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车站职员自主管理调研报告

车站职员自主管理调研报告

班组是公司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的机构,企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终将由班组来完成。近年来铁路改革步伐加速、管理跨度的突增,给现场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适。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学习实施“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级组织怎样保障“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发挥处在管理链的顶端——班组的作用就表现得极为迫切。经过调研本文对当前车站班组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讲出了提高班组自主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和策略措施。

一、选题理由

在路局直管站段的大背景下,车站顺应形势,对车间、班组也作了生产力布局调整,管理跨度的扩大和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压力,给我们的班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之一就是增强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管理”是指组织依靠自身建设,通过自己管理自己,实现组织各项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与之相对的是“依赖式管理”或“被动管理”。

在运输站段,增强班组自主管理能力的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实现班组自主管理有助于解决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管理跨度空前扩大而产生的旧的管理方式与新的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2)实现班组自主管理将有助于发挥班组的突击队作用,增强生产一线的安全保障能力;

(3)实现班组自主管理将有助于增长下属才干,有利于选择和培养会技术、懂管理的基层管理人才;

(4)实现班组自主管理将有助于传递安全压力,舒缓上一管理层的工作压力,使上层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心处理重大问题上。

二、现状分析

目前,站共有8个车间、44个班组、114个安全自控型小组,分布在四大行政区。近几年,车站领导非常重视班组建设工作,制订了《站班组建设实施细则》,具体明确了班组管理的“责权利”,成立了班组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由劳动人事科、职教科、安全路风科、技术统计科、党群办公室等等齐抓共管,在班组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车间对班组管理的重要性都有较高的认识,其中不乏一些好的做法和尝试,如:站曾在班组长选拔上大胆尝试用个人竟聘、民主推荐、车间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运转车间对安全自控型小组长加强监督考核;杨浦运转车间班组长管理能力较强;货运车间班组长考核权行使较好;货运车间班组长业绩与月度奖金挂钩力度较大等等。但从班组管理实际发挥的效果和班组细胞活力上看,目前车站的班组管理总体水平还偏低,各个地区的班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班组长的作用发挥还不理想等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自主管理意识尚未深入人心,自主管理缺乏思想保证

长期以来,半军事化的管理体制,造成了铁路各级组织的自主管理意识不强,某些时候,“自主”甚至与“自我、不听指挥”划上等号,作为企业最小管理单元的班组,更是缺乏有效的自主管理。工作中,绝大多数车间习惯于家长制的做法,对班组管理往往抓而不放,不敢给予班组过多的空间。班组过多地依赖于车间,被动执行多,主动管理少;应付了事多,积极思考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班组中大有人在,即便是上级对自主管理提了一些要求,也是口号多于落实,“蜻蜓点水”般得不到重视。

(二)班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自主管理缺乏必要的人才保证

随着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扩充,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增强,对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不能具有一支训练有素,具有较高素质的班组长队伍和职工队伍,已成为关系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制约班组自主管理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近几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职工素质也在逐年上升,但是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职工素质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职工文化素质薄弱;

车站职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有相当的比例。

从工班长来看,44名工班长中,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2人,占总数的4.5%,文化程度在高中和中专(技校)这一层次的为18人,占总数的41%,初中以下的为24人,占总人数的54.5%,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

2、运输业工人学历情况

事实上,铁道部所制订的岗位任职标准中,所有岗位全部要求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以车站目前的职工文化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铁路快速发展的要求与步伐。虽然文化素质与管理水平不能直接划等号,但是薄弱的文化素质却是制约班组自主管理水平的“瓶颈”。

3、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强。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终生学习理念的提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文化,但是部分职工没有真正树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部分职工认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对自己没有太多的实惠,背书、考试比干活还累,不愿学,不主动报名参加培训,即使单位送去培训或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其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技能业务素质不强,表现在工作中缺乏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完全凭经验干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甚至连基本作业技能也不过硬,与岗位技能标准有相当的差距。如果把文化素质低当作是先天不足,那么技能业务素质不强就是后天缺陷,给安全基础带来巨大的隐患。

(三)工班长、小组长管理职责不明晰,参与管理缺乏管理依据

一是在现行的《站班组建设实施细则》中虽然对工班长的管理职责做了规定,但对工班长与安全自控型小组长之间的关系却没有作出明确认定,使得工班长要加强对安全自控型小组长的领导缺乏文件依据;

二是《站班组建设实施细则》中没对安全自控型小组长的职责权限做出相应的认定。在实际操作中,各车间(站)也没有对安全自控型小组长职责作相应的规定,存在“重工班,轻小组”现象。这样一来,安全自控型小组长们失去了主动管理的积极性,甚至认为自身“名不正,严不顺”,对参与班组管理缺乏主动性,从而班组管理往往靠工班长一人“单打独战”,管理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出来;

三是班组长的“责、权、利”没有充分体现。“责”,就是班组长要对班组的安全生产,班组管理负起责任,认真履行班组长的职责。“利”待遇、津贴高于一般职工,各种培训、学习、疗休养机会多于组员。但在实施班组管理时所能行使的“权”就显的底气不足。以分配权为例,现行的奖金分配大多数就到车间一级,班组基本无权过问,甚至有的车间班组的奖惩建议权也名存实亡。

(四)班组长选拔任用考核机制不活,自主管理缺乏核心凝聚力。

是否把品质好、业务精、年纪轻、会管理的职工选进班组长队伍是班组管理质量好坏的关键,调研发现,多数车间(站)并没有真正执行好班组长选拔、任用程序,而是以岗定职,结果形成了一些所谓的劳动模范型班组长,工作固然干的不错,但是缺乏管理经验和激情。不少班组长被选拔到管理岗位后,对如何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没有思路,缺乏信心,不敢大胆管理,认为只要职工不惹麻烦、不出乱子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通过严格管理而得罪人,弄得不好,位子难保。遇到职工反映的棘手问题,能拖则拖,能推则推,致使职工的问题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一定意义上,造成了班组管理有形无魂,没有凝聚力,提高管理水平更无从谈起。在班组长考核方面,现行的一年一次考核时间跨度太长,若上年度被评为三级班组,则次年一年班组长只能享受三级标准津贴,上下浮动不明显,不利于新调整班组长的积极性。

(五)班组建设交流平台不多,自主管理缺乏信息共享。

调研中我们普遍感到,各个地区或部门都有一些好的做法或值得推广的经验,但是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很少有机会在全站推广介绍,车站各类会议交流不少,但是针对基础管理工作而开展的交流平台却不多,形式不活,班组长遇到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也没能通过正规的信息渠道在其他班组长中沟通和掌握,仅靠一年一次的班组长培训班,远不能满足班组长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

三、研究对策

针对制约班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的五个方面因素,要提升班组自主管理水平,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职工自主管理的意识,营造班组自主管理氛围,

企业要搞好生产,取得满意的经济效果,必须从班组做起,给予班组自主管理高度的重视,车站要通过各种形式、方法、渠道,帮助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路局直管站段和车间(站)整合后,给班组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加强班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例如:可以通过标语、横幅或会议、学习形式的宣传,逐步让班组自主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信心。

1、对管理层,可以在班组长、班组骨干以及管理干部中开办班组管理知识讲座、团队精神训练等,把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全站开展“班组自主管理活动月”活动,若短期内尚不能全面实现班组自主管理的车间或地区,可以先选塑一些基础较好的班组成立班组自主管理示范区等等,由点及面,逐步推进。让各级管理者知晓实现自主管理并不复杂,它是一种可实现、能实现、见效快的管理方法,实现自主管理将会对安全生产产生实实在在的保障作用;

2、对一线职工,大力营造“站兴我荣,站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可以采取定期抽选职工参加集体组织的诸如“今天我当家”、“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等班组特色活动,在年度联欢会上精心编排一些管理实例为背景的小品等,使职工潜移默化地养成为企业发展、为集体利益甘愿贡献的觉悟,调动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二)、以提高职工素质为落脚点,打造学习型班组

站段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在用人机制上,还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职能,体现着很大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但是如何把现有的人力资源塑造好、培养好,激发并提升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却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1、按照“业务技能为基点,现场管理为内容,安全质量为中心,班组达标为主题,思想工作为保证”的模式开展班组长管理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班组长的管理能力。对于现职工班长学历素质还未达标的,拟采取送读、夜读、鼓励参加自学考试以及车站与路局成人中专学校联合开办成人中专半脱产学历教育班等办法,促进工班长学历素质尽快达标。

2、调动职工再学习再深造取得高一等级技能资格的积极性,在初期,首先就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技能人才的比例做大。车间(站)是职工教育的主体,要大力打造学习型班组。

一是实行“一对一”帮带,即班组内任命一位已取得或正在取得高一学历或技术等级的职工带动另一位不愿晋升的职工参加考试,考试通过,给予二人一定物质鼓励;

二是培养学用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培养一些精一行、会两手、懂三门的多面手,鼓励职工多取得上岗证,多参加适合自己的职业技能鉴定,对取得“双证”的职工车站要在待遇上给予倾斜,在缓解一线工学、工休矛盾时,让职工感到实惠;

三是车站或车间要给予班组实现学习型班组所需的软硬件支持,例如:适当给与车间(站)一定的教育经费,鼓励车间(站)结合实际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设立班组学习园地、必要的学习用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