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天的童话

春天的童话

春天的童话

春天的童话范文第1篇

听到了草长的声音

花是她的童话

草是她的童话

她充满了生机

却暗示人们一年又过去了

燕子来了又回去

童话才是理想的藏身处

没有冬天的童话中

她躲藏着

等待燕子的回来

等待一瞬间的童话

四季在轮回

这也是童话

夏天也在找童话

只有夏天的童话

这是春天的童话

春天在找只有她的童话

春天的童话范文第2篇

仿佛成了绿的世界,

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儿,

到处是碧绿如玉的草儿。

大地,

刚才还是一片平整的土地,

猛一下出生了许多春天的使者,

它们赋予春天新的绿洲。

一场微微的细雨,

给予大地无限生机,

活蹦乱跳的兔儿,

生龙活虎的小鹿,

都赶着向大地膜拜。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都得到了自由。

突然,

一阵雷响,

赶走了那花枝招展的太阳,

迎来了成群结队的乌云。

鸟儿不见了,

鱼儿也不见了,

它们都被困住了,

无法享受自由。

雨停了,

只见天空出现很多小燕子,

它们拿着细线,

像是在那儿静静的钓着鱼。

噢!

春天的童话范文第3篇

基于儿童,是基于儿童自己眼中的世界、心灵中的世界,而不是成人眼中看到的儿童的生活。说话和写话课程只有基于儿童,才能使儿童做到“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心”。从而让儿童乐于说话、乐于写话,在说话、写话的过程中,对自然、自我和社会的认识更为清晰和丰富,获得精神的成长,同时促进儿童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基于儿童的说话、写话课程,就是去不断地观察儿童、思考儿童、学习儿童,获得更多的关于儿童的知识,修炼自我,以最亲密的方式了解儿童心里想什么?有什么疑问?想做什么?怎么认识事物?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上,选择儿童乐于说、乐于写的话题,帮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眼中的世界、心中的世界。让学生在说话和写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到心灵世界的细腻丰富。

二、 基于儿童的说话、写话课程愿景

1. 认识的突破。低年级儿童说话、写话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让儿童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说清楚,在说的过程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心灵的细腻丰富,童年的天真美好。说话、写话意义的认识高于说话、写话知识的传授,对说话、写话兴趣的培养重于说话、写话技能的训练;它不在于看到外在的说写的成果,而在于儿童丰富内心世界的孕育和写作意识的涵养,为未来培养有写作习惯和写作责任的公民奠定基础。

2. 内容的重构。让儿童说自己的生活,就是让儿童把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游戏、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说出来、写出来,而不是说、写成人眼中看到的儿童的生活。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儿童说话、写话的内容,除了结合课文内容,除了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学用字词句”,开发更多的真正属于儿童的说话、写话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按儿童身心和语言发展的规律,进行有机的编排。

3. 寻找适合儿童的言语方式。我们不要以为学生是不会说话的,他们是有很多话的,问个没完,说个没完,天下最唆的就是孩子,天下最吵的地方就是儿童聚集的地方。可是,为什么当我们需要儿童说话的时候,他们就不会说话了呢?那是因为我们要他们说的不是自己的话。所以,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就只好代儿童们说话了。我们一定要记着,我们要让儿童把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感想写清楚、尽情地表达出来,就已经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了。当儿童讲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情有困难时,家长和老师该帮他们一把,而不是代替他们说话。所以,在儿童说话和写话的过程中,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心,用我们的智慧和敏感去发现儿童可能有的困难,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帮助,让儿童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儿童的语言方式是要我们去发现和寻找的,所以,作为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走近儿童、了解儿童、学习儿童、发现儿童。

三、 基于儿童的说话、写话教学案例:《春天里,我想变……》

(1) 唤醒春天的感觉。唱春天,画春天。说春天里“我喜欢……”。

(2) 春天里,我想变。① 创设情境:有一个小朋友玩了一天,有点累了,就睡着了。在睡梦中,他好像来到了春天,变成了春天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一棵小草。② 出示一段话:春天里,我想变成了一棵小小的青草。我要美美地伸个懒腰,钻出地面去看春天。我要在下雨的时候,好好地洗个澡,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我要看着蜜蜂和蝴蝶唱歌、跳舞,对她们说:“勤劳的蜜蜂,漂亮的蝴蝶,快来吧!请来和我做朋友!”③ 说一说:“春天里,我想变……,我要……”“春天里,我想变……,我听到了……,我看到了……”,“春天里,我想变……,我和( )说……”

(3) 春天里,我不想变。① 创设情境:有一个男孩,在春天里,不想变。他这么说,“春天里,我就想做个男孩子。我要到草地上去,和小狗比跑步,和小兔比跳远,和小猫比爬树。我要去放风筝、去踢足球、去做游戏。我要在泥地里打个滚,我要到小河边捉蝌蚪,我要到油菜地里听蜜蜂“嗡嗡”叫。玩得热气腾腾、满头大汗!”② 说一说:如果不想变,你想干什么?

(4) 学生作品:

春天里,我想变成一只大脑袋细尾巴的小蝌蚪。我要在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泳。我要跟小鱼交个朋友,请他帮我一起找妈妈。我要浮出水面,跟河边的柳树姑娘打个招呼,说:“我来跟你捉迷藏吧!”

春天里,我想变成一棵大树。我要让小鸟在我的身上做窝,生一个大大的鸟蛋,孵出一只可爱的小鸟。

春天的童话范文第4篇

关键词:童真童言;积极评价;趣味活动;日常生活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一直令许多老师和学生感觉无计可施的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教学作出如下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是每个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运用积极评价,放飞童真童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感情尤为强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我让一些活泼大胆的孩子首先发言。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发言积极,声音响亮,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发言结束时,老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发言中的优点进行积极的评价。比如,“你说话的声音真响亮!”“你的口齿真清楚!”“你的态度很大方!”“你说得太通顺了!”“这句话中你用了××这个词,用得真好!”“你真聪明,如果再想想,你会说得更好!”……即使是不值一提的优点,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面对别人的成功,耳濡目染,不敢说的学生也坐不住了,纷纷举起了手。

表扬和鼓励是教育的法宝,充满爱心的教师从来不吝啬表扬,像春不吝啬她的雨,不吝啬她的风一样。老师的表扬是开启儿童智力的钥匙,是点燃儿童智慧火花的导火索,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积极的评价,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对写话不感兴趣的学生尤其需要鼓励,要及时表扬他们表达中比较好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或者只言片语。以此诱发他们身上潜藏的智慧,相信他们也会说出几句有灵气的话,也会说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开头或结尾。

二、开展趣味活动,放飞童真童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大诗人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便没有记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实验表明:兴趣会在人的大脑皮层中形成兴奋优势中心,使脑神经处于积极亢奋的思维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对形象生动的事物易于接受的特点,我设计了贴图添画的游戏,进行说话和写话。学生热情高涨。我先发给学生一张印有三只不同姿态的仙鹤和三个不同动作的一位小男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小男孩和仙鹤因为什么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然后让学生按发现仙鹤―救护仙鹤―放飞仙鹤的顺序将男孩和仙鹤剪下来,贴成动画图,并涂上色彩。学生在剪贴和涂色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讨论。接着,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图上贴画,充实故事内容。问:“小男孩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仙鹤的?”学生就会在第一幅图上添上太阳、小树、小河等。又问:“小男孩发现仙鹤受伤了,会怎么想、怎么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许多救护仙鹤的办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第二幅图上添一些细节。最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局,写出一个故事。课堂自始至终充满了欢声笑语。正如北宋学者张载所言:“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

三、贴近日常生活,放飞童真童言

生活即课堂。长久以来,课堂似乎是语文教学的唯一的场所,语文教学不知不觉被学校的围墙圈住,而与大自然、与社会隔开了,忘却了大自然这部好书。当儿童走出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后,来到广阔的天地间,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看到广袤天宇下的大千世界,极大地愉悦了身心,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获得了对周围世界许多新鲜美好的印象。

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寻找春天。一路上,学生兴奋得如同小鸟从笼里飞回了林间。大自然的美丽多姿触发了学生的灵感。他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春晓》《咏柳》《绝句》《草》《江畔独步寻花》……一首接一首,真是行一路,诗一路。那情那景,那种童真的流露是在课堂中无法达到的。在大自然中,我让学生看看春天有哪些花开了,是什么颜色的,香味怎样。动植物在春天有什么变化,人们在怎样劳动。学生边观察边交流,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有同感、有争议、有补充,一切都那么自然有趣。虽是童言稚语,却能看到孩子们的智慧在闪烁。接着,我又让孩子们画春天,自己喜欢什么就画什么。回来后,我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介绍“我眼里的春天”,练习说话。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热烈。

春天的童话范文第5篇

童话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教版”教材在注重文学性与传达人文精神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加强。但是不可否认教科书与童话在很多地方呈现出某种疏离与对抗。本文试以王尔德原著《自私的巨人》与人教版课文《巨人的花园》比较,具体分析这一疏离的某些症候。

一、诗意想象的弱化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最丰富、最自由的幻想。王尔德在各类创作中都力求表现韵律感、节奏感,所以他也就以诗一般的语言来写童话,这使王尔德的童话呈现出文人童话的特色——诗意的想象。《自私的巨人》不乏如此诗意的想象。比如:

(原著)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累累果实。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每当这时,嬉戏中的孩子们会停下来侧耳聆听鸟儿的鸣唱,并相互高声喊着,“我们多么快乐啊!”

(教材)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原著中,王尔德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可爱”的充满诗意的大花园,这里的青草是绿茸茸的,鲜花多得像星星,鸟儿欢快歌唱,就连嬉戏中的孩子也会停下来侧耳倾听,让人读着读着,心间也荡漾起这份诗意的美和快乐。教材中,只用生硬的语言说“这是一座漂亮的花园,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至于那里的景致,用了一个排比句,虽对于孩子词语的积累起了一定作用,但原著中诗意的想象荡然无存,丧失了童话的意味。

二、人物形象的简单化

童话以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抒发理想与情感。同时,这样的形象又源自于生活,充满浓烈的真善美的情感,所以童话中的形象常常是鲜活的,具有多面性,而非绝对的二元对立。王尔德用想象来构建童话,却没有忽视现实生活在童话中的表现,所创造的巨人形象亦是丰满生动的。

(原著)有一天巨人回来了。他原先离家去看他的朋友,就是那个康华尔地方的吃人鬼,在那里一住便是七年。七年过完了,他已经把他要说的话说尽了(因为他谈话的才能是有限的),他便决定回他自己的府邸去。

教材未对巨人作任何直接分析,原著中的巨人却很有意思:滔滔不绝说了七年,才把要说的话说尽了。这非常符合儿童的想象,极具童趣的夸张。也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整整说了七年,巨人的口才一定很好。可作者又分明补充了“他谈话的才能是有限的”。巨人是不是颠来倒去说了七年才说明白了。巨人质朴憨厚的形象跃然眼前。相对于教材中一出场就生气,动辄“训斥”的巨人可爱多了。

(原著)他看见一个非常奇异的景象。孩子们……都坐在树枝上面……鸟儿们快乐地四处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中间伸出头来看,而且大笑了。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巨人看见窗外的这情景,他的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甚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教材)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这是一处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原著中的巨人触景生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重重撞击了,唤醒了潜在的善良和真挚。说到底,他不是一个真正自私的人。教材则似乎要一味地将巨人推向自私和粗暴。巨人原本丰富的内心显得促狭单一,甚至失掉了美好的部分,只剩下“恶”的一面。

三、主题思想的功利性

杰出的童话通过美好的事物,于不知不觉间引导儿童向上、向善,使其得到熏陶,从中得到教育。一次,王尔德给儿子讲《自私的巨人》竟情不自禁地哭了。王尔德说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他流泪。毫无疑问,这里真正美的事物是巨人无私、仁爱的心。王尔德童话对心灵美的渴求无形中显示了童话的教育功能。只不过这样的教育是润物无声的。可《巨人的花园》更多的是为了教育而教育。

(原著)……一个小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他的手还挨不到树枝,他就在树旁徘徊,哭得很厉害。……“快爬上来!小孩。”树对孩子说,一边尽可能地把枝子低垂下去,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巨人看见窗外的这情景,他的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甚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我要把那个可怜的小孩放到树顶上去,随后我要把墙毁掉,把我的花园永远变作孩子们的游戏场。”……巨人偷偷地走到他后面,轻轻地抱起他,放到树枝上去。这棵树马上开花了……

(教材)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原著中王尔德动用了很多笔墨描绘小天使这一形象,他幻化为一个令人怜爱的孩童模样,触动了巨人的内心世界,唤醒巨人。在逐渐苏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巨人的自我发现和批判。教材中孩子的形象有些模糊,却起到了更强的作用,他用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几乎是一种逼视、质问,巨人随之幡然醒悟。这是一种突变——弃恶从善。这与原著中自我救赎大相径庭。

安徒生曾这样写道:“童话是一个最老的人,不过她的样子却显得最年轻。”童话决不仅仅只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也决不仅仅是娱乐或教化儿童的手段,它还守护着人类梦想与信念。教科书在面对童话时,根本上把它视作了一种教育的临时性工具,而非关注心灵成长、抚慰成长之痛的文学。教科书有必要调整面对童话的方式,创建一种既适应教学规范又包容原生态童话的理想模式。可以试着在教师参考用书中收入原著的文字,并详细说明修改的理由;或者更理想的是保留原著的原汁原味。这样,或许才是对童话更好的尊重和学习。如何在教材和童话中寻找一条平衡的路径,守住童话的家园,这是我们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论稿[C].漓江出版社,1996.

[2]赵景身.《童话家之王尔德》选自王泉根评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3]王泉根,赵静.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