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构造实训总结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构造实训总结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压缩机系统构造是开山学院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课程主要内容为各类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系统构造、零部件制造工艺。作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之一的订单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典型压缩机的系统构造及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压缩机原理部分的内容讲授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但对于压缩机的系统构造和零部件制造工艺部分,传统课堂教学的短板便立即显现出来。抽象的零件图纸、材料、工艺过程通过讲授方式往往显得枯燥、乏味,更严重的问题是学生即便通过课堂讲授对这些知识有了一知半解,将来他们真正到了技术岗位,这些课堂所学的知识可能早已淡忘。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不得不重新开始对他们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这个矛盾其实可以在企业中解决。开山集团拥有压缩机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装配、销售,售后服务等整套产品的实现过程,这些实际上是课堂教学中最具价值的资源。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依托开山学院这个平台,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比如,在零部件制造工艺的课程设计时,可以把课堂从学校“搬到”工厂车间,让学生亲临铸造生产线,切削加工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实践表明,让学生亲自面对零件生产的现场时,他们会专心致志地观察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多数学生会自觉地交流和讨论眼前的所见所闻。同时,他们也会产生诸多的疑问,比如,曲轴的轴颈为什么要进行表面热处理?连杆对铸造的要求为什么这么高?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们提得很多,他们问的许多问题其实是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知识点。针对学生们现场提出的问题,老师就可以充当解说员的角色,一方面解答学生知识上的困惑,另一方面可以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及时掌握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把握程度。这样的工厂课堂给学生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得先前显得枯燥的知识活力四射,生机迸发。这些企业资源一旦转变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便立即发挥了弥补课堂教学劣势的重要作用。

二、校企合作平台上面职业能力的打造过程

高职向来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而职业技能的培养往往离不开到生产一线去参加定岗实践。通过此种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所学,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职业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锻炼,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相关职业技能,积累了一部分工作经验。同样企业资源此时可以为学校所利用。压缩机系统构造这门课安排了一定学时的独立实训环节(压缩机拆装和零部件测绘实训),这个独立的实训环节最终安排的场所正是开山公司的各个装配车间和零部件的加工车间。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学生们从小门走进厂门,从学生身份转变为工人身份,亲自和工人师傅一起学习压缩机的装配工艺,学习零部件的制造过程,并动手操作。通过这一形式,克服了学校实训设备单一、实训内容陈旧单调的弊端。学生在车间内实实在在地参与了产品的制造、装配过程,接触了最新的设备和制造工艺。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将来必须的职业技能,这正是当今各个企业对人才最迫切的要求。在学生们的实践过程中还发现,学生对产品的质量意识有了深刻认识,因为他们参与动手操作的产品最终是要交付给客户的,而不是像在学校里面那样,只是一件作业。因此,他要面对工厂苛刻的质量检验,这也迫使学生们克服平时粗心、不注重细节的一些通病。学校、课堂借用企业的这些丰富的资源,收获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这一实践形式,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强烈激发,在活生生的机械零部件制造和装配现场,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这在以往的纯课堂式教学中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环节;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老师讲授为主转化为亲眼所见所闻、亲自探索为主,依托企业里的各种生产设备、各种生产线、各个生产制造环节,学生们或观摩、讨论学习,或亲自动手实践,这种理实一体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不但充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与生产的零距离亲密接触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厂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让学生在校门之内便感觉到了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性,使学生们更加注重质量、注重细节,这无疑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职场具有积极作用。

三、总结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课程考试改革与探索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是基于培养目标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行测量和评价的教育活动。考试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督导激励、评学促教和教学管理功能,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变消极的学习为积极的学习。考试应注重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双重因素。近年来,我校对学生的考试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将建筑结构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方式,分别采用了开卷、闭卷考试、课堂提问、课程设计、设计答辩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试方式,对理论教学与实训分阶段进行考核,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考评。具体方式为:

“考教分离”基本知识考核:由熟知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出若干份不同试卷组成试卷库,在考前通过人工随机抽卷进行考试,完成建筑结构基本原理与知识考核。最终考核采用闭卷考教分离,从而有利于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此项占成绩50%。

课程设计考核:一般情况下,课程设计是在教师讲授完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布置进行的,目的是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为避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有些同学不认真完成,而是在临近交设计成果时,拿一份已完成同学的课程设计来参考与抄袭的情况出现,我们采取步进式考核方法,做到每一项一登记、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过程,及时答疑,准确考核学生的设计及绘图能力,此项占成绩30%。

课程设计答辩:为检查学生掌握各项技能掌握情况,针对设计成果中的错误进行指导,这种做法的个体性很强,真正能做到让本人意识到错误在哪里,更好的让其他同学一起面对错误问题,将该环节纳入考核之中。方式采取由指导教师设计好答辩问题,尤其是课程设计中会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抽签进行面试,同时结合同学本人完成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提问,根据回答结果结合课程设计成果评定成绩,此项占成绩10%。

平时成绩考核:将课堂提问与课堂表现、课内设计作业及课外设计大作业环节纳入考核之中,此项占成绩10%。课堂提问与课堂表现:针对课程内容以及课后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培养和评定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课内设计作业:注重建筑结构基本构件设计计算能力培养与训练;包括查阅理解梁、板、柱、建筑基本构件结构构造要求,以及规定荷载条件下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课外设计大作业:注重一般建筑结构力学模型建立及分析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包括查阅理解如整体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梯、雨蓬、屋架、混合结构墙及柱等结构构造要求、规定荷载条件下一般建筑结构设计计算评定。通过以上四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课程成绩以百分计,其中课程设计占30%,课程设计答辩占10%,平时成绩占10%,课程基本知识考试占50%。

考试改革创新点与启示

侧重“工学结合”的考试方法的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分阶段进行考核,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考评,理论考试成绩占60%,实训实操成绩占40%,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在课程理论部分的考核过程进行改革,建设建筑结构试题库使课程的考核过程标准化,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与技能。

在课程中进行了课程考试改革试验,探索“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的,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教学考试模式”。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1.有效利用现场情境教学

建筑专业的实训课教学,是让学生将从书本上习得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体验转化为头脑中真正知识的有效环节。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缺乏经验,并没有真正接触或体验过建筑行业,假如在此时对其灌输过多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失去积极性。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可使用大量现场教学或者情景模拟来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内容,如利用实训课教学时间带学生参观社会上的施工场地,体验实地操作,或者在课堂上利用一些角色扮演、情景演示的方法以加强直观认知。

2.师生间互动与合作

在具备了完善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在实训课教学时能否把握好教学的关键点,提出正确的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点。由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过少,在刚刚接触建筑专业的知识时总会出现一知半解,难以全部消化理解的情况。作为教师,应当在此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心中认为的难点疑惑:如在课堂上专门腾出时间为学生答疑,或者在课后深入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同时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法,找出每一个学生的不足与欠缺,对其引导指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3.利用模型

在上文提到的实践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从直观主体上对建筑学有了了解;然而对于建筑的内部结构、材料类型尚存在很多疑问,而这些内容仅通过书面的知识来补全显得过于抽象,因此,可用三维立体模型的制作与分析来弥补这一空缺。教师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利用手边的材料进行三维立体模型的制造。材料可用纸、木头、铁丝、陶土等,做出模型后教师对每位学生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模型来讲解构造与材料,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最为直观的认知,还培养了其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

4.加强实践训练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才是培养职业能力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实训的先后顺序应依照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教师的带领下循序渐进地推进,以搭建建筑中最基本却最重要的脚手架为例:教师先根据此项目选好场地,提供所需资料与材料,再利用课堂时间先向学生具体展示工作过程,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学生进行任务分配之后,开始讨论脚手架的材料并研究正确的搭建方法与工序,并做好记录。在进行真正的实地实验前,还可以通过模型的制作与拆解来分析正确搭法的原理与错误搭法的原因所在,避免材料的浪费。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应按照之前所讨论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安装,教师应在场指导,解决在实际操作时发现的新问题,同时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总结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的改革,推进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颁布,从政府层面直接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再次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是办好职业教育的不二法门。砌筑工程施工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中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是砌体工程各种材料的性质、各道工序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砌体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各种砌体施工方法及验收要求,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砌体施工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因此,如何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具备应有岗位技能和素质变得尤为重要。

一、砌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但实际上,该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与行业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教学方面。教师虽然严格按照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展开教学,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色彩浓重。教学与工程实际和岗位技能需求脱节,无法做到专业课程教学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二是学生学习方面。职业学校学生在初中毕业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本身年龄尚小,对专业、行业以及自己的兴趣、特长认知有限,很大程度上是在家长、老师的推荐下选择了建筑专业。加之建筑专业课程理论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因此,在传统授课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不大,参与度不高,课堂师生互动不足,学习效果较差也就不足为怪了。三是教材方面。要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对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教材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一本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以本课程教材为例,高职建筑类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整体上看,虽然版本众多,但教材脱离工程实际,缺乏行业支持,不能及时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反映到教材中来,教材配套信息化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师授课困难、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二、砌筑工程施工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与方法

(一)专兼职教师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对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更强调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教育。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从事建筑管理、监理、施工等一线的岗位群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砌筑工程施工课程为例,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与工程实际结合度高、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毕业后也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结合,展开理实一体化教学。虽然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般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实际工程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对企业行业一线情况的了解相对欠缺。对此,学校经过多方调研,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和已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聘请部分校企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工程师具备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同时具备施工现场知识和管理能力,因此学校专职教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教学,企业兼职教师负责实操演练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业课程的知识讲解,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专兼职教师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按照课程标准和授课内容的要求,砌筑工程施工的课时量为6节/周。由于企业兼职教师本身要承担企业本职工作,加之本课程实际教学和授课需求,每节课的授课都由专兼职教师结合教学没必要也不现实。因此,专兼职教师通过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研讨,根据授课计划选取适当的时间节点和教学内容,展开理实一体化教学。基于以上思路,我们在学校1∶1建筑实体模型内组织了由专兼职教师结合教学的“砌体结构抗震构造及质量验收”专题实训教学。本次实训教学前,专职教师已经完成了砌体结构基础知识及施工理论知识讲授。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构造、施工等措施,确保砌体结构房屋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安全。但由于相关知识点较为松散,且本专业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度要求较高,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较为困难,因此结合学校1∶1建筑实体模型,借助信息化手段,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共同备课、授课,完成此次实训教学。第一,专兼职教师共同备课,课程前置,创设教学情境。借助蓝墨云班课App,根据企业兼职教师提供的工程案例、施工照片、视频等一线资料,学生课前熟悉、回顾前述相关知识点;并自主学习建筑抗震专题视频及地震相关专业知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第二,学生分组协作,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借助1∶1建筑实体模型,利用网络平台、工程实体构造节点二维码及语音导读器等信息化学习手段,专兼职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授课。根据本次教学授课内容,选取建筑模型内三个主要施工节点,基本涵盖本次教学知识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工作任务单,借助卷尺、混凝土回弹仪等工具,借助信息化手段查阅相关专业知识及规范,在1∶1建筑实体模型施工现场内协作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专兼职教师巡视并及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单,并答疑解惑。第三,小组汇合,理实一体,教师施工现场讲解。小组集中后,学校专职教师根据任务清单的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点评、讲解。针对“如何确定墙体内拉结筋末端有无弯钩”“如何确保已隐蔽工程内拉结筋留设施工质量”等工程实际问题,由一线施工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结合建筑实体模型内实际施工节点来详细讲解工程施工中如何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最终引导、启发学生在建筑实体模型的施工现场,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掌握施工工序、方法及质量验收标准。第四,教师总结引申,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结合1∶1建筑实体模型内砌体结构实体建筑,总结砌体结构圈梁、构造柱、马牙槎、拉结筋等抗震构造措施及施工工艺标准流程及质量验收标准。让学生从砌体结构的总体概念到细部构造,从课本知识到具体施工、质量验收细节,能够将专业理论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学到实际专业技能,具备未来工作岗位要求素质。最后教师提出实际建筑装修问题,供大家思考并引导解答,实现专业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目的。

三、小结

深化校企合作,育训结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不二之选。职业学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主动的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展开一系列合作。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我校建设了校内实训基地以满足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专业课程授课计划和内容,选取适当时间节点,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建筑实体模型,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合,展开理实一体化教学,从实践层面具体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课程建设的标准,坚持以专业为核心的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必须”为原则,高度重视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所以在修订职业学院2010级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原有的教学计划中《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及《汽车维修技术》三门课进行整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两门课融合前三门课程的内容。这样使汽车专业课程结构变得更加的合理和科学。

2中职汽车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中国汽车维修市场的情况

中国汽车维修人才短缺现状,许多汽车维修企业并不缺乏简单的工人,他们的技术能力是不够的、水平有限,同时,价格很低,很适合企业。但渐渐地智能车辆维护,维修工日益紧缺,让一些负载能力强,高水平的人才更受欢迎,现在也帮助大学旨在培养要求。

2.2先进的教学模式是不够的

以前的教学模式仍然在继续使用,过去的一些职业学校学习将使用分割的方式重新部署,但是这种方式不适合现代中等职业学生,他们需要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的主要内容,慢慢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单独操作能力。

3.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我们要利用新技术教学设备,特别是对于大容量的知识,就像汽车专业课程需要高技术更新快、实践课程,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体育教学方法等。这样不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觉,降低学习的难度。

3.2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传统的真正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常是单独进行,即发动机的理论研究,然后集中时间拆卸发动机。在理论教学中,老师经常由于缺乏可拆卸模型,一些更复杂的结构原理、设计巧妙的组织很难表达清楚,因此,学生接受能力比较低,可能会造成学生不努力学习,减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进行实践教学,由于分离与理论教学,还需要反复解释理论知识,是在浪费时间,削弱了学习气氛。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练习装置拆卸并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他们课堂上学习理论课程,在课堂上或书中找到答案,然后训练装置拆装的内容,巩固他们所学到的。

3.3构建校内实训基地

从学校培训基地,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3.3.1认识观察实训。

认知观察实践主要采用开放或直观的教学方法解剖部分显示学生的设备、设施,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3.3.2演示操作实训。示范操作培训主要是通过相关硬件设备或设备来演示应用程序的技术。如汽车保养,如何检查是否有问题,一部分可以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这个演示操作可以加强学生的印象。

4课程改革内容

任务驱动的学习知识,以改变传统的“三步”课程体系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主线,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全面集成,强调“理性”的真正一体化建设,构建现代车辆检验、维护、服务和营销课程体系。

4.1多媒体教学

汽车专业课程中,有许多原理和机械结构,只在一些图纸或文本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用多媒体教学,图片可以显示特定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机器零件和其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展示形式直观明确表示汽车发动机工作状态和每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4.2教学模式的改革

建立一个真正集成的“理性”的培训教室,移动理论多媒体培训室,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物体,触摸实物,并现场拆除实物,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讲活塞连杆机构,安排在培训室教学教师解释的理论知识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的物理知识分解和示范,最后由教师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知识的理解更容易,也得到锻炼和加强的能力。

4.3基于实际工作的项目制教学

基于项目的实际工作计划的教学,老师将解决实际设置错误的话题,将几章甚至整个书本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等手段获取信息、主题、故障排除掌握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更多技术人才,汽车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应该有以下突破:首先,将由教师单一评价转变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学习小组和教师评价的三维模型评估,应该把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努力重点评价;其次,改变学习结果评价模型和关注学习过程评价模型,评价学生在行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和创新能力等等;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来评估他们的工作能力,关注学生学习活动来完成该项目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行动是否规范、计划是否周详等。值得注意的是,中职院校学生对于这种新的以工作过程为主的评价体系仍然很陌生,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以便其更快地适应新的评价方式。

5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