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开发区半年运行情况报告

开发区半年运行情况报告

上半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向集约化建设科学发展转变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开发区事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共完成进出口401.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占全省的53.9%。实际到帐外资21.9亿美元,增长43.5%,占全省的54.3%。实现工业增加值3077.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6亿元、地方税收收入199亿元,分别增长20.1%、25.2%和31.7%。

一、主要特点

(一)对外开放载体作用日趋增强。大项目和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增多。开发区新批总投资(含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9个,合同外资13.7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48.3%和52.3%。日本神户制钢、双日、美国艾默生、固特异、韩国三星、台湾鸿海、家乐氏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开发区投资、增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步伐加快。新批装备制造业项目合同外资9.2亿美元,占开发区的34.6%;服务业合同外资6.3亿美元,占23.7%。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分别为97.4亿和32.5亿美元,增长55.2%、73%。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户烟台鸿富泰、东岳汽车、日照威亚发动机、青岛三美电机、海尔、海信等都坐落在开发区。“走出去”取得新进展。为破解资源及贸易壁垒制约,拓展发展空间,开发区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跨国经营,纷纷“走出去”设立境外机构,开辟销售渠道,建立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共有经核准设立的境外企业(机构)近4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亿美元。滨州开发区亚光集团在美国纽约设立了产品开发设计和市场开发中心,及时把握欧美最新时尚动态。注册了HOMETEX、LOFTEX、ADORE等四个品牌,实现了由贴牌生产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转变。

(二)科技创新、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今年以来,开发区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氛围和环境为切入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以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深入实施产业招商和科技强区战略,积极推进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共新批高新技术企业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4825.7亿元,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39.2%。工业向开发区集聚度越来越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27.3%提高到30.2%,产业布局逐渐从零散分布向更加集中、优化的园区格局发展,规模迅速膨胀。主导产业产值占比继续提高。其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通信、交通运输、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发展迅速,成为拉动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的重点行业。

(三)土地集约、投入产出效益持续提高。开发区严格执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关规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土地投入强度,减少占用增量土地,最大限度提高现有土地投入产出率。上半年,开发区新建项目投资总额1681亿元,投资密度41亿元/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2310.4亿元,产出效益58.6亿元/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提高5%和9%。建立项目准入制度。开发区把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放在招商引资工作首位,明确规定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把引进项目的重点转移到投资强度大、占地少、科技含量高、效益优上来。加快现有土地整合力度。开发区高度重视现有闲置土地以及利用率不高土地的开发问题,对超出半年不动工建设的项目给予警告,一年不动工者予以收回,并征收土地荒芜费。薛城开发区把违约项目清理作为集约用地的重要举措来抓,对区内12个违约项目进行资产评估,清理置换,盘活土地110亩。文登开发区推动东安黑豹、艺达业园、天润曲轴等骨干企业膨胀扩建,凡不需要航吊的车间都实行3层以上厂房,向空中要土地、要效益。

(四)环保、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强化监管,采取多种举措,确保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制度。日照、淄博、蓬莱、高密、莱芜等开发区规定所有建设项目必须首先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未通过环评和审批的项目,经贸部门不准立项,工商部门不准注册,规划部门不准办理开工许可,国土部门不准供地,坚决执行“一票否决”。积极构建节能减排组织体系。日照、泰安开发区利用技改贷款贴息、进口设备关税抵免等政策,把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对高耗能、重污染的传统工艺进行技改升级,不断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五)政策导向、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功能放大延伸,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青岛保税区充分利用保税物流政策,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与济南、潍坊等地10多家开发区达成政策共享协议,上半年进出口1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9%。烟台出口加工区率先在我省出口加工区建立了海关辅助管理系统,企业在自主作业现场即可完成预录、备案、报关等环节,通关效率大大提高。东西开发区联动合作成效显著。招远与阳谷、蓬莱与沾化、文登与兖州、高密与陵县、日照与高唐、胶州与曹县6对开发区结成联动发展对子。区中园建设取得新进展。上半年,30家国别(地区)等特色区中园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占开发区总额的31.5%。日照开发区韩国工业园威亚发动机项目,吸引了一批投资过1000万美元的高技术含量配套项目。去年省财政向西部开发区注入的40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贴息资金效果突出,缓解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调动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的积极性。

(六)抗震救灾、建设和谐园区工作成效显著。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灾害,全省开发区和企业积极行动,认真做好抗震救灾和地震灾区务工人员的慰问安抚工作。对家庭受灾严重人员,建立了特别救助机制。对回乡探亲人员,开发区企业优先给予工资结算,发放返乡补贴,并保留工作岗位。除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外,开发区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用各种方式支援灾区献爱心。青岛开发区企业代表主动赶赴四川灾区,向受灾群众提供了1000个就业岗位。即墨开发区天鸿钢构公司加班加点,昼夜奋战,保质保量完成了3850套活动板房的救灾任务。滕州开发区得克消毒剂公司主动承担推迟交货造成的损失,将生产的200余吨消毒产品全部发往四川地震灾区。开发区坚持“经济补偿、就业扶持、居住安置、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积极做好失地农民的安民富民工作。大力实施“村村通公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工程,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参合农民满意率达99.9%。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行领导公开接访和可防性案件追究责任制,有效化解群众矛盾,促进园区和谐建设。

在开发区发展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全球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影响发展趋缓,经济衰退和通胀加剧的风险加大,对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开发区产生了直接影响。国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开发区用地更趋紧张。两税合并变区域优惠为产业优惠,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政策优势弱化。地方政府赋予开发区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因清理整顿、加强统一管理而相继收回,开发区体制复归趋势明显。另外,我省开发区自身也存在产业特色不明显,发展水平低,产业能级提升和结构调整任务艰巨;部分开发区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不高、产出过低,加大土地盘活挖潜、提高开发区土地产出效益任务艰巨;面对资源能源紧缺,商务成本提高,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化,有的开发区反应不快,招数不多,应变能力不足。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下半年工作措施

下半年,开发区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向集约化建设科学发展转变这一主题,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集约化水平。做好开发区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争取将省级以上园区已建成面积和预留发展空间纳入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行统一管理。针对开发区各类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和综合承载能力,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制定切实可行的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计划与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开发区建设用地指标控制体系。配合有关部门,对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进行考核评估,对经评估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科学发展园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确需扩区的,按国家规定的政策、权限和程序,做好扩区申请和报批工作。积极推行“无地招商”,采取鼓励投资客商增资扩股,引导企业嫁接外资,鼓励外资并购原有企业等措施,有效解决新增土地不足、用地指标短缺的矛盾。

(二)进一步强化引导开发区科学发展的工作措施。研究制定科学发展园区指导意见和建设标准,在科学规划、体制机制、土地利用、生态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树立30家先进典型,以此示范带动全省开发区发展。鼓励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工业园,争取烟台、日照开发区尽快通过国家生态工业园验收。继续推动区域环评和ISO认证工作,力争下半年所有开发区通过区域环评。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综合评价办法,在经济实力、涉外经济、高新技术、发展效益和管理效能五类指标基础上,增加土地集约利用、高附加值服务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指标权重,发挥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

(三)进一步把国别(地区)产业特色园工作推向深入。开发区国别(地区)产业特色园的发展模式,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认可,要按照姜大明省长关于“加快国别工业园、产业园建设,引进龙头项目,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推动“区中园”改进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模式,促进产业集聚。下半年,在认真准备招商项目的基础上,组织部分“区中园”分别赴美加、欧洲招商。推动一批“区中园”与跨国公司战略性合作,建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加强对开发区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工业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在开发区内研究设立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四)进一步推动东西开发区联动合作发展工作全面展开。认真学习和借鉴江苏南北挂钩合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推进开发区互动、共享、协作机制建设。在6对园区已签订合作发展协议的基础上,对优势互补性强、积极性高的东西开发区进行全面推动,争取到年底30家开发区建立联动合作关系,努力在项目转移、体制机制、人才交流、服务理念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下半年,组织一次西部开发区东部行活动,带领部分西部开发区赴东部先进开发区考察学习、交流经验、对接项目。

(五)进一步发挥国家特殊政策区的功能作用。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是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最优惠的区域,要与海关、国检等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把国家已经赋予的政策研究透、利用好,真正发挥国家特殊政策区的功能作用。下半年,继续推动保税物流园区政策宣讲活动,将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政策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对接,争取过百家企业与青岛保税区开展保税物流业务合作。会同海关等有关部门研究支持出口加工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对即将放开的保税物流功能叠加政策,提前研究,做好物质和人才储备。探讨在内陆出口加工区设立虚拟海、空港的可行性,超前研究烟台出口加工区(A区)与烟台港区港联动问题。做好国家批准设立青岛保税港区的争取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对开发区的培训指导。为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的新形势,提高开发区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7月下旬拟组织召开全省开发区政策宣讲和建设发展经验交流会,邀请商务部、中国开发区协会、国家综合开发研究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到会讲座,研究分析我省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开发区发展的思路和建议。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会议等,加强开发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创新学习和培训形式,通过人员挂职、与省内高校共同办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开发区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