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区经济建设发展总结

市区经济建设发展总结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区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艰苦创业,务实苦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努力探索跨越发展新途径,奋力推进*建设发展新跨越,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经济建设成效明显,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2.92亿元,同比增长14%,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5.91亿元,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9亿元,同比增长45.7%;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亿元,同比增长17.1%,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96万元,同比增长68.54%,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4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5亿元,同比增长53.4%,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8%。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后劲增强、全面进步的新局面。

现代农业开局良好。奋力抗击春旱,粮食实现恢复性增产,粮食总产达到42.4万吨、同比增长10.3%;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实现26.1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区新建3个万头养猪场、2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区、5个育肥仔猪基地、千头以上规模商品猪养殖场10个,年出栏生猪达165万头;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新栽黄金梨1.65万亩、沙田柚0.68万亩、核桃1.1万亩,建成温室大棚186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面积达5000余亩;新建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1000亩。新发展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8.9万亩、创无公害农产品品牌8个、绿色食品A级产品3个,获国家标准委认定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新发展农民专合组织44个,全区农民专合组织总数达90个,拥有会员2.66万人,带动农户8.7万户,覆盖率达43.6%。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全年新建各类水利工程1907处,治理水土流失21.9平方公里,治理旱山村2个,新建、整治渠道37.95公里,新增蓄引提水能力60万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19万人;完成改造治理中低产田土2.12万亩,新建沼气池3560口,打卫生井4400眼;通乡公路竣工17.6公里,农村客运站竣工2个,村道通达、通畅工程分别竣工347.2公里、425.2公里。国道318线玉丰至*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被省农建办当作典型在全省推广,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获全市“遂州杯”竞赛第一。农村八项工作特色明显、亮点突出,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全区“三农”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努力克服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按照“集约用地、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了园区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从6.8平方公里拓展到12.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区五园”的工业发展规划格局。工业集中区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确保了企业开工、建设、生产所需。通过实施玉丰河改道工程,解元村代家湾、袁家湾坡平工程,新增工业用地500余亩,有力缓解了工业用地紧张的矛盾,工业集中区建成面积已达2平方公里。全年新引进投资上千万的工业项目16个,其中开工建设10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115.8%;产品销售收入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178.3%;实现利税0.17亿元,同比增长77.9%。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技改投资增速均名列全市第一。华能机械被评为四川省创新型培育企业、开明食品被确定为省级小巨人培育企业、杰瑞光电成为我区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川东北化工基地已布局我区,“20万吨聚氯乙烯”已完成在省发改委的立项工作,在争取用气指标上已取得重大进展;美丰股份公司已基本确定“60万吨复合肥”项目落户于龙眼井化工工业园,前期工作正顺利推进。

商贸旅游繁荣活跃。启动了常理梨园游、塘河村休闲渡假游、蜀安科技园等7个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新发展星级农家乐10户,日接待能力达500余人;完成了黄峨故里生态博览园建设规划,并全面启动建设。在市城区成功举办了“*区首届旅游商品及优质农产品展示会”,并被授予“*市旅游商品生产基地”称号。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拓宽了消费品进入农村的渠道,形成了以*城区与农村消费市场相互联动、相互促进的商贸体系。新增个体工商户1200户。成功引进大型购物超市,城乡消费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4亿元,同比增长18.4%;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02亿元,同比增长17.1%。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加强了对房地产、烟草、重点工程等税收的征管,实现税收入库4607万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36万元,同比增长37.2%。对经营性土地全部实行“招、拍、挂”,实现土地总价款1.33亿元,实现土地收益5800万元。创新投融资理念,组建了区金融办,新搭建了财安公司、聚安公司等7个融资平台,切实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全年向银行融资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280%。争取国、省项目66个,争取上级无偿资金6.79亿元,同比增长70%;财政总支出完成6.6亿元,保证了职工工资、社保和机构运转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发展平台再上新台阶

全年城市建设完成总投资2.8亿元,启动了遂内高速公路连接线、“两路两桥”、综合市场、民盟新职校等16项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城市自来水厂二期、滨河南路等4项基础设施建设如期竣工。启动了国贸大厦、柔刚.新界等6个高档商住楼盘建设,耀森.水木青华、*印象一期工程等4个房地产项目竣工,开发总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竣工10.5万平方米,城市楼盘竣工面积累计达42.5万平方米,为城市集聚了更多的商机和人气。完成了*综合市场和*镇政府办公楼及职工宿舍楼拆迁工作,扎实平稳推进了旧城改造。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5.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2.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16.5%,区域经济发展平台逐步形成。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局,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加强了对城市市民引导和“六乱三差”的治理力度,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三、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建设发展注入新活力

各项改革平稳推进。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平稳推进,医疗卫生、畜牧兽医、水利管理体制等改革难点相继突破。进一步深化了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财政监管机制。全面实施部门综合预算改革,完善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综合预算管理,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成立区会计委托核算中心,对区直65个部门的财务实行集中核算、统一管理;成立区财政监督局,对财政资金拨付、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在聚贤、保石、横山等3个乡镇开展的“乡财区管乡用”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不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完成政府采购880万元,节约资金85万元。

对外开放不断拓展。积极加强与周边兄弟区县及其他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与川渝17个毗邻区县共同签订了《*地区合作互动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与沿边区县的合作;与内蒙古呼合浩特市玉泉区缔结为友好区县。进一步加强与昆山、瑞安等沿海发达区县的交流、沟通,逐步搭建起了对外开放平台。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引资新策略,组建了工业产业、城市建设及房地产业、农业产业、商旅文化产业、职业教育及劳务开发产业等五个专业招商小分队,通过“驻外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形式,全力提高了招商引资实效。全年实现招商引资项目275个,合作协议金额达46.3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72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商贸旅游的快速发展。

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开创新局面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投入,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费为95281名贫困学生提供教科书,免除学生杂费2021万元,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264万元,解决了406名农民子女就学问题;有序推进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创新教师选聘机制,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全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高考升学率达83%,*中学高考升学率居全市第二;民盟职校全面开工建设,*职中扩建顺利启动,全区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深入实施科教人才兴区战略,积极探索区校合作新途径,成功与省农科院达成区校合作协议;现代节水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得到相关农业专家的高度评价;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以挖掘黄峨文化为主题的长篇历史小说《黄峨传奇》已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基本完工,城乡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及时扑灭各类疫情30余起;顺利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农民参合率达81%,累计兑现补助金2487.6万元。广电事业全面发展,有线电视覆盖率达48.6%,广播覆盖率达98.2%。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年发放奖励扶助资金125.5万元,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35‰以下。

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面落实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62人,完成创业培训870人;狠抓社保扩面,新增参保人员1549人;积极筹措社保资金,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将11287名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区失地农民生活补助保障范围,全年共发放失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费1084万元;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工作,共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952.7万元、农村低保资金865.2万元;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累计发放救助资金967万元;双拥、五保供养、社会救助、农村*工程等工作进一步强化。

社会秩序安定和谐。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四大控制指标”实现了大幅下降。深入开展了平安创建、扎实推进“三基”工程、适时开展了城乡社会治安集中整顿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创新各项维稳机制,落实稳控措施,确保了党的*大召开期间辖区社会稳定。务实开展了领导干部“大接访”和干部“下访活动”,及时排查调解了大批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了川林退休工人、部分企业军转干部、代民师等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较好地化解了拖欠工程款、企业改制等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为全区经济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按时足额兑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生猪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落实安置房面积10.57万平方米,安置失地农民3647人;全面贯彻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促进库区和安置区的发展。深入开展了以助农增收、就业培训和扶贫济困等12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惠民行动,人民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狠抓生态环境建设,集中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打捞水葫芦、场镇固体污染整治。扎实开展“每人植棵树、*变绿洲”活动,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1.6%,同比增长1.2%。大力开发劳务经济,全年共培训农民工2.4万人次,输出23.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3亿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568元,同比增加53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42元,同比增加1462元。*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6.8亿元。

五、自身建设明显加强,政府形象得到新提升

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及时交办、专题调研等形式办理,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88件、政协委员提案65件,办结率达到了100%。坚持依法行政,健全行政监督、责任追究等制度,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了提高。逗硬落实了“抓重点,查典型,严考核,促发展”的工作措施,强化目标约束,加大了对决定事项的督查督办,切实增强执行力,确保了政令畅通。启动了政务服务中心、惠民帮扶中心、群众工作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开通了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服务、农民增收致富、群众信访、效能投诉等服务热线;群众、企业对政务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财力不足,区域综合实力不强;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无支柱产业,没有大型骨干企业;三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区位优势、发展潜力、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四是乡(镇)、村负债重、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多等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较多,维稳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五是建设用地、融资、能源等瓶颈制约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制约了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六是个别干部作风不实、执行不力、服务意识较差,与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一流软环境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