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为目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围绕“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争创品牌”工作思路,创新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发展内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县中学的发展步伐。

二、发展目标

加快县中迁建步伐,年9月实现县中整体搬迁。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接纳能力,吸引县内外优秀学生,逐年扩大招生规模,2012年,校就读学生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吸收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的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合格学历全部达标,具有研究生或更高层次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20%以上。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到学校当年参加高考总人数的25%以市上通报为准)以上,并逐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上国家重点大学人数逐年提升,以高质量、高升学率推进县中学快速发展。不断调整学校发展思路,努力使县中学进入名校行列。

三、政策措施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整体素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育思想端正、熟悉学校管理、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中,由县中公开选聘学校处室负责人,报县教育局备案。建立学校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度,严格实行考核与奖惩。

2创新机制,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待遇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配置优化组合”教师任用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确保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自主权。把县中学作为全县事业单位聘任制改革试点单位,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面推行教职员工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对所有县中学教师实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每一学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质量目标考核,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对师德失范、教学水平差、教学质量低的教师坚决调离县中学教学岗位今后不再聘用不具备高中教师资质的教师到县中学任教,县编制和人事部门每年调剂一定指标,从师范类大学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中和县内外具有高中教师资质的教师中择优选聘到县中学任教。实行绩效工资制,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适当拉开工资档次。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实施“教师再教育”工程,鼓励在职教师通过研究生课程班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对从事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深造的教师,学校给予不低于学费的奖励;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新课程改革培训,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激励机制,同等条件下,优先为县中学的一线优秀教师解决职称;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课时津贴制度,逐步提高课时津贴,从年起教师课时津贴由县中按5元发放,努力使教师的课时津贴在2012年达到全市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以稳定和吸引优质师资。

4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办学经费。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县中建设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同时,每年预算30万元用于学校新课程改革、名师奖励和教师培训逐步提高有特殊贡献的省级学科带头人奖金,激活教师的潜能。县政府设立“高考奖励基金”当年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不低于上年度人数时奖励20万元,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加奖2万元,每考上一名清华、北大学生奖励10万元,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对一线教师的奖励。

5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优质生源。建立与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全面巩固“两基”成果,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强与名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采取实验班”导师制”等办学形式和教育方式对优秀学生重点培养,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激励优秀学生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实施优秀贫困生“两免一补”免学费、杂费,补助生活费)优先解决从县中学考入高等院校学生的助学贷款,解决家庭困难优秀生的后顾之忧;县中学设立招生办公室确定兼职招生人员主动宣传热情服务,建立以“定人定责,分片包干,先期投入,服务前移”为主要措施的县中与优秀学生之间的经常联系制度;建立输送优质生源考核激励机制把为县中学输送优质生源列入对初级中学的考核目标,每年10月兑现奖惩,为县中学奠定良好的生源基础。

四、环境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自觉维护县中学依法办学的合法权益,积极为县中学发展办好事、办实事。尽量减少对县中学的各类检查、评比,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向学校乱摊派、乱收费。县公安、城建、教育、文体、广电、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维护县中学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正常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经常性地对游戏室、网吧等场所进行检查、清理,对违规接纳青少年学生的经营业主,吊销营业执照,并从严追究责任。新闻宣传部门要广泛宣传县中学教育的龙头”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提高全社会对县中学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县中学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