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一个转角

下一个转角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1篇

又是一年秋,路边的野雏菊落了,就像梦中天使的眸子,淡雅的回眸一笑,秋天也因此而百媚生。如同每一次在天空下的我低着头畅想,那个弯弯的转角。

放学了,静谧的一切又化为了跳跃的红色,飘零的书香,飒飒的哀愁。而此刻,却有一个我,匿藏在初春红色的花蕊里静静地宣泄属于我一个人的丝丝愁愁。依偎在某个墙角,望着窗外的云朵,心情融化成一大朵棉花糖,掉下了眼泪……不爱去伤害别人而总会受伤的我又一次被无情的枪口打中了我的羽翼,飞,却飞不起来。毕竟永远是那个爱摘苦莲子的羊角辫女孩,总因为一滴偷来的眼泪而引起她的关心。严厉的,平静的她,中的温柔,沉静中的细腻。总喜欢扑到她的怀里宁让她的心将我融化。我怕,怕我会输掉,但一切又悄无声息的融化了,没有去掩饰,只是,又输给了她……

推着自行车,眼神中淡淡的茫然。前方,一排排的霓虹灯,闪闪的光芒簇成了一个悠然的拐角。或许就像天上那道弯弯的彩虹,乌云总在其后露出诡秘的笑,就像弯弯的车把,骑出了整个人生,如此罢了。倾斜了的天空,到挂了的彩虹,脸颊腮红的我不去害怕。就像她说的:“过了,下一个转角,擦干眼泪,绽放微笑。”又一次静默了,橙色的花瓣,蓝色的花蕊,圆润的水珠不断滚动折射出晶莹的光芒。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爱,如同天上絮状的云,无声无息的叩响我心灵的枷锁。因为我知道,不论什么都不会在树下数绵羊,流眼泪。只会减少泪水的咸度,少让它流进嘴角,用坚强的翅膀做成长的保障。我点点头,向前走去……

泪水就这样被风吹干了,悠悠然也走到了转角。我冲她笑了笑,吐吐舌头眨眨眼,长长地睫毛上还沾着丝丝泪珠。花开花落,山水画上的淡淡墨痕,熠熠洒洒,心的跳动告诉我,是该向前一步走了…脚跟的着地,泪水的凋零,脸颊上泛起了红晕的光。瞳孔倒影的柏树叶让我的一切又化为了大大的箩筐,装满了属于我的淡淡的又毫不逊色的微笑。过程,拥有了太多沉默,但过了那个转角,我回头望了望那个欣慰的她,展开了花朵般的笑容甜甜的,暖暖的~又如幸福过了头,倒挂的彩虹勾勒出上扬的嘴角。招招手,我的过去,真的,好遥远……

踮起脚尖,打开了绿漆漆的邮箱,投入了一封来自某个已经成熟的我的信,在邮票上盖上红红的印章,送走了过去的我,迎来了那个永久的微笑。

流星,伴着泪水划过眼角,却被那双曾经担心的小手擦去。揉揉双眼,走到窗前,哇,原来小小的个,高高的马尾,宽宽的长裤,弯弯的嘴角,这才是真实的我,爱哭爱闹爱叫爱笑的我。对了,还有那个走过转角的我~

或许,就像那首歌一样:

“花开在眼前,已经开了许多遍,每次我总是泪流满面,想一个不解风情的少年;我们一起总过从前,让大风唱出莫名的思念……”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角”的过程,从旋转的角度进一步认识角。

2、在操作“活动角”的过程 中,认识平角和周角。认识平角和周角。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3、感受角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旋转操作中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描述他们的特征。

教具、学具:

活动角学具、圆片、钟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角,那你知道这些小动物的身后都藏着哪些角吗?这些叫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它的两条边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什么线?为什么?今天这节课如果让角动起来,旋转起来,觉得好玩吗?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旋转与角(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操作活动、探究新知。

探究一: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形成什么?(角)你们得到的角的大小一样吗?哪两个人来这儿比一比?(放在一起比一比)看清楚了吗?谁的大?教师也想和他比一比。1:比他的小,再给老师一次机会,好吗?2:旋转成一样大的。问学生,这次呢?(一样大)刚才我的开口小,我认输,但这次我的开口和他的一样大,比边,行吗?为什么不行?也就是说,比边没有任何意义。3:谁来帮帮我,怎样才能赢?(抽生)4:从刚才的游戏中,你认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开口大小有关)具体是什么关系呢?(开口越大,角越大)能把刚才的综合在一起说说吗?在小组内与同伴说一说。

探究二:在操作中认识平角和周角。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我们刚出生时称我们为无知的幼年,背起书包走进校园时称我们为懵懂的少年,将来有一天走进大学参加工作称我们为有志青年,老师这个年纪已快步入中年,爷爷奶奶是老年,那作为我们的好朋友角,它在旋转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名称,想了解吗?

好,现在拿出你的活动角自学课本22页活动二,看看你可以发现哪些角?完成学习指南(一)。

1.自主学习:课本中笑笑和淘气又介绍了(  )角和(  )角。利用活动角旋转一下笑笑和淘气介绍的角,想一想这两种角有什么特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2、抽生交流。

3、集体交流:

(1)拿出活动角,一起来旋转,什么角?有多少个?它们的大小一样吗?和同伴比比看。

(2)继续旋转,会遇到什么角?比比看,直角是不是有大有小?

(3)继续旋转,会遇到什么角?有多少个?而且大小也不一样。

(4)继续旋转,这还是角吗?想一想角的特点是什么?它具备吗?符合吗?是角吗?(出示课件平角)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师板书。平角和刚才的钝角比较,那个大?

(5)继续旋转下去,敢吗?这是不是角?符合角的特点吗?虽然看不到这条边,但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所以它是角(出示课件周角)它是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之后得到的。师板书。周角和刚才的平角角比较,那个大?

(6)再次转一转,体会五种角的大小。(三次旋转)

拿出活动角,教师旋转学生说角。你在旋转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开口越大,角越大,你能比比他们的关系吗?抽生答,教师板书,学生动手再次转一转、说一说。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一边旋转一边说。(抽生答,教师板书)

活动三:折一折、了解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在这五种角中,谁比较常见?(锐角、钝角)谁比较特殊?(直角、平角、周角)。为什么?因为他们在旋转的过程中只有一个。那你想了解这三种角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吗?拿出学具圆片,完成学习指南(二)

小组活动:拿出圆形纸片,对折两次,你发现了什么?再展开一下,又发现了什么?接着再展开成原来的样子,又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1周角=()平角=()直角

(通过集体交流,板书: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活动四:找找生活中的平角、周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那些平角?周角?打开课本22页,看看书中的插图对你有没有启发?(体操运动员、钟表)看看淘气和笑笑给我们发来的图片:

旋转木马转半圈形成的角是(     ),转回原位所形成的角是(         )

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角是(         )

摩天轮坐到最高点形成的角是(       ),下来之后所形成的角是(       )

自行车的脚踏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角是(         )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23页2、3题。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3篇

转角,还会有一种渴望.记得下雨天,如果赶上同伴留下或是我留下,另一个人都要自己先回家.有一次,我要留下做值日,就要同伴先回家,当我出校门时,天已经蒙蒙黑了.我刚走到车站,天空中就飘起了雨丝.好容易才来了一辆K52路公交车,我便坐了上去.下了车,我撑开早上带的雨伞,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走过转角,没有看到往日熟悉的人影闪过,因此,是那么的失望,也有一种渴望涌上心头.

那次,我刚拐过转角,就看到不远处有个小店门前的2个人打了起来,汗~这种时候,怎么还能打架那?...

不过,转角还不是完全令人讨厌,有时候,在勇敢拐过转角时,就会发现一丝希望,转角这边还是阴凉地,拐过转角,会出现太阳的光芒.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4篇

一、出离的艺术

“角”与“角色”(也叫“脚色”)是戏曲艺术中的概念,在我国古典戏曲中,根据剧中人物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可以把戏曲中的人物分成多种角色,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与“角色”相关的词语是“行当”,这是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由于演员专业分工的不同,演员所属的行当是固定的。如演“旦”的演员,一般是不能演“生”的,如果戏曲演员暂时扮演所属行当之外的其他角色,便叫“反串”,这大多只能用于娱乐条件下,正式的戏剧演出时,一般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二人转作为一种戏剧形态的艺术形式,由于其“二人”的基本形态特点,使之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管剧中有多少个人物,都只能通过这两个演员来演唱,也就决定了它的两个基本的“角色”,即一旦一丑。但二人转的旦与丑却与传统戏曲中的旦角与丑角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旦、丑是固定的行当,与固定的人物扮相吻合。“行当”中的旦、丑,是人物的外部造型,通过这样的“形”,揭示人物的“神”。而二人转则是一女一男两个彩扮的演员共同表演一个“诗体故事”,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二人赶上谁演谁,根本没有“角色”与“行当”的分工,也没有“角色”的意义。至于 “旦”与“丑”的说法,则是延续了大秧歌扮戏人物的惯称,二人转初期称上装为“包头的”,下装为“唱丑的”比较确切。“唱丑的”也没有“丑角”的意味,不过是演滑稽而已。“二人”为了活跃舞台,取悦观众,一女一男,扮成一庄一谐,一俊一丑,一静一动,造成鲜明对比,作些类似戏曲一旦一丑两个“行当”的分工,这既是一种表演的需要,也是为了制造表演效果。

由于二人转角色表演的这种特点,形成了二人转的独特表演方式,演员不能将表演固定在某一具体角色上,要随时能够从正在表演的角色和剧情中跳脱出来,由剧中人变成剧外人,由代言人变成叙述者,要么进一步交代剧情,要么对表演的人物进行解说评判,要么与观众进行交流沟通,这就是出离。

二、进入的艺术

由于二人转摆脱了“固定角色”的羁绊,演员不仅可以“一人演一角”,还可以“二人演一角”,这是二人转的独特性的又一表现,它要求演员能够随时自然巧妙地进入另一角色,这就是进入的艺术。

二人转“二人演一角”突出的特点是两个“不同形”的演员共同创造同一个人物的“神采”。因而有更大的创造力度,展开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艺人说:“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老艺人还创造了“一替半句”、“前接后合”的演唱方法来实现“人分神不分”的艺术效果。强调“二人演一角”的“二人”是“主从关系”,而不是对话形式的“平等关系”,一般是以“旦”为主,以“丑”为从,为了突出一个人物形象,只能一领一从,一唱一随,强化对创造主体的烘托作用。

三、转换的艺术

二人转无论是一人演二角,二人演一角,还是一人演多角,均是分包赶角,赶上谁演谁,这样演员就要随剧情的改变而不断改变不同的人物角色,这就是转换。

我国传统戏曲表演中,也有“赶角”的表演方式,不过戏曲中的“赶角”,是在幕后赶,无论赶二还是赶三(一人演二角或演三角)都得“赶紧”更换扮相、装束,而二人转的“分包赶角”则是在幕前当众赶,不需要演员更换扮装,仅在扇子、手绢之类小道具的帮助下,一“转”身随即进入另一个人物,表演起来机动灵活。

二人转的“转”字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实体的“转身”,又是虚拟的“转变”,“转”是二人转最活跃的生命点,只此一“转”,就由舞台的二人转出了千军万马,二人转艺谚中所说的“千军万马,就是咱俩”就是这么实现的。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欧拉角;坐标转换矩阵;空间杆系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1. 现有计算公式的不足

由于公路和铁路桥梁的轴线或杆件比较细长,常常采用空间杆系进行分析。推导空间杆系的单元刚度矩阵时采用的均为局部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坐标轴方向是由单元方向确定的。计算时需将单元的节点力、位移和单元刚度矩阵转化到整体坐标系,然后才能叠加组成整体刚度矩阵。假定整体坐标系为OXYZ,局部坐标系为ox’y’z’则作表转换矩阵[T]为[1]:

其中: (1)

式(1)中:cos(X,x’)表示局部坐标系x’轴相对整体坐标系X轴的方向余弦,其余以此类推。

作者在研究中发现,为了确定方向余弦矩阵,通常的做法是在确定单元坐标系的同时确定一个参考点k(如图1)。令k位于ox’y’平面内,这样,通过向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坐标转换矩阵为[2][3][4]: 图1k点在局部坐标系中的位置

(2)

式(2)中:假定节点i坐标为;j节点坐标为;k点坐标为。

这种转换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需要确定额外的k点坐标,增加了工作量,且k点坐标难确定。第二、公式复杂、计算量大。下面利用确定刚体方位的欧拉角对坐标转化矩阵进行改进。

2 欧拉角的适用性

刚体运动时,如果其上一点一直保持静止,则这种刚体运动称为定点运动[5],欧拉角可以用来唯一的描述刚体的定点运动。由于坐标轴平移对空间杆系的坐标转换矩阵没有影响,所以可以将坐标原点平移到单元i节点上,并假定单元的实际位置是一组刚体运动的末状态。在初始位置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重合,单元形心轴和整体坐标系的X轴重合。然后经过i节点的定点刚体运动到达末状态的位置即实际位置。

根据欧拉角的定义:绕OZ旋转角θ1(∠XOP)为进动角,绕oy’旋转角θ2(∠x’OP)为章动角。另外刚体绕ox’轴旋转为自转角θ3。由欧拉角的性质可知:对于坐标系OXYZ到坐标系ox’’’y’’’z’’’的位置改变可以由下面的三次转动来实现:坐标系OXYZ绕OZ轴旋转进动角到达坐标系OZx’y’,坐标系OZx’y’绕oy’旋转章动角到达坐标系ox’’y’’z’’,坐标系绕ox’’旋转自转角到达ox’’’y’’’z’’’,如图2所示:

图2刚体运动坐标轴转动过程

为了简化计算,假定在进动角之前发生了自转角,且假定发生自转角并没有改变局部坐标系的位置而是改变了单元的截面特性。这样可通过修改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刚度矩阵实现单元的自转角。坐标转换矩阵中就只考虑进动角和章动角即可。单元坐标系的转换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根据自转角的值修改局部坐标下的单元刚度矩阵但保持局部坐标系不转动;第二步,考虑进动角对单元的影响;第三步,考虑章动角对单元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空间杆系单元坐标的转换过程

3. 使用欧拉角计算坐标转换矩阵

如图4,取局部坐标系 x’oz’ 平面与整体坐标系OXY平面的交线为OP。若以e1,e2,e3表示ox’y’z’的单位向量、l为OP长度、L为杆长、其余符号的含义如上所述,则:

图4局部坐标系在整体坐标系中的位置

在下面的推导中旋转角用右手定则判定正负号,即逆时针方向为正。

由于在坐标转换矩阵中不考虑自转角的影响,P为j节点在XOY面上的投影,则根据几何关系得:

(3)

(4)

(5)

由于章动角对O y’轴没有影响,所以O y’轴还在OXY平面内,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6)

(7)

(8)

由于进动角对Oz’轴没有影响,章动角使得Oz’轴沿O y’轴顺时针转东θ2角,由几何关系得:

(9)

(10)

(11)

将式(3)(4)(5)(6)(7)(8)(9)(10)(11)代入余弦矩阵(1)得:

(12)

转换矩阵[T]具有一个性质:即[T]的逆阵等于它的转置矩阵。要证明这一特征只需要证明的转置等于它的逆阵即可,显然:

得证。

4.结论

空间杆系的坐标转换矩阵反映了单元刚度由局部坐标系到整体坐标系的转换。作者从相反的思路,假定单元初始位置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重合,则实际位置是初始位置定点刚体运动的结果,坐标转换矩阵和这组刚体定点运动的欧拉角是一一对应的。通过修改局部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实现自转角的方法,作者推导得到了形式比较简单的坐标转换矩阵。在使用中利用下面的特点可以简化计算:

(1)当自转角不为零时,相当于梁截面沿其形心轴旋转相应的角度,由于坐标轴不变所以要对截面特性进行修改。

(2)对局部坐标下的刚度修正仅需要修正截面对y’轴的抗弯惯性矩Iy和截面对z’轴的抗弯惯性矩Iz两个参数即可,而在实际应用中自转角大多为±90°且截面沿z’轴和y’轴对称,只需要交换Iy、Iz即可。

(3)把单元的自转角用变换局部坐标系下刚度矩阵的方法实现后,相当于另一不同截面的单元仅仅发生了进动角和章动角,在单独对某个单元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按修改后的截面进行分析。

(4)由于ox’轴可由两个节点i、j唯一的确定,所以其方向余弦也可以由两节点坐标直接求解。

(5)杆单元只与截面积和杆长有关,可以不考虑自转角。

参考文献

[1]薛守义.有限单元法[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112.

[2]侯新录.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与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90~93.

[3]吴鸿庆,任侠.结构有限元分析[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