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当前做好农村青年增收的几点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当前做好农村青年增收的几点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当前做好农村青年增收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代表了亿万农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从我国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要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引导和推动广大农村青年积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只有相当数量的农村青年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才能进一步拓展农村内外部的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广大农村青年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最终得以改善。

一、当前农村青年群体出现的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伴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进程,当代农村青年成长环境更具开放性,自我发展更重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更加丰富,关注农村变革更为强烈,社会活动方式更趋多样。农村青年群体呈现主流稳定、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总体态势,同时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政治态度:爱党爱国,拥护改革。当代农村青年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这种现实的感受使他们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和国家意识普遍增强。在政治态度上比其前代更为积极和理性,并逐渐学会了从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出发,以发展的角度审视和分析问题。

2.社会认知:认同主流,关注现实。当代农村青年衷心拥护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勤劳、敢闯、有技能被他们当作致富、成才的最基本条件。

3.价值取向:理性务实,积极作为。在主要的价值取向上,如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人生目标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方面,当今农村青年表现出“两者兼顾”的态势。在人生目标上,农村青年在期盼农村发展、国家进步的同时,又注重个人理想价值的实现。他们心态积极,敢于求富,敢闯敢干。

4.职业追求:情系乡土,业成四方。农村青年在就业和择业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魄力和实践精神。他们不等不靠,从被动走向主动,敢于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无论是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到城镇务工经商,都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5.伦理道德:开放宽容,彰显自我。随着对外开放、社会转型的日趋加深,新一代的农村青年的婚姻家庭、道德伦理观念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的特点,一些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农村青年一代身上依然普遍存在,农村青年的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契约观念、法制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二、当前制约农村青年增收的主要因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作出以后,党中央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规定,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这些都为农村青年增收提供难得的机遇。但要清醒地看到,帮助农村青年增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农村青年增收困难是多方面问题的综合反映。分析农村青年增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农投入的制约。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村青年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对支农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绝大多数农村青年的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再生产,对于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项目无力实施。

2.农业产业的制约。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产资源等农业资源人均占有率低、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的现实,靠土地等资源量的增加拉动农村青年收入的潜力不大。同时,农业结构调整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也是现阶段农村青年增收的产业制约要素。

3.农村青年自身的制约。农村青年文化素质的普遍较低和思想观念的相对保守落后,是制约农村青年增收的根源性因素。由于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和观念保守落后,相当多的农村青年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足够勇气,很难真正熔入市场经济的大潮。

4.社会化服务的制约。融资服务、信息服务、保障服务、中介服务等农村青年增收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还不高,农村青年在农业生产经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中存在的缺信息、缺资金、缺技术、缺知识、缺销路、缺保障等难题,还不能很好地通过社会化服务予以解决。

三、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和创业

(一)引导农村青年就业

1.引导农村青年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大力营造转移就业的浓厚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舆论引导等方式,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农村青年走出封闭保守,自觉增强开放意识,扩大视野,开阔胸襟,主动融入改革发展的洪流,经风雨、见世面。

2.开展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主动配合,发挥优势,实施好农民培训工程,面向农村青年开展技能素质培训,创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

3.凝集一批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带头人。抓住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大多是通过一人带一批这一特点,发挥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带头人的作用,使他们通过亲情、友情、乡情这一纽带或中介机构这一组织,带动周围的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打造当地特色劳务品牌。

4.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搭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信息网络平台,为农村青年获取培训、岗位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便利。抓住农村青年外出就业时段集中的特点,集中力量开展社会化服务活动,把共青团的温暖送到农村青年身上。

(二)引导农村青年创业

1.提供创业指导,增强农村青年创业信心。引导农村青年创业,要通过创业辅导培训、典型示范、考察交流等提高他们创业的能力。同是通过提供项目论证、业务咨询和决策指导等服务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提高他们返乡创业信心。

2.营造政策环境,降低农村青年返乡创业门坎。通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农村青年创业的税费优惠、社会保险、技能培训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为农村青年创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3.争取资金扶持,减少农村青年创业压力。缺乏资金往往会阻碍农村青年创业,这就需要帮助农村青年解决创业资金的问题。可以积极争取相关金融机构的支持,采取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等形式,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创业青年,优先优惠给予信贷支持。

4.加强跟踪服务,降低农村青年创业风险。农村青年创业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整合青年学者、青年科技人员、青年企业经营管理者等力量,对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会诊、跟踪指导,提供具体的、有效的、有形的服务。

四、重点引导农村青年发展以下几个产业

1.引导农村青年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村青年带头应用、示范、推广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大力开展农村青年先进实用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村青年的农业劳动技能。扶持农村青年创办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带头发展科学种植、养殖业,推广标准化生产。

2.要积极扶持农村青年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单一的青年农民独立闯市场的能力还相对较弱,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青年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与健全的社会化服务连接起来,形成“订单农业”和“公司+农户”模式,是解决青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而帮助青年农民化解市场风险,提高青年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有效增加青年农民收入。

3.引导农村青年开发农产品市场开发优质农产品。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带头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4.引导农村青年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扶持农村青年依法创办各类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村青年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共同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抵御市场风险,分享劳动成果。

5.大力培育农村青年农产品经纪人。选拔一些思想灵活、有市场意识、敢走南闯北的农村青年,加大对他们的市场营销知识,使他们成为农产品职业经纪人。通过经纪人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架起农产品销售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