同人文内容有同一性,尤其是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本身是人文教育的内容,因而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应有情商的人文教育。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传授中内含着情商的内容;同样,情商的内容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教育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与情商教育相互渗透。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道德观,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深入挖掘其情商的教育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商的提升。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情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联系起来,把情商教育与人格培养、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教育结合起来,两者之间在内容与目的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

可以说,无论是从“情商”理论与实践日益为人们所认同的方面而言,还是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在要求而言,重视并将情商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融合,进而寻找情商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且刻不容缓的。

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从管理层到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教育并重

1.教育管理部门把情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并明确确定其教育目标、方针;

2.把情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纳入到教育的教学大纲中;

3.将情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学科课程的教育内容中;

4.在人文教育的各个学科中科学地安排情商教育内容。利用各专业学科特点,提炼有助于情商提升的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培养大学生高情商的良好品质,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5.在非人文学科教育中,有目的安排一些情商教育内容,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范围。

(二)从大学生的理论认知到实践养成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与情商教育并举

1.在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大学生组织,组织有利于情商提升的互助、慈善、爱心活动,学会关心、理解、同情、忍让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大学生要放弃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能够接纳他人;帮助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认知宽容美德,时时处处做到宽容他人。

2.营造情商教育的氛围。当代大学生在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切实加强且优先发展情商教育,尤其是加强大学生情商的认知与养成教育。从幼年到成年,从生活到工作,从家庭、学校到社会,营造情商养成教育的环境;探索情商提升规律及情景训练方式,将大学生情商的认知教育逐步发展为养成教育。

3.大学生应积极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态。提高自身的社会共感性,掌握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及发展脉搏,更好地争取和把握人生机遇。

4.大学生应重视公德教育及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公德教育与实践中,大学生既要注重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独立的人格,同时更要强调在实践中的集体意识、社会公益意识,避免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和人格发生偏差而形成某种不健全的心理,走向极端、狭隘或偏执。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增强公德意识,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人。

5.大学生应加强角色转换意识。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利用实习等社会实践机会,大学生要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大学生要有角色转换意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情商教育与培训

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情商意识及注重情商知识的学习,制订情商教育与培训的计划、内容和考核细则。为使教师情商教育与培训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在开展情商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首先,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应积极肯定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培养学生自我实现意识,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所长;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育,增强竞争意识;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在困难面前自我激励,坚定意志和信心,积极面对挫折,迎接挑战;教师应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促进班集体建设,倡导合作精神。其次,让大学生学会情商养成。在课堂及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尊重、宽容和谅解他人;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反省自己,妥善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领导、驾驭与互相合作的能力和精神,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应逐步从情商的实践中将学生情商观念化、习惯化,并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近而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

2.把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教师的思想进步、品德修养、情商教育与考核结合起来。

论情商与情商培养范文第3篇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结果。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的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以往认知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协作和交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教师观四个方面。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环境的情境性,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个体的知识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手段,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助”、“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

二、建构主义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内在关联

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具有两大特性:应用性、无行业背景性。其中应用性是工商管理专业最根本的专业特性,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应用性问题也是现在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培养出的管理人才往往是理论基础扎实,但实际操作能力缺乏,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的学科特性,把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方式与其它学科教育方式等同起来,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无行业背景性是指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特定的行业背景,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这给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更多样化的情景供学生来进行学习、了解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把握各行各业的行业动态,锻炼学生各种行业所需的行业素质与技能,使学生在工作中具有更强的行业适应性。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这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是十分契合的。建构主义的社会性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相适应,建构主义的情境性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无行业背景性相适应,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是知识的主动接纳者,这与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主动性也是契合的。所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能够很好的把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充分发挥出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三、建构主义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运用的保障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做后盾。保障体系由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新的培养模式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一般教师支配学生思维的习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运用时虽然不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即不拘泥于课本,不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对知识的理解强加于学生,也要在情境教学中给学生正确的指导与帮助,不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偏差。其次,教师需要提高情境设计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是围绕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核心展开的,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去创造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具体化情境为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服务。再次,教师需要较强沟通协调能力。这是因为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交流协作,一方面,要求教师与学生中提供指引与帮助,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学生之间提供协调。同时,对于教师介入的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教师需要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估方式。教师应该在传统单一以卷面考试评估形式的基础上丰富教学评估,创建一种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个体评估和集体评估、学生批判性评估和教师批判性评估、校内评估和校外评估等多种评估手段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从全方位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使得教学监督更加的客观,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学习阶段与学习的方向。

2.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除了需要过去的教材、课件、教具、基础设施等资源外,还需要信息资源和外部资源等。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要求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拥有顺畅的信息渠道,及时把握外部的信息,才能在教学中做出及时的更新与调整。情景教学方法,如企业家进课堂、企业实践等都需要学校和企业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实现。校企结合是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外部资源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才能够让教学顺利运行,从而实现培养目标。

3.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运用的根本思想主要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为了体现这一点,我们需要注重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要保证适时的一定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二是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积淀。三是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学生自学的关系,既要保证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我学习。

4.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还有赖于一系列保障措施,这样才能够规范教学秩序和监督教学质量。在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方面,需建立以下相关制度:如教学大纲制定与修改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学生职业发展培训制度;教师教学质量总结和评优制度;学生学习评估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模拟教学管理制度等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教学质量提供一个稳健良性的保证体系。

四、结论

论情商与情商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人才培养模式有关的相关要素加以合理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是可供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的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是新教育思想与新教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合理的课程体系等。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分析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深刻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根据系统优化理论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途径和有效措施。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人才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与此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又招不到合适的管理人才。其主要原因是许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没能根据人才市场对管理人才供求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必须研究的现实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内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从目前来看,各个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体现在:宽口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显然,这种定位缺乏科学性。即使考虑了社会的需求,也缺乏对学校自身资源和能力以及对本科专业学生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的评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有两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并没搞清楚,一是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结构问题,即社会对各个层次管理人才的要求是什么?二是高校管理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问题,即本科、硕士、MBA及博士的培养与供给状况如何?只有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对工商管理教育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目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各高校意识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大多数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分析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高校的工商管理教育,还只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三)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手段方面,大部分已经采用多媒体手段,但仅仅是对“黑板+粉笔”教学手段的一种简单替代,也就是把应写在黑板上的通过投影仪打在了屏幕上而已,并未真正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都在进行探索和改革,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但由于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的老师绝大部分是学生出身的老师,缺少工商管理的实践经验,又缺少机会或能力组织和从事大型科研项目,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讲普遍原则多、理论内容多,而讲具体方法少、实际业务少,所授知识的实用性不强。所谓的案例教学法,仍然未能摆脱课堂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对于管理人才非智力因素(如意志、信心、胆略、风险意识等)的培养更是不够重视。

(四)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涵义的精髓。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主要内容有:(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重新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高校必须要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体系,并使之特色化,才能吸引学生报考并为学生创造价值。通过设置“兴趣模块”及模块下的特色课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削弱工商管理专业“宽泛”的缺点。从我国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我国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首先,要从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入手确定其核心课程,核心课程要精练,不追求广而全,要与其它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区别开来,突出企业组织、公司运作、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核心地位。其次,加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增设管理沟通、商业伦理、艺术欣赏等课程。第三,增大选修课比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营造更加开放的学术氛围。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五)设置专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

该模块作为必修课,并占一定比例的学分。本课题除设置创业、创新方面的课程外,将强化这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拟在第八学期集中设置四周大学生创业计划模拟培训与实践活动,该活动可以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中延续进行,对比较成型的创业计划,可以视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并评定成绩。提倡和鼓励大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创业计划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2]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论情商与情商培养范文第5篇

一般认为,个体的情商主要包括五种能力: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励能力、知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无容置疑,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泛珠三角”经济圈建设浪潮的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而实用型人才除了是技能型的,还需要是高情商型的。根据在对一些企业进行调查:“大学生最欠缺什么”时,大多企业认为:是EQ(情商)。

因此,为了解大学生情商及其情商教育情况,笔者进行了资料搜集,与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座谈,展开大规模情商调查,包括对情商总体水平、不同性别情商差异、本科专科情商差异、不同专业情商差异、不同年龄情商差异等调查,通过对资料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更深层次地发现问题。研究的重点放在情商教学方面,从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现状出发,基于情商教育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情商教学是情商教育走向深入的必由之路的思路,并进一步探讨情商教学的原则、教学设计与策略等,对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问题进行有益探讨。

一、大学生情商及其情商教育现状

(一)高职高专学生情商水平总体不高

按照测试评价标准:120分以上属于高情商,80-120分属于中情商,80分以下属于低情商,从梧州学院05级专科生共371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商平均得分为98.38分,刚刚达到中等情商水平,标准差为43.80,标准差系数为44.52%。从整体分布状况来看,高低少,中间大,符合正态分布。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情商整体水平不高,急待提高;高情商水平的学生只占25.34%,情况不容乐观。

(二)高职高专情商教育的现状

情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按照具有高情商水平的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但从总体看,情商教育在高等院校仍处于“四无”状态:1.无目标。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改革大多沿用了传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没有把情商教育列为专门教育目标。2.无计划。高校大多没有把情商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很少就情商教育进行专门的教育教学研讨。3.无教材。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基本是坚持正面理论灌输,“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部分内容虽与情商教育相关,但教育教学并未明确、直接地与情商教育相联系。4.无方法。由于缺乏专门研讨,情商教育即使在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上也处于若有若无、可有可无状态,全凭教师个人的理解及教学处理来进行。

二、构筑高职高专高情商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高情商人才培养模型

(二)高情商人才培养模式

1.确立包含高情商水平在内的专业培养目标。在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同科别但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商水平也存在着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因而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就有差异,有些专业因为培养目标(如市场营销)包括了情商方面的素质要求,所以为达到培养目标,该专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视这方面素质的培养,教学互长,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情商水平。建议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重视情商素质的要求,着重培养大学生具有高情商的意识与能力。

2.围绕新目标修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谋划,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保证。教学计划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原则;符合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符合凸现“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原则,围绕新目标修订教学计划是情商教学的前提条件。

3.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按照高情商水平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一是确立“情商”的课程地位,把“情商”做为一门课程来进行教学,这是一门创造性课程,可由相关部门组织各方面的力量组成一个专门的教材编写团队,编写一本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实用教材。二是通过在现有的课程中增加情商培养的内容,这是再造性课程。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是实施情商教学的关键。

4.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情商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功课几十个学时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学习,而是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学习,是覆盖了课堂内外和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学习。除了课堂教学外,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情商素质是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情感交流是情商发展的沃土,通过展开演讲,交游等活动可以为学生的情感交流提供良好的机会。在集体活动中,形成良好舆论氛围,使他们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5.实践教学与情商教学相结合。情商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仅停留在理论的学习和一般规律的认识上,而是注重学以致用。高职高专强调实践教学,这跟情商教学是没有冲突的,实践教学与情商教学互相促进,情商素质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反过来社会实践活动又有利于学生情商素质的培养。所以,实践教学与情商教学的结合,是情商教学的提高。

三、高职高专高情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一)实践

1.搜集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情商水平的基础资料,为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可靠的依据。05管理专业的同学承担了整个调查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锻炼,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情商素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对05、06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改。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增加《情商教育》系列讲座;在讲授《消费心理学》课程时增加了情商教育的内容,制作了《感悟五分钟,快乐齐分享》教学软件。学生对这样的教育方式感到很新鲜,学习兴趣极高。

3.对《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进行了课程改革。编写了综合实验课的大纲、教案与案例,设计综合实验课在03市场营销专业和02工商管理专业中试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评价

1.情绪商数:在不同时期对学生的情绪商数进行测定,前后对比进行评价。对04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测评,发现在毕业时情商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一次就业率:04市场营销班的一次性就业率为100%。

相关期刊更多

明清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

清华金融评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