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教育

高中教育范文精选

高中教育

高中教育范文第1篇

从2000年到2005年短短五年时间,我国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已从1201万人上升到2409万人,整整扩大了一倍。据估计,时至今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8O。按照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1:1的标准,目前普通高中教育的毛入学率大约为30~4O%之间。1时至今日,高中规模的扩大、高中教育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虽然随着投入的加大,高中教育的硬件条件在不断改善,但现有高中教育在教学模式、培养目标、发展策略、组织构架等软件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的根源在于教育定位的偏差,定位观念的缺失和陈腐已经成为目前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1.1过渡教育、中介教育是否高中教育的核心价值

众所周知,任何教育阶段的育人价值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它往往有着多元倾向,而且随着教育从低阶向高阶的深入,育人价值也更趋多元化。在诸多价值和育人目标中,一贯被教育部门和基层教师看重和认可的是它的预备功能,即指它作为高等教育预备阶段的知识储备功能。将预备功能视为高中教育的核心功能导致的后果是:高中教育在学生成长育人方面的失位和高中教育长期走不出半精英教育的误区。教育不问育人效果,只问考试分数;师资配备不考虑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资源不自主地向成绩好的学生集中。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在育人方面的失位是不争的事实;而高中教育精英化的趋势更严重违背了大众教育的初衷,对学生形成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对大多数学生(包括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1.2整合财物资源、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升学率的资源推进模式能否实现高中学校的长效发展

目前,我国高中学校发展普遍采取的是资源推进式路径,即通过扩大学校资金来源、争取政策优势、争夺优秀生源等手段最终实现学校硬件的发展、师资配备的突破、升学率的提高。近十年可以说是我国高中教育滚雪球般资源的原始积累阶段,许多资源丰富的重点学校在度过这一阶段后在发展上已经展露疲态、后继无力。一旦经过这一过程,高中教育在发展路径上将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因为,硬件的改善和升学率的竞争在完成了社会资源的初步整合后将趋于稳定,高中学校发展突破的空间越来越小。高中学校能否突破自我在资源推进式发展后成功转型为内涵提升式发展,将是高中学校发展攻关的核心难题。

1.3一元化与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究竟何种更适于高中教育

为了满足学校升学率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限制,现阶段的高中教育普遍采取一元化的统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知识传授的统一性和高效性,但是难以满足因材施教、多维度发展、多角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升学率,但是难以满足学生对校园教育的多方面需求。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和高中学校自我发展的路径转型,一元化的教育模式必将被突破,而多元化、自主化的教育模式将逐渐走向主流。

2高中教育的定位思考

针对现阶段高中教育定位的若干现状,对高中教育的定位有如下思考:

2.1寻找高中教育的独立育人价值

任何教育阶段定位都不能离开学生成长和社会需求,“开展‘中成’教育的普通高中既是初等‘小成’教育的延续、高等‘大成’教育的基石;又是使其学生德性、才能、见识、学问、身心等素质基本成形可以为用的‘出口’型教育阶段,因为在现在或将来相对长的一段时期内,‘中成’之人是国家社会所客观需要的,源于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使然,发达国家的实践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完成教育“中成”人才的目标,高中教育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育人价值。事实上,高中教育阶段处在青年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理应具有独立的育人价值。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成长生活,发展学生志趣爱好,创造更多元、更广阔的育人平台,建设更多维、更客观的评价体系,这将是未来高中教育必须面对的定位价值。

2.2探索高中学校独特的内涵建设型发展路径

高中教育已非义务教育阶段,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教育内容和教育定位更接近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目标。在这一阶段,教育已经完成程式化的基础知识教育,进入相对个性化的成长教育阶段。近来年,我国高中学校完成资源的原始积累后,学校发展的瓶颈已经凸显,如何寻找学校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独特育人模式是学校打造品牌、实现长效发展的关键所在。高中学校摆脱一元化教育模式、一元化评价标准,在学校内涵建设方面寻找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这无疑将是高中学校(特别是名校、重点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高中教育范文第2篇

今天,召开全县高中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了20*-20*年度高中教育工作,部署了20*-20*年度工作任务,表彰了先进,交流了经验,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县高中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研室胡主任、教育局朱局长、骆局长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的讲话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结合实际狠抓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增强抓好高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全县高中教育工作者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扩规模,上档次,提质量,创品牌”的工作思路,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全县高中阶段教育出现了健康、持续发展的可喜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质量持续攀升。目前,全县已建成部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部级重点职中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市级示范高中4所,市级重点职中1所,基本形成了覆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优质高中学校群体,高考上线人数再次取得新的突破,上本科线人数达1944人,比去年增加486人,600分以上特优生人数比去年增加63人,上本科重点线人数达475人,比去年增加196人,艺体类上线317人,比去年增加117人,职教类上线232人,邻水中学上本科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县教育局获市高中办学效益一等奖**。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县有招收高中阶段学生的学校14所,其中普通高中12所,在校生21020人,其中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7232人。占高中阶段在校人数的34.5%。今年全县普通高中已完成招生8360人,中等职业学校实现招生480人,加上到县外普高和中职就读的学生,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已超过了60%,位居全市前茅。随着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为我县在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全国、省、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基本形成了政府确保教师工资,多渠道筹集学校建设资金,学校自我内涵发展的高中发展机制。从20*年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学校贷款,学校后勤、公寓社会化,筹措建设资金达亿元,极大地改善了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一批达标高中和民办学校迅速崛起,增加了校地,新修了教室,添置了设备,办学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

四是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公开择优招聘名师,优选大专院校毕业生,吸收大专院校学生到我县支教,开展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措施,初步建立起能够适应高中教育发展需要,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群体。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一是县委、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关心,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政策倾斜,投入到位。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大了管理指导力度,为高中教育发展争取了宽松和谐的空间。三是广大教职员工辛勤耕耘,勇于开拓,乐于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县高中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县高中教育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初中毕业生升学难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是教育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现有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容量、师资数量、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仍未实现标准化,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更是差距甚大;二是职业教育仍处于低谷。由于受传统的人才观、就业观的影响,社会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的先天不足和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仍未走出低谷,资源闲置,招生困难,严重影响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

三是教师队伍还不相适应。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不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知名教师少,骨干教师缺乏,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影响的名优教师少;高中教师的数量不足,满足不了要求;教师的业务能力不适合课程改革和教改的要求,部分老师教学操作能力还很欠缺;个别学校骨干教师外流还比较严重,师德师风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教师不执行教育局规定的“五不准”,不能为人师表、打牌、体罚学生;有的老师不爱岗敬业,金钱观念至上;有的教师观念陈旧,思想侵化,不接受新信息,不研究新情况,不总结新经验,导致教学质量低劣。

四是教学质量不平衡。尽管我县高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校与校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有些主要学科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有的学科居全市倒数名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校长、学科指导小组成员深思,是管理的问题,是老师水平的问题,是指导的问题,是学生的基础问题。大家要认真研究,冷静进行分析,拓展思维空间,积极寻求对策,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真正实现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上升。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全力打造邻水高中教育品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四中全会要求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用在高中教育发展上,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明确高中发展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高中管理模式,突出高中发展重点,落实各项工作举措,不断将我县高中阶段教育推向新的阶段。

1、明确目标

今后几年,是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委、市府的用5年时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我们务必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心,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一是办学思想上,要确定素质教育为先导的思想,把工作着眼定放在面向全体学生上。理清办学思路,突出办学特色,找准学校定位,注重长运规划,用新理论和新的举措研究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新的贡献。二是办学规模上,要根据入学人数及校舍、老师、设施设备需求等情况,确定本校高中阶段人数,切忌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多招或少招,浪费学校教学资源。三是办学档次上,县上确保一所部级示范高中,一所部级重点职中,两所省级示范高中,3所市级示范高中,一所市级重点职中,其余几所中学力争达《*省普通高完中办学条件基本要求》,两所民办教育学校要力争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逐步形成以部级示范高中为龙头,以省、市示范高中为骨干,以县城高中为主体的高中教育发展体系。各校要按照这一规划,立足实际,认真实施,确保我县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高中生人数比例达到75%以上。四是在办学质量上,要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实现*高中阶段学生在国际、国内的学科竞赛上摘取奖牌,获得名次方面有所突破,实现考上北大、清华等全国知名高校的学生人数方面有所突破,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方面有新的突破,实现高中学校在体育、艺术等综合项目中在全省的成绩有新的突破。

2、深化改革

一要努力创新机制。探索建立适合我县实际的管理模式,要打破政府包办教育的局面,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投入、用人、分配、考核、后勤管理等五个方面下功夫。投入上,政府已经承担了教师工资、津贴,各校应以改革的手段筹集资金,加速发展,条件成熟的学校可试用经费总额包干,超支不补,节余用,增强学校抓积累,抓发展的积极性;用人上,要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减少非教学人员,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配上,探索建立教职工结构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奖勤罚懒,扶优罚劣;考评上,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晋级和奖励的依据;后勤管理上,学校要成立后勤服务中心,与教学主体剥离,独立经营,自我发展,服务于教学。

二是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各校在办学模式改革方面已作出了积极探索,但还要继续深化,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各校要因地制宜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立足本地经济建设需要和市场需求,立足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创新办学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寻求主动,不断扩大。

三是狠抓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思想、组织、师资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认真领会精神实质,特别是国家颁布的新课程纲要,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把课程改革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相结合;要坚持以实施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的原则,不能本未倒置;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科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四是强化教育方法改革。社会发展快,知识更新快,学生变化快,教育方式方法必须随之不断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做到:要弄懂,作为教师,对所教课程的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要求等,应烂熟于心,应对自如;要会教,就是要教得科学,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以最优的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强化管理。

一是强化行政管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转变思想和作风,在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投资导向、评估监督等方面下功夫,把属于学校自主管理权限的工作交给学校,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要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落实《行政许可法》,清理教育行政许可项目,建设相关配套制度,精简办事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健全决策、监督、管理体系,规范办学行为;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发挥工会、教代会的职能作用,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开参与度,提高民主管理水平;要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确保校园师生安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二是强化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因此要进一步明确“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的管理宗旨,搞好“为老师发展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两项服务,形成“学习的风气、研究的风气、合作的风气”,达到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人本化、科学化”的五化目标。

三是强化学生管理。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各校要通过未成年思想通法、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能把德育首要地位流于形式,不能把德育简单为管管纪律、查查卫生、搞搞活动,要真正落到实处。要针对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开展专项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有健康的心态,有高尚的人格,健康的体魄。

4、加强队伍建设

一抓目标定位。努力建设一支想干事业、能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专家型校长队伍;建设一支素质全面、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事业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善指导、老师服的研究型教研队伍;建设一支懂业务、善协调的开拓型行政队伍;建设一支经验丰富、作风过硬、熟悉业务的包公型督导队伍。二抓观念更新。要对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长”的教育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请进来为主;县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以校本培训为主;素质提高与学历提高相结合,以素质提高为主的原则和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三抓师德建设。要认真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重点考核内容;要培养塑造一大批爱岗、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要加大处理力度,对师德败坏、师风恶劣的教师要坚决查处,并选择典型予以曝光。

三、加强领导,营造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我们将全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规划,加强整体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继续完善县级领导联系高中的制度,帮助学校解决在改革和发展中迁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高中教师,为他们排忧解难。继续定期到学校慰问高三教师。

二是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县级有关部门要明确在发展高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职责,努力形成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教育部门要切实抓好高中教学工作,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计划部门要把高中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给予支持。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为高中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农业、科技、劳动、人事等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继续大力支持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形成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和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全县高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中教育范文第3篇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现阶段,高中教育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数量和质量,将严重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影响国家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全社会都应当对此给予足够关注。当前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高中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问题

多年来在高中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方面,我国一直采用整齐划一的做法,尤其是普通高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几乎完全趋同,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学生没有自主发展的选择和可能,拔尖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没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因为“有教无类”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因材施教”才是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基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和教育环境,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我们首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借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大力改进学校教育评价模式,引导学校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道路,要把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还给学校。第二,在保障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应提倡和鼓励精英教育、特色教育,让具有不同天赋和不同志向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把人生发展的选择权还给学生。第三,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制度,给具备特殊天赋的学生以特殊教育,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国家对高中培养目标的政策应当是:下有底线,上不封顶。第四,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高中课堂,让学生及早学会选择、学会把握,并勇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二、高中教育结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将高中教育划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未尝试将二者融合。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日益加快,未来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手段将更加多元,在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目标选择等重大问题上,人们不得不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学生只有具备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学会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选择,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我国传统的“非普即职”的办学方式已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全面与自主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时展需求。为此,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摒弃“非普即职”的思维模式,逐步模糊普高和职高界限,积极发展融普教和职教于一体的综合高中。第二,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搭建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职业高中之间互通的立交桥。第三,在淡化普高、职高界限的同时,还要鼓励各校依据自身实际兴办特色高中,如以文科、理科或其他技术类教育见长的特色高中。

三、高考制度改革问题

高考制度改革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现存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必须得到解决。但高考改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也不是教育系统内部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改革的关键词是:综合、配套、决心、力度,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考改革要与国家人事管理、职称晋升、学校评价、招生考试、人才选拔制度改革配套进行,必须依靠多系统、多部门的协调联动,这需要中央的决心和强力支持。第二,有必要制订高考改革的时间表以及切合实际的阶段目标和实施步骤。第三,积极尝试并推行高考报名社会化,让与高考有关的各种统计和评比与高中彻底脱钩。第四,以高等职业学院招生作为突破口,在先行试点基础上实施宽进严出政策,凡成绩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均可入学,依据学生学业成绩决定毕业。当前,此项改革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四、课程改革问题

当前,课程改革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行研究,比如,要进一步解决当前中学课程门类太多、分量过重的问题,科学界定高中必修课究竟要学什么、学多少?与此相对应,新课标在规定课程内容范围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基本的课时分配;教育改革要继续聚焦于课堂,这一点始终不能偏离,因为课堂不改变,教育就不会改变。国家对新课改不仅要有政策引导,而且要有专项经费保障,唯有如此,新课改才能真正有效推进,当前应当组织专项财力和人力认真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验研究。

高中教育范文第4篇

*年,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县高中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结合巧一中、巧二中、药山中学、职业中学四所学校*年高中教育指标任务,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兑现*年高中教育奖惩。

一、奖励情况

(一)巧一中:完成县下达的上线率底线指标,超底线指标0.44个百分点,获奖金5.1万元;另外奖给巧一中*县*年高考文科第一名邓章甫同学2000元、学校5000元。合计奖励5.8万元。

(二)巧二中:完成县下达的上线率底线指标,超底线指标2.17个百分点,获奖金5.4万元;另外奖给巧二中*县*年高考理科第一名朱勋鹏同学2000元、学校5000元。合计奖励6.1万元。

(三)药山中学:完成县下达的上线率底线指标,超底线指标0.9个百分点,获奖金2.2万元。

(四)职业中学:县下达招生任务800人,完成招生1069人,获奖金5万元;县下达推荐就业率95%,完成推荐就业率96.2%,获奖金3万元。合计奖励8万元。

以上奖励金额为22.1万元。

二、惩罚情况

(一)巧一中:一本指标数30人,实际上线24人,应罚3000元;二本指标数135人,实际上线132人,应罚900元;合计惩罚0.39万元。

(二)巧二中:一本指标数10人,实际上线6人,应罚2000元;二本指标数105人,实际上线90人,应罚4500元;合计惩罚0.65万元。

高中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其教育、教学行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断调整,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如何实现现代体育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效结合的教学结构模式。正所谓“教有常式、教无定式”,如何找到“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注重教学过程,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基点。笔者在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融入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做法,在此谈一下见解。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四段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或三段式(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教学程序,虽然有其生理学与医学的理论依据,但却忽视了学生心理与情感因素的作用,看重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与知识经济时展的要求相适应,符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教学观念的逐步转变,其教学行为的改变日益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实现“教”与“学”有效结合的方式和途径。

一、如何看待高中体育课教学模式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反映某种特定的教学程序,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实际的中介和桥梁。从教学理论、规律上着眼来研究教学的实质,它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框架,应该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具体的、带有可操作性的模式结构。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模式,首先应该有自己的稳定、严密的结构。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从合作设计—集中学习—小组合作活动—测验—信息反馈与补救等,在设计时,首先就应考虑合作的形成、发展、作用、效果以及策略等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措施,使其形成一种较稳定的状态。

二、高中体育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并能体现现代教学思想

(一)准备部分的模式设计要考虑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1.准备部分的活动内容、任务与特点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体育课中准备部分的教学,不再单纯地为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服务,而是其自身同样具有教育、教学和教养的因素。现代教学的基本思想,应充考虑教学程序和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把能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等,作为此部分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2.准备活动的教学设计模式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在从事某一项体育活动时能够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对身心方面的准备要求也不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的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外乎队列和队形的练习、慢跑、徒手操、做游戏等,而这种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序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应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准备活动内容、活动的方式、方法的设计,学生应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

(二)体育课基本部分的教学模式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师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正确处理好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的关系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哪一种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基本部分教学模式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阶段着重考虑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以使教学过程的设计最优化。对采用何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达成目标,不作具体的规定,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选择和创编不同的课程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空间。

2.正确处理好高中体育课教学模式设计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体育课教学设计应体现“平均受益”思想,让他们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学生个性的社会化发展,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形成学生确立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信息反馈—目标修正的良性发展。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予以肯定,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进行学、练,变被动为主动;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模式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就是为了更好地、更快地恢复体能。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形式各种各样,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己寻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放松活动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有利于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运用,为终身体育服务。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还要考虑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教学角色的转换,使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从整体上思考与设计教学活动,优化目标,精选内容,组织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中学习体验,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为此,应注意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关注学生自主性,学生要有较充分的自主学练时间,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法的运用应十分关注学生的需求。二是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交往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创设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情境,促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协作配合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其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是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观察、交流、倾听、讨论、练习、体验、分享、评价、调节、鼓励、期待等一系列合作互动过程,保证学生自由选择和创设新的学习内容与方法。

三、结束语

对体育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必须坚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出发,切忌不能生搬硬套,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结构设计,要体现在“有效”二字上。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体育课分为准本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从理论上来讲,它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实际中去,努力探索和研究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一堂成功的体育课,科学的目标设置、合适的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评价的导向等是多因素构成的,把教学中的多种因素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我们在设计体育课教学模式时应整体把握的。

作者:刘义红 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

高中课程教育分析2

体育是现代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有研究表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率比较低下,致使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于学生兴趣不高,或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交流,很难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因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观点,希望能够满足新时期下政策提出的具体要求,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体育技能。1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问题

1.1管理制度问题

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使得教育工作效率低下,其中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大[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本就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其体育成绩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鉴于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整个体育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抵触心理。此外,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按照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教育指导,这很难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也会产生阻碍,更难以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对后期教育工作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

1.2硬件设施问题

体育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学科,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之下,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然而,在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基础硬件设施不足将拉低教学效率和质量。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硬件设备也是提高体育训练质量的重要内容保障,但是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讲,并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器材,现有的仪器设备往往处于损坏或过时的状态,这不仅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也会对教育工作造成影响。此外,部分学校也没有加大在基础软硬件设施上的资金投入力度,只是简单地利用操场对学生展开体育训练,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教师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工作[2]。

1.3忽视个体差异

新时期下,高中教育事业再次迎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体育健康课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教师应采用因材施教策略来展开教育指导,这不仅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需求,也能够让其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但实际上由于教育人员忽视个体差异,没有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效率低下[3]。不同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对体育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教师只有采取因材施教策略,才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忽视个体差异,将难以实现高效教学。此外,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没有及时解答,甚至有一部分教育人员没有给予弱势群体一定的关怀和鼓励,这样也会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

1.4学生兴趣不高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教育时期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课程。研究表明,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将对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教师讲解的体育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才能够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但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难提高体育教学工作质量。再者,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部分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能力的开发,采用的教学手段相对比较落后,这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之中也会拉低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由于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极大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

1.5师生缺少互动

任何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展开,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但研究表明,新时期背景之下高中教师在进行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时,没有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很难掌握他们的实际学习状况,这样就会使整个教育工作难以有序展开[4]。同时在教学中部分教育人员往往过多占用课堂时间,没有给予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时间,再加上没有与之展开有效的交流,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综合性较强,单纯依靠学生个人,并不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往往需要通过与教育人员的互动交流,才能够极大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但实际上由于师生间缺少互动交流,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的进步,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针对此类问题,教育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新时期高中教师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倘若管理制度缺失,将阻碍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学校应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际状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引导教育人员严格执行制度内容去展开教育工作。当然,作为教育者也要布置一些简单的体育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这都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5]。其次,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去处理,也要定期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及时优化和调整,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因制度缺失,降低体育教学水平等问题的产生,也能够确保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得到锻炼。

2.2完善硬件基础设施

由于以往硬件设施不足,致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率低下,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新时期下学校还需要完善基础硬件设施,以此来满足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首先,应加大在基础硬件设施上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体育器材充足,当然也要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这样可以延长设施使用寿命,以保障高效体育教学。其次,学校也要确保体育器材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这样才能够保障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当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身体状况引进专业的体育设备,这不仅能够提高其课程参与度,也有助于实现改善体育教学条件的目的,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非常关键。除此之外,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体育教学设备,这不仅能够避免因操作不当,对学生身体造成损害等问题的产生,同时也能够发挥体育器材的最大价值,从而保障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工作顺利展开,以及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及发展。

2.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为了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工作顺利展开,高中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保障体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现如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所以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让其在体育教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答,保障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相关与体育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学中也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体育与健康教学时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够发挥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最大化价值,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来讲非常关键,需要相关教育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2.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展开一切学习活动的唯一驱动力,若兴趣不高,对教育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满足新时期所提出的要求,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这不仅能够提高其体育技能,同时也能够提高其综合素养[6]。在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特色活动中得到较好的锻炼。比如,可以开展跑步、蛙跳或者是单双杠等活动,这都可以让学生享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同时这些活动也是体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内容。除此之外,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教师也要结合季节特点开展特色活动。在夏天时,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游泳比赛;而在冬季,则可以开展冰上运动,这些方法都能够使学生体育技能得到逐步提高,进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体育人才。

2.5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以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致使教学工作效率低下,所以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够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也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距离,让其更加信任和尊重自己,对于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学习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堂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去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束之后,应让其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回答结束之后,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认可,这不仅能够让其体育成绩得到提高,也能够实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目的,进而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除此之外,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时,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不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应与其进行有效互动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推动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又能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这对于后期教育工作发展来讲也很关键。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率并不高,所以为了解决问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配备完善的基础硬件设施,也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其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较好的锻炼,这也正是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价值所在。

作者:徐丽华 单位: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

高中课程教育分析3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某一局部、某一领域的问题,分别揭示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的特殊规律。哲学以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哲学作为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都有指导作用,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那种只要哲学不要具体科学,主张用哲学包罗一切、代替一切的“代替论”是错误的;那种只要具体科学不要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也是错误的。

2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关系

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化和学科化,哲学思想深刻揭示了生命观念的本质(表1)。

3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