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当前我市生猪生产形势调查与分析总结

当前我市生猪生产形势调查与分析总结

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市生猪生产情况,准确把握生猪生产动态,科学指导生猪生产发展,近期市畜牧局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对生猪生产形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我市生猪生产艰难走出低谷

(一)生猪价格逐步走出低谷,将继续稳中有升。春节后,受肥猪供大于求的影响,我市肥猪价格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持续大幅下降,到4月中旬一度降到5.61元/斤,养猪场户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280多元。5月下旬以来,由于国家第二期猪肉收储政策的实施,我市肥猪价格大幅上涨,5月底上涨到7.39元/斤,之后稳步下滑,到7月中旬稳定在7.15元/斤左右,猪粮比处于盈亏临界点以上。从7月下旬以来,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生猪生长缓慢、调运困难,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导致肥猪价格快速上涨,短短20多天的时间,肥猪价格就上涨了0.45元/斤。这次肥猪价格的快速上涨,从目前我市生猪存栏情况看,主要是因为天气的影响,上涨空间有限,预计随着天气逐渐转好肥猪价格就会稳定下来。

(二)生猪存栏量稳中有增,市场供应保障有力。尽管上半年我市生猪市场低迷,生猪生产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但我市生猪存栏量仍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据统计,截止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368.4万头,同比增长4.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5.4万头,同比增长2.75%。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319.7万头,同比增长1.6%;其中有120多万头肥猪外调到江浙、上海、青岛等地,我市生猪市场供应保障有力。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多年来受龙大、福祖、国联等生猪加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市生猪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基础,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具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莱州、莱阳两市属于国家生猪养殖外调大县,年出栏肥猪都在120万头以上,并且猪的品质好,多年来一直是生猪外调基地。再次,我市绝大多数养猪场户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应对市场波动的心理逐渐成熟起来,当市场行情低迷时通过淘汰高龄、低产母猪,适当选留后备母猪来优化种猪群体结构,既避免了生猪存栏量的大幅度波动,又为后期的生产复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养殖效益不容乐观。生猪养殖成本涉及种猪、饲料、兽药、人工、水电等方面费用。今年猪的配合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每斤高达1.6元,比去年同期上涨近10%。今年养猪场雇用一名饲养员每月工资需要2000—2500元,比去年增加了500—1000元。据调查,目前出栏一头220斤的育肥猪,养殖成本就达1600元左右;饲养一头能繁母猪,养殖成本为4800—5000元/年。养猪业已成为一个投资大、风险高的行业,管理稍有不善就可能亏损甚至赔本。最近,我市肥猪价格虽然有所上涨,目前达到7.6元/斤,但养猪场户每销售一头肥猪赢利不到50元,养殖效益依然低下,许多养猪场户在苦苦支撑,等待中秋节能够带来好的行情。

二、生猪生产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组织化水平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已培育壮大了生猪加工龙头企业,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已达到80%以上,已经初步构筑起生猪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但目前我市生猪产业体系中,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的关系是疏散的,还没有一家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采用合同、契约等形式,发展“订单养猪业”,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二)环保压力加大。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规模养猪场粪污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制约生猪生产发展的一大关键问题。进一步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是当前养猪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土地征用难。目前,在我市大部分县市区已经很难征到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要求,又符合猪场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的地块。有的家庭农场计划在征用土地上采取种养结合模式,进行土地综合开发,但受到土地性质的影响,不能新建畜禽养殖场。土地征用难问题,已直接制约着生猪规模化生产的发展。

(四)信贷难度大。由于绝大多数养猪场户的猪舍没有房产证,不能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而采用担保贷款方式又比较繁琐和复杂,许多养猪场户都经受贷款难、资金周转难的困扰。特别是在养猪业市场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养猪场户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难度更大。

三、促进生猪生产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提升生猪生产组织化水平。积极依托龙大、福祖、国联等生猪加工龙头企业,学习借鉴牟平仙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农户”肉鸡产业化经营模式,采用合同、契约等形式,与养猪场户建立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相对紧密的生猪产销联合体,共同抱团闯市场。

(二)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确保我市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要借助国家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省“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等政策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现有规模养猪场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改造,减少粪污对环境的污染。从征地、环评等环节入手,依法加大对新建规模养猪场的审核把关,抬高规模养猪场的准入门槛,严禁再建一些场址选择不合法、场区布局不合理、设施特别是粪污处理设施配套不齐全的规模养猪场。深入探索研究规模养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规模养猪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