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表演艺术教育

表演艺术教育范文精选

表演艺术教育

表演艺术教育范文第1篇

强化艺术表现素养应当从舞蹈基本功训练抓起。由于舞蹈艺术表演主要通过人体语言传情达意,因此,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形体必须经过训练,动作才能够灵活、准确、漂亮。要在舞蹈艺术表演中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得一日不间断,把功夫练到家。在课堂教学中,施教者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根据受教者的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确定最近发展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学训练。

2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任何形式的艺术表演,都是一种创造行为。舞蹈演员即使严格按照编导的意图展开艺术表现,实质上也是投入个人的主观情感在进行积极的二度创作。要培养受教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应当从激发想象能力,储备情绪记忆做起。课堂是培养受教者舞蹈艺术表演能力的主阵地,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探讨舞蹈艺术表演教育的课堂教学,既可以帮助我们不断优化教育教学,也有助于受教者表演技能的尽快形成。

2.1教学内容

维吾尔族民间舞组合的表演。

2.2目的要求

在受教者对维吾尔族民间舞的审美特点和表演技巧基本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组合性的综合表演训练,使他们初步掌握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其表演技巧。

2.3组织实施

(1)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欣赏。

①欣赏维吾尔族舞蹈作品。通过欣赏,使受教者从整体把握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同时,从不同角度了解该民族民间舞的表演风格和技巧。施教者要在欣赏前提出欣赏的目的、欣赏的重点以及需要着重体验的内容,以便受教者在“目的明确”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欣赏。②引导受教者对所欣赏的作品的风格特点、表演技巧以及关键性细节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分析是他们进入理解感知和自主体验进而达到舞蹈表演的审美实践阶段——课堂表演实践的教学。③施教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表演示范,以使受教者能够准确把握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表演风格,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表演的强烈欲望。

(2)组合表演教学训练。

施教者在讲述动作要领时,应当首先强调维吾尔族舞蹈动作与情感表现的结合点所在。同时,从动作的抒情特点入手,具体讲解每一个动作在情感体现中的作用,如,眼睛的运用、颈部动作的表现等。

(3)受教者体验练习。

受教者的体验过程实际上是反复揣测、借鉴对比、理解体验的收集重组过程,是他们对舞蹈的审美经验、对舞蹈动作的情感对应体验经验,以及对生活情感的主体经验共同作用的发挥阶段。

(4)受教者表演展示。

表演艺术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艺术表演;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探讨舞蹈艺术表演;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探讨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其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形态走进人们的生活,并随着社会水平的提升而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舞蹈一直都是应用完美的动作语言对人们的思想加以表达。在实际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深刻掌握舞蹈艺术,是舞蹈教师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笔者探讨了舞蹈艺术的教学目标以及方法,具体如下。

一、教育目标

(一)对美感加以关注。

由于舞蹈教学非常特殊,因此教师不但要带领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还要对学生的美感意识以及表演意义进行培养。其一,在训练基本功过程中对美感意识加以强化。基本功属于一项重要的素质训练,要秉承由浅入深、循循渐进的舞蹈教学原则。在教学训练过程中,要增强对教学系统性的重视,从低级入手慢慢向着高级方向上发展。在训练基本功中,教师教授学生在单一的脚位、步伐、手位以及深蕴动作中蕴含着情感、意念、灵魂以及思想[1]。通过身体、头、手、眼、脚、腿等部位,让学生去感知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感;让所有学生都明白舞蹈课堂其实就是一个舞台,他们不只是练习舞蹈基本功,也是在进行出色的舞蹈表演。这样,在时间的推移下,就会意识到舞蹈所能够表现出来的美,进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动作规范以及美感训练同等重要。舞蹈训练不管是在空中,还是地上,都一定要连贯、完整以及优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按照舞蹈规范进行练习,以使每一个动作都能够达到完美。

(二)加强基训力度。

基训在舞蹈训练中是分步进行的,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困难,带领学生在训练时掌握舞蹈基本功,如:直、软、绷、开。因为学生的身体条件不同,所以,教师必须应用多样化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具备上述条件。舞蹈这项艺术充满神秘,假如我们深入研究,就会挖掘出众多不同的东西。舞蹈教学中,教学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掌握此方面能力。譬如:在教授《小燕子》这个舞蹈时,当唱到“小燕子,穿花衣”这段歌词时有学生产生了疑问。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孩子们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讨论过后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创造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开发[2]。

二、教学方法

(一)培养舞蹈能力。

在学生具备了弹跳力、控制力和柔韧性的基础上,还要开展古典舞神韵教学,对学生的思维想象以及感情调动进行培养。神韵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古典舞神韵所具有的提、含、靠、移、沉、冲等多种基本元素,之后让学生在路线、体态和舞姿等方面进行重点练习。在练习思维想象以及动作意识时,笔者让所有学生都静心练心、练神,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进入状态,进而实现内在节奏、气息以及身体统一的目的。在舞蹈的具体表现方位上,一定要重视急缓、强弱、轻重、松紧以及刚柔的对比;在身法的实际运用上,应该让学生掌握舞蹈规律,重视内外统一;在造型上,应该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包括拧、曲、倾和圆等特点;在舞蹈动律上,应该让学生掌握先右后左,先伏后起,先屈后伸,先低后高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上述内容逐一的渗透给学生[3]。

(二)对技能技巧进行训练。

技能技巧训练包括空中技巧、地面技巧和素质训练。为了让学生在舞蹈过程中合理应用这些技巧,笔者改进了杂技、戏曲以及体操等艺术训练方式,并进行了有效应用。例如:跳、翻、转、走和控等:笔者在转方面选择了平转;翻主要的踏步翻身和点步翻身;控制方面主要的后腿、旁腿、前腿和基本舞姿的掌控。跳方面包括大跳、中跳和小跳等,男生和学生分开练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按照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为他们安排了不同的训练内容。舞蹈技巧课在解决学生基本能力训练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弹跳力、灵活性、软度以及力度等都有了显著提高,最重要的是学生不但掌握了地面滚动以及高难度翻腾等技巧,还提高了艺术表演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下我们在重视舞蹈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舞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不能只单一的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和技术,还应该对学生的舞蹈文化素质进行培养,以使学生可以身心合一的应用舞蹈表达自己思想、感情,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琳芳.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对体育事业的积极作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41-43.

[2]李珊,郑建国.城市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以成都市广场文化发展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3,(4):214-217.

表演艺术教育范文第3篇

乐句的轻重强弱是在歌词轻重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它对思想情感的表达、突出乐句的主要内容起着重要作用。汉语语法中语句的轻重强弱一般有两种格式。

(一)语法性重音语言表达中轻重音的自然流露源于语句本身。在一句话中常常有若干个意群。如“天上的秋雁哏嘎叫,篱边的秋菊似金锭”这句唱词就有两个意群,即“天上的秋雁哏嘎叫”和“篱边的秋菊似金锭”。其中,“秋雁”“叫”和“秋菊似金锭”应重读,而其他的字词相对要轻唱、轻读。

1.谓语部分应重读。例如“一句话恼得我,火獉燃獉双鬓”“半个月亮爬上来,照着我的姑娘獉獉獉獉獉獉梳妆台”“打獉天下,坐獉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谋獉幸福,送獉温暖,日夜不忘老百姓的康宁团圆”“水乡的小桥姿态多,石板缝里长獉藤萝”“三步两桥连獉水港啊,条条玉带映獉碧波”。

2.动词、形容词前的状语应重读。例如“我深獉深地爱着你獉獉獉獉獉,这片獉獉多情的土地”。

3.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语应重读。例如“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獉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獉獉獉”“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獉獉”“五谷的芳香飘荡在中国大地上獉獉獉獉獉……”“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獉獉獉獉望郎来”“我要把最獉美的歌儿献给你”。

4.名词前面的定语应重读。例如“大阪城的獉獉獉獉石头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缤纷的獉獉獉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獉獉獉翠竹……”“憨憨的獉獉獉嫂子,亲獉亲的獉獉嫂子……”

5.疑问词与指示代词应重读。例如“谁獉给咱砸断锁链?”“不知为了什么獉獉獉獉?”“你知道你是谁獉獉獉”。

(二)逻辑性重音为了突出和着重表达某些内容,有意将某些词或短语重读,其余则轻读。这种由调节语言而形成的轻重音对比,称逻辑重音。逻辑轻重音在变化位置的同时可以影响意义的变化。如“他还来吗?”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气、语义:“他还来吗?(本来他说不来的。)”柔而扬,表示询问。“他还来吗?(没让他来。)”柔而抑,表示疑问。“他还来吗?(我不让他来,你偏让他来!)”刚而抑,表示责问。“他还来吗?(他根本不该来。)”刚而扬,表示反问。由此可见,轻重音位置一经变换,能使一句话产生多种含义,这是由于语言目的性的改变所造成的逻辑意义的变化。“重音”技巧的意义深刻,任何语句中的重音都有逻辑关系。

二、乐句的比喻性重音

通过比喻增强比与被比对象之间的逻辑强调,突出所表现对象的形象性、真切感,从而丰富联想的生动效果,以提高艺术的感染力。例如“恨是獉高山愁似獉海,路断獉星灭獉我等待”(《白毛女》)、“妹是獉初开花一朵,好比獉獉那东山出阳坡”(《山西牧歌》)、“姐儿巧打扮哪啊,去把戏来观,模样长的哟塞如獉獉天仙……青丝如獉墨染哪啊,眉毛长又弯……樱桃那个小口獉獉獉獉獉獉哇啊,玉米银牙獉獉獉獉生,唇上的胭脂一点獉獉红……”(《小看戏》)、“幺妹好像獉獉霞一朵,阿哥好像獉獉山一座……”(《峡江情歌》)。例句中的“好比”“塞”“似”“如”“是”等,这些连接词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形态性质进行比喻,突出了形象,深化了感情。吟诵或演唱时要把握好对象与喻体逻辑承接的重音关系。其他附加的修饰性乐句成分,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决定强弱力度、拖腔疾驰,以突出主要成分为前提。为了鲜明生动地突出形象,比喻、比拟可以综合运用,抽象的概念赋予形象的比拟,反复引申,咏唱时前后逻辑关联的词需着重强调,才能显示形象的内涵。

三、乐句的对比性重音

通过对比突出语意内涵,深化情感的表现,使所比的事物、情景更鲜明地显露出来,从而使形象更具感人的力量。例如“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獉獉獉,天明獉獉去獉”,以“来”与“去”的对比,揭示短暂易逝去的梦;“天上獉獉有个太阳獉獉,水中獉獉有个月亮獉獉,我不知道哪一个更獉圆獉,哪一个更高獉獉……”以“天上”“水中”“太阳”“月亮”的不同概念对比,道出生活中的疑惑。演唱时要着意强调对比性质的字词。

四、乐句的并列性强调

具有同等重要的词或语句,属于并列性质的成分,应给予同样的强调,集中显示所要表示的含义,增强语势,突出语调的表现力。例如“青油油的青菜,更是逗人爱,青菜獉獉、白菜獉獉、韭菜獉獉、菠菜獉獉……哎呀七獉呀,哎呀八獉呀……”遵义民歌《摘菜调》通过突出强调多种蔬菜的菜名词组,明快地表达了收获的喜悦情感。再如“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的土地獉獉獉獉獉獉……这无止境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我爱这土地》这首深沉忧愤与苦恋难舍交织的表达对祖国母亲之爱的歌曲,以歌唱的悠长的旋律线条,反复多个乐句,强调着诗人深邃的情感。一浪高过一浪的心潮起伏,令人潸然泪下。天与地,风与雨,愤怒激荡的河流与起伏的心绪,强调映衬了诗人思想灵魂深处的悲愤。

五、乐句的反复性强

调为展现某种形象或思想,加重语气之间的情态,渲染气氛的同时制造高潮,往往运用句子和词语之间的重复来起强调作用。例如“娘呀娘呀白发亲娘,娘呀娘呀白发亲娘”,“娘呀”在相同旋律下的连续反复,使远离母亲的儿女不能为母分忧的内疚之情在此得到充分的宣泄。演唱时体会语气的对比,避免整个乐句处于一种力度,从而突出语句的抒情作用。《高天上流云》(刘青曲)歌词立意新颖、想像奇特,乐曲采用民间音调,音乐线条起伏跌宕,由两个乐段构成(单二部),富于歌唱美感和深刻的思想哲理。A段在起、承、转、合的悠扬旋律结构中,讲述着质朴真诚的人际关爱,如“莫道风尘苦,独木难成林,一人栽下一棵苗,沙漠也能披绿荫。莫怨人情冷,将心来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炼成金”;B段洒脱、奔放的旋律,唱响了当今社会人文关爱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反复的咏唱中渲染、深化了作品精神,同时也感召着听者。把握逻辑性关联的强调还有一些,如呼应性强调、递进性强调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把握好词语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承上启下,准备表达作品的内容与意义。可以看出,轻重强弱是增强语调表情性的重要手段,要在掌握以上主要字、词、语句的轻重强弱基本规律的同时,掌握表现技巧。一般来说,在曲谱中有明显音区对比或重音表情记号的词句,在演唱中进行强处理以增强音势。语调之中的轻重强弱变化不只表现在字、词、语句之中,每一首歌曲的整个轻重强弱的力度变化处理,演唱时要有通篇的布局,这一点可以从曲谱的强弱记号中得到提示。

表演艺术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装表演专业;艺术教育;视角

人们物质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必然会催生新的艺术形式产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服装表演专业应运而生。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艺术类院校,乃至一些传统的理工科院校、农学类院校也开设了服装表演的相关课程。这就足以说明这一课程本身在近些年来的热门程度,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服装表演专业与艺术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

一、服装表演专业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分析

之所以要用艺术教育的视角分析当前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情况,主要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艺术教育与传统服装表演之间,存在以下两种关系:其一,二者存在共通性。所谓共通,即二者之间有许多因素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所谓艺术教育,其本身并不是针对美术专家而言的,而是针对普通群众的一种艺术修养施加,其利用美,对人们进行情操的陶冶,从而使得人具有基础的审美能力。而服装表演专业从开设的第一天开始,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美、感受美、创造美。因此,服装表演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学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较好的自身条件,甚至从审美眼光方面也要与常人有所差异。无论是身体身材、五官比例,还是服装造型、妆容仪表,无不体现出服装表演专业对学生的极高要求。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服装表演专业是基于艺术视角而言的,其也是艺术的体现与升华。其二,服装表演是对艺术教育的升华与丰富。在服装表演的过程当中,学生既是美的创造者,又是美的传递者。比如某国际大赛的形象大使,或者某模特大赛的冠军小姐等,其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将自身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对美的感悟展现给更多的人。因此,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也应该了解更多关于艺术的知识,包括艺术史论,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或者对一些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等。只有真正成为懂艺术的人,才能将艺术通过服装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将艺术教育视角融入服装表演专业教学的策略

1、将中西方的教育思想进行融合

将艺术教育视角引入到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当中,首先就需要将中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进行必要的融合。作为高校,首先应该明确自身开设这一专业的目的与目标。许多学生片面认为,这一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而成绩不好往往是艺术类专业的热门人选。所以这就会导致高校招收的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各方面整体素养不高,缺乏对该专业的准确定位。所以将中西方教育思想进行融合,利用美国DBAE艺术教育概念,对学生进行深入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培训,然后针对专业特点,选择服装表演鉴赏类课程让学生进行必修。还可以将服装史、服装美学这类课程引入,让更多西方著名的艺术设计师理念融入到我国高校的服装表演专业当中。

2、艺术教育理念渗透之后注重课堂观念的认知

西方有一名重要的教育学家,名为约翰.亨利.纽曼。其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过分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学习,将歪曲对于现实的理解”。其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说要求学生对专业学习抱有侥幸心理,相反其要求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与洞察能力。通过实验与体验,获得不一样的学习感悟。这样的理念融入到我国服装表演专业的课程中,可以使得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体验培养,比如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服装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制作成古代雍容华贵的礼服,也可以制作成现代性感优美的晚礼,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增强操作技能,进而更好的将专业领域置于整体的学习氛围之中。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将自身所学过的知识触类旁通的应用到其他的相关领域,增强学生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3、将艺术教育理念融入之后进行课程内容的更新

一般而言,我国高校开展的服装表演专业涉及到的课程内容有服装表演史、表演心理学、社交礼仪、模特表演学、服装设计制作等基础性专业课程。而将艺术教育视角融入之后,可以对原有的课程保持不变,并且在其基础之上加入一些理论性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鉴赏水平与能力。比如可以增加中西方服装评论、西方艺术发展史、平面服装鉴赏等。很明显这类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在学科的宽广度方面获得更多的提升与拓宽,从而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审美水平、鉴赏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4、艺术教育理念渗透之后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

艺术教育理念渗透之后,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实现必要的改进。服装表演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其本身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如果长期得不到外出实习的机会,学生的专业能力很显然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方法改进的时候,可以针对某一些课程开展相关的实践课,或者在服装表演课程过半之后,让学生自己安排时间,然后在期末阶段分组设计出自己想要设计的服装类型,展示的同时进行表演。或者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举办一些服装表演大赛,让学生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参加比赛,用这种学生亲自参与,教师亲自指导,学生乐在其中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践能力,进而确保艺术教育理念融入之后,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较从前而言有所提升。

三、结语

众多高校都开始陆续开展服装表演专业,一方面其本身在近些年来处于热门的状态,另一方面各高校也都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渴求。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秉承艺术教育理念的原则,将艺术教育真正融入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具备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同时,也真正将服装表演和艺术结合起来,呈现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演与展示。

作者:陈玲 单位:四川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米平平,郝丽.服装表演专业教学中的艺术教育视角[J].艺术教育,2015,01:164-166.

表演艺术教育范文第5篇

*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全国两会、奥运会、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政府换届等国家重大活动背景下、政治敏感期多,做好稳定工作突显重要。近日省信访稳定工作会议提出“四个确保”,市政府提出“双零”目标,县政府提出“12345工作目标”。总的指导思想就是一切为了稳定,一切服务于稳定,一切让位于稳定。我们庞大的教育系统,要做好七千多教师,十万名学生的稳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根据我们的行业特点,教育系统的稳定就两大项工作,一项是安全,包括教师的安全和学生的安全;另一项是信访,包括来人访和来信访。把这两项工作做实做好了,就不会出事故,就能稳步前进、快速发展。那么,如何做好这两项工作,我想关键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问题,二是制度落实问题。

一、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和制度落实问题

“事故猛于虎、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在我们每一位校长心中已经扎根,真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一点在座的各位校长都深有体会。几年来,在安全工作上,大家经历了从认识粗浅到不断深入,从有制度到抓制度落实的过程。现在可以说各位校长都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管理的首位。但尽管这样,我们的学校还是屡屡出事,问题出在哪儿,关键就出在我们没有把制度落实到位。目前我们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已经不少,用制度保安全,关键是在落实。我们有好多好的制度因为没有落实到位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我们必须要挽起眼眉,用严厉的手段不折不扣的抓制度的落实,绝不能有丝毫的手软,一定要用“无情”的制度换来“有情”的效果。否则,后果难以预料。大家都知道,TDI有限公司硝化车间爆炸,这是很典型的一起责任事故。生产设备到了该检修的日期,因为还有一点原料没有加工完,为了多赚取点利润,延长了检修期。结果在超过年检的第五天发生爆炸,车间所有的人员当场死亡,有关责任人被判刑。这次事故的发生,前因看似是“有情”—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换来的却是“无情”—死的死,伤的伤,经济损失上亿,有关责任人被判刑。试想,如果安全生产制度执行严格一点,如果全体工人安全意识强一点,我想悲剧应该能够避免。其实,在我们学校也存在着“道是有情却无情”的做法。譬如,有系统的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不严格落实,购货不检查、不索证,卫生脏乱差;有现成的宿舍管理制度不去执行,楼管人员不在岗,宿舍随便出入,打架、盗窃时有发生;有明确的校车管理制度没有人去督察;有聘用临时工的条件不照章办事等等。为什么这么多好的制度形同虚设,关键还是在我们校长,我们抓的不严或者执行力不够。也许有的出于同情心,觉得工作都不易,对执行制度半推半就,说说了事;有的碍于情面,沾亲带故,对执行规定迁就姑息,不了了之;有的充当“好人”,对不执行规定者视而不见;有的胆小怕事,棱子刺头不敢碰;有的留有余地,自身有“小辫子”,对不执行规定者不敢理直气壮的管。这些现象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你对制定的制度不执行或打折扣执行,一旦条件成熟,时间、地点赶寸喽,事故在所难免,悲剧就会上演。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无情的态度来抓制度的落实,特别是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点部位,如食堂、宿舍、楼梯、楼道、校车、门卫、取暖、电路、建筑设施等等,一定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死死抓牢制度的执行不放松。对不执行制度者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发现一件处理一件,不论是谁,因不执行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撤职没商量、调离不客气。其实,这样要求也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是爱护、保护的具体体现。没有这些无情的措施,就难以保证制度的全面落实,事故就会难免。我分管学校安全工作已经四年多,四年来和大家风雨同舟,为了平息一起安全事故,多少个夜晚和校长们并肩作战,多少个白天和校长们四处奔波。深知做好这项工作的不易。但是我们停下来歇歇行不行?不行!安全工作只有长期,没有阶段;只有勉励,没有表扬;只有责任,没有利益;只有完善,没有多余。我们各学校能有现在的稳定局面,完全是大家苦心经营的结果。请大家一定要完善制度,并把制度真正落实好,要向魏书生讲的那样,坚持,再坚持,守住,再守住。让我们的努力换取广大师生的安全,用我们的辛苦换来稳定和谐的校园。

二、信访工作的思想认识和制度落实问题

说到信访,可以说大家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远远比不上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但是决定你政治生命长短的就是信访,从全国处理的官员腐败案件来看,没有一个不是因信访而被查办落马的。教育系统从近年的信访来看,主要是反映学校收费、选拔任用,评优评模,财务管理,物品采购等方面存在着不正之风。并且来信来访数量相对前两年呈上升趋势。上级交办的案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办。这也表现出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对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越来越重视。为了发扬民主,强化监督,减少上访,维护稳定,和谐发展,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应该公开的内容、时间和形式。今天下发到与会校长的手中。大家回去后要认真学习、研究,把握“三公开”的中心内容,制定相关制度,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落实好《实施意见》讲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工作*年我们就已经实行《校务“六公开”》,五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有些学校的领导由于对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缺少责任意识,致使校务公开工作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半公开或假公开的现象仍然存在。去年处理的几起信访案件,都是因为学校领导对校务公开工作不够重视,缺少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造成群众对学校工作不理解,不满意,教师对学校领导有意见,出现了到省、市、县上访现象,造成了学校管理的被动。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实规范校务公开的初衷是保护我们的校长,为大家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使校长们的政治生命之树常青,使学校的发展健康运行。

1、校务公开能有力促进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事业是广大教职工共同的事业,离不开他们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本。实行校务公开,充分体现了教职工对学校重大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为校长分担子,共同管理好学校。

2、校务公开能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校长难当,这是很多校长的共同感受。校长为什么难当?为什么教职工、家长有意见、不满意?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办事缺少透明度。校务不公开,事后不管你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出于公正、公平,因为是“暗箱操作”,即使事后做了解释说明,教职工和群众也往往难以接受,持怀疑态度,使工作处于被动。更有甚者,校务不公开,诱发学校领导独断专行、以权谋私。造成各方面关系紧张,引发矛盾纠纷,影响学校和谐发展。通过校务公开,把领导的决策、办事的程序和结果都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公开,还权于民,把知情权、参与权交给群众,把建议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知情了,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才能密切干群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有利于学校内部营造团结和谐的气氛,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3、校务公开能有力地遏制行业不正之风,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及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教育系统既有与其他行业共性的权力,如财务权、人事权,也有教育行业个性的权力,如教育收费、招生考试、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模等。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会导致腐败,对于这些权力的运作,如果缺乏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办事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就容易诱发利用行业特权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业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种情况在我县教育系统虽然近些年来没有发现,但也存在。如果我们不予高度重视,不从源头上加强治理,就不能保持长治久安。实行校务公开,以规范的操作程序,把学校工作中最敏感的问题置于教职工、学生家长以至社会群众的监督之下,就从根本上克服了“暗箱操作”和“个人说了算”的现象,端正了校风,推进了学校的廉政建设,强化了教育行风建设。比如在过去学校物品的采购,教师、家长说法多,猜疑多,总认为学校或某人拿了回扣,现在我们把采购途径、办法、予以公开,并且细化到公布每种物品的数量、单价、供货商、采购部门等,使物品采购处于一种全透明状态,从而“保了学校领导一个清白,给了教职工一个明白,还了家长一个放心”。

规范校务公开,有利于促进依法治校,有利于增强学校办学的透明度,有利于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这么多有利的地方,各学校领导对这项工作必须提高认识,做实做好。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能出现敷衍塞责的现象。各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把校务公开工作由“要我公开”转变为“我要公开”,由被动变为主动,逐步使校务公开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经常化。

(二)加强领导,健全制度,确保校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校务公开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各学校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校校务公开工作,并对贯彻有关校务公开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各学校要有一名副职分管校务公开工作,对推行校务公开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为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学校还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实施。

2、健全制度。抓好校务公开,制度是保证。各学校都要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推进校务公开的有效机制。在工作中,要进一步落实责任,要把校务公开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学校领导、有关责任处室和人员,要纳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领导带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校务公开工作持续、健康、深入地开展。

3、真实有效。校务公开,关键是真实。公开的内容必须要真实有效,要避免出现避重就轻,割发代首的现象。校务公开不仅要公开结果,更要公开过程。结果是简单的,过程却是复杂的。过程的公开往往比结果的公开更重要。通过公开过程,可以直接接受教职工及社会的监督。凡在操作过程中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认为是满意的,就会对结果也满意。否则就会有疑虑、有意见。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公开程序,就要让教职工从源头到结果全过程参与进来。只有公开的内容真实、可信、公正,才会赢得教职工的信任,才会促进校务公开的健康发展。当然,校务公开的形式也要因事制宜、因校制宜、灵活多样、便捷实用,各学校公开的事项,必须经过学校领导集体研究后,再经学校校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签字后方可公开。公开内容一式三份,一份公开,一份存档,一份上交中心校,中心校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每项公开结束后,公开的方案、会议纪要及有关资料等,要及时立卷、归档保存,做到档案完备,资料齐全,便于查阅。对于常规性的工作要在学期初、学期末定期进行公开;对于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公开。

4、强化监督。校务公开要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从加强监督检查入手,各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作用,监督检查公开的内容是否客观公正,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公开后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还要接受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违反公开办事制度的学校和人员,要做出严肃处理。

各中心校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看看有没有假公开、半公开或不公开的现象,是不是按照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完善。县教育局也将加大力度,按照《实施意见》,对各学校的校务公开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通过检查评估,进一步推动校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检查中,听取教职工和社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校务公开制度比较好的学校将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于不实行或不认真实行校务公开的学校领导,要给予批评教育,对问题较突出的要限期整改并予以严肃处理;要把各校推行校务公开工作情况作为校长岗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监督检查,确保校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