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相信未来诗歌

相信未来诗歌

相信未来诗歌

相信未来诗歌范文第1篇

一、意象纷繁象征之美

意象是贯注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相信未来》就采用了密集的意象来反映现实与理想,表现自己的人生信念。整首诗主要采用了两组意象表现了诗人的情感、诗歌的主旨。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组意象:蜘蛛网、炉台、灰烬的余烟、失望的灰烬、美丽的雪花、紫葡萄、深秋的露水、我的鲜花、凝霜的枯藤、凄凉的大地。

“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一句中的“蜘蛛网”象征着黑暗时代的黑暗势力,“炉台”象征着熊熊燃烧、温暖光明的炉火,这句诗就是在说“黑暗扼杀了光明”。“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灰烬”象征着毁灭的绝望,“余烟”象征残余的希望,“灰烬的余烟”意即“绝望中蕴涵着希望”。整句诗就是说贫困落后的现状让诗人非常绝望,诗人绝望之余,并没有灰心丧气,仍怀有一丝希望。“美丽的雪花”,象征美好的希望,雪花纯洁无瑕,希望纯洁神圣,只要希望之火仍星星点点,就有可能熊熊燃烧,成燎原之势。“紫葡萄”晶莹剔透,象征着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尽管晶莹剔透,却充满着萧条冷落,象征着清冷的泪水。这泪水中有惋惜,有痛心,有愤怒,更有失望。“我的鲜花”鲜艳夺目,芳香四溢,“鲜花”预示着收获,也象征着爱情,“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象征收获被人窃取,爱情遭受挫折。这对诗人来说,无疑是极其沉重的人生打击。“凝露的枯藤”中的“枯藤”形瘦枯干,生命枯竭,凝结于“枯藤”之上的露珠仍给“枯藤”以滋养、以润泽,给“枯藤”以起死回生、枯木逢春的希望。“凄凉的大地”承接前文“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如果“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熄台”是局部特写的话,那么“凄凉的大地”则是全景的勾勒,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是何等的风雨如磐,何等的暗无天日!以上十个意象除去“美丽的雪花”“紫葡萄”“我的鲜花”外,其余七个意象都是色彩灰暗的。灰暗的色彩,反映了情感的低沉与冷峻。这两节就像呜咽低回的《二泉映月》诉说着内心的痛楚,诉说着人生的迷惘。

我们再来看第二组意象:涌向天边的排浪,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这三个意象与前面两节的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先看“涌向天边的排浪”,“排浪”写出了海浪的前赴后继、大气磅礴,“涌向天边”突出了浪花的耸入云天、惊心动魄。“涌向天边的排浪”的手指不正是擎天玉柱吗?再看“托住太阳的大海”,大海波澜壮阔、辽远无垠,有着宽广的胸襟,太阳金光万道,光明温暖,有着火热的激情。只要大海托住了太阳,不就光明常在,希望常在了吗?“曙光”霞光万道,绚丽灿烂,不正象征着时代的新生吗?以上三个意象色彩明亮,开拓出了宏大壮阔的艺术境界,一扫前两节意象的沉郁阴晦之气,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这一节就像雄壮威武的《英雄交响曲》诉说着坚定不移的信念,追求着永不泯灭的理想,袒露着惊天动地的壮怀。

通过以上分析,三节文字出现了十几个意象,意象之密集,让人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极具纷繁复杂之美。不仅如此,意象还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让人咀嚼,耐人寻味。意象象征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含蓄蕴藉,厚实了诗歌的内在底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张力,无疑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想象空间,开阔了审美天地。

二、情感递进变化之美

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抒情,一种直抒胸臆。在《相信未来》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两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抒发形成了递进式的阶梯结构。这种阶梯结构,笔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之分为两个情感抒发平台――感性平台与理性平台。

先说感性平台。

通过诗歌一二节的众多意象的解读,我们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作出一个大致的推断:贫困、落后、动荡、黑暗。面对贫困落后,诗人忧心如焚;面对黑暗动荡,诗人伤心绝望。现实如此残酷,诗人倍感无助,虽无力改变社会现状,却不曾丧失信心、不曾失去希望。诗人执著地坚持理想、追求光明,用理想之石敲击出光明之火,用光明之火点燃希望之灯,用希望之灯照亮人生之途。希望之灯灯光尽管微弱,毕竟穿透了黑暗,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以内心的温暖。诗歌一二节所表达的情感是冷酷中的温暖,绝望中的希望。尽管情感低沉,却在低沉中蕴蓄着爆发的能量;尽管情感灰暗,却在灰暗中闪烁着希望的火光。诗人的情感就像湖面下蕴藏着的潜流,虽然表面风平浪静,底层却波涛汹涌。

通过诗歌第三节的三个意象的分析,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这个巨人拥有“涌向天边的排浪般”的手指,拥有“托住太阳的大海”般的手掌,“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如椽之笔,写下庄严神圣的人生誓言。巨人的手指耸入云天,能够拨开乌云见青天;巨人的手掌辽阔淼远,能够撑起阳光灿烂的天空;巨人手握如椽之笔,能够抒写灿烂辉煌的壮美华章。至此,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就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惊天动地,大气磅礴,震人心灵,撼人魂魄。诗人的情感从幽暗的谷底跃上了壮丽的巅峰。

尽管诗人热血沸腾,尽管诗人豪情满怀,但诗人表现的却是主观情感,释放的却是感性情绪。而仅仅有感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理性。理性能够让诗人的认识客观清醒,使诗人的信念执著坚定。

下面笔者再说说理性平台。

从第四节开始,诗人沸腾的情感渐趋冷静,诗人的思考渐趋理性。诗歌第四节诗人揭示了诗人相信未来的原因:未来的人们有一双慧眼,能够不为假象所迷惑,将人世间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双眼睛的睫毛能够拨开历史风尘,吹散历史迷雾,这双眼睛的瞳孔能够洞察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真实。这双慧眼辨是非、识忠奸、别清浊、明正邪,不偏不倚,公正客观。正因如此,诗人才相信天道依然昭彰,人道仍然常存。诗歌第五、六节则更进一层:也许我们的思想保守落后、不合时宜,也许我们曾迷失津渡、满怀惆怅,也许我们饱经挫折、痛苦备尝,但我们却有着凛然不可侵犯的铮铮铁骨,有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探求,有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有着鲜花般灿烂的辉煌。这一切是谁都不能抹杀的,也抹杀不掉的。也许有人会给诗人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也许这“轻蔑的微笑”会使诗人的心头掠过一阵冷风,也许这“辛辣的嘲讽”会给诗人流血的伤口上撒上一把盐巴,但诗人坚信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也许邪恶会得逞于一时,只要正义还在,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也许黑暗会暂时遮天蔽日,但只要光明还在,光明终将驱除黑暗。未来会给出客观的评价,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价,只

要心中有希望,人间便会有春光。诗歌最后一节采用呼告的手法向人们发出了呼唤: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过后是晴空。至此,诗人的情感的闸门再次开启,情感的潮水再次放纵奔流,又汇成了一片情感的,诗人的理想与信念得到了升华,诗歌的境界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前三节所表达的情感是相对含蓄的,属于间接抒情,后四节所传达的情感是相对直白的,属于直抒胸臆。当然这只是观其大略之后形成的印象,其实间接抒情与直抒胸臆是交错使用,彼此融合的。前三节也有直抒胸臆,后四节也有间接抒情,这样就使整首诗的情感轨迹由隐而显,逐次展开,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极尽跌宕变化之能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结构回环往复之美

《相信未来》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手法集中体现在诗歌的前三节和最后一节,下面笔者就对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诗歌的前三节有两个词组多次出现,一个是“依然固执”,一个是“相信未来”。

先来看两个“依然固执”,“固执”是说人顽固执著,泥古不化,这本是个贬义词,但诗人却在诗中运用了这个词,并且反复了两次,似乎难以解释。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是诗人的匠心独运之处,原因是诗人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势必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庸庸碌碌的势利小人也许会讥之为“迂腐”“固执”,诗人对此挖苦讽刺,不仅并不介怀,而且将之运用到诗歌中,似乎在向芸芸众生表明:既然“迂腐”“固执”,那就“迂腐”“固执”吧,我就“迂腐”了,我就“固执”了,你们又能怎么地?不就是批斗嘛,来吧!只要我的理想还在,只要我的希望还在,我才不怕你们批斗呢。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那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时代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对那些趋炎附势、寡廉鲜耻的小人的极端蔑视,也表达了诗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诗人爱憎分明的情感在这两次反复中得到了强化,得到了深化。

再来看“相信未来”反复时的具体环境。第一节社会的整体环境是物质贫困落后、社会动荡黑暗、处境举步维艰,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般人早已就悲观绝望,自暴自弃,但诗人仍发出了“相信未来”的呐喊,这声呐喊不啻于劈向黑暗动荡的利剑,斩断贫困落后的宝刀,足见诗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信念;第二节诗人的个人遭遇是希望破灭,痛苦失恋,情绪低落。面对个人的不幸遭遇,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但诗人却走出了心理阴霾,走进了阳光地带,再次发出了“相信未来”的呐喊,这声呐喊无异于暗夜里闪过的一道闪电,黑暗中照亮前程的一盏灯火,给人光明,给人希望;第三节的境界是排浪汹涌澎湃,大海浩淼无垠,太阳光芒万丈,曙光温暖漂亮。面对如此壮阔的境界,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相信未来”的呐喊,这声呐喊简直是残冬里响起的一声惊雷,晴空里响起的一声霹雳,足可振奋人心,壮人胆气。三个“相信未来”渐次反复,意思层层递进,高潮渐起,可谓渐入佳境。

诗歌最后一节,“相信”一词连续三次反复,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笔者就对这几句略作简析。先说“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也许社会黑暗动荡,也许个人遭遇不幸,但只要作“不屈不挠的努力”,就一定能在黑暗中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就一定能在悲伤中唱出一曲生命之歌;次说“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动荡曾让多少人悲观绝望,黑暗又让多少人走向死亡!也许死亡是一种彻底解脱,但同时死亡也意味着走向虚无。我们还风华正茂,我们还青春勃发,年轻是我们挑战人生、战胜死亡的最大资本;再说“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我们有的是理想,我们有的是追求,未来会向我们展现一幅幅锦绣画卷!我们有的是希望,我们有的是奋斗,我们能给生命谱写一首首命运交响!这三句连续反复,热情呼唤,使得诗人的情感彻底释放,如黄钟大吕,声震天地,响遏行云,读者读至此处也会情不自禁,热血沸腾,壮怀激烈,豪气干云。

相信未来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赵执信;诗文有别;诗文相通;以文为诗

诗文关系,是中外诗家、文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曾专辟一章加以论析,相当细致地揭示了这一问题复杂的内涵。{1}朱先生的讨论,在中外两方面都留下继续推进的空间,从中国古典诗学和文章学来看,对诗文关系的讨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问题传统,无论是诗文一律,还是诗文互异的认识,都与诗文创作及理论的发展变化有复杂的联系。本文即希望从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对诗文关系的思考入手,立足赵氏的诗学渊源与创作格局,反思其诗文关系理论的独特用心以及在文论史上的意义。

一、饭与酒:赵执信的诗文关系思考

赵执信无论是在创作,还是诗学思考上,都有鲜明的个性,他的《谈龙录》特别载录了吴乔关于诗文关系的一个独特的比喻,并深表赞同:

修龄又云:“意喻之米,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变尽。啖饭则饱,饮酒则醉。醉则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如《凯风》、《小弁》之意,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也。”至哉言乎!{2}

饭与酒的比喻,凸显了文与诗的差异,强调了诗的抒情性质。吴乔此说,见于《答万季诗问》,该书所载吴氏之论,对这一比喻的意涵,言之更详:

又问:“诗与文之辨?”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制辞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啖饭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年,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如《凯风》、《小弁》之意,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诗其可已于世乎?”{1}

在这个著名的比喻之外,对诗文差异的强调,吴乔于论诗之际,曾三致意焉,《答万季诗问》又云:

又问:“命意如何?”答曰:“诗不同于文章,皆有一定之意,显然可见。盖意从境生,熟读新、旧《唐书》、《通鉴》、稗史,知其时事,知其处境,乃知其意所从生。如少陵《丽人行》,不知五杨所为,则‘丞相嗔’之意没矣。‘落日留王母’之刺太真女道士亦然。马嵬事,郑畋云;‘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与少陵‘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正同,此命意之可法者也。”{2}

吴乔于此,强调了诗文命意方式的差异,认为文之命意,显然可见,而诗之命意,则非显然可知,需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知其时事,知其处境”而“意从境生”。

吴乔之外,冯班亦是赵执信论诗规摹取法,不遗寸步的偶像,而冯班也很坚明诗文之异,其《钝吟杂录》云:“诗之为文,一出一入,有切言者,有微言者,轻重无准,唯在达其志耳。故孟子曰:‘不以文害词,不以词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西涯之词,引绳切墨,议论太重,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③这里,冯班批评李东阳议论太重,非诗之体,而议论是文最常见之手段,诗运用议论,倘若不能斟酌于轻重之间,便失去了诗特有的达意之道。

赵执信继冯、吴之轨辙,强调诗文之异,而他对差异的坚持,似乎比冯、吴走得更远。吴乔认为诗歌的章法布局,与“古文”有接近之处,而赵执信对长篇诗作章法的认识,则从未有诗文相近的说法。吴乔的意见,仍见于《答万季诗问》:

又问:“布局如何?”答曰:“古诗如古文,其布局千变万化。七律颇似八比:首联如起讲、起头,次联如中比,三联如后比,末联如束题。但八比前中后一定,诗可以错综出之,为不同耳。”{4}

吴乔这种将诗之章法与古文章法相比附的做法,在明清诗论中十分常见,例如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奉先咏怀》及《北征》是两篇有韵古文,从文姬《悲愤》诗扩而大之者也。后人无此才气,无此学问,无此境遇,无此襟抱,断断不能作。然细绎其中,阳开阴合,波澜顿挫,殊足增长笔力。百回读之,随有所得。”{5}清方东树《昭昧詹言》云:“学欧公作诗,全在用古文章法。”{6}“不解古文,不能作古诗。”{7}“诗与古文一也,不解文事,必不能当诗家著录。”{8}

赵执信也十分关注诗之章法,其《谈龙录》特别提到长篇的做法:“长篇铺张必有体裁,非徒事拉杂堆垛。”{9}这里,赵执信论长篇“体裁”,无一语涉及诗文章法之接近,不取吴乔诗文比附的意见,这其中也透露出诗文互异的论诗旨趣。

二、赵执信与诗文关系理论言说的历史变迁

在中国古典文论史上,诗与文的关系构成一个理论问题,始自中唐。先秦时期,《诗经》是儒家文教的重要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被视为“文”之一体,陆机《文赋》讨论为“文”之道,其中论及“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10},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在论文叙笔中,也分别讨论“诗赋”、“碑传”、“论说”等各种文体。在这里,“文”是广义的“文章”概念,包括一切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章,诗是其中之一体,因此,诗与文的关系并不构成一个内涵复杂的理论问题。

中唐以后,诗文关系越来越受到文论家的关注,这里的“文”是一个狭义的“文章”概念,它与广义“文章”概念的差别,在于不包括“诗”在内。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柳宗元,曾经非常自觉地将“比兴之作”与“著述之文”作出区别,其《杨评事文集后序》云:“作于圣,故曰经;述于才,故曰文。文有二道:辞令褒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著述者流,盖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其要在于高壮广厚,词正而理备,谓宜藏于简册也。比兴者流,盖出于虞、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其要在于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谓宜流于谣诵也。”{1}柳宗元认为“兹二者,考其旨义,乖离不合,故秉笔之士,恒偏胜独得,而罕有兼者焉。”{2}这里所谓“比兴之作”与“著述者流”的“乖离不合”,即是对诗文之异的一种揭示。晚唐著名诗论家司空图,论诗精微独诣,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特别提到“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③。这里面也体现出在诗文之差异中探论诗之三昧的用心。北宋的诗论家也明确提出诗文之不同,陈师道《后山诗话》云:“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4}

与中唐到北宋的文论家注目于诗文之差异不同的是,南宋以后的诗文关系讨论,则更加侧重诗与文的相通。《杜工部草堂诗话》就记载了南宋人对陈师道诗文互异之说的批评:

《扪虱新话》云:“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世传以为戏。然文中要自有诗,诗中要自有文,亦相生法也。文中有诗,则句语精确,诗中有文,则词调流畅。谢玄晖曰:‘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此所谓诗中有文也。唐子西曰:‘古文虽不用偶俪,而散句之中,暗有声调,步骤驰骋,亦有节奏。’此所谓文中有诗也。观子美到夔州以后诗,简易纯熟,无斧凿痕,信是如弹丸矣。”{5}

当然,在诗文相通的讨论中,大量的还是对诗法、文法做统合的观照。南宋著名的文章学著作《文则》,经常参照诗法来讨论文法,体现了诗文一律的用心,例如将文中的比喻,比之于诗之比兴:“《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6}李涂《文章精义》云:“《尧典》命羲和才数句耳,《七月》便详似《尧典》,《月令》又详似《七月》,而节病极多。然《尧典》分时,《月令》分月,其为文也易;《七月》颠倒月分,而以衣食为脉络,其为文也难(此诗与周人之文不同类)。”{7}此处完全以文法观察《七月》之章法,是诗文互参的又一例证。

明清文论中,关于诗文相通的讨论,更为常见,例如:

诗文家不可重复说。此最为俗论。如“行行重行行”,下云“与君生别离”,又云“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又云“道路阻且长”,又云“相去日以远”,在今人必讶其重复。“昭昭素明月,光辉烛我床”,曰“昭昭”,又曰“素”,又曰“明”,又曰“光辉”。《满歌行》亦重叠言之;他诗不可枚举。汉人皆不以为病。自叠床架屋之说兴,诗文二道皆单薄寡味矣。{8}

又如:

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少陵“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身在长安,忆其妻在州看月也。下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用旁衬之笔;儿女不解忆,则解忆者独其妻矣。“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又从对面写,由长安遥想其妻在州看月光景。收处作期望之词,恰好去路,“双照”紧对“独看”,可谓无笔不曲。{9}

又如云:

诗文以气格为主,繁简勿论。或以用字简约为古,未达权变。善用助语字,若孔鸾之尾,不可少也。太白深得此法。予读《文则》、《冀越记》、《鹤林玉露》,皆谓作古文不可去助语字,俱引《檀弓》“沐浴佩玉”为证。余见略同。{1}

至于前面提到的,《昭昧詹言》所谓“诗与古文一也,不解文事,必不能当诗家著录”;“不解古文,不能作古诗”等种种议论,更是对诗文相通之说的高度概括。

当然,明清时期也时时可以见到诗文相异的议论,例如《麓堂诗话》云:“诗与文不同体,昔人谓杜子美以诗为文,韩退之以文为诗,固未然。然其所得所就,亦各有偏长独到之处。近见名家大手以文章自命者,至其为诗,则毫厘千里,终其身而不悟。然则诗果易言哉?”{2}《艺苑卮言》云:“诗有常体,工自体中。文无定规,巧运规外。乐《选》律绝,句字殊,声韵各协。下迨填词小技,尤为谨严。《过秦论》也,叙事若传。《夷平传》也,指辨若论。至于序、记、志、述、章、令、书、移,眉目小别,大致固同。然《四诗》拟之则佳,《书》、《易》放之则丑。故法合者,必穷力而自运;法离者,必凝神而并归。合而离,离而合,有悟存焉。”③

但总的来看,明清时期对诗文差异的关注,远逊于诗文相通的讨论。在这样一个大的理论兴趣历史变化的背景下,赵执信上承吴乔、冯班,强调诗文之间的显著差异,其理论之个性,就体现得很清楚。然而要体会其理论的独特用心,我们还要理解诗文关系的理论思考,何以自中唐北宋以来,直到明清,呈现出从强调诗文差异,到侧重诗文相通的转变,这一问题需要联系古典诗歌在中唐到北宋时期发生的巨大变化来回答。

中唐诗歌新变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以文为诗”,作为中唐诗坛的代表人物,韩愈和白居易的诗作,都体现出“以文为诗”的特点,韩愈的某些古诗,借用古文的句式、技法,而白居易的近体诗,也包含了许多散文的句法。韩白的艺术探索,对宋初诗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阳修、苏轼的诗作,在句法、章法上,都上承韩白,而有许多“以文为诗”的特色。在“以文为诗”的影响持续扩大的同时,对这一趋势的反省与反拨,构成了中唐到北宋诗坛诗艺演变的重要动力,晚唐贾岛、姚合、杜牧、李商隐都表现出对“以文为诗”之道路的反拨,而北宋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则在诗歌表现艺术上全面深刻地超越了“以文为诗”,突出了诗歌语言与表现艺术的独特性。江西诗派对诗歌字句的推敲,是对诗化语言的探索,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批评宋人作诗之弊,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4},这里的“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确是自中唐诗歌新变以来,伴随着“以文为诗”越来越深入地进入诗歌,但“以文字为诗”与“以文为诗”并不相同。前者是指江西诗派对诗歌语言的推敲锤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对“以文为诗”之忽视诗歌独特性的一种反拨,是诗歌艺术探索的深化。因此,当“以文为诗”在中唐到北宋的诗歌创作中不断发展,“诗”与“文”在创作中的交融越来越深入,出于对这一大趋势的反省以及追求诗歌独立性的要求,中唐到北宋的文论中,反倒出现了许多强调诗文差异的声音。例如,江西诗派代表诗人之一的陈师道所提出的“诗文各有体”,就是这些声音的代表。

随着江西诗派的诗坛影响日趋显著,诗歌语言的独立性得到强化,“诗”与“文”不再如韩、白、欧、苏的某些作品,呈现复杂的纠葛,创作上离析诗文的需要已经不再强烈,因此,诗文相异的论调也随之大为减少。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在“诗”、“文”这两种互不相同的文体之间,是否存在彼此沟通借鉴的可能,因此,南宋以后大量关于诗文关系的言说,都集中于诗文在表现技法、艺术特色上如何相通,而关于诗文如何不同的讨论,日见式微。

诗文关系理论言说与诗史演变这一微妙的联系,也十分有助于我们理解赵执信何以在明清不重诗文之异的环境中,坚持对这种差异性的强调。

三、取意于江西之前:赵执信的诗歌格局与其诗文关系思考

赵执信一生吟咏不辍,其传世作品数量颇多,创作上表现出取径宋诗的显著特色,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对江西诗派所代表的宋诗工于锤炼、诗境内敛的艺术追求,较少取法,更多地继承了中唐到北宋,以韩、白、欧、苏为代表的“以文为诗”、诗境偏于挥洒豪放的艺术道路。这种“取意于江西之前”的艺术格局,是理解其诗文关系思考的重要创作基础。

如前所述,从中唐韩、白,到北宋欧、苏,这一艺术脉络在宋诗形成中具有核心的地位,韩、白、欧、苏在艺术上体现出鲜明的“以文为诗”的特色,即引散法以入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诗歌的体式,但在诗歌语言的锤炼上,尚未发展到江西诗派的“以文字为诗”;在精神内涵上,将士大夫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诗歌进行表现,极大地扩展了诗歌的内容,从韩愈的怪奇雄杰、白居易的人生世事感喟,到欧阳修纵横复杂的思致,以及苏轼挥洒与豪放的诗风,唐宋转型过程中士人精神的多样面貌,在这一脉的诗作中得到全面的呈现,其中虽然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都表现出沉思内敛的一面,但并未像江西诗派那样单一地专注于内敛。赵执信的诗歌,在艺术手法和精神内涵上,都与韩、白、欧、苏非常接近。

五古与七古是赵执信倾注心力极多,也十分自信的体裁,传世佳制甚多。从体式上讲,自盛唐以来,七古就追求与歌行的分野,而中唐韩愈之“以文为诗”,则将古文章法引入七古,更进一步明确了与歌行的分殊。赵执信的七古创作,也表现出对歌行气味的鲜明排斥,《谈龙录》:“余昔在都下,与德州冯舍人大木廷并得名,日事唱和。会有得诸葛铜鼓者,大木先成长句二十韵,余继作四十韵,盛传于时,皆为阁笔。江都汪主事蛟门懋麟,王门高足也,内崛强。阮翁适得浯溪磨碑,蛟门亟为四十韵以呈,阮翁赞之不容口,以示余。余览其起句曰:‘杨家姊妹颜妖狐。’遽掷之地。曰:“咏中兴而推原天宝致乱之由,虽百韵可矣,更堪作尔语乎?”阮翁为之失色者久之。”{1}

赵执信之所以对汪懋麟之作如此毫不留情,很可能就在于“杨家姊妹颜妖狐”一句,完全是歌行的语调,而七古岂“堪作尔语”。这种鲜明的臧否,于作诗并非通达之论,却是自身创作追求最好的表白。

赵执信之五古与七古,最多取法于韩愈与苏轼,韩愈语言上怪怪奇奇,精神上雄奇纵恣;苏轼则思致挥洒、飘逸纵横。赵执信的古诗与此十分接近,他在语言上拗峭雄杰,但意趣上则更接近苏轼,例如《观斗促织》:

金商动杀气,惴气一王。俄然角翅完,自喜牙须壮。草间分蚁穴,水次杂蛙唱。岂有势必争,群以力相尚。幽人洞物情,罗取就盆盎。无声出指挥,快意见跳浪。初合犹两疑,再鼓乃齐抗。猛士心,奋迅良马状。大鸣类号呼,小利增跌宕。递进恍寻仇,独胜欣得将。旁观识强弱,万事有得丧。一笑天地间,孤怀足闲畅。{2}

此诗用语不无狠重之意,但“旁观识强弱,万事有得丧。一笑天地间,孤怀足闲畅”又带有苏轼洒脱超然的气质。

赵诗用语之怪奇狠重,《题搜山图卷》是很好的代表:

深山穷壑妖所都,帝遣丁甲行天诛。飞廉屏翳丰隆俱,鬼狞神怒争前驱。戈矛霜耀森旌旆。彼主者谁提鹿卢?金甲错落须眉粗,前伏帖息为於菟。何不乘之趋亦趋,却跨两鬼如愁胡?杂万众飘风徂,蚁视蛇虺鼠熊。胸碎首不须臾,立使幽险成夷涂。窈窕岩洞中纡徐,猿猱狐狸相与娱。炫服丽质人无殊,新妆盈盈施粉朱。狙公醉倒笑语扶,峨冠堕地犹狂呼。大罚降矣何其愚,死且不悔可叹吁!巨蟒修鳞千丈躯,举头倏忽排云衢。掉尾已断将焉逋?黑螭拳缩甘就拘。潜飞无计空牙须,俯视水羞虾鱼。禹鼎象物良非诬,烈山焚林劳朕虞。未抵神力工扫除。阊阖巍巍临太虚。清问下逮知民,山川永奠人安居。麒麟凤凰岂竟无,问君胡然为此图?③

这首诗如果与韩愈之《陆浑山火》、《调张籍》对读,就可以看出两者的用语特点十分接近。当然,赵执信性情豪放,因此,他将韩愈之怪奇与苏轼之飘逸洒脱融合而形成的新境界,则更能反映他的个性,例如《观涨二十韵》:

积阴归山南,风日启清丽。午景浮前川,奄忽水大至。初闻声震荡,涧壑助远吹。渐见势漫,坡陇各易位。前奔如有程,横溃遂无际。摆簸困乔林,崩腾坼厚地。荒涯牛马迷,吼沫儿童悸。空村走若狂,余亦曳杖出。半生放浪游,动与潮涛会。浊河千丈波,八月夜掉臂。来卧山陬,每爱沙水细。消长固有时,变更或失计。乞假淫潦资,依倚冈恋势。造次快狭中,苍黄逞雄气。蛟龙羞蹙缩,鱼鳖纵凌厉。小利欲何成,暴兴恐难恃。大海在宇宙,终古不涌沸。一瞬泛滥流,只遗元冥愧。褰裳谨漫投,濯足存深致。高咏《秋水》篇,斜阳敛晴翠。{1}杜甫亦有类似题材的作品,《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北上惟土山,连天走穷谷。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蹙。蓊川气黄,群流会空曲。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枯查卷拔树,共充塞。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圻岸去,漱壑松柏秃。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羁束。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云雷屯不已,艰险路更。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2}

两相对照,赵执信命笔用意,多有胎息杜诗之处,但并没有在惊心动魄一面做更大的铺张,而是将河水之涨,与大海的平静做对比,归结于“高咏《秋水》篇,斜阳敛晴翠”的境界。这正是与苏轼颇为接近的意趣。又如《雪晴过海上,适海市见之罘下,自亭午至晡,快睹有述,时十月十日》:

今晨雪乍晴,寒日升扶桑。出门邀河伯,东向同洋。昨日之罘山,紫翠点水如鸳鸯。未至二三里,见人欲飞翔。坐来忽复不相识,回峰叠嶂皆摧藏。赫然烟霭中,城郭连帆樯。疑是秦楼船。归来阅千霜。又疑瑶宫与贝阙,神山倒影沧流长。飞仙骖虎豹,晃漾凌波光。招招不得语,目极天苍黄。同游竞指是海市,对之使我神扬扬。岁序闭冰雪,鱼龙走颠僵。非时出瑰丽,此遇超寻常。当年苏夫子,雄词自炫惊海王。惭予本凡才,未敢纵笔相颉颃。不请亦得睹,失喜欲发狂。巨川细流两无拒,信知大海真难量。准拟还家诧乡党,讵肯此地辞杯觞。天穷人厄总莫问,微尘大地俱荒唐。客散境变灭,半山还夕阳。醉归却听暮潮上,浩浩天风吹面凉。③

此诗之联翩浮想,飞扬意气,这是苏轼的“雄词”,而非昌黎之险怪,类似的风格,又见于《平度州道中望东北诸山》:

秋风吹倦客,缥缈凌紫霞。赤松仙人要我去,为驾白鹿青龙车。羽轮飘飞不自制,始计已失秦琅邪。大劳小劳远相待,回驭又复成参差。明霞碧落杳梦寐,玉女有爪羞搔爬。北行度胶水,惟见尘与沙。晴岚百里豁心目,高望一点青于鸦。众山肩随出,戢戢木末争槎桠。天柱孤标倚萧爽,下笑两髻鲁始。东莱岱华列,首室不敢加。譬人名既成,无事相矜夸。大泽东来独雄杰,森然列仗排高牙。云峰飞瀑落千尺,烟光蜃气无由遮。台殿嵯峨布空曲,浮金炫碧生。我今矫首意惝恍,况于抗策穷幽遐。人生能几何,引领白日斜。海山有约易错迕,此中便可终来家。{4}

这样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以文为诗”为诗歌带来的宽广篇制,以及纵横的才思。赵执信于此游刃自如,正体现了其诗学的趣尚。赵执信最为亲密的诗友冯廷也取法韩、苏,而于长篇古体,浸淫颇深,赵执信与冯在京城以长篇并名,日事唱和,足见其诗学上的相投。这些长篇古诗,是赵氏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也可由此见出其诗学上的根基所在。

对于中唐诗人白居易在近体诗中“以文为诗”的做法,赵执信也有深入的取法。与韩愈不同的是,白居易对“以文为诗”的尝试,主要体现在近体诗中,赵执信的七律就大有“白体”的特点,像“眼已逢人混青白,心犹和月变盈亏”(《记梦》){1}就很有白体的腔调,还有不少作品更为典型:

青山风景久来真,白纸荣华换后新。无复堪容位置处,渐多不识姓名人。易惊毕弋怜高鸟,终托江河羡细鳞。只似丹青曹陆手,眼前涂抹一回春。(《览仕籍戏成》){2}

童稚情亲五十年,浮沉踪迹两茫然。经过初见霜生鬓,相望长如月在川。贫久原思兼抱病,醒多苏晋本逃禅。海山他日期携手,何必求归兜率天。(《得天津书,知沧州同年刘师退健在》)③

世事围棋败尚争,尘心流水浅逾鸣。天高神自张威福,岁旱人难料死生。大梦暗随蝴蝶化,小诗轻掷鹧鸪名。海棠犹弄春姿态,剩向东风落满城。(《晚春有感》){4}

这些作品,无论语言,还是情感书写的特点,都是典型的“白体”。

韩白欧苏“以文为诗”的艺术道路,容易带来诗歌艺术特性的削弱,赵执信还是非常讲求通过语言上的雕琢来避免诗意的平滑流易,例如《与冯信州躬暨夜话感旧》:

空村万木号,寒雨坐来歇。秋灯照病颜,各已生华发。庭轩飒以清,壶樽偶然设。岂知故乡亲,有似天涯客。十年异出处,相望若秦越。心依玉山云,梦断金门月。欣逢水聚萍,惜别风振叶。人生离合情,且与尽今夕。鹊惊三匝飞,鹏去六月息。何处与子期,神州有银阙。{5}

此诗命意构思十分接近杜甫《赠卫八处士》,但用语明显雕琢,例如,“十年异出处,相望若秦越。心依玉山云,梦断金门月。欣逢水聚萍,惜别风振叶”,在用语上甚至有些流于雕琢。这样的雕琢风格,与江西诗派以后的锤炼方式并不相同,而是更接近“晚唐体”的某些特点。自晚唐以来,诗坛就不断有反拨“以文为诗”的努力,以贾姚为代表的五律,以许浑为代表的七律,工于锤炼,表现了对诗歌语言之独特表现艺术的追求,这些作品被后世称为“晚唐体”。赵执信的诗作,也体现出“晚唐体”的影响,例如:

十日山中汗漫行,山云作意变阴晴。连天细雪因风急,近郭空烟接日生。鞭影远牵残照色,马蹄寒踏断冰声。定知此后相思处,赢得清樽夜夜倾。(《山行杂诗四首》其四){6}

烟披岳麓翠帷张,雨春畴细草香。人带断霞过小渡,鸟冲飞絮入斜阳。鞭丝帽影垂垂远,日观天门望望长。岭半桃花陇头麦,肯输物色与江乡。(《晚晴过太山下》){7}

两诗的中二联,都是雕琢工细,很接近“晚唐体”的风格。赵执信某些绝句,也很有“晚唐风调”,例如:

艇子飘摇似此身,深杯照影并无尘。闲评廊庙将烟水,何许堪容淡荡人?(《泊吴阊,遇吴江徐电发,以小舟游虎丘,共饮话旧二绝句》其二){8}

有些绝句,以艳笔,写风雅,也可见出“晚唐”体调,例如:

两峰相忆不相识,中著茅亭定可怜。那更西湖似西子,横陈日日小窗前。”(《为舒凫题吴山草堂》){9}

赵执信的五律则接近贾姚,例如:

晓日不照地,群峰方障天。行人听鸡起,鸟道接河悬。远树犹藏雨,高城半出烟。秋来无限思,牢落付山川。(《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其一){1}

雨脚背城见,前村开晚晴。近山风转急,隔水月初生。树杪悬灯火,烟中隐碓声。今宵断魂处,野馆醉三更。(《晚行》){2}

这些诗句,极富锤炼之特点,但还缺少一些江西诗派平淡内敛的特色,含蓄的回味尚不及后者,更接近贾姚的诗作。贾岛之作,尤其有求奇的倾向,而赵诗中“行人听鸡起,鸟道接河悬”,就近似贾作,而有耸然求奇之意。

总的来看,赵执信对“以文为诗”所可能产生的诗艺弊端,是以“晚唐”的方式来克服,他对诗歌语言独特性的追求,与江西诗派的取径还是有很大差异。这也在整体上使他的诗歌艺术在大的格局上是在韩、白、欧、苏的框架中,没有进入江西诗派的诗境。

在精神内涵上,赵执信对于平淡含蓄而内敛的趣味,始终没有充分表达,其作品大量地呈现出纵横豪放的风格。

内敛与自省,是宋诗逐渐成熟的精神品格,但赵执信的诗歌表达了大量的愤激嘲世的内容,他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而将讥世之义,传达得更为透达无隐,例如:《道傍碑》:

道傍碑石何累累,十里五里行相追。细观文字未磨灭,其词如出一手为。盛称长吏有惠政,遗爱想像千秋垂。就中行事极琐细,龃龉不顾识者嗤。征输早毕盗终获,黉宫既葺城堞随。先圣且为要名具,下此黎庶吁可悲。居人遇者聊借问,姓名恍惚云不知。住时于我本无恩,去后遣我如何思?去者不思来者怒,后车恐蹈前车危。深山凿石秋雨滑,耕时牛力劳挽推。里社合钱乞作记,兔园老叟颐指挥。请看碑石俱砖,身及妻子无完衣。但愿太行山上石,化为滹沱水中泥。不然道傍隙地正无限,那免年年常立碑。③

此诗三字式的命题方式,以及内容,都与白居易新乐府十分接近,而在讥刺时事上,更为辛辣。中国传统有为死者讳的传统,而赵氏抓住长吏死后立碑虚美一点,大张讥刺,其内心之愤激时事,是超乎常情的。又如《赠彻禅师》讽刺僧人的种种“丑态”,也是笔下略无回护:“眼中数缁流,潦倒难位置。高者盛威容,出入陈轩骑。余者竞垄断,蝇营殉财利。文章窃皮毛,贵游倚声气。鄙夫多附和,市儿有吐弃。咄咄清净门,到此土委地。”{4}

最令人惊异的,是赵氏为友人祝寿时,也嬉笑怒骂,不顾避忌:

人之有年岁,譬若影附形。上分日月光,下与爝火争。触景应明晦,过无减增。偶然积多寡,多者人艳称。空余齿发变,岂有利欲并。所贵涉途宽,可以策修名。流欲泥干支,指日为所生。去日等逝波,所生焉足凭。况复信祝史,祈禳不暂宁。烦文苦妻子,奔走劳友朋。上古未闻此,往哲非自轻。行之经永久,欲止谅不能。计惟当斯时,置酒飞觥。四序各有适,百年其奚营。今年君四十,招我来前荣。束我杂宾中,开口殊可憎。不言官必高,不言仙可成。劝汝力饮酒,时事如沸铛。(《同年曹蓼怀编修生日索赠》){5}

在祝寿时,反复申说人生之短暂,长寿之无凭,的确是“开口殊可憎”,其内心愤激时事的沸郁之情,亦了然可见。这种愤激,还流露在他对晚唐咏史诗的取法上,例如《三士墓》“石父曾令脱网罗,留将三士竟如何。孟尝坐食三千客,拼尽园桃杀几多。”{6}

在宋诗之平淡美学趣味形成的过程中,梅尧臣的古淡,是重要的艺术创造,赵执信也多有学梅之作,但他更多地是学习梅尧臣的“以丑为美”、“化俗为雅”,而于梅诗的“古淡”,并未有得。例如《秋热》是学梅的典型之作:

西风不作力,大火张余威。雷雨呼莫应,毒热来非时。七月月向尽,午汗已去肌。昨夜梦颠倒,谓是初炎曦。晓窗日泼眼,如临洪炉窥。翻身欲起避,衾簟粘胶离,洒扫就隐,娇儿啼相随。藏冰日十市,怒詈来何迟。暑寒代有常,奚由失其宜。太宽以猛济,遗爱传良规。琴瑟忌专一,改弦待工师。敢持区区意,仰诉皇天慈。{1}

赵执信最近于宋人内省而理性的地方,也许就在与苏轼之达观以及自嘲谐谑之风的接近上,例如《陉阳驿雨甚,行橐皆湿,舆中聊述》:

欲知肩舆行遇雨,有似曳尾涂中龟。耸身延颈欲前去,四足不动如悬槌。窗欹枕雨脚入,纷斜一任西风吹。我既衣裳有沾湿,回视我仆嗟亦疲。幸余脏腑未湔濯,岂免涕泪同淋漓。无因天漏借石补,反思油衣以瓦为。人生有情每无厌,遨游谓乐居可嗤。请看行役足辛苦,他时枯坐无庸悲。{2}

此诗可以与苏轼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泗州僧伽塔》对读,既有对生活的达观,也不无自嘲谐谑之意趣。类似的情感,在赵氏之作中,有许多表现,但整体上看,赵执信诗歌的情感内涵,还是以豪放挥洒为主,与江西诗派含蓄内敛的主调,有很明显的差异。

相信未来诗歌范文第3篇

一、用足标题“潜信息”,化隐为显

诗歌的标题信息量很丰富,它不仅交代了事件,往往还暗示了诗歌的主旨或情感。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请赏析“万里黄河绕黑山”中“绕”字的妙处。

考生误答 “绕”字描绘出边塞地域之广,“万里黄河”环绕“黑山”,生动形象地表现征人征途的回转曲折。

分析 诗歌的标题是“征人怨”,而一些考生只能分析到征人征途曲折,显然忽视了诗歌标题中的潜在信息。诗歌不着一个“怨”字,但处处有“怨情”。四句诗分别怨征调频繁、怨战争紧张、怨戍边无期、怨征途无尽。可见,“绕”字不仅在写景,还有抒发怨情的作用。

答案示例 一“绕”字生动形象地写出边疆地域广阔的特点。“万里黄河”环绕“黑山”,诗人以此表现征人征途的回转曲折,表达了征人对战争的怨愤之情。

启示 诗歌标题里面的形容词往往暗含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考生在阅读诗歌、解答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诗歌标题里面的“潜信息”,完整答题。

二、读懂背景“潜信息”,联系分析

创作的背景往往直接影响创作主体的情感取向,但很多考生在分析诗人的形象或情感时,没能充分利用好题目设计者提供的背景注释,从而导致无法准确把握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例2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活。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生误答 表达作者清秋冷落的孤寂之情。

分析 诗歌确实是在抒发清秋冷落的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但仅仅这么答题,还远远未分析到位,因为诗人表面描写柳树,实际是在抒发自己的心境,这是在运用托物言情的手法。注释说得很明确——“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活”。可见,注释暗示了诗人心里寂寥的根源:壮志难酬,命运不顺。

答案示例 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伤感心情。

启示 复习备考时,考生要特别关注诗歌创作背景和注解中蕴含的“潜信息”。要从背景与注解中体味个中的提醒和暗示,从而巧妙解题。

三、转化意象“潜信息”,合理解读

意象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人选择特定的意象来寄托诗歌特定的思想内容,从而表情达意。然而,有些考生在分析诗人的情感、思想或具体语句时,却未能抓住这个很重要的暗示。

例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菊 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考生误答 表达了诗人乐观旷达、热爱生活的情感。

分析 菊,高洁、隐逸、超凡脱俗。它虽不能与牡丹的国色天香媲美,也不能与兰花的身价相提并论,但它是凌霜不凋之花。它一直获得文人墨客的青睐,其坚强的品格、其隽永的内涵、其清高的气质一直为古代文人所向往。诗人咏菊,实为托物言志,寄寓生命价值观的追求。

答案示例 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启示 古代诗歌常用特定的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考生复习时,要有归纳意识。比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留)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四、结合问题“潜信息”,规避误区

高考试题的每问之间常常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考生应该巧妙地把握每问之间的关系,关注问题所含的潜信息,这样能帮助解题。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分析 以第二小题为例,“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为一写景的诗句,而问题问表达了什么情感,问题“潜信息”告诉考生:这是一句用景物表达感情的诗句,所以后面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出来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第三小题问这首诗的构思脉络。考生如果能结合前两个小题所含“潜信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问:第一小题告诉考生诗歌的前两联是一个整体,题干说得很明确,就是对李白的诗作了高度评价。第二小题涉及第三联,借景抒情。第四联也就自然成为第三层——表达杜甫渴望和李白重逢再讨论诗歌创作。

答案示例 (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启示 复习时,考生要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解读出题目之间的关联,明了题目所暗示的相关信息,然后观照全诗,整体把握,领悟诗句内涵和题目指向,从而更快、更好地解答题目。

相信未来诗歌范文第4篇

一、诗歌阅读力的定位

何为“诗歌阅读力”呢?笔者以为,诗歌阅读力主要是指在具体诗歌鉴赏中所应该具备的思维力、质疑力、想象力以及合理的推导力。是否具有诗歌赏鉴的阅读力,是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审美趣味的一个标志,更是判断学生智力水平高底的重要标志。

通常而言,诗歌是难以理解的,这是因为诗歌本身寓意的含蓄与蕴藉。

“诗歌是属于天才的”。那么,要理解一首诗歌不要求你本身是一个天才,至少你也应该具备一点天才的气质或类神的智慧吧。阅读力就是这天才气质或类神之智的前身。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读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的过程。”这就是说,要调动你的思维力、质疑力、想象力进行合理的推导,直至你能说服你自己,合理还原诗歌的内容。

二、阅读力适用的环境

以思维力、想象力、质疑力、推导力为核心的诗歌阅读力,其适应的范围是有限定性的。这个限定性就是来自于诗歌本身的文本环境。脱离了诗歌文本环境去解读诗歌,本身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笔者以为,调动一切手段去了解诗人创作该首诗歌时的背景,对于诗歌本身的鉴赏是有必要的,但只能作为阅读力适用的参考因素,而不能作为阅读力适用的决定因素。阅读力适用的环境最重要的是来自于诗歌的文本。除此之外,不要随意附加其他要素,比如阅读者的前经验心理等。

于是,“以文解文”成为诗歌鉴赏活动中重要的前提因子。笔者着力倡导用诗歌环境中的文本去解读文本的疑点,还原诗歌的情境。让你的质疑点在诗歌中通过文本的合理推导,得到令你相对满意的解释。只有在教师说服了自己之后,才可能去说服学生。

三、诗歌教学中阅读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高中诗歌教学大多集中在对诗歌意象、情感、思想内容的解读,而忽视对诗歌文本内在叙述的质疑。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学生阅读力的低下,进而导致诗歌教学可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那么,怎样在诗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呢?试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

首先,在阅读诗序,通读文本之后,我们大概都知道这是一首叙述琵琶女与诗人不幸遭遇的长篇叙事诗,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切感慨。由于文本较为通俗易懂,这些都不难被我们发现。然而,在细读文本之后,我们却发现了三大疑点:其一,“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中,课本对“暗”字的解释为“悄悄的”(人教版语文必修③,2011年5月第1次印刷,第40页),有点可疑,值得推敲;其二,“弟走从军阿姨死”,课本不作任何解释,是否意味这句诗意简单无须推敲;其三,为何琵琶女在自叙身世时,在提及“本是京城女” 、“家住蛤蟆陵”之后,只字未提“父母”信息,却只涉及“弟”“阿姨”,这与我们传统的身世叙说情况存在太大的差异,值得推敲。

诗歌阅读力的培养,不要做过多教学的预设,而要在教学过程中动态养成学生的质疑力、合理的逻辑推导力,拍动想象的双翼,调动知识储备,运用综合思维能力,合理还原诗歌的“真实”内容。

现在,笔者将针对上述第一个疑点,在具体诗歌教学中,带领学生共同探讨。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中“暗”的解释为“悄悄的”合理吗?

首先,我们根据“以文解文”的原则。先看该句出现的“前语言环境”:“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一个“忽”字,说明这是诗人与客人在送别喝酒时久久期待(“丝竹声”)未得,突然间意外听到浔阳江中传来“音乐声”时的那份惊喜。所以,这时“寻声暗(悄悄的)问”,显然不足以表现当时“生命中突然发现的惊喜”之情,故在此笔者引导学生发出疑问:该做出何种解释,才最合理呢?学生这时思维被这一问激发出来,质疑力就来了。学生小A回答说:“老师,应该是‘大声地(问)’,因为主客都‘醉不成欢’,喝过酒后胆子特别大!”学生一听觉得挺有道理的啊! 学生小B站出来反对:“老师,我觉应该是“‘轻声、自言自语地(问)’,因为这是出自本能的反应,是向内求的一种行为,就好像我们在街头突然间邂逅一位美女,我们会不禁失声‘好美哦’一样!” 学生觉得更有道理啊!

那么,这“暗”到底应如何理解呢?我们不妨再看该句出现的“后语言环境”:“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声停欲语迟”说明答话的行为主体应该是“琵琶女”,“移船相近”更是说明诗人之船与琵琶女之船,两船相隔有一定的距离。根据这个语境,可以做出如下合理的推导:

第一,解释为“悄悄的”是不合理的。月夜之下,两船江水相隔,“悄悄的”琵琶女是听不到的,又何来琵琶女做出“声停欲语迟”之状?

第二,解释为“大声地”貌似合理。不妨退一步说,若是“大声地”问,喝酒过后壮胆之说似乎可解,然而,不免会破坏诗人作为“儒者”身份,有失教养。故,笔者以为,这种解释还是不尽合理。

第三,解释为“轻轻地、自言自语地”也是不合理的。“邀相见”、“重开宴”应该就是诗人与客人主动提出的,在农业文明时代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轻轻地、自言自语”是说不过去的;再者,后文“千呼万唤”的语境进一步说明是在诗人与客人高声不断地“呼”与“唤”之后,琵琶女才羞羞涩涩地“始出来”。

解释可能不止这三项。那么,“暗”字该如何解呢?难道无解吗?不是的。笔者以为:“暗”字应解释为“急切地”最为科学。理由是:还是要以文解文,相信语境。一方面,诗人与客人是在“地僻”“终岁不闻丝竹声”的浔阳江边“忽闻”天籁之音,那自然是欣喜万分,情景之下自然是“急急以求”;另一方面,由琵琶女的“惰性反应”(默默以待、“抱琵琶半遮面”迟迟而出)更见诗人的急切之情。

彼德·圣吉说:“掌握阅读技巧,更快更有效地阅读各种信息可以帮我们创造成功的人生。”如何在未来信息高度繁复的社会中提高自己阅读能力,将是摆在我们面前一大难题。

相信未来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诗歌;诵读;境界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83―02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琅琅的读书声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思,陶冶他们的情操,更能够充分展示语文的魅力。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更是至关重要。诗歌的语言含蓄而优美。成功的诵读不仅可以展示诗歌语言的音乐、韵律之美,更可以让人领悟到诗歌优美深邃的意境,从而受到艺术美的感染熏陶。

诗歌诵读从其效果来看可以有以下四种境界:

1 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得体,这是诗歌诵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较低层次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古今异读、通假字、多音字等的读音。例如:高中教材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的“华”,应当按古音读作“华(hua)”,因为“早生华发”一句,根据《念奴娇》的平仄,此处应是“仄仄平平”,“华”在此应是平声,这才合乎词牌格律。如读为现代汉语的上声,就不合格律了。

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中的“潦”字,是多音字。在此语境中是“雨后积水”的意思,应该念“lao”,不能念成“liao”。

其次要注意句间停顿、句中停顿以及诵读时的语调。句间停顿的长短可根据不同的标点来确定,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一些。而句中停顿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可分为自然停顿、音节停顿、情感停顿、意义停顿等。把握准句间与句中的停顿,还要在诵读时注意语调的变化。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开篇,噫吁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喊”是惊异之辞,可读得高昂。“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等语气词可延长。“蜀道之难”,要读得平缓,略作自然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以体现作者的赞叹之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虽有道而人难行。“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作意义停顿,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渡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以拟人和衬托之手法描摹蜀道之难行,读后可稍作情感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特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语速不宜快,“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至“仰胁息”作自然停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的意义停顿,准备进行下一层的朗读。

2 理解内容。读出意境

诗歌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赠友送别诗、思妇闺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等。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进行诗歌诵读时必须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诵读时传达出诗歌的艺术美感。

例如诵读《春江花月夜》。首先应了解诗中描绘了哪些优美动人的月景画面(即从内容上把握诗歌)。花林似霰,不觉流霜,不见白沙,勾画出了一幅皎洁空灵迷离的江畔月色图。在本诗中,月是优美环境的营造者,既是景物主体,又是景物的背景;月是永恒的象征;月是两地相思的见证;作者通过“月”这一特定的意象,营造出宁静迷离,幽美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传达出一种“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的情感。所以诵读时,语速不能过快。语调不能过哀。在诵读本诗时可以配以洞箫曲《春江花月夜》,以收清净幽远之效。

3 感受共鸣,读出情感

要达到这一较高层次的境界,就要在诵读时做到字字含情,句句融情,达到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的共鸣共振。也就是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读者体会到的诗歌情感诵读出来。很多诗歌,其作者与时代已经远离了我们。要真正读懂作者,读懂作品,就要深入把握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而读者只有将自己的领悟与之结合,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诵读时成功地将诗中蕴涵的情感展现出来。

以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的前3节为例。这首诗作于1968年。对于没有经历过特殊时期的现代青年来说,怎样才能“感受共鸣,读出情感”呢?诗歌的开头作者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意象,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而接着诗人“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一句强烈地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这是在人生承受巨大苦难时内心不灭的信念!第三诗节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更是用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了诗人的满腔豪情。在逆境中依然保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是读者与作者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共鸣。这种强烈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引导读者在诵读时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诗歌情感展现出来。

4 入情入景。读出美感

读出美感是诵读诗歌的较高层次,要求做到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的完美统一。也就是对诗歌从美感的高度去诵读,诵读时要体现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审美的眼光、审美的心理来观照作者、作品和自我。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