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实验

公共实验范文精选

公共实验

公共实验范文第1篇

实验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实验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以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1]。大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又相互支持的,必须统筹、协调起来。公共管理各专业培养方案中需要重视实验、实践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加强基础、培养素质、发展个性、突出创新”的方针,强化实验教学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专业岗位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实验课程体系、实验项目改革为突破口实行实验教学改革,整体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实验教学考核考试办法,重视实验教材建设。其理念主要体现为:

1.强化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公共管理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应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及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即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

2.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性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接受社会的挑选,作为培养学生的学校,必须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学生放在教学和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整体优化和改革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突出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3.以系统论为指导,实施实验教学整体优化。学校整个教学工作应看成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多个子系统。要改变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从属地位,单独设置若干门实验课,形成与理论体系相平行的实验教学系统。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要相互协调、整合与优化,达到大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

大学的课程,可以定义为一种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计划。人才培养是由一个课程的总体来完成的[2]。分析美国的综合素质教育、英国的宽厚基础理论教育、欧洲大陆的专业教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共同的特征是着重学术素养教育。在课程结构和形式上,注重文理、通专、自由选修与限定选修要求的结合。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计划强调人文与科学、伦理思辨与务实求证的有机统一,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中,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耶鲁大学的自由教育培养模式与分修制注重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基础性,注重基本技能(写作、外语运用、数学方法)的训练,体现其通才教育传统和通中有专的特点[3]。我国本科与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归属于管理学门类,授予管理学学位。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管理学门类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可授管理学或法学学士学位)、公共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编制的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含如下二级学科(即专业):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按照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要求,本着综合各专业学科特色、发挥交叉优势的目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不同实验类型对所有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内容(项目)进行模块化分类,我们将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设计型实验模块三个层次(可参见图1)。基础实验模块是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运用一些常见技术工具及软件,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实验模块: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突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通过综合能力的训练实现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型实验模块:利用各专业软件,通过模拟实际办公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公共实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干预;体适能;健美操;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不容乐观[1],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并没有明显提升,反而逐年处于下降趋势,体能水平明显下降,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许多运动场所关闭,学生群体更是缺少了许多体育锻炼的机会,体能水平大幅下降。可见,大学生的体能,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问题。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是立足于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法宝,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机械化操作较为普通,学生的体力劳动机会和劳动量大大降低,亚健康大规模出现,提高学生的体能是改变亚健康问题的关键[2],通过结合高校大众健美操课程锻炼情况,为达到补充锻炼效果、改善锻炼水平以及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的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健康体适能的锻炼内容[3]。在原有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健康体适能锻炼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丰富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改善学生的运动学习状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能水平。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

选取中国矿业大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中国矿业大学健美操公共选修课二年级2个班级中的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16人,女生64人。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人数均等,实验对象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1.2实验方法与测试指标

该实验为期12周,共24课时,根据中国矿业大学课堂现状,每周1次课,2个课时,每节课共计100min。实验前,对实验拟定的指标进行测定,实验后,对各个指标再次进行评定分析,最后将实验前后数据进行对比。该实验在主要测试指标的选取中,参考了专家的意见,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指标的选取如表2所示。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开始前两班学生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

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教学实验之前,首先采集了中国矿业大学80名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并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所测得的各项数据,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对比所得测试数据发现(见表3),在进行实验干预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体适能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别,身体状况基本都处在同一个水平,说明实验前两班体适能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若实验后两班产生了差异性变化,则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原因。

2.2实验班试验前后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数据分析

在对实验班进行了12周的体适能实验干预后,发现实验后实验班学生体适能的各项指标测试数据与实验前的测试数据具有明显差别。通过对比发现(见表4),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以及800m/1000m跑指标的数值所对应的P值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跳远、50m跑指标的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将体适能锻炼内容引入健美操课程中,能够改善学生的体适能水平。2.2.1实验班试验前后心肺耐力/肌耐力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通过分析实验前后的实验班的心肺耐力适能测试数据发现,实验班学生实验后肺活量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经过t检验,P<0.05,说明干预后实验班学生的肺活量水平较实验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实验过程中,让实验班每位学生讲解每节课的内容,教师进行监督,并且安排本节课素质训练的内容,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安排选择与课程相关的素质训练,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性,既可以让学生认知体适能相关训练理论,也能提高学生的体适能水平,同时加强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动作练习。学生每学习一个组合后,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组合动作,编排每节课的热身动作,学生在此前已经提前了解了健美操操化的基本步伐,因此,教师在带操时,学生很快能掌握操化动作,进而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4]。实验班肺活量指标的提升,说明在实验班加入的体适能干预内容如持续的慢跑、小跳、开合跳等,通过持续的练习,提高了学生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在实验班中,采取这种方式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心肺功能,而对照班未加入此教学方式,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实验后,实验班的800m/1000m跑平均数明显低于实验前的800m/1000m跑平均数,经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得出P<0.05,说明在12周的教学实验干预后,学生的肌肉耐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800m/1000m跑的测试指标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中体能训练干预的高抬腿、小跳以及慢跑动作,能够持续锻炼实验班学生的腿部肌力,提升其肌肉耐力,在健美操练习中,肌肉能力的发展与其他项目(如举重)进行大重量负重或持器械的力量练习有所区别,健美操运动中的力量训练,主要是音乐操以及适宜素质强度负荷的教学,肌肉的负荷强度,主要是低强度高频次的练习,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肌原纤维逐渐增多,增加肌肉力量,从而增加肌肉耐力[5]。在该实验过程中,为了获得较好的肌肉锻炼效果,提高学生的肌肉耐力,课堂中教师通过要求学生严格练习的动作标准,让学生每一个动作都富有力度,干净、利落、到位。因此,在实验中,对于实验班不仅要强化体适能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要向学生强调力量练习对健美操运动的重要性,传授学生高效的力量练习方法,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体会核心力量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实验班教学基本部分的最后阶段,即动作技能学习之后,加入体适能力量练习内容,与柔韧素质练习交替进行[6],可使学生的肌肉耐力得到大幅度提升。2.2.2实验班试验前后柔韧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实验中,柔韧素质训练主要采用拉伸法,分为动力性拉伸和静力性拉伸两种形式[7]。两种练习方式各有特点,动力性柔韧训练一般通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动作,有节奏地反复牵拉某一软组织进行练习,如健美操热身动作中的大踢腿练习。静力性柔韧练习则通过动力性拉伸到某一范围后,保持静止不动,使肌肉软组织持续被拉长,如压腿、肩上拉伸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两种练习方式进行拉伸,拉伸过程中,保持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柔韧适能,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同时在运动后充分拉伸,还能减缓运动后乳酸代谢所产生的肌肉酸疼,提高柔韧素质的同时,还能加大健美操技术动作的运动幅度,进而使学生的技术动作更加轻松、协调、舒展。实验中,对实验班不仅通过动力性和静力性两种拉伸方式进行柔韧性练习,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PNF拉伸技术,加强对学生柔韧素质练习的重视,在课上除了课前准备活动的拉伸外,在课堂结束部分的整理练习中,也可引入PNF拉伸,让学生充分拉伸放松,使学生在锻炼后得到科学、高效的放松。相对来说,对照班课堂只进行了简单的拉伸,并未涉及PNF等相关拉伸技术,因此,实验后实验班学生柔韧性指标较实验前大幅提升,柔韧性增强。2.2.3实验班试验前后肌力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实验选取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以及50m跑作为肌力适能测试项目。健美操运动技术动作的完成基本上是由上、下肢动作组合而成,因此拥有较好的上、下肢力量,对于完成健美操技术动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后,实验班的引体向上测试结果高于实验前,实验前学生引体向上平均次数为2.85次,实验后为4.12次,平均次数较实验前多1.27次。经t检验后,P<0.05,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的引体向上测试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体适能相关练习内容对肌力指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仰卧起坐数据表明,实验班实验后1min仰卧起坐平均值,较实验前多出7.07个,将其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明仰卧起坐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实验后的肌力水平优于实验前水平。实验中,实验班俯卧撑、平板支撑、卷腹、仰卧举腿等相关练习,提高了学生的上肢以及核心力量,相对对照班只是进行简单的体能干预,并没有专门进行上肢以及核心训练[8],因此,实验班学生仰卧起坐以及引体向上次数得到提升。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发现,实验后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并未出现显著提升,该实验可能因项目特点,造成力量锻炼不足,导致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提升并不明显。50m跑主要是以无氧代谢为主,更多是以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为主要供能形式,对实验班50m跑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发现实验班实验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76s,实验后为8.62s,经过t检验发现,P>0.05,说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搜寻有关文献发现,黄小华[9]在《身体形态机能对女生50m跑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写道,加强身体形态、机能、技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优化,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50m跑的成绩,需要进行相关性训练,才能提升学生50m跑的运动成绩。

2.3实验后两班学生四项身体素质成绩结果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身体素质成绩主要由4部分组成,分别为50m跑、女子800m跑/男子1000m跑、立定跳远、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学生身体素质成绩,严格按照教育局和体育局联合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予以评分[10]。从表5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素质成绩的最高分为97分,平均分为82.34分,实验班的最高分与平均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班成绩,对数据进行样本t检验发现,P<0.05,说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实验的干预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班最高分高于对照班3分,实验班最低分高于对照班6分,两个班级平均分相差3.78分,说明体适能的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11]。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实验班的课程教学中加入健康适能内容,学生的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和肌肉柔韧性等指标均有所提升,检验结果P<0.05,各指标提升显著,说明强化体适能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2)将体适能内容引入健美操课程教学后,实验班学生的4项素质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素质成绩,健康体适能锻炼对提高学生健美操水平以及增强大学生体能有一定作用。(3)通过在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体适能教学实践,能够从认知和表现2个方面共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观念。就此看来,无论是推动学生的体能发展,还是大学生体育课堂改革,体适能在体育课堂中的加入都有着重要意义。

3.2建议

公共实验范文第3篇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都渗透到了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领域,计算机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随着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功能的增加,如何为各个专业、各门课程提供配置灵活、使用便捷、高效运行的实验环境,如何为实验室教学、上机实践、上机考试、培训、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目前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中是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由于计算机数量繁多、机型众多、性能配置无法统

一、应用软件诸多以及服务需求个性化等因素,管理工作

一直是一项富有较强专业性且十分繁重的工作。这使得管理中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定位过时,目光不够长远

大部分高校在建设公共计算机实验室时缺少长远规划,实验室定位过时。主要原因在于经费问题或对于实验室的定位还停留在信息搜索和计算机基础实践的认知上,没有考虑到伴随信息化的发展和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的普及。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的推广和普及,专业软件纷乱繁杂,对计算机环境要求不一,给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在对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评估时,不仅要从高校实际出发考虑实验室的建设经费保障、管理体制、管理人员构成以及软硬件设施的选择与购买,还需要考虑实验室环境、安全及其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和社会服务的情况,各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只有综合评估,长远考虑才能保证后续使用管理的可靠、高效。

(二)计算机硬件设施更新速度慢,设备性能不一

计算机发展速度遵循摩尔定律,日新月异,每隔18-24计算机性能就将提升1倍。与此同时,计算机应用软件也越做越大,而高校一般计算机作为固定资产需要5-6年后才更新,加上必须到一定年限才淘汰更新,导致计算机很快就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加上经费投入不偏向公共实验室,无法一次性大批量更新,这使得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设备速度跟不上需求;同时,导致设备性能不一加大了管理维护难度。

(三)缺乏规范管理,有效利用率低

由于公共计算机实验室使用人员复杂、人流量大,加上管理人员少、综合素质不高,管理制度过于呆板,师生守则如虚设,存在灵活性较差、执行力不强等特点。加上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功能随着教学改革不断增加,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到仿真实验,再到技能培训鉴定、无纸化考试、竞赛及开放实验,以往“网管式”管理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实验室管理中,也不能很好的提高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其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没有效整合利用资源,根据不同课程所需的环境、计算机性能去分层级合理安排实验室,让实验室发挥更完善的功能。

(四)计算机环境需求个性化,管理维护难度高

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需要在有限的环境下提供多种服务,加上课程的多样性,不同的实践课程对计算机系统有不同的环境要求,如不同的操作系统支持、不同的应用软件版本、不同的系统环境设置等,这就要求同一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的部署要根据每门课程的具体要求来实现个性化安装配置,导致对实验室的需求个性化严重,如日常教学和上机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BIM技术运用所需的计算机环境和性能要求完全不同,加上计算机型号不一,这也就直接导致实验室系统维护难度大大提高。未来我们需要新的管理系统架构来确保在实现方便管理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还原真实系统环境,满足各学科、各专业课程的个性化需要,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软件和操作系统实现集中管理、

2)解决硬件配置的透明性、

3)提供持续、可靠、安全、便捷的桌面和应用服务、

4)充分发挥本地计算机硬件资源,确保系统的快速启动和高效运行、

5)便于日常维护管理。

三、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究

(一)加强日常管理,实现分层级使用

让上机学生、实验指导教师、管理人员都有一套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同时,通过制度加强对实验室环境卫生、安全、仪器设备的管理,用制度去约束人们的行为,只有用健全的制度规范好各类上机人员,不断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更好的为学生、教师、教学服务,这样才能使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其次,应当根据计算机设备性能的高低对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分层级,针对不同课程所需的最低计算机性能环境要求进行合理排课。将课程均匀地安排在各个实验室,避免某一实验室教学任务过重,减少系统中不必要的软件。这样不仅可以尽量满足教学需求,也使实验室的资源和设备得到最大限度的得到充分利用。

(二)注重管理队伍建设,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与维护

构建“开放、共享、参与”的实验室管理新模式,一方面要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不断学习新技术,积累经验,取长补短。其次,可以考虑组建学生团队参与管理维护。实验室管理与维护中有许多是重复性的工作,如大批量计算机软件安装和系统配置、更换鼠标键盘以及在日常的开放管理、实验室卫生管理等工作更多的是他们对实验室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因此,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点下完全可以胜任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的部分工作。成立学生管理团队,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管理实验室。

(三)利用VDI/VOI虚拟化技术实现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盘网双待

相较于传统实验室,虚拟云桌面具有集中管理,灵活切换,运维便捷,远程访问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按需配置资源,大大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性,另一方面虚拟云桌面延长了实验室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将云桌面技术的安全、高效、节能等优势引入到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中,成为高校实验室教学和管理的方向。但是,目前云桌面的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高校在云桌面的建设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中。因此,云桌面选型不能随大流和赶时髦,应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为首要出发点,兼顾管理效率和成本,避免盲目性和超额配置。高校虚拟云桌面实验室建设应从成本、维护、管理、功耗、安全、性能、资源利用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去综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实验室类型的多样性、学科专业的应用需求差异化、不同类型的新老电脑设备等问题决定了高校在部署云桌面应着重考虑:应用场景需求、终端接入、教学需求、网络带宽、维护管理、成本核算、未来发展需要等因素。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可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案。

(四)打造物联、互联、智慧的计算机实验室

最后,传统的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已无法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实验室功能单一、利用率低、数据资源共享匮乏、管理难度大等管理弊端突出。应与时俱进,突破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局限。

四、结语

公共实验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用房管理问题科学配置管理体系

论文摘要:文章对高校公共房产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总体规划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实现占据高校国有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资源的保值增值,节约教育经费的目标。

高校公共用房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实践的重要基础条件保障,它是高校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用房的总资产量占据学校各类资产的首位,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科技大学2007年资产清查统计为例,公共用房资产约占学校总资产的50%以上。为此,笔者认为学校公共用房使用效率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学校办学成本和管理水平。

一、高校公共用房的概念

所谓公共用房是指产权属于学校所有除教职工宿舍以外的各种用房。包括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行政办公、学生宿舍以及各类生活福利、商业服务的用房。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学校公共用房分为六类。

1、校党政机关用房。经学校正式确认的校级各类党政机构所使用的房屋,包括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2、学院用房。学校设立的学院用于办公、教学、实验和学习的办公室、会议室、教研室、研究生室、专用教室以及各类实验室。

3、公共服务用房。面向全校服务的教室、图书馆、档案馆、网络中心、会堂、学生与教工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所等用房。

4、后勤与保障用房。后勤服务部门和条件保障部门所使用的房屋。包括学生公寓、食堂、浴室、活动室、车队、医院、幼儿园等后勤服务用房和变电所、泵站、物资仓库、门卫室、收发室等条件保障用房。

5、产业、商业用房。产业用房是指经学校批准,由学校全部或部分投资兴办的,具有独立法人实体,并在当地工商机构注册的企业在学校所使用的房屋。商业用房是指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因历史原因在校园内开办公共服务设施(如银行、邮局、电话站、商店、粮店等)而使用产权属于学校或占用学校土地自行建设的房屋;或根据地方规定由学校提供的产权属于学校的教职工住宅区内配套的公共服务(如服务网点、物业管理、基础设施)用房;或为方便学生生活,由学校招商的服务企业使用学校产权的用房。

6、附属单位及其他用房。包括附属高中、附属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用房。

二、高校公共用房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我校公共用房至今尚未归口于一位校领导统一管理,是由全体学校领导集体管理。学校领导一般都分管着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条线,校领导所管的部门有用房需求,用房管理部门凭其在部门请示报告上的指示都得设法满足要求,直至没有任何空余房可调配。公有用房分配日积月累的遗留矛盾得不到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用房管理部门对此只能束手无策。

2、缺少科学的分房政策。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此规划指标是普通高等学校总体设计任务书、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的重要依据,同时也量化了相应学校各类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但许多学校与我校一样,至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公有用房分配制度。这就使得分房无量化标准,造成调控困难。

3、二级管理部门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学校公共用房管理实行的是无偿使用,为此各二级管理部门热衷于向学校争资源、争用房,却不太注意房屋的使用效率。有的学院设置多功能厅、健身房、超大办公室;有的学院许多用房都堆放满了废旧物资无人问津。退休多年的老教师也占着实验室不让,形成公共用房实际上的“终身制”、“占有者所有制”。

4、公共用房从设计到使用缺乏总体规划。学校近几年新建了新实验二楼、动力楼、西楼区实验楼。每幢楼分配到使用部门后都进行了面广量大的改造工程。新建实验二楼实际建筑面积为13600平米,改造面积达到6620平米。原设计作实验室的改作办公室,作为实验室的用房高度及大面积,在改造成办公室过程中要隔断、要吊顶,原来为实验室条件所铺设的水电管线全用不上,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对高校公共用房有效管理的探讨

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高校领导要亲自组织学习上级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财经法规,并将公共用房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强化管理,建立国有资产即自己的资产,真正健全与落实每间公共用房有人管理,有人负责,确实是有效使用。应当把占据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保值增值纳入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使资产有效地保值、增值。

2、建立机构、明确责职。公共用房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确保公共用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成立公共用房领导小组,代行所有权人职责。成员由分管资产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专家组成。公共用房领导小组负责公共用房规划评审、根据用途对建房方案审议、组织实施各项改革,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公共用房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重大违规事件等。

确定公共用房的主管部门,我校以国有资产处为学校公共用房管理的职能部门一级管理单位,代表学校具体制定、补充、修改、完善各类公共用房的实施细则并编制公用房配景方案,报公用房领导小组审定,对使用人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督,负责公用房的综合管理。

各学院、机关处、所、直属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公共用房管理的具体事宜。具体贯彻执行学校公共用房的各项规定,对本单位的房屋进行内部配置,按规定对房屋进行管理和维护。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公共用房管理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作用’健全和完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本校情况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的细则,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

确定公共用房的配置的原则“按需配置、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缺额补贴”改革现行的公用房无偿使用制度,试行定额核算和使用单位超额面积向学校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缺额面积学校调剂解决或给予补贴的政策,以建立公共用房管理使用中的自我约束机制,借助经济杠杆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节用房的种种弊端,提高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科学测算、量化标准。建立一个公共用房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将房屋的结构、楼层、房间、使用人、面积、建造时间、造价等内容用计算机管理起来。根据使用人的性质、功能、发展需要和资源状况制定配置标准,确定各使用人公用房配置类别、地点、楼层和面积,在深入调查摸底、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确定定额内用房面积及定额外用房面积,依此确定定额外用房收费额度或缺额面积补贴额度。

明确使用管理范畴,签订使用管理协议。公共用房使用协议是明确学校作为所有权人与公共用房使用人之间的权责关系的协议。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房,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实行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方式。国有资产依据配套实施细则的规定,提供使用人超额、缺额清单、使用条件、管理要求,与使用人签署公共用房使用协议。

督促检查、循序渐进,国有资产处跟踪检查全校公共用房使用情况,督促各单位合理安排和充分使用本单位的房屋,努力提高公房的使用效率。详细收集公共用房使用、维护、安全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做好公共用房信息管理工作,对公共用房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违规情况,及时处理各种违规事件。

4、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用房管理部门对学校整体用房进行规划,报送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审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由过去单一幢楼项目的规划,变为一个学校整体群楼全局性的规划。有时单幢楼的计划很好,但由于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结果整体来看很乱、很不协调。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认真分析全校用房需求、功能方面实际情况,针对各种问题,提出方案与对策,切实使每一项规划都符合实际情况。新建的每间房屋的功能都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使用部门的要求,少拆少改,节约经费。为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决策是否需建房、建何种功能房、建在何处提供依据。

公共实验范文第5篇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鉴于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现场往往存在着严峻的安全隐患,任何一个环节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便会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与稳定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基本体现,在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现代化发展当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基于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与推进,并由此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合法权益。

1.2推动工程管理转型进步。一直以来,我国公路工程管理更多地将管理工作重心侧重于工程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把控,而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则欠缺正确认识,由此也体现了我国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局限性和落后性。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新时期公路工程建设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以人为本建设理念下的重要价值体现,能够将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放到工程管理的第一位,从而推动了我国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转变。

1.3保障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公路工程作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使得相关工程建设本身便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安全事故是影响建筑工程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规避安全事故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另一方面则避免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与推进是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2]。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

2.1安全管理理念的革新。在建设安全管理要求愈加严格的当下,公路工程要想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将安全管理视为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安全管理意识的树立与革新则是其中的首要任务。首先,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必须正确认识安全管理给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自身经济效益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新时期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由此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现代化转型。其次,公路工程建设单位还要注重安全管理理念的普及和推广,并将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与企业文化,从而培养广大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并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与落实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2现代化管理制度体系。从专业角度来看,安全管理工作要想实现理想的管理质量和效果,必须以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支撑。一直以来,由于安全管理工作的疏忽,使得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在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新时期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落实和完善。首先,推动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转变,即通过更加细致全面的管理内容以及严格规范的标准要求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其次,公路工程建设单位还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通过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以及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来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开展,并最终促进安全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2.3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也融入了许多先进的科技手段,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转变则是最为瞩目的方面。具体而言,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转变,一方面实现了安全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变,通过专业的感知设备、监控设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预警,从而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强化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能够正确穿戴安全防护服以及规范操作,由此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构建需要专业的技术设备,因此需要相关建设单位加强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

2.4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推进过程中,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往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也需要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具体而言,公路工程建设单位首先要注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岗位的设置,并配备足够的安全员组织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其次,鉴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设单位还要注重安全员业务能力的考核,只有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上岗作业。最后,建设单位还要注重安全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其参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技能培训活动,使其在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同时牢树安全管理意识,从而提高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要点

3.1施工方案设计。在公路工程建设之初,为保障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在前期规划阶段对公路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核心要素,并且对于后续施工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在进行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建设单位做好以下几方面要点控制:(1)做好前期地质勘察工作。地质条件勘察是公路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工作的基础与前提,相关建设单位只有科学落实地质勘察工作才能准确掌握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并集合相关数据参数完成施工方案的规划设计。基于此,建设单位必须对地质勘察工作给予高度重视。(2)科学开展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公路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内容,其中不仅要保障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同时也要对方案内容的制定给予严格把控,相关施工图纸以及文字表述不能出现些许误差。基于此,设计单位必须采用现代化设计理念和方式方法,通过多方面对比和论证来提高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内容编制的准确性。(3)严格落实施工方案审批。待公路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完成后,政府管理部门也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与分析,并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只有符合公路工程设计要求后方可完成审批并加以应用[1]。

3.2路基施工技术。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而路基的施工质量往往直接决定了公路工程的承载力以及使用寿命。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地质条件下土壤特性存在巨大差异,这便意味着路基施工也是公路工程建设中最为复杂和繁琐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一条公路穿插与不同地质条件的工程项目建设。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达成理想的施工质量和效果,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要点控制:(1)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选择。一般情况下,无论哪种性质土壤都不能直接作为路基进行施工建设,而是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固。而由于土壤性质直接的差异性,目前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十分丰富和多样,常见的有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化学固结法以及强夯法等,而这里则需要结合土壤类型、资金投入以及质量需求等多方面角度加以科学合理选择。(2)施工质量控制。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环境,地基施工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十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而加强施工过程技术控制则是达成施工目标的重要保障。由于地基加固技术的特殊性与专业性,一旦存在施工技术问题则会降低地基加固质量,进而造成地基施工质量的不足,并给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隐患。(3)地基施工质量检测。在地基加固施工完成后,公路工程建设单位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和检测,确保地基承载力以及结构稳定性符合施工方案设计要求。(4)排水施工。排水施工是公路工程地基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排水设计能够避免外界水对地基的侵蚀,因此建设单位还要重视排水施工的科学合理开展,并未公路工程的长远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3路面施工技术。路面是指在路基之上铺筑的层状结构物,一般包含了垫层、基层和面层三个主要层次,同时根据公路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异。路面是保障车辆行驶舒适稳定的基础,该环节施工质量对于公路通行条件有着决定性影响。在路面施工时,应当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技术要点的管理与控制:(1)施工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把控。不同面层由于作用的差异所使用的材料也不尽相同,例如面层使用沥青混合料或混凝土,而基层则使用水泥稳定碎石或二灰稳定碎石,但无论哪种材料选择都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性能,使其能够长期稳定发挥功能作用以实现公路工程的良好运行。(2)层高控制。根据公路等级以及公路使用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各层施工时还要对层高进行合理把控,以确保压实作业能够达成理想的效果,并保障结构层稳定性的提升。(3)摊铺和压实控制。施工材料摊铺是路面施工技术的核心内容,在摊铺时应当使用专业的摊铺机设备,而在垫层以及基层的摊铺压实作业中,为保障施工面的平整还需要采用平地机进行施工作业。而在压实方面,必须对振动频率以及压实速度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与结构稳定性。(4)做好养护工作。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为保障施工质量和效果需要在完成碾压作业后进行一定周期的养护管理,从而使路面结构层达到理想的质量和性能,而建设单位则要根据施工方案严格落实相关养护工作内容[2]。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与施工技术控制是新时期公路工程领域得以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相关工作的组织与落实也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我们必须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工作,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方法来实现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科学现代化转变。C(作者单位:甘肃甘南新世纪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引用出处

[1]眭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