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控内部管理

风控内部管理范文精选

风控内部管理

风控内部管理范文第1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内部风险;二是外部风险;三是税收风险;四是投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的内部风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一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则必然会导致较大的内部财务风险的出现。通常来说,企业财务内部管理的主要风险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预算,预算即为计划,一旦预算不够精确则必然会导致企业后期经营活动运行不善;二是运营资金调度,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运营资金调度是一项即为重要的任务,一旦对其管控不到位,则极易导致企业资金链产生问题;三是财务政策安排,财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有效保证财务信息安全,降低风险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措施。对此,相关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根据企业自身运营情况,有效整合、构建合理的内控制度。例如:企业应构建完善的财务计划管理系统、财务监督体系,从而实现对财务活动的有效管理,形成规范化的会计体系,有效保护财务信息安全,降低财务风险。

(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控制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对于企业而言,其财务管理的基础即为会计归集、核算,因此报表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的准确性。此外,企业的一系列的经营活动均会反映在财务数据上,因此是否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实现了对采购、销售、报销等业务的有效控制,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的合理管控。对此,必须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实现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若是缺少一定的内控制度,无论是其管理干部还是基础员工均会存在一些腐败行为,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此,企业必须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构建的作用,通过建立科学的财务信息公告制度、监督制度,有效控制物资采购、存储、接收等一系列的流程,使得企业的资产更为安全,避免财务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导致企业资产受损,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公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一)增强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

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强化风险分析以及控制意识。其次,相关管理人员还需明确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其应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通过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实现会计人员的规范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邀请专家对企业管理层及一线员工进行讲课,宣传内部控制意义所在,使得每一名员工都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将其融入自身的日常工作中标,例如:普通员工因具有较高的监督意识,在工作中自觉监督财务人员的行为,从而进一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以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财务人员能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神圣使命,并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保证每一步工作的科学、有序。

(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为财务内控提供科学依据

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主要分析的是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和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因素,在明确主要影响因素后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因此,在内部控制系统中,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也可以称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指标:一是财务指标;二是非财务指标。其中,财务指标主要指的是对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的评价指标,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有四种指标:一是营运能力风险评价指标;二是偿债能力风险评价指标;三是盈利能力风险评价指标;四是成长能力风险评价指标。总而言之,该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数据的周期性评价,从而为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防范财务风险。

(三)做好预算管理,有效落实预算目标

在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重视预算工作,合理确定财务预算目标,并从现金流量、利润等多个方面出发,做好各个方面预算工作,提高企业预算可行性。其次,对于管理结构而言,其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明确预算目标以及管理权限,遵循“上下结合、逐级汇总、全员参与、分级编制”的原则,开展预算管理的编制工作,确保其能够有效落实到各个部门中。

(四)制定科学资金使用制度,提高资金使用安全性

在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制度,强化资金控制。特别是部分大额资金的收支,必须得到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广泛重视,对此可采用领导联名签字的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在进行支出资金时,需明确资金使用责任人,避免出现滥用的问题。除此之外,企业应严格按照战略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投、融资计划,避免出现盲目投资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小企业资金利用风险,确保其使用安全。

(五)强化审计监督工作,确保企业资产活动合法性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审计监督的主要作用在于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已经由财务审计逐渐转变为了经营审计,其不仅要求检查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还要确保企业资产活动的合法性。从目前的实际经验看来,在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系列活动中,审计监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越加广泛的重视。

(六)合理设置财务工作岗位,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财务内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合理设置相应的财务工作岗位,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责任与权限,对于部分不相容职务,应坚持分离原则,避免出现权利滥用的现象。对于企业而言,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财务管理权力制约制度,确保批准和执行工作分离、执行和审计监督工作分离,实现各个岗位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到了企业财务管理中,对此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其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还有利于实现部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有效。

四、结束语

风控内部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

引言

内部控制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通过增强部门监管力度,使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效率更高、更加合理,进而达成预期的发展目标。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通过内部控制的方式来控制财务风险。所谓财务风险,就是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运营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且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不确定性会增大或缩小,如果不确定性增大,则会引发较大的经济损失,也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在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该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采取有效的评估措施,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防控方案,有效降低企业运营中的风险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筹资风险。在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准备充足的资金,因为不论组织哪些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如生产经营、规模扩张、产品开发等活动,没有资金的支持都无法开展。所以,企业必须具备资金筹集渠道,采取有效的筹集措施。大部分企业会采用银行贷款、投资合作等资金筹集方式。这类筹资方式需要企业支付相应的成本或代价。以银行贷款来说,企业要借贷一定金额的资金,就要支付相应金额的利息。如果企业的运营活动出现问题,导致运营目标没有实现,则筹集资金无法回笼,有时还需要进行赔付,进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所以,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要先分析和预测市场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保障运营目标能够顺利达成。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与企业筹资配合的合理性有直接关系,错误的决策会导致财务风险增加,需要多加注意。

(二)投资风险。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投资风险,因为影响投资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在投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坚持科学谨慎的原则。企业投资风险可以分为4类,包括投资决策风险、投资终止风险、投资搁置风险和投资时机风险。决策风险主要是因为企业选择的发展方向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不符,导致发展决策与市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进而影响正常生产和经营,带来许多经济损失;投资终止风险和搁置风险的差别并不大,在确定项目的过程中,企业要先明确投资方,然后投入足够的项目资金,但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企业可能需要终止或暂停项目投资,进而导致前期投资无法追回,效益目标也无法达成;投资时机风险就是企业对投资时机的把控不恰当,进而导致风险隐患的出现。所以,企业要降低财务风险,在决策前必须要做好市场调查、分析评估等工作,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三)经营风险。企业生产和经营需要投入各种设备和材料,这些物品器材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动出现浮动,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浮,则项目生产的成本会随之增加,理论也会受到影响。在成本增加的同时,企业也可能出现销售额下降的情况,进而导致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能力不足的情况。不仅如此,企业财务风险越大,应收款项的数额越大,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的影响越大。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体系欠缺。财务风险多种多样,不论是哪一种风险,都会影响企业的效益,所以要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尽可能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包含的内容较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杜绝管理漏洞,保障制度健全,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2]。但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的内控体系都不健全。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导致财务管理效果受到影响。

(二)执行力度不足。很多企业虽然很重视内部控制,并投入了足够的成本,但实践执行的力度不足,导致制度规范并不能发挥作用。在内部控制落实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执行力度。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既要关注内控制度的完善情况,还要增强自身的执行能力,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然而,很多企业的监管力度并不充分,且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内控制度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实。

(三)财务监管不严。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财务监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可以顺利开展。通过有效的财务监管,可以更好地把控资金的使用和流转情况,确保其既符合法律规范,也符合制度要求。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落实严格有效的监管措施,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经常会出现监管不严格的情况。此外,企业缺少完善有效的财务监管体系,进而经常会出现资金挪用、贪污腐败等情况,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失,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四)内控观念不强。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也不明确,导致工作落实效率较低、效果较差。例如,一些企业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但是其承担的岗位责任之间并不具备兼容性,如会计岗位同时肩负监察、管理等职责,导致各项工作缺少专业性,管理不够严格,经常会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严重影响企业秩序。不仅如此,在内部控制工作做落实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教育、宣传和培训措施,导致基层员工的意识不足,无法积极有效的配合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

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一)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仅企业管理层要具备财务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还要提升基层员工的观念和意识,使员工可以积极有效地配合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首先,要加强组织设计,提升内控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构建高效、专业的管理团队,确保各项内控制度和要求能够有效地落实和执行。要定期开展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做好内控制度宣传工作,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3]。其次,要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根据企业当前的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充分考虑决策带来的影响,采取全面有效的市场调研、测试、定量分析等措施,获取更多数据信息,为决策提供更多判断依据,确保决策的科学准确,减少盲目决策、主观分析的情况,从根本上降低投资风险。与此同时,也要强化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既要落实内部管理工作,还要提升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以防范风险为核心,采取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

(二)完善内部管控体系。为了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要建立完善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一方面,要强化员工的思想基础,为内控体系的推行和完善提供更多支持。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风险预警和管控措施。首先,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明确具体的风险指标,评估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风险,分析评估结果并制定预防方案;其次,实施动态监管,严格监管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情况,动态跟踪财务风险,及时将风险的变化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包括内部控制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等;最后,建立合理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分析风险隐患并制定应急预案,如果风险发生,企业可以启动应急预案来控制风险或降低风险造成的影响。此外,如果条件允许,企业可以与校友企业合作,采取联合抵御风险的方式,实现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降低市场波动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使企业可以有效控制风险。

(三)提升内控执行力度。在内部控制工作落实的过程中,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资产资金结构、负债资金比例进行合理的调节,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促进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此外,可以建立收账体系,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强化企业收款的能力。存货管理也十分重要,既要保障正常的生产和销售,还要尽可能减少成本的投入,这样才能升效益。要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必须要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强化管理人员的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确保各个员工都能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要构建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定期进行员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岗位调整,明确各个员工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

(四)做好财务监管工作。要降低财务风险,首先要做好财务监管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和进步。为了提升财务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动态监管的方式,掌控企业财务的变化情况,了解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然后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虽然信息技术为企业运营和管理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受到病毒、黑客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数据丢失等问题,进而导致财务风险极大。因此,企业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做好数据备份和存储工作,一旦出现数据丢失等问题,可以利用备份找回数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财务风险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威胁和影响,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爱妹.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8(08):175–176.

[2]张美红.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8(12):141–142.

风控内部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

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中的竞争愈发激烈,为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人员应对企业进行合理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任何一项投资都需要谨慎对待,其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获取,同时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为降低企业投资中的风险,管理人员应加强内部控制,在科学内控的作用下降低风险的不良影响,使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加平稳。

一、企业股权投资风险分析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有多余的可操控资金时,需要及时进行投资,以获得更多盈利,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在投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规避,降低投资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的稳定性。企业股权投资风险主要有:第一,决策风险。在投资过程中,对于项目的信息了解和观察不一致,造成认知上存在偏差,对投资决策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决策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投资和盈利等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项目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具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尽量使信息数据更加完善,促使投资决策的制定能够更加合理,提高企业盈利效果,降低其中的风险因素。第二,市场风险。随着经济市场的变化,在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国家会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内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或者下发相关的经济政策调整国内的经济市场发展方向,这些都会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为提高企业股份投资的实际效果,应加强对市场变化的了解和分析,在变化中寻找相对平衡的趋势和状态。另外,应加强对消费者偏好和经济政策的探究和分析,加强对影响因素的了解,使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能够降低风险的影响。第三,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一般是由于企业内部的流动性资金无法满足投资需求,导致整体运行效果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企业的负债较高,预算管理不合理,使企业内部的平衡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大规模进行投资和发展。第四,外部环境风险。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在进行股权投资时,不仅会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同时会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应逐渐升级风险管理和决策方式,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二、企业股权投资风险影响因素

(一)控制环境设定不足。在进行企业股权投资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环境未得到完全的掌控,主要表现在对投资项目中涉及的信息和了解不够,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较少,导致最终制定的防范措施不够充足,使风险影响变大。企业对内部环境的掌握和管控不足,使得在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投资对象或者投资项目等影响,投资风险不断增加。另外,企业可能由于对投资项目中具体事件缺乏健全的管控手段,在投资项目调查和立项时,未能够对其进行充分探查,使企业决策部门在进行分析和判断时,不能够准确地对关键性信息进行识别,导致整体的调查结果不充分,影响投资决策,扩大投资风险。

(二)风险管理体系落后。由于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较为落后,导致在企业内部存在控制力不足的现象,缺乏对投资管理的监督和控制,使企业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措施。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在发现项目发生变化后,难以及时阻止项目的施行,导致最终受到较大的损失。在投资失败后,企业的管理人员未能就投资失败项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追责,对内部的控制较小,无法做到及时止损或者合理的规避风险。企业的管理体系与目前的发展不相适应,使得对风险的调查和控制能力不断减弱,影响整体的投资和盈利效果。

(三)风险控制流于表面。在企业内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内部管控力不足,导致管理的效果流于表面,投资风险不断提升。部分企业在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体系后,其实际的执行情况不理想,经常出现业务不能及时办理或者审批不及时等现象,影响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而对项目缺乏完善的管理和控制。内部管理中发生投资管控不理想的情况,在进行追加投资时,由于内部控制不及时,缺乏相关的手续和流程,使股东的权益的不到保障,扩大企业股东风险,后续投资管理和评估工作也不及时,不能够对项目进行深度分析,导致对风险的降低作用有限,难以对风险进行控制。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股权投资风险管理措施

(一)加强内控制度环境建设。加强内部控制和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建设对于股权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对消除投资风险有着积极的效果,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力度与范围,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的不良影响。首先,加强内部控制,使企业内部的运行能够更加规范、有效。加强对投资过程的管理,在对投资对象或投资项目进行调查和了解的过程中,应根据规范对调查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使其能够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信息的获取和调查,提高信息数据的规范性或与真实性,确保相关的调查信息足够客观,提高对项目的了解,进而使管理控制能够具有目标性,使管理控制手段更加的有效。另外,应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管理,对经济市场的变化进行充分的监督和了解,为决策人员提供客观的分析和结论,并加强对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策变化等的了解,进而使内部控制更加合理,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其次,在对内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加强审计管理,完善审计制度,使企业能够通过审计计算的方式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企业在面对投资项目时,不仅应对项目内部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计算,了解项目的财务情况,由此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合理判断。同时还应对项目的整体施行过程进行合理的审计,使用科学的审计方式和工具对项目内部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审计,充分的对项目进行了解,为企业的投资决策人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使其能够在审计结果中得到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结果,避免不良风险,提高整体的投资盈利效果。因此,管理人员应针对不同项目的建设与转化来设计审计流程和审计体系,使审计的结果更加的客观,对投资风险进行清晰的反映。在建立标准化审计流程时,能够使企业内部审计水平不断地提升,内部的整体审计制度也能够得到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升级。最后,在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控制时,企业的员工对风险的敏感性也在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应建立交流平台,鼓励员工将自身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见解发表在平台上进行交流活动,激发员工对投资风险的管理意识,使内部管理措施更加的规范化,形成更加健全的管理方式,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降低投资风险。

(二)构建科学风险管理体系。为提高企业股权投资的盈利效果,降低其中的风险影响,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科学的对风险进行管理能够对企业股份投资过程中各类型的风险进行控制,在投资中的不同阶段对项目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投资资金进行追踪管理。在发生投资失败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对资金进行回收,实现风险影响的最小化。通过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对项目进行合理的循环管理,强化了对风险的控制,使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能够对项目进行调整和管理,实现从立项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的监控和追踪管理。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加强对向项目的分析和调查,设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以及项目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评估,并整理给出完善的分析报告。尤其对于较为重大的投资项目,应对其内部的信息进行更加严格的分析,给出分析报告,同时委托专门的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价,对分析报告进行评估,提高对项目的了解,明确项目管理中风险的影响,从而制定规避方式。另一方面,在企业项目运行过程中,根据风险管理体系来对项目风险进行管控。针对项目的执行方式来设定业绩考评制度,并向项目管理团队中委派监管人员,对项目中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实现对项目内部的监督,提高对其的了解,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降低风险的不良影响。

(三)全面贯彻风险控制机制。强化投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应全面贯彻风险控制机制,使投资的整个过程都能够在控制范围内,实现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首先,在投资决策前,应完善内部控制程序,在内控的影响下,对投资项目进行客观的评估和比较,对企业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进行评估,进而制定相关的决策。其次,在投资执行阶段,应对项目的运行情况以及效益状态等进行审计和分析,对其内部数据进行审核,发现其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数据,并及时进行处理,使项目更加的合法有效。强化对内部的控制,定期检验内控机制是否健全,以及审计的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法律规定,确保内控合理有效。最后,在投资处置阶段,企业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建立适当的投资退出机制,根据项目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使企业在退出过程中降低风险产生的影响。应注意的是,在发生投资失误的现象时,应根据其实际损失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

四、结束语

企业在进行股份投资过程中,想要降低风险影响,应加强对企业和项目内部的控制,通过合理的控制系统,完善对项目的调查、审计和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企业受到的不良影响,提高企业的盈利效果,促进其更快更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爽.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J].知识经济,2020(16):71-72.

[2]余春雨.浅谈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内部控制及其风险管理[J].中国商论,2020(04):45-46.

风控内部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所创造的信用和提供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创造信用货币,创造存款,扩张信用,为整个经济社会提供了广泛的金融服务。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的各种业务也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引进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和中间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宽,也带来了大量的风险,因此,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管理重心。巴塞尔委员会指出银行面对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包括利率、操作、法律风险等)。

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我们应该把内部控制作为核心内容。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切实有效,日益为银行监管部门密切关注。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根据美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OSO)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的一个过程,内部控制的设计为以下类别的目标得以实现提供了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系统包含五个相关的组成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测。

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F3asle)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有了扩充,进一步强调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内控的影响.要求组织中所有的各级人员必须参加内控过程,对内控的过程产生影响。巴塞尔委员会将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分解为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

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在控制环境中强调的管理的督促和控制文化;在风险评估方面将风险的识别和风险的评估并举;在控制活动方面又突出了职责分离的重要性;该委员会还特别对信息和沟通作了更多的解释;除了监测活动外,还把缺陷的纠正也列人了内部控制活动的范围。

2001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的第二稿,经过吸收多方意见和三年的过渡,该协议将于2004年全面实施。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的诞生是西方各国银行开始重视防范与管理金融风险的产物,而新的巴塞尔条约将成为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世界各国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最新法则。为了适应更为灵活的银行风险状况,巴塞尔委员会试图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使用对于风险状况反应更为灵敏的衡量方式,进而更为准确测定一定风险状况下所需要的资本金水平,而且更多的强调银行要建立内部风险评估体系。

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有效的控制和化解风险,确保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健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业银行需要明确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采取一系列具有组织、制约、协调功能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以提高银行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银行财产安全和完整。

二、商业银行风险测且

为了有效控制风险,我们必须量化风险。当然,将风险量化不能作为判断银行风险的绝对标准。因为,首先,量化风险要作一些假设,这会低估风险;其次,除了风险量化外,还需要进行定性判断,甚至连最简单的借款申请也要对贷款人的管理能力、行业背景、违约行为、股权结构等进行判断,而这些因素是难以量化的。所以风险管理过程应该既包括风险量化,又包括风险估计判断。

风险的量化指标有三个,分别为敏感性(Sensitivity)均方差(Volatility)和受险价值(VAR)。

敏感性是利息边际收益与导致该收益变化的某些基本参数变化的比率,基本参数一般包括利率、汇率等。其计算公式为:

S二个别参数的变化/市场参数的变化

S(96)=〔个别参数的变化参数」/市场参数的变化

均方差是为围绕目标变量上下波动产生的偏离的统计平均值,它常常用于计算市场参数、收益或者市值上下波动而发生的偏差的统计平均数据。假设随机变量为X,平均值为E(X),观测值出现的概率为Pi,则对于n个观测值有:

下面重点介绍受险价值、BAR(ValueatRisk)oVE1R值就是在一定的容忍度(或置信度,置信度=1一容忍度)内,某金融组合或工具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区间所面临的潜在的最大损失金额。受险价值实际包括两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发生的概率。因为概率难以测量,所以一般根据历史数据,测算不确定变量的概率分布。受险价值最大的优点是将所有风险融合成一个值。vAR的计算在某种程度上含有银行偏好的主观因素。容忍度的选择是根据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目前各商业银行用不同的容忍度报告其VfR。数据观察频率的选择,比如每月或每天,也是主观的。

根据收益分布曲线,可以得到不超过某一概率(即容忍度)的最大收益偏离值,就为VAR。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均方差越大,则正态分布曲线越扁平,在给定的容忍度下的损失越大。在实际应用中,VAR的计算经常与分布曲线的均方差联系在一起,简单表示为均方差的某个倍数,从而使VI1R的计算大大简化。

三、具体业务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从定性和定量上进行全面实施的。在量化风险的前提下,我们还要采取具体的防范措施.来降低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以下,将就银行的结算业务进行具体的阐述。

银行结算业务,是指以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接受收款人或付款人委托,办理业务往来发生的资金收付的结。目前,作为商业银行来说,为客户提供的结算手段主要包括:支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等票据结算方式,以及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

在结算票据中,为了防止虚假、伪造票据流人银行,会计临柜人员必须认真审核票据,对有嫌疑的票据要严格把关。在日常的结算业务中,管理人员要设立严格的控制机制,监督操作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在受理客户委托的时候,是否谨慎负责,按章操作,时时具备正确的业务观念和风险意识;检查会

风控内部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全面财务风险管理

工业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支撑性作用,肩负着国家基础建设和国民经济稳步提升的重任。但是在中国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工业企业在发展中存在滞后现象,在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都难以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影响了工业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效率,对企业自身稳定健康发展,以及我国工业方面建设的快速进步都有一定消极影响。工业企业想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还需要从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两方面入手,紧抓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风险防御,才能适应工业市场,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及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目的

在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就是通过对企业中各个关键经营环节进行充分的控制和监督,以保证企业在管理、生产、经营、人力资源、工作组织等各个方面能够更合理、高效的推进。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第一是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服务,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战略发展与日常经营相契合;第二是为避免企业存在的潜在经营风险,通过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把控和监督,能够有效避免企业经营中发生风险的可能[1]。

(二)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工业企业在业务发展和日常生产中所涉及的资金收支量都比较大,在财务管理方面更容易出现风险问题。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就是企业对自身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风险因素进行统筹和监管与处理。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应该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全方位内容,包括对企业经营各个环节财务风险进行预防、应对、及时处理,并对企业日常项目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三)工业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联系

在工业企业经营发展中,内部控制与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方法是减少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方法,能够保证工业企业经营生产的合法、经营高效和财务管理信息真实性;其次,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性的建立,能借助流程的规范避免全面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最后,通过对全面财务管理指标和经营指标的控制和对比结合分析,能够实现业务和财务的融合管理[2]。借助这种业财融合形式的内部控制与全面财务风险管理融合,能够借助财务指标变化发现内部控制、业务管理中的问题,而内部控制管理效果也对降低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促进工业企业的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中,内部控制与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是具有相辅相成作用的。

二、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及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问题

虽然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业市场竞争环境下,工业企业对内部控制与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都有一定的思考和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但是由我国很多工业企业在管理思路和方法方面仍然有传统国企滞后的弊端,在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中仍表现的经验不足,存在一定管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活动机制

很多工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内部控制,但是在内部控制管理建设方面仍然理论多于实践,内部控制要求和管理方法都不落地,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机制,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上比较形式化,而不能真正让内部控制发挥作用。例如,一些汽车制造类企业,虽然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以及内部控制对财管风险管理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内部控制过程中制定的控制管理制度一来不系统,只有理论概念要求,没有具体数据上的衡量把控,二来难以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和现实管理环境结合,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规定都形式化严重,难以起到真正的降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3]。

(二)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管理监管能力不足

监管能力不足和缺乏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是当前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内部控制想发挥作用,并且实现内部控制与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协同起效,一定要对内部控制效果进行监管,保证企业各个部门和岗位能够全面落实自身工作[4]。但当前很多工业企业在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管理中都缺少内部监督程序,有些及时有内部监督程序,却也难以对监督的公正性和效果实现保障,内部监督的独立性难以控制,进而导致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失去了其本身最重要的作用,一些情况下由于内部人员出于人情关系的违规操作,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造成一定风险问题。

(三)缺乏财务风险评估意识和风险预警机制

工业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和企业经营管理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措施,也是当前工业企业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工业企业仅仅关注自身经营发展,而对整个工业市场和其他同行企业的关注不足,缺乏收集行业信息和进行自身风险评估管理的意识,这就导致在对工业市场发展和自身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缺乏前瞻性,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方案的制定,无论在经营中还是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都比较大。

(四)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程度较弱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实践投入和重视度不足,也是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及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中比较明显的问题。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新时展中企业经验管理的必由之路,很多工业企业也在积极学习和升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管理水平。但是一方面,工业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部门在信息化技术、平台的使用方面并不十分熟练,对复杂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方式和内部控制方式不能做到很好的应用;另外一方面,在企业信息化经验发展过程中,也没能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之下的大数据、信息共享、信息化监管等方法,在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应用和财务风险信息化管理控制方面都比较不足[5]。

三、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及其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对当前工业企业在内部控制及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想实现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推动工业企业向更好更快方向发展,更强的助力中国工业建设和市场经济进步,针对工业企业经营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内部控制及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活动机制

工业企业想提升自身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力,避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问题,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活动机制,通过更全面和标准化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实现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在这方面,第一,应该建立权责分明的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和标准化的内部控制工作程序,让工业企业内部的每个人员都能在既定职责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权力范围内的决定执行,减少因为权责划分不明和内部控制标准与要求不清晰而产生的企业经营问题和风险情况。第二,要注意内部控制活动要与工业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全面财务管理制度相契合,让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管理形成统一整体,明确财务风险责任落实制度,用内部控制制约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和问题溯源准确性。

(二)强化内部控制及财务监管能力

在工业企业的发展中,想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并减少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严谨的内部控制及财务监管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工业企业运行中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考核、监督都是十分重要的。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管理风险性较高的原因多出在内部审计、财务管理、内部工作效果控制不足等方面。工业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监督审计部门,制定内部控制中各个部门和岗位完成工作质量、效果、绩效的考评和监督,尤其对全面财务管理工作要实行定期的监督审计,对于发现的潜在财务风险问题要进行及时解决和调整。并且在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督审计工作中,要注意保持监督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可由财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兼岗,避免碍于人情而导致的监督审计不严格。另外,监督审计部门除了对内部控制及全面财务风险管理进行监督以外,还应该对企业全面财务管理情况、内部控制情况和效果进行定期生成监督审查报告,通过报告分析,逐步优化工业企业在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不足,肩负起监督审计和内部工作纠错改革的双重职责。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

工业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实现对全面财务风险管理能力的优化升级,推动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当前工业企业面对的新市场环境十分复杂,很多企业风险不但来自自身的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也受到外界行业竞争和市场变化的影响。所以在工业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强化方面,应该建立内外兼顾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根据工业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目标,结合外部市场变化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发展态势进行自身的财务风险评估。在评估的全过程中还需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式,保证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同时,针对财务风险评估结果,应该对企业的收益、财务风险、经营决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预警方案及应对措施的制定,以便在出现真实财务风险情况时能灵活解决,避免更多损失。同时,也建议工业企业可以成立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管理小组,由各部门领导层人员作为组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风险问题进行阶段性检察和把控,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并从领导层更广阔的视角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四)善用信息技术实现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管理

工业企业还可以引进在信息化平台操作和信息化技术管理方面有经验的人才,一方面对企业原有员工进行信息化内部控制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深入的挖掘如何更好的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中信息、财务管理数据等方面的共享。让企业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数据共享和定期的数据分析与统计,发现全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且借助信息化平台管理更透明化、标准化的线上流程,规范内部控制全过程,实现企业统一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企业在市场环境复杂化的今天,想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和经营管理与财务风险的降低,还是需要从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及财务监管能力、制定更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措施等方面入手,更多工业企业管理优化策略,还需要我们在企业发展实践中总结探索。

参考文献

[1]由君.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管理观察,2019(23).

[2]方芳.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6).

[3]李忠华.内部控制视角下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8).

[4]王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重点分析[J].财会学习,2019(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